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典家园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宝佳国际修规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计划书3

宝佳国际修规及建筑单体设计项目计划书一、对本项目的认识1、区域概况分析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位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黄河的重要支流——汾河横贯全市,流经境内约100公里。
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屏障,坐落在两山间的河谷平原上,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处于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
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
2005年,辖6区1市3县,全市共有51个街道办事处,488个社区居委会,54个乡、镇,1030个村民委员会,1794个自然村。
全市常住人口为342.60万人。
太原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历史名城之一。
太原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享有“煤铁之乡”美称,在诸多矿产中以煤、铁、石膏储藏量为最,并以质地优良享有盛誉;太原工业基础雄厚,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四大行业为支柱,兼有纺织、轻工、电子、食品、建材、精密仪器等14个大行业。
2005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比重为:2.2:48.1:49.7,第二、第三产业构成全市经济的主体。
现在,太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体,轻纺、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和建材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迎泽区是国务院1997年批准成立的城乡一体化城区,地处太原市汾河之东、城区中部,南连小店区,北接杏花岭区,东与榆次市、寿阳县相邻,西隔汾河与万柏林区相望。
迎泽区是太原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交通枢纽、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的“窗口”,是宋建太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项目背景分析太原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宝佳国际修规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计划书3

的设计理念和构思,提出地块建设的思路及策略。
1、工作思路1、明确规划任务。
本次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根据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地块建设目标,面向新世纪,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塑造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独具地方风貌特色的城市新形象。
2、调查收集资料。
通过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发现太原市迎泽区目前在建设规划方面所存在和潜在的问题,为今后发展提供土地使用、设施配套、建筑建造、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依据。
3、收集国内外小区规划的成功案例。
通过收集别人的成功与失败案例,进行分析与论证,针对本次规划的具体情况,确定科学合理性、战略性、超前性与可操作性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5、依据相应规律和法则,进行小区建筑规划、单体设计和空间组织,同时发掘与张扬小区中独特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
6、精心设计地块的关键景区和景点,如入口、行政办公楼、商务大楼、居住公寓、中心绿化、城市开敞空间等外部环境空间和景观,使其富有文化内涵和环境感染力考虑景观环境序列中的不同视点所引发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而精心设计。
7、尊重自然。
考虑地块内人、环境和自然的共生和融合,从总体布局、空间环境和单体设计等层面为市民创造富有亲和力和人情味的活动场。
充分尊重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有地域、地区特点的,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
2、内容重点规划方面:1、立足创新,打造特色品牌,体现省城中心区的内涵。
以规划一个满足人们办公、居住、购物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在视线上、空间上保证通透、美感,把枯燥的城市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2、功能分区应坚持在“组团式”布局基础上,进行相同或相近功能区、特别是办公区、居住区集中布局,以取代通行封闭、独立的小而全的布局模式。
将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在同一区块内,便于使用、管理和面向社会开放。
