提高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技术攻关报告-QC成果

合集下载

锅炉qc目标可行性分析怎么写

锅炉qc目标可行性分析怎么写

锅炉qc目标可行性分析怎么写锅炉的QC(质量控制)目标可行性分析是评估设备质量控制目标达成的可行性和效果。

以下是一个关于锅炉QC目标可行性分析的示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引言锅炉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质量对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合理控制质量目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锅炉QC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确保生产线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二、方法1. 收集数据:收集与锅炉质量有关的数据,包括历史质量数据、产品缺陷率、质量测试标准等。

2. 目标制定:根据收集的数据,明确锅炉质量控制的目标,例如减少产品缺陷率,提高质量测试合格率等。

3. 目标分解: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例如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员工培训等。

4. 实施措施: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以确保目标的有效实施。

5. 监控和调整:建立监控机制,对锅炉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可行性分析1. 数据支持:通过收集数据,可以对现有的质量问题进行定量化和具体化,为制定目标和措施提供依据。

2. 技术可行性: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新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的质量,减少产品缺陷等问题。

3. 经济可行性:质量控制需要一定的投资和人力成本,但通过减少产品损失和退货率等,可以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管理可行性: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强化员工培训和质量意识,可以有效提高锅炉QC目标的实施效果。

四、效果评价1. 目标实现程度评估:通过比较目标制定时的数据和实施后的数据,评估目标的实际达成程度。

2. 质量水平评价: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估,评价质量控制目标的效果。

3. 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质量成本和产品损失等进行评估,分析质量控制目标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 用户满意度评价:通过调查用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评估质量控制目标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

五、结论在锅炉QC目标可行性分析中,通过数据支持、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的评估,可以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锅炉出力QC成果

锅炉出力QC成果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QC成果提高锅炉出力系数单位: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QC成果小组名称:热力系统小组时间:二零一零年七月目录一、企业简介二、活动小组概况三、课题选择四、小组活动计划五、质量目标确定及可行性分析六、锅炉出力影响因素分析及确认七、制定对策八、对策实施九、效果验证十、巩固措施十一、体会及打算十二、结束语一、企业简介山西安泰集团位于山西省介休市义安镇安泰工业园区内,它南徬同蒲铁路,西踞汾水支流河畔,108国道穿区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安泰集团于1983年创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焦化、冶炼、发电、建材、房地产开发、贸易、社会服务等行业的大型集团企业。

集团公司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职工7000余名。

2009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元。

安泰集团是第二批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是“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三大方阵企业”旗舰企业之一,是山西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安泰集团发展的特点是:以高新科技为先导,多项能源产业相互支撑,综合利用追求经济效益增长与社会效益并重。

企业发展的愿景是:集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资源优势,以富国强民为理念,坚持走生态工业发展之路,创建一流的跨国企业。

二、活动小组概况1、热力系统小组简介安泰发电厂热力系统控制小组成立于2008年6月份,小组现有成员9人。

该小组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解决发电厂热力系统的工艺改进、技术攻关、节能降耗、改善水汽质量等工作。

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成功地解决了电厂工业废水零排放,电站锅炉停运期间保护工艺选择等疑难问题,于2008年获得了山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完成的课题“火力发电厂水汽系统工艺改进”被授予山西省2008年度优秀QC成果奖。

该小组提出的循环水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一种装置已通过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鉴定(专利号200920254034.8)。

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QC成果

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QC成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姓名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年龄
职称
50 高级技级
47 高级工程师
39 高级工程师
39 高级工程师
35 中级工程师
35 中级工程师
38 中级工程师
38 中级工程师
31 高级工程师
34 中级工程师
30 中级工程师
36 高级工程师
曹永齐
二次风门 开关不到 位
制粉系统 故障率高
对二次风 门进行重 新标定
减少故障 率
消除二次风门 开关不到位
将制粉系统故 障率降至最低
利用停机时间对二次风门进行重新标定、调试,确 认开关到位。 制订定二次风门定期检查、试验方案
1. 加强制粉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 2. 并定期提供制粉系统治理周报; 3. 将制粉系统中磨煤机、给煤机检修维护任务
很强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与#3机组类型、燃煤及设备条 件均相同的#4机组在同期假造
了连续运行262天的佳绩。
人员优势
标杆的力量
由此得出结论:确定的目标是可行的
第一次PDCA循环 现状调查
#3机组非停事件表
时间
灭火后对系统检查情况
简单原因分析
2008.2.15/22:10
未见异常
制粉系统故障
2008.5.21/01:25
实施三:
组织实施 更换烧损的燃烧器
2010年9月,小组对 #3炉#1、4角燃烧器 进行了更换。
同时,对其他燃烧 器进行了检查、检 修,确保燃烧器完 好。
更换后的 燃烧器
实施四:
组织实施 二次风门开关不到位

