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仪测流记录计算表
流速仪测流法

中国灌区协会“全国灌区量水技术研讨班”教材流速仪测流法及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郭宗信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一节流速仪测流的基本方法与测线布设流速仪测量河渠流量是利用面积~流速法,即用流速仪分别测出若干部分面积的垂直于过水断面的部分平均流速,然后乘以部分过水面积,求得部分流量,再计算其代数和得出断面流量。
从水力学的紊流理论和流速分布理论可知,每条垂线上不同位置的流速大小不一,而且同一个点的流速具有脉动现象。
所以用流速仪测量流速,一般要测算出点流速的时间平均值和流速断面的空间平均值。
即通常说的测点时均流速、垂线平均流速和部分平均流速。
(一)基本方法流速仪测流,在不同情况或要求下,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其基本方法,根据精度及操作繁简的差别分为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
1.精测法:精测法是在断面上用较多的垂线,在垂线上用较多的测点,而且测点流速要用消除脉动影响的测量方法。
用以研究各级水位下测流断面的水流规律,为精简测流工作提供依据。
2.常测法:常测法是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少的垂线、测点上测速的一种方法。
此法一般以精测资料为依据,经过精简分析,精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作为经常性的测流方法。
3.简测法: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经过精简分析,用尽可能少的垂线、测点测速的方法叫简测法。
在水流平缓,断面稳定的渠道上可选用单线法。
(二)测线布设测流断面上测深、测速垂线的数目和位置,直接影响过水断面积和部分平均流速测量精度。
因此在拟订测线布设方案时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国际标准规定,在比较规则整齐的渠床断面上,任意两条测深垂线的间距,一般不大于渠宽的1/5,在形状不规则的断面上其间距不得大于渠宽的1/20。
测深垂线应分布均匀,能控制渠床变化的主要转折点。
一般渠岸坡脚处、水深最大点、渠底起伏转折点等都应设置测深垂线。
测速垂线的数目与过水断面的宽深比有关。
精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BN0=2D式中:N0——测速垂线数目;B——水面宽;D——断面平均水深。
流量计算表3(74)

0.7055
0.756 0.771 0.812 0.786
0.7335 0.7635 0.7915 0.799
2.37 2.31 1.83 1.58 1.36
2.415 2.34 2.07
1686 1529.1 1210.5
0.787 0.788 0.777
0.7865 0.7875 0.7825
1.705 791.44 1.47 473.41 0.9656 164.12 0.728 0.7525 0.728
1.14 1.34 1.81 2.42 2.75 2.76 2.63 2.46
0.855 72.145 1.24 327.89
0.7
0,7
1.575 702.14 2.115 1709.3 2.585 1910.3 2.755 2685.6 2.695 2170.8 2.545 2120.2
0.711
断面流量 死水面积
m3/s m
2
水面宽 平均水深 最大水深
737
m m m
断面输沙率 断面平均含沙量 相应单位含沙量
断面面积 7847.7 m2
平均流速 m/s 最大测点流速 m/s 说 测距方法 GPS 明 测深方法 回声仪测 施测: 赵善群
相应水位 m 测线数/测点数 铅鱼重量 310 kg 悬索直径 7.7 mm 计算: 杜明 一校:
寸滩站流量及悬移质输沙率计算表 测站编码: 60105400 施测号数: 74 输沙率: 河底 平均 垂线 垂线间 垂线号 起点距 水位 部分面积 水深 高程 水深 间距 面积 (m) (m) (m) (m) (m2) (m2) 测深 测速 取样 (m) (m) 左水边 -101 168.19 168.19 0 1 -100 168.18 0.01 0.005 1 0.005 2 1 1 -73 161.95 6.24 3.125 27 84.375 84.38 3 -56 159.97 8.22 7.23 17 122.91 4 2 -40 158.72 9.47 8.845 16 141.52 264.43 5 -20 157.29 10.9 10.19 20 203.7 6 3 2 0 154.88 13.31 12.11 20 242.1 445.8 7 27 153.88 14.31 13.81 27 372.87 8 4 57 153.48 14.71 14.51 30 435.3 808.17 9 82 153.08 15.11 14.91 25 372.75 10 5 3 106 152.78 15.41 15.26 24 366.24 738.99 11 137 152.18 16.01 15.71 31 487.01 12 6 4 167 151.68 16.51 16.26 30 487.8 974.81 13 192 151.88 16.31 16.41 25 410.25 14 7 5 217 152.88 15.31 15.81 25 395.25 805.5 15 246 154.18 14.01 14.66 29 425.14 16 8 6 277 155.88 12.31 13.16 31 407.96 833.1 17 306 157.28 10.91 11.61 29 336.69 18 323 157.88 10.31 10.61 17 180.37 19 9 7 341 158.38 9.81 10.06 18 181.08 698.14 20 376 158.88 9.31 9.56 35 334.6 21 10 8 411 159.28 8.91 9.11 35 318.85 653.45 22 447 159.38 8.81 8.86 36 318.96 23 11 9 477 159.28 8.91 8.86 30 265.8 584.76 24 507 160.48 7.71 8.31 30 249.3 25 12 536 161.08 7.11 7.41 29 214.89 464.19 26 567 162.88 5.31 6.21 31 192.51 27 13 10 601 165.88 2.31 3.81 34 129.54 322.05 右水边 636 168.19 168.19 0 1.155 35 40.425 169.965
ADCP测流外业的技术文件

