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新思维
英语语法新思维——语法难点妙解

英语语法新思维——语法难点妙解一、引言1.语法难点的普遍存在2.新思维对语法难点的重要性二、语法难点的解读与方法1.主谓一致的技巧和规则- 简单句主谓一致的基本规则- 主语和谓语的复杂搭配解析- 以复杂句为例进行主谓一致知识点演绎 2.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和辨析- 分词、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及用法 - 长难句中非谓语动词的实际运用3.虚拟语气的语境和情景- 虚拟语气的常见使用情况- 隐含条件句和虚拟语气的深入理解4.从句的结构和连词的运用- 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区别和联系- 由简到繁的从句句式嵌套解析三、新思维对语法难点的应用1.思维方式的转变- 跨学科知识与语法点的联想- 语境化学习方法的实践2.案例分析- 以实际文本为例进行语法难点的新思维解读- 通过案例分析实现语法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四、总结与展望1.对于语法难点的总体认识2.新思维对语法难点的效果和意义3.展望未来的语法学习方向和方法五、个人观点和理解1.对于语法学习的体会和方法2.对于新思维在语法学习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束语】通过对英语语法难点的深入探讨和新思维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灵活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希望读者在学习英语语法时,不再感到困惑和枯燥,而是能够拥有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
一、引言语法对语言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点。
想要精准准确地掌握语法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新思维来对语法难点进行解读和应用,那么就可以更轻松地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二、语法难点的解读与方法1.主谓一致的技巧和规则主谓一致是英语语法中的基础知识,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掌握主谓一致,可以通过简单句和复杂句的例子来解析主语和谓语的搭配,从而更好地理解主谓一致的规则和技巧。
2.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和辨析非谓语动词包括分词、不定式和动名词,它们在句子中的使用方式不同,需要我们进行准确的辨析。
英语语法新思维 介词

英语语法新思维介词《英语语法新思维》是一套很好的语法解析,它试图通过新的思维方式来解析和理解英语语法。
对于介词(prepositions)这一部分,它可能会从介词的基本定义开始,然后深入探讨其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功能。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句子其他部分之间关系的词。
介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方式等概念。
例如,"in"、"on"、"at"、"by"、"with"等都是常见的介词。
以下是一些关于介词的基本用法:表示时间:例如,"in the morning"(在早上),"on Monday"(在星期一),"at noon"(在中午)。
表示地点:例如,"in the room"(在房间里),"on the table"(在桌子上),"under the bed"(在床下)。
表示方向:例如,"to the north"(向北),"into the building"(进入大楼),"up the stairs"(上楼梯)。
表示方式或方法:例如,"by car"(乘车),"with a pen"(用钢笔),"through the internet"(通过互联网)。
然而,介词的用法并不总是那么直接和明确,有时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例如,"I am waiting for you."(我在等你。
)这里的"for"就是一个介词,表示等待的对象。
在《英语语法新思维》中,可能会通过大量的例句和实际语境来帮助你理解和掌握介词的用法。
同时,它可能还会提供一些记忆技巧和学习策略,使你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更加高效。
张满胜英语语法新思维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区别

张满胜英语语法新思维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区别摘要:一、张满胜《英语语法新思维》简介二、第一版与第二版的区别1.内容基本相同,但有部分修订和更新2.印刷和翻译质量的提升三、适用读者及学习建议四、学习英语语法的重要性正文:张满胜的《英语语法新思维》是一套广受欢迎的英语语法学习教材,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解析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区别,并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首先,关于《英语语法新思维》这套教材,它以实用性和创新性著称。
教材中的例句丰富多样,涵盖了日常生活、职场、学术等不同场景,旨在帮助学习者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此外,教材还采用了图解的方式,使抽象的语法规则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有助于加深学习者的印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区别。
实际上,两版教材的内容基本相同,都是以讲解英语语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为主。
然而,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当下英语学习的需求。
具体来说,第二版对部分语法规则进行了细化和拓展,使学习者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英语语法。
