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第3节-水稻种质资源-2012年
(完整word版)水稻育种

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一章水稻育种第一节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1、稻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以上.•我国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产量高而稳,适应性强.•稻米食味和营养价值好,品质优于其它粮食。
2、我国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29.1%,稻谷产量则占粮食总产的47.3%,不足1/3的面积生产2/5以上的粮食,可见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3、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1)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我国年均生产稻谷1。
66亿吨,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6。
9%,为世界第一;水稻播种面积年均4。
9亿亩,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22.8%,仅次于印度;稻谷平均亩产338。
5公斤,比世界平均高38。
3%,在主要产稻国中名列前茅。
(2)我国是稻作历史古国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水稻栽培历史极为悠久,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稻谷、米粒、稻秆等遗物出土者达73处,最早的是浙江桐乡罗家角(7040±150BC)和余姚河姆渡(6950±130BC)。
古籍上有关水稻的记载非常丰富。
(3)我国是稻种资源富国●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漠河,53°27′N).生态环境极为多样,稻种资源异常丰富。
●到1990年底为止,我国已编入国家稻种资源目录的国内品种达54972份,其中古老的地方品种达46887份。
(4)我国是水稻科技强国•水稻矮化育种源于我国,被誉为水稻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作物育种3种质资源(4学时)

二、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1.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不同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变异
穗
普
分
通
枝 小
小
麦
麦
普通野生稻 (O. rufipogon Griff.)
亚洲栽培稻 (Oryza sativa L.)
2. 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 水稻籼稻矮源“低脚乌尖”与小麦矮源 “农林10号”对“绿色革命”的贡献。
特殊的育种目标需要特异种质
玉米粗缩病
小麦赤霉病
4. 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水稻驯化过程中生长习性的变异
a)
b)
O. rufipogon
普通野生稻
c)
O. sativa
栽培稻
d)
Norman Borlaug (right) in a field of improved tall wheat. Note that these traditional varieties come nearly to shoulder height. (Photo credit: CIMMYT)
• 丰产源—直接提高产量
提高产量和环境适应性的基因 提高养分的吸收(耐高肥水) 延长生育期 增加穗数, 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
3. 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 的种质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野生资源
传统品种
现代品种
问题:遗传多样性相对比较窄
Progress in the yield potential of rice
0.29 hm2 18.8亿吨
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
• 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遗 传育种专家。
杂交水稻育种种质资源利用与筛选方法改进

杂交水稻育种种质资源利用与筛选方法改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水稻,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杂交水稻育种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中,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杂交水稻育种种质资源的利用和筛选方法的改进,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一、杂交水稻育种种质资源的利用杂交水稻种质资源是提高杂交水稻品种的关键,有效利用与开发种质资源是提高杂交水稻育种效率的重要方法。
目前,通过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在父本、母本和杂交F1代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利用。
1. 优良父本种质资源利用:在杂交水稻育种中,选择具有高产性状、抗逆性和优良经济性状的父本材料对水稻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广泛收集和评价国内外的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出具有优异性状的父本材料,从而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 优良母本种质资源利用:优良母本的选择对于杂交水稻的育种也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适合杂交性状、早熟性状、兼抗逆性状和抗病虫害性状的母本,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和抗性,从而有效提高产量。
3. 杂交F1代种质资源利用:杂交水稻的F1代中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多样性,通过对F1代的研究和利用,可以发现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水稻品种。
同时,在对F1代进行筛选过程中,可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辅助选择,加速育种进程。
二、筛选方法改进的重要性水稻是一种兼性自交作物,在育种过程中,如何提高杂交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效率和准确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改进筛选方法是提高杂交水稻育种效率和育种质量的重要途径。
1. 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生物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为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如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杂交水稻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
