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印象派大师莫奈及其作品
幼儿园艺术鉴赏案例:印象派画家莫奈

幼儿园艺术鉴赏案例:印象派画家莫奈
莫奈是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作品中充满了灵动的自然景色、光影变换和色彩斑斓。
以下是一个关于莫奈艺术鉴赏的案例。
莫奈的代表作之一是《睡莲》,这幅画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之一,画
面中充满了水面、荷花和小船,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令人陶醉。
同时,莫奈运用了大量的颜色变化和光影变幻来表现
荷花在水面上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令人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美妙。
除了《睡莲》以外,莫奈的另一个代表作是《印象·日出》,这幅画是
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阳光灿烂,充满了明媚的色彩和变幻
的光影,展现了莫奈对于大自然独特的感性理解和表现能力。
同时,
莫奈的画风中也充满了气氛感和审美冲击力,使观众能够深切地感受
到他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莫奈的画中通常表现的是生动的、自然的环境场景,
不同于传统艺术作品中那种理性、非自然的场景表现方式。
这种自然
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得莫奈的作品更具有现代性的特点。
总的来说,莫奈是一位深受认可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得
到高度赞誉。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表现,传递了一种富于生命力和活力的情感,让人们重拾对自然美好的感悟和赞美。
莫奈日出印象总结

莫奈日出印象总结引言莫奈(Claude Monet)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重要的一位法国印象派画家,被誉为“印象主义的奠基人”。
莫奈的作品《日出》是他创作的一系列印象派画作之一,被视为印象主义运动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画作的背景、主题、技法和艺术影响等方面对莫奈的《日出》进行总结分析。
背景介绍莫奈的《日出》是创作于1872年的一幅油画作品。
这幅画作是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勃艮第小镇利埃贝尔(Le Havre)湾上创作完成的。
《日出》是莫奈对日出景象的印象和感受的艺术表达,也被视为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主题分析莫奈的《日出》主要表现了早晨日出时分的海景。
画面中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天空呈现出多种色彩的渐变,海面上升起雾气弥漫,通过快捷、明亮的一筆一筆的斑斓色块描绘出景物的印象,展现出画家对世界感知的主观印象。
技法分析莫奈在《日出》中运用了印象派画家常用的一些技法,突破传统绘画的约束,追求色彩和光线的直接表达。
色彩运用莫奈在《日出》中大胆运用了明快的色彩,以点、斑、线的方式刻画出光照和光影变化,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效果。
他使用了大量的色块和点状笔触,以构建整体画面的形象。
莫奈善于捕捉环境中光线的变化,并将其以快速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刻画出来。
运笔技巧莫奈采用的是快速而活泼的绘画风格,用短小的、快速的笔触描绘出画面中的各种元素。
这种笔触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强调了光线的流动和景物的印象。
同时,莫奈的画笔在画布上的轻快地舞动,使得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气与活力。
艺术影响莫奈的《日出》被视为印象主义运动的里程碑之一,对后世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突破了传统绘画的约束,强调了画家主观感受的表达,为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莫奈的《日出》在笔触运用和色彩表现等方面,影响了很多后来的艺术家。
它打破了对细节的求全观念,更多关注整体效果的表现。
同时,这幅画作也使人们开始思考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对画面效果的影响,探索绘画中表现光影的新方法。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赏析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赏析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惊艳于自然景象,被公认为最出色的印象派画家之一,早期作品《日出》也深深影响这一流派的发展。
《日出》描绘了一幅舒适的江景图,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一个梦幻般的红色日出,这种明快的色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风景之中,画面上不仅有宽阔的大江景色,还有被阳光照射的竹林,一起形成一幅迷人的画卷,把人们带入幻境中。
