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40页文档资料
地面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

地面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地面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面设施的标准化管理水平,规范地面设施的运维管理模式,制定本地面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为地面设施的运维管理着重提供支持、标准化、规范化意义。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该企业的地面设施管理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
本制度内容比较全面,主要内容包括地面设施标准化管理的目的、内容、原则、职责、要求等方面。
三、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面设施的运维管理水平,规范地面设施的移交运维管理模式,指导地面设施的管理步骤、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促进地面设施的运维工作的讨论和完善工作。
四、内容1、标准化管理的内涵标准化管理是指在维护地面设施的运营管理中利用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安全标准、便捷标准、服务标准等要求的管理模式。
标准化管理分为设备、工程、人员、信息等多方面。
2、原则(1) 依法合规:地面设施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所有法律法规。
(2) 安全第一:确保地面设施的安全性是管理质量的基础保障,过程中禁止任何追求效益而牺牲安全的行为。
(3) 经济合理:在保证地面设施安全可靠情况下合理控制管理成本。
(4) 持续有效:制度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完善,强调未来事业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性。
3、职责(1) 设备:设备保养、维护、及时更换。
(2) 工程:负责地面工程建设,各工程施工有序。
(3) 人员:劳动力及资质人员考核;员工安全培训;知识学习。
(4) 信息:制度文件资料存储、提取、相应流程中的流程信息。
4、要求(1) 设备要求:设备的采购、保管、维护、定期检查、及时修复,并建立设备台帐,对设备采取信息化管理。
(2) 工程要求:明确设计原则和进度,合理的布置施工队伍,控制工程质量、成本和工期,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 人力资源要求:员工考核建立系统、名册管理及定期考核,制定员工安全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参与感、责任意识。
(4) 信息要求:建立制度档案资料储存、提取机制,定期整理文件存储系统。
2012航空航天技术概论(7)_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

4
1.飞机地面设施与保障系统 机场 自动着陆系统 空中交通管理
5
1.1 机场 机场是供飞机起飞、着陆、停放、维护,并有专门设施 保障飞机飞行活动的场所 分类: 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和专用机场 永久性机场、临时性机场 平原机场、高原机场 一、二、三、四级机场
6
1.1 机场 机场区域由地面和空中两部分组成: 地面部分——飞行场地、技术和生活服务区; 空中部分——起落航线、其他飞行空域。 飞行场地通常包括跑道、滑行道、迫降场和停机坪。 跑道长度大多在 1000~5000 m范围内,宽度从 45~ 100 m不等。 滑行道连接跑道与停机坪,供飞机滑行或牵引之用。 起落航线是沿起飞、着陆方向紧靠跑道两侧的空域。
15
机场地面保障设备 机场的地面设备包括: 机械 电气 液压 特种气体设备 固定加油装置和机动加油车:给飞机加油; 交/直流电源、电源车、充电站:供飞机通电检查、 发动机启动用; 液压油车:给飞机液压系统加油、进行地面检查(如 收放起落架、襟翼和减速板); 冷气车和氧气车:制冷站和制氧站提供冷气和氧气; 消防车、抢救车、救护车、便携式消防器材:处理可 能发生的飞行事故。
24
1.飞机地面设施与保障系统 机场 自动着陆系统 空中交通管理
25
1.3 空中交通管理
空中交通管制体系中的飞机飞行示意图
26
1.3 空中交通管理 空中交通管理主要是针对民用航空器的空中交通管制和 空中交通服务,其目的是为所有用户提供空域利用上的 最大灵活性,组织不同用户之间分享空域,在最小限制 和不危及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使用户自己选择飞行剖 面,从而实现最有效地利用空域和组织空中交通活动。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在空中交通超出或可能超出空中交 通管制系统可利用的容量时,为保持到达或通过该空域 的空中交通为最佳容量所进行的管理工作。