3、区块内的办公区、商业区等服务性建筑,应规划在离地块入口较近、靠近市政道路、便于向社会开放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这些服务设施的使用率,相对降低它们的维护和运转成本,更有利于区块与社会互动。
金远宝兴·狮城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金远宝兴·狮城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1.规划设计说明1.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盘锦大洼城南,向海大道西侧,305国道东侧。
该项目占地约110公顷,场地比较平坦,地表附属物主要为农作物及暖棚。
项目产品定位以住宅为主,配套商业教育等公建。
此次设计为一期统筹规划设计。
主要为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别墅、洋房及商业等配套公建。
1.2规划指导思想以建设生态型,智能化的居住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舒适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合理运用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构建平面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备,生活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生活社区。
1.3设计依据1.3.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4规划目标1.4.1合理高效利用土地,提升土地的开发价值和社会价值;1.4.2通过规划营造较好的小区环境,通过合理设计平衡用地的矛盾,实现合理化布局;1.4.3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要求;1.4.4小区实现人车绝对分流,提供舒适的内庭步行空间,增进了空间与空间、人与空间、人与人的交流。
1.5功能布局在充分研究用地条件后,决定采用在小区用地内布置高层住宅为主,多层住宅为辅的规划布局,用地内的住宅按正南北平行布置,通过错位和重新组合形成一系列既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尺度适宜的花园,大小花园相互渗透,形成丰富的景观群。
景观花园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手法有机联系在一起,其间水系的运用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并且达到了提升建筑空间品质的目的。
小区沿规划景观路布置点式及板式小高层,丰富了沿街立面,中心路地带则布置了商业一条街,满足了人们对商业空间的不同需求,小区内设置了超市和幼儿园,位置安静、方便,使小区整体功能完善。
小区的车行全部在地下布置,和小区的地上步行系统完全脱离,而地下车库有方便快捷的车库入口到住户,实现了人车分流,从而大大减少车辆对小区的多种干扰。
1.6小区整体环境规划小区的环境主要以步行景观带为轴线,由此轴线上的各花园为主体,形成小区的整个丰富环境系统,在此轴线上布置了老年活动广场和儿童活动广场等。
4-1 南阳设计说明

尚城国际规划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南阳尚城国际D地块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2)建设地点:本项目用地位于南阳市天山路和明山路交叉口西北角。
(3)建设单位:河南永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住宅用地(商业综合)。
二、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住宅建筑规范》(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试行)》(8) 其它有关规范和规定(9) 甲方提供的“尚城国际”方案设计任务书关于南阳市蔡庄社区尚庄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宛规条字[2009]88号)(10)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
三、项目概况1、用地概况本项目用地位于天山路和明山路交叉口西北角; D地块相对独立,与周边其它地块无直接联系。
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为1309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2788.00平方米,计容建筑总面积60205.00平方米。
容积率控制在4.60左右,产品构成主要有南北两栋高层住宅,中间设置中心花园,沿天山路铺开商业裙房。
四、规划设计概念1、设计理论:打造高品质,风情化商业与居住综合社区。
本项目的定位为居住、商业、酒店及相应配套设施的综合性多元化高品质社区。
通过分析各类产品的不同特征和诉求,进而整合多种要素,形成一个环境优美,交通顺畅,配套完善的社区大环境;使各组成部分通过商业布局和小区环境的组织形成一个高品质社区。
2、规划结构:从注重城市形象为出发点,南北两栋高层围合成中心大花园,以达到对外商业界面最大化,对内住宅景观最大化,使商业和住宅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3、规划布局本项目由商业、住宅、两大部分构成。
产品构成明确简单并且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步移景异的高品质、风情化综合社区。
(1)本案采用南北两排短板式高层围合成一个中心花园,使其中心花园最大化。
江苏秦淮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普天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江苏秦淮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普天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业已成为当前社会中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选择。
