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脑利钠肽在危重AECOPD患者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N末端B型脑钠肽原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N末端B型脑钠肽原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冯锡烜;刘书雁;卢丽锋;廖家宝;梁妍琨【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0(13)18【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将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n=30),单纯AECOPD患者设为对照组(n=30)。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Ⅰ~Ⅳ级)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NT-proBNP 高于对照组,LVFS、LVEF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FS、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低于治疗前,LVFS、LVEF高于治疗前(P<0.05)。
观察组治疗前、后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各心功能分级患者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NT-proBNP检测在AECOPD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总页数】3页(P18-19)【作者】冯锡烜;刘书雁;卢丽锋;廖家宝;梁妍琨【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B型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表达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及降钙素原检测3.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左心衰的诊断价值4.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时的诊断价值研究5.C反应蛋白与B型脑钠肽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心力衰竭风险的价值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末端B型脑钠肽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及病情判断的价值

N末端B型脑钠肽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及病情判断的价值专业:内科学(呼吸病学)研究生:张学峰导师:梁显泉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人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探讨NT-proBNP对评估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3例重症肺炎(SP)患者,依照《抗生素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好转组26例与恶化组27例。
收集所有患者入院后的临床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主要诊断、入住ICU当日的氧合指数(PaO2/FiO2)、血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乳酸、第一个24小时液体入量;收集患者第1天、第5天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评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评分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等临床数据,并采用CPIS评分标准进行肺感染严重度分组。
临床上收集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分析与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水平对预后判断的价值,应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其主要的相关因素。
结果:1.患者入院第一天恶化组NT-proBNP(3761.22±3102.62)高于好转组(1371.03±135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APACHEII评分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3,P=0.000)、(r=0.536,P=0.000),其值越高,病情越严重。
2.CPIS高分组(CPIS>6)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CPIS低分组(CPIS≤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而WBC、乳酸则无明显变化。
随着CPIS评分的增加,NT-proBNP水平升高,病情越严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 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 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应用价值张立涛;许宁;李素彦;齐亚超【摘要】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 )患者综合治疗前后血浆 N 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30例满足条件的AECOPD患者,分别检测入院时及24 h治疗后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肺动脉压(PAP)水平。
结果入院时患者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PAP 值呈正相关(分别为r =0厖.763和r=0.888,均P <00.1),24 h治疗后患者总体NT-proBNP水平、APACHE Ⅱ评分及PAP值相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患者NT-proBNP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及PAP 值仍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609和0.821, P <0.01)。
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PAP值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可用于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Obej 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NT-proBN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AECOPD)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AECOPD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plasma levels of NTp-roBNP,APACHEⅡscores and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 ( PAP) were measured before treatment and 24 hours after treatment for all the patients .Results The NT -proBNP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APACHEⅡscores ( r =0.763, P <0.01) and to PAP value ( r =0.888, P <0.01)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before treatment.However after 24-hour treatment,NT-proBNP levels,APACHE Ⅱscores as well as PAP valu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 P <0.05).After treatment NT-proBNP levels were still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APACHE Ⅱ scores (r =0.609, P <0.01) and to PAP value ( r =0.821, P <0.01).Conclusion There are favourabl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NT -proBNP levels and APACHE Ⅱscores as well as PAP value,which can reflect the severity of pathogenetic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AECOPD.