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课程介绍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课件-绪论

图:信息技术
•信息传递、分 配
•通信技术
•神经系统
•信息存储、分析、 加工、处理
•计算机技术 •思维器官
•通信技术 •神经系统
•感测技术 •感觉器官
•信息采 集 PPT文档演模板
•外部世界
•控制技术 •施效器官
•信息施效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 课件-绪论
• 上述四种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中最基本的核心技 术。除此之外还包括微电子技术、存储技术、软 件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声像技术等。
简而言之,利用电或光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
利用电或光来传递信息,主要是电或光的传播 速度是最快的,可以克服空间的限制,快速地完 成不同地点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而且通信容 量大,尤其是光通信。
在对通信技术学习之前,首先介绍相关的基本 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 课件-绪论
而电话正是实现这种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满足了通信的基本要求,所要求的条件也比较明 确,所以自电话发明以来使用电话与远方的朋友 交谈的通信方式一直沿续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 化,而规模则不断地扩大。
PPT文档演模板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 课件-绪论
②图像通信
人通过视觉所获得的信息是最多的。在视觉信 息中,以文字为主,其次是图形。文字通信包括 沿袭至今的电报和用户直通电报。而传真作为一 种包含有图形的纸面信息如今已非常普及。
四、电 信
1、通信发展的三个阶段
纵观通信的历程可以把通信的发展分为以下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
PPT文档演模板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 课件-绪论
通信学院有什么课程设计

通信学院有什么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信学院的主要课程设计,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通信学院的基本课程设置,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对通信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信学院的基本课程设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具体安排如下:1.通信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2.通信技术:讲解各种通信技术,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
3.通信设备与系统:学习通信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
4.实践操作:进行通信设备的调试和维护,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和知识点,使学生掌握通信学院的基本课程设计。
2.讨论法: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通信设备的调试和维护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等情况,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023高考_重庆邮电大学最好的专业及王牌专业

2023重庆邮电大学最好的专业及王牌专业重庆邮电大学最好的专业本科类经济学经济学法学法学类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理学数学类 | 生物科学类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电子信息类 | 自动化类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程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艺术学广播电视编导 | 动画 | 设计学类重庆邮电大学王牌专业国家品牌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代码:080703)、自动化(专业代码:080801)、软件工程(专业代码:080902)。
普通培养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71002)。
省部重点专业法学(专业代码:030101K)。
重庆邮电大学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校实力较强的一门学科,就业前景波动较大,主要与市场需求有关。
学生需要掌握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计算机通信的基本理论知识。
毕业生可以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行政机关和信息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计算机教学、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工程设计与开发、运营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研制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及软件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计算机通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中的软件设计、分析、开发、测试、维护和和管理工作。
微电子学目前,在研究、生产及应用等环节对微电子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
本专业涉及的主干学科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物理学等。
主要专业课程分布在集成电路设计、元器件开发、微电子工艺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
毕业生能从事微电子技术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
自动化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范围很广,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学科。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课件绪论.pptx

13
所谓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 光通信系统,传递、发射或者接收语言、文字、 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信息活动(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管理条例》)。
简而言之,利用电或光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
利用电或光来传递信息,主要是电或光的传播 速度是最快的,可以克服空间的限制,快速地完 成不同地点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而且通信容 量大,尤其是光通信。
在对通信技术学习之前,首先介绍相关的基本 概念。
14
1.1.1 通信系统
通信和基本目的是由信源向信宿传送信息。 eg:广播通信中播音员的声音,通过电台发
送载有声音的电磁波信号,经过大气空间这个 传输媒介(即信道)的传输,到达非常大范围 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大任何一台收音机都可以 把信号接收下来,并把信号还原成声音传送给 听众。
⑷扩展人的施效器官施用信息功能的控制技术。 四种信息技术的关系: 即感知世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分析世 界和改造世界。如此循环。 上面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10
图:信息技术
信息存储、分析、 信息传递、分配 加工、处理
通信技术 神经系统
计算机技术 思维器官
通信技术 神经系统
感测技术 感觉器官
信息采集
外部世界
且可以无损耗地转让、继承。 3、信息的商品性:
即信息的价值在交换过程中实现,但并不失 去其使用价值。交换的次数越多,使用价值越 大。 4、信息的传递性:
7
即信息可以通过媒体广泛传播与反馈。
5、信息的共享性:
即信息可以同时被许多使用者共用,而本身 所含信息量并不减少。 6、信息的时效性:
即信息从发出、接收、加工处理到利用的时 间间隔及其效率。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成正 比。 7、信息的可转换性: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课程介绍

