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类型。
本文将重点探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是一种通过风轮捕捉风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与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相比,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具有更高的风能利用率和更宽的转速范围。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风轮转速,以适应风速的变化,从而保持发电机输出频率的稳定。
空载并网控制是指风力发电机在不带负载的情况下与电网连接。
实现空载并网的关键在于控制风轮转速和发电机电流,以确保发电机与电网的同步。
常见的空载并网控制策略包括以下两种:直接并网法:在风速达到额定值后,风轮直接驱动发电机进入同步状态,然后进行并网。
此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并网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
软并网法:通过控制风轮和发电机的转速,缓慢地将发电机接入电网,从而避免冲击电流的产生。
这种方法需要更多的控制环节和算法,但其并网效果较直接并网法更为平稳。
优点: a.由于能够适应风速的变化,所以具有较高的风能利用率; b.通过调整转速,可以减轻风轮和发电机的机械应力,提高设备的寿命;c.与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相比,其启动和停止更为灵活。
缺点: a.控制系统的设计较为复杂,需要精确的转速和电流控制; b.并网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 c.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电网的波动,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在现代风力发电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根据某风力发电场的数据,采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后,该风电场的年发电量增加了30%,同时设备维护成本降低了20%。
这充分证明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在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的优势。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控制是风力发电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控制风轮转速以适应风速的变化,保持发电机输出频率的稳定,可以实现高效的电能转换。
无源性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仿真研究建模图

3 w
[w]
L_RL
Vq
Discrete-Time Ki_volt 0 9 Vmeas boolean
[w]
Ki Hold Reset
6 Theta_PLL
sin
dq0_to_abc Transformation
I
Integrator
Out
cos
[w_wr]
Llr+Lm
[Iqr_ref] [w_wr]
E
2 Qref angle_rotor_rad PQ_pu [PQ_pu]
Electromagnetic torque Te (pu) Rotor current ir_c (pu)
Vabc_rotor_pu
E
Qref_pu
[angle_rotor_rad] [wr] wr
[Iabc_rotor] [Pitch_deg] Pitch_deg
[Iabc_stator]
[Tem] Continuous powergui [Tm]
Tem_pu
[Vabc_B1]
Vabc_stator_pu Tm_pu
D
[Vabc_B1]
[Iabc_stator] <Rotor speed (wm)>
Rotor angle thetam (rad)
[Vabc_grid_conv]
Iqr_ref limit
sqrt
1 Iq_ref Iq_ref
Iq_ref
Vd_ctrl_grid_conv
0-Mod_index_max_grid 5 Vdc
Iqrlim
[Vdc]
Id
Demux
Idqr 4 1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转子侧控制技术的研究

t nno e o es se a d d e e i l i t t b S l k t es l i s l h w ta ,tefaii t f i ld l f h y tm n o s h mu a o wi Mal / i i , h i a o r ut s o t h s lyo o t t s tn h a mu n mu t n e s h e bi
的框 架结构, 进而对背靠背 P WM 变流 器的控制 策略进 行 了研 究。建立 了转子侧 变流 器控 制模型 , 设计 了基于定子 电压
定 向 ( V )矢量 控 制 的 变速 恒 频 双 馈 风 力发 电 系统 方 案 , 用 Malb Smuik构 建 系统 模 型 并进 行 了仿 真 , 真 结 果 表 S () 利 t /i l a n 仿
明控制策略 和技 术的可行性 , 系统 实现 了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的解耦控 制和 最大风能跟踪控制 。最后 , 构建 了一 台 1 W 1k
实验机 组 , 并进 行 了 系统 稳 态 实验 研 究 , 证 了方 案 的 可 行 性 。 验
