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的概念

合集下载

从素描走向设计

从素描走向设计

课题1、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的概念素描——设计——设计素描课题目的:设计是我们的目的地,素描是我们的出发地,设计素描是我们由出发地到达目的地的必经之路。

我们从设计的概念出发,找出设计与素描的结合点,进而为设计素描定位,确定设计素描研究的范畴。

教学时数: 8学时内容结构: 一、感知设计二、理解素描三、认识设计素描教学建议:本课题的教学,学生要大量的收集相关资料,在讨论中,适当的临摹与整理,并粘贴到两开小的纸上,集中展览一次。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与讨论,会大大增加本课题的含量。

教学过程:一、感知设计①“设计”本是英语,在日本曾经译为“图案”。

设计的法语Desslndessin (素描、图案)基本相同,在拉丁语中Desigmdre (动)desinum (名)是微章,记号的意思,不过design 被用在与艺术有关的事物起源16世纪的意大利desegn 之后被法语采用,以后才被英文运用。

实际,设计本来意思是“通过符号把构思表示出来”形成视觉图像。

(摘自 《设计素描》 赵君超著)②“设计”一词本源拉丁语,即指“指示”意思。

原为按人的意愿,循规进行并完成事物的全过程。

设计演绎入英语之中即是Design ,音译“谛扎因”,其语文更完整了。

据《牛津大辞典》解释乃指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的心里计划及为实现计划而绘制的草图,图示方案等;二是人脑构想,建立规划等。

显然,设计是一种“智性”的劳作,亦即创造。

1、收集设计资料,然后分门别类转译成黑白图片到图书馆、商场及各消费场所,搜集各种各样的设计资料:①设计表达资料:设计平面制图,设计效果图,设计草图;②设计种类资料:产品广告、包装、V1、建筑、室内设计等等。

将所搜集来的设计资料,按照上述类别进行筛选后,通过复印机或黑白摄影,处理成黑白图形,粘贴在四开纸上。

2、通过学生分组的形式,对黑白图片进行对比,综合研究,形成共识:①对图片构成元素的认知:图形与文字,线条与色块②对图形表现手法的认知: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变形,现实与超现实③对图片元素构成的认知:把图形与文字看成符号。

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的概念

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的概念

从素描⾛向设计∶设计素描的概念课题1、从素描⾛向设计:——设计素描的概念素描——设计——设计素描课题⽬的:设计是我们的⽬的地,素描是我们的出发地,设计素描是我们由出发地到达⽬的地的必经之路。

我们从设计的概念出发,找出设计与素描的结合点,进⽽为设计素描定位,确定设计素描研究的范畴。

教学时数:8学时内容结构:⼀、感知设计⼆、理解素描三、认识设计素描教学建议:本课题的教学,学⽣要⼤量的收集相关资料,在讨论中,适当的临摹与整理,并粘贴到两开⼩的纸上,集中展览⼀次。

教师引导学⽣欣赏与讨论,会⼤⼤增加本课题的含量。

教学过程:⼀、感知设计背景资料:①“设计”本是英语,在⽇本曾经译为“图案”。

设计的法语Desslndessin(素描、图案)基本相同,在拉丁语中Desigmdre(动)desinum(名)是微章,记号的意思,不过design 被⽤在与艺术有关的事物起源16世纪的意⼤利desegn之后被法语采⽤,以后才被英⽂运⽤。

实际,设计本来意思是“通过符号把构思表⽰出来”形成视觉图像。

(摘⾃《设计素描》赵君超著)②“设计”⼀词本源拉丁语,即指“指⽰”意思。

原为按⼈的意愿,循规进⾏并完成事物的全过程。

设计演绎⼊英语之中即是Design,⾳译“谛扎因”,其语⽂更完整了。

据《⽜津⼤辞典》解释乃指两层含义,⼀是指⼈的⼼⾥计划及为实现计划⽽绘制的草图,图⽰⽅案等;⼆是⼈脑构想,建⽴规划等。

显然,设计是⼀种“智性”的劳作,亦即创造。

研究引导:1、收集设计资料,然后分门别类转译成⿊⽩图⽚到图书馆、商场及各消费场所,搜集各种各样的设计资料:①设计表达资料:设计平⾯制图,设计效果图,设计草图;②设计种类资料:产品⼴告、包装、V1、建筑、室内设计等等。