同时,为了提高阅读体验,第二版的印刷和翻译质量也有所提升,使学习者能够更轻松地理解教材内容。
针对不同水平的读者,教材提供了相应的学习建议。
对于英语初学者,可以从初级教程开始学习,逐步建立起语法基础。
对于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中级教程入手,进一步提高语法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英语语法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最后,我们要强调学习英语语法的重要性。
掌握英语语法不仅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
只有当语法功底扎实时,学习者才能在实际交流中更加自信地运用英语,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无论是英语初学者还是有多年学习经验的学习者,都不妨借助《英语语法新思维》这套教材,系统地学习和巩固英语语法知识。
英语语法新思维——句子成分超精解

英语语法新思维——句子成分超精解英语语法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构建句子。
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句子成分的作用和用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成分。
传统上,英语语法将句子成分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同位语等。
这些句子成分用于描述句子中的不同部分和关系。
然而,这种传统的句子成分分类方式可能会给学习者带来困惑。
相比之下,新的思维方式将句子成分分为“中心成分”和“修饰成分”。
中心成分指的是在句子中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它包括主语和谓语。
修饰成分指的是对中心成分起修饰作用的成分,它包括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同位语等。
通过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句子的结构。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心成分通常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它们构成了句子的核心。
主语表示句子中的主体,它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
谓语表示对主语的陈述或描述,它通常是一个动词或短语。
其次,我们可以关注修饰成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宾语指的是谓语动词所作用的对象或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定语表示对名词或代词的限定或描述,它通常是一个形容词或短语。
状语表示对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修饰或限定,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补语表示对主语或宾语的补充说明或描述,它通常是一个名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
同位语指的是对前面名词或代词的补充说明或解释,它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
最后,通过将句子成分分为中心成分和修饰成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
中心成分一般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构成了句子的基本意义。
修饰成分则用于补充和描述中心成分,它们可以增加句子的信息量和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将句子成分分为中心成分和修饰成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将重点放在句子的核心上,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和构建句子。
希望这种新思维方式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语法书 新思维

语法书新思维
语法书推荐如下:
1. 《新东方英语语法新思维基础版1+2+3(套装共3册)》:这套书被50000人评价过,内容丰富,很受欢迎。
2. 《新东方英语语法新思维——语法体系及底层逻辑全解密》:这本书被50000人评价过,有助于了解语法的体系和底层逻辑。
3. 《新东方英语语法新思维套装:定语从句超精解+句子成分超精解+名词从句超精解+语法难点妙解(套装共4册)》:这套书集合了多种语法知识点,有助于系统学习。
4. 《新东方英语语法新思维初级教程:走近语法(第2版)》:这本书适合初学者,内容简单易懂。
以上推荐仅供参考,建议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语法书。
2023年英语语法新思维笔记

英语语法新思维初级教程-走进语法名词短语名词与它旳修饰语一起构成名词短语。
英文中旳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其背面必须接宾语,所接旳宾语也往往是名词短语。
名词短语旳构造-“黄金公式”左二右六旳定语规律前置定语。
其一是限定词,用来限定名词所指旳范围。
these three a the my that其二是形容词,是用来表达名词旳性质和特性旳。
限定词+形容词+中心名词+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形容词短语/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名词才有定语。
名词名词旳分类:专有名词和一般名词专有名词:表达特定旳人、物、机构或场所等旳名词(首字母必须大写)。
一般名词:1.可数名词:个体名词(表达同类旳人或物中旳个体student tree hospital house piano) 集体名词(表达若干人或物旳总称team committee police group family)2.不可数名词:物质名词(表达物质和材料旳总称paper water cotton air)抽象名词:(表达动作、性质、状态或情感等抽象概念旳名称birth evolution hope sport)一,专有名词1.人名及头衔2.著作名称3.月份公历the solar calendar 阴历the lunar calendar汉语阴历月份要用序数词来体现。
