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贮存制度
分离分类存储制度

分离分类存储制度指为了实现各种财物之间不混淆、便于使用和清点,而将这些物品按照其性质和价值等方面的差异分门别类地加以储藏。
在本质上它与传统的仓库存储原则是相同的。
因此,分离分类存储制度属于仓库存储的范畴。
从某种意义上说,分离分类存储也就是典型的学校库房存储。
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做分离分类存储”呢?这里所谓的分离分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品的安全、完整;二是分类储存。
首先第一点应该理解并掌握。
分离分类储存要求人们对教室内部或外部的贵重仪器设备要单独建立保护室或防盗室。
另外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关于贵重仪器设备的具体种类及特殊的储存条件,国家标准《贵重物品保管》(GB/ T17083-2000)已作出详细规定。
例如:对于放射性仪器、高压电器设备、易燃易爆药剂、气瓶等高危险品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分开堆码,妥善保管,采取必要的监测措施。
这样才能避免由于保管不当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
其次第二点是很多学校忽略的问题,认为反正只要把贵重物品集中起来就万事大吉了。
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真正做到了“分离分类存储”呢?学校在运行过程中虽然会积累下许多资金,但任何资金都应当“取之有道”,并且在账目核查时也应该是严丝合缝。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所存资金是否充足。
若发现某项资金被挪用、虚假购置新物品,即时向教育局报告。
教育局针对情况再三调研,寻找真相后,予以追回、赔偿。
我们从近年来发生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有一小部分学校虽然进行了“分离分类存储”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更糟糕。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2011年8月23日晚7时左右,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田寮社区第六小学附近突发一场大火。
由于疏散及时,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消防栓被偷,当消防车赶到时,水枪却打不着火。
消防车冲入火海后,经过20分钟救援仍无法灭火,造成约100平米的地面坍塌。
据了解,火灾导致1名教师死亡3名教职工受轻微伤。
笔者想提醒诸位读者朋友们的是:凡是事业编制内的教师都要签订聘用合同。
(完整版)一般工业固废分类、贮存、处置制度

浙江隆源工贸有限公司一般工业固废分类、贮存、处置制度一、目的为了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提高员工生活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使用范围适用于厂区范围内生产、服务、及办公室和生活区各项活动中产生的一般固废垃圾。
三、职责3.1不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是指在工程施工、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食堂产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3.2可回收利用的一般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办公活动中产生的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生产和设备维修产生的废编制袋、回收粉尘、金属零件(铝屑/铁屑)、废纸箱、废木箱、玻璃瓶罐、废塑料、废纸等。
3.3办公室负责废弃物存放和处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生产、办公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3.5清洁工负责对各个存放点的固体废物统一收集、固体废物的管理及相关记录的填写。
3.6各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按类别放收集箱(场所)内,便于回收利用和处置,所产生的垃圾,相关单位要做好收集,严禁私自处置,乱丢乱放,否则,按环境目标分解考核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四、固体废物处置控制措施4.2 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存放4.2.1各部门、各车间应按照废弃物分类,设置不可回收、可回收废物箱,并分别设置明显标识。
4.2.2 废弃物产生后,应按不同类别和相应要求及时放置到不可回收、可回收废物箱。
五、其它未尽事宜按公司《固体废物控制程序执行》1、精工车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纸箱/板、废纸、编织袋、抹布、扫地灰尘及生活垃圾等。
2、喷漆车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纸箱/板、抹布扫地灰尘及生活垃圾等。
3、包装车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纸箱/板、标签纸、编织袋、抹布、扫地灰尘及生活垃圾等。
4、办公室及宿舍楼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纸箱/板、废纸、抹布、扫地灰尘及生活垃圾等。
危险废物分类、贮运管理制度范文(4篇)

