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机械制造行业】张紧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一、张紧轮支架
1.张紧轮支架的加工工艺
利用车床加工张紧轮支架,主要从它的尺寸及几何形状出发,以内圈背角、精加工外圈、内孔精加工等操作,确定加工工艺及其参数配置。

(1)内圈背角加工,是指张紧轮支架的内圈圆角,需要采用切削刀片切削内圈,确保切削刀片的定位准确,调节角度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切削完成后,用小磨床精加工圆角,以保证质量。

(2)外圈精加工,是指张紧轮支架的外圈精加工,使外圈圆弧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和平滑度,需要使用车床进行切削,以保证圆弧的精度和平滑度。

(3)内孔精加工,是指在支架上加工的内孔,是用到张紧轮夹紧支架时的连接孔,需要使用钻床制作内孔,以确保内孔的精度和尺寸。

2.张紧轮支架夹具的设计
(1)夹具的结构及功能
张紧轮支架夹具的结构主要由底座、钻头架、固定板、调节支架等组成,底座用来固定夹具,钻头架用来定位刀具,固定板用来固定工件,调节支架用来调节刀具等。

(2)夹具的结构尺寸设计
夹具的结构设计要根据张紧轮支架的尺寸及加工工艺进行设计,如底座尺寸要比工件大,好方便安装,内孔尺寸要精确,以确保工件的准确定位和质量要求,刀具尺寸也要精确,以确保加工精度。

二、总结
张紧轮支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内圈背角加工、外圈精加工、内孔精加工等,而且,张紧轮支架夹具的结构及功能要根据张紧轮支架的尺寸及加工工艺进行设计,底座尺寸要比工件大,内孔尺寸要精确,以确保工件的准确定位和质量要求,刀具尺寸也要精确,以确保加工精度。

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张紧轮支架是一种用于固定和张紧轮胎或皮带的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交通运输工具中。

在张紧轮支架的加工过程中,设计合理的工艺和夹具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首先,加工工艺的设计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加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产品分析和工艺试验,明确加工工艺的要求和流程。

根据张紧轮支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确定合理的切削参数和工艺路线。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切削工具和先进的加工设备,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其次,夹具的设计是保证产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夹具的设计应考虑到张紧轮支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确保夹具能够牢固固定工件,并提供足够的工件支撑和定位功能。

夹具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以避免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变形。

夹具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降低工作强度和事故风险。

在夹具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产品要求:仔细研究张紧轮支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明确夹具的功能和限制。

2.确定夹具类型: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如机械夹具、液压夹具或气动夹具。

3.确定夹具定位方式:根据工艺要求和工件形状,确定夹具的定位方式,如定心销、定位块或定位销等。

4.设计夹具结构:根据夹具类型和定位方式,设计夹具的结构,包括夹具底座、夹具头、夹具夹持部件等。

夹具的结构应优化,以提高夹紧力和刚性。

5.验证夹具性能:设计完成后,通过模拟或实际试验,验证夹具的性能和稳定性。

如需修改,及时进行优化并重新验证。

综上所述,张紧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计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能够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和周期。

因此,在进行张紧轮支架加工前,应充分进行工艺分析和夹具设计,确保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张紧轮支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张紧轮支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张紧轮支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张紧轮支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零件,主要用于固定和调整各种传动系统中的张紧力。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如铸铁、铝合金等。

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对于保证零件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张紧轮支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详细设计。

一、工艺路线的确定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如铸铁。

2.铸造:将选定的金属材料熔化,倒入模具中进行铸造。

确保铸件的尺寸与设计要求一致。

3.铸件处理:铸件冷却后,进行修磨、抛光等处理,以去除表面缺陷,保证表面光洁度。

4.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位置钻孔。

使用合适的冷却液降低加工温度,同时加工过程中要控制钻具的转速和进给量,以避免热量过大。

5.铣削:使用铣床或加工中心进行铣削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将铸件加工成一定的形状和尺寸。

在加工时需注意保持刀具的锋利度,保证加工表面的光洁度。

6.切割:使用切割机将实际加工好的铸件切割为准确的尺寸。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切割速度和刀具的使用寿命。