将所搜集来的设计资料,按照上述类别进⾏筛选后,通过复印机或⿊⽩摄影,处理成⿊⽩图形,粘贴在四开纸上。

2、通过学⽣分组的形式,对⿊⽩图⽚进⾏对⽐,综合研究,形成共识:①对图⽚构成元素的认知:图形与⽂字,线条与⾊块②对图形表现⼿法的认知: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变形,现实与超现实③对图⽚元素构成的认知:把图形与⽂字看成符号。

设计素描:设计素描概述

设计素描:设计素描概述
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概述
1.1 设计素描的概述
设计素描的基本概念
设计素描是一种单色视觉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以设计为出发点, 以实用性、创造性为主要研究目的的一种造型手段。它是将素描与设计意 识相结合,侧重于理性分析,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科学。 其特点具有无限的表现空间和外延以服务与设计专业。实训目的是重点启 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思维意识以及对物体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 能力。
• 1.13 现阶段学习素描的趋势
• 以我国的设计素描教学为例,第一学期通常都以基础素描为主,然后才是针对性的设计素描教 学。
• 不过近年来美,法等国家的一些美术学院开始提出纯设计的理念,主张放弃基础绘画的教学,让 学生不受基础绘画的限制,创新思维,完全从设计的角度去发挥和表现,美术界这一新形式的对 错与否尚无定论。
西班牙服装插画设计师ARTURO作品
产品、家具、交通工具
室内、建筑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1 设计素描与基础素描的注重点的差别。
• 设计素描: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表现新的视觉 传达与造型手法,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最终应用 于实际的生活中,设计为生活服务)
• 基础素描:(也称之为常规素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 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像照片一样记 录事件,传达精神思想,达到很高的艺术审美)
1.2 设计素描应用的设计领域
• 学好了设计素描后,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了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表现能力后,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 专业方向的情况,将设计素描更为具有使用价值的应用在设计的各个领域。

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2012上

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2012上
造型艺术: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 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
以具象描绘能力为培养目的的传统素描造型
一、素描的概念
所谓素描只要指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 构想的艺术形式。 1.素描是一种随意而快捷的将对象加以视觉化表现的方法。 2.素描是大型创作之前的草图或者草稿,选择材料具有随意性。
设计素描具体培养目的:
• 培养严谨的视觉感受与反应能力(眼)
• 培养科学的理性分析与理解能力(脑) • 培养丰富的形象思维与创新能力(心)
• 培养熟练的视觉传达与表现能力(手)
设计素描绘画要求:
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思维过程,在我们
感知、记忆、联想、思维、情感中,寻找新的画面构 成形式、新的创意点;其次要掌握相当熟练的表现技 巧,能将自己的创意快速、形象、准确、合理、具有 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分割与线性对比或立体具象构成作业一幅 解析与重组作业一幅 不同时空、不同特征的物象构成作业一幅 悖理与比例逆反作业一幅
5.
物象形式联想与意象构成作业一幅
结构素描
形体结构、空间结构、光影结构三大块
结构素描的表现方式: 重线条弃光影
重构造弃色调
全方位的透视表现
结构素描中药把握的关系: 形体与结构、形体与比例、形体与轮廓、形体与透视的。
1.
结构素描(16课时),作业 4 张
以方、圆为基本形体的物象写生一幅
2.
3.
人造物的写生默写两幅(其中一幅为楼梯的训练)
自然物的结构素描写生一幅

1. 2. 3.
表象素描(16课时) ,作业 4 张
明暗表现写生一幅 质感表现作业一幅 线的表现作业两幅

设计素描ppt课件(完整版)