航空航天概论-第六章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6.1.1 机场建筑 跑道
候机楼主要包括旅客服务区域和管理服务区域。在旅 客服务区有办理机票行李手续的柜台;安检、海关检 疫的通道和入口;登机前候机厅;行李提取处;旅客 信息服务设施(问讯处、显字牌、广播系统)、其他 服务区(商店、餐饮、邮电、医疗等)。管理服务区 包括空港行政办公、后勤办公、紧急救援,以及航空 公司运营区等。
主讲:梁毅辰
航空航天概论
第6章 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主要内容: 6.1 机场及地面保障设备 6.2 空中交通管理
第6章 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当飞机在1903年出现的时候还没有机场的概念,当时只 要找一块平坦的土地和草地,能承受不大的飞机重量就可 以了。1910年在德国出现了第一个机场,这只是一片规划 的草地,有几个人来管理飞机的起飞、降落,有简易的帐 篷等设施。随着航空运输的发展,机场大量建设起来,伴 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机对机场的要求也提高了。为了 满足航管、通信的要求;跑道强度的要求;旅客进出机场 的要求,出现了塔台、混凝土跑道和候机楼。20世纪50年 代中期,国际民航组织为全世界的机场和空港指定了统一 的标准和推荐要求,使全世界机场建设有了大体相同的标 准。
第6章 机场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机场是提供飞机起飞、着陆、停放、维护、并有专 门设施保障飞机飞行活动的场所。大多数的飞机起飞和 着陆都需要专门的机场、着陆引导系统和其他保障设施。 因此建设了专门的机场并配备了相应保障与救援设施, 根据机场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按照跑道 和其他设施条件及使用特点,又可以分为永久性机场和 临时机场;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分为高原机场、平原机场; 根据跑道长度和承载能力、地面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机 场区域的大小,还可以将机场分为若干级。
第1章 航空地面设备概述

机务工程系
航空地面设备构造与维修(机务类)
一、飞行区
1) 主跑道方向和跑道号。
另外,如果机场有两条平行跑道则用左和右区分。 如台北桃园中正机场编号则分别为5L,5R (5号左、 5号右),有三条时,中间跑道编号加上字母 C ; 为了防止误会, 如果机场有两条或更多条平行跑 道时可取相邻编号。 2015年2月5日白云机场启用第三跑道,原来的跑 道编号也随之改变——
MD-11
274,650
2,926
A340-300
245,400
2,765
B757-200
104,782
1,880
A320-200
69,370
2,190
A380-80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 2750米(9020英尺),最大的A380-900起 飞距离为2900米(9500英尺)。
机务工程系
航空地面设备构造与维修(机务类)
航空地面设备构造与维修(机务类)
1、跑道
一、飞行区
跑道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通道,是机场最核心的功能设施。
机务工程系
航空地面设备构造与维修(机务类)
一、飞行区
1) 主跑道方向和跑道号。
主跑道的方向一般和当地的主风向一致,跑道 号按照跑道中心线的磁方向以10度为单位,四舍 五入用两位数表示。以台北桃园中正机场为例, 磁方向为233度的跑道的跑道号为23,跑道号以 大号字标在跑道的进近端,而这条跑道的另一端 的磁方向为53度,跑道号为05,因此一条跑道的 两个方向有两个编号,磁方向二者相差180度; 跑道号相差18。
机务工程系
航空地面设备构造与维修(机务类)
1.1.1 机场的基本组成
2. 停机坪 停机坪是飞机停放和旅客登机的地方。停机坪包 括站坪、维修机坪、隔离机坪、等候机位机坪、等 待起飞机坪等。 飞机在站坪(登机机坪)进行装卸货物、加油, 在停放机坪过夜、维修和长时间停放。停机坪的面 积要足够大以保证进行上述活动的车辆和人员的行 动,机坪上用漆标出运行线,使飞机按照一定线路 进出滑行道。
机场FOD防范管理讲课文档

第一页,共43页。
资料目录
1 什么是FOD? 2 FOD引发的案例及间接损失 3 FOD的种类及分类 4 地面FOD的来源 5 当前FOD防范管理存在的问题 6 如何开展FOD防范?
第二页,共43页。
资料目录
1 什么是FOD?
第三页,共43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是 FOD?
中国民航局对FOD有两种解释:
第十二页,共43页。
资料目录
3 FOD的种类及分类
第十三页,共43页。
3.FOD的分类
第一类:高危FOD: 防水塑料布、金属零件、重量1千克以上的外来物;
此类外来物对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有严重危害!