7.车削:使用车床进行车削操作,将铸件的某些部分加工成规定的形状和尺寸。

要控制车刀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避免工件变形。

8.镗削: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部分孔的镗削,保证孔的尺寸和位置的精度。

在镗削过程中要注意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冷却液的使用。

9.焊接:对需要的部件进行焊接,确保零件的结构稳固和牢固。

注意控制焊接参数,保证焊缝的质量。

10.表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镀铬、镀锌等表面处理,以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11.检验: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和性能检测等。

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12.组装:将加工好的零件进行组装,与其他零部件连接,形成完整的张紧轮支架。

注意组装时要控制力度和顺序,保证零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加工工艺的优化改进针对以上工艺路线,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1.优化刀具选择:选择合适的刀具,如硬质合金刀具或涂层刀具,以提高切削速度和纠正零件尺寸误差。

张紧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张紧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张紧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 引言张紧轮支架是一种常用于调节带式传动装置紧张程度的重要零部件。

它通过调整张紧轮位置,控制带传动系统的紧张程度,确保带传动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张紧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 工艺流程设计2.1 产品设计图纸分析在开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之前,需要对产品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轮支架的尺寸、材质要求、加工精度等。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产品的加工工艺路线和加工工艺。

2.2 材料准备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张紧轮支架常用的材料有铸铁、钢材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后,进行材料清理和切割,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2.3 加工工艺编制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制定合适的加工工艺。

具体的加工工艺包括: -车削工艺:根据图纸尺寸,进行车削加工,包括外径、内孔等。

- 镗削工艺: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镗削加工,包括轴孔的光滑度和尺寸精度等要求。

- 铣削工艺: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铣削加工,包括轮支架表面的平整度和形状精度等要求。

- 淬火工艺: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适当的淬火处理,提高轮支架的硬度和耐磨性。

2.4 加工设备选择根据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

包括车床、铣床、镗床等。

确保加工设备具备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产品加工要求。

2.5 制定工艺参数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和设备性能,制定合适的工艺参数。

包括车刀的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刀具的选择和切削液的使用等。

2.6 检验和修整加工完成后,进行产品的检验和修整。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等。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可以进行修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细节3.1 车削工艺车削工艺是对轮支架的外径和内孔进行加工。

具体工艺包括: - 选择合适的车刀,并进行预磨和调整。

- 设置车床的进给速度和材料切削速度 - 进行外径和内孔的车削加工,注意保持一定的切削量和切削速度,确保加工质量。

3.2 镗削工艺镗削工艺是对轴孔进行加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光滑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张紧轮支架精编WORD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张紧轮支架精编WORD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张紧轮支架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1 零件的分析 (5)1.1零件的作用 (5)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2零件的生产类型 (5)2.1生产纲领 (5)2.2生产类型 (6)3毛坯的确定 (6)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6)3.2估算毛坯加工的机械加工余量 (6)4定位基准选择 (6)4.1选择精基准 (6)4.2选择粗基准 (6)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5.1选择加工方法 (6)5.2加工工艺路线 (7)6加工余量及尺寸的确定 (8)6.1确定粗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8)6.2确定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9)6.3确定精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1)6.4确定支架右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2)6.5确定支架右侧面φ18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3)6.6确定支架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5)6.7确定支架小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7)6.8确定支架2*φ13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7)7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 (19)8课程设计总结 (21)参考文献 (22)附1张紧轮支架零件图附2毛坯图附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附4夹具零件图附5夹具装配图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张紧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8000件)内容:1.张紧轮支架零件图 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4.夹具装配图 1张5.夹具零件图 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专业机械工程班级机工100x班学生 xxx、xxx指导教师 xxx2012年 11 月 1 日序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一个零件——张紧轮支架,制订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该零件的工艺过程包括了车端面、铣平面、磨平面、钻孔、铰孔等工序,工艺范围广。

