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保险精算学》

合集下载

保险精算第1章习题答案(人民大学出版社)(可编辑修改word版)

保险精算第1章习题答案(人民大学出版社)(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 1 章 习题答案1.已知 a (t ) = at 2 + b ,如果在 0 时投资 100 元,能在时刻 5 积累到 180 元,试确定在时刻 5 投资 300 元,在时刻 8 的积累值。

解:A (0) = k.a (0) = 100(a ⨯ 02 + b ) = 100 或者由 a (0) = 1得b = 1A (5) = 100 ⨯ a (5) = 100(a ⨯ 52 +1) = 180得 a = 0.032以第 5 期为初始期,则第 8 期相当于第三期,则对应的积累值为:A (3) = 300 ⨯(0.032 ⨯ 32 +1) = 386.42.(1)假设 A(t)=100+10t, 试确定i 1 , i 3 , i 5 。

(2)假设 A (n ) = 100 ⨯(1.1)n,试确定 i 1 , i 3 , i 5 。

解:(1)A(0)=100;A(1)=100+10×1=110;A(2)=120;A(3)=130;A(4)=140;A(5)=150;;。

; ;。

;; 。

3. 已知投资 500 元,3 年后得到 120 元的利息,试分别确定以相同的单利利率、复利利率投资 800 元在 5 年后的积累值。

解:单利条件下:得; 则投资 800 元在 5 年后的积累值: ;在复利条件下:得 则投资 800 元在 5 年后的积累值:。

4. 已知某笔投资在 3 年后的积累值为 1000 元,第 1 年的利率为 i 1 = 10% ,第 2 年的利率( 2) A(0)=100;; ;为i 2 = 8% ,第 3 年的利率为 解: 得元。

i 3 = 6% ,求该笔投资的原始金额。

5. 确定 10000 元在第 3 年年末的积累值:(1) 名义利率为每季度计息一次的年名义利率 6%。

(2) 名义贴现率为每 4 年计息一次的年名义贴现率 6%。

解:(1) 元(2)得10000 元在第 3 年年末的积累值为:元6. 设 m >1,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 ,, ,与 。

保险精算学1_li

保险精算学1_li
人身保险精算的原理 危险事故的发生对单个人是随机的、不可测的, 但对社会总体而言是必然的、确定的。这是由概率 论中的大数法则决定的。
大数法则是指随机现象在每次独立观察中出现的偶然性将 在大量重复观察中呈现必然的规律性。如:每次投掷一枚硬 币,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是偶然的,但大量投掷、重复观察 就会发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次数大体上相同。 人身保险中,每个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是否遭遇危险事故 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并且各被保险人之间发生危险事件是 相互独立的。当面临同类危险的被保险人组成被保险集团时, 相当于对随机事件进行多次重复观察。此时,被保险集团中 发生危险事件的频率随着被保险人数增多而趋于稳定值。这 个稳定值就是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单个人遭受危险事故损失的不确定性将在大量观察中消失, 从而表现为随机事故发生的确定的概率值。这一概率值也正 是被保险人面临危险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虽然单个 人遭遇危险事故是随机的、不可测的,但他遭遇危险事故的 可能性(即概率)是可测的、确定的。
参考书6: 邹公明、周俊所:《寿险精算数 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该书为精算师资格考试辅导书, 内容侧重于数学推导和证明。要求 具有较好的数学功底。书中附有模 拟考试题和试题解答。
参考书7: 杨静平:《非寿险精算学》,北京 大学出版社。 该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非寿险 精算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举 例较充分。书中附有章节练习题, 并在书后给出了答案。
lx , 0 px 1 1 px px lx
人身保险精算的内容 人身保险精算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出险规律、计 算保险费、责任准备金、现金价值、资产份额等。 人身保险精算分单被保险人型人身保险和多被保 险人型(团体人身保险)人身保险两种进行研究。 单被保险人型人身保险的承保对象或被保险人只 有一个人,即以单个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为保险金 给付条件。 多被保险人型(团体人身保险)人身保险的承保 对象或被保险人为两个以上,并以两个以上被保险人 组成联合被保险集团的“生存”或“死亡”为保险金 给付条件。这里联合被保险集团的“生存”或“死亡” 是在特定条件下定义的联合被保险集团状态的“生存” 或“死亡”。