【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4(000)022【总页数】3页(P3385-3387)【关键词】N端脑利钠肽前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肺动脉压【作者】张立涛;许宁;李素彦;齐亚超【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动态监测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动态监测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黄柳芝;钟俊峰;林星远【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12)35【摘要】目的分析动态监测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AECOPD患者60例,分别检测入院时及治疗72 h后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动脉血气分析,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ECOPD患者相关指标。
结果血浆NT-proBNP与pH值、PaO2呈负相关(r=-0. 615/r=-0. 682,P均<0. 01),与PaCO2呈正相关(r=0. 706,P <0. 01);治疗72 h后患者总体NT-proBNP、PaCO2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 H、PaO2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不同急性加重严重程度分级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严重程度加重,血清NT-proBNP呈逐渐升高趋势(P <0. 05)。
结论 NT-proBNP可作为临床AECOPD患者疗效评估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敏感性指标;同时显示急性加重患者入院时NT-proBNP随着严重程度加重,血清NT-proBNP呈逐渐升高趋势,因此血浆NT-proBNP是评价AECOPD严重程度的可参考临床指标。
【总页数】2页(P124-125)【作者】黄柳芝;钟俊峰;林星远【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2.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评估价值3.有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N 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 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应用价值5.肺心病急性加重期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临床意义及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范文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价值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因此,寻找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本文旨在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背景及目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种由心肌细胞分泌的肽类物质,与B型脑钠肽(BNP)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研究表明,NT-proBNP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NT-proBNP水平、冠脉病变情况、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等。
通过统计分析,探讨NT-proBN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
四、结果1. NT-pro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NT-proBNP水平最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次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最低。
表明NT-proBN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 NT-proBNP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NT-proBNP检测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研究表明,当NT-proBNP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同时,NT-proBNP还可以用于鉴别诊断急性心梗与非心源性胸痛等疾病。
3. NT-proBNP在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NT-proBNP水平可以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反应及预后情况。
研究表明,治疗过程中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好。
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危险分层及预后中的意义

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危险分层及预后中的意义刘威威;胡波;殷青;陈晓香【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00)018【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加重社会负担的重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在COPD患者中很常见,并且与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不良预后有关。
随着对COPD伴随疾病了解的增多,心肌标志物成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许多研究证明了心肌标志物在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危险分层方面的重要性。
【总页数】3页(P2164-2166)【作者】刘威威;胡波;殷青;陈晓香【作者单位】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呼吸科;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呼吸科;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呼吸科;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J], 赵雪松;王德强2.血清肌钙蛋白I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J], 谭宇峰3.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J], 杨秋菊4.心肌肌钙蛋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J], 彭致远;包红梅;张莉莉;王岩;王金良;包斯琴5.心肌肌钙蛋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J], 彭致远;包红梅;张莉莉;王岩;王金良;包斯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评估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 、抗感染治疗 ,并
等疾 病史 ; 排除严 重的 左心功 能不 全 ,如 L E ⑤ VF<
4 ̄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5 m 0, 6 5m ,肺毛细血管楔
压> m H , 1 m g 或患 者 出现 急性左 心衰 、 5 急性肺 栓 塞 、
急 性冠 脉综 合征 等 。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选取 20 09年 5 至 2 1 年 5 来 月 01 月
治疗效果中的价值
刘 贤兵 , 蔡晨 莉 ,陈 传 辉 张 伟 。 ,
( . 州市人 民医院 呼吸 内科 ,浙江 衢州 3 4 0 1衢 2 0 0;2 南 昌大学 第一附属 医院 呼 吸内科 ,江 西 .
南 昌 3 0 0 3 0 6)