阴历二月:the second month on the lunar calendar或the second lunar month七夕:the seventh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中秋:the fifteenth of the eighth lunar month春节:the first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4.星期,四季winter summer spring autumn5.节日:Christmas Easter New Year's Day Mother's Day Thanksgiving Day6.地理名称国家及大洲旳名称地区,都市旳名称江,河,湖泊旳名称山脉,沙漠旳名称名词旳数:可数与不可数名词旳可数性侧重于名词旳意义,名词旳单复数形式侧重于名词旳构成形式。
英语语法新思维

英语语法新思维不同于传统语法书只是机械地罗列教条式的“死规则”,《英语语法新思维》真的要告诉你规则背后的“活思维”。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英语语法新思维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阅!英语语法新思维:死规则与活思维说到“语法”,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恐怕要属“规则”了,于是我们很容易在二者之间划上等号:语法=规则既然是规则,进而就会想到要严格遵守。
这就容易让人产生如下误解:第一,误认为语法先于语言。
认为语法是由语法专家事先确定并要求人们去遵循的。
这就相当于把“语法”当成“法律”,认为专门制定出来语法规则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言语行为的。
传统语法书也加强了人们这种错误印象。
因为它们往往是先列出一些规则,然后再针对这些规则给出相应的例句,告诉读者,按照规则这么造句才是对的。
久而久之,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是先有一套语法规则、教条,然后必须按照这些规则才能制造出具体句子。
《英语语法新思维》要告诉读者:事实恰恰相反,语法是源自语言,是先有语言,然后再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人们在使用这种语言时所遵循的一般思维规律或表达倾向,即所谓的规则。
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世上本没有语法规则,说的人多了便成了规则。
所以,语法规则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或天规,而是对人们的思维规律或语言表达习惯的归纳和总结。
第二,把语法规则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
把语法当作规则来遵守,这就容易让人们把语法规则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学习语法就如同学习数学公式一样,死记一些“公式”般的规则,因而把英语学得非常死板。
我们知道,数学公式往往都是来自于某些“公理”、“定理”,是比较确定的、不变的。
但是,语言是灵活多变的,同时又具有规律性。
语法规则就是对这些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但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语言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语法规则”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规则,是为了方便语言初学者的学习。
因此,语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也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而是存在很多“模糊区域”或“灰色地带”,因而总有“例外”存在。
英语语法新思维方式

英语语法新思维方式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它使人们不仅能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还能够反映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这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来进行的,是一种用推理或判断间接地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活动,它是凭记忆、想象以处理抽象事物,从而理解其意义的过程。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思维的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英语语法新思维英语语法学习大全从思维角度学习英语语法,能够更快的入门,英语语法基础入门到精通全部包含,适合各类新手。
英语语法新思维》初级Lesson 1 英语语法的思维体系Lesson 2 英语名词短语的逻辑与构Lesson 3 建立你的英语物质世界观Lesson 4 建立你的英语物质世界观Lesson 5 动词句型与动词时态语法新思维中级01 完成时态——延续事件02 完成时态——重复事件03 完成时态——单一事件04 完成时态——过去与将来05 完成时态综合练习06 完成进行时态 0107 完成进行时态 0208 虚拟语气 0109 虚拟语气 0210 虚拟语气 0311 情态动词 0112 情态动词 0213 情态动词 0314 情态动词 0414 情态动词 0414 情态动词 0415 情态动词 05【推荐】王菲语法班2018 英语语法入门大全新思维英语学习技巧 20小时快速掌握英语核心秘诀把你的英语用起来快速学习英语共20节语言进阶·语法|英语语法新思维英语语法新思维初级教程非常棒的一本书,是本人目前为止看过觉得讲得最好的一本语法书。
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细微区别在这本书中都找到了讲解,比如有些对话为什么非要用will be doing而不是will do?虽然是初级,但是里面的例句并不初级。
这套书值得好好钻研。
英语语法新思维中级教程大概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语法书了。