2. 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引入: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对大规模杂交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快速筛选和评价。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25 (4 ):495-508DOI:10.13430/ki.jpgr.20231029001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杨德卫1,张海峰2,余文权3(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 350019;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州 350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州 350000)摘要: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
截止到2023年,我国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超过54万份,其中有8万多份是水稻种质资源,如何对这么庞大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精确评价与利用,这将对今后水稻种质创新与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梳理了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精确鉴定、水稻新品系创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水稻种质创制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水稻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方面的进展,并归纳形成了水稻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的新模式。
最后,本文就当前水稻核心种质构建、种质资源鉴定与挖掘以及种质资源共享共赢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专用型核心种资的构建、种质资源的精确鉴定、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种质资源的共享机制以及种质资源的合作交流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基因Progress on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Rice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YANG Dewei1,ZHANG Haifeng2,YU Wenquan3(1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9;2Institut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oil Fertiliz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0;3Tea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0)Abstract:Agricultural germplasm resources mainly include crops,livestock and poultry,agricultural microorganisms and medicinal plants. There are 134,000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preserved in China, among which 74,000 are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How to accurately evaluate and utilize such huge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ice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breeding. 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progress in collection,evaluation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creation of new strains of rice,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of rice,new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rice germplasm creation,and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xcellent genetic resources of rice,and summarized a new model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 creation and utilization. Finally,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rice core germplasm construction, germplasm resources identification and mining,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sharing and win-win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we analyzed and prospec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core seed resources,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of germplasm resources,the sharing mechanism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收稿日期:2023-10-29 修回日期:2023-12-06 网络出版日期:2023-12-19URL: https:///10.13430/ki.jpgr.20231029001第一作者研究方向为水稻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E-mail:***************通信作者:余文权,研究方向为茶树资源利用与茶文化,E-mail:****************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19);院平台提升建设项目(CXPT20230003);院东西部合作项目(DKBF-2024-12)Foundation projects:Fujian Agricultur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eyond the "5511"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ject (XTCXGC2021019);Institute Platform Upgrading Project (CXPT20230003); The College's East and West Cooperation Project (DKBF-2024-12)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5 卷germplasm resourc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and innovative utilization of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Key words:rice;germplasm resources;innovate;utilization;gene农业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1]。