《电路分析》课程简介Circuit Analysis一、课程编号:010104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院定必修课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2.5学分,实践教学8学时/0.5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内容简介:《电路分析》是控制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和自编实验教材。
自1986年开始就已实现一人一组做实验。
按大纲要求的实验开出率达100%,在保持一些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外,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或部分科研课题,亦有意识地设置了部分开放性实验。
目前所开实验如下:⑴ 实验室基本知识及万用表的使用;⑵ 线性网络几个定理的验证;⑶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⑷ RC电路的阶跃响应;⑸ RLC电路的阶跃响应;⑹ 元件参数的测量;⑺ LC元件基本特性的测量;⑻ RC网络频率特性的研究;⑼ 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⑽ RC双T网络带阻特性的研究。
四、选用教材:1、教材《电路分析》张永瑞杨林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2、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3、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电路分析》课程简介(控制类强化班)Circuit Analysis一、课程编号:010101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院定必修课适用专业:控制类强化班课程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3.5学分,实践教学8学时/0.5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内容简介:《电路分析》是控制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
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控制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
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根底
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根本训练,具备
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根本能力。
相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
主要专业方向:无线通信、传输与接入、网络与交换、多媒体通信。
主要专业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电信传输原理、现代交换原理、
通信信息网络、数字通信系统与技术、光纤通信系统与SDH网、移
动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实训、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类
专业优势和特色:本专业经近50年积累和提炼,已形成了较强的专
业优势:重点学科支撑,科研成果显著;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办学条
件完善;面向通信产业,就业形势良好。
本专业的特色为:主要面向
通信运营维护业,侧重培养学生具有全程全网概念,具有较强的通
信系统、传输和网络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通信系统管理维护能
力和通信网络工程能力。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

32
2
74
010344
通信增值业务
Communications Value-added Services
2/32
32
2
表二、通信工程专业后二年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表(续表二)
课程
分类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其中
各学期周学时
分配
学分
及
比例
讲课
实验
上机
五
六
七
八
专业教育平台
多媒体通信
20.5
16.5
必修课程学分
30.5/488
442
34
12
21.5
8.5
0.5
50.41%
限定选修课程学分
23/370
2
10
12
39.67%
任意选修课程学分
6/96
2
4
9.92%
理论教学课程学分小计
60.5/968
23.5
20.5
16.5
100%
集中实践教学学分分配
21.5
2
1.5
1
17
图象处理与图象通信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s of Image
2/32
32
2
77
010206
数据通信
Data Communication
2/32
28
4
2
程
78
010304
移动通信新技术(英文教材)
New Technologie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课件-移动通信

