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8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毛中特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8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毛中特论述题精编

1.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即使成为私营企业主的那部分人,虽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用工人,但也不同于历史上的民族资产阶级。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为我国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也不会否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

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什么是战略机遇期?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答案】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战略机遇期是各种因素和各种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战略机遇期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谁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这种机遇期,谁就能够获得新发展和新突破,忽视了它,就将丧失发展的有利时机;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需要人们去正确分析和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是可以延续和拓展的,只要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正确,我们就能够延长和拓展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只有紧紧抓住和用好了才有意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在于能善于发掘和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资源和关系,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4.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重大意义?

【答案】(1)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前3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出来的。

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1985年,邓小平说:“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时期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这两大原则实际上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严重困扰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一方面在理论上驳斥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总结性的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第三,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过去讲社会主义往往从静态中,用僵死的定义来概括社会主义。邓小平谈社会主义并没有把它限定在僵死的定义中,而是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一动态中,生动地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中,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过程中,来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

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案】(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3)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5)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答案】第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第三,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反映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一般联系,又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特殊联系。与剥削社会相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剥削制度的本质区别。强调共同富裕,既把社会主义与剥削制度区别开来,又把社会主义与原始社会共同贫穷区别开来,还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内在联系起来。

第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

第五,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等各方面的统一。

7.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答案】对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有人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有的用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