水稻种质资源库介绍

水稻种质资源库介绍水稻种质资源库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资源库,它是指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水稻种质资源的机构。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对于保护和利用水稻种质资源,提高水稻品种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种质资源库的建立,需要收集和保存各种水稻种质资源。
水稻种质资源是指水稻的各种遗传变异体,包括不同的品种、亚种、野生种和杂交种等。
这些种质资源具有不同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可以为水稻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基础。
水稻种质资源库需要对这些种质资源进行分类、鉴定、描述和保存,以便于后续的利用和研究。
水稻种质资源库的建立,还需要进行研究和利用。
水稻种质资源库可以为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材料和技术支持,可以通过杂交、选择和基因工程等手段,创造出更加优良的水稻品种。
同时,水稻种质资源库还可以为水稻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可以通过研究水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特性,为水稻的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稻种质资源库的建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
政府需要加强对水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水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科研机构需要加强对水稻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水稻品种的质量和产量,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农业企业需要加强对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提高水稻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水稻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对于保护和利用水稻种质资源,提高水稻品种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水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水稻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为水稻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物育种学(第三章

2.齐文和茹考夫斯基对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
将作物起源中心扩大为12个中心: 1.中国—日本中心 2.东南亚洲中心 3.澳大利亚中心 4.印度中心 5.中亚细亚中心 6.西亚细亚中心 7.地中海中心 8.非洲中心 9.欧洲—西伯利亚中心 10.南美中心 11.中美和墨西哥中心 12.北美中心
第四节 种质资源工作内容
四.种质资源的保存
1.种植资源保存应掌握一定的原则: ①种植资源经过保存后,必须保持各样本 的生活力。 ②保持原有的遗传变异度。 ③维持样本的一定数量。
2. 种质资源保存范围
①用于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种质。 ②可能灭绝的稀有种和已经濒危的种质, 特别是栽培种的野生祖先。 ③具有经济利用潜力但尚未被利用的种质。 ④普及教育有用的种质。
3.保存的方式
(1)种植保存 (2)贮藏保存种子和营养体生活力的长短,隔 一定的时间在田间种植一次。 材料多时,可进行轮换种植。 种植保存需要注意两点: ①种植条件尽可能与原产地条件相似,以减少 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变而引起变异。 ②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天然杂交和人为混杂,以 保持原品种或类型的遗传特点和群体结构。
第三章 种质资源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在种质资源 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一. 种质资源的概念:
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称为种 质资源。(基因资源、基因库、基因银行)
二. 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瓦维洛夫的作物起 源中心学说
显性基因变异 原生起源中心
引出 选择
隐性基因变异 二级起源中心
(次生起源中心)
起源中心的标志
原生起源中心 ①有野生祖先 ②有原始特有类型 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次生起源中心 ①无野生祖先 ②有新的特有类型 ③有大量的变异 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水稻栽培育种的种质资源

水稻栽培育种的种质资源水稻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是全球粮食消费的主要来源。
第一个经济高产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在中国被发明,从此水稻的全球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一切离不开水稻栽培育种的种质资源。
本文将探讨水稻栽培育种中的种质资源,包括水稻种质资源种类、起源、特征以及在栽培育种中的应用。
一、水稻种质资源种类及其起源水稻种质资源是指水稻中天然存在的潜在生物学多样性,包括不同类型的基因型、生理和形态类型。
现已有超过13万份水稻种质资源被收集并储存,其中大部分来自亚洲和非洲。
这些种质资源可以分为种玉米某2021的几类,包括:1. 普通稻:常见于亚洲和非洲,一般需要泥涂田,密植,生长期较长。
2. 粳稻:生长期短,一年可以做两季,适合在中国和日本等地种植。
3. 糯稻:粘性大,口感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南部中国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4. 野生稻:野生稻是水稻家族其他野生物种的近缘杂交体,是半野生水稻。
野生稻具有抗性、耐盐、耐旱、耐病、粮食品质、活力等重要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
以上四类水稻种质资源在种质特性和适应性上存在巨大差异,是水稻栽培育种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种质资源。
二、水稻种质资源的特征及应用水稻种质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 生长期、生理和形态特征不同:不同的水稻种质资源生长速度、叶形、茎高、灌浆期长短等特点不同。