的用户。适用于专用移动通信网。 的用户。适用于专用移动通信网。 小区制: ③小区制: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 10km的多个无线区链合而 一般指覆盖半径 2~10km的多个无线区链合而 成整个服务区的制式。 成整个服务区的制式。 由于小区往往用正六边形, 由于小区往往用正六边形,这种结构和蜂窝一 故称为蜂窝式 蜂窝式。 样,故称为蜂窝式。 它可以实现频率复用, 它可以实现频率复用,较好地解决信道数有限 而用户数很大的矛盾,同时发射功率很小, 而用户数很大的矛盾,同时发射功率很小,一般 即可。 为1~3W即可。 ~ 即可 目前,大容量公众移动通信网采用小区制, 目前,大容量公众移动通信网采用小区制,设 备复杂些,但可容纳大量用户。 备复杂些,但可容纳大量用户。
■ 12
考虑到经济的原因, 考虑到经济的原因,专用系统大多为中区制组 当服务面积较大时须设立多个基地站。 网,当服务面积较大时须设立多个基地站。 公众移动电话系统; ②公众移动电话系统; 公众移动电话系统是最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 公众移动电话系统是最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 它面向全社会为各种用户所共用,所以使用范 它面向全社会为各种用户所共用, 围广,用户数量大。从容量上分为大、 围广,用户数量大。从容量上分为大、中、小三 种。大容量系统采用很成熟的蜂窝式移动电话系 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示意图见下页。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示意图见下页。
接 续 装 置
用户线
手持机
市话局
图4.37 无绳电话系统
■ 17
目前无绳电话的发射功率甚小,只有毫瓦级。 目前无绳电话的发射功率甚小,只有毫瓦级。 无绳电话仅仅是普通电话的一个附加设备, 无绳电话仅仅是普通电话的一个附加设备,比 较简单,成本不高,因此,目前运用得比较多。 较简单,成本不高,因此,目前运用得比较多。 不要求) ⑤集群通信调度系统 (不要求 不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课程简介Circuit Analysis一、课程编号:010104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院定必修课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2.5学分,实践教学8学时/0.5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容简介:《电路分析》是控制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和自编实验教材。
自1986年开始就已实现一人一组做实验。
按大纲要求的实验开出率达100%,在保持一些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外,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或部分科研课题,亦有意识地设置了部分开放性实验。
目前所开实验如下:⑴ 实验室基本知识及万用表的使用;⑵ 线性网络几个定理的验证;⑶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⑷ RC电路的阶跃响应;⑸ RLC电路的阶跃响应;⑹ 元件参数的测量;⑺ LC元件基本特性的测量;⑻ RC网络频率特性的研究;⑼ 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⑽ RC双T网络带阻特性的研究。
四、选用教材:1、教材《电路分析》永瑞林耀主编高等教育 2004年2、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人民邮电 2003年3、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瀚荪编人民教育 1993年《电路分析》课程简介(控制类强化班)Circuit Analysis一、课程编号:010101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院定必修课适用专业:控制类强化班课程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3.5学分,实践教学8学时/0.5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容简介:《电路分析》是控制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其它专业相比加强了三相电路和双口网络的容。
另外,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和自编实验教材。
自1986年开始就已实现一人一组做实验。
按大纲要求的实验开出率达100%,在保持一些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外,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或部分科研课题,亦有意识地设置了部分开放性实验。
目前所开实验如下:⑴ 实验室基本知识及万用表的使用;⑵ 线性网络几个定理的验证;⑶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⑷ RC电路的阶跃响应;⑸ RLC电路的阶跃响应;⑹ 元件参数的测量;⑺ LC元件基本特性的测量;⑻ RC网络频率特性的研究;⑼ 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⑽ RC双T网络带阻特性的研究。
四、选用教材:1、教材《电路分析》永瑞林耀主编高等教育 2004年2、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人民邮电 2003年3、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瀚荪编人民教育 1993年《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简介一、课程编号:010101、010102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大类课程学时/学分:64学时 / 4学分,72学时 / 4.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 / 3.5学分,实践教学16学时 / 1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三、容简介:《电路分析基础》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大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主要讲授以下几个方面的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
1、基本概念:主要涉及⑴电路元件、无源元件(电阻、电感、电容、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有源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⑵电路与电路模型、稳态电路(直流稳态电路、正弦交流稳态电路)、动态电路(直流动态电路、交流动态电路);⑶电路分析中的基本物理量,如电压、电流、功率、能量、电荷、磁链。
2、基本理论:⑴两类约束关系:元件约束,描述元件自身的电压电流特性VAR;拓扑约束,描述与节点相连的各支路间电流关系的KCL和描述组成回路的各支路间电压关系的KVL。
⑵网络定理。
主要包括: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与定理、互易定理等。
3、基本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法中的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⑴等效变换分析方法。
如两种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无源和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电源转移法,T-∏等效变换;⑵列解网络方程分析法,也称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如支路电流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⑶应用网络定理的分析法。
常常将上述三种类型的方法进行综合、灵活运用。