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政府也开始注重发展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积极构建起多种创业扶持政策。
其中,各地的创业特别社区则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之一。
而江苏秦淮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普天地块,作为一个集创业孵化、科技产业、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维度社区,更是成为科创人才的聚集地。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的功能需求,对其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也显得尤为重要。
总体规划设计在总体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包括用地、建筑设计、绿化、道路、灯光设计等方面。
其中用地规划需要将社区的多种功能进行合理的分配,让社区的多种要素进行平衡发展。
在建筑设计上,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地域特点,并结合现代工艺进行设计。
在绿化方面,需要加强植被绿化,引入多种奇特的花草,让社区更加生态宜居。
而在道路设计和灯光方面,则需要注重安全和舒适性,提高社区的品质感和美观度。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各种活动运行的基础。
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方面。
在供水方面,需要拓宽供水管道,将水处理设备安排在合适的位置。
在供电和通讯方面,则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配备,保障社区的基本需求。
在燃气方面,则需要设计合理的燃气管道,让燃气能够顺畅地运营。
同时,还需要保证供电和燃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环保处理规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环保问题日益突显。
为了更好地维护环境,保护居民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环保处理规划成为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在此规划中,需要考虑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以及空气和声音污染等细节。
同时,在环保方面,还需要实行“绿化环保”理念,积极推广各种环保措施和新技术,让社区成为一个绿色生态型社区。
最后,在社区规划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如何提高社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让社区成为沟通平台和交流空间。
郴州市东湾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修改的原因和内容 (1)第三章规划区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2)第四章土地使用控制 (2)第五章土地使用强度与建筑控制 (3)第六章道路交通设施控制 (4)第七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控制 (4)第八章绿地与景观规划 (5)第九章城市设计引导 (5)第十章市政设施控制 (6)第十一章环保与防灾控制 (6)第十二章附则 (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次规划的目的为适应郴州市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科学指导郴州市船洞地区的开发建设,促进该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依法对已经批准的《郴州市船洞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年编制)进行修改。
本规划是郴州市船洞地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规划范围船洞地区位于郴州市老城区的东南部,依托现状郴州大道、冲口路、民权路、万华东路等城市道路与城市其他地区相联系。
该地区东至民权路,南临郴州大道,西至李家山生态绿地,北到五岭阁公园(北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8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实施);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1月1日实施)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6、《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7、《郴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9—2030年)》8、《郴州市城市给水排水专项规划》9、《郴州市中心城区学校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10、《郴州市中心城区村民公寓楼安置暂行办法》11、《郴州市高层建筑规划管理规定》;12、《郴州市建设项目停车泊位配置规定》(试行);13、《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4、其它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规定。