附件:ADCP测流外业组有关技术文件ADCP测流属于测船测深、取沙及声学多普勒测流组(分值占外业操作10%),测船测深、取沙外业操作的有关规定此次未做修改,以水文科…2012‟116号文为准。
一、ADCP测流外业操作说明1、操作要求(1)主要考察选手对该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关键点的掌握。
(2)电动遥控船的拆卸养护不作为考点,仅就基站电压检查、基站电源和信号线的连接检查进行考核。
注:现场由工作人员负责遥控船驾驶,包括负责投放、靠岸和船体检查维护操作。
2、操作步骤(1)选手进入赛场后,领取记载表,由裁判员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天气、风力风向、流量测次、探头入水深、水尺零点高程等),选手填写记载表相关表头信息,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此项工作完成后,选手示意裁判准备完毕,裁判员开始计时。
(2)ADCP线路连接和检查。
使用万用表测岸上基站电池电压,向现场裁判员报告电池电压数值。
当电压值低于11V(RiverRay)或者14V(M9),提示现场裁判更换电源,更换电源的时间不计入竞赛时间;检查基站电源和信号线的连接,如连接正常向现场裁判示意。
)(3)ADCP自检。
此部分由选手口述,口述项目名称即可。
RiverRay 的自检软件为BBTALK,或者采用WinRiver2.08软件的“采集”下拉菜单下点击“开始瑞江ADCP测试”,WinRiver2.08软件会自动调用检测模块(答对其中一种即可);M9的自检软件为RSL3.0,或者点击设置页中的“系统测试”功能。
(4)测流软件参数设置及初始化。
启动ADCP软件,根据测量向导完成各项参数设置。
在基本信息方面,要求“站点名”统一填入“南宁水文站”,安装方式选择“遥控”,“文件名”填入“××”(选手编号),其它选项直接通过。
在现场测验条件设置方面,根据裁判组提供的资料,对换能器入水深、左右岸系数进行设置,其它默认。
各项上述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相应菜单项发出“开始发射”命令,等待软件参数导入到ADCP仪器中,完成初始化过程,选手举手示意,裁判员停表,第一阶段计时结束。
4.9河流流速流量的测定

垂线水深
H<1m
方法名称
1点法 2点法 3点法 5点法
测速点位置
0.6h 0.2h, 0.8h 0.2h, 0.6h,0.8h 水面,0.2h, 0.6h,0.8h,水底
1m<H<3m
H>3m 一点法:v=v0.6
二点法:v=(v0.2+v0.6)/2
三点法:v=(v0.2+v0.6+v0.8)/3
实验室实验步骤
水样处理:过滤法。 量体积 沉淀 过滤 烘干 称重 含沙量计算
五点法:v=(v0.0+3v0.2+3v0.6+2v0.8+v1.0)/10
断面流速的测定
流速计算 岸边流速: 岸边或死水部分平均流速,等 于自岸边或死水边起第一条测 速垂线的平均流速乘以流速系 数a。A值在缓坡时为0.7,陡 坡时为0.9,死水边时为0.6。 V0=a•V1 中间部分流速 Vn=(1/2)•(Vn-1+ Vn+1) 断面面积计算 岸边—按三角形计算 中间部分—按梯形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
河流泥沙含量的测定
河流当中的泥沙按照运动形式分为:悬移质、 推移质和河床质泥沙。 一般情况,河流中泥沙以悬移质为主。 河流当中的泥沙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浑水内所 含干沙的质量。 P (含沙量)=WS / V P:水样含沙量(kg /m3); WS水样中干沙重量 (kg),V水样体积(m3)
水深测量
测深锤
流速仪测流速
流速与流速仪的转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V=K N +C
1.《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测验学)》习题指示书

24 0 40.11
∑
计算:
校核:
复核:
6
表1-2 赣江峡江水文站(19 年 月)逐日水位计算表
时间 日
时分
水位 (m)
22 0 00 40.11
2 00 39.99
4 00 39.86
6 00 39.73
8 00 39.62
10 00 39.48
12 00 39.37
14 00 39.25
16 00 39.16
11 4
5
04
34
26
86
01
14 35.34
60
24
17
09 5
6
34.86
31
39 38.02
36.49
05
06
51
22
15
05 6
7
63
31
64 37.66
49 34.98
06
45
19
14
04 7
8
49
30
71
35
37.58
89
16
39
18
11
04 8
9
41
28 35.03
36
39.16
82
25
35
16
09
04 9
10
34
27
20
17
40.15
77
10
40
14
07
03 10
11
28
24
01
03
39.22
72 34.96
52
09
09
00 11
12
流量计算表