关 键 词 :变速 恒 频 ; 双馈 感应 电机 ; 靠 背 P 背 WM 变 流 器 ; 矢量 控 制 中 图 分 类 号 : M9 T 1 文 献标 识 码 :A
t e c n r l t a e y a d t c n q e h y t m e l e h c ie p we ,r a t e p we h o to r tg n e h iu ,t e s s e r ai s t e a tv o r e c i o r& c u l g c n r l n xm u s z v o p i o to d ma i m n a wi d p we r c i g c n r 1 i a l n o rta k n o to .F n l y,a k x e i e t l e sb i ,o ih t e s e d x e i e t l e e r h i o — n 1 W e p r n a ti u l 1 m s t n wh c h t a y e p r n a s a c c n m r s d ce u t d。t e f a i i t ft e s h me i r v d h e sb l y o h c e p o e . i S Ke r s y wo d :VS CF;DF G ;b c -o b c W M o v re ;v c o o t o I ak t- a k P c n etr e trc n rl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应用研究

统。其优点如下 。
I
f± m x厂
I
系统 、开关磁 阻发 电机系统等 ,这些 变速恒频发 电系统 有 的是发电机 与电力 电子 装置相结 合实现构而实现变速恒 频的。这
些系统都有 自己的特点 , 适用 于不同的场合 。下面对 这
较 高。 2 )输 出波形 中谐波分量小 而且频率高 ,容易滤去 ,
可以得到很好的正弦波形 。
量和系统 的容 量 相 同。有 高频 电流 谐 波注 入 电 网。 目
前 ,永磁发电机 系统 是研 究 的 热点 之 一 ,而且 发 展很 快 ,国外 已经出现了兆 瓦级永磁风力发 电机 系统 。
风速下 ,风轮机吸收的功率不超过最大值。 ()提高了系统的风能利用率 3
围内变化,通过对最佳叶尖速 比的跟 踪 , 风力发 电机 使
组在可发 电风速下均可获得最佳 的功率输 出。风力发 电 机组的控制技术从 机组 的定桨距恒速运行 发展 到变速运 行 ,已经基本实现了风力发 电机组从能够 向电网提供 电 力到理想地 向电网提供 电力 的目的。
2 )电动机为无刷结构 ,易维护。 3 )易调节 。通过 励磁调节 可 以很方 便地控 制它 的 输 出特性 ,使风力机实现最佳叶尖速 比运行。 该系统缺点为 :交交变频控制电路复杂 。可 以考虑
— —
式中 r n ——功率绕组 电流频率 ,与电网频率相 同; 控制绕组 电流频率;
靠。
该系统缺点 为:电力电子变换 装置容量较大 。仅仅 适用于中小型风 电系统 ,研究较少。
3 无刷爪极式发电机 系统… .
无刷爪极式 自 励发 电机 , 子铁心及 电枢绕 组与 同 定 步电动 机相 同 ,区 别仅 在于 它 的励 磁部 分 ,如 图 2所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研究

收稿日期22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智能控制的多模态集成融合方法研究”(3ZS 2B 5235)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研究贾石峰(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 分析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给出了变速恒频技术在发电机组中实现变速运行的不同方式.通过比较变速工作时的定转子状态,采用控制发电机转子电流的大小来实现双馈异步发电机输出端电压稳定.根据运行数据,总结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若干优势.关键词: 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中图分类号: TM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0366(2008)0420094203Research on the System for V ar ia ble 2Speed Constant 2Fr equencyDoubly 2Fed Wind Pow er G enera torJ IA Shi 2feng(College of A utomation and Elect rica l E ngi nee ring ,L a nz hou J ia otong U niversity ,L 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 The st ruct ure and f undament al pri nciple of variabl e 2speed co nst ant 2f requency doubly 2fe d wi nd power generator system i s a nalyzed.Different met hods about power generator varia ble 2speed run are real 2ized based on varia ble 2speed consta nt 2f reque ncy technology.By t he compa ri son of vari able 2speed work stat e of st ator and rotator of va riabl e 2spee d constant 2f requency power generat or ,t he generator rot ator cur 2rent cont rol met hod i s adopt ed t o i mpl ement outp ut vol tage st abilit y of doubly 2fed asynchronization power generator.According to t he operat ing data ,some adva nt ages of t he generator syste m are sum marized.K ey w or ds : VSCF ;doubly 2f ed ;power generator 能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对风能的开发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现代兆瓦级以上的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多采用风力机变速运行的方式[1],这种运行方式可以实现优化风力发电机组内部件的机械负载及系统内的电网质量.