丰镇发电厂锅炉运行五班QC成果

丰镇发电厂锅炉运行五班QC成果

减少#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发布人:梁国爱单位名称: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丰镇发电厂小组名称:锅炉运行五班QC小组报送时间:2015年4月10日目录一、小组概况 (3)二、系统简介 (4)三、选题理由 (5)四、现状调查 (6)五、确定目标 (9)六、原因分析 (9)七、要因确认 (10)八、对策优化 (22)九、制定对策 (25)十、对策实施 (26)十一、效果检查 (33)十二、经济效益 (37)十三、巩固措施 (38)十四、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39)一、小组概况成果简介:2009年课题《降低#4炉飞回可燃物含量》成果获得2010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

2011年课题《降低#4炉排烟温度》成果获得2012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

2012年课题《减少#4干渣机过滤器布袋烧损条数》获得2013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

二、系统简介再热器位于尾部烟道,布置在水平烟道是高温再热器,垂直烟道是低温再热器,再热器利用烟气温度把汽机高压缸的排气加热到与过热蒸汽温度相等,然后再送至汽机中低压缸膨胀做功。

它可以提高热循环效率、提高汽轮机末级叶片干度。

在提高再热汽温同时就会出现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的问题,车间规定再热汽温提高到535℃以上绩效成绩为满分,高再出口蛇管壁温不高于568℃,超过570℃车间考核,高再出口蛇管壁温长时间超温很可能会使管子发生蠕变,甚至爆管。

(一)#5炉烟道受热面布置图、(二)高再出口蛇管壁温测点三、选题理由1、小组对2013年7月----12月份#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进行调查,调查表如下:(单位:次)对应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值高再出口蛇管137 141 155 167 147 113 143 壁温超限次数数据来源:生产实时管理系统制表人:刘义2014.1.10 2、并与#3、#4、#6炉2013年7月----12月份的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进行调查对比,调查表如下:(单位:次)对应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值#3炉壁温超限次数45 33 64 57 70 67 56#4炉壁温超限次数59 69 47 58 69 67 62#5炉壁温超限次数137 141 155 167 147 113 143#6炉壁温超限次数68 74 78 67 76 82 74数据来源:生产实时管理系统制表人:刘义2014.1.15 3、由调查表绘制条形对比图如下:(单位:次)制图人:梁国爱2014.1.15由条形对比图可以看出: #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最多,所以小组一致决定,将《减少#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作为活动课题.四、现状调查1、小组对2013年7---12月#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多的原因进行调查,调查表如下:(单位:次)项目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燃烧工况差46 48 51 54 49 53 301 受热面积灰11 12 8 9 13 12 65 带高负荷7 8 7 6 9 8 45 水冷壁结焦 4 3 2 4 3 4 20 升负荷太快 2 1 3 2 3 2 13壁温测点故障0 1 1 0 0 1 3数据来源:生产实时管理系统制表人:刘永胜2014.2.2序号项目频数(次)累计频数(次)累计百分比(%)1 燃烧工况差301 301 67.332 受热面积灰65 366 81.873 带高负荷45 411 91.944 水冷壁结焦20 431 96.425 升负荷太快13 444 99.326 壁温测点故障 3 447 100合计447制表人:刘永胜2014.2.2由排列图可以明显看出造成#5炉高再出口蛇管壁温超限次数多的问题症结是燃烧工况差4、(1)燃烧工况差到什么程度呢?小组从调查了燃烧工况差时的甲、乙侧水平烟温和对应负荷,并利用折线图进行分析,规程中热力计算总表规定:高温再热器烟气出口温度设计值767.2℃(校核煤种为773.5)。

攻关型qc成果范文

攻关型qc成果范文

攻关型qc成果范文攻关型QC成果范文。

近年来,随着质量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其中,攻关型QC成果范文成为了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攻关型QC成果范文是指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通过攻关型的方法,取得的具有实质性成果的文档。

下面我们将以某企业在产品质量改进过程中的一次攻关型QC成果为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次攻关的背景和目的。

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决定开展一次攻关型的QC活动,以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在这次攻关活动中,企业首先成立了专门的攻关小组,由质量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确定了攻关的范围和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其次,攻关小组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调研。

他们深入到生产现场,与生产人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他们还进行了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找出了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和原因,为下一步的改进工作奠定了基础。