专业课程设计正文张紧轮支架专业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

专业课程设计正文张紧轮支架专业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

专业课程设计正文张紧轮支架专业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专业课程设计正文张紧轮支架专业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张紧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专用夹具设计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1机制本2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序言 (1)第二章零件分析 (2)1.1 任务目标 (2)1.2 设计要求 (2)1.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2)1.4、毛坯的选择 (2)1.5、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 (3)第三章工艺规程制定 (3)3.1加工工艺过程 (3)3.2拟定工艺路线 (3)3.3加工工艺过程 (4)3.4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4)3.5确定定位基准 (4)3.6确定定位基准 (5)3.7张紧轮支架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3.8.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7)3.9确定毛坯尺寸 (7)3.10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7)3.11设计毛坯图 (8)3.12 张紧轮支架的偏差计算 (8)第四章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9)4.1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9)4.2确定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9)第五章专用夹具设计 (12)5.1机床夹具的使用 (12)5.2定位方案 (12)5.3加紧机构……………………………………………………………^125.4夹紧力分析 (13)5.5对刀装置 (13)5.6夹具体 (13)5.7误差分析 (14)5.8使用说明 (14)总结参考文献附录附录一:过程卡附录二:工序卡附录三:夹具装配图附录四:参考任务书第一章序言通过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

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加强和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以后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张紧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张紧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张紧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引言张紧轮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为了确保张紧轮支架在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质量和工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张紧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

2. 加工设备和工具张紧轮支架的机械加工需要使用以下设备和工具: - 数控铣床 - 数控车床 - 钻床 - 磨床 - 加工夹具 - 加工刀具 - 测量工具3. 加工工艺步骤3.1 零件准备•准备轴材和板材,确保其材质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对材料进行初步检查,去除表面的锈蚀和杂质。

3.2 零件布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零件的布置方式和相对位置。

•使用数字化仿真软件进行零件布置的优化和验证。

3.3 加工前准备•检查加工设备和工具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

•安装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夹具。

3.4 加工轴材•根据设计要求,在数控车床上对轴材进行车削加工。

•根据需要,进行镗削、钻孔等进一步加工。

3.5 加工板材•使用数控铣床对板材进行平面铣削,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对板材进行孔加工和切割。

3.6 焊接•对加工好的轴材和板材进行对位焊接。

•根据需要,使用气体保护焊、电弧焊等方法进行焊接。

3.7 检验和调整•对焊接后的支架进行外观和尺寸检验。

•对不合格的支架进行调整或重新加工。

3.8 表面处理•对支架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镀铬等。

3.9 组装和调试•将加工好的零件进行组装,确保其结构牢固和功能正常。

•进行必要的调试和试验,验证支架的工作性能。

4. 加工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加工质量。

•定期检查加工设备和工具的工作状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品进行分类和处理。

5. 安全措施•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加工设备和工具时,注意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严禁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操作加工设备。