风力机变速运行时,与其连接的发电机也作变速运行,因此必须采用在变速运转时能发出的恒频恒压电能的发电机,才能实现与电网的并网连接[2].将具有绕线转子的双馈异步发电机与应用最新电力电子技术的IG B T 变频器及PWM 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实现这一目的,也就是变速恒频发电系统.1 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系统采用双馈发电机是风力发电技术的一种主流技术,双馈发电机的结构类似绕线型感应电机,其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网,转子绕组由一台频率、电压可调的低频电源供给三相低频励磁电流.1.1 VSCF 风力发电机结构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子与转子两侧都可以馈送能量,由于转子侧是通过变频器接入的,低频电流起到了励磁作用,因此又称为交流励磁发电机,还有些文献称之为可变速发电机、变速恒频发电机或异步化同步发电机.第20卷 第4期2008年12月 甘肃科学学报Jo urnal of G ans u Sci ences Vol.20 No.4Dec.2008:20080229:04220双馈异步发电机主机结构特点:定子与一般三相交流发电机定子一样,转子采用三相交流绕组.正常工作时,定子绕组并入工频电网,转子绕组由一个频率、幅值、相位都可以调节的不同类型的循环变流器作为三相变频电源供电,转子励磁系统通常采用交2交/交2直2交变频电源供电.双馈异步发电机组成的变速恒频发电系统如图1所示.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原动机为风轮和风轮传动系统.由于风速的特殊性(随机性、时变性等),使得双馈风力发电机区别于一般的双馈电机控制.基于变速恒频控制技术的交流励磁风力发电机系统主要由风轮、增速器、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检测等系统组成[3~4].图1 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系统结构1.2 VSCF 风力发电机原理双馈异步发电机在稳态运行时,根据感应电机定、转子绕组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相对静止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如下n 1=n ±n 2,(1)f 1=p n/60±f 2,(2)s =n 1-n n 1=±n 2n 1,(3)式中n 1、n 、n 2分别为定子电流磁场旋转速度、转子旋转速度和转子电流磁场相对于转子的旋转速度,f 1、f 2分别为定、转子电流频率,p 为发电机极对数,s 为发电机的转差率[5].由式(1)可知,当发电机转子转速n 发生变化时,调节转子电流频率f 2,可使f 1保持恒定不变,实现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变速恒频控制.当n <n 1时,电机处于亚同步速运行状态,转子磁场旋转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同,励磁电源向转子提供交流励磁电流,定子向电网馈出电能,式(1)、式(2)、式(3)均取正号;当>时,电机处于超同步速运行状态,转子磁场旋转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此时定、转子均向电网馈出电能,式()、式()、式(3)均取负号;当n =n 1时,f 2=0,励磁电源向转子提供直流励磁,此时电机作为普通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运行.当风速变化时,V SCF 系统工作过程有:(1)当风速降低时,风力机转速降低,异步发电机转子转速也降低,转子绕组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转速将低于异步电机的同步转速n s ,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的频率f 低于f 1(50Hz ),与此同时转速测量装置立即将转速降低的信息反馈到控制转子电流频率的电路,使转子电流的频率增高,则转子旋转磁场的转速又回升到同步转速n s ,这样定子绕组感应电势的频率f 又恢复到额定频率f 1(50Hz ).(2)当风速增高时,风力机及异步电机转子转速升高,异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的频率将高于同步转速所对应的频率f 1(50Hz ),测速装置会立即将转速和频率升高的信息反馈到控制转子电流频率的电路,使转子电流的频率降低,从而使转子旋转磁场的转速回降至同步转速n s ,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频率重新恢复到频率f 1(50Hz ).必须注意,当超同步运行时,转子旋转磁场的转向应与转子自身的转向相反,因此当超同步运行时,转子绕组应能自动变换相序,以使转子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倒向.