第十四页,共43页。
3.FOD的分类
第二类:中危FOD: 打包带、报纸、包装箱 、碎石块等对航空器地面运
2.缺少设备,货舱到行李车之间有较大的高度差,工作人员在卸货物、行李 时货物包装和行李部件容易损坏脱落。
3.在飞机推出停机位的过程中,飞机轮胎(特别是轮胎缝隙)扎入上述潜在
FOD可能性很大。
第十九页,共43页。
1.
4.地面FOD的来源
机 坪 运 行 作 业
从停机位运送至库房或行李提取转盘处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货物、行李在地面运输 过程中的监控工作存在缺位,车上遗留的杂物随车扩散到其他区域
的重要作用。
培 训
第三十四页,共43页。
2.开展培训
1 强调“随手清洁”的重要性
3 外来物损伤控制区的范围与控制区相关规定
2 物品丢失报告制度
第三十五页,共43页。
3.加强宣贯
1 发放宣传手册
2 FOD海报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结合 国内外研 究进展 ,介绍 了软件无线 电技术在星载 设备中的应用 ,给 出了一 种星载软件无线 电平 台的结构 .针对单 粒子效应对星载 软件 无线 电平 台可靠性 影响 ,提 出了一种 软件无线 电平 台对抗 单粒子效应 的设计与验证方法 ,并给 出 了针对该平 台中 F GA和 D P的故障注 P S 入方法 .这种抗 单粒 子效应的研究方法 和故障注入方法代 价低、设计灵活 ,在 某卫星星载多用户扩 频接收机的可靠性 设计过程 中得 到了验 证和实施 ,使低等 级高性能器件在 星载 信号处理平 台中的 应用成为可能 .图 3表 1 7 参 关键词 :软件无 线电;单粒子效应 ;故 障 注 入
维普资讯
2 0 o. 3 No 1 0 7V 1 1 , . 0
C ie e ce c b t c ( hn s dt n hn s i e s a t C iee i o ) S n A r s E i
25 5
撞概 率 的算法 , 并针对实际交会事例 进行 了计算和 分析 .图 5表 3参 5 关键词:空间碎片;位置误差矩阵 ;碰 撞预警 ;碰撞概率
பைடு நூலகம்
sf re ai lt r [ ,中]邢 克飞 ot dopa m 刊 wa r o f / ( 国防科技大学机 电工程与 自动化学 院, 长沙 4 0 7 ) 10 3,杨俊 ,王跃科 ,潘 华锋 , 季金 明, 间科学学报. 0 6 66. , 空 一2 o ,2 () 一
47 4 l 7  ̄ 8
0 1 94 7 01 8 5 0 ・3 9 5
的减振 措 施才 能满 足特 殊 科学 实 验要 求 ,鉴 于此对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 式减 振系统 进行 了研 究和设计 .根 据空间科 学实验柜在载 人航天器 内的实 际安放状 态 ,对 其进 行了减振布局 .将 实验柜本 身作 为刚体 ,建立 6自由度 的减振 系统 动力学模型 ,然后在 AD MS中建立 了 A 空 间科学 实验柜 及减振系统三维实体模 型 ,对减振 系统进行仿真 ,得 出系 统时 域 、频域及 随机 输入下的响应特性 .对 减振系统参 数进 行优化 ,提高 了系统 的 减振效果 .图 1 表 2参 6 1 关键词 :被 动式减 振系统 ;微重力 ;固 有频率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设计 了一套MI / S NS GP 组合导航 系统实 验样机 ,可实时输出导航位 置、速度和 姿态信 息. 以GP 接收机 的秒 同步脉冲 S (P ) 串 口通信 协议 尾字 节作 为对 齐 P S与 标志 ,完成MI 与GP 时间同步;利用 NS S GS P 的速度信息进行 车载实验初始方 位 角对准 ,并利用横 向约 束条 件标 定惯导 与车体 间的方位安装误差角 ;设计 了基 于虚拟噪声 的现场最优标定方法 .以上 措施均有效提高 了系统 的精度和 可靠 性. 车载实验 结果表 明,无GP 辅助 时,纯 S 惯性导航在 1 0 s 2 时刻 满足 短时 间惯性 导航精度要求 ;组合 导航定位精度在 3 0 mi内与GP 相当.图 6表 4参 8 n S
一
11~1 9 36 31
关键 词:运输机 飞行控制;阵风减缓 ; 乘坐 品质 ;协方差配置
o 2 1 o 7 46 1 5 0・3 9 5
拦截机动 目标 的一种鲁棒末 制导 律设计
= Ro u tt r n l g i a c a f r ma b s e mi a u d n e l w — o
O 2 1O 7466 5 0 ・6 9 0
MI / S NS GP 组合导 航系统设 计与实验 =
Dein n d x e me t f M I / S sg a e p r n o NS GP i
itgae aiainss m [ nertd vgt t n o y e 刊,中] 方 / 靖(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 与机械学系 , 北京 10 8 ) 启泰 ,刘学斌 ,丁天怀 ∥清 00 4 ,顾 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 78. . 0 7 4 () 一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度公式推 导得 到了简化 的气 压高度微分 式.系统包括微 型气压 计、微 处理器、 差压放大器、 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 微处理器负责气压信 号的采样 、基准 电 压的调整和温度补偿 ,并最 终计算 输出 高度 值 .设 计 的微 型 高度 计样 机 质 量 小、功耗低 ,经测 定,在标准大气压 环 境中其相对高度测 量的分辨 率为 01 .m, 精度为 06 m.现 已应用于微 型飞行器 . 的 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图 5表 1 8 参 关键 词:微型 飞行器 ;高度计 ;温度补