Hale Waihona Puke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 (N )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E O D)合 并肺 心病惠者 BP A CP
脑钠肽 (N ) BP 又称 B 型利钠肽 (-yen ti Btp a r—
u e i p p i e ,属 于利钠 肽家 族 ,它不 仅具 有 r tc e td ) 排钠 、排 尿 、舒 张血 管 的作用 ,还 可对 抗 肾素 一 血
管 紧张素 一 固酮 系统 (A S ,对稳 定心血 管系统 醛 RA ) 的 平衡具 有重 要作用 。自 18 年 由 日本学 者 ¥ d h 98 u o 等 首先 从猪脑 分离 出来后 ,其 日益受 到 国内外学 者 的 重视 。B P主 要 由心室 合成 和分 泌 ,在预 测心 血 N
管 事件 以及治疗 心 血管疾病 中具 有重 要价值 。由于 心 肺在解 剖 和功 能上 的特殊 联 系 ,B P在肺 心病 诊 N 治 中的价 值也 受到 众 多学 者的重 视 ,但具体 机 制尚 不 清楚 。 本研究 通过 观察 5 例 慢性阻 塞性肺 疾病 急 o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作者:叶敏张彤欧明辉甘文树来源:《右江医学》202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未合并肺心病的COPD患者作为对照。
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PD合并肺心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对COPD合并肺心病的预测价值。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心房横径增大、肺动脉压升高、NT-proBNP水平升高是COPD合并肺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右心房横径、肺动脉压、NT-proBNP预测COPD合并肺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944、0.920。
结论右心房横径、肺动脉压和NT-proBNP在COPD合并肺心病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可作为COPD合并肺心病诊治过程中的一项参考指标,应受到重视。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563.9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3-1383.2024.02.007Analysis on clinical value of 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cor pulmonaleYE Mina, ZHANG Tongb, OU Minghuia, GAN Wenshu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cor pulmonale. Methods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COPD complicated with cor pulmonary admitted to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COPD patients without cor pulmonary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s. And then, relevant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COPD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COPD complicated with cor pulmonary. Result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s of right atrial transverse diameter,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and NT-proBNP level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OPD complicated with cor pulmonale(P<0.05).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of right atrial transverse diameter,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and NT-proBNP in predicting COPD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as 0.899, 0.944, and 0.920,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transverse diameter of right atrium,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and NT-proBNP have high guiding value in the prediction of COPD complicated with cor pulmonale,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index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PD complicated with cor pulmonale, an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Keywords】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chronic cor pulmonale; clinical valu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統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存在进行性持续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2013年第11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11N ov。
20131073N一末端脑利钠肽在危重A E C O PD患者治疗中的监测价值刘宏伟,焦杰,赵燕(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河南漯河462000)摘要:目的探讨N一末端脑利钠肽(N t—pr oB N P)在危重A EC O 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方法观察我院重症监护室A E C O 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30例,检测入科时(危重期)及经治疗病情好转后(缓解期)的血浆N t —pr oB N P数值。
结景危重期N t—pr oBN P数值为(2793.70±553.01)pg/m L,缓解期为(1221.72±460.31)pg/m L,治疗前后数据经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N一末端脑利钠肽与危重A EC O P D患者病情有一定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估A EC O PD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具有较高的I l占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钠肽;N一末端脑利钠肽doi:10.3969/j.i ss n.1004—5775.2013.11.016学科分类代码:320.2415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利钠肽类物质是一类结构相似的短肽类物质,主要产生于心肌细胞,具有利钠、排尿、舒张血管、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等重要作用,对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其中的脑钠肽(B N P)临床应用最广泛。
脑钠肽在生成过程中等量产生N一末端脑利钠肽(N t—pr oB N P),BN P水平的提高同时引起对应的N t—pr oB N P浓度升高,后者具有更高的血浆浓度及稳定性,临床上常通过检测N t—pr oB N P浓度代表脑钠肽(B N P)水平…。
本研究通过观察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 E CO PD)患者N t—pr oB N P的变化,初步探讨在诊治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人选病例为2010一01~2012—05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合并呼吸衰竭且需要呼吸支持的30例A E—C O PD患者。
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70±8.50)岁。
