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复习34页PPT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ppt共27页

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 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 叫年号纪年法。
说山识碑 慧空禅院 华阳洞 仆碑(识谬) 考据 探幽记游 前洞 后洞 奇观(悔随) 践行
感事言志 古人:观,往往有得 思深无不在 (我):观,在于险远 尽志以无悔 顿悟 识,后世之谬 深思而慎取
补记作结 四人同游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 无悔矣”
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 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 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 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游山洞”与“做学问”趣
比
游山洞
做学问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 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博大精深大学问 随之出者—— 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 游洞之力—— 求学之力 物(火把)—— 求学之客观条件 仆碑文字导致谬传—— 求学应深思而慎取
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之而
无悔矣,其孰能讥之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乎?
结论:要有志
思考题 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一段
第四段
有碑仆道,其文
悲夫古书之不存, 漫灭,独其为文犹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 可识,曰“花山”。
能名者,何可胜道也 今言“华”如“华
哉
实”之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 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 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对 仆pū:仆倒。 漫灭:指因磨蚀而致模糊不清。
第二段补充注释: 侧:名词作状语 以:与 “上”“下”“东”“西”连用,
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穷:尽,指走尽洞的深处,走到尽头 其进:那向前进(的事) 其见:那见到的(景致)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或:有的人
说山识碑 慧空禅院 华阳洞 仆碑(识谬) 考据 探幽记游 前洞 后洞 奇观(悔随) 践行
感事言志 古人:观,往往有得 思深无不在 (我):观,在于险远 尽志以无悔 顿悟 识,后世之谬 深思而慎取
补记作结 四人同游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 无悔矣”
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 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 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 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游山洞”与“做学问”趣
比
游山洞
做学问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 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博大精深大学问 随之出者—— 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 游洞之力—— 求学之力 物(火把)—— 求学之客观条件 仆碑文字导致谬传—— 求学应深思而慎取
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之而
无悔矣,其孰能讥之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乎?
结论:要有志
思考题 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一段
第四段
有碑仆道,其文
悲夫古书之不存, 漫灭,独其为文犹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 可识,曰“花山”。
能名者,何可胜道也 今言“华”如“华
哉
实”之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 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 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对 仆pū:仆倒。 漫灭:指因磨蚀而致模糊不清。
第二段补充注释: 侧:名词作状语 以:与 “上”“下”“东”“西”连用,
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穷:尽,指走尽洞的深处,走到尽头 其进:那向前进(的事) 其见:那见到的(景致)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或:有的人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合作研讨
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 洞经过,又由此生 发议论。
王安石还是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 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 辟。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 金陵怀古》颇有名。 著作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整体感知
本文所写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
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 观的景色,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辛, “尽意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二 是由于古代文献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 对于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作者简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 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 (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 积极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 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 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还是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 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 辟。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 金陵怀古》颇有名。 著作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学习导读
游记本应该以记游为主,试想想这 篇文章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游记有什么不 同?
以前所学的游记大多以记叙为主,而 本文的记叙少之又少,它的作用是起一个 引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记叙引出作者的 议论。
游褒禅山记复习 ppt课件

为”讲,动词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 ——医生就喜欢把病的人治病用来当作自己的功劳。 •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
传》) • ——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PP士T课件,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42
以的用法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因为 由山以上五六里 而
• ——我也后悔自己跟随那些人出来,以致没能尽享那出游的乐趣。
•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 ——问到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没能走到尽头。
在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志向,这里引 申为主观努力
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难道
PPT课件得到的东
24
西,心得
重点字词
• 于是: 古今异义。古:对于这种情况。
• 非常: 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今:程 度副词,很,十分。
• 险远: 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僻
远的地方。 • 至于: 古今异义。古:到达。今:表示另
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修饰
火尚足以明也 用来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
表并列,而
无物以相之 连词,用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PPT课件
因为
回4上3 层
二、其
代
词 • 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赶不上孔子。
卒廷见如,毕礼而归之
------在朝廷上接见了相如,完成接见的礼仪后送他回国了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 ——医生就喜欢把病的人治病用来当作自己的功劳。 •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
传》) • ——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PP士T课件,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42
以的用法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因为 由山以上五六里 而
• ——我也后悔自己跟随那些人出来,以致没能尽享那出游的乐趣。
•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 ——问到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没能走到尽头。
在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志向,这里引 申为主观努力
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难道
PPT课件得到的东
24
西,心得
重点字词
• 于是: 古今异义。古:对于这种情况。
• 非常: 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今:程 度副词,很,十分。
• 险远: 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僻
远的地方。 • 至于: 古今异义。古:到达。今:表示另
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修饰
火尚足以明也 用来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
表并列,而
无物以相之 连词,用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PPT课件
因为
回4上3 层
二、其
代
词 • 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赶不上孔子。
卒廷见如,毕礼而归之
------在朝廷上接见了相如,完成接见的礼仪后送他回国了
《游褒禅山记》ppt课件完美版