0.190 0.22 0.29 0.30 0.271 0.497 0.197 0.271 0.384 0.497 0.347 0.197 0.138 0.34 0.50 m m ×10-4 m 水 位 记 录 水尺名称 基 测 本 流 编号
0.18 0.43 0.50 0.25 水 始 尺
0.5 0.5 0.5 0.5 读 数
m/s m/s m
比降上 m/h 比降下
水位涨率
施测: 项有信、曾兴琪 计算:
曾兴琪
(8月10日) 复校:潘嘉嘉
审查:肖大远
灯草塘干渠:测速记载及流量计算表(二)(畅流期流速仪法)
施测时间: 2015年 8月 28日 水位 (m) 河 底 高 程 (m) 水深或 应 用 水 深 (m) 16时 01分至 16 时 13分 (平均: 28日 16时 07分 天气: 晴 风向风力:无 施测号数: 流速(m/s) 测深垂线间 流向: 1 水道断面面积 部 分 流 量 (m3/s) 流速仪牌号及公式: ADV 垂 线 测深测 号 数 速时间 起点距 时 :分 基本 测流 检定后使用次数: 流速仪位置 测速记录
0.090 0.213 0.248 0.125 (m)
0.090 0.213 0.248 0.125
0.017 0.082 0.086 0.017
右水边
2.0
断面流量 水道断面面积 死水面积 平均流速 最大测点流速 水面宽 备 注
平均水深 最大水深 相应水位 水面比降 糙 率
终
平均
零点高 水位(m) 程(m)
测 测 深 速
相 对
测深点 (m)
总 转 数
总历时 (s)
测 点
垂 线 平 均
01水质样品采集记录表

采样时间
样品编号
编码
方法依据
项目名称
固定剂名称及数量
采样量(ml)
备注:
采样人:校核人:审核人:
SXZRHS-FX-01(S)(B面)
水域及采样断面、点位分布图(包括特殊情况说明)
容积法测流记录
频次
1
2
3
4
5
容器容积(L)பைடு நூலகம்
时间(S)
流量(m3/s)
流速仪法测流记录
测点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距岸距离(m)
浮漂法测流记录
次数/测点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距岸距离(m)
水深(m)
浮漂距离(m)
浮漂时间(s)
平均流速(m/s)
流量(m3/s)
备注
流速=累计浮漂距离/累计浮漂时间;流量=0.7*平均流速*河宽*平均水深
采样人:校核人:审核人:
水质样品采集记录表
SXZRHS-FX-01(S)(A面)第页(共页)
受测单位及项目名称
采样日期
任务单编号
采样点位名称
点位编号
水色
水质性状
清/浊/浑浊
天气状况/气温
水的气味(嗅)
水温(℃)
采样深度(m)
pH值
水体深度(m)
水面宽度(m)
采样岸距(m)
流速(m/s)
流量(m3/s)
井深(m)
水位(m)
流速仪
水深(H,m)
小断面面积(Fi,m2)
0.6H
水文学复习题

《水文学》复习题1、某流域降雨过程如表,并在该流域的初损0I 相关图和平均后期下渗能力f 相关图上查得该次降雨得0I =25mm ,f =1.0mm/h ,试求该次降雨的地面净雨过程。
2、某山区流域为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 =1900km 2,测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381067.12m W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180.5P mm =,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各为多少?3、某水文站实测有1938年至1992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五年洪峰流量依次为28400m 3/s 、13200 m 3/s 、9850m 3/s 、8560m 3/s 、8450m 3/s ,另外,调查到1927年发生一次洪峰为32000m 3/s 是1856年以来最大一次洪水,1856年至1938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5000 m 3/s 以下,试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六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4、按图1及表2所示某水文站的一次流速仪测流记录,计算其全断面流量。
(8分)图1 测流断面测速垂线布置示意图(注:)(31),(21,8.06.02.038.02.026.01V V V V V V V V V m m m ++=+==,岸边系数α=0.6)表2 流速仪器测流流量计算表5、已知某流域年径流深R 与年降雨量P 呈直线相关,且R =760mm ,R σ=160mm ,P =1200mm ,P σ=125mm ,相关系数r =0.90,(1)试写出R 依P 的回归方程;(2)已知该流域1954年的年降雨量为1800mm ,试求1954年的年径流深。
6、已知某流域面积为37502km ,由暴雨洪水资料优选出纳希瞬时单位线参数0.5n =,h 0.6k =,试以S 曲线法计算6h10mm 单位线(S 曲线查用表如下表)。
S 曲线查用表(n=5.0)7、某流域有一次降雨,如表3中第⑵、⑶栏,由其流量过程线上求得总径流深R=120.5mm ,地面径流深S R =95.7mm ,试求稳定下渗率c f ,并划分地面、地下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