景慧·佳园规划设计说明

景慧·佳园(规划设计说明)2009-10-20一、规划范围与现状本地块位于潍坊高新区王谭村境内,处于北宫东街以南,福寿东街以北,西邻惠贤路,东邻规划次干道 ,规划范围总用地约19.2ha,其中北部保障用地6.54ha(北部保障用地A块3.5625ha,北部保障用地B块2.9775ha),中部预留政府储备用地6.12ha,北部安置用地1.92ha、南部安置用地4.62ha。
二、规划定位规划地块位于潍坊市区东部,与四周交通联系方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景观良好,交通非常便利,为了美化城市形象,丰富和完善该地块的居住和商业职能,同时优化接待环境,提升商业品味,该地块的功能定位于:以构筑良好居住环境为宗旨,丰富城市节点为主导,集居住、商业网点配套于一体的城市居住区。
其中居住为以多层为主小高层为辅的高中档生活区。
商业网点则聚集在地块北部北宫东街沿街部位。
本项目借鉴国内成功的设计案例,突出景观环境和舒适度,强调文化和品位,富于自身特色,区别于潍坊现有居住小区,上档次,上规模,整体经营,统一管理,力争创立自身的品牌。
三、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2、《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委托书》及地形图和规划部门的有关批件;四、规划原则本规划以“人本、自然、生态、文化、融合、科技、安全”为中心原则,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为居民塑造都市中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恰然栖息之地。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高品质住宅是未来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方案以此为前提,将小高层住宅、首层停车的多层住宅、生活服务设施作适当的集成,在满足人与社会交往的同时,有效消解建筑密度,让环境成为主题。
满足不同层次及经济承受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进行合理的分区及布局。
将静态的居住与动态的商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既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在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前提条件下,将该地块的景观规划设计作为重点,以潮流文化品味指导为基调,以景观设计为重点,导入别具特色,因地制宜的现代居住方式,充分实现人们体味都市快感和享受现代生活的梦想。
鼎盛家园一期测量施工方案

鼎盛家园一期测量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xxxx有限公司xxxx年10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2)3.施工准备 (3)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6)5.质量标准 (12)6.沉降观测及边坡位移观测 (13)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 (14)8.施工管理措施 (14)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6)1、编制依据1.1 鼎盛家园建筑、结构施工图纸1.2建设工程放线测量成果报告书。
13施工规程、规范2、工程概况2.1 工程基本情况2.2 建筑设计简介建筑概况3.施工准备3.1人员组织安排为保证测量工作合理、有续进行,确保测量成果准确,由项目总工、项目部土建工长和质检员、分包技术员和测量员组成测量小组,统一领导组织施工测量工作。
所有参加施测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掌握、运用国家、地方现行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作并熟练使用各种测量仪器。
3.2现场准备3.2.1本工程施工时拆迁工作已结束,现场地势基本平坦,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3.2.2配合放线人员进行钉桩工作,并及时对钉好的桩位及桩点用300mm×300mm砖砌围护墙进行保护,同时使用Ф48搭设成三角架进行围护,高度不小于1200mm,以防止破坏。
3.3测量仪器准备要作好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仪器是保证。
为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器具必须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保证其在检定期内。
现场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三防、两护”。
测量器具配备计划如下表所示: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3.4 技术准备3.4.1施测组织3.4.1.1负责测量的人员提前与甲方、测绘院办理红线桩交接手续,同时进行红线桩的校核。