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第四版-第一章-导论(王晓军、孟生旺主编)

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第四版-第一章-导论(王晓军、孟生旺主编)
17
精算师是保险业的精英,是集数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投资 学家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他不仅要具备保险业的专门知识, 而且还要具有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我国的保险法规定,经营 保险公司必须聘用一名金融监管部门认可的精算师,并建立精算报 告制度。
18
精算师的主要职业领域
保险公司(寿险、非寿险、健康保险) 养老金计划 社会保障 银行、投资、公司财务、金融工程 法律法规 教育
25
北美精算师协会(SOA)历史
其前身是Actuarial Society America,于1889年4月25日和26日在纽约建立。教育制度的采用 源于1896年,1900年产生了第一个由考试产生的精算师。1909年,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寿 险公司的精算师们建立了美国精算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ctuaries),总部位于芝加哥。 1914年,美国财险责任有限公司的精算师和统计师还建立了非寿险精算学会(Casualty Actuarial Society)。1949年建立了北美精算师协会(SOA),北美精算师协会的总部设在芝 加哥。 1965年北美精算师协会在美国建立了美国精算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ctuaries) ,在加拿大建立了加拿大精算学会(Canadian Institute of Actuarial),以协调整个北美精算组织 的工作。现在,SOA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精算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会员的一个学术团 体,拥有正式会员和准会员约16,500名。
14
精算管理控制系统
环境因素(法律、社会、人口、税收等)
监测和分析 经验数据
偿付能力评估
利润分析
风险分析
产品设计
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精算学课件_人大_

保险精算学课件_人大_

例1.8精确答案
i (12) 12 %时, (1 1%)12 n 2 n i (12) 6%时, (1 0.5%)12 n 2 n i (12) 2%时, (1 0.17 %)12 n 2 n ln 2 34 .7 12 ln 1.0017 ln 2 11 .6 12 ln 1.005 ln 2 5 .8 12 ln 1.01
d ( 4) 4
1 1
1 d
d
例1.3
1、确定500元以季度转换8%年利率投资5年 的积累值。 2、如以6%年利,按半年为期预付及转换, 到第6年末支付1000元,求其现时值。 3、确定季度转换的名义利率,使其等于月度 转换6%名义贴现率。
例1.3答案
1、 2、
i (4) P 1 4
实质利率与实质贴现率
初始值 利息 积累值
1
i
d
1 i
1
v
1 v 1 d 1 i) (
名义利率

(m ) 名义利率 i (m) m i 1 1 i m
1 1
i ( 4) 1 4
i ( 4) 1 4
2
i ( 4) 1 4

连续变化场合:函数利息力
a (t ) exp{ ( s) ds}
0 t
(t )

离散变化场合: t
k 1
i1 ,, it (d1 ,, d t )
t k 1
a(t ) (1 ik ) (1 d k ) 1
例1.5
1 1、如果 1 t ,试确定1在n年末的积累值。 2、如果实质利率在头5年为5%,随之5年为4.5%, 最后5年为4%,试确定1000元在15年末的积累 值。 3、假定一笔资金头3年以半年度转换年利率6%计 息,随之2年以季度转换8%的年贴现率计息,若 5年后积累值为1000元,问这笔资金初始投资额 应该为多少?