可志 不
以而 深
无不 悔能 矣至
思 而 慎
取
之
34
这篇游记写的是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 作者曾为自己轻易地放弃而懊悔不已。启示是 深刻的:其一,见世上之神奇雄伟、美丽奇特 景观,常在险远,故行事当 “尽志”无悔;其 二,感仆碑之“华山”音误,后世谬传“何可 胜道”,故治学当“深思慎取”。作者借游褒 禅山,说明无论是建功立业、治学或是办其它 事情,都要矢志不渝,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讲究方法,深思慎取以达致成功。
2021/3/26
36
写作特点
2021/3/26
37
1、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2021/3/26
38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第一部分 记游
山→ 略 1.介绍褒禅山概况 碑 → 详
→
略
前洞和后洞概况
前洞 → 略
→
详
↑
2.记华山洞经过
华山洞的心得
后洞 → 详
略
详
经过 → 略
↑
游后洞经过 补叙经过、
议志 → 详 写心情
而:但
怪、非常之观,常在 非常:不同寻常 观:景象
于险远,而人之所罕 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
2021/3/26
25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 至也。有志与力,而
不随(之)以止也 然:然而
又不随以怠,至于幽 至于:到
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而:却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 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1021--1086
2021/3/26
神宗时任宰相, 推行变法,史称“王 安石变法”。
17
褒 禅 山 亦 谓 之 舍:名作动,居住
10.01.04高一语文《赤壁赋3》《游褒禅山记》(课件)

嫠 妇
愀 然
相 缪
舳 舻
酾 酒
匏 樽
蜉 蝣
肴 核
狼 籍
枕 藉
无尽藏
属 客 zhǔ
窈 窕
yǎo tiǎo
少 焉
shǎo
冯 虚
pí ng
桂 棹
zhào
倚歌而和之
yǐ hè
嫠 妇
lí
愀 然
相 缪
舳 舻
酾 酒
匏 樽
蜉 蝣
肴 核
狼 籍
枕 藉
无尽藏
属 客 zhǔ
窈 窕
yǎo tiǎo
少 焉
shǎo
冯 虚
pí ng
属 客
窈 窕
少 焉
冯 虚
桂 棹
倚歌而和之
嫠 妇
愀 然
相 缪
舳 舻
酾 酒
匏 樽
蜉 蝣
肴 核
狼 籍
枕 藉
无尽藏
属 客 zhǔ
窈 窕
少 焉
冯 虚
桂 棹
倚歌而和之
嫠 妇
愀 然
相 缪
舳 舻
酾 酒
匏 樽
蜉 蝣
肴 核
狼 籍
枕 藉
无尽藏
属 客 zhǔ
窈 窕
yǎo tiǎo
少 焉
冯 虚
桂 棹
倚歌而和之
嫠 妇
愀 然
lí
愀 然
qiǎo
相 缪
liáo
舳 舻
zhú lú
酾 酒
shī
匏 樽
蜉 蝣
肴 核
yáo
páo zūn fú yóu
狼 籍 jí
枕 藉
无尽藏
属 客 zhǔ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优秀 ppt课件

后(1070年)拜相。
作。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9 ,
解题
•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 记。
• 分为四类: 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 本朝人尚理 ——严羽《沧浪诗话》
• 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10
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褒bāo禅chán山 卒zú 庐冢 zhǒng 谬miù 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瑰guī怪 无物以相xiàng 之 慎shèn取 深父fǔ 今言“华(huā )”如“华(huá ) 实”之“华(huá )”者
34
整体感知
中心句——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 悔矣。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 慎取之
35
游山而有顿悟。先明古人观物,思之恒
在,往往有所得。借此将议论层层披露:人
生践行都必须有“志”,有“力”,有“物”
的帮助,做到“尽志无悔”;研究学问要
“深思慎取”。 感慨既发,瞬间纵横古今,
所悟哲理也就和盘托出。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 当 于“我”、“我们”、“自己”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乐也”
43
2 语气词 (1)表示反问的语气 例:“其孰能讥之乎?” (2)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 例:“其皆出于此乎?” (3)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 例:“吾其还也”
44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1、慧褒始舍于其址名→动,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动,命名 3、有泉侧出 名→状,从侧面 4、入之甚寒,问其深 形→名,深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走到尽头 6、则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7、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问:这样说来,这观点是 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 “花山”被误传为“华山” 这两件事说的呢?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精PPT19页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精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6.1《赤壁赋》复习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①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②危坐( 端坐)
③缪( 同“缭”,盘绕、围绕 ) ④方( 当) ⑤舳舻(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 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
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⑥酾酒( 斟酒 )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⑦固( 本来 )
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 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多义实词
词语 (1)赋
例句 ①《赤壁赋》 ②横槊赋诗 ③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④省刑罚,薄赋敛(《管子》) ⑤赋以重税 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2)危 ②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
③危言危行(《论语》)
意义 一种文体 朗诵 创作 赋税 征收 端正 高 正直
词语
例句
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②田园将芜(《归去来兮辞》)
赤壁赋(第一课时)
复习要求: 每段8分钟复习时间。 1、背诵本段课文。 2、本段课下注释所有内容(词、句、文学常识)。 3、结合预习阶段加点的所有字词内容,翻译文段。 4、本段的所有文意补充注释(结构、手法、作用)。
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86望P693”“11曾P670”“96 徐P697”三字及次常用字“赋”“危”“将”。
⑥ 与自己隔着两代
的亲属
(3)徐
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________(《赤壁赋》)
① 慢慢地,缓缓地
②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________(《孔雀东南飞》)② 慢慢地
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________(《定风 ③ 慢慢地
波》)
④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
④ 安闲稳重的样子
1、【记忆导图】 6分钟 2、第二段描写 音乐的手法 3、第四段水月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