3.4.1.2根据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周边环境,确定建筑物的定位方法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3.4.1.3认真组织技术人员、放线人员进行图纸审核,研究图纸和定位桩坐标、高程、建筑本身轴线关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市海州鼎典嘉园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目录(文字部分)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第五章景观设计说明第六章结构设计说明第七章给排水设计说明第八章燃气设计说明第九章管线综合说明第十章电气设计、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第十一章暖通设计说明第十二章道路设计说明第十三章消防篇第十四章人防篇第十五章环保篇第十六章节能篇连云港海州鼎典嘉园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项目组成员名单院长:陈柏林总建筑师:于开勤总工程师:李世歌项目负责人:周屹建筑设计:宋鹏王玉敏杨宗玉毕长伟娄可志结构设计:王岚杨太山薛成吕俊给排水设计:李长江燃气设计:李长江管线综合:李长江电气设计:倪志刚暖通设计:钟默连云港市海州鼎典嘉园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1、连云港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1.3、业主提供的本地块的电子地形图。
1.4、国家及连云港市有关城市建设管理法规、规划及建筑、结构、设备等设计规范和有关文件等。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造址于连云港市海州区的西北部,南面为海州古城,周边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地理位置优越。
地块北临海宁西路、南临规划小路,东面为新海路,西边靠幸福路。
整个地块基本完整西面宽,东面略窄,由西向东基本呈45度斜向矩形布置。
整个小区共36栋住宅楼,,在海宁路及幸福路沿街共布置11幢8+1层中高层住宅,内部布置24幢6层砖混住宅,另有1幢底框住宅,下部一层为商业,上部为5层住宅。
合计1056户。
商业沿周边道路布置。
会所位于小区东西两地块的结合部位,另在小区西南角根据规划要点要求设计一个独立的农贸市场。
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2935.09平方米,新建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4831.56平方米。
总开发建设总面积127966.45平方米。
第二章总平面2.1.现状分析(1)有利条件项目所处地段交通便利,幸福路为城市南北向主干道,向南连接海州区中心地带,海宁大道为城市东西向主干道,向东通往连云港市中心区。
用地所处区域为海州区住宅重点发展地段,设施配套齐全,生活便利。
地理位置较好,处于海宁大道、幸福路、新海路三路围合之地块,距离海州古城只有咫尺之遥,周围拥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2)不利条件用地基本呈矩形,但有西部较宽、东部稍窄的不规则缩小形状。
其中北边靠近海宁路的部分用地界限较为规整,南边部分的东边界呈不规则状。
用地总体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场地基本较为平坦外,少量部分为老城拆迁部分;地块本身地势突变不大,竖向也需要做少量的调整和整合。
2.2总体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整体性本设计总体规划采用一条贯穿地块南北的景观主轴与围绕小区内部四周的环形道路将地块各个区域联系起来,各住宅组团分布在此景观主轴与围绕小区内部四周的环形道路上。
中心绿化和各种不同功能的活动场地沿景观主轴设置。
中心绿地位于小区北面的主入口与南边次入口之间的景观主轴上处。
景观主轴以北面的北入口大广场为起始点,以南面的南入口小广场为结束点。
将小区自然分为东西两个地块。
11栋8+1层中高层住宅沿海宁路及幸福路布置,将小区内部与外部道路有机分割。
会所位于小区东西两地块的结合部位,靠近小区北面的主入口,沿景观主轴布置,就近服务小区东西两部分居民,也为对外提供服务创造便利条件。
(2)均好性:尊重每户业主,阳光、空气、绿地、交通为居者所共有。
匀质与个性化空间的营造,使得户户开窗见绿,小区内部形成多个景观结点,人们将有更多选择,实现利益均等与最大化。
在保证均好性的基础上,确保小区的中心景观和集中绿地更为接近于高品质的住宅。
(3)以人为本:人居环境以人为本,注重景观,从布局形式,空间尺度,环境氛围到单体设计等各方面营造亲和感和人情味,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
(4)亲和温馨的家园气氛:设计从总体到单体,从建筑到环境,从室内到室外,从主体到细节,处处营造亲切宜人的社区氛围,通过规划布局空间形式、流线设计、建筑形象、园林风格、物业配套与管理系统等各方面的配合,给居住者带来一种“回家就是度假”的感觉。
(5)结合地形进行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本项目用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呈缓坡状,且北地块在东西方向有较大的标高落差。
设计中分别在地块中心东西两边布置多层板式住宅,在东侧的沿街部位布置小面宽的点式中高层住宅,西侧的沿街部位布置板式中高层住宅及沿街商业以适应地形,避免大工程量的土方开挖,节约工程投资。
利用草坡绿化掩盖坡道等地形处理措施,营造富有特色的立体景观形象。
2.3. 总平面设计概述(1).设计原则和主体思想:根据当前城市居住区整体规划发展前景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设计注重了适当的超前性与先导性,体现新理念与新手法,充分满足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
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同时注入现代生活元素,设计出独具风格的住宅小区。
为了满足不同市民阶层的需求,体现现代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本设计遵循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基本原则,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区。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努力使小区住宅日照的水平达到最佳。