保险精算学风险投资和风险理论PPT课件

保险精算学风险投资和风险理论PPT课件

10.7.2 理赔次数的分布
N
S X i 的概率特征分布 i1
10.7.3 复合泊松分布的性质
10.8 长期聚合风险模型
10.8.1 理赔过程 定义理赔次数过程的方法有三种: 总体方法 微分方法 离散(或等待时间)方法
10.8.2 调节系数
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定理10.8.1
第二节 列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
一、麦克道格尔对比较利益学说的经验论证 美国学者麦克道格尔(G.MacDougall)
通过比较英、美两国商品在第三国市场中 的竞争力,在研究了英、美两国的工资与 劳动生产率之后,以
两国类似的出口商品为对象,把两国在第三 国市场所占的份额与比较利益联系起来进 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 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从 而为制定合理的保费及早期预测提供帮助。
10.2 投资工具
10.2.1 债券
债券的特征 风险分析 债券的定价
10.2.2 股票
普通股: 最后请求权 有限责任 优先股: 预定分红率 股东的请求权优先于普通股
二、列昂惕夫反论
简介: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 (W.W.Leontief)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法, 以美国情况为例,对赫—俄模型 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结果与理论判断正 好相反。
结论: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 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资本密 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三、对于列昂惕夫反论的解释
第二章第一国节 际赫分克谢工尔(—俄下林)模型
第二节 列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新要素学说
第四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五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六节 国家竞争力优势理论 第七节 科学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格局

《保险精算学》笔记:纯保费和毛保费

《保险精算学》笔记:纯保费和毛保费

《保险精算学》笔记:纯保费和毛保费第一节保费简介一、保费的构成二、保费的分类1、按保费缴纳的方式分:一次性缴纳:趸缴(纯/毛)保费以年金的方式缴纳:期缴(纯/毛)保费2、按保险的种类分:只覆盖死亡的保险:纯寿险保费只覆盖生存的保险:生存险保费既覆盖死亡又覆盖生存的保险:两全险保费在前两章中,我们已经学过各险种场合趸缴纯保费的确定:(1)纯寿险趸缴纯保费(死亡受益死亡即刻支付)终身寿险趸缴纯保费:年延期终身寿险趸缴纯保费:年定期寿险趸缴纯保费:年延期年定期寿险趸缴纯保费:(2)生存险趸缴纯保费的确定(一次性生存受益期末支付,生存年金受益期初支付)年定期生存险趸缴纯保费:终身生存年金趸缴纯保费:年延期终身生存年金趸缴纯保费:年定期生存年金趸缴纯保费:年延期年定期生存年金趸缴纯保费:(3)两全险趸缴纯保费的确定(死亡受益死亡即刻支付,生存受益保险期没支付)年定期两全险趸缴纯保费:第二节净均衡保费一、净均衡保费与趸缴纯保费的关系1、纯保费厘定原则——平衡原则:保险人的潜在亏损均值为零。

L=给付金现值-纯保费现值E(L)=0E(给付金现值)=E(纯保费现值)2、净均衡保费与趸缴纯保费的关系E(趸缴纯保费现值)=E(净均衡保费现值)二、各险种净均衡保费的厘定1、完全连续净均衡年保费的厘定(1)终身寿险完全连续净均衡年保费的厘定Ø假定条件:死亡即刻给付1单位的终身人寿保险,被保险人从保单生效起按年连续交付保费(给付连续,缴费也连续)Ø厘定过程:Ø(2)常见险种完全连续净均衡年保费总结完全连续净均衡年保费年定期寿险年两全保险年缴费终身人寿保险年缴费年两全保险年生存保险年递延终身生存保险2、完全离散净均衡年保费的厘定(1)终身寿险完全离散净均衡年保费的厘定Ø假定条件:死亡年末给付1单位的终身人寿保险,被保险人从保单生效起每年年初交付保费(给付离散,缴费也离散)Ø厘定过程:Ø(2)常见险种完全离散净均衡年保费的厘定年定期寿险年两全保险年缴费终身人寿保险年缴费年两全保险年生存保险年递延终身生存保险3、半连续纯年保费的厘定(1)终身寿险半连续净均衡年保费的厘定Ø假定条件:死亡即刻给付1单位的终身人寿保险,被保险人从保单生效起每年年初交付保费(给付连续,缴费离散,这是实际中最常见的给付、缴费方式)Ø厘定过程:完全连续净均衡年保费年定期寿险年两全保险年缴费终身人寿保险年缴费年两全保险年生存保险年递延终身生存保险4、每年缴纳数次保费的纯保费的厘定Ø 终身寿险年缴 次保险假定条件: 死亡即刻给付1单位的终身人寿保险,被保险人从保单生效起每年缴费 次,每期期初缴费(给付连续,缴费离散)Ø 厘定过程:二、毛保费的确定1、毛保费的定义:保险公司实际收取的保费为用于保险金给付的纯保费和用于各种经营费用开支的附加费用之和,即毛保费,简记为:G2、毛保费厘定原则基本原则:精算等价原则毛保费精算现值=纯保费精算现值+附加费用的精算现值=各种给付精算现值+各种费用支出精算现值三、单位保单费用1、保单费用:在保险费用中,有一部分附加费用只与保单数目有关,与保险金额或保险费无关,这部分费用称为保单费用,如准备新保单、建立会计记录、邮寄保费通知的费用等。