设计素描ppt课件(完整版)

艺术个性美的表现
戴士和
费欣(俄国)
梵高(荷兰)
复习思考题 1.运用不同媒介材料表现同一题材的绘画练习。 2.谈谈你所喜爱的艺术家,喜爱的具体绘画表现方式及其风格形 成的偶然和必然性。 3.选择三位画家的作品,最好是在风格语言上有突出特色的作品, 进行比对分析,并在纸上画出分析结果,同时还要用文字写出你 对某一位画家具体某件作品的分析、评价和个人体会。
传统素描表现方式
联想性设计素描
素描中的抽象因素
艺术中的抽象概念是通过具象概念的比较而来的。所谓“具 象”是指艺术家的表现图式语言具有自然物表象特征的因素,从 视觉感受来讲,它更符合客观逻辑思维。“抽象”在《辞海》中 的解释:“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 的本质属性,同具象相对。指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分解成相对独 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
• 设计素描的目的就是针对各个设计领域的需要,负担起传达、记录、 思考的视觉化转化任务,设计是一种理念的传达;是一种思考过程; 是一种精神。当它转化为视觉图形告知人类的时候,其最直观的叙述 方式便是草图、预想图等。
达芬奇(意大利)
作者 李圆圆 指导老师 武丹
设计素描与传统写实素描的异同
设计素描是一门视觉艺术,提倡从“视觉思维”去认识素描,用素描 形式去发现、想象、创作思维符号,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
亨利.摩尔(英国)
谈到本质美离不开对物体本体论的论述。本体论是个哲学概念,它是关于 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对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 关于世界的本原或基质问题。哲学家们试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 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
八大山人
作者 倪芮 指导老师 武丹
作者 蒋大超 指导老师 马红

设计素描概述

设计素描概述

1.4.1设计素描的发展 1.4.1设计素描的发展
1.4.1设计素描的发展 1.4.1设计素描的发展
设计素描的起源可以延伸到约5万年前至1.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母 系氏族时期,先民们因原始信仰开始将自然现象、动植物等作为图腾崇拜而开始了 造型艺术的创造,也可以说这是原始时期设计意识的朴素萌芽时期。从古埃及、古 希腊、古罗马到两河流域;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19世纪俄罗斯巡回画派到20世 纪现代派,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 富的素描体系。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 奇就有了飞行器的设计。这是一个经典的设计范例。人类首度提出设计素描的理论 是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创立以及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拟定的《设计素描基 础教学大纲》,其确立了设计素描这一词语的概念。 西方发达国家独立的设计专业,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在我国,艺术设计 和设计素描基础课的确立更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艺术的 发展仅有二十年来的历史。
1.3 设计素描与设计
1.3.1培养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 (1)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设计素描强调由被动观察变为主动观察,更加强调 由传统素描的模仿对象变为设计素描的表现对象,而形象思维能力的丰富和成熟必 将带动技能语言的自由伸展,促成新的艺术形态的产生。现代设计素描教学应与时 代的内涵和特征相吻合,在训练素描基本功的前提下,强化素描自身语言的研究和 造型的感受力,创造力的挖掘,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造型 语言、表现方法,通过对形象的感悟、认识,对自然形态的重组、变形,从中孕育 出新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新的造型实体,使设计素描成为创造素描,为今后的设计 奠定基础。
1.3.1培养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 1.3.1培养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
1.3.1培养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 1.3.1培养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

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教案

《设计素描》教案课程名称;《设计素描》授课老师;向林授课专业;1002班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辅导实践(√)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教学学时;84课时学分数3学时分配;课堂讲授24学时;实践课60学时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系列的课题训练、理论讲授、作品赏析、写生辅导、师生互动、作业指导、讲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概念认知、方法体验、能力培养三个阶段教学过程中获取设计素描课程所给予的设计营养,完成从素描走向设计的任务。