6. 总结本工艺规程为张紧轮支架的机械加工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要求,符合工艺规范和质量要求。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与夹具设计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与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与夹具设计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目录序言,,,,,,,,,,,,,,,,,,,,,,,,,, 1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1. 零件的工艺分析,,,,,,,,,,,,,,,,,,,,,,,, 32. 零件的生产类型,,,,,,,,,,,,,,,,,,,,,,, 3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1. 选择毛坯,,,,,,,,,,,,,,,,,,,,,,,,,, 3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33. 确定毛坯尺寸,,,,,,,,,,,,,,,,,,,,,,,, 34. 设计毛坯,,,,,,,,,,,,,,,,,,,,,,,,,, 3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3. 制定工艺路线,,,,,,,,,,,,,,,,,,,,,,,,, 4四、工序设计,,,,,,,,,,,,,,,,,,,,,,,,,,, 5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52. 确定工序尺寸(工序Ⅸ),,,,,,,,,,,,,,,,,,,, 5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工序Ⅸ),,,,,,,,,,,,,,, 51. 切削用量的计算,,,,,,,,,,,,,,,,,,,,,,,, 52.基本时间t m的计算,,,,,,,,,,,,,,,,,,,,,,, 63. 辅助时间t f 的计算,,,,,,,,,,,,,,,,,,,,,,, 64. 其他时间的计算,,,,,,,,,,,,,,,,,,,,,,,, 6六、夹具设计,,,,,,,,,,,,,,,,,,,,,,,,,,, 71. 定位方案,,,,,,,,,,,,,,,,,,,,,,,,,,, 72. 夹紧机构,,,,,,,,,,,,,,,,,,,,,,,,,,, 73. 导向装置,,,,,,,,,,,,,,,,,,,,,,,,,,, 74. 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75. 夹具体,,,,,,,,,,,,,,,,,,,,,,,,,,,, 7七、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附件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一、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行业】张紧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张紧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年级专业:15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号:1501011028 学生姓名:易斌指导教师:黄小英教师职称:讲师目录序言 (10)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11)1.1零件的作用 (1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第二章零件的生产类型 (12)2.1生产纲领 (12)2.2生产类型 (12)第三章毛坯的选择与毛坯简图的绘制 (13)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13)3.2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 (13)第四章定位基准选择 (14)4.1选择精基准 (14)4.2选择粗基准 (14)第五章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5)5.1选择加工方法 (15)5.2加工工艺路线 (15)第六章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18)6.1确定粗加工张紧轮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8)6.2确定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9)6.3确定精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20)6.4确定支架右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21)6.5确定支架右侧面Φ18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22)6.6确定支架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23)6.7确定支架小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24)6.8确定支架2*Φ13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25)第七章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 (27)第八章课程设计总结 (31)参考文献 (33)新余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序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一个零件——张紧轮支架,制订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该零件的工艺过程包括了车端面、铣平面、磨平面、钻孔、铰孔等工序,工艺范围广。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张紧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张紧轮的支架。

张紧轮张紧轮是带传动的张紧装置,当带的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以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

张紧轮一般布置在松边的内侧,从而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为保证小带轮包角不致减小过多,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大带轮安装。

1.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张紧轮支架需要加工时的技术要求:1. 铸件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2. 未注铸造圆角R5~R10;3.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为GB/T 1804-m;4. 未注形位公差为GB/T 1184-K;第二章零件的生产类型2.1生产纲领根据任务书已知:⑵产品的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⑵轴承座的备品百分率为3%,废品百分率为0.5%。

轴承座生产纲领计算如下:N=Qn(1+a)(1+b) =8000* (1+3%)(1+0.5%)=8281.2≈8282(件/年) 2.2生产类型张紧轮支架为轻型零件,查表可知生产类型属于大批量生产。

第三章毛坯的选择与毛坯简图的绘制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查阅常见毛坯类型可知,材料为HT200,可确定毛坯类型为铸件。

3.2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由零件基本尺寸长172mm,宽84mm,高为60mm,确定零件毛坯外形尺寸为长175mm,宽84mm,高64mm,即估算机械加工余量为长3mm,高4mm。

第四章定位基准选择4.1选择精基准经分析零件图可知,选择张紧轮支架上端面为精基准。

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并且一次选择可进行尽量多的工序加工。

4.2选择粗基准选择张紧轮支架底面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支架上端面(精基准),保证上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

支架底面的面积较大,符合粗基准的要求。

第五章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5.1选择加工方法根据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查附表可得内孔、平面的加工方案,如表5-1:表5-1 张紧轮各面的加工方案5.2加工工艺路线根据“先基准后其他”原则,先加工基准面,即精基准面——上端面;根据“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根据“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上端面和底面,后加工四周面;根据“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工件平面,后加工孔。

并由此制表5-2机加工工艺方案:表5-2 张紧轮支架的机加工工艺方案第六章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6.1确定粗加工张紧轮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张紧轮支架上端面的粗加工过程如图6-1~6-2所示;图6-1 毛坯简图图6-2 粗铣上端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考虑到高度方向上以上端面为尺寸基准,并要保证到地面的高度为60mm。