第12讲 保险精算

第12讲 保险精算
抵消所呈现的必然数量规律的一系列定理的统称。
收支相等期间末期的保费收入的本利和(终值)及支付保 险金的本利和(终值)保持平衡来计算; 根据保险合同成立时的保费收入的现值和支付保险金的现 值相等来计算; 根据在某一时点的保费收入和支付保险金的“本利和”或 “现值”相等来计算。
第二节 保险费率的概念
4,882
11,566 23,707 33,598
26.93
18.79 11.98 6.91
90
100 104 105
0.194795
0.386299 0.479911 1
99,580
3,911 438 228
19,398
1,511 210 228
3.66
1.85 1.02 0.50
1990-1993年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女性)
1,854 1,308 247 494 556 1,177
77.76
76.98 76.12 68.49 58.70 48.98 39.32
50
60 70 80
0.003277
0.009022 0.024610 0.065364
955,337
905,045 779,707 518,795
3,131
8,165 19,189 33,911
纯费率=保额损失率×(1+稳定系数) 保险额损失率=保险赔款总额/总保险金额 ×100%

关键:稳定系数的计算。

保额损失率与保险业务核算中所使用的赔付率指标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 保额损失率是保险赔款与保险金额之比; 赔付率是保险赔款与保费收入之比。

例:某保险公司业务以往七年各年保额损失率按大小排序如 下:(平均保额损失率 M=3‰)

人大保险学考研拟录取名单

人大保险学考研拟录取名单

盛世清北—专注人民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人大保险学考研拟录取名单人大保险学考研——院系介绍人大保险学考研院系下设以下研究方向:量化风险管理、保险偿付能力、保险精算、保险经济学、保险资管、保险监管、中国金融与保险政策、国际保险比较前沿、金融保险数据挖掘与客户满意度服务、其他金融与保险的理论与实务等。

培养能够胜任国内外金融与保险领域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以及金融保险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人才。

对学生从理论前沿追踪到科研方法训练、复合知识交融等方面均进行专业化深入指导,力求使研究生层次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水平获得全新、多维度的提高,以适应中国社会对高级保险人才的需求。

人大保险学考研院系目前拥有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博士后研究人员4人。

建有以金融与保险融合研究为专业特色,囊括从本科教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指导直至博士后前沿项目合作的纵向梯队教学科研体系。

先后完成了“世界金融与保险市场新趋势与中国大金融市场体系”、“中国保险业宏观管理研究”、“中国保险业监管模式改革与建议”、“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重点课题和科研项目,发表多部学术专著、多篇专业论文,在保险学界和保险业界形成了较大反响。

人大保险学考研拟录取名单公示:人大保险学考研拟录取名单分学院按专业排序,根据上级要求,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已做适当隐私保护处理;本拟录取名单中含单考、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下注“骨干”),不包括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备注中所列加分项目均以教育部下发名单为准。