画中的日出比所有其他色彩都明亮,它象征着希望,每一天都会有美丽的日出,太阳又一次升起。
此外,画中还描绘了许多饱含表情的自然图像,色彩绚丽多姿,不仅人物塑造得真实生动,景象更是充满情感,给人以身临其中之感。
在画出一个个梦幻般宁静日出的独特色彩之时,莫奈融入了许多印象派有趣的手法,例如调色,通过色彩的明暗变化来建立画面的层次感,让细节更加丰满生动;尤其是色彩的运用,莫奈以一种容易被人理解的情绪性画面,勾勒出深刻的艺术意境,用色彩烘托出柔和美,营造出祥和宁静的画面。
此外,画家在描绘这幅画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印象派的特点,如多色调的运用,25个不同的颜色和阴影,构成了深具内涵的艺术形式。
有着深厚审美趣味和国际风格的开放性,不断探寻未知的领略,开创了印象派风潮的新高度。
莫奈所创作的《日出》不仅刻画出宁静幽雅的大江景色,更重要的是它彰显着艺术家巧夺天工的创作力量和深厚审美趣味,在文艺复兴时期惊艳于自然界及艺术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印象派的发展。
迎六一,赏名画,十九世纪法国画家莫奈三十九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

迎六一,赏名画,十九世纪法国画家莫奈三十九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迎六一,赏名画,我的绘画,我的梦,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三十九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艺术就是个“悟到”的过程。
一个人将自己喜爱的东西,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等形式述说出一个故事,表述出对于美的感动,同时获得大众的喜爱。
在真正的艺术领域里,没有预备学校,但是有一个最好的预备方法,就是对艺术大家的作品抱一种最虚心的学徒的兴趣。
这样碾颜料的人常常会成为优秀的画家。
梦想成真的前提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点步,高人点步不如一朝顿悟。
”——题记十九世纪欧洲印象派绘画,始于19世纪6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达于鼎盛时期,绘画作品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
为了生动再现亲眼目睹的日常生活景象和自然风光,印象派画家大胆抛弃了长久受到公认的创作观念和程式,推倒了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不少法则。
他们纷纷离开空气沉闷的画室,在街头,在海滩,在原野和乡村,凭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眼睛,感受丰富多彩的事物,以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描绘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
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转到光和色上。
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
法国印象派画家最著名的是莫奈和马奈。
那幅色彩美妙的《圣拉札尔车站》是马奈的代表作。
画家们对印象主义的探索,使绘画靠近了它的本体,从这种意义上看,尽管印象派画家并没有抛弃再现的传统,却使现代绘画距我们更近了。
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
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莫奈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艺术欣赏: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代表作

艺术欣赏: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代表作一、引言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其代表画家之一就是克劳德·莫奈。
他以其对光线、色彩和观察自然的独特见解而享誉世界。
本文将重点介绍莫奈的代表作品,探讨他在印象派运动中的贡献。
二、《睡莲》系列克劳德·莫奈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睡莲》系列,这个系列共包含约250幅油画,展现了水面上浮动着各种色彩斑斓的睡莲花朵。
通过提炼自然景物中的颜色和形态,莫奈成功地捕捉到了水面上折射出来的亮丽色彩和光影效果。
三、《日出· 印象》《日出· 印象》是印象派运动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这幅画中描绘了一个渔船正在日出时划过海面,通过短而粗的筆触和用色以及不加强调物体轮廓的特殊手法,莫奈创造出了一种模糊而梦幻的画面效果,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意境的世界。
四、《印象· 日落》《印象· 日落》是另一幅在印象派运动中备受赞誉的画作。
它展现了太阳即将下山时天空发生的变化,以及湖泊和树木之间逐渐增长的色彩层次。
这幅画不再关注细节,而是通过运用明暗对比和不规则笔触来传达光线变化,并强调大自然中景色的流动性。
五、《浮冰上的桥》《浮冰上的桥》展示了德国哈姆山区风景中所见到的一座横跨斯沃尔岛河流面由浮冰组成的木质栈桥。
莫奈在这幅画作中以厚重且均匀浓墨描绘出巨大且离散状态异常有力度黑影,在背景设定为雄伟大气深远迷人的时候,将主观和客观艺术合二为一,实践了“光打散”之法。
