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低沉舒缓,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
第贰章
通晓愁意
疏通愁意
此
悲愁哀伤的处添样子 加 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题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抵挡
忽暖忽冷,形容 气候变换无常
调养、休息
疏通愁意
菊花
枯萎殆尽
此 处 添
《醉花阴加标》 题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较探究
词名
意象
酒、黄花、秋 《醉花阴》 风、薄雾、浓
云、瑞脑
此
意境
处 添
加
标
轻烟袅袅、天题气初凉
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
静的意境
愁情
表达的只是离别
此 处 添 加 标 题
酒
风
大雁
黄花
梧桐
雨
意象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抒情意象
特点 寡淡 劲急 南飞 憔悴 凄凄 绵密
作用
此
处 象征浓重的愁情
添 加
标题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象征离愁、怀乡之思、物是 人非之痛
象征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 飘零的晚境
象征悲凉孤寂
象征愁思绵密
抒情手法
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升到最高潮。
文章主旨
这首词从早晨写到黄昏,通过描此处写秋日清晨的咋暖还寒 添 加
和秋日黄昏的丝丝细雨,天上的标题大雁、地上的的黄花等 景物,再现了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 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 之思。
第贰章
通晓愁意
疏通愁意
此
悲愁哀伤的处添样子 加 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题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抵挡
忽暖忽冷,形容 气候变换无常
调养、休息
疏通愁意
菊花
枯萎殆尽
此 处 添
《醉花阴加标》 题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较探究
词名
意象
酒、黄花、秋 《醉花阴》 风、薄雾、浓
云、瑞脑
此
意境
处 添
加
标
轻烟袅袅、天题气初凉
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
静的意境
愁情
表达的只是离别
此 处 添 加 标 题
酒
风
大雁
黄花
梧桐
雨
意象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抒情意象
特点 寡淡 劲急 南飞 憔悴 凄凄 绵密
作用
此
处 象征浓重的愁情
添 加
标题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象征离愁、怀乡之思、物是 人非之痛
象征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 飘零的晚境
象征悲凉孤寂
象征愁思绵密
抒情手法
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升到最高潮。
文章主旨
这首词从早晨写到黄昏,通过描此处写秋日清晨的咋暖还寒 添 加
和秋日黄昏的丝丝细雨,天上的标题大雁、地上的的黄花等 景物,再现了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 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 之思。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1旧.丧时夫相之识痛。:北“雁雁南”归是,信词使人,也它是让从词北人方回流想落起当年和丈夫鸿雁传书 的南日方子,而如今,丈夫已逝,谁再给她捎信?她又捎信给谁呢?睹物思 人2,、雁传是信人使非者,。更大感雁绝曾望为和她悲和哀丈,夫增传添递了相词思人,心如中的无限凄凉。
今大2.雁故依国旧之而思收:信“人雁却过不也人”世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 方常常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 浓重的相思之情。
中期
1.世事反复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 败下阵来。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李清 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2.归来堂中读书乐,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俩在青州的“归来堂”猜书、斗茶。赵明诚撰写 《金石录》,李清照则陪伴身旁,心情舒畅,甘心终 老。在这期间 她完成了一件在词坛上有“补天”之 功的大事。为诗词之别首创界碑,写出了“别是一家” 的《词论》。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时所见 所闻所感,抒发了“我”(作者李清照)因 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心情。
词如生命 你的文字若不渗透你这个个体生命的个性、 思想、情感和灵魂,那么,文字就如同你的头皮 屑,没有带上你生命的温度与活力,它是死的, 只是一种代谢物。而好的文字,应当是作者生命 的延伸。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尼采谓以血书者 也”。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是“以血书”的。她将 生命个性、生活情趣、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入 词中,她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人生,集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国破家亡、民族之悲、身世之 感于一体,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都是她生命历程 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结论:“黄花” 孤独愁情的寄托。
二 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谈谈该意象有何特点。
今大2.雁故依国旧之而思收:信“人雁却过不也人”世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 方常常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 浓重的相思之情。
中期
1.世事反复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 败下阵来。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李清 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2.归来堂中读书乐,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俩在青州的“归来堂”猜书、斗茶。赵明诚撰写 《金石录》,李清照则陪伴身旁,心情舒畅,甘心终 老。在这期间 她完成了一件在词坛上有“补天”之 功的大事。为诗词之别首创界碑,写出了“别是一家” 的《词论》。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时所见 所闻所感,抒发了“我”(作者李清照)因 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心情。
词如生命 你的文字若不渗透你这个个体生命的个性、 思想、情感和灵魂,那么,文字就如同你的头皮 屑,没有带上你生命的温度与活力,它是死的, 只是一种代谢物。而好的文字,应当是作者生命 的延伸。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尼采谓以血书者 也”。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是“以血书”的。她将 生命个性、生活情趣、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入 词中,她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人生,集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国破家亡、民族之悲、身世之 感于一体,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都是她生命历程 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结论:“黄花” 孤独愁情的寄托。
二 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谈谈该意象有何特点。
《声声慢》上课优秀课件

感
02
间接抒情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酒
延伸拓展
酒文化探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细雨
以声衬情 顿挫凄凉之感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秦观:《浣溪沙》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诗歌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
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感知质疑】
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听后思考
愁
全词的诗眼是什么?