用个成语吧,在某些方面让我有一种类似于醍醐灌顶的感觉。
英语语法新思维高级教程在此之前,我读了一些语法书当中都是作为教条和规则完成单方面传输的写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语法新思维不同于传统语法书只是机械地罗列教条式的死规则,《英语语法新思维》真的要告诉你规则背后的活思维。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英语语法新思维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阅!英语语法新思维:死规则与活思维说到语法,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恐怕要属规则了,于是我们很容易在二者之间划上等号:语法=规则既然是规则,进而就会想到要严格遵守。
这就容易让人产生如下误解:第一,误认为语法先于语言。
认为语法是由语法专家事先确定并要求人们去遵循的。
这就相当于把语法当成法律,认为专门制定出来语法规则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言语行为的。
传统语法书也加强了人们这种错误印象。
因为它们往往是先列出一些规则,然后再针对这些规则给出相应的例句,告诉读者,按照规则这么造句才是对的。
久而久之,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是先有一套语法规则、教条,然后必须按照这些规则才能制造出具体句子。
《英语语法新思维》要告诉读者:事实恰恰相反,语法是源自语言,是先有语言,然后再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人们在使用这种语言时所遵循的一般思维规律或表达倾向,即所谓的规则。
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世上本没有语法规则,说的人多了便成了规则。
所以,语法规则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或天规,而是对人们的思维规律或语言表达习惯的归纳和总结。
第二,把语法规则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
把语法当作规则来遵守,这就容易让人们把语法规则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学习语法就如同学习数学公式一样,死记一些公式般的规则,因而把英语学得非常死板。
我们知道,数学公式往往都是来自于某些公理、定理,是比较确定的、不变的。
但是,语言是灵活多变的,同时又具有规律性。
语法规则就是对这些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但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语言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语法规则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规则,是为了方便语言初学者的学习。
因此,语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也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而是存在很多模糊区域或灰色地带,因而总有例外存在。
所以,语法规则不是绝对的,不是死规则。
第三,把语法规则当成随意的公式。
语法规则常常似乎表现为随意的公式。
比如,对于冠词的用法,一般语法书上会有这样一条规则:第一次提到的单数可数名词前面用不定冠词a或an,这一名词再次出现则要用定冠词the。
传统语法书上往往只是给出这样的规则,但不解释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冠词(详见本套书初级2.5.2小节所给出的解释)。
这样一来,英语学习者很容易误认为语法规则是随意的、专断的,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因而容易死记规则,而忽略了规则背后的合乎情理的思维规律。
《英语语法新思维》要告诉读者:很多看似随意的规则,其背后都有共同的思维规律。
因此,学语法重在理解规则背后的合乎情理的思维,而不能死记规则。
由于以上种种误解,导致国人和老外(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在使用英语方面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记住了英语语法规则却没有英语思维,而老外是在用英语思维,尽管他们不懂语法规则。
我们学的语法规则都用来对付英语考试的选择题了,而没有真正懂得规则背后的英语思维。
我们往往只是僵化地牢记一些规则,然后简单地用这些规则来辨别一个句子符合与不符合自己牢记的规则,而不去关注句子所使用的语境。
这样一来我们学到的只是一个虚构的英文句子,而不能把所学到的句子活用到真实的英语交际中。
这就造成学英语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脱节。
在说英语时,我们往往扮演的是第三者的角色,说出一些无关自己痛痒的句子,并没有融入英语思维去说英语。
只有掌握了灵活的英语思维,我们才能如身临其境般地言传心声,否则只能是有口无心式地鹦鹉学舌或言不由衷。
《英语语法新思维》要告诉读者:语法是对语言表达习惯的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是为了对语言学习者正确引导,而不是严格限定;语法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规则;学习语法不能死记规则,而要理解规则背后的思维。
不能把语法规则看成是捆住自己英语手脚的死规则,而应该把它们当作是引导和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英语的活思维。
简言之,语法不是死规则,而是活思维。
英语语法新思维:结构形式与意义用法笔者在上文中强调,应该把语法当作思维规律来理解,而不应该当作规则来死记。
那么,如何才能把死规则转化为活思维呢?这就需要搞清楚学习语法规则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我们知道,词汇除了有发音外,还包括形式(即单词的拼写形式)、意义(即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即单词的用法)。
语法也有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用法(usage)这三方面:形式:某个语法结构是怎样构成的。