人大保险学考研考生姓名人大保险学考研考生编号人大保险学考研考生初试成绩人大保险学考研考生复试成绩人大保险学考研考生加权总成绩人大保险学考研考生备注周**10002*****0244941531585.8郭**10002*****1388739330782.24王**10002*****0244538931082.10孟**10002*****0244839230381.66刘**10002*****0244038829980.73施**10002*****0244638230480.58董**10002*****0244237230879.84张**10002*****0746338429579.79倪**10002*****1504838628779.12范**10002*****0244137228977.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利息理论基础第一节:利息的度量一、利息的定义利息产生在资金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不统一的场合,它的实质是资金的使用者付给资金所有者的租金,用以补偿所有者在资金租借期内不能支配该笔资金而蒙受的损失。

二、利息的度量利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度量,主要的度量方式有1、按照计息时刻划分:期末计息:利率期初计息:贴现率2、按照积累方式划分:(1)线性积累:单利计息单贴现计息(2)指数积累:复利计息复贴现计息(3)单复利/贴现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Ø单利的实质利率逐期递减,复利的实质利率保持恒定。

单贴现的实质利率逐期递增,复贴现的实质利率保持恒定。

时,相同单复利场合,复利计息比单利计息产生更大的积累值。

所以长期业务一般复利计息。

时,相同单复利场合,单利计息比复利计息产生更大的积累值。

所以短期业务一般单利计息。

3、按照利息转换频率划分:(1)一年转换一次:实质利率(实质贴现率)(2)一年转换次:名义利率(名义贴现率)(3)连续计息(一年转换无穷次):利息效力特别,恒定利息效力场合有三、变利息1、什么是变利息2、常见的变利息情况(1)连续变化场合(2)离散变化场合第二节:利息问题求解原则一、利息问题求解四要素1、原始投资本金2、投资时期的长度3、利率及计息方式4、本金在投资期末的积累值二、利息问题求解的原则1、本质任何一个有关利息问题的求解本质都是对四要素知三求一的问题。

2、工具现金流图:一维坐标图,记录资金按时间顺序投入或抽出的示意图。

3、方法建立现金流分析方程(求值方程)4、原则在任意时间参照点,求值方程等号两边现时值相等。

第三节:年金一、年金的定义与分类1、年金的定义: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支付的一系列付款称为年金。

原始含义是限于一年支付一次的付款,现已推广到任意间隔长度的系列付款。

2、年金的分类:(1)基本年金约束条件:等时间间隔付款付款频率与利息转换频率一致每次付款金额恒定(2)一般年金不满足基本年金三个约束条件的年金即为一般年金。

二、基本年金1、分类(1)付款时刻不同:初付年金/延付年金(2)付款期限不同:有限年金/永久年金2、基本年金公式推导3、变利率年金问题(1)时期变利率(第个时期利率为)(2)付款变利率(第次付款的年金始终以利率计息)三、一般年金1、分类(1)支付频率不同于计息频率(2)变额年金2、支付频率不同于计息频率年金(1)支付频率小于计息频率的年金分析方法一:利率转换方法二:年金的代数分析(2)支付频率大于计息频率的年金分析方法一:利率转换方法二:年金的代数分析(3)连续年金特别,在常数利息效力场合3、变额年金(1)等差年金初始投资P元,等差Q元的年金的一般公式:现时值:积累值:特别地,递增年金:P=Q=1现时值:积累值:递减年金:P=n,Q=-1现时值:积累值:(2)等比年金(下一期年金值为前一期年金值的()倍)现时值:积累值:第四节:收益率一、收益率的概念1、贴现资金流与现金流动表2、收益率的定义:使得投资返回净现时值等于零时的利率称为收益率。