A E C O PD病例诊断符合《内科学>>C O 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且同时具备急性加重期特点:如咳嗽、咳痰、气短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心J。
1.2治疗方法入科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氧疗、控制感染、化痰平喘、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合并心衰时选择利尿剂、正性肌力药及血管扩张剂。
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及根据机械通气指征,7例应用无创正压通气,23例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4例因需要长期机械通气行气管切开术。
1.3检测方法N t—proB N P的检测:人科后第二天清晨空腹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验,该组数据称为危重期;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停止呼吸机支持呼吸,于转出重作者简介:刘宏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
症监护室当天清晨空腹采血检测N t—pr oB N P,该组数据称为缓解期。
所有患者检测之前未用洋地黄类药物,或者停用24h以上。
1.4统计方法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伴有2型呼吸衰竭的危重A E C O PD患者,在危重期N t—pr oB N P值为(2793.70±553.01)pg/m L,经治疗病情缓解后N t—pr oB N P为(1221.72±460.31)pg/m L,治疗前后数据经t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在急性发作期常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功能不全。
目前,脑钠肽已成为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之一,具有检测快捷、重复性强等优点,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也有较多应用。
据本研究观察,危重A E C O PD患者入科时的N t—pr oB N P处于较高的水平,个别患者的N t—pr oB N P>4000pg/m L,通过抗感染、平喘、改善心功能及呼吸支持等治疗,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病情缓解,N t—pr oB N P明显下降,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治疗前后N t—pr oB N P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N t—pr oB N P与病情危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病情危重时N t—pr oB N P显著增高。
危重A EC O PD患者N t—pr oB N P升高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心脏负荷加重。
由于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升高,右室负荷加重,B N P分泌增加;尤其当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时,BN P增加更加显著。
有研究认为,BN P是诊断肺心病合并左心功能障碍的更敏感指标,左心收缩功能障碍是B N P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左心功能越差,B N P 浓度越高∞J。
(2)心肌缺血缺氧时BN P合成增加…。
(3)肺循环是B N P的主要代谢场地,肺脏清除B N P 的能第37卷10742013年第11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 oL37.N o.11N ov.2013光学药物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疗效比较黄洪飞,袁东兵(海门市海门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海门226100)摘要:日曲探讨光学压抑法与遮盖法对儿童单眼弱视疗效差异。
方法将163例单眼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光学压抑组(78例)和遮盖治疗组(85例)。
光学压抑组初始3d每晚涂1次阿托品眼膏,以后每周1次,遮盖组每天遮盖至少8h。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和依从性。
结景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时间分别为(13.8±1.5)月、(13.6±1.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依从性光学压抑组明显优于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光学压抑法和遮盖法治疗弱视,疗效相近,光学压抑法依从性较好。
关键词:弱视;光学压抑法;遮盖法doi:10.3969/j.i ss n.1004—5775。
2013.11.017学科分类代码:320.37中图分类号:R777.44文献标识码:B弱视是儿童时期影响视力最重要的眼病,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造成终生视力低下,立体视觉缺失。
弱视的治疗方法包括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法、压抑法、视觉刺激法等,最常用的为压抑法和遮盖法。
本中心将2008—05~2010—04间眼科门诊确诊的3—7岁单眼弱视患儿163例,行光学压抑法和遮盖法治疗,并对依从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3例单眼弱视病例,均符合全国儿童弱视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光学压抑组(78例)和遮盖组(85例)。
光学压抑组中,屈光参差性弱视3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35例,斜视性弱视9例;轻度弱视17例,中度弱视35例,重度弱视26例。
遮盖组中,屈光参差性弱视37例,屈光不正性弱视38例,斜视性弱视10例;轻度弱视19例,中度弱视38例,重度弱视28例。
2组患儿的年龄、初诊视力、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通讯作者:袁东兵。
1.2方法两组患儿弱视眼均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屈光不正。
(1)遮盖治疗组:健眼每天遮盖至少8h,强迫弱视眼注视。
3岁、4岁、5岁、6岁遮盖比例分别为3:1,4:1,5:1,6:1,7岁连续遮盖旧。
(2)光学压抑组:健视眼开始3d 每晚1%涂阿托品眼膏,以后1次/周。
患儿室外活动戴遮阳帽,防止灼伤黄斑。
1.3疗效评价标准患儿每月复诊1次。
1.3.1治疗效果:按照全国弱视斜视防治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无效:视力提高仅1行或以下者;进步:视力提高至少2行;基本痊愈:视力达到0.9或以上。
总有效=进步+基本痊愈。
1.3.2治疗依从性旧。
:每次复诊了解患儿依从性情况,并进行分级。
好:实际治疗时间达到预定时间;中:实际治疗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1/3;差:实际治疗时间不到预定时间的1/3。
光学压抑组依从性通过复诊询问家长及检查瞳孔情况来确定。
依从率为依从性好的患儿占所有患儿的比例。
力下降可能是B N P升高的机制之一H。
重症A EC O PD患者的呼吸支持是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接受呼吸机治疗的A E C O PD患者常存在脱机困难。
有作者观察,检测B N P可快速评估心功能及病情,正确选择脱机时机,有利于提高C O PD患者的脱机成功率。
【纠总之,N t—pr oB N P与危重A E C O PD患者病情有一定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为抗心衰药物及呼吸机的应用提供依据,在A E C O PD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程小兵,杨玉雯.B型利钠肽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6):465—468.[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余绍青,方继伟,刘焕兵,等.N T一前端B型脑钠肽对肺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1):6~7.[4]勇春明,毛拥军,王晓青,等.脑钠肽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8,48 (25):20.[5]许强宏,严静,龚仕金,等.血浆B N P水平在老年C O P D患者呼吸机脱机中的评估[J].心脑血管防治,201l,11(4):267—269.(编辑:李馨毕然)(收稿日期:20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