道路顺捷流畅,满足小区交通和消防的要求。
美化环境,做好绿化,为小区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提高居住小区的生活质量。
符合国家的各项设计规范。
(2). 总体空间形态构思由于现状基地的特点,设计通过一条中央景观带作为规划结构的主要要素,将整个基地统一到一个构图要素之中,同时提高了整个小区的个性和可识别性。
在空间上,从北部入口进入后,有一条中央主景观轴,沿景观轴布置步行休闲带和运动休闲设施,景观轴直达南部入口,从而使整个小区显得通透和大气。
另外,从西向东两个入口之间,建筑总体呈弧形波浪状排步,既满足了朝向要求,有丰富了总体平面构图。
主景观轴的设置使小区住户在入口处就切身的体会到整个楼盘的尊贵典雅,中央景观带成为整个小区在规划结构中的中心。
在体现现代社区新的邻里观念、现代人文主义的同时,将整个小区的公共空间串联起来,拓展了小区的空间层次、空间形态和视觉景深。
同时社区很好的把握了小区现状地块的形态,有机布置小区水景、绿化等景观系统,绘制了小区优美的景观大环境。
小区的道路系统主要为整个外围的环形道路,成为联系各个组团的纽带。
住宅布局顺应这种走势,在取得最佳朝向的同时,与规划结构和基地形态有机的结合。
本项目住宅产品内容丰富,包括8+1层中高层住宅、6层住宅、小户公寓等。
用地呈东西向长条状,北面相对较为规整,更适合多层住宅的布局。
南面地块狭长且东边界呈不规则状,更适合布置6层住宅等小体量建筑。
同时整体布局北多层南低层的规划形态也是对海州老城的呼应,很好地适应了建筑所处的环境,沿海宁路布置8+1层中高层住宅也符合连云港市对海宁路的规划要求,在海宁路及幸福路沿街共布置11幢8+1层中高层住宅,为城市景观提升品位创造条件。
住宅自身的高低错落,形成起伏有致、舒缓连续的群体空间。
通过建筑之间的围合,彼此之间的连带与呼应,同时这些空间或穿插或延伸或叠合,形成丰富的空间感受,使得有限的空间得以极大的拓展。
并且借鉴园林的虚实相生,步移景易的处理手法,避免产生单调感。
建筑本身富有表现力的造型,也使得围合空间的感觉更为强烈。
建筑布局考虑了功能合理配置与形态丰富别致两个方面。
通过多层住宅与多层住宅以及会所的结合,构思成点线结合、大小各异、变化丰富的建筑围合空间,以此创造出自然、独特的优美居住环境。
对城市景观而言,通过线与面的生动对比,使得小区形成了立体化的、生动的城市界面,并从不同方位给予了小区一种“生活性的场所感”,使之成为城市中充满活力的有机部分。
2.4. 交通流线组织及停车方式(1).小区道路设计贯彻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主入口中心广场处车行线分别导向两侧方向,车行线呈环状围绕在整个住宅区。
人行线沿小区中心轴线设置。
小区内部主要道路形成环状结构体系,保证车辆畅通和高效到达各个组团,在组团空间处设置小环行支路或尽端式支路。
人行系统相对独立于车行系统,保证住户回家及出行线路的便捷,提高住户在小区内活动的安全性,同时与景观布置有机结合,为小区居民日常休闲运动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小区主要车行道路宽6.0m。
(2).小区内机动车停车方式采用地面停放、室内停放与地下停放相结合的办法,在小区中心区域设置一层地下停车库,提供机动车位145个;8+1层中高层住宅及6层住宅的底层安放汽车库和自行车库,提供机动车位240个;小区主要道路两侧及住宅院落提供机动车位143个。
综上,小区住宅总的机动车停车位528辆,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中0.5辆/户的设计要求。
(3).商业部分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沿海宁路、幸福路布置,农贸市场周边布置停车位,数量也满足规划设计条件所规定的设计要求。
住宅非机动车的设置部位包括8+1层中高层住宅的一层及6层住宅的储藏层,总共提供非机动车停车位2112个,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中2辆/户的设计要求。
(4).小区地下车库单独设置在小区中心区,使居民可以方便地出入。
2.5. 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总平面中各级道路的人行道将实施无障碍措施,在人行步道设有踏步时,将同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在通向公共绿地、各公共设施及各活动场地的入口地段设置提示盲道。
多层住宅单元入口处设置残疾人坡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6.卫生防疫与环保设计2.6.1卫生防疫1、通风采光:住宅厅、卧室、厨房和至少一个卫生间有直接通风采光。
住宅各居室的窗地比设计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厕所内设备均按规范规定设置。
3、日照间距:多层建筑的南北向间距:不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1.46倍。
少量因住宅主体朝向偏移可采取日照间距折减的办法乘以0.9来合理安排住宅间距,多层住宅建筑之间及周边地区住宅建筑的有效日照时间符合日照标准。
2.6.2.环保设计1、污废水:污废水采用室内分流,室外合流制。
所有污废水由管网收集,经专用污水检测井后,排入城市管网。
2、废气:厨房设垂直排油烟道。
3、垃圾处理:由物业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后,集中压缩处理后外运。
4、所有空调、通风设备均采用相应的避震、减震措施;5、进、排风口的位置、高度设置符合相应的环保规范要求;6、空调通风设备进出口风管上均设消声器,使噪音降到规范要求的标准。
7、公建含油废水做隔油预处理。
2.7.地下建筑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要求,结合小区人防和地下停车库设计,在小区中心绿地的下方设置平战结合地下停车库,其中人防建筑面积4831.56㎡;小区地块内原有一一层小型人防地下室,通过改造也可投入使用,共717.77㎡。
总地下建筑面积5549.33㎡。
2.8.消防设计1、本工程多层住宅耐火等级为二级;中高层住宅为二类中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