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教学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

济南市纬九路小学马晓玲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理解则离不开思想感情的体会。如果单纯教字、词、句、篇,师生游离于文章情感之外,则把本来生动感人的课文,讲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人物的音容笑貌不见了,景物的情趣淡漠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没有了。失去了对感情的体会,也就失去了文章的灵魂。这种只讲其表、不解其里的程式化的教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后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挖掘和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把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讲得情景交融,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

一、教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内涵是实现“情融融,意切切”的基本条件

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向智能的转化,无不借助于具有动力因素的情感媒介来实现的。为了使学生披文入境,入境动情,教学每篇课文,我都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基调。教材中的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是学生的榜样,也是教师的榜样。备课时,自己首先从感受形象出发,使教材中高大的人物形象浮现在自己的眼前,活在自己的心上,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既是教育者又首先是受教育者的位置,产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对于那些描写自然美的课文,则通过语言文字的诵读,想象出一幅幅美丽、鲜明的画面,体会出作者观察事物的准确、细致、深刻,语言之优美贴切,以及字里行间洋溢着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自己先受感染。把握了课文的感情内涵,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讲课时再现出来,力求达到声情并茂。

文章的感情内涵,主要通过对内容的分析,对重点词句的推敲来把握,有的则要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探究。例如《第一场雪》写于1962年,正值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粮棉欠收,人民生活遇到了暂时困难。这期间,人们是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与农民一起盼来了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中无比喜悦,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这种喜悦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对国民经济复苏的欢欣,对国家走出困境的企盼。联系社会背景,对作者的感情才能有较深刻的理解。

二、范读课文,指导朗读是传导感情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神态自若,富有青春活力,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感染力量。特别要通过教师的范读传导感情。当教师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课文之中时,感情就自然流露出来,并传导给学生。例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齐唱“小小雨花石”之歌,让歌声把同学们带入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然后,我充满激情地朗读了课文。这一范读,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许多人流下眼泪。此时,课堂上静极了,激情从每个人的心头涌起,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张指导员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同学们,使同学们的心弦受到震颤。再如《一夜的工作》最后两个自然段,

作者满怀深情地抒发了对周总理无比崇敬的感情,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抑制不住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对这一类课文的教学,要做到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通过反复诵读,产生对总理强烈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和思想上的强烈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使整个课堂上“情融融,意切切”。

三、品味重点词语是理解感情的重要方法

课文所表达的自然、社会、艺术之美,都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之中,对于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悟出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第一场雪》对雪后景象的描述,从整体到部分,由景物到人物,从静态到动态,有声有色有形。教学这一段时,我紧紧围绕“雪美”的词语,引导学生品评体味。读到“嗬!好大的雪啊”时,先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透过一个“嗬”字,品味出作者对大雪的赞叹之情。经过品评,学生悟到,这一“嗬”含三赞:一赞雪之大;二赞雪景美;三赞人之欢。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通过仔细品味,达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效果。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与揣摩,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实现由情到理的过渡。

四、设计深浅适度、能荡起学生思维浪花的问题,是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重要途径教师是脑力劳动的指挥者,学生是思维园地里的劳动者。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享受到思维活动的乐趣和幸福。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一曲动听的交响乐,提问则是这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例如:教学《冬晚》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旧社会,认识小车夫的品质。同时,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当学生的心被小车夫的品质深深打动之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到这里,你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一个

同学说:“初读课文时,我认为小车夫太傻了,自己家里这么穷,很需要钱,拉车挣钱又那么不容易。作者不坐他的车给他钱,他还不要,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了,他不要别人施舍的钱,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这是劳动人民具有的人穷志不穷的美德。”另一位同学激动地说:“学到这里,我心情极不平静,我想,假如我是作者,我一定坐上小车夫的车,让他把我送回家,再多付给他车钱,既尊重小车夫的人格,又达到同情他帮助他的目的。”听完这位同学的发言,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掌表示赞许。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谈出了此时此刻的想法。大家的发言,说明同学们理解了小车夫的思想,也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一个问题的讨论,荡起了思维的涟漪,激起了学生对旧社会的憎恨,唤起了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使学生的认识在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得到升华。情感教学,不仅是教育的手段,还应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我们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还要促使学生在教师与教材内容的感召下,引起主体意识的觉醒,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阅读教学中应时时不忘感情熏陶,使经久不衰的情感因素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语文课上情融融,意切切。

教案实录

师: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放晴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生:(自由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感到雪后的景象怎样?