机场工程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驾驶舱的其他操纵(TB20)
发动机操纵杆 及其松紧旋钮
襟翼操纵器 及指位表
俯仰配平
方向配平
甚高频通讯 收发机
甚高频导航 接收机
无线电测距仪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起落架收放手柄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涡桨发动机控制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第14讲 机场工程
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用
五大部分:机身,机翼,尾翼,起落装置,动力装置。
尾翼
机翼
机身
动力装置 起落装置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1) 机身(Fuselage)
装载机组、旅客、货物和其它必须设备。 将飞机的其他部分如尾翼、机翼、发动机联结成一
个整体。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4)起落装置(Landing Gear)
起落装置用于飞机的
起飞、着陆和滑行并 支撑飞机。
飞机的前轮可偏转,
用于地面滑行时控制 方向。
飞机的主轮上装有各
自独立的刹车装置。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A320前起落架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B747放下起落架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5)动力装置的分类
活塞式 涡轮式
●涡轮喷气 式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涡轮桨叶式 涡轮风扇式
土木工程概论
第14讲 机场工程
14.1.3飞机座舱基本仪表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门供军用飞机使用的机场称为军用机场。民航机场用以为民航班机提 供起降服务。 专用机场是指军民用飞机制造厂、科研机构、专门的飞行试验研究机构、 有关院校等单位专属的机场。 机场地面保障设备是保障飞行用的各种机场设施。 2. 空中交通管制 3. 指对航空器的空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业务。 空中交通管理任务包括空域管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中交通管制。
除少数小型无人机可通过弹射装置弹射起飞和伞降着陆、直升机应急情况 下的着陆与起飞外,大部分航空器的起飞与着陆都需要专门的机场、着陆引导 系统和其他保障设施。飞机飞行过程中也需要地面引导并进行空中交通管制。 1. 机场
机场是供飞机起飞、着陆、停放、维护,并有专门设施保障飞机飞行活动 的场所。 机场区域由地面和空中两部分组成。 地面部分包括飞行场地、技术和生活服务区。 空中部分包括起落航线和其它飞行空域。
美国佛罗里达州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被人们称为人类通向太空的 大门。它濒临大西洋,由于地理条件优越,1947年辟为火箭试验发射场。
这里在美国本土最接近赤地区,又在美国的边缘,面临浩翰的海洋,其东 南方向有巴哈马群岛和西印度群岛,适宜于建一系列监控站,是各种航天器理 想的发射场所。从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举世瞩目的航天飞机,都是从这里启 程飞上太空的。
发射阵地四面环山,发射塔架屹立在半山腰的平地上,犹如一座钢铁大厦从山 峦中兀突出来,直插云端,巍峨雄伟。技术阵地的测试厂房掩映在绿色的群山 之中,厂房宽敞明亮,设备先进齐全。指挥控制中心由电子计算机,数据传输 , 电视显示等系统组成,指挥大厅竖有一面巨大的电视屏幕,五彩缤纷的信号灯 显示出发射阵地的实况和跟踪设备传回的图像。这里已架起中国航天通向太空, 走向世界的桥梁。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在前苏联的领土上有三座航天城:拜科努尔,卡普斯丁亚尔和普列谢茨克。 其中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最负盛誉。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位于莫斯科东南2100千米的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丘拉 坦沙漠地带,始建于1955年,占地广阔,装备齐全。
