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认识“眼、耳、口、鼻”》

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认识“眼、耳、口、鼻”》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眼、耳、口、鼻的位置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认识眼、耳、口、鼻的位置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眼、耳、口、鼻的作用与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图片或模型展示眼、耳、口、鼻的位置;眼、耳、口、鼻的工作原理表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眼、耳、口、鼻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器官吗?它们分别是眼、耳、口、鼻的哪个部位?”通过询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认知眼、耳、口、鼻的位置(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人体图,要求学生指出眼、耳、口、鼻的位置,并指导学生用手触摸头部相应的位置,对每个部位进行感知。
3. 探究眼、耳、口、鼻的功能(15分钟)以眼为例,教师通过提问引出问题:“眼睛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工作的吗?” 教师将眼睛的工作原理表格出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填写。
“耳朵是我们听到声音的器官,你们知道耳朵是如何工作的吗?”教师将耳朵的工作原理表格出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填写。
同样的,引导学生认识口和鼻的功能,填写相应的表格。
通过让学生动手填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进一步理解眼、耳、口、鼻的作用和重要性。
4. 思考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回答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了眼睛,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没有耳朵会怎样?没有口和鼻会有什么问题?”通过思考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眼、耳、口、鼻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5. 小结与展示(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眼、耳、口、鼻的位置和功能,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于眼、耳、口、鼻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眼、耳、口、鼻的位置和功能,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大纲《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总学时:52学时(理论讲授44学时,电化教学8学时)1、眼科学教学总时数为26学时,电化教学4学时。
2、耳鼻咽喉科教学共26学时,电化教学4学时。
开课单位:五官教研室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眼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眼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视觉器官疾病的防治。
眼科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防治常见眼病及主要致盲眼病的基本知识,并了解眼与全身病的关系。
眼与全身病密切相关,某些全身病可在眼部表现,而某些眼科病患者也可以有全身症状,眼科检查特别是眼底检查,对某些全身病的诊断和愈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我国目前常常并发的眼病有:沙眼、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眼外伤及近视眼等。
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又是我们医务卫生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之一。
眼科学的教学内容是以我国人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适应基层工作的要求,适应反映国内外眼科领域比较成熟的新成就,新经验。
眼科学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三基”培养强调眼病的整体观,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3学时)1、教学内容:(1)、眼球 :眼球壁,眼球内容物,视神经(2)、眼附属器 :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3)、眼的血液分布和神经支配2、学习要求:熟悉眼科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课,进一步使基础课与临床课紧密结合,要求从解剖学及生理学的特点理解了解结膜、角膜与外界致病因素的关系,前房角与青光眼的关系,眼部静脉血液回流与眶内感染的关系,眼病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2学时)1、教学内容:(1)、主觉检查法:视力、视野、色觉、简单的暗适应。
(2)、他觉检查法: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的检查法。
(3)、眼各部的检查:角膜、虹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底。
眼耳口鼻小班科学教案

眼耳口鼻小班科学教案科目:科学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眼、耳、口、鼻的基本功能;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注册表2.眼耳口鼻模型3.盲人用的眼罩4.各种声音的录音设备5.各种味道的样品6.各种味道的贴纸7.各种味道的食物8.各种颜色的贴纸9.各种颜色的颜料10.各种形状的贴纸11.各种形状的模具12.工艺纸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与学生进行互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眼、耳、口、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2.实践活动一:认识眼(30分钟):a.准备一副眼耳口鼻模型,向学生解释眼睛的主要功能,并让学生观察和摸索眼睛的形状和特点。
b.分发盲人用的眼罩,让学生戴上眼罩,体验一下看不见的感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触摸来认识周围的物体。
c.教师播放一些声音,让学生尝试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
d.引导学生用工艺纸和颜料制作一个大眼睛,贴在每个学生的面前及教室的各个角落。
学生可以用听觉感知眼睛的位置。
3.实践活动二:认识耳(30分钟):a.在模型上解释耳朵的功能,并与学生讨论耳朵的形状和位置在身体上。
b.给学生分类的一组装饰耳朵的贴纸,并让他们试着贴在自己的耳朵上,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感受耳朵的特点。
c.教师播放一些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让学生通过耳朵来辨认声音的差异。
d.学生用卡纸、洞洞纸和彩色贴纸制作一个大耳朵模型,并将其贴在教室中的不同位置,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耳朵的位置。
4.实践活动三:认识口(30分钟):a.在模型上解释口的功能和重要性,并与学生探讨不同味道在口中的感觉。
b.分发各种味道的样品和贴纸,让学生尝试品尝不同味道,并将相应的贴纸贴在自己的嘴巴上。
c.引导学生用工艺纸和模具制作一个大嘴巴,贴在教室中的不同位置,学生通过味觉感知嘴巴的位置。