教学重点: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创意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学难点:设计意识和方法难点处理:采用直观比较分析法,加强引导学生对设计意识和方法的学习与理解,并通过实践加以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谈话法综合运用。

教学内容过程:第一阶段设计素描概念的认知课题一、从素描到设计 ------ 设计素描的概念一、感知设计•出示课题资料。

•研究引导:( 1 )设计表达( 2 )设计种类( 3 )通过学生分组的形式对黑白图片进行对比综合研究形成共识。

二、理解素描1 、出示课题资料。

2 、研究引导:( 1 )经典素描的解读( 2 )素描外延的分析( 3 )素描意义的解析三认识设计素描1 、出示课题资料。

2 、研究引导( 1 )结构、质感和创意的整合。

( 2 )达·芬奇素描与设计素描的欣赏临摹。

课题二、设计素描的功能一、课题阐释:造型、创意、传达。

二、出示课题资料:三、造型四、设计素描造型问题要点1 、造型功能2 、造型思维3 、造型方法4 、造型要点5 、视感的多属性6 、多空间的多维度五、创意:六、传达:1 、设计思维的表达2 、设计语言的表达3 、设计创意的表达课题三、设计素描的目的1 、图形:认识、理解、表现图形2 、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和方法3 、语言:形成造型语言和设计语言第二阶段设计素描的思维方法的体验课题四、文法的启迪单位图形的词法组合图形的句法画面形成的章法一、体验思路:二、单位图形的词法三、组合图形的句法四、画面形成的章法课题五、在设计素描过程中体现图形的演化一、课题阐释:二、体验思路:1 、解读老子关于过程的方法论2 、简化形的体验•搜索自然界物象形态•对物体形态的简化3 、形的体验( 1 )曲线形( 2 )色调形( 3 )质感形三、演绎形的体验1 、从夸张到变形2 、从简化到抽象3 、从现实到超现实课题六、自然与观念的形式一、形式解读与体验1 、形式的概念2 、形式的意义3 、形式的比较二、已知基本形和具体形按照下列形式法进行组合,体验形式感1、对称与均衡2、分割与比例3、节奏与韵律第三阶段设计素描表达能力的培养课题七、结构——从关系到逻辑一、概念阐释:1 、结构2 、形体结构3 、解剖结构二、训练过程:1 、资料的收集与理论的研究:( 1 )文字材料( 2 )图片与实物资料( 3 )结构的逻辑2 、静体结构和动态结构的模拟和表现课题八、构图——从空间到画面一、概念阐释:1 、空间结构2 、构图3 、统一4 、变化二、训练过程:1 、几何形体透视结构的研究2 、不同位置与角度形体透视3 、研究物体在空间中透视的位置与比例关系4 、空间结构与画面物体结转换的练习5 、突破时空界限的组合课题九、形感——感悟形的魅力一、概念阐释:多边形、曲线形、随意形。

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

1设计素描:就是以设计为目的,以素描为手段,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艺术要求创造的单色造型艺术。

设计素描是一种侧重于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结台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从纯绘画形式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目的性很强的设计基础训练方式。

2☆设计素描的基本性质设计素描的基本性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属性:1.适应性2.审美性3.基础性3☆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素描,是人类最早从事造型艺术活动的方式之一。

从人类这些最早的以实用为目的的艺术创作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创造艺术的意义和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艺术产生于劳动同时艺术又推动了劳动生产。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许多画家都曾经参与过产品研发活动,那些产品的构想草图成为他们素描作品中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素描为设计服务的历史。

到了后期构想确定以后,才进入细致的描绘阶段,一般采用线条描绘加上适度的明暗渲染,要求透视正确、结构明确,可以称为产品预想图。

4设计素描的发展人类的产品创造历史中有一个从简单到负责,科技含量、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发展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质文明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

