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虎口藏宝

合集下载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虎口藏宝》课件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虎口藏宝》课件
2.“神秘的色彩”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为下文描写陶瓷虎中藏有胶卷埋下了伏笔。
3.这封信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发现胶卷的方法。
4.从第4自然段话中可以看出纳塔莉是个 怎样的女孩?
是个善于思考的女孩。
“胶卷算什么宝物呢?” 纳塔莉想,“难道威廉叔叔是 在同我开玩笑吗?他为什么又 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连连 摇着头,高兴地说:“你可真是 个聪明的孩子。”
1.“惊呆”和“连连摇着头”分别表现
了什么? “惊呆”表现出了威廉叔吃惊的神态。 “连连摇着头”是因为威廉叔叔为纳塔 莉的冒险举动而担心。
2.最后一段话中对陶瓷虎的描写, 其用意是什么?
用意是:表现出了纳塔莉聪明、 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
纳塔莉来到楼上自己的卧室,朝四周扫视了 一遍,书架、梳妆台、写字台、床头柜„„却没 有找到最适合藏胶卷的地方。
纳塔莉关上房门,眼睛拼命地四处搜索着。 突然,她看见了自己的照相机,眼睛不禁一亮。 她迅速取出照相机里的胶卷,把威廉叔叔的胶卷 装了进去,然后把自己的胶卷塞进口袋。
纳塔莉点了点头,跟他一起来到过道。 „„ 纳塔莉背对着那个高个子,手里攥着胶卷,在陶 瓷虎右眼眶鼓起的地方按了一下。老虎的嘴慢慢 张开,纳塔莉一松手,赶忙把胶卷放进老虎口中。
忧心忡忡 喜出望外
栩栩如生
戛然停下 翻箱倒柜
不禁

看守
多音字组词:
mò ( 石磨 )
juǎn ( 卷走 )

mó (

折磨 )
juà n ( 胶卷 )
o (调皮 ) diá
jiān(中间
)


jià n ( 间谍 ) tià o ( 调动 )

18 虎口藏宝 教案1

18 虎口藏宝  教案1

18 虎口藏宝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瞥、瓷、栩、眶、忡、蝶”6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瞥、瓷、栩、眶、忡、蝶”6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二、初读预习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

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1.读词纳塔莉威廉(1)指名读(2)出示:疲惫不堪(3)指名读(4)疲惫不堪什么样?(5)在疲惫不堪时说的话,该怎么读?(6)出示ppt(句子):“纳塔莉,你父母呢?”2.“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胶卷)3.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通过读书初步解疑。

四、理清文章层次1.全文围绕着“藏”字,分几部分来写的?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写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卷。

18 虎口藏宝

18 虎口藏宝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描写方式。
1.突然,她仿佛觉得有一只虎眼朝她眨了一下, 好像在说:“真有你的,纳塔莉!”( 心理描写 ) 2. 纳塔莉背对着那个高个子,手里攥着胶卷, 在陶瓷虎右眼眶鼓起的地方按了一下。(动作描写 )
QICAIKETANG
七彩课堂
伴你成长
18 虎口藏宝
威廉叔叔是怎么夸奖纳塔莉
的?快速从文中找出这句话。
18 虎口藏宝
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连连摇着头,高 兴地说:“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威廉叔叔在夸奖纳塔莉时又连连摇着头,表 明事情的结果太使他出乎意料了,也表明威廉叔 叔夸奖纳塔莉
18 虎口藏宝
浏览课文,找出纳塔莉心理活动的 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18 虎口藏宝
突然,她看见了自己的照相机,眼睛不
禁一亮。(纳塔莉这时想什么?)
纳塔莉由看到了自己的照相机,想到了照 相机里的胶卷,如果取出照相机里的胶卷,把 威廉叔叔的胶卷装进去,手里拿上自己的胶卷, 来对付两个歹徒,会更安全些。
18 虎口藏宝
威廉叔叔简直惊呆了,连连摇着头,高 兴地说:“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威廉叔叔高兴地夸奖纳塔莉,但为什么 又“连连摇着头”?)
18 虎口藏宝
“关上”“搜索”“取出”“装”“塞进”等一系
列动词形象地描写出了纳塔莉换胶卷的过程;这些动词与 “拼命、突然、不禁、迅速”等表现时间紧迫的词语共同刻 画了一个聪明、机智、勇敢的小姑娘的形象。
18 虎口藏宝
放胶卷 (3)纳塔莉点了点头,跟他一起来到过道…… 纳塔莉背对着那个高个子,手里攥着胶卷,在陶瓷 虎右眼眶鼓起的地方按了一下。老虎的嘴慢慢张开, 纳塔莉一松手,赶忙把胶卷放进老虎口中。
纳塔莉机敏、果断
18 虎口藏宝