(3)当异步电机转子转速达到同步转速时,此时转子电流的频率应为0,即转子电流为直流电流,这与普通同步发电机转子励磁绕组内通入直流电是相同的.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双馈异步发电机已经和普通同步发电机一样了.双馈异步发电机输出端电压的控制是靠控制发电机转子电流的大小来实现,当发电机的负载增加时,发电机输出端电压降低,此信息由电压检测获得,并反馈到控制转子电流大小的电路,也即通过控制三相半控或全控整流桥的晶闸管导通角,使导通角增大,从而使发电机转子电流增加,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增高,发电机输出端电压恢复到额定电压.反之,当发电机负载减小时,发电机输出端电压升高,通过电压检测后获得的反馈信息将使半控或全控整流桥的晶闸管的导通角减小,从而使转子电流减小,定子绕组输出端电压降回至额定电压[6].1.3 VSCF 风力发电机运行数据采用VSCF 技术,1.5MW ,4极(同步转速1500r/mi n )双馈异步发电机实验样机功率/转数运行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见,风力发电机不论在亚同步运行、超同步运行,还是过负荷运行过程,VS F 系统都要起59第20卷 贾石峰: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研究 n n 1122.2C图2 1.5MW4极双馈异步发电机功率/转数运行关系到功率调节的作用.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和捕获最大风能的要求,发电机转速在不断变化,而且经常在同步转速上下波动[7],这就要求转子交流励磁电源有良好的变频输入输出特性,具有能量的双向流动能力,采用IG B T 器件构成的PWM 整流2PWM 逆变形式的交2直2交静止变频器作为其励磁电源.2 VSCF 风力发电机系统的优越性通过对VSCF 双馈异步发电机实验样机的实际运行效果分析,V SC F 风力发电机系统较传统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系统具有下列优势:(1)VSC F 发电系统有能力控制异步发电机的滑差在恰当的数值范围内变化,因此可以实现优化风力机叶片的桨距调节;(2)由于风力机是变速运行,其运行速度能够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被调节到风力机的最优化效率数值,使风力机的功率系数C p 值得到优化,从而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8];(3)可以实现发电机低起伏的平滑的电功率输出,达到优化系统内的电网质量,同时减小发电机温度变化;(4)可以降低机组剧烈的转矩起伏和噪声水平,从而能够减小所有部件的机械应力;(5)可独立运行,也可并网运行,并可实现功率因数的调节.3 结束语研究了V SC F 风力发电机系统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数据和系统优势.建立在VSCF 发电技术基础上的双馈异步发电机确保发电机输出功率恒频、恒压,保证了功率输出的平稳性和传动系统的柔性,实现风能-电能安全可靠转换,VSCF 是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流机型的关键技术.风电是一种新能源,风能是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传统能源日渐枯竭,风力发电将成为工业化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1] 叶杭冶.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吴国祥.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空载并网控制策略[J ].电工技术学报,2007,22(7):1702171.[3] Wang Q ,Chang L C.An Intelli gent Maxim um Po wer Ext rac 2t ion Algorit h m fo r Invert er Based Variable S peed Wi nd Tur 2bi ne Syst ems [J ].IE EE Transactio ns on Power El ect ro nics ,2004,19(5):124221249.[4] Moo r G D ,Beu kes H J .Maxi mum Po wer Poi nt Trackers For 2wind Turbines[C ].2004,35t h Annual IEEE Po wer El ect ro nics Speci ali st s C o nference[A].Germany ,2004:204422049.[5] 代洪涛.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3,25(6):4792481.[6] 王海军.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变频励磁电源控制研究[D ].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07.[7] 王承熙,张源.风力发电[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8] 顾鑫.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研究分析[J ].华东电力,2007,35(2):1612162.作者简介:贾石峰(19682)男,吉林省长春人,1990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现任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69 甘肃科学学报 2008年 第4期。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主要优点和基本原理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和优点研究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变速恒频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风轮以变速运行。