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感到雪后的景象非常美。

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瑞雪图,非常迷人,使我感到轻松愉快。

生:我仿佛看到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雪后是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象,给我们以美感。再读一读,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中品味出这种美的?

生:“山川、河流、树林、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我从“粉妆玉砌”这个词品味出美。

师:什么是粉妆玉砌?

生:“粉妆玉砌”是用白粉装饰、玉石砌成的意思,形容一片白色世界。

师:在课文中指用什么装饰,用什么砌成,结合课文内容再解释具体些。

生:在这里是指用白雪装饰,用白雪砌成,形容雪后世界一片白色。

师:还可以说成是怎样的世界呢?

生:银白色的世界。

生:洁白的银色世界。

生:洁白晶莹的世界。

师:很好。这晶莹世界给了你美感。还从哪些词语品味出美?

生:我从“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品味出美。这些词语写出了雪落在树上以后,树枝的样子和色彩,使我仿佛看到了那“银条儿”和“雪球儿”。

师:说得非常好。“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四个叠词,紧扣特点,贴切地描绘了“银条儿、雪球儿”的形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的确让人感到非常美。生:我从“玉屑似的雪末儿”这个词语中体会到美。

师:“玉屑似的雪末儿”怎么使你感受到美呢?

生:“玉屑似的雪末儿”是说雪末儿像玉石的粉末,在阳光照射下,十分美丽。

师:是啊,玉石既美又珍贵,用它来形容雪,当然让人感到美了。

生:“五光十色的彩虹”使我感到美。雪本来是晶莹透明的,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现出五光十色,像七色彩虹一般,所以很美。

师:理解得好。我也仿佛看到了这彩虹。

生:我从“簌簌地落下来”“雪末儿随风飘扬”两个地方体会到美。因为读到这两个地方我感到雪末在落,在飘,在动,使雪后的画面活起来了。

师:想象得很好。刚才,大家把表现雪后景美的词语都做了分析,理解和体味得好。谁能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一下,说一说,从哪些词语品味出美。

生:在这一段中,我们通过“粉妆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玉屑似的雪末、五光十色的彩虹、轻轻摇晃、随风飘扬、簌簌地”这些词语中,品味出美。

师:概括得很全面。读这一段时,要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展现这幅美的画面,体会雪景这美。请同学们练习读一读。

生:(朗读第三段)

师:读得不错。你仿佛站在雪地里,置身于美景之中。有一个地方,语气读得还不够。哪一句?

生:“嗬!好大的雪啊!”这个地方语气读得还不够。

师:对。“嗬!”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惊讶。

生:惊奇。

师:只是惊讶吗?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还有高兴和赞叹。

师:对,是又惊又喜,发出赞叹。赞叹什么呢?生:赞叹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

小学语文教学法作业一

小学语文教学法作业一 参考答案 一、简答 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特点。 (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整体性。 (2)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体观。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实践观。 (4)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心理学化。 (5)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2、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特征。 (1)继承性。 (2)综合性。 (3)层次性。 (4)发展性。 3、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 (1)双边性特点。 (2)双部性特点。 (3)双型性特点。 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模式。 (1)讲授模式。 (2)渗透模式。 (3)交流模式。 (4)诊疗模式。 (5)规程模式。 5、感知体验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1)情感熏陶型。 (2)语感品味型。 (3)审美悟道型。 6、运用自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目标。 (2)要重视动机的激发。 (3)要指导自学方法。 7、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1)统一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综合性。 (3)情意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兼顾性原则。 8、发展训练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1)思维训练型。 (2)技能训练型。 (3)跳摘训练型。

(4)渗透训练型。 9、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 (1)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2)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3)完成语文教育任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 (4)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 10、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1)引导点拨型 (2)领导管理型 (3)教导达标型 11、运用讲读法的要领。 (1)要抓住重点少讲,精讲。 (2)要揭示规律,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 (3)要兼用其它教学方法。 (4)注意思路的诱导性。 (5)注意语言的表现力。 二、论述 1、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材内容相匹配。 (4)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师教学风格相适应。 (5)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建立在现实的教学条件基础上。 (6)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师在语文学法指导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1)要将语文教学过程变为语文知识和语文学法的学习过程。 (2)要注意学法指导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3)教师在完成每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备课时设计学法,课堂中渗透学法,课后要总结学法。 (4)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学兴趣,要编报自学提纲,设计自学程序,并适当安排自学时间,让学生体会学法,掌握学法,运用学法。 (5)要不断强化学生提高学习方法的信心,特别是带普遍性的基本的学习方法,要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反复实践,使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信息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思想联系和敏感的信息反射系统。 3、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系统的内部联系。 (1)语文学习方法纵向的渐进性。 (2)语文学习方法横向的渗透性。 (3)语文学习方法系统总体的协同性。 4、评价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1)理论依据分析。 (2)操作流程。 (3)各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5、教师在语文学法指导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1)要将语文教学过程变为语文知识和语文学法的学习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