结论在印象派运动中,克劳德·莫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和处理,创造了一种以色彩、光线和纹理为重点的画风。
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感,更传达了作者内心和感受。
莫奈以他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洞察力使得他成为这个画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运用大胆而激进的技法颠覆了传统绘画规则,并影响了后来许多艺术家。
通过欣赏莫奈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印象派画家独特的视角和对自然美感的追求。
艺术欣赏 - 莫奈的印象派作品赏析

艺术欣赏 - 莫奈的印象派作品赏析1. 印象派艺术简介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于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以强调光影效果、色彩的变化和瞬间感为特点,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规范,并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莫奈简介奥斯卡·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是印象派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与瞬间感为主题,注重形式和颜色之间的关系。
莫奈逐渐通过其创新性和大胆尝试获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3.《睡莲》《睡莲》是莫奈最知名的系列之一。
这幅作品是由他位于吉维尼花园中一个建造在水上的工作室所启发而创作的。
它展示了对水与植物相互交织、倒映光线及变化气氛捕捉技术的独特表达。
莫奈通过水面上的荷叶和睡莲的多重层次、柔和的色调和光影效果,创造出一种梦幻般、模糊而谜样的感觉。
4.《印日出》《印日出》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表现了莫奈对自然中光线变化及其对颜色和形态产生的影响感兴趣。
通过运用明亮而活泼的色彩,描绘了日出时水面上反射出来的金黄光芒,以及远处海岸线上轮廓清晰的渔船。
这幅作品几乎不关注物体细节,更强调整体效果和观者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5.《日本落红杨桥》《日本落红杨桥》是莫奈于1899年至1900年期间在伦敦住所附近创作的。
这幅画展示了对自然环境中颜色和气氛变化捕捉技巧的深入探索。
作品以精心选定的视角呈现了红叶飘落的杨桥,远处建筑物和水面倒影的细节被化为大胆的笔触和活泼的色彩。
这幅画传达了一种温馨而平静的氛围,让观者感受到秋天带来的安宁与美丽。
6. 总结莫奈作为印象派运动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光影、色彩变化的敏锐捕捉,在艺术界留下了深远影响。
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强调瞬间感,将观者引导至更深层次的体验与欣赏。
《睡莲》、《印日出》和《日本落红杨桥》等作品都展示了莫奈在表达光线、色彩和情感方面的非凡才能。
通过理解和欣赏莫奈的印象派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艺术在捕捉生活中微妙细节上所带来的魅力。
莫奈的睡莲 作品赏析

莫奈的睡莲作品赏析莫奈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光影的捕捉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睡莲系列堪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表现。
本文将从睡莲系列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对莫奈的睡莲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的历史背景。
莫奈生于法国,他在巴黎学习绘画,并受到了当时新兴的印象派运动的影响。
印象派画家们追求捕捉光影和色彩的变化,他们不再像传统绘画那样追求精确的细节和线条,而是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表现。
莫奈在印象派画家中独树一帜,他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对光影的敏感捕捉而成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大多创作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正值他的艺术创作达到巅峰。
他在吉维尼花园的睡莲池塘中种植了大量的睡莲,并将这一主题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
在他的作品中,睡莲成为了他对自然美的表达,也展现了他对色彩和光影的追求。
莫奈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不断尝试不同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力求捕捉睡莲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和美感。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的艺术特点。