也称为“内返回率”二、收益率的唯一性判别1、由于收益率是高次方程的解,所以它的解很可能不唯一。

2、 Descartes符号判别定理:收益率的最大重数小于等于资金流的符号改变次数。

3、收益率唯一性判别定理二:整个投资期间未动用投资余额始终为正,收益率唯一。

三、再投资率1、本金的再投资率2、利息的再投资率四、基金的利息度量1、币值加权方法2、时间加权方法第五节:分期偿还表和偿债基金一、分期偿还和偿债基金的概念1、分期偿还:借款人按一定的周期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偿还贷款,这种还贷方法称为分期偿还。

2、偿债基金:借款人在贷款期末用一次的集中付款来偿还贷款人。

利息则在此期间分期付款,并假设借款人周期性地付款给一个“基金”,该“基金”在贷款期末的积累值正好可以偿还贷款本金。

二、分期偿还表时期付款金额支付利息偿还本金未偿还贷款余额0 - - -1 111 0总计三、偿债基金时期付款金额支付利息存入偿债基金偿债基金积累值未偿还贷款余额0 - - - - 110 总计对偿债基金而言,第次付款的实际支付利息为:第次付款的实际偿还本金为:第二章生命表函数与生命表构造第一节生命表函数一、生存函数1、定义:2、概率意义:新生儿能活到的概率3、与分布函数的关系:4、与密度函数的关系:二、剩余寿命1、定义:已经活到x岁的人(简记),还能继续存活的时间,称为剩余寿命,记作T(x)。

2、剩余寿命的分布函数5、:,它的概率意义为:将在未来的年内去世的概率,简记3、剩余寿命的生存函数:,它的概率意义为:能活过岁的概率,简记特别:(1)(2)(3)(4):将在岁与岁之间去世的概率4、整值剩余寿命(1)定义:未来存活的完整年数,简记(2)概率函数:5、剩余寿命的期望与方差(1)期望剩余寿命:剩余寿命的期望值(均值),简记(2)剩余寿命的方差:6、整值剩余寿命的期望与方差(1)期望整值剩余寿命:整值剩余寿命的期望值(均值),简记(2)整值剩余寿命的方差:2 三、死亡效力1、定义:的人瞬时死亡率,记作2、死亡效力与生存函数的关系3、死亡效力与密度函数的关系4、死亡效力表示剩余寿命的密度函数记为剩余寿命的分布函数,为的密度函数,则第二节生命表的构造一、有关寿命分布的参数模型1、de Moivre模型(1729)2、Gompertz模型(1825)3、Makeham模型(1860)4、Weibull模型(1939)二、生命表的起源1、参数模型的缺点(1)至今为止找不到非常合适的寿命分布拟合模型。

这四个常用模型的拟合效果不令人满意。

(2)使用这些参数模型推测未来的寿命状况会产生很大的误差(3)寿险中通常不使用参数模型拟合寿命分布,而是使用非参数方法确定的生命表拟合人类寿命的分布。

(4)在非寿险领域,常用参数模型拟合物体寿命的分布。

2、生命表的起源(1)生命表的定义根据已往一定时期内各种年龄的死亡统计资料编制成的由每个年龄死亡率所组成的汇总表.(2)生命表的发展历史1662年,Jone Graunt,根据伦敦瘟疫时期的洗礼和死亡名单,写过《生命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

这是生命表的最早起源。

1693年,Edmund Halley,《根据Breslau城出生与下葬统计表对人类死亡程度的估计》,在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生命表的形式给出了人类死亡年龄的分布。

人们因而把Halley称为生命表的创始人。

(3)生命表的特点构造原理简单、数据准确(大样本场合)、不依赖总体分布假定(非参数方法)三、生命表的构造1、原理在大数定理的基础上,用观察数据计算各年龄人群的生存概率。

(用频数估计频率)2、常用符号(1)新生生命组个体数:(2)年龄:(3)极限年龄:(4)个新生生命能生存到年龄的期望个数:(5)个新生生命中在年龄与之间死亡的期望个数:特别,当时,记作(6)个新生生命在年龄与区间共存活年数:(7)个新生生命中能活到年龄的个体的剩余寿命总数:四、选择与终极生命表1、选择-终极生命构造的原因(1)需要构造选择生命表的原因:刚刚接受体检的新成员的健康状况会优于很早以前接受体检的老成员。