因为构想的表现难度增强,需要造型能力强的画家加入到创造活动中,这样就使像达芬奇那样的既是画家又是设计师的人成为可能,并增加。

到了欧洲产业革命阶段,工业产品大规模生产,促使了社会对产品设计的重视,对造型设计人才的需求的增加。

随之而来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建表明了设计学科的开始,专门的设计人才有专门设计学院培养。

相关的设计理论,具体的设计教学内容逐渐形成,其中包括设计素描教育、设计素描训练。

设计学科跟随者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发展,相应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

5☆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区别设计素描脱胎于素描,属于素描的一个分支。

设计素描和素描相同,都是用单色表现对象为特征的。

阿(1)、情感表达的程度不同纯绘画类的素描画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外在的线条笔触,都反映出画家对生活的感受,对具体对象的感受以及画家个人感情色彩的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从素描走向设计:——设计素描的概念素描——设计——设计素描课题目的:设计是我们的目的地,素描是我们的出发地,设计素描是我们由出发地到达目的地的必经之路。

我们从设计的概念出发,找出设计与素描的结合点,进而为设计素描定位,确定设计素描研究的范畴。

教学时数:8学时内容结构:一、感知设计二、理解素描三、认识设计素描教学建议:本课题的教学,学生要大量的收集相关资料,在讨论中,适当的临摹与整理,并粘贴到两开小的纸上,集中展览一次。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与讨论,会大大增加本课题的含量。

教学过程:一、感知设计背景资料:①“设计”本是英语,在日本曾经译为“图案”。

设计的法语Desslndessin(素描、图案)基本相同,在拉丁语中Desigmdre(动)desinum(名)是微章,记号的意思,不过design 被用在与艺术有关的事物起源16世纪的意大利desegn之后被法语采用,以后才被英文运用。

实际,设计本来意思是“通过符号把构思表示出来”形成视觉图像。

(摘自《设计素描》赵君超著)②“设计”一词本源拉丁语,即指“指示”意思。

原为按人的意愿,循规进行并完成事物的全过程。

设计演绎入英语之中即是Design,音译“谛扎因”,其语文更完整了。

据《牛津大辞典》解释乃指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的心里计划及为实现计划而绘制的草图,图示方案等;二是人脑构想,建立规划等。

显然,设计是一种“智性”的劳作,亦即创造。

研究引导:1、收集设计资料,然后分门别类转译成黑白图片到图书馆、商场及各消费场所,搜集各种各样的设计资料:①设计表达资料:设计平面制图,设计效果图,设计草图;②设计种类资料:产品广告、包装、V1、建筑、室内设计等等。

将所搜集来的设计资料,按照上述类别进行筛选后,通过复印机或黑白摄影,处理成黑白图形,粘贴在四开纸上。

2、通过学生分组的形式,对黑白图片进行对比,综合研究,形成共识:①对图片构成元素的认知:图形与文字,线条与色块②对图形表现手法的认知: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变形,现实与超现实③对图片元素构成的认知:把图形与文字看成符号。

解剖一至两个设计作品,从版式或构图角度,感悟一点“章法”的利害。

解读该设计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它的主题与观念是什么。

(图2,图3,图4,图5,图6)图 2 《小小图像》 康定斯基设计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复杂的形态简单化之后再复杂。

我们对形形色色的设计作品分解后,无非是用形与文字的组合,从这个逻辑角度上说,绘画也是图形的组合。

尤其在抽象派绘画作品中,更是在玩味图形组合的游戏。

康定斯基在绘画的道路上走向抽象成为抽象派画家之一,他对点.线.面有颇深的论述,使我们看到了设计的基本元素。

而我们的设计素描就包含了这些符号。

图 3 《线与色的构》 蒙德里安蒙德里安是另一位抽象派绘画大师。

他比康定斯基抽象的更彻底,他用横竖两根线支撑画面,我们可以说,他是在设计比例。

着一点恰恰是我们画素描起稿时确定物象比例的技巧。

图 4 《著名建筑设计家柯布西埃在一个平面上运用摸数的方法进行分割,推导分析出24种变换方式》这同蒙德里安的“分割”是一个逻辑。

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空间设计的版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同时也成为绘画构图的内核。