危险废物分类、贮运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危险废物的分类、贮运管理工作,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产生、贮存、运输、处理危险废物的各个环节。
第三条危险废物是指因含有或有害物质,具有毒性、腐蚀性、燃烧性、氧化性、感染性、放射性等性质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
第四条危险废物的分类原则:按照毒性、腐蚀性、燃烧性、氧化性、感染性、放射性等性质进行分类。
第五条危险废物的贮存和运输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危险废物的分类第六条危险废物按照毒性可以划分为:高毒性、中毒性、低毒性。
第七条危险废物按照腐蚀性可以划分为:强腐蚀性、中腐蚀性、弱腐蚀性。
第八条危险废物按照燃烧性可以划分为:易燃、难燃、不燃。
第九条危险废物按照氧化性可以划分为:强氧化剂、中氧化剂、弱氧化剂。
第十条危险废物按照感染性可以划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
第十一条危险废物按照放射性可以划分为:放射性废物、非放射性废物。
第十二条危险废物的分类要根据废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判定,确保准确、全面分类。
第十三条产生危险废物的部门要按照废物的分类要求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三章危险废物的贮存管理第十四条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建在无污染源地带,贮存设施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十五条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与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等地带有一定的距离。
第十六条危险废物贮存车间必须装有安全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第十七条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废物分类进行贮存,不同类别的废物要分开贮存在不同的贮存设施中。
第十八条危险废物的贮存容器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贮存容器上必须标明废物的分类和相关安全警示标识。
第十九条危险废物贮存要定期检查和整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第四章危险废物的运输管理第二十条危险废物的运输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
第二十一条危险废物的运输车辆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车辆上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报警装置。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贮存管理,确保食品质量,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食品的贮存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辅助材料等。
第三条食品贮存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分类存放,分区管理;(三)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食品贮存管理小组,负责食品贮存管理的全面工作。
小组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等组成。
第五条食品贮存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一)制定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监督食品贮存环境的维护;(三)组织食品贮存人员的培训;(四)定期检查食品贮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处理食品贮存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食品贮存管理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遵守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第七条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食品贮存管理工作,包括:(一)监督食品贮存环境;(二)检查食品贮存设施设备;(三)记录食品贮存情况;(四)处理食品贮存过程中的问题。
三、食品贮存环境与设施第八条食品贮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第九条食品贮存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具有防尘、防鼠、防虫、防潮、防霉、防火、防爆等功能;(二)设施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和管理;(三)定期检查、维修、保养设施设备。
四、食品分类与存放第十条食品应按种类、性质、保质期等进行分类存放。
第十一条食品分类存放要求:(一)易腐食品与其他食品分开存放;(二)生食与熟食分开存放;(三)干货与生鲜食品分开存放;(四)有毒、有害食品与其他食品分开存放。
第十二条食品存放要求:(一)食品应存放在专用的食品储存柜(架)中;(二)食品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摆放;(三)食品标签应清晰可见,内容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四)食品存放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提示食品贮存注意事项。
一般化学废料分类、贮存、处置制度

一般化学废料分类、贮存、处置制度1. 废料分类1.1 危险化学废料危险化学废料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等危险特性的化学废料。
我们应该根据废料的危险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危险化学废料有有机溶剂、重金属废料、废酸等。
1.2 非危险化学废料非危险化学废料是指没有危险特性的化学废料。
这类废料一般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常见的非危险化学废料有水溶液、废塑料等。
2. 废料贮存2.1 危险化学废料贮存危险化学废料的贮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确保废料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贮存区域应设有明显的标志,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
液体废料应贮存在密封中,固体废料应贮存在密封袋或桶中。
同时,需要对废料进行分类、编码,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追踪。
2.2 非危险化学废料贮存非危险化学废料的贮存相对简单。
一般可以采用统一的规格的进行贮存,例如桶、箱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不同类型的废料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废料处置3.1 危险化学废料处置危险化学废料的处置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一般来说,废料可以通过专门的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在处置过程中,应采用安全的方式,以防止废料泄漏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3.2 非危险化学废料处置非危险化学废料的处置相对简单。
一般可以通过常规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方式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应将废料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或回收站,确保正确处理和利用。
以上是一般化学废料分类、贮存、处置制度的基本内容。
根据具体情况和法规要求,还需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详细规定。
一般生活废弃物分类、贮存、处置制度

一般生活废弃物分类、贮存、处置制度1.背景废弃物产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垃圾分类与合理处理成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废弃物分类、贮存和处置制度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分类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来源和处理方法进行分类。
常见分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3.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应设立专门的回收垃圾箱,方便居民投放和回收。
4.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等。
应保证有害垃圾的专门收集、贮存和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湿垃圾湿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食物残余等。
应强调厨余垃圾的分离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6.干垃圾干垃圾包括纺织品、木材、橡胶等非可回收物。
应提倡将干垃圾进行可燃垃圾和非可燃垃圾的分离。
7.贮存废弃物贮存应符合卫生要求,防止二次污染。
应统一规划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处理中心,确保贮存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处置废弃物处置应采取安全、环保的方式。
应推广垃圾焚烧、填埋、堆肥等可行的处理技术。
9.监督与执法应建立健全的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对废弃物分类、贮存和处置工作的监管。
对违规处理废弃物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处罚和整治。
10.宣传教育应加强废弃物分类、贮存和处置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和学校等渠道,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11.结论建立一般生活废弃物分类、贮存和处置制度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应共同努力,推动废弃物分类工作的落实和推广。
以上是关于一般生活废弃物分类、贮存、处置制度的简要介绍。
详细的制度内容和操作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规划和制定。
药品分类与储存规章制度