比如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构成形式是have been doing。
这是使用语法规则的起点,即首先要做到能够准确地构造某个语法结构,这是语法结构的准确性问题。
意义:某个语法结构表达什么意义。
比如现在完成进行时可以表示一个活动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说话时刻这样的含义,这就是现在完成时态这一结构所具备的语法意义。
由此我们看到,特定意义一般是对应于特定结构形式的,或者说,特定的结构形式能够表达特定的意义(Particular forms will express their particular meanings)。
这是关于语法结构的表意性问题。
对于一个句子,它的含义不仅仅是来自于句中所使用的词汇的含义,而是还有来自于其中特定语法结构所含有的语法意义。
用法:关于何时/为什么使用某一语法结构的问题。
这与在实际交流中的语境有关系,即在什么样的语境中,采用何种语法结构来表达特定的意义才合适,这是有关语法结构的合适性问题。
意义和用法是密切相关的,有时难以严格界定。
某一特定的语法结构的形式、意义和用法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图示如下:用一句话来概括三者间的关系就是:英语学习者要能够准确地、有意义地、恰当地去运用英语语言结构。
做到这一点,才能够真正灵活使用语法规则,并进而在思维高度上来使用英语。
现在我首先来举例说明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比如下面这句话:1 I have been coming to Beijing for fourteen years.该如何理解其含义呢?看完这句话,对于它的意思,相信有读者第一反应是:2 我来北京有14年了。
这样理解其实是错误的。
还有人竟然这样曲解:我到北京一路上走了14年。
相信本书读者都应该认识上句中的每一个单词,并且对其中的语法结构have been coming都知道是现在完成进行时态,尽管如此,但依然不知道这句话真正所要表达的意义是:3 在过去这14年当中,我常常来北京。
这就是说,在14年期间,我多次重复来北京,而不是一直在北京住了14年(详见本套书中级6.5.1小节所给出的解释)。
由此可见,知道语法结构的形式并不一定就懂得语法结构的意义。
其实,这里的have been coming在英文里表示的是一个重复的活动,具体来说:用短暂动词(如come)的完成进行时(如have been coming)来表示到目前为止的一段时间内重复发生的动作。
下面我把这个句子稍加改动,说成:4 I have been coming to Beijing fourteen times.①显然这里说话人是想表达我来北京有十四次了这样的意思。
这样对吗?这也不对。
为什么?因为现在完成进行时态在表示重复活动时,不能说明具体的次数,比如这里的十四次(详见本套书中级6.6.1小节所给出的解释)。
这就属于知道have been coming形式(现在完成进行时态)和意义(表示重复活动),但并没有真正掌握其用法,即不知道如何恰当地使用完成进行时态来表达重复意义。
由此可见,知道语法结构的正确构造形式以及所能表达的意义,也并不一定就保证能够正确使用。
传统语法书和语法教学往往只强调结构形式,告诉学生如何构造出形式正确的英语句子;老师上课列举的例句,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重点掌握句子构造的形式,很少把例句的真正意义及其所使用的语境交待给学生,因而学生对这些句子不知道该如何恰当地使用。
这样就致使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句子标本,是毫无生命的死句子,而不是鲜活的交际语言。
《英语语法新思维》与一些传统语法书的一个主要不同点,就是始终坚持从交际的角度去看待语法,认识到语法不单是一个形式(句法学)问题,还包括在合适的语言环境(语用学)来表达某种意义(语义学)。
因而在举例讲解某个语法结构时,笔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如何在形式上达到准确性,同时也要帮助读者做到恰当地运用该语法结构,把握其意义。
英语语法新思维:句子与语境笔者在上文谈到了语法结构的形式、意义和用法的问题。
其中用法问题往往与语言环境密切相关。
我们知道,在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任何一个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一个赖以生存的语境。
甚至有时候,语境决定了一个句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这是语用学研究的范畴)。
比如下面这个电影对白发生在一位父亲与自己女儿的男朋友之间:5 Father: Do you drink?Young Man: No, thanks, Im cool.Father: Im not offering; Im asking IF you drink. Do you think Id offer alcohol to teenage drivers taking my daughter out?这位父亲问他女儿的男朋友(其正准备开车带他女儿出门):Do you drink? 他真正的意思是问这个年轻男子是否有饮酒的习惯,即是在询问情况,而不是问他现在想不想喝酒,即不是在提议。
这就是语境对于句子意思的重要影响。
再比如对于That was fun这个句子,我们知道它的语法结构形式一般过去时态(was),以及它的意思这很好玩或这很有趣,但不一定知道该句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才正确、恰当。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对话一对男女在公园里学习滚轴溜冰:6 Ted: Where did you learn to Rollerblade?Anna: Here in the park. This is only my second time.Ted: Well, its my first time. Can you give me some lessons?Anna: Sure. Just follow me.(After a while)Ted: Hey, that was fun. Thanks for the lesson!这里我们看到,that was fun被用在了溜冰活动结束之后,而不是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此时要说成that is fun,详见本套书初级7.4.8小节所给出的解释)。
我估计,在上面这个对话语境中,大多数国人可能会说that is fun。
由此我们看到,如果不是提供这样完整的对话语境,读者就很难真正会恰当使用that was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