5.实践活动四:认识鼻(30分钟):a.在模型上解释鼻子的功能和嗅觉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不同气味的特点。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之眼睑疾病教学设计教案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之眼睑疾病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掌握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3)了解眼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和判断眼睑疾病;(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眼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习者对眼睑疾病的关注和重视;(2)培养学习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3. 眼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介绍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眼睑疾病的识别和判断;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眼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例引入眼睑疾病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眼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眼睑的重要性;3. 介绍常见的眼睑疾病及其临床表现,让学生掌握眼睑疾病的基本知识;4.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眼睑疾病的识别和判断;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识别和判断眼睑疾病的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交流能力;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眼睑疾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科书;2. 图片:眼睑疾病的图片;3. 案例:眼睑疾病的临床案例;4. 视频:眼睑疾病的手术演示视频;5. 网络资源:相关眼睑疾病的医学网站和论坛。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2. 实验室:眼耳鼻喉口腔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模型;3. 网络环境:校园网或无线网络,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交流。
眼耳口鼻科学教案小班ppt

眼耳口鼻科学教案小班ppt 教案标题:探索眼耳口鼻科学——小班级PPT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小班的幼儿通过使用PPT展示学习内容,深入了解眼耳口鼻科学,并通过探索和体验各个感官器官,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眼耳口鼻四个感官器官;2.了解这几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兴趣;4.通过展示PPT,提高幼儿的听、看和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1. PPT展示;2. 幼儿专用眼镜、耳机、照镜子、吹口哨等教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通过观察、描绘幼儿身体各个感官的作用,引发幼儿对眼耳口鼻的兴趣;2.播放与眼耳口鼻有关的生动视频,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步骤二:展示PPT(约10分钟)1.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呈现PPT中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眼耳口鼻四个感官器官的位置、形状及其功能;2.实际操作:分发给每个幼儿一样的教具(如眼镜、耳机),让他们尝试戴上并体验;3.提问引导:在展示PPT的过程中,穿插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你们习惯用左眼还是右眼看东西?”“你们会用眼睛看到什么?”“请摸摸自己的鼻子,告诉我鼻子是什么形状的?”等。
步骤三:实践探索(约15分钟)1.分发照镜子,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眼睛、耳朵、口鼻,发现自己的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用来听的,口鼻是用来吃饭和呼吸的;2.让幼儿互相观察,合作答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引导幼儿绘制自己眼耳口鼻的草图,并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巩固与评价(约5分钟)1.与幼儿互动,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眼耳口鼻的结构与功能;2.通过问题回答、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延伸:通过引导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探索眼耳口鼻的用途,绘制家庭成员的眼耳口鼻的草图,以及观察家中物品的外形、颜色等,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感官器官和科学探索的理解。
教案撰写的关键点:1.在简单、易懂的语言中介绍眼耳口鼻的结构和功能,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2.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让幼儿能够亲身体验感官器官的作用;3.结合PPT展示和幼儿亲身体验,提高幼儿的听、看和思维能力;4.通过观察、绘制和分享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ppt课件

一、课程定位—— 作用
眼耳鼻喉口腔科 课程
解剖、生理 等基础课
基 础
临 床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一、课程定位——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
正确且熟练应用五官科各
素质目标
1. 培养高尚的医德 医风和爱伤、护伤 的观念。 2. 严谨负责的工作 态度。 3. 具有良好的人际 沟通能力,团队协 作精神。
理论技能同 等重视培养
贴近临床 贴近基层为 指导思想
培养既有专业医学 知识,又有熟练临 床技能的人才
二、课程设计——(4)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篇眼科学
第一、二章 眼科学基础、 眼科常用检查 第三、四章 眼睑病、泪器病 第五、六章 结膜病、眼表疾病 第七、八章 角膜病与巩膜病、葡萄膜病 第九、十章 青光眼、晶状体病 第十一、十二章 玻璃体病、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 第十三、十四章眼外伤、眼的屈光与调节 第十五章斜视与弱视、第十六章眼眶病、 第十七章防盲与治盲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目录
DIRECTORY
01 课程定位
02 课程设计
03 课程实施
04 教学条件
05
课程特色
06
不足之处及改进思路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定位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学时 36学时 (B类课)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性质
专业考查课程
授课时间 大二第一学期
理论考核 开卷考
实践技能 考核
单项技能考核
开卷考试,平时以书面作业(或技能考核、提问等) 形式进行考查。卷面考试成绩占70分,平时考核占30分。