因此以支架底面为粗基准先加工上端面,以加工后的平面为后面加工的精基准。

上端面的粗加工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1:表6-1 粗加工上端面粗加工工序尺寸表6.2确定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张紧轮支架底面的加工过程如图6-3~6-5所示;图6-3 毛坯简图图6-4 粗铣底面图6-5 精铣底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和为后面加工做基准,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2:表6-2 支架底面工序尺寸表6.3确定精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张紧轮支架上端面的精加工过程如图6-6~6-7所示;图6-6 毛坯简图图6-7 精铣上端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和为后面加工做基准,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支架上端面的精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3:表6-3支架上端面精工序尺寸表6.4确定支架右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张紧轮支架右侧面的加工过程如图6-8~6-9所示;图6-8 毛坯简图图6-9 粗铣右侧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考虑到方便支架下端面及小侧面的加工。

因此应先加工张紧轮支架右侧面。

右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4:表6-4右侧面工序尺寸表6.5 确定支架右侧面φ18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张紧轮支架φ18孔的加工过程如图6-10~6-11所示;图6-10 钻孔图6-11 铰孔(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

右侧面φ18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5:表6-5 右侧面φ18孔工序尺寸表6.6确定支架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张紧轮支架下端面的加工过程如图6-12~6-15所示;图6-12 毛坯简图图6-13粗铣下端面图6-14半精铣下端面图6-15 精铣下端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6:表6-6 支架下端面工序尺寸表6.7确定支架小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张紧轮支架小侧面的加工过程如图6-16所示;图6-16 粗铣小侧图(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且加工装夹方便。

支架小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7:表6-7支架下小侧面工序尺寸表6.8确定支架2*φ13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张紧轮支架2*φ13孔的加工过程如图6-17~6-20所示;图6-17 钻φ13-1孔图6-18 粗绞φ13-1孔图6-19 钻φ13-2孔图6-20 粗绞φ13-2孔(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且加工装夹方便。

支架2*φ13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8:表6-8 支架2*φ13孔工序尺寸表第七章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工序01 粗铣支架上端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1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85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5s工序02 粗铣支架底面同样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1.75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5s工序03 粗磨支架底面选用平面磨床为MGS7020 ,砂轮厚度为9.9mm,故计算得进给量f= 2/3*9.9mm=6.6mm/min;工作台面至主轴中心最大距离=700mm工作台移动速度v1=23m/min工作台左右最大移动量l=780mm磨床主轴转速50hz为n=1450r/min走刀次数=29/9.9≈4时间定额机动时间t=4*l/v1=4*780/2300*60S=81s工序04 粗磨、精磨上端面选用平面磨床为MGS7020 ,砂轮厚度为9.9mm,故计算得粗磨进给量f1= 2/3*9.9mm=6.6mm;精磨进给量f2=1/2*9.9mm=4.95mm;走刀次数=54/9.9≈6时间定额t1=6*l/v1=6*780/2300*60S=122st2=6*l/v1=6*780/2300*60S=122s故t=t1+t2=244s工序05 粗铣右侧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2.0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5s工序06 钻、粗绞φ18孔所选立式钻床为Z3040,进给量f=(1.2~1.8)*f钻=(1.2~1.8)*0.65*0.75=0.59~0.87mm取f=0.6mmv=(1/2~1/3)v钻=(1/2~1/3)*12=6~4m/min 由钻床说明书可知,取机床主轴转速为nw=7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1/1000*πdwnw=3.14*37*70=81r/min工时t=10s工序07 粗铣、半精铣、精铣下端面07.1粗铣下端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1.25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5s07.2半精铣下端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0.625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10s07.3精铣下端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0.110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20s工序08 粗铣支架小侧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0.5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85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10s工序09 钻、粗绞2*φ13孔所选立式钻床为Z3040,进给量f=(1.2~1.8)*f钻=(1.2~1.8)*0.65*0.75=0.59~0.87mm 取f=0.6mmv=(1/2~1/3)v钻=(1/2~1/3)*12=6~4m/min由钻床说明书可知,取机床主轴转速为nw=7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1/1000*πdwnw=3.14*37*70=81r/min工时t=20s第八章课程设计总结为期1周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