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每个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突显自身的优势,赢得市场份额。
然而,如何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上获得差异化优势的能力。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能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
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对于企业来说,了解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而且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因此,构建一个准确、系统、全面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1.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在众多竞争者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说明企业在其经营范围内,产品和服务中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竞争力。
2.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是企业的重要财富之一。
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无论销售还是市场营销策略都比较容易实施和执行,而且能够对消费者产生更好的吸引力。
3.产品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同行业竞争中,能够通过不断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来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和市场份额。
4.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企业能够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不仅能够赢得客户的认可和口碑,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5.成本效益成本效益是衡量企业经营策略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一个能够在同行业中保持相对低的成本,同时能够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的企业必然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四、总结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让企业更准确地把握自身具有竞争力的方面,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
这将为企业制定更稳妥、更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有力保障,进而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随着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然而,如何评估企业的竞争力,制定相应的战略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
因此,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是指评价一个企业在现有竞争环境下,能否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实现业务目标的一种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简单来说,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就是通过指标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企业当前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提供科学、可靠、全面的评估结果,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和措施。
同时,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帮助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状况和外部竞争环境,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二、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企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中最基本的指标。
主要包括企业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规模、市场份额等。
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并且可以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
2.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资产利润率、负债率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判断其财务风险,从而更好地制定财务政策和措施。
3. 品牌指标品牌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之一。
品牌指标主要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满意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品牌优势和品牌竞争力。
4. 人才指标人才是企业的基石,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人才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素质、员工流动率、员工培养计划、员工薪酬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人才优势和管理水平。
5. 研发创新指标研发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研发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成果、新产品研发率等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究
孙文会
【期刊名称】《企业活力》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原则与方法rn1.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原则.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多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化的、逻辑清晰合理、结构完整严谨的指标体系非常重要.不少学者对具体设计或者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讨论,何苏华、曾巧生、王建华等人比较有代表性.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孙文会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J], 程凤然;吴丹
2.创新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陈淑英
3.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曾浩磊
4.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曾浩磊
5.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杨蕾;封成智;马进琴;封成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 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准确评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 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制定有 效的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3、定量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对专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计 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4、构建指标体系:根据专家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将各个指标按照其重要 性进行排序,并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 应用与验证
为了验证本次演示构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我们将 收集某企业的实际数据,利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5、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的能力,以保持企业 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研发 人员数量和素质、专利数量和级别等。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为企业管理者提 供了有关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参考。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应注重以 下几个方面:
当前,国内外学者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 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和 企业战略。然而,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评价指标选择不全面,未能涵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方面; 2、评价指标之间缺乏内在,无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不科学,主观成分过多; 4、缺乏实际应用案例的验证,难以说明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
产品开发能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和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 品或改进现有产品的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新产品开发周期、新 产品开发成功率、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等。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 本文从企业竞争力分析的实践出发,借鉴波特五力理论中各种资源要素状况影响竞争力的观点,吸收核心竞争力理论关于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其资源及运用资源的能力具备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思想,提出了使企业资源和能力具有独特性及不可复制性的主要因素,然后用财务指标将这些因素予以量化,并且用海螺水泥和中国石油的对比案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波特五力理论;核心竞争力;财务评价波特五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竞争力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两个理论,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竞争力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笔者认为这两种理论的本质含义是相同的,因此尝试从实践出发,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井构建指标体系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一、波特五力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对比分析1.波特五力理论分析波特五力理论主要从供方侃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替代品威胁、进入威胁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状况五个方面分析一个企业的生存环境,并指出企业如果要在上述几个方面具有竞争力应当具备的资源和能力。
因此,该模型实际上阐述的是行业内最重要的资源能力有哪些以及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2.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有四: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
核心竞争力理论首先指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运用这些资源的能力应当是有价值的和稀有的:一方面,没有利用价值的资源不构成竞争力;另一方面,资源稀缺性会导致资源的供不应求,占有这种资源的企业才能够具有竞争力。
除此之外,核心竞争力理论还指出企业所拥有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和资源运用能力必须是竞争者所难以模仿复制的,同时竞争者也不可能拥有替代资源或替代性的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对于资源和资源的运用能力具有独占性。
3.两种理论的对比分析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波特五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事实上都对企业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资源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了描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集团化战略的推进,企业能否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国内一些大公司、大集团逐步都把战略的重点放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企业改革与发展正面临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选择。
众多企业渴望正确把握其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了解自身究竟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多强,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首先阐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然后着重讨论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1990年,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也就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针对核心竞争力的层次而言,具体表现为内部核心层、中间支撑层、外在表现层。
其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内在核心要素,体现为企业胜人一筹的核心技术和反映这一技术水平的产品、服务;二是中间支撑要素,体现为企业内优秀的企业文化、高效的组织管理制度,支撑着企业外在竞争优势和内在核心要素的实现;三是外在竞争优势表现要素,体现为企业面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控制市场的能力。
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价值性。
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能够增强企业工程咨询业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增加核心竞争力,为各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对经济建设和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实际的实施操作提供咨询服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与分析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增强工程咨询企业的评估咨询能力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等,从而为中国的政府和投资项目集团进行更好的咨询服务。