三、课程实施—课程考核标准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课程标准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03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修课方式:限选 总学分数:2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简介《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一门研究眼、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口腔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它既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多层次地对眼科、耳鼻咽喉、口腔科三门学科知识进行讲述与阐释,每篇主要内容按照应用解剖与生理、检查法、疾病学编写。
体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
与基础医学及其他临床学科之间皆有联系。
2 .课程性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以《人体解剖学》、《诊断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眼科和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初级诊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前面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共36学时。
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之一。
4 .课程作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适用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类别:专业课教学时数:36学时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确定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班科学《认识五官》试讲教案

小班科学《认识五官》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认识人体的五官:眼、耳、鼻、口、手,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个五官的特点和功能。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通过感知五官的功能,引导学生培养友善、尊重他人的态度。
3.学科与社会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人体的五官及其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五官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自己和他人五官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手部模型、鼻、眼、耳朵的实物模型。
2.材料准备布、香水、树叶、苹果、糖果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当场景音乐播放时,教师用布盖住学生的眼睛,学生感知一下没有眼睛的情况,让学生谈谈这样的感觉。
2.探究五官(20分钟)教师给出五官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自由发言说出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3.感知眼睛(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眼睛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用手触摸。
教师用一个小实验来感知眼睛的作用,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字,学生再打开眼睛看看写了什么。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眼睛是观察和辨别事物的重要工具。
4.感知耳朵(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耳朵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用手触摸。
教师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并回答问题: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耳朵是听觉的重要器官。
5.感知鼻子(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鼻子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用手触摸。
教师散发香水、树叶等气味物质,让学生闻一闻,然后回答:你们闻到了什么味道?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鼻子是嗅觉的重要器官。
6.感知嘴巴(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嘴巴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用手触摸。
教师给学生发一颗糖果和一个苹果,让学生尝一尝,然后回答:你们尝到了什么味道?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嘴巴是味觉的重要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教授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眼耳鼻喉口腔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与整个机体的关系。
教学内容应充分反映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新成就。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本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能够根据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一些常见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
2.掌握急重病和眼耳鼻喉口腔外伤的初步处理。
3.熟悉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4.了解主要的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在眼耳鼻喉口腔部的表现,认识哪些眼耳鼻喉口
腔病应当转给眼耳鼻喉口腔科专科医师治疗。
(二)技能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
2、了解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适当介绍科技发展的趋势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技术进步的需要。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具有本专业所应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教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五、大纲说明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根据具体实情做适当调整。
(二)利用临床与理论相结合,增加学生的理解力
本教学大纲采用卫生部规划的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苏启明主编的第四版《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内容共分三篇24章。
按三年制医学高等专科临床专业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理论教学时数44学时安排。
理论学时38,实践学时6。
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基础理论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了解和熟悉眼耳鼻喉口腔检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熟练掌握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基本操作,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书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说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2、教学方法和手段:临床见习、实践操作。