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笔触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和柔和的过渡来表现睡莲的柔美和娇艳。
在他的作品中,睡莲的花瓣和叶子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感受到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
莫奈善于捕捉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他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浅色调和柔和的过渡,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宛如一幅梦幻般的风景画。
除了色彩的运用,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还展现了他对光影的敏感捕捉。
他善于利用光影的变化来表现睡莲在不同光线下的美感。
在他的作品中,睡莲池塘的倒影和水面的波纹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也展现了他对光影和色彩的精准把握。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的艺术价值。
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莫奈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也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读印象派大师莫奈及其作品

申永红,张京峰
(山西大同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 要:莫奈是 19 世纪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
一,人称“印象派之父”。其代表作品《日出·印象》、《睡莲》以其微妙、徇烂的色彩表现谱写了光与色的诗篇,甚至可以说
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通过研究莫奈及其作品,能够启发、提高我们观察自然、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
(二)作品风格 他蔑视各种陈规旧习,重视对现实的观察研究, 追求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根据画家的视觉感受作 画。为此,他经常到各地旅行写生,观察大自然景色 的变化,捕捉阳光、空气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他的 一生精力主要用在外光的探索上。他描绘不同时间 阳光照射下景物所反映的色泽,使画家对色彩的观 察理解大大地深入了一步。在彩色照相尚未发明之 前,像莫奈这样对自然色调的如此观察入微是很令 人叹服的。 综述,莫奈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 派之父”,也是印象派画家中第一个成功的人。莫奈 不仅对法国艺术、而且也对世界艺术作出了贡献, 而且印象派的成就也为世界艺术史留下了光辉的 一页,成为全人类的艺术魂宝。
1873-1878 年是莫奈创作中的丰收时期,是创作 了色彩的传奇,观照了世界的奇迹的时期。这期间, 莫奈静观着自己的花园和园前潺潺流过的溪水,并 不觉得有任何必要去证明自己的才力,去说服那些 不想听他说话的人。莫奈享受着这段幸福的时光,然 而这段时光持续得并不很久,而且从此一去不复返 了,在莫奈身上很快就燃起另一种“火焰”。
一、人生历程 (一)海边成长的少年时期 莫奈 1840 年 10 月 14 日生于巴黎,5 岁时全家 迁居到海边小城勒阿弗尔附近的圣阿德雷斯做杂 货买卖,他是杂货商家的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 里把他送到学校去读书,可是离开了海边的他就像 鱼儿离开水一样的难受,每天一放学就往海边跑。 他说:我愿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在上课 的时候,他经常将老师来回走动的样子用铅笔画下 来,而且画得很像,学们都极力赞赏。不仅如此, 由于父亲经营船具和杂货生意,小莫奈特别喜欢看 海面上那些来来往往的船只,并且试着去描绘他 们,在职业画家克弗朗索瓦·奥夏尔的辅导下,他很 快就能准确地描绘港口的船只与过往的行人了。随 后师从于风景画家布丹,由此,莫奈开始了他的艺 术生涯。18 岁时,布丹邀他同往户外写生,那时管装 颜料刚刚发明,户外写生还是新鲜玩意。莫奈起初 不以为然,后来方知师法自然之妙,认为户外写生 确是风景画家最好的作业方法,并且从那时起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成为印象派中坚的中年时期 1874 年,一群不肯在官方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 朋友,借用了摄影商那达尔的二楼展出画作。这群 青年叛逆者的作品,着色怪异,下笔粗放,以简朴的 日常生活为题材,不随时尚绘画端严人像和宏伟的 历史场面。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群 众不但前往讪笑,甚或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 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 名为《日出·印象》。一个好讥诮别人的评论家就用 此题名挖苦那群画家,称他们为“印象派”。第一次 画展完全失败,一张也没有卖出。1876 年第二次印 象主义画展,受到了更加强烈的舆论非难。在当时 的一份报纸上,登出了这样一幅嘲笑印象派的漫 画:在“印象派画展”的门前,一位怀孕的大肚子妇 女要进去参观,一个门卫拦住她说:“请考虑一下您 后代的健康”。莫奈劝他的朋友就用评论家送给他