图 5 《红蓝椅子》里特维特我们抛开这件设计作品的功能不谈,它的形式成就是蒙德里安的线条与色块的组合。

同一种元素无孔不入。

图 6 《卡塞尔美术学院》建筑的外立面不也是这种分割的影子吗?二、理解素描背景资料:素描的涵义:1、素描在汉语中解释为:单纯用线条描绘,临写物体的意思,在绘画领域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是通向其它艺术门类的桥梁。

实际上,素描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一般情况下依靠作者思维使这种描绘激情倾注到艺术表现之中,并采取变形,夸张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对形象给予必要的强调和丰富,这是素描的表现功能所在。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它除了作为基本功﹑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素描是一种思维方式﹑研究方式,是艺术观念形成的重要过程。

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过程中,都要通过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归纳、整理,一般运用素描形式来体现。

为此,现实生活中,不管艺术的实践、设计师、画家都要具有较高的素描艺术素养。

生活中经常看到素描的存在,素描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存在于设计领域之中。

(摘录《设计素描》赵君超著)通常意义上的素描,是指全因素素描,即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体系。

从六十年代开始,结构素描的观念开始萌芽。

第一种结构素描是以研究物体结构的本质规律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体为例,它包括描绘骨骼、肌肉体积和运动中的综合关系。

但它的主要“形态”还是以(苏)契氏与欧洲古典素描为传统样式整合而来,并运用线条、明暗、调子加以表现,而“真实性”和模仿性是其主要特点。

第二种结构素描是流行于专业人士的口头语中,即结构素描不采用光影,它依靠线条的变化表现形象。

第三种结构素描即主要采用素描中最朴素的语言元素——线条。

用线条的手法,根据物体内外在的结构规律和构造方式进行描绘,图解的具象化,经常性再现样式。

研习导引:1、经典素描的解读①阅读和收集大师素描作品:安格尔的素描:安格尔是古典主义最后一位也是最杰出的一位素描大师。

他的人物素描登峰造极,几乎完美。

马蒂斯的素描:马蒂斯是野兽派的画家代表。

他的素描作品强调主观情调,其造成简单且有变形。

毕加索的素描,毕加索是立体画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素描作品将客观物象进行分解后重构,开辟造型新的境界。

蒙德里安的素描:蒙德里安是抽象画派的代表。

绘画在他那里抽象到了极点,绘画与设计在他那里开始结合。

②分别对上述四位大师的素描语言符号进行萃取。

安格尔:相切的图弧线浅马蒂斯:具有内在驱动的随意曲线毕加索:多边形蒙德里安:方形2、素描外延的分析:在经典素描的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素描的形式因素的运动轨迹,我们再从素描的相关形式来分析一下,素描又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找出相关的作品进行比较,并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①素描与速写:素描与速写仅仅在快慢的差别吗?②素描与白描:有人把素描与白描的不同点放在线条与色调上去考察,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素”与“白”才是它们的差别的症结所在。

素描在于素的细腻与深刻,白描在于自的“无”中生“有”。

③素描与草图:草图是素描的精髓。

学了素描不会画草图等于白学。

④素描与摄影:请在写实性这一点加以比较。

⑤素描与制图:制图不是素描吗?我们不认为制图就没有艺术性。

⑥素描与雕塑:问题不在于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里的比较,不必过于理性,也不要给予定论,见解越多越新鲜越好。

3、素描意义的解析:这里有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讨论深刻一些。

①自然形态与物语:就其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必须从研究自然形态开始,谁把素描写生看成可有可无,谁就要受到艺术的处罚,大自然不是“上帝”吗?她的和谐,没有哪一个艺术家所能比拟的,她所传达的物语,是人类永远也翻译不完的,科学家与艺术家乃至思想家所能做的只是一个角度或一个层面的见闻罢了。