接着,攻关小组制定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实施。

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并逐一进行了实验和验证。

在实施过程中,攻关小组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质性成果。

最后,攻关小组总结了改进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一份详细的攻关型QC成果范文。

这份文档不仅记录了整个攻关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还对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通过这次攻关型QC成果范文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攻关型QC活动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只有通过攻关型的方法,才能取得真正的实质性成果,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希望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充分重视攻关型QC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攻关能力,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降低GM-BSC21-26型给煤机故障率(锅炉送粉班)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降低GM-BSC21-26型给煤机故障率(锅炉送粉班)

降低GM-BSC21-26型给煤机故障率探路者QC小组小组名称探路者QC小组成立日期2010-02-01 发布人秦军毅所在部门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小组类型现场型组长葛卫波注册号001-2010 登记日期2010-02-01 P成员人数11人TQC教育学习情况人均48学时活动次数4次/月活动时间1年小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及职称项目分工刘升刚男39 大专锅炉主任指导王玉亮男47 大专锅炉副主任指导范晓明男37 大专专工技术指导辛志刚男34 大专专工技术指导李斌男39 大专专工技术指导葛卫波男37 大专班长组织协调王洪斌男32 大专副班长项目实施刘文德男45 中专工作负责人项目执行公伟男40 中专工作负责人项目执行孙传亮男36 中专工作负责人项目执行秦军毅男35 大专技术员组织实施二、选题理由: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二期#3、4炉配臵的24台给煤机是由沈阳华电电站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GM-BSC21-2型称重式计量给煤机,其作用是根据锅炉负荷及磨煤机的需要,调节给煤量,把原煤均匀的送入磨煤机。

自201(年二月以来,公司#3、4炉给煤机发生故障较多,多次出现给煤机运行中断事故,锅炉检修人员常常半夜三更都被叫到公司里抢修给煤机。

由于给煤机故障频发,使锅炉运行工况变化频繁,锅炉经济性极差。

这对于企业内部挖潜增效极为不利。

我们锅炉探路者QO小组积极响应公司近年提出的“内部挖潜增效活动”确定本次课题名称为一一降低GM-BSC21-2型给煤机故障率。

三、活动简况:表一:QC小组活动简况表制表人:秦军毅制表时间:2011.02制四、现状调查与分析针对所选课题,QC小组成员按计划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3、4炉给煤机故障原因进行了调查,根据班组2008年三月至2010年三月给煤机设备检修记录得知24台给煤机两年来共发生故障1087次,需要停磨煤机检修的有247次(给煤机故障引起得频繁启、停磨煤机,会造成厂用电增加和运行参数的波动,进而使锅炉效率下降),计算后得出,需停磨煤机检修平均5.15台次/年,我们总结了给煤机常见故障原因如下表:表二:给煤机常见故障列表2 给煤机皮带卡涩、拒动5 0.45% 涨紧机构未涨紧或滚筒沾煤较厚3给煤机电机及减速箱震动大7 0.6% 需及时处理4 给煤机皮带打滑100.9% 需及时处理5 给煤机清扫链断裂15 1.4% 需停磨处理6 给煤机调节丝杆脱扣21 1.9%造成皮带无法调节,需停磨处理7 给煤机被动滚筒磨损严重54 4.9% 磨损后发生轴向位移,极易造成皮带裙边与两侧金属框架划伤直至报废,需及时处理,8 给煤机异物卡塞187 17.2% 严重时需要停磨煤机处理9给煤机清扫器主动轴处漏粉245 22.5% 影响现场文明卫生和设备经济性10 给煤机清扫器卡涩、拒动258 23.7% 需及时调整11 给煤机皮带跑偏282 25.9% 需及时调整合计1087 100%图一:故障比例图制表人:秦军毅制表时间:2010.03制I故障1IB故障2 丨故障3I故障4 'I故障5 ■故障6 'I故障7 ■故障8 ■故障9 -I故障10 L故障11图二:主要故障比例图故障1故障2故障3故障4故障5—故障6故障7 _1故障8故障9故障10故障11制表人:秦军毅制表时间:2010.03制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序号为& 9、10、11四种类型的故障占比例较大,接近90%如能有效解决这四种故障,就让大幅降低给煤机故障率成为可能。

2#高炉QC成果总结

2#高炉QC成果总结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炼铁厂
效果估算: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4939911