《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 ,写愁写悲写得最深。
直接抒情的句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意象)
写对联,赏意境
下联: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
凄苦忧愁
结论: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02
间接抒情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酒
延伸拓展
酒文化探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细雨
以声衬情 顿挫凄凉之感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秦观:《浣溪沙》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诗歌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
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感知质疑】
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听后思考
愁
全词的诗眼是什么?
《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 ,写愁写悲写得最深。
直接抒情的句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意象)
写对联,赏意境
下联: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
凄苦忧愁
结论: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 清,让人凄凄惨惨戚戚。忽寒忽暖季 节,最难调养安息。喝三两杯淡酒, 怎么抵得住晚上风急?正伤心的时候, 大雁过去了,它却是我旧日的相识。
菊花谢落,满地堆积,憔悴枯黄, 如今有谁还会来摘?守着窗户,一个 人怎么能捱到天黑?更加上细雨落在 梧桐叶上,到黄昏还点点滴滴不停息。 这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过雁
触景生情
秋风 交
淡酒
凄凉惨淡
情 梧桐
愁融
景 黄花
细雨
寄情于景
《声声慢》一词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有哪些妙处?
(1)词人直抒胸臆:这情形光景,一个“愁”字怎么 能概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 (2)“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 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 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引人深思。除了悲 欢离合的个人“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 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 痛。 (3)这个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 又把词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 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
整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声声慢》一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 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赏析这十四个字的妙处。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感受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声声慢》一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 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赏析这十四个字的妙处。
作者简介
南 渡 后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此时李清照44岁,夫妻二人被迫 逃离故乡,仓皇南渡。二年后,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 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始终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生 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这个时期的作品多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闲愁离愁)
阴》 《一剪梅》
哀婉凄清、苍凉悲楚 《声声慢》《永遇
(浓愁哀愁)
乐》《菩萨蛮》
1103,与赵 明诚结婚
1129,丈夫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32,再嫁张汝 舟(渣男),离 婚,被判刑两年
1084 出生书 香门第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
什么可采摘的?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 怎么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 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呢?
9/4/2023
鉴赏探讨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 2.《声声慢》中,写词人看到大雁可以自如往返而感慨自己滞 流南方不能如愿的句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3.《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几?句,由景 入情,情景交融,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菊花当中,只能看着花 瓣枯萎凋零,联想自身,不禁黯然神伤。
• 4. 《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无奈、孤独、 纷繁不尽的思绪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 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深思愁情 ——愁的内涵:
1129,丈夫
丧夫之痛、孀居之悲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51,孑然一 身,悲苦离世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未来之忧
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颠沛流离之苦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词眼:
词人如何表现“愁”情?
任务二 讨论:词人如何表现“愁”情?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酒 三杯两盏淡酒
为什么是“三杯两杯淡酒”?为什么酒一定 要淡?烈酒,浓酒,浊酒,为什么不行呢?
明确:酒的性质,就是情感的性质,酒的 分量,就是情感的分量。
酒之淡;愁之重;风之疾。 引出下面的大雁:本来是用来抵挡晚来的寒 风的。虽然无效,抵挡不住,却因风而把李清 照的视觉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地上转向了天 空。
婉梧 的桐 寄一 寓种
悲 怆 凄
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任务三:赏析语言美
思考:这几句包 含几层意思?在 用语上有什么特 点?起到了什么 作用?