这一调速系统和变桨距调节技术环节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其调节方法是:起动时通过调节桨距控制发电机转速;并网后在额定风速以下,调节发电机的转矩使转速跟随风速变化,保持最正确叶尖速比以获得最大风能;在额定风速以上,采用失速与桨距双重调节、减少桨距调节的频繁动作,限制风力机获取的能量,保证发电机功率输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提高传动系统的柔性。
上述方式目前被公认为最优化的调节方式,也是未来风电技术开展的主要方向。
其主要优点是可大范围调节转速,使风能利用系数保持在最正确值;能吸收和存储阵风能量,减少阵风冲击对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疲劳损坏、机械应力和转矩脉动,延长机组寿命,减小噪声;还可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改善电能质量。
尽管变速系统与恒速系统相比,风电转换装置中的电力电子局部比较复杂和昂贵,但本钱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因而大力开展变速恒频技术将是今后风力发电的必然趋势。
目前,采用变速恒频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由于采用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并辅之相关的电力电子变流装置,配合发电机进行功率控制,就构成了形式多样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主要有以下几类:鼠笼型异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绕线式异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同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双馈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其中,由双馈发电机构成的变速恒频控制方案是在转子电路实现的,采用双馈发电方式,突破了机电系统必须严格同步运行的传统观念,使原动机转速不受发电机输出频率限制,而发电机输出电压和电流的频率、幅值和相位也不受转子速度和瞬时位置的影响,变机电系统之间的刚性连接为柔性连接。
基于诸多优点,由双馈发电机构成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风力发电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必然的开展趋势。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根本原理双馈电机的结构类似于绕线式异步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均安放对称三相绕组,其定子与普通交流电机定子相似,定子绕组由具有固定频率的对称三相电源鼓励。
基于DSP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

现定 、 转子双馈 同时发电。双馈风力发 电机一般运行在 同步
速附近 , 以输入转子 的励磁 电流 的频 率将 非常低 , 所 控制难
度较大 。
器向转子提供直流励磁 , 此时发电机作同步电机运行。
收 稿 日期 :08— 4一l 20 0 1
14 S . D P及其外 围电路
本控制系统采用全数字化设计 , D P模块 、 由 S 速度采 样 模块 、 电流电压幅值采样模块 、 相位 差采样 、 机接 口模块 和 人 系统保 护模块等组成 。控制 器采用 T 公司 的 1 I 6位定点 电
的变 化 , 实现 变 速 恒频 恒 压 的 目的 。
事 件 管 理器 模 块 ( V 和 E B , 个 事 件 管 理 模 块 ( V EA V )每 E A)
中有 3个 全 比较单 元 ( 比较 单 元 12和 3 , 个 比较 单 元 都 、 )每 有 两 个相 关 的 P WM输 出 。 比较 单元 的时 基 由通 用 定 时 器 1 (V E A模 块 ) 通 用 定 时 器 3 E B模 块 ) 供 。 可 编 程 的 和 (V 提
n 1= /±n 7 2 , () 1
、
=
v u
×n±
() 2
式 中 :。 定 子 旋 转磁 场 的 同步 转 速 ; n为
图 1 系统硬件结 构图 13 双 P . WM 变流器 采用功率开关 I B G T构成 电压 型变流器 , 可交替实现整
t l l 为风力发 电机的转速 ; n 为励磁电流旋 转磁 场的同步转速 ; f为定子 电流频率 ; l P为电机 的极对数 ; f 为转子 电流频率。 2 当风力发电机转速发生变化时 , 可通过调节转子 电流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该文分析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区域,并针对高低风速区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实现低风速区最大风能追踪和高风速区的额定功率保持。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变速恒频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2)12(b)-00-01