3290109
实施前
实施后
QC活动开展后平均月 消耗煤气量为 3290109m³与开展前月 均消耗4939911m³相 比,月均节约煤气 1649802m³,按照每立 方米煤气9分钱计算, 可节约成本148482.18 元。
对外联系、控制各参数 对外联系、控制各参数 对外联系、控制各参数 负责各项操作及数据记录 负责各项操作及数据记录 负责各项操作及数据记录 负责各项操作及数据记录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炼铁厂
选择课题理由:
公司及分厂要求
1、2#高炉开炉时间不确定,必须保证 停炉期间拱顶温度不低于高炉煤气着 火点温度700℃,具备随时开炉条件; 2、停炉期间热风炉硅砖温度大于 600℃。 1、目前两高炉级别差距较大,现阶段小的生 产,大的停产,煤气供应紧张; 2、烧炉时间不稳定,烧炉、焖炉、送风整个 周期还在摸索阶段;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炼铁厂
现状调查2:降煤气消耗重要性
炼铁厂2#高炉热风炉保温煤气消耗情况统计如下: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煤气消耗m³
9月 10月 目标
从上图可知: 1、统计热风炉保温煤气消耗情况,其中9月消耗4150115m³,10月 消耗5729667m³,均与目标值270万方(按分厂制定成本任务27m³/t, 月10万吨产量反算)相差较大; 2、在目前1#高炉单系统生产,煤气供应紧张的情况下,2#高炉热风 炉私自烧炉会导致整个煤气系统瘫痪,其中10月10日煤气工苏啸考 虑到拱顶温度低未经允许私自烧炉,导致轧钢、烧结停产。

QC成果(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课件

QC成果(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课件

QC成果(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
16
巩固措施
以上成果在2008年的工作中得到全体电力调度QC小组成员的 认可和执行,进一步巩固了活动的成果,保证了异常、事故 处理的准确性、快速性,进一步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为巩 固取得的成果,特制定如下措施:
1、调度室学习制度化,形式多样化,注重实效。 2、继续加强设备巡检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利于及时发现隐 患。 3、管理网络进一步扩伸。
QC成果(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
17
今后努力方向
本次活动之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 1、挖掘、完善、利用能源中心先进的管理手段。 2、管理机制与基层员工有效结合。 3、始终贯彻“精准、高效、严谨、务实”的质量管理 理念。
今后,本小组将紧紧围绕“提高供电质量、经济、 稳定运行”开展QC活动,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 能力,为济钢实现结构优化年做出更大的贡献。
故预想。遵守劳动纪律,执行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必须 离开岗位时应经领导批准,并向接替工作的调度员交代清楚。 3、调度对本值内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及全部调度工作负责。 4、负责电网操作和试验,审查工作、操作票,并进行操作; 5、正确迅速地进行事故处理,事后整理好事故记录并按规定填好 事故报告; 6、监督电网用电负荷、电能质量,在可能的范围内设法调整或汇 报领导、地调;
全员业务 水平提高
段培国 张发春 王振球
了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
4、老师带徒活动,缩小业务技能差距。
08.10
电缆损伤 1、组织地下设施会签。
3
严重 2、加强现场巡检。
外围施工 损伤减半
吴强 刘靖 张伟朋
08.06
1、加强设备点检与维护,应PMS/EAM等
4
设备老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技术攻关QC成果报告
1 小组概况
1.1 小组名称:XXXX发电厂维修二部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技术攻关QC小组
1.2 成立时间:XXXX年2月24日
1.3 注册时间:XXXX年3月5日
1.4 注册编号:LYFDC-WXEB-002-XXXX
1.5 小组成员:(见下表)
XXXX发电厂维修二部提高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攻关QC小组成员表
我们于XXXX年2月24日成立维修二部提高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技术攻关QC小组,现有成员14人,人员均参加过厂QC教育,平均接受TQC教育时间不少于45小时,每次活动不少于2小时。

2 选题理由
XX电厂一期工程装有两台200MW机组,分别于1988年6月和1989年11月投产。

锅炉为HG-670/140-WM10型四角切园燃烧锅炉,配有四套钢球磨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的制粉系统。

我厂#2炉自我们维修二部成立以来,制粉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如排粉机经改造后,负荷加大,排粉机叶轮、蜗壳磨损加剧,轴承容易损坏。

磨煤机大齿轮张口过大,造成振动过大,喷油装置运行不正常。

为了保证锅炉制粉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证机组稳定运行,降低我厂机组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必须大力加强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管理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我们维修二部成立提高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QC小组,主要通过对锅炉制粉系统的检修维护、改造,研究、分析造成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实现我部降低锅炉非计划停运的目标。

3 目标
实现我厂#2、4机组降低非计划停运的目标,将#2、4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

确保制粉系统检修小时控制在机组运行中锅炉运行时间10%之内。

4 现场调查
4.1 分组了解机组运行状况,比较差距查原因。

4.2 认真分析机组近几年来发生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4.3 对设备技术状况进行分析论证,了解设备管理及设备技术情况。