另外,动态电路分析中,还要涉及动态电路的时域经典分析法。
另外,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有配套的实验教学,有适合学院特点的自编实验教材。
自1986年开始就已实现一人一组做实验。
按大纲要求的实验开出率达100%,在保持一些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外,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或部分科研课题,亦有意识地设置了部分开放性实验。
目前所开实验如下:⑴ 实验室基本知识及万用表的使用;⑵ 线性网络几个定理的验证;⑶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⑷ RC电路的阶跃响应;⑸ RLC 电路的阶跃响应;⑹ 元件参数的测量;⑺ LC元件基本特性的测量;⑻ RC 网络频率特性的研究;⑼ 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⑽ RC双T网络带阻特性的研究。
四、选用教材:1、《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人民邮电 2003年2、《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瀚荪编人民教育 1993年3、《简明电路分析基础》翰荪编高等教育 2002年《电路分析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Base of Circuit Analysis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ies一、课程编号:100310二、课程类型:自然科学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光纤通信和计算机应用(移通学院专科)课程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容简介:《电路分析和电子技术基础》是为移通学院光纤通信和计算机应用(专科)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在教学容上与《电路分析基础》和《线性电子电路》》基本相同。
电路分析部分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参数条件下,线性时不变电路分析,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特性;电路定律;电路定理以及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电子电路部分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半导体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各区域的工作特点,外部特性;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各种放大电路的特点,主要性能指标的工程计算方法;集成运放的应用。
但是课程整合决不是简单的组合,这是因为课时数不断减少,而新技术又不断在发展,教学容需做一些取舍或增补,教学深度和教学难度却应尽量浅显易懂,它的立足点应该是电路、电子等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
本课程针对光纤专业移通学院光纤通信和计算机应用(专科)开设。
本门课的任课教师基本上是电路课程组和电子电路课程组的教师。
四、选用教材:1、教材《电路基础与模拟电子技术》树雄主编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2、参考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王佩珠主编大学 2002年3、参考书《电路与电子学》淑英主编电子工业 2002年4、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人民邮电 2003年5、参考书《电子线路基础教程》王成华编著科学 2003年《电子电路》课程简介Electronic Circuit一、课程编号: 010124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院定必修课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学时/学分:56学时/3.5学分(理论教学40学时/2.5学分,实践教学16学时/1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三、容简介: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讨论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进一步研究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四、选用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素行主编高等教育《电子电路》(强化班)课程简介Electronic Circuits一、课程编号: 010141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院定必修课适用专业:控制类强化班课程学时/学分:56学时/3.5学分(理论教学40学时/2.5学分,实践教学16学时/1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三、容简介: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讨论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计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应用设计的能力,另外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研究电子技术奠定基础。
四、选用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素行主编高等教育《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一、课程编号:010125二、课程类型:自然科学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 (讲课70学时,实验10学时。
其中电路分析36学时,模拟电子技术34学时)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三、容简介: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讨论线性、集中参数电路的直流稳态分析、正弦稳态分析,直流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电路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进一步研究电路理论打下基础。
四、选用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指定教材)王佩珠著大学《非线性电子电路》(通信电子电路)课程简介一、课程编号:010127、010128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任选课(生物医学工程)适用专业:电气信息大类强化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与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课程学时/学分:56学时/3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线性电子电路(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三、容简介:非线性电子电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技术的各个领域,在通信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是电气信息大类强化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与科学、光电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习以上专业的必备专业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