2. 抗逆性和耐胁迫性较强:野生稻和其它特殊类型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耐旱、耐盐碱、耐虫害、抗病毒、抗癌、抗致癌等特性,已经成为抗逆性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3. 遗传多样性丰富: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也非常丰富,水稻杂交所需要的千万级别的种质资源就来自于水稻的这种丰富多样的遗传多样性。
水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们可以提供抗虫害水稻、抗病毒水稻、耐盐碱水稻、抗旱水稻、重度疫苗水稻、红色稻、黑色稻等新品种的育成线索,为育种培育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
三、水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地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水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03--第-三-章(96)--种质资源

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理 中心。
第15页,共96页。
2、最初始的起源地为原生起源中心/初生中心
(primary origin center)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
农业科学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发掘和利用植物 种质资源的程度。
J.R.Harlan(1970)指出,“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人类了
解和发掘植物资源的能力”。
第10页,共96页。
三、保护种质资源
◆现状
生态系统退化迅速并不断加快,地球物种的消失日益加快。
地球史上物种大规模的灭绝发生过五次,最近一次是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
第27页,共96页。
(一)齐文和茹考夫斯基对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
将作物起源中心扩大为12个大基因中心,使之包括了所有已
经发现的作物基因种类。
(1) 中国—日本中心 (3) 澳大利亚中心 (5) 中亚细亚中心 (7) 地中海中心 (9) 欧洲—西伯利亚中心 (11)中美和墨西哥中心
(2) 东南亚洲中心 (4) 印度中心
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 因 控 制 的 多 样 化 地 区 , 即 次 生 起 源 中 心 (secondary origin
center )。
第16页,共96页。
显性基因变异 原生起源中心
(初生中心)
引出 选择
隐性基因变异 二级起源中心
(次生起源中心)
第17页,共96页。
第22页,共96页。
5、地中海中心: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和北非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抗虫性鉴定
以褐稻虱的抗性鉴定方法为例介绍。 褐稻虱抗虫鉴定方法:
三叶期后,均匀接入褐稻虱2-3龄若虫5-8只/株, 待感虫对照品种枯死时,根据稻苗死伤程度,评 定抗性等级。
采用苗期集团测定法进行苗期抗虫性鉴定
图片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苏昌潮博士
为确保各品种生长一致,所有供试材料分别浸种催芽。每个 品种分别播种于一个直径8.5cm、高9.0cm,盛满营养土的圆 形塑料钵中(钵底部有一小孔,便于渗透吸水)。
1.普通野生稻
生长于海拔400-600m的地区,喜温与水生;部分类 型可在深水中随水生长,但最适于浅水层。分布北 限28°14′N。
1.普通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形态特征和 栽培稻类似, 分蘖散生, 穗粒稀疏, 不实粒多, 种子成熟前 易落粒。
2.药用野生稻
分布于琼、粤、桂、滇4省 (区),以海南岛分布较多。 其分布北限为24°7′N。
按标准方法负责测定。
1.稻米加工(碾磨)品质的测定
稻米碾磨品质主要包括出糙率(又称糙米率)、精米率和整 精米率。
出糙率 (或糙米率):指干净的稻谷经出糙机脱去谷壳 后的糙米重量占稻谷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精米率: 是由糙米经精米机碾磨加工后除去糠层(包括 果皮和糊粉层)和种胚后,再经直径 l.0mm 圆孔筛筛去 米糠所得的精米重量占稻谷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1. 接种鉴定
1)育秧 将各供试水稻材 料的种子进行粒 选,各取30-40 粒种子,经消毒、 冲洗、催芽后, 在盛有肥沃泥土 的搪瓷或塑料盘 中育秧。每个盘 中最好同时安排 有感病和抗病品 种作对照。
2) 制备菌液
菌种采用酵母淀粉 琼脂培养基保存
2) 制备菌液
3) 接种
当秧苗达3-4叶期 时喷雾接种。
播种:每品种播35粒发芽种子 图片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苏昌潮博士
一般每28个品种(包括抗虫对照和感虫对照各一钵)分别置 于一个65cm×44cm×14cm的塑料箱内(箱内保持水层 2cm 左右)。
图片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苏昌潮博士
苗长到两叶一心时,按6-7头/苗的比例接入2~3龄褐飞虱若虫
虫源
接虫1小时 后检查若虫 分布情况
粘稻 糯稻 陆稻 早中稻 品种
晚稻 籼稻
水稻
亚洲 栽培稻
粳稻
丁颖根据我国栽培稻种的系统发展过程提出五级分类法 。第一级为籼亚种和粳亚种,第二级为晚稻和早、中季 稻群,第三级为水稻型和陆稻型,第四级为粘变种和糯 变种,第五级栽培品种。
三、种质资源性状的鉴定
(一)形态、农艺性状鉴定
包括生态型归属、株型、分蘖性、穗数、叶片性 状、穗型及其组成性状以及谷粒外形、色泽、芒、 粒重以及稻米性状等进行综合描述和鉴定。
紧颖野生稻
非洲栽培稻 展颖野生稻 重颖野生稻 颗粒野生稻 阔叶野生稻 长护颖野生稻 长雄蕊野生稻 南方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24,48
24 24 48 24 48 48 24 24 24
CC,BBCC
AgAg AcuAcu CCDD
东非、中非
西非 南美、西印度群岛 南美 南亚、东南亚
CCDD
中美、南美 新几内亚
AA AA
南亚、东南亚、中国南部 亚洲 新几内亚
(二)中国的野生稻及其地理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原产野生稻的主要国家之一, 分布有三种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 Griff.) 药用野生稻 (Oryza officinalis Wall.) 疣粒野生稻 (Oryza meyeriana Baill.)
(二)栽培稻的演化
冈瓦纳大陆 共同祖先 南亚和东南亚 多年生野生稻 rufipogon(AA) 热带非洲 longistaminata(A’A’)
一年生野生稻
nivara(AA)
Barthii(AgAg)
sativa(AA) 一年生栽培稻 indica javanica japonica
glaberrima (AgAg)
3.疣粒野生稻
本种为 陆生的 宿根性 植物, 有地下 茎,颖 面有不 规则的 疣粒突 起。
野 生 稻 植 物 学 特 性 比 较普通栽培稻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非洲栽培稻起源于长药(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
稻属植物分类研究简史
时间 1753 1894 1922 1931 1985 1989
2001
作者 Linnaeus Baillion N. Prodoehl A. Roschevicz R.I. 张德慈 Vaughan D.A.