药品分类与储存规章制度药品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物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安全性要求。
为了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分类与储存规章制度。
本文将探讨药品的分类和存储规定,并介绍一些相关细则。
一、药品分类药品一般分为以下几类:非处方药、处方药和特殊药物。
1. 非处方药(OTC药物)非处方药是指可以在无需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或症状,如感冒、咳嗽、发烧等。
非处方药通常也被称为"非处方用药"或"自由销售药物"。
2. 处方药(Rx药物)处方药是指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一些需要专业医疗指导或严重疾病的病患,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处方药通常也被称为"处方用药"或"处方销售药物"。
3. 特殊药物特殊药物包括一些特殊用途的药物,如免疫调节剂、放射性药物等。
这些药物需要根据特殊的用途和环境条件来进行存储和使用。
二、药品储存规定药品的储存是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品储存规定:1.温度要求不同药品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的储存温度应在2-8摄氏度之间。
冷藏药品应储存在冰箱或专用冷藏设备中,避免受热或过度冷藏。
常温药品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湿度要求药品在储存时应避免受潮。
潮湿的环境可能导致药品质量下降,甚至变质。
应将药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与水源接触。
3.光线要求药品对光线的敏感度不同。
一些药物对光线特别敏感,容易变质。
因此,这些药物应存放在阴暗、不透光的容器或包装中。
4.保质期与储存期限药品的保质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原有功能和质量的时间。
过期药品可能会失去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应及时清理。
同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储存期限,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5.特殊储存要求一些药品因其特殊性需要特殊的储存要求。
垃圾贮存管理制度

垃圾贮存管理制度一、垃圾分类贮存1. 垃圾分类标准:市政府根据当地的垃圾种类及特点,制定垃圾分类标准,明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式。
2. 垃圾分类容器设置:在小区、学校、办公楼等公共场所设置垃圾分类容器,明确标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容器,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数量的分类容器。
3. 垃圾分类收运:市政府组织专业的环保公司实施垃圾分类收运,确保各类垃圾按照分类标准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混装混运造成二次污染。
4. 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使市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二、垃圾贮存设施管理1. 垃圾贮存点设置:市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设置垃圾贮存点,确保市民生活便利和环境整洁。
2. 垃圾贮存容器配置:在每个垃圾贮存点设置足够数量和规格的垃圾箱,并定期对垃圾箱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卫生条件达标。
3. 垃圾贮存点管控: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垃圾贮存点进行定时巡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4. 垃圾贮存点监测:通过安装实时监控设备,对垃圾贮存点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垃圾贮存量和垃圾贮存点使用情况,为科学管理和调整提供依据。
三、垃圾处理方式1. 环保处理厂建设:市政府投资建设环保处理厂,对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 垃圾焚烧发电:对干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利用焚烧余热产生电力,实现资源再利用和能源回收。
3. 垃圾堆肥:对湿垃圾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厌氧发酵生成有机肥料,促进土壤肥力改善和农业生产。
4. 垃圾填埋处理:对部分无法回收和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避免垃圾堆积和扩散,减少环境污染。
四、垃圾处理费用管理1. 垃圾处理费用征收:设立垃圾处理费用征收机制,按照不同垃圾种类和数量收取相应的处理费用,用于垃圾分类处理和管理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巨浪环保有限公司危险废物分类贮存制度上海巨浪环保有限公司处置废物种类众多,各类废物危险特性各不相同。
为保障危废贮存过程安全性及生产管理的便利性,特制订本制度。
一、危险废物贮存区域划分
焚烧车间废物贮存区域为配物车间,配物车间内部划分为料斗区域、临时贮存区、破碎配料区。
废液贮存区包括车间内原料储罐、地下储料池。
十间危废仓库可以按照危废性质和种类进行分类贮存。
脏桶在洗桶车间脏桶暂存区堆放。
二、废物入厂后卸料贮存管理
1、固体危险废物
无需检测固体废物进厂后,铲车工将部分可直接配料的固体危废按照生产需求卸至临时贮存区或配料区的地坑内。
对有疑义废料在坚定结果出来以前,将废料卸到危废仓库暂存,在危废仓库管理台账中登记危废产生单位名称、数量、危废编号、危废名称等信息。
对于含有易燃液体废料如实验室废物等,必须进入危废仓库,出库后即投即烧。
2、液体危险废物
液体危险废物有物化和焚烧两种处置方式。
对于可采用物化处理的废
料,根据废料种类和性质,按照卸料规定将废料卸至物化车间内的原料
储罐或者地下储料池进行贮存。
采用焚烧处理的废液在危废仓库暂存,焚烧前用泵转移至废液中间槽待
处理。
3、污泥
待干化污泥在配物车间内贮存,干化好无机污泥及焚烧残渣、飞灰一同
贮存在危废仓库,集中清运。
污泥及残渣都要求带内衬吨袋包装。
4、脏桶
脏桶堆放在洗桶车间暂存区,洗好的包装桶及时清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