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合集下载

膝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膝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膝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膝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一、疾病概述1.1 定义:膝痹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常见于老年人,与年龄、肥胖、关节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1.2 发病机制:膝痹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关节软骨损伤、关节滑膜炎和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2.1 主要症状: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晨僵等。

2.2 体征:关节肿胀、畸形、杵状指等。

三、辅助检查3.1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3.2 体液检查:关节腔积液分析、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等。

四、诊断与鉴别4.1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4.2 鉴别诊断: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五、治疗原则5.1 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

5.2 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人工关节置换等。

六、临床路径分析6.1 临床路径制定的目的和原则。

6.2 膝痹患者入院的预评估和选优。

6.3 术前准备和术前指导。

6.4 手术治疗的规范流程和操作要点。

6.5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6.6 出院指导和术后康复计划。

七、改进方案7.1 加强预防宣教:向患者普及相关知识,提醒注意膝关节的保护和锻炼。

7.2 完善临床路径:优化膝痹患者入院评估和手术治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复杂性。

7.3 强化团队合作: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与配合,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7.4 提升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手术器械和技术,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附件:1.临床路径制定的参考资料。

2.膝痹患者术前评估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1.责任保险:指医疗机构或医生为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风险而购买的责任保险。

2.医疗纠纷:医患之间因医疗行为产生的争议或纠纷,可能导致法律诉讼。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一、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吲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痰瘀痹阻证: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皮色暗紫,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肝肾两虚证: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冷,尿少便溏,或心悸气短,或头晕耳鸣,舌质淡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沉细而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骨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精深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年度)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年度)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可编辑范本】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可编辑范本】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

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引言: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以膝关节软骨的破坏、关节囊的改变和骨组织的重新塑造为特征。

临床路径是对某一特定疾病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所设计的标准化诊疗过程。

为了提高对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效果,建立一套科学且系统的临床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述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患病率逐年上升。

其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僵硬、垂直支撑能力下降以及行动困难等。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遗传等。

二、临床表现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

通常来说,开始时只有轻微的不适感,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

三、诊断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等。

在临床路径中,常规的诊断工具包括膝关节X线片、关节液检查、骨扫描等。

四、治疗针对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保守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体重控制、使用辅助器具等。

药物疗法主要包括镇痛药、非甾体消炎药、软骨修复剂等。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可以考虑,如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术等。

五、康复与护理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康复与护理。

康复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功能训练等。

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患者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六、临床路径设计建立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路径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病人的特点、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

通过建立明确的路径和流程,可以提高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和连贯性,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结论: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完整word版)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完整word版)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骨二科膝痹病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和完善改进的措施(2017)

骨二科膝痹病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和完善改进的措施(2017)

骨伤二疗区2017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和改进措施我科于2016年1月开始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 膝痹病(膝关节炎)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褚震东主任担任组长,胡莲梅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其他医生和护士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

小组明确制定了我科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

2016年1月1日我科符合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临床路径。

2016年度我科收治膝痹病(膝关节炎)病人324例中有297例进入临床路径,入组率达73.8%。

进入临床路径的297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变异退出临床路径,变异发生率5.6%。

变异原因分析:1.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或退出本路径,此类患者有2例。

2.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或退出本路径,此类患者有1例。

3.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此类患者有1例。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此类患者有3例。

进入路径的患者住院最长14天,最短4天,平均住院8.6天;平均住院费用4916元,完成路径的297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无医疗事故差错发生。

中药内服、外敷、关节功能训练、红外线治疗等中医药参与率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住院患者。

一、膝痹
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26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ICD-10编码: M17.961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 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 分期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发作期
(2)缓解期
3. 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气滞血瘀证
(2)寒湿痹阻证
(3)湿热痹阻证
(4)肝肾亏虚证
(5)气血虚弱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
2. 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 各种保守了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膝关节X 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

(2)寒湿痹阻证:散寒除湿。

(3)湿热痹阻证:清热除湿。

(4)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

(5)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

2. 特色疗法
(1)手法治疗
(2)针灸治疗
(3)牵引疗法
3. 其他疗法
(1)其他外治法
(2)物理治疗
(3)功能锻炼
(4)手术疗法
4. 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 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好转或消失。

2. 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基本恢复。

3. 无需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 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或退出本路径。

2. 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或退出本路径。

3. 治疗过程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TCD编码:BNV264、ICD-10 编码:M17.96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21 天实际住院日: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