卢宝荣等
分类结果 建立稻属 稻属分为4组5种 稻属增至16种 稻属分为4组19种+2变型 稻属分为22种 稻属分为4个复合体22种
张 德 慈 稻 属 分 类 系 统
O.eichingeri A.Peter
O.glaberrima Steud O.glumaepatula steud O.gradiglumis (Doell) Prod O.granulata Nees et Arn ex Hook tifolia Desv. O.longiglumis Jansen O.longistaminata A.Chev. et Roehr O.meridionalis N.Q.Ng O.Meyeriana (Zoll. et Morrill ex Steud) Baill
AlAl
非洲 澳大利亚 东南亚、中国南部
O.minuta J.S.Presl ex C.B.Preel
O.nivara Sharma et Shastry O.officinalis Wall.ex Watt
小粒野生稻
尼瓦拉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48
24 24
BBCC
AA CC
东南亚
南亚、东南亚、中国南部 南亚、东南亚、中国南部、 新几内亚
第三节
水稻种质资源
一、稻属植物及其染色体组
(一)稻属植物的种、染色体数及染色体组
水稻属禾本科(Gramineae)
稻
属(Oryza)
稻属由两个栽培种和20余个野生稻种组成
亚洲栽培稻/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 L.
非洲栽培稻(西非):Oryza glaberrima Steud.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0% 感(S)
6
7 8 9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1-25%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6-50% 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51-75% 全叶枯死 高感(HS)
2.自然诱发鉴定
选择稻瘟病重病区,在多雾天气和阴雨的条件 下,种植鉴定材料,采用自发诱发抗病鉴定。
种 O.alta Swallen
名
中文名 高秆野生稻 澳洲野生稻 非洲野生稻 短药野生稻
染色体数 48 24 24 24
染色体组 CCDD EE AgAg FF
分 布 中美、南美 澳大利亚 西非 西非、中非
O.australiensis Domin O.barthii A.Chev. O.brachyantha A.Chev et Rochr
程侃声与王象坤等研究结果都支持该观点。 日本学者Oka (冈彦一) 把亚洲稻分为大陆型和海岛型, 后 又改为印度型和日本型。
2.三分法
亚洲栽培稻可分为二个以上的类型。
主要论据:
Matsuo (松尾)根据谷粒的长、宽及其比率, 将水稻品种分为 三个生态型: A(圆粒)、B(大粒) 和C(细长粒)。 Morinaga和Kuriyama提出一个与籼-粳型并列的第三型, 即 爪哇型(Javanica) 。Chang(张德慈)采纳了这种分类法。
M
中抗
S
感病
病级 0
受害情况
抗性水平
高抗( HR) 叶上无病斑 苗瘟和叶瘟抗性分级标准(IRRI )
1
2 3 4 5
病斑为针头大小的褐点
褐点稍大
抗(R)
圆形至椭圆形的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斑直径 中感(MR) 1-2mm
梭形病斑,长1-2cm通常局限于两条叶脉间,受害 中感(MS) 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
接种后,在26-28℃下,用 薄膜覆盖保湿24小时。然 后移至室外,在20-30℃下 保持高湿,培养7天,进行 病情鉴定。
4) 病情鉴定 一般在接种后7天左右进行病情鉴定。
苗瘟和叶瘟抗性分级标准
级别
R
抗性类型
抗病
症状
叶片上未见斑病或产生针头状或稍在 褐点 叶片上产生圆形病斑,中间灰白色, 边缘黄褐色,病斑大小在两叶之间, 病斑直径在3mm以内 叶片上产生典型梭形病斑,中间灰白 色,边缘黄褐色,病斑超过两条叶脉 间的宽度
稻属分为3组25种
分类的依据:
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艺性状差异和杂交亲和力
60年代:参考种间F1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配对情
况(染色体组型分析)
近年:DNA分子证据
1931年Roschevicz根据稻属植物的形态和地理分 布,将稻属分为4组19种+2变型: (1)普通野生稻(Sativa Roschev.) (2)颗粒野生稻(Granulata Roschev.) (3)紧穗野生稻(Coarctata Roschev.) (4)长喙野生稻(Rhynchoryza Roschev.)
吸取若虫
检查 图片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苏昌潮博士
接虫
当感虫亲本TN1全部枯死时,对每个材料进行0, 1, 3, 5, 7 和 9级记载评分。
图片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苏昌潮博士
(四)耐逆性鉴定
以耐热性鉴定为例说明
(五)品质性状的测定
依据10项指标对稻米品 质进行综合定级。
由专门机构:中国水稻 所谷化室和湖北省农科 院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