(2)需要构造终极生命表的原因:选择效力会随时间而逐渐消失2、选择-终极生命表的使用第三节有关分数年龄的假设一、使用背景生命表提供了整数年龄上的寿命分布,但有时我们需要分数年龄上的生存状况,于是我们通常依靠相邻两个整数生存数据,选择某种分数年龄的生存分布假定,估计分数年龄的生存状况二、基本原理插值法三、常用假定1、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假定:(线形插值)2、恒定死亡效力(Constant Force)假定(几何插值)3、Balducci假定(调和插值)四、三个假定下的生命表函数函数均匀分布假定恒定死亡效力假定Balducci假定第三章人寿保险趸缴纯保费的厘定第一节人寿保险趸缴纯保费厘定的原理一、人寿保险简介1、什么是人寿保险(1)狭义的人寿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在保障期是否死亡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2)广义的人寿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它包括以保障期内被保险人死亡为标的的狭义寿险,也包括以保障期内被保险人生存为标底的生存保险和两全保险。

2、人寿保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人寿保险有不同的分类:(1)以被保险人的受益金额是否恒定进行划分,可分为:定额受益保险,变额受益保险。

(2)以保障期是否有限进行划分,可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

(3)以保单签约日和保障期是否同时进行划分,可分为:非延期保险和延期保险。

(4)以保障标的进行划分,可分为:人寿保险(狭义)、生存保险和两全保险。

3、人寿保险的性质(1)保障的长期性:寿险的保障期通常比较长。

这使得从投保到赔付期间的投资受益(利息)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因而,寿险产品纯保费的厘定通常要考虑利率的影响。

(2)保险赔付金额和赔付时间的不确定性:人寿保险的赔付金额和赔付时间依赖于被保险人的生命状况。

以狭义的定期变额人寿保险为例,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障期内没有死亡,到期赔付金额为零;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障期内死亡,保险公司将在被保险人死亡时给付与死亡时间相关的某个数额的赔偿金。

被保险人的死亡时间是一个随机变量。

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赔付额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它依赖于被保险人剩余寿命分布。

(3)被保障人群的大数性:对单个被保险人而言,他会在什么时刻死亡是不可估计的。

但对大量的被保险人构成的一个大数群体而言,他们的剩余寿命分布是有统计规律的。

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依靠概率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平均赔付并可预测将来的风险。

二、人寿保险趸缴纯保费厘定的原理1、假定传统的人寿保险产品的趸缴纯保费是在如下假定下厘定的:假定一:同性别、同年龄、同时参保的被保险人的剩余寿命独立同分布。

假定二:被保险人的剩余寿命分布可以用经验生命表进行拟合。

假定三:保险公司可以预测将来的投资受益(即预定利率)。

2、原理保险公司在上面三个假定条件下,按照净均衡的原则来厘定趸缴纯保费的数额。

所谓净均衡原则,即保费收入的期望现时值正好等于将来的保险赔付金的期望现时值。

它的实质是在统计意义上的收支平衡。

是在大数场合下,收费期望现时值等于支出期望现时值。

而趸缴纯保费是指在保单生效日一次性支付将来保险赔付金的期望现时值。

记:保单生效到赔付的时间:从赔付时刻回溯至保单生效时的利息贴现,称为贴现函数。

:赔付时刻赔付的金额,或者说是被保险人的受益金额,称为受益函数。

:受益赔付额回溯到保单生效时的现时值,称为现时随机变量,它是一个依赖于赔付时间、赔付金额和贴现函数的随机变量,简记为,有按照净均衡原则,趸缴纯保费就等于。

第二节死亡即刻赔付保险趸缴纯保费的厘定一、死亡即刻赔付的含义1、死亡即刻陪付就是指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障期内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死亡,保险公司将在死亡事件发生之后,立刻给予保险赔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