第18课虎口藏宝导学案

第18课虎口藏宝导学案

第18课虎口藏宝导学案18、虎口藏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等生字,掌握部分词语。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活动过程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读写下列词语瞥见陶瓷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歹徒撵走头晕价值连城翻箱倒柜无能为力忧心忡忡攥紧间谍疲惫不堪栩栩如生洋洋得意戛然停下大功告成喜出望外若明若暗2(形近字组词瞥( )憋( )瓷( )资( )栩( ) 羽( )寄( )奇( )琢( )啄( ) 眶( )框( )遮( )蔗( )胶( ) 校( )陌( )佰( )堪( )甚( ) 晕( )荤( )歹( )夕( )徒( ) 陡( )忡( )忠( )谍( )蝶( ) 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vertical side of the horizontal line. (3) establishing the datum plane (vertical): after the base perpendicular to a baseline level determined, in the formation of vertical lateral plane (vertical plane). That's why we established baseline, all the mullions on1(“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 )2(谁藏的,( )3(为什么藏,( )4(理清文章层次,全文围绕着“藏”字,分三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写: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这部分写: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到结束)写: 三(练习与巩固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8虎口藏宝

18虎口藏宝

18、虎口藏宝郭桥小学教师:张立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体会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是怎样将陶虎口藏进并进调包的。

3、领悟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难点:1、熟读课文,体会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是怎样将陶虎口藏进调包的。

2、领悟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抓故事情节引如。

1、这个故事围绕嘴里的神秘胶卷开始,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师:板书,发现----遇险----应对----脱险)2、课文题目,中的这个虎口仅仅是指陶瓷虎的嘴巴吗?二、抓人物表现品读1、纳塔莉是怎样发现户口里的宝贝的?A、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胶卷藏的怎样,B、体会:“琢磨”,纳塔莉当时会怎样想,想象他的内心活动。

C、指导读出当时她的心情来。

2、发现了陶瓷虎的秘密,纳塔莉是怎样面对坏人的?请快速读7—28段。

3、这是怎样的两个坏蛋?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

4、可以用那些词形容这些坏人呢?横行霸道、丧心病狂等。

5、坏蛋要的是胶卷,纳塔莉一开始把他藏在了那里了。

A、指名读,这一段写的是纳塔莉的心理活动。

B、纳塔莉一开始就想到藏在那只陶瓷虎里吗?想象当时的动作、神态。

C、体会指导读好这一段描写。

6、纳塔莉想按自己的做,可是又发生了什么情况呢?7、形势更加紧急了,让我们看看纳塔莉的表现吧!读28自然段。

A、自由读,思考:纳塔莉放的是威廉叔叔寄来的胶卷吗?你知道她是怎样放的吗?B、理解句子用自己的说说当时的情景?C、你觉得纳塔莉仅仅是聪明吗?这样做还需要什么?D、指导读这一自然段,将纳塔莉与坏蛋不同的表现读出来。