当你全面解释她的时候,那只能是一种理论,而这种理论往往违反现实的逻辑。

我们画素描,必须跟客观的物与事进行对话,在意义上互动与交流,不然,我们的作品就没有什么意义,无论你的形式如何的创意。

②艺术形式与视觉语言。

从广义上说,凡是经过我们画出来的形态都是艺术形态,艺术形态有特殊的语言,即便是写生素描,也是有别于物语的视觉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符号又是语言的媒介,学素描,是从对物写生开始,那么到哪结束呢?我们不能抛开符号来回答这个问题。

抽象派把绘画形态演绎到符号的程度,设计便运用了这样的符号,计算机把符号转化成数字,便有了电脑设计。

(图7、8、9、10)三、认识设计素描设计素描是一个新的概念。

我们在认知设计与理解素描的基础上,再感知设计素描,就更容掌握设计素描概念的内涵,说是感知,是因为设计素描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

背景资料:图 7,8,9,10:《吉姆.戴思素描作品四幅》1经典素描解读: 运用四种不同手法的这四件素描作品,出自一人之手。

吉姆.戴思说:“我要使作品活起来。

”理解素描,先把这句话体味一下。

每一个画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形式, 然而画家们又在设法摆脱这种形式,不研究素描,就是要千方百计去寻找,△设计素描这一概念的形成是随着艺术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它是设计者设计意识的体现。

它侧重理性思维和设计的实用性,追求完美的图形效果和产品应用的功能。

设计素描源于人脑的思维意识,是设计理念和联系符号的再现,是对自然物象的重新诠释,同时,它又作用于思维意识,通过图形使之不断完善,达到设计目的。

(摘自《设计素描》赵君超著)△设计素描是应设计艺术的需要而相应产生的一种基础的素描训练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对物象进行照相式记录,而是积极研究其形体的构成因素,把它模糊的形象明确化,秩序化,进而表现明确的实质性形体与空间。

现代设计的教学是通过素描的学习来作为进入设计的基础步骤。

我们认为需达到以下目的:1、学生体会不同的造型因素在作品中的运用,加强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全面思维能力。

2、锻炼学生对空间中形态、结构的思维能力。

3、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及全方位的把握对象的能力。

4、锻炼学生纯粹的空间透视状态及造型规律,使学生能循序渐进的进入到以后的各项设计课程。

(摘自《设计素描课题教程》叶建新、张国珍、吴琴著)设计素描的基本概念很难用以往的传统理论来理解或解释,还如我们前面讲的,对设计素描的研究必须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因此,我们的思路是将“素描”与“设计”综合起来考虑它的概念。

所谓设计素描,是指作画者以设计艺术为目的,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艺术要求所创造的单色的形象绘画。

值得提出的是,这种设计素描反映在专业设计或生产领域中同反映在教学的基础训练领域中,其设计艺术要求与素描造型规律的运用是有侧重的。

就教学而言,无疑其素描造型规律的掌握与素描造型能力的训练是主要的。

(摘自《设计素描教学》谢芳著)研习导引:1、结构、质感和创意的整合设计素描:应当运用结构,能通过形光质色的媒介,创造意境,传达信息。

结构素描:以自然物象的结构为出发点,提炼物象的结构模式,发现物的结构逻辑,创造属于自己的形式结构。

质感素描:自然物象与艺术物象都有其表现的物质载体。

材料质地的感观效果,借助于形、光、色而表达出来,可通过技法表现物化物象质感,我们不仅应掌握表现方法,重要的是要体现物象表现肌理给人们的视觉感受。

创意素描:当我们把物与图都能变成符号的话,创意就比较好理解。

我们写文章讲话都要表达意义,设计素描是通过物象的组合传情达意。

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光线观看时,它给我们的感觉不一样,不同物体的组合也会让我们做出不同的反映。

创意素描是在用图形说话。

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分组讨论的方式对设计素描的特点与动能进行再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