在当今新能源技术开发中,风电成为最成熟、最具开发利用的发电技术。
风电机组是风电系统的重要装置,直接影响输出电能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选取合适的控制策略是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1 变速恒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
变速恒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机通过齿轮箱与发电机转子相连,发电机定子直接连接到电网,转子通过变频器并网。
“双馈”是指发电机的定、转子同时向电网馈电。
根据不同的风速,风力发电机组主要有五个运行区域,如图1所示,每个运行区域机组的输出功率不同。
图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区域
其中,a为并网区;b为最大风能追踪(mppt)区域;c为过渡区;d为功率限制区。
e为切出停机区。
由于风速的不断变化,风电机组运行在不同的运行区域。
通常将发电机组的运行策略确定为:低风速区域,实现最大风能的追踪或
使发电机的转速最大。
高风速区域,实现发电机组保持额定功率输出。
2 低风速区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
(1)矢量控制双馈发电机组矢量控制的目标是对发电机中复杂变量间的关系解耦,使实现控制变得简单。
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实现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的解耦控制,再分别对其施行闭环控制,实现风电系统的变速恒频运行和最大风能捕获[1]。
(2)直接转矩控制(dtc)直接转矩控制是通过对感应发电机的磁链和转矩做滞环比较,再适当选择逆变器的开关状态实现对发电机转矩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发电机最大转速的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的磁链轨迹有两种形式,一种正六边形,六条边对应于六个电压矢量,通过切换逆变器的开关状态,实现对磁链轨迹的控制[2];另一种圆形,通过实时计算发电机的转矩和磁链的误差,结合定子磁链的空间位置选择相应的开关矢量。
(3)滑模变结构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是利用其高速开关特性将系统的相轨迹引导到一个设计好的曲面上,使系统的状态变量在设计好的的曲面上做滑模运动。
双馈感应发电系统以功率相对误差作为切平面,实现误差跟踪和风能最大捕获[3];以力矩为控制信号,解决滑动模切换抖动的问题。
3 高风速区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
当风速达到或超过额定风速后,风力发电机组进入功率限制区。
变桨距控制技术是指通过调节桨叶的节距角,改变气流对桨叶的攻角,进而控制风轮捕获的转矩或者功率,在高风速区域通过对桨叶节距角的调整,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保持
恒定。
(1)模糊pid控制。
模糊pid控制在双馈风电系统的应用是将控制规则利用模糊集表示成规则库存入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实际响应状况进行模糊推理,实现对pid参数的最优调整,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给定信号为发电机的限制功率或转速,反馈信号与给定信号比较,对误差和误差的变化率进行模糊推理,对pid参数进行调整后发出桨叶节距角信号,控制节距角增大或减小[4]。
(2)h∞鲁棒控制。
h∞鲁棒控制是指在hardy空间中通过一些性能指标的无穷范数将被控系统的设计问题转变为h∞范数最小化的问题。
在风速和风向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利用鲁棒控制器设计的转速控制器使发电机在设定好的风速范围内运行,实现在低风速区的最大风能追踪和高风速区的保持额定功率控制[5]。
4 结语
该文针对不同运行区域的控制目标,分析了风力机特性,研究了实现最大风能追踪的控制策略,通过调节机组转矩或转速,保持最佳叶尖速比,追踪最佳功率曲线。
在高风速区域,对发电机组的变桨距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各控制方式进行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1] 张志,清灵,朱一凡.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0,37(4):18-21.
[2] 邢作霞,郑琼林.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直接转矩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4):556-559.
[3] 刘远涛,杨俊华,谢景凤,等.双馈风力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滑模解耦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0,37(4):
39-43.
[4] 王江.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5] 张先勇,吴捷,杨金明,等.额定风速以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恒功率h∞鲁棒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25(2):3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