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虎口藏宝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1. 放录音欣赏。 2. 指着板书引背。 3. 各人轻声背诵。 4. 分组交换背。 5. 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忘() 你(
) ) 古( ) 邻(
盲() 您( 3. 扩词训练。
) ) 郊( ) 您(
第十八课
会认字: 拼 音
虎口藏宝
瞥瓷 栩 眶 忡 谍
会写字: 拼 音
瞥 瓷 栩 寄 琢 眶遮 胶陌 堪 晕歹 徒
拼音
词语
pi8
句子
瞥见 瞥视
纳塔莉转过身,正好瞥见放在 过道里的陶瓷虎。
拼音
词语
c!
瓷
句子
陶瓷 瓷器
纳塔莉回过头去,凝视着陶 瓷虎那双黄玉般的眼睛。
拼音
词语
x^
栩
句子
栩栩如生
陶瓷虎的眼睛闪闪发亮,栩 栩如生。
拼音
词语
ku3ng
眶
句子
眼眶 热泪盈眶
在右眼眶的旁边,她手指碰 到了一处鼓起的地方。
拼音
词语
ch4ng
忡
句子
忧心忡忡
他看起来忧心忡忡。
拼音
词语
di9
谍
句子
间谍 谍报
那两个家伙是间谍。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pi8
目部
上下结构
瞥见 瞥视
纳塔莉转过身,正好瞥见放在过 道里的陶瓷虎。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词语
句子
m7
双耳旁
左右结构
陌生 陌路
他面前站着两个陌生人。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件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2) 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 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 学习儿歌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 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 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 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 学写生字
.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2. 将字填入空格。
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
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
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 。
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 二.读背儿歌
) 。 ) 。 )
) 。
1. 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 男女生分读。 3. 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里玩了半天
(4).( 方升起来了。
)(
)的太阳从东
(5).小军送给我的( )本书真有意思。
(6).(
)件衣服好看?
练习1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初步句式的训练。 3. 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诗歌。 6. 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教具 学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书:练习1。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 反馈检查。 4.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 的?
《虎口藏宝》教学设计

18《虎口藏宝》教学设计教材说明:《虎口藏宝》是语文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表现了纳塔莉的机智勇敢和聪明。
文章以宝物——胶卷为线索,写了“纳塔莉发现胶卷——陌生人搜查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抢走调包胶卷——威廉叔叔夸奖纳塔莉”等内容。
作者通过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
从而让学生从阅读中,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吸引着学生的眼球。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默读、自由读、赛读课文,从中体会人物品质特征。
课堂上鼓励学生在读中感悟纳塔莉的机智勇敢,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对人物特征的展示,学会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设计理念: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一起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感悟作者笔下的人物特征,以此为学习本文的突破口,从而分析作者在描写人物特征时的描写方法,进而品读文章的语言,读懂课文,感悟写法。
教学目标:1.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2.领悟作者是怎么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利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胶卷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18课中也有一卷胶卷,这胶卷可不是普通的胶卷,它可是证明两个凶狠的家伙是间谍的唯一证据。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虎口藏宝_课

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六)感悟 1、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 题。回 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 这些 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 的?把有关的 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拓展训练
纳塔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聪明、机智 )
实践空间
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 似的故事吗?和小组的同 学们交流一下。
想象空间
假如你就是纳塔莉,面 对故事中的情节你会怎样处 理?动脑筋想一想。
谢谢收看!
1、好吃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 2、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缭绕像青烟,遇冷结成 小水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 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 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 4 年, 发生的事很多,作 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 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 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 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 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 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 作、神态的句子画出 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 人。如“一只温暖的 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 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第18课 虎口藏宝