(四)痴迷的晚年时期 绘画是莫奈生活的主题,到了晚年尤其如此。 他直接描绘自然,捕捉刹那的印象,将瞬间的美妙 光影固定在画面上。1883 年,莫奈的作品在巴黎、伦 敦、波士顿三地展出。这时印象派画家己渐受注意。 1886 年在纽约举行的画展,展出莫奈的精品 45 件, 这是他生命上的转点,他的作品成为收藏家猎取的 对象,自己也成了名人。1888 年连法国也公开承认 了他的地位,拟颁赠“荣誉勋章”给他,他忿然拒绝, 不向传统低头。自此之后,印象派作品风魔了千百 万人,大家不惜重金争购。而莫奈当初那一小幅倍 受讥笑的海景《日出·印象》已成为艺术殿堂的无价 之宝。莫奈比任何画家都更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 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他说:“光是画中 的主角”,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画“空气的美……但 这是不可能的”,莫奈毕生致力绘画那些不能画的 东西,他的精品中有许多是一瞬即逝的美丽景 物— ——《撑洋伞的女人》天空中有浮云掠过,我们几 乎可以感觉到那吹送浮云的微风,在浪花飞溅岸岩 的海景里嗅到空气中的盐味。1889 年莫奈与雕塑家 罗丹举办了联合展览,这也是莫奈最大的回顾展,参 展的 145 件作品大获好评,确立了他在国际画坛的 声誉。晚年的莫奈,在自己的宅邸中种植了许多睡 莲,他因为风湿病已不能在画架前作画,便在家里客 厅的墙壁上,用绑着长杆子的油画笔作睡莲的写生, 水光花影,斑驳闪耀,虽然已经不像青年时代那样严 谨、认真,但其敏锐而独到的色彩观察力,却丝毫不 减当年。如今,他画过睡莲的这座宅院已经开辟为莫 奈纪念馆,珍藏着许多印象派画家的作品。 1926 年 12 月 5 日,莫奈以 86 岁的高龄病死于 吉维尼的家中。他是自然的观察者,也是人生的观 察者,将人与物象在浩瀚的自然中视为连带同一的 生命,是他终生的信念。 二、艺术成就 (一)代表作品
而又带深灰的颜料,中央部分用的却是黄褐色。中 央三扇大门如同三个黑沉沉的洞穴,那木门的深暗 色今日仍可从画面上看出来。在以灰色为主的这种 深暗色度的调和之中,我们仍可看到停留在各种雕 塑上的光的符号,因为这些雕塑是用少量活跃的色 彩绘出的。彩绘玻璃窗上的蔷薇花饰,在正中大门 小尖塔后面用的是沉浊的蓝色,因而清晰可见。莫 奈所关注的正是这一点,总之不是建筑物本身,而 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作家、艺术评论家古 斯塔夫·热弗鲁阿在欣赏了莫奈二十几幅有关教堂 的绘画后,称赞这些画“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 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
(二)作品风格 他蔑视各种陈规旧习,重视对现实的观察研究, 追求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根据画家的视觉感受作 画。为此,他经常到各地旅行写生,观察大自然景色 的变化,捕捉阳光、空气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他的 一生精力主要用在外光的探索上。他描绘不同时间 阳光照射下景物所反映的色泽,使画家对色彩的观 察理解大大地深入了一步。在彩色照相尚未发明之 前,像莫奈这样对自然色调的如此观察入微是很令 人叹服的。 综述,莫奈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 派之父”,也是印象派画家中第一个成功的人。莫奈 不仅对法国艺术、而且也对世界艺术作出了贡献, 而且印象派的成就也为世界艺术史留下了光辉的 一页,成为全人类的艺术魂宝。
在室外作画。在勒阿弗尔,莫奈跟着布丹学了六个 月的绘画,布丹建议他到巴黎正规学些东西,于是 在父亲的资助下,带着布丹写给巴黎一些有名气的 画家的介绍信,19 岁的莫奈于 1859 年前往巴黎,走 上了他艰苦而坎坷的艺术之路。
(二)累积“印象”的青年时期 父亲希望他进美术学院受教于著名画家,而他 的叛逆性使他拒绝学院派教育而流连于各种画展, 和一些反学院派的青年画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巴 比松画家杜比尼和特瓦容对他影响很深。他来到巴 黎的第二年,一个大规模的现代派艺术画展开幕 了。这是个非官方的展览,展出作品中灿烂、强烈的 色彩和感人的力量,使莫奈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就 在这时,莫奈的兵役期到了,他被编入非洲军团,在 阿尔及利亚度过了虽为艰苦,但对青年画家来说又 很美好的两年,后因病被父亲赎回法国,又在家乡 阿弗尔海滩作画,在这里结识了热爱大自然的画家 琼坎。莫奈说“: 从那时起他成为我真正的老师,他完 成我眼睛观察事物的教育。”[1](P152) 1862 年,22 岁的莫奈再次来到巴黎求学,进入 古典主义学院派画家格莱尔画室,在这里结识了同 学 巴 齐 依 、雷 诺 阿 和 西 斯 莱 ,他 们 结 成“ 四 好 友 集 团”,三个朋友与莫奈一道开始倾向于走出画室向 卢浮宫和大自然学习。学业结束后就完全转向枫丹 白露森林和自己家乡的大自然写生。莫奈所关心的 是整个大自然,觉得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
《阿尔让特伊大桥》,该画是一幅充满阳光的风 景,各种冷暖的色点与絮乱的小笔触,在深思熟虑 中被组合进画面,使画面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洋溢 着色彩的旋律。强烈的光被分散到树丛、河流、大桥 上,一切都被光所包裹,使阿尔让特伊大桥成为光 的杰作。这也是画家艺术个性的表现。