任务一:自由诵读诗歌,疏通词意,并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什 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 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心情
心理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沉痛凄厉
清奠 的定 基了 调凄来自由外到内:哀婉、凄凉、愁苦
那么词人到底在寻觅什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话愁
以水喻愁,思绪万千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 行》) ——取水源源不断,极言愁长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 春》 ——取水承载力,言愁之重
话愁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写出了“愁”之广、 “愁”之多、“愁”之密
感悟:雁是离情别恨的寄托,思念音信的企盼。
意象分析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词人憔悴瘦损,无心堪摘,无人共摘。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②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杜甫《九日》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盛 花衰
乐景哀情 以花喻人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 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的苦痛。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经繁华、中遭丧乱、晚历凄凉
代表人物 典型意象
题材 艺术特色
对比分析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辛弃疾、陆游
李清照 、晏殊 、柳永、 李煜、秦观、周邦彦
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 风花雪月、才子佳人、 杰、 历史人物、高山大江等 梧桐芭蕉、杨柳细雨等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 题材单一:男女相思、离愁别绪、伤春
人民疾苦、个人抱负等
诵读提示: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和缓的语速
任务二:研读鉴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声
贰叁
声
慢
李 清 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最擅长的还是词,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 称为“易安体”。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亦称“一代 词 宗 ” 。 代表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 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点点滴滴”是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只有“守着 窗儿”才能听到的声音,这“点点滴滴”只能让词人 更苦闷、更孤独、更凄凉。此句以声衬情,梧桐滴雨 的声音又从听觉上强化了悲剧色彩。这些点滴不是滴 在耳里,而是滴在了心里和孤寂的灵魂里。是对心灵 的敲击,哀婉悲凄愈发浓重。
意象总结
淡酒 晚风 过雁
象征“愁”;酒淡反衬愁浓;表晚年凄凉惨淡; 渲染渲染悲凉愁情;表词人独居凄惨; 象征离愁、音信之盼、怀乡之思、悼亡之悲(夫/国);
赏析总结作用(表达效果):
(1)音韵上,运用叠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徘 徊婉转,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节奏美; (2)感情上,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增 强感情力度,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3)结构上,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怎么写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继起:秦观、贺铸及旷世才女李清照。
词眼: 词作是如何渲染这种愁绪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贰叁
声
慢
李 清 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最擅长的还是词,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 称为“易安体”。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亦称“一代 词 宗 ” 。 代表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 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点点滴滴”是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只有“守着 窗儿”才能听到的声音,这“点点滴滴”只能让词人 更苦闷、更孤独、更凄凉。此句以声衬情,梧桐滴雨 的声音又从听觉上强化了悲剧色彩。这些点滴不是滴 在耳里,而是滴在了心里和孤寂的灵魂里。是对心灵 的敲击,哀婉悲凄愈发浓重。
意象总结
淡酒 晚风 过雁
象征“愁”;酒淡反衬愁浓;表晚年凄凉惨淡; 渲染渲染悲凉愁情;表词人独居凄惨; 象征离愁、音信之盼、怀乡之思、悼亡之悲(夫/国);
赏析总结作用(表达效果):
(1)音韵上,运用叠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徘 徊婉转,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节奏美; (2)感情上,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增 强感情力度,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3)结构上,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怎么写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继起:秦观、贺铸及旷世才女李清照。
词眼: 词作是如何渲染这种愁绪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
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
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
2021/3/9
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
艺术成就。
3
公元1101年,李清照
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
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 ,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 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 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 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 “志同道合”、“相敬如 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 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
2021/3/9
4
靖康之变后,44岁
的她和心心相印的丈夫
赵明诚被迫从北方逃难
到江南,1129年8月,赵
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
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
继续辗转流离于江南,
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
苦,在辗转流离中度过
凄苦的晚年,一个人在
2021/3/9
孤独中去世。
5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试
25
, ,
梧梧 桐桐 一一 种种 悲凄 怆凉 凄悲 婉伤 的的 寄象 寓征
2021/3/9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 牵愁惹恨的象征。
2021/3/9
17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 数。 ——欧阳修《蝶恋花》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 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百花。
——朱自清《荷塘月色》
2021/3/9
18
鉴赏探讨
淡酒
写 了
借 六
个
秋风 秋雁
黄场 花景 堆: 积淡 、酒 守消 着愁
2021/3/9
22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 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2021/3/9
23
雁 思念之情
雁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一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种种 怀离
——晏殊《浣溪沙》 古 情 伤别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情 恨
楼。
——李清照《一剪梅》
的的 寄希 托望
。。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象征悼亡、怀乡
之思 2021/3/9
24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
2021——
李 清 照
2021/3/9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
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
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 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 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 之内涵。
2
走近李清照:
(1084-1155) 1、字:漱玉, 2、号:易安居士 3、籍贯:山东济南人 4、派别:宋代婉约派代表 词人 5、作品集:《漱玉词》
2021/3/9
15
直接入愁:开头几句有什么作用?
2021/3/9
16
直接入愁:开头几句有什么作用?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极组富叠音字乐无美一,愁音字韵,上却徘字字徊含婉愁转,,声由声外是而愁。内,感 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2021/3/9
酒酒 ,, 一一 种种 溢浓 满郁 凄情 凉义 哀和 伤相 的思 落的 寞幽 。愁
。 2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021/3/9
11
鉴赏探讨
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 己的“愁”的?
一、直接写愁(直接抒情)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二、间接写愁(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2021/3/9
13
直接入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寻觅什么?为什么而寻觅?寻觅的 结果如何?)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 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10
朗读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集体朗读 个体朗读 听录音朗读 在集体朗读
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
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
感觉中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冷清,更有
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
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2021/3/9
14
寻寻觅觅 (动作)
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 递
冷冷清清 环境冷清 心境清冷
(结果)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奈 进
26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比较其不同的愁绪。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 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明快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 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
,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2021/3/9
6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景 抒 情
黄花 找 窗 、 儿秋 、风
雨劲
出 打 吹
梧、
梧桐 意 桐 过
细雨
象 雁
南 飞
)
(
2021/3/9
20
酒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 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 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内心 是何等的愁苦。同学们还能想 到其他写酒的诗句吗?
2021/3/9
7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021/3/9
8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 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 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021/3/9
9
——
李 清 照
2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