5 原因分析
5.1 磨煤机故障
5.1.1 引起原因:
(1)煤质差或连续阴雨等造成原煤中水份大,原煤仓堵煤,磨煤机频繁断煤跳闸,无法维持正常运行;
(2)磨煤机工业水系统供水中断;
(3)磨煤机稀油站油温普遍高,超过跳闸值;
(4)磨煤机稀油站油压过低,超过跳闸值;
(5)磨煤机大瓦温度高,无法正常运行;
5.2 排粉机故障
(1)风机或电机轴承损坏;
(2)夏季高负荷期间风机轴承温度高,超过跳闸值,无法正常运行;
(3)风机振动值严重超标;
(4)叶片磨损大,风机振动过大, 无法正常运行;
(5)风道阻力大,风机运行中发生喘振;
(6)风机出口挡板故障关闭;
(7)风道发生严重泄漏;
(8)动调系统故障;
6 实施对策及措施
6.1 加强设备巡视, 每日对设备进行两次巡检,发现缺陷、异常,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6.2 加强备品备件的入库验收、签字制度,杜绝不合格备品流入、使用;
6.3 做好各项检查检修记录,密切跟踪各台磨、排运行状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磨煤机、排粉机大修周期并做好磨煤机、排粉机大修工作;
6.4 严格执行《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及厂部版发的《检修管理标准》、《机组规范化大修管理制度》、《大小修、技改项目管理制度》、,严把检查与检修质量关;
6.5 每季度对各套制粉系统轮换进行一次检查,要查好查全,并规范做好各项记录;
6.6 加强对磨煤机稀油站、减速机内的油质监督,建立班组油质监督表;
6.7 每年夏季对磨煤机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轮换进行重点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渡夏;
6.8 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素质,缩短检修时间;
6.9 及时消除漏粉、漏风、漏油点,并及时清除漏出的煤、粉、尘及油迹;6.10 保持制粉系统良好的卫生环境。

值班人员每天检查一次,专业每周检查一次;
6.11 利用大、小修和停机检修的机会,对制粉系统的积煤和积粉点进行彻底清理。

利用春季、秋季安全大检查,对重点设备的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检查,及时消除设备和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隐患;
6.12 制粉系统清理卫生禁止明火、禁止水冲,防止煤粉爆燃起火和设备调闸及损坏;
6.13 制粉系统风门、挡板要利用大、小修时间定期检查、校对,保证灵活、严密、指示正确,并作好记录;
6.14 对磨煤机出入口风箱每年利用小修时间对其锈蚀、磨损、焊缝要作检查,保证强度,并作好记录;
6.15 每天对磨煤机大齿轮喷油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大齿轮喷油装置工作正常。

7 已具体实施的工作
7.1 在XXXX年3月开始的#2炉停炉小修中,我们进行了#5、#7排粉机蜗壳防磨处理,#5磨煤机甲、乙侧台板找正、#7磨煤机乙侧台板找正,#5、6磨煤机进口料斗更换等一系列工作。

7.2 从XXXX年6月开始,按照生计部的技术方案对于#2炉#5、12、14、16给粉机进行了煤粉自流改造,保证了给粉机投入与退出的稳定性,提高了锅炉燃烧的稳定性。

7.3 于XXXX年4月对于#2炉#5、6、7、8制粉系统煤粉取样装置进行了改造,收效很好,解决了化学取样人员对于煤粉样品连续、准确的要求。

7.4 从XXXX年8月分开始,陆续更换了#2炉16根一次风管中8根风管的伸缩节,消除了一次风管漏粉漏风的隐患。

7.5 从XXXX年5月1日开始,对于#5排粉机轴承温度过高进行了检修处理,更换了新轴承,更换轴承以后排粉机温度明显下降,有力地减少了#5制粉系统的安全隐患。

8 实施效果
通过QC活动小组的监控,不断实施各种技术方案和对策后,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提高较多。

主要对#2炉排粉机进行多次防磨处理,喷油装置运行不正常进行处理,各种指标明显好转,到目前为止,在XXXX年内基本上确保制粉系统检修小时控制在机组运行中锅炉运行时间10%之内。

9 今后的打算
从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来看,主要问题是煤质差、排粉机叶轮、蜗壳磨损严重、喷油装置运行不正常等。

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已进行了技术论证与可行性分析,准备在以后的技术改造中实施。

如改造磨煤机喷油装置、排粉机等。

提高锅炉制粉系统可靠性技术攻关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QC小组全体成员将踏踏实实地做好以后的工作,不断提高锅炉制粉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