3、课程学时:6学时
实验一眼科常用检查法
一、教学目的
掌握眼科常用检查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并学会初步运用。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视力检查、视野检查、色觉检查方法,暗适应检查法。
(二)掌握眼附属器检查,眼球检查方法。
(三)熟悉问诊的内容和方法。
三、见习内容
眼科常用检查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
四、见习地点
邵阳医专附属医院眼科病房及门诊。
五、见习方法
(一)学生每10~12人为一组,指定见习小组长,规定见习纪律。
(二)打印见习计划与见习医院联系好,可先发给每位带教老师和见习小组长,并上报学校教务处。
(三)先由带教老师深入病房熟悉病例,选择典型病例,带教时向学生示范各种操作技术。
然后学生互相操作练习,并由带教老师给予小结。
六、见习时数
3学时
实验二耳鼻咽喉检查法
一、教学目的
熟悉耳鼻咽喉检查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耳鼻咽喉常用检查法。
(二)了解听阈图分析、语音试验、音叉试验、韦伯试验、施瓦巴赫试验。
三、教学内容
(一)耳鼻咽喉常用检查法。
(二)听阈图分析、语音试验、音叉试验、韦伯试验、施瓦巴赫试验。
四、实验地点
邵阳医专医护技能实训中心
五、教学方法
教师在人体上示范,然后学生分小组相互学习,教师巡回检查辅导。
六、实验学时数
3学时
《眼耳鼻喉科学》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本考试大纲为邵阳医专大专临床、妇幼专业五官科课程考试,旨在认定其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要求,同时为下一步教学的实施及评估提供依据。
考试总要求
考生应掌握有关五官科理论的基本概念,熟悉其原理,掌握五官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
第一篇眼科学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1、掌握:眼球解剖、眼球壁结构、眼球内容物、眼睑、结膜、泪器
2、熟悉:视路、眼外肌
3、了解:眼眶、眼球的血管与神经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
1、掌握:视力检查、色觉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
2、熟悉:视野检查、眼底检查
3、了解: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觉电生理检查
第三章眼睑病与泪器病
1、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慢性泪囊炎、睑内翻
2、熟悉:睑缘炎、上睑下垂、急性泪囊炎、新生儿泪囊炎
3、了解:眼睑肿瘤
第四章结膜病
1、掌握:沙眼、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
2、了解:泡性结膜炎、翼状胬肉、干眼症
第五章角膜病与巩膜病
1、掌握:角膜炎概述、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溃疡、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2、熟悉:角膜软化症
3、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巩膜炎
第六章葡萄膜病
1、掌握:虹膜睫状体炎
2、熟悉:交感性眼炎
3、了解:中间葡萄膜炎、脉络膜炎、Vbgt-小柳原田综合症
第七章青光眼
1、掌握:青光眼概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熟悉: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
3、了解: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
第八章晶状体病
1、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2、熟悉:先天性白内障
3、了解:其它类型的白内障
第九章玻璃体病
1、熟悉:飞蚊症、玻璃体积血
2、了解: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第十章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
1、掌握: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
2、熟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色素变
性、视网膜脱离、视乳头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了解: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萎缩
第十一章眼外伤
1、掌握:眼表异物、眼钝挫伤、眼化学伤、热烧伤与辐射伤
2、熟悉:视网膜震荡与损伤、眼球穿通伤
3、了解:晶状体损伤、玻璃体、脉络膜、视神经、眼球破裂、眼内异物
第十二章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视、弱视
1、掌握:眼的屈光与调节、正视、屈光不正、老视
2、熟悉:斜视、弱视
第十三章属于了解内容
耳鼻咽喉科
第一章耳鼻咽喉应用解剖与生理
1、掌握:鼻与鼻窦的应用解剖与生理、咽的应用解剖与生理、喉的应用解剖与生理、外耳、中耳应用解剖与生理
2、熟悉:气管、支气管、食管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3、了解:内耳应用解剖与生理
第二章耳鼻咽喉检查法
1、掌握:检查设备、常规鼻部检查、咽部检查、喉的外部检查法、间接喉镜检查法、耳部一般检查法、音叉检查法
2、熟悉:颈部一般检查、纯音听力计检查法
3、了解:鼻内窥镜检查法、颈部的影像学检查、气管、支气管与食管检查法、声导抗检测法、听性诱发电位检测法
第三章鼻部疾病
1、掌握:鼻前庭炎、鼻疖、急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出血、鼻骨骨折
2、熟悉:萎缩性鼻炎、鼻息肉与鼻息肉病
3、鼻中隔偏曲、鼻真菌病、鼻囊肿、鼻内翻乳头状病
第四章咽部疾病
1、掌握: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
2、熟悉:咽异感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征
3、了解:咽后脓肿、咽旁脓肿、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
第五章喉部疾病
1、掌握:小儿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喉阻塞
2、熟悉:急性会厌炎、喉癌、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
3、了解:喉外伤、喉麻痹
第六章耳部疾病
1、掌握:耳廓外伤、鼓膜外伤、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梅尼埃病
2、熟悉:外耳道真菌病、化脓性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突发性聋
3、了解:听神经病
第七章气管与食管疾病
1、熟悉:食管异物
2、了解:支气管异物
第八章颈部疾病
1、掌握:甲状舌管囊肿与瘘管
2、了解:颈部肿块
试卷形式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方式:一律采用笔试
试卷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90%
主观题:约10%
试卷结构一览表
题型说明
Ⅰ.A型选择题
为最佳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每题1分,共计30分。
Ⅱ.填空题
根据教材回答,每题1分,共计20分。
Ⅲ.名词解释题
根据教材回答:每题4分,共计20分。
Ⅳ.简答题:根据教材回答,每题10分,共计20分。
Ⅴ.论述题:根据教材,用自己的话回答,共1小题,计10分。
考试管理规定要求:每份试卷的题型及题量:1、选择题(单项或多项)20-30题;2、填空题20-30个空;3、名词解释4-5题;4、问答题(包括简答题)3-4题。
1、2题型约占50分;3、4题型约占50分。
卷面总分100分。
特殊科目经教务处同意可适当调整。
试题按难、中、易分类,其比例为3:5:2。
知识覆盖面不低于70%,其中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25%;了解内容占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