在这里,火箭飞行路线可跨过朝东和东北方向的一片杳无人烟的宽阔地带, 空间轨道在苏联境内就有几千千米,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上的赤道上空为止。由 于它在前苏联境内属低纬度地区,有利于将各种航天器发射入轨。世界上第一 颗人造卫星和第一艘载人飞船都从这里飞上太空,后来的联盟号系列载入飞船, 礼炮号和和平号轨道站,还有部分人造卫星和月球号,金星号,火星号空间探 测器也都从这里发射进入太空。
这个发射基地分为测试区,发射区以及测控中心,保障设施几大部分, 其中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装配厂房,发射架,勤务塔,燃料贮存和加注设施, 计算中心,运输维修和供电系统等,设备齐全,规模宏大,承担各种用途的 近地轨道卫星发射任务。这座闪烁戈壁之光的航天城,以其发射火箭的高成 功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发射成功长征3号运载火箭和“澳星”等国际卫星而声名大振的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是中国1970年开始建设的第二座航天城。它座落在四川省凉山 自治州彝海之畔,像嵌在美丽彝海湖上的一颗明珠,与酒泉发射中心南北呼 应
应,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射地理条件,是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理想“窗口”。 南昌卫星发射中心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各个部分星罗棋布地联结在一起。
欧洲空间局把阿丽亚娜火箭发射基地建在南美洲东北海岸的法属圭亚那, 它的优越之外是靠近赤道,从这里易于把卫星送入极地轨道和赤道轨道。
从地理位置上看,库鲁是全球最佳的卫星发射地点,它可以把卫星向东射 入大西洋上空,又能得到地球自转的助推,而且向北和向东的海面上有一个很 宽的发射弧度。由于这个地方位于赤道之上,所以用同一种火箭把卫星送入赤 道上空轨道时,可比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多载15%的重量。
发射区的特点: 发射区是对航天器实施发射的场所,配备有一整套为发射服务的专用和通 用设备和建筑。 航天器被竖到发射区的发射塔上,进行发射前的最后测试,然后加注推进 剂和充填压缩气体,最后完成发射。
发射区的发射设施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地面、半地下和高台式三种。
测控系统和其它保障系统: 测控系统是设置在发射区和航区上的一系列地面测控站和海上专用测量
1. 航天发射场 航天发射场概况:航天发射场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保证把航天器成功地送
入预定的轨道。 航天发射场的组成:一般包括技术区、发射区、测控系统和其他保障系
统等四部分。 技术区的特点:技术区是航天发射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施配有各种
通用和专用设备,可对运载火箭和航天器进行验收、存放、组装、测试和定 期检查。水平组装、对接、测试和水平状态整体运往发射区方案的特点;垂 直组装、对接、测试和垂直状态整体运往发射区方案的特点。
肯尼迪航天中心南北长56千米,东西宽20千米。中心包括技术阵地和发射 阵地两大部分。在技术阵地建有火箭及卫星,飞船组装检测厂房。特别引人注 目的是装配大楼,其容积360万立方米,高160米,楼内备有各种先进的测试仪 器和显示,记录设备。发射阵地建在5千米外,拥有发射控制中心和发射台。整 个航天中心有23个发射阵地,其中著名的39号发射阵地有A,B两座发射台, 许多大型航天器都从这里飞出地球。
船。测控系统用来测量航迹、发送令、接收和处理运载工具和航天器发出 的遥测信息等。
其它保障系统包括技术保障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
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
中国有四座航天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建立最早,试验最多的火箭发射基地,被誉为
中国航天第一城。它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戈壁沙漠腹地。1958年开始兴建,现 已成为中国发射近地轨道卫星的摇篮。
1988年9月7日,由于长征4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初露 锋芒。这座最新披露的发射基地,座落在山西省太原东北的塞上高原,发射阵 地群山环抱,地势高峻,有独特的地理条件,适宜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能 满足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的卫星发射需要。这座新兴航天城,与酒泉,西 昌两座航天中心一起,形成了中国火箭腾飞之地的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