三、抓故事结果提升1、坏蛋以为那到了真的胶卷,也骗过了威廉叔叔,当纳塔莉告诉叔叔真的胶卷没有被拿走时,威廉叔叔有什么反应?指名读课文31段。

2、威廉叔叔很高兴,为什么要摇头呢?3、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纳塔莉说什么?四、作业1、搜集中外机智少年的故事读一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虎口藏宝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2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虎口藏宝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2

虎口藏宝莉迪亚·格拉博斯基纳塔莉站在客厅的窗口前,目送父母的汽车向前方驶去。

由于耳朵发炎,她不能同父母一起去机场接威廉叔叔,只好一个人待在家里。

纳塔莉转过身,正好瞥(piē)见放在过道里的陶瓷虎。

在过道若明若暗的光线里,陶瓷虎眼睛闪闪发亮,栩(xǔ)栩如生,它身上似乎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

威廉叔叔到国外出差,这只陶瓷虎是他刚从那儿寄回来的礼物。

他还发回来一封信,上面写着几行字:猛虎有一对黄玉般的眼睛,看守着价值连城的宝物。

这个谜有待纳塔莉去揭开,发现宝物后再藏起来。

纳塔莉一边琢磨着这些字句的意思,一边用手指去摸陶瓷虎的那对眼睛。

突然,在右眼眶(kuànɡ)的旁边,她的手指碰到了一处鼓起的地方,虎纹将这里巧妙地遮掩着。

她用力一按,只见虎嘴慢慢张开,露出一个小洞,里面放着一卷胶卷。

“胶卷算什么宝物呢?”纳塔莉想,“难道威廉叔叔是在同我开玩笑吗?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又合上了虎口。

这时,屋前传来汽车的刹车声。

接着,门铃响了。

“是谁?”纳塔莉问道。

“威廉。

”“威廉叔叔!”纳塔莉喜出望外,赶忙打开房门。

来人正是威廉叔叔,可是他身旁站着的却不是纳塔莉的父母,而是一高一矮两个脸色阴沉的陌生人。

“纳塔莉,你父母呢?”威廉叔叔看上去既疲惫不堪,又忧心忡(chōnɡ)忡。

“去机场接您了。

我去不了,我耳朵发炎了。

”纳塔莉答道,心里有点儿迷惑不解。

“我们搜查房子时拿她怎么办?”矮个子指着纳塔莉问同伙。

“把她撵(niǎn)走!”高个子极不耐烦地说。

“搜查房子!”纳塔莉大声喊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威廉叔叔?”“到你的房间里去,纳塔莉,”威廉叔叔平静地说道,“你会没事的。

”“胶卷放在哪儿?”高个子逼问威廉叔叔。

胶卷!纳塔莉有点儿心虚地在门袋里摸摸。

“原来他们是要找这玩意儿!为什么呀?他们肯定不是好人。

我得把胶卷快藏起来!”纳塔莉来到楼上自己的卧室,朝四周扫视了一遍,书架、梳妆台、写字台、床头柜……却没有找到最适合藏胶卷的地方。

五年级下18《虎口藏宝》

五年级下18《虎口藏宝》
点拨深入

1、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
2、同学们,纳塔莉小小年纪面对残暴的敌人居然能够如此的从容,并在危机中想出了这么好的的法保护了这卷重要的胶卷,她的聪明、机智和勇敢令人敬佩呀!
(1)、指导后练习朗读。
(2)、分角色小组内练习朗读。
自己练习朗读
展示,师生评价
组内练习
更深一层的体会纳塔莉是个十分聪慧、机敏、果断、勇敢的小姑娘。
指名回答。
检验学习成果,通过练习,巩固字词的积累。
延展提升

学会了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写作方法,请大家动笔写一写身边印象最深的人,突出人物特点。
学生自己创作;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设பைடு நூலகம்