关键词: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引领前沿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有二十几家工程咨询企业进入了全世界的工程咨询企业的行列,有着很高的国际化和国内的竞争力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仍然处在较低的地位,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不断地对工程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且分析其层次和整体的布局结构,为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做前提条件的准备,以期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争取早日与世界工程咨询企业相接轨,为中国的政府和投资工程项目集团进行更好的咨询服务。
二、工程咨询企业的简单介绍以及其职能范畴1、工程咨询企业的简单陈述工程咨询企业是提供工程咨询业务的公司,是一个相对来说现代智能化服务的企业。
为各级政府和投资者和企业的中标、投入资金、评估市场投入力等咨询服务。
2、工程咨询企业的职能范畴工程咨询企业的主要工作业务包括几个方面:编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规划咨询、评估咨询等各个预估和咨询方面的问题。
旨在运用高科技技术水平,各门不同学科的整体知识内容,利用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和布局规划、管理方法等,遵循独立、科学、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为各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对经济建设和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实际的实施操作提供咨询服务工作,以期提高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其评价指标体系是工程建设和投资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主要的环节。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企业竞争力评价是衡量一个企业在行业中活跃程度和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
如何对企业进行竞争力评价,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市场专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传统的竞争力评价方法中,主要是通过市场份额、营收、生产效率这些数据实现比较。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指标显得逐渐单调。
因此,建立一套全面、准确、科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人才招募与发展等方面。
因此,建立一套精准的指标体系,必须从企业的机会、风险、资源和能力等方面入手,考虑到不同企业的经营特征和市场环境差异,应该依托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不断进行优化和修订。
如何建立一套全面、准确、科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我认为,首先需要对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属性和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深入探究其从产业链角度的发展细节;其次,还应该关注企业发展特征的动态变化,并结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相关实践,形成适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评价指标。
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1.企业的利润能力企业的利润能力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秀的企业应该能够在保证资金充裕和投资利润的前提下,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的利润能力评价指标,应该将其分为收入利润、费用控制和税收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侧重于揭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是反映企业在市场上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市场份额一般包括产品品牌、产品质量、产品差异度、产品价格和产品包装与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比较。
市场影响则需要考虑到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位置、与消费者的互动与沟通、行业内的影响力等方面。
3.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也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优化供应链,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产品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落地市场,进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作者:马旗
来源:《活力》2013年第04期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尽管国内外界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不同,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配置资源,形成并能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概念已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广泛认同。
一般意义上讲,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或技术并将其集成、转化为企业技能或产品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使企业各个环节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能力。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支持企业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根基,它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
如佳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激光、图像和微处理机控制,这使它在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和图像扫描仪领域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企业技术领域、市场领域与管理领域相互作用中的特定能力积累,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普遍鲜明的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经济性;
2.独特性;
3.延展性;
4.动态性;
5.渐进性;
6.持久性。
7.整体性。
8.用户价值。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企业决策者和企业成员的知识、能力、素质。
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集合体,其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企业的活力要靠企业职工来体现,而职工的活力则依靠企业决策者、管理者来激发。
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形象定位、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人事制度,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而这些都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2.研究和开发能力(R&D)。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
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再次,有的技术引进来也不是马上就能用得上,需要企业通过内部消化吸收,与本企业生产、管理融合之后,才能取得实效。
况且,有些技术并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实际技能,则需要企业把触角伸向企业外部,不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在理解和消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所以说,技术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R&D,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技术、知识积累,尤其是形成自己的人才积累,才能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
3.不断创新的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有效组织生产,不断创造和适应市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过程。
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
4.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面对激烈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运转协调、统一、高效,特别是在改革创新方案、新产品新工艺方案以及生产目标形成之后,要及时调动、组织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有序运作。
这种组织协调能力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目标、运行机制、企业文化等多方面。
突出表现在企业有坚强的团队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当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被成员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成员能根据生产中不同阶段要求,有效组织资源,并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运转,关心与支持企业发展,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根本所在。
5.应变能力。
应变是人主观思维的一种“快速反应能力”,“应变”包含对客观变化的敏锐感应和对客观变化作出的应付策略。
客观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对客观环境敏锐的感应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保持经营方针和策略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因地、因时、因竞争对手、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而变化。
应变能力表现在能在变化中产生应对的策略,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能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和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科学合理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为了全面、准确评价和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遵循层次性与系统性、全面性、细分性、数据可获性、合理有效性的五个原则进行设计。
2.指标评价体系和内容。
《千分制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企业成员素质、技术开发能力、产品竞争能力、顾客价值实现程度及组织文化独特程度等5个维度20个指标构成,总分是1000分。
0-249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差,250-499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一般,500-749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较高,750-1000分企业核心竞争力强。
具体指标内容和权值如下:
(1)企業成员素质
①知识能力水平;②管理创新水平;③信息收集、处理、应用能力;④决策速度和决策质量。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在决策、经营管理与创新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水平高,说明组织协调能力强,同时也反映企业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有效组织生产的能力的强弱。
权值0-120。
(2)技术开发能力
⑤直接从事R&D人员比例;⑥R&D经费;⑦发明专利成果数量;⑧产品技术领先程度。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的人力、资金及成果状况,投入比例越大,说明企业研发能力和科技力量越强,技术领先程度越大,产品和技术越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权值0-120
(3)产品竞争能力
⑨相关产品族的多少;⑩同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⑾成本领先程度;⑿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⒀产品占有率。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核心技术的衍生、开发和转化能力及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的强弱,同时也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的强弱。
权值0-50
(4)顾客价值实现程度
⒁产品质量水平;⒂销售渠道与售后服务完善程度;⒃用户满意率。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产品及服务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的好处。
权值0-50
(5)组织文化独特程度
⒄组织机构协调配合能力;⒅组织目标与环境的适应性;⒆企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⒇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这些指标反映企业目标、管理体制、经营战略、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认可度,综合说明企业凝聚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强弱。
权值0-100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是认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一般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基于对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大体有非定量描述法、定量指标评价法和半定量指标评价法等三
种。
非定量描述法是采用文字或图表等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描述,通过主观判断对核心竞争力评分,得出竞争力差距;定量指标评价法,是采用严格的定量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半定量指标评价法构造一个描述性和定量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一指标都有一个权数,对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加权平均后,得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
□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