《鲁昂大教堂》,这幅画显然是在一天下午画 的,当时天气阴冷,气氛忧郁,光线晦暗而又沉闷, 只见大教堂耸立于一片灰色的天空下,画面上用的 是赭石色。灰色的大钟,四周细细涂抹了一点既蓝
《睡莲》,1883 年莫奈到日维尔尼定居,他在那里 建造了一座小花园,以便在那里画画;他在池溏里种 了许多莲花,这使他发现了实现他纲领的主题:画一 些坚硬的形体、水和空气,尽量使它们融合在一起。 这便产生了组画“睡莲”,“仙女池,玫瑰色的和谐”就 是这组画的其中之一。这幅画反映了莫奈一种物我 两融的愿望,但它没有一点悲怆的情调。
收稿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申永红(1971-),男,山西朔州人,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张京峰(1974-),女,山西大同人,讲师,研究方向:美术
教育。
-109-
的,自然的壮观显示着人的壮观。在莫奈的画中人 和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他们融合在景色、阳光 和空气中,而这一切又融合在画家特有的灿烂、艳 丽却又像乐曲般和谐的色彩之中。色彩就是描绘壮 丽的自然交响乐的音符。莫奈研究色彩入迷到了在 守护病中妻子时竟下意识地去观察搜索死亡在她 面孔上引起褪色的迹象,看到的是蓝色、黄色和灰 色的细微变化。他曾说过:“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 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 一小块蓝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 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 为止”[1](P152)。莫奈的创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现大自 然的方法,记录下瞬间的感觉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 满生命力和运动的东西。他把对象当作平面的色彩 图案来画,而不注意其重量和体积。29 岁时他开始 和雷诺阿共同在塞纳河上写生作画,他们为水面上 闪烁和晃动不已的光所激动,为迅速变幻的丰富色 彩所迷惑,于是自然而然产生了迅速疾驰粗犷的笔 触和灿烂斑驳的色块。他们在迅疾挥毫中获得了捕 捉瞬间即逝的印象的有效方法。1868 年,他与雷诺 阿、布日瓦尔一起创作了第一批印象主义的作品。
申永红,张京峰
(山西大同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 要:莫奈是 19 世纪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
一,人称“印象派之父”。其代表作品《日出·印象》、《睡莲》以其微妙、徇烂的色彩表现谱写了光与色的诗篇,甚至可以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通过研究莫奈及其作品,能够启发、提高我们观察自然、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
《日出·印象》,这幅名画是莫奈于 1872 年在阿 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 张 《日落》, 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 两幅画都没 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 实的否定,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就给这幅 画起了个题目— ——《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 写生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画 得非常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 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 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糊不清, 给人一种瞬间的 感受。1884 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 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 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 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以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 “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 冠。该画 1985 年被抢劫,被法国被盗艺术品侦缉处 于 1990 年 12 月 6 日在科西嘉岛一座别墅中查获。
-110-
们的诨号做画派名称,以示反抗,并于不久后成为 这一画派公认的领袖。他坚持大家继续用同一风格 作画,让法国人学习、欣赏他们的作品。到 1877 年 印象主义第三次画展开幕的时候,莫奈送展 30 幅 作品,这次展览参观的人很多,大家的批评也少了, 可是舆论界还是不放过他们,在报纸上讽刺他们, 还在剧院编排喜剧来嘲笑印象主义。到 1879 年印 象主义第四次画展开幕时,只有包括莫奈在内的 15 位画家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