第18课虎口藏宝2009年3月30日20:33教学内容课本第69页到第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瞥、瓷、栩、眶、忡、谍”6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躯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是教学的重点。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小黑板。
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
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默读课文,想一想: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读后组织交流。
3.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活动。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他们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课后练习第3题)3.读读写写。
(课后练习第4题)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f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18 虎口藏宝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的故事性较强,能让学生爱读。
力求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脉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当引领、点拨达到感悟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品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完整性。
2.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纳塔莉在危急中沉着、机智的精神品质。
3.重在朗读中感悟,培养朗读语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谍”5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 “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一)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虎口里的宝物是什么吗?(胶卷)(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围绕这个胶卷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表现了纳塔莉怎么样的精神品质?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提纲引路,整体感知(一)字词教学。
1.识字,先读生字卡片两遍,注意音准,再读文中由生字构成的词,注意“忡”不要读成zhōng。
2.书写生字:“瞥”字的结构要紧凑,上部分字要宽一点,下面窄一点,其余的字的书写特点同学间相互指出来(栩、眶、胶、琢、徒等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左窄右宽。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_虎口藏宝》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预习检查1. 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 照样子写词语,并用两个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造句:________________3.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________(2)非常生动活泼,如同活的一样。
________(3)思索,考虑。
________(4)价值许多城池,形容物品非常珍贵。
________4. 学习探究: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虎口藏宝》(1)“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________(2)谁藏的?________(3)为什么藏?________(4)理清文章层次,全文围绕着“藏”字,分三部分来写。
这部分写:________(5)课文讲的是小姑娘________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机敏地将________口里的宝物﹣﹣________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________ 的故事。
5. 课外延伸。
《虎口藏宝》(1)栩栩如生的意思是________。
(2)纳塔莉一个人待在家里的原因是________。
(3)从纳塔莉瞥见瓷虎﹣﹣琢磨信上的字句﹣﹣打开瓷虎﹣﹣发现胶卷的过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小女孩。
(4)这部分还交待了瓷虎的________和威廉叔叔发回的一封信,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5)找出这部分中对纳塔莉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这段心理描写表明纳塔莉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纳塔莉知道两个陌生人要搜查的是胶卷后心里是怎么想的?________。
表明纳塔是个非常________、________的人。
从纳塔莉的藏胶卷、取胶卷、放胶卷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纳塔莉是个十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姑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预习检查1.【答案】piē,xǔ,yūn,mì,cí,hǒu【考点】拼音【解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18 虎口藏宝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描写方式。
1.突然,她仿佛觉得有一只虎眼朝她眨了一下, 好像在说:“真有你的,纳塔莉!”( 心理描写 ) 2. 纳塔莉背对着那个高个子,手里攥着胶卷, 在陶瓷虎右眼眶鼓起的地方按了一下。(动作描写 )
QICAIKETANG
七彩课堂
伴你成长
18 虎口藏宝
威廉叔叔是怎么夸奖纳塔莉
的?快速从文中找出这句话。
18 虎口藏宝
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连连摇着头,高 兴地说:“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威廉叔叔在夸奖纳塔莉时又连连摇着头,表 明事情的结果太使他出乎意料了,也表明威廉叔 叔夸奖纳塔莉
18 虎口藏宝
浏览课文,找出纳塔莉心理活动的 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18 虎口藏宝
突然,她看见了自己的照相机,眼睛不
禁一亮。(纳塔莉这时想什么?)
纳塔莉由看到了自己的照相机,想到了照 相机里的胶卷,如果取出照相机里的胶卷,把 威廉叔叔的胶卷装进去,手里拿上自己的胶卷, 来对付两个歹徒,会更安全些。
18 虎口藏宝
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连连摇着头,高 兴地说:“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威廉叔叔高兴地夸奖纳塔莉,但为什么 又“连连摇着头”?)
18 虎口藏宝
“关上”“搜索”“取出”“装”“塞进”等一系
列动词形象地描写出了纳塔莉换胶卷的过程;这些动词与 “拼命、突然、不禁、迅速”等表现时间紧迫的词语共同刻 画了一个聪明、机智、勇敢的小姑娘的形象。
18 虎口藏宝
放胶卷 (3)纳塔莉点了点头,跟他一起来到过道…… 纳塔莉背对着那个高个子,手里攥着胶卷,在陶瓷 虎右眼眶鼓起的地方按了一下。老虎的嘴慢慢张开, 纳塔莉一松手,赶忙把胶卷放进老虎口中。
纳塔莉机敏、果断
18 虎口藏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卷:成卷的照相胶片。 陌生:生疏;不熟悉。 疲惫不堪:非常疲乏。 价值连城:形容物品价值特别高,极其珍贵。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迷惑不解: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洋洋得意:形容非常得意。
阅读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通过讲述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 机敏地将虎口里藏的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 歹徒的词语:步步为营 念念不忘 孜孜不倦 ABCC式词语:忧心忡忡 衣冠楚楚 心事重重
读一读
瞥见
琢磨
陶瓷 栩栩如生
眼眶 遮掩
胶卷
陌生 疲惫不堪
词语解释:
瞥见:一眼看见。 陶瓷:淘气和瓷器的称呼。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琢磨:思索;思考。 眼眶:眼睛周围的部分。 掩饰:遮蔽;遮盖。
S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
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
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
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读一读
瞥
瓷
栩
寄
琢
眶
晕
遮
歹
胶
“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
(胶带)这是一卷普通的胶带吗?
是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
1.全文围绕着“藏”字,分几部分来写的?
(三处) 描写纳塔莉动作的语句主要有几处? (1)纳塔莉来到楼上自己的卧 室,·· ·却没有找到最合适藏胶卷的地 方。 (2)纳塔莉关上门,眼睛·· ·然后把自 己的胶卷塞进口袋。 (3)纳塔莉点了点头,跟他一起来 到过道·· ·赶忙把胶卷放进老虎口中。
1.浏览全文,“塔莉玛”给你留下 了 什么印象?
2.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讲述纳塔莉在十分危 急的情况下,机敏地将虎口里藏的 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 保护了胶卷的故事,赞扬了纳塔莉 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美好品质。
1.抄写字词。 2.读句子,回答课后练习的问题。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徒
陌
忡
堪
蝶
反义词:
陌生(熟悉) 喜出望外(大失所望) 忧心忡忡(欣喜若狂) 价值连城(一文不值) 疲惫不堪(精神焕发) 洋洋得意(垂头丧气)
巧妙(巧妙)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栩栩如生 风度翩翩 野心勃勃 比比皆是 源源不断 信誓旦旦 相貌堂堂
近义词:
琢磨(揣摩) 神秘(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