18、虎口藏宝
威廉叔叔两个歹徒
寄↘↙抢
胶卷
↑保护
纳塔莉
聪明、机智、勇敢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核心问题
想一想纳塔莉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教学方法
自主导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主人公纳塔莉在虎口藏宝的故事,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好吗?
A、纳塔莉眼睛不禁一亮,这时她在想什么?
B、“拼命”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C、指导朗读。
3、纳塔林背对着那个高个子,手里攥着胶卷,在陶瓷虎右眼眶鼓起的地方按了一下,老虎的嘴慢慢张开,纳塔莉一松手,赶忙把胶卷放进老虎口中。

五年级语文下册《虎口藏宝》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虎口藏宝》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虎口藏宝》课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虎口藏宝》课文纳塔莉站在客厅的窗口前,目送父母的汽车向前方驶去。

由于耳朵发炎,她不能同父母一起去机场接威廉叔叔,只好一个人待在家里。

纳塔莉转过身,正好瞥(piē)见放在过道里的陶瓷虎。

在过道若明若暗的光线里,陶瓷虎眼睛闪闪发亮,栩(xǔ)栩如生,它身上似乎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

威廉叔叔到国外出差,这只陶瓷虎是他刚从那儿寄回来的礼物。

他还发回来一封信,上面写着几行字:猛虎有一对黄玉般的眼睛,看守着价值连城的宝物。

这个谜有待纳塔莉去揭开,发现宝物后再藏起来。

纳塔莉一边琢磨着这些字句的意思,一边用手指去摸陶瓷虎的那对眼睛。

突然,在右眼眶(kuàng)的旁边,她的手指碰到了一处鼓起的地方,虎纹将这里巧妙地遮掩着。

她用力一按,只见虎嘴慢慢张开,露出一个小洞,里面放着一卷胶卷。

“胶卷算什么宝物呢?”纳塔莉想,“难道威廉叔叔是在同我开玩笑吗?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又合上了虎口。

这时,屋前传来汽车的刹车声。

接着,门铃响了。

“是谁?”纳塔莉问道。

“威廉。

”“威廉叔叔!”纳塔莉喜出望外,赶忙打开房门。

来人正是威廉叔叔,可是他身旁站着的却不是纳塔莉的父母,而是一高一矮两个脸色阴沉的陌生人。

“纳塔莉,你父母呢?”威廉叔叔看上去既疲惫不堪,又忧心忡(chōng)忡。

“去机场接您了。

我去不了,我耳朵发炎了。

”纳塔莉答道,心里有点儿迷惑不解。

“我们搜查房子时拿她怎么办?”矮个子指着纳塔莉问同伙。

“把她撵(niǎn)走!”高个子极不耐烦地说。

“搜查房子!”纳塔莉大声喊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威廉叔叔?”“到你的房间里去,纳塔莉,”威廉叔叔平静地说道,“你会没事的。

”“胶卷放在哪儿?”高个子逼问威廉叔叔。

胶卷!纳塔莉有点儿心虚地在门袋里摸摸。

“原来他们是要找这玩意儿!为什么呀?他们肯定不是好人。

我得把胶卷快藏起来!”纳塔莉来到楼上自己的卧室,朝四周扫视了一遍,书架、梳妆台、写字台、床头柜……却没有找到最适合藏胶卷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虎口藏宝
2009年3月30日
20:33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到第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瞥、瓷、栩、眶、忡、谍”6个生字,会写“瞥、
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
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
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
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躯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是教学的重点。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
人物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小黑板。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

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默读课文,想一想: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读后组织交流。

3.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活动。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他们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课后练习第3题)
3.读读写写。

(课后练习第4题)
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如:“若明若暗、价值连城、喜出望外、迷惑不解、翻箱倒柜、洋洋得意、大功告成、无能为力”等。

参考资料
词语解释
瞥见:一眼看见。

陶瓷:陶器和瓷器的统称。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琢磨:思索;考虑。

眼眶:眼睛周围的部分。

遮掩:遮蔽;遮盖。

胶卷:成卷的照相胶片。

陌生:生疏;不熟悉。

疲惫不堪:非常疲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