盐城师范学院考试试卷 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 函授点年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次改革。 2、语文是,是。和的统一。 3、“三拼法”是指把的拼音方法。 4、汉字是三个因素构成的方块字。 5、写字时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一寸、一拳、一尺。 6、语句训练方式:、、、、 。 7、小学生聚积作文材料,一是从汲取,二是从吸收。 8、改写就是,使之成为一篇文章。 9、、三维评价目标包括。 10、口语交际的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表意文字 2、直呼法 3、讲授教学法

4、作文讲评 5、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常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背诵的训练方法 3、作文指导的主要任务 4、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总的要求

5、汉语拼音教学中的演示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口语交际实际论述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2、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解说自主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实践题(本大题共1题,共30分) 认真钻研后面的这篇小学语文教材,然后根据所学习过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具体实际设计一个阅读教学的方案。 要求:⑴认真研究教材,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⑵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体现

三年级学生的实际;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力求合理、恰当;⑷要体现课改的精神;⑸体现语文教学的原则和特点;⑹教学方案的结构要力求完整;⑺教学过程安排科学、合理、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附:课文 开天辟地(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12课)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大神,昏睡了一万八千年。一天,大神醒来,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项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 这样巍峨的巨人,就像根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与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1、学校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语文、写字、阅读、习作)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3、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师生、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等积极影响。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国文”时期、“国语”时期、“语文”时期、“新语文” 时期。 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三个方面: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 小学语文的工具性表现为:一是小学生进行思维的工具(这从内部言语说);二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从外部言语说);三是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工具;四是将来从事工作的工具。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 作为语文新课程核心理念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全员、全面和全过程。 人人都必须掌握五大罪基本的本领——听、说、读、写、算 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而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主要特征)。 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成。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作、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提出要求。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五个领域与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编制: 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课标要求、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全面、适度、具体、分层 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制步骤、教学目标的陈述。 五个领域与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时代性与开放性原则、科学性与规范性原则、目标性与实践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使用关键在于:胸中有“书”、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中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潮阳区西胪竹岭小学 黄丽吟 《 第一场雪》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 第一场雪》,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通过课堂展示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答”为主、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始终以学“读”为主、学“悟”为主。学生读:粗略读、研读、激情朗读、配乐读;教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题1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题 一、填空题(看语文课标)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______________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学习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注重 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注重知识和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整体发展。 3.阅读教学是学生、__________、________、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5.小学语文教材里的生字主要是通过集中识字和________两种形式来教学。6.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________ 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_______的紧密结合。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与人文性的统一。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_______、________。 9.习作教学要鼓励自由表达和____________。鼓励写____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_______,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______________。 10.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_______字。 11. 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_______字。 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行》)

小学语文教学法

离线考核 《小学语文教学法》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答: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整体性,第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上系统进行,并充分考虑三个维度、五大领域之间及其内部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二,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是充分考虑语文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的;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体观,语文教学研究是以充分尊重儿童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为前提的。第一,尊重儿童与成人的差别。第二,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别。第三,尊重儿童的非智力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方法的实践观,第一,语文教学研究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研究也是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思考、表达、表现与应用的。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化与语文应用能力的形成上面。第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深入学校、语文课堂来进行;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心理学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积极吸收心理学研究成果。如结构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无意识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都被语文教学研究积极加以吸收利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充分利用多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质化研究法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简要回答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特征。 答:语文学习方法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有效策略技术和手段的总和。基本特征有: 1、继承性:语义学习的民族性决定了语文学习方法的继承性。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华民族的学习史。语文学习是一切文化学习的基础,因而语义学习是中华民族学习史的重要组成

小学语文教案五年级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教案1 一、学情分析的内涵分析 在传统的教师备课观念里,学情分析基本等同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备学生” 或“了解学生”这个备课环节.这是把学情分析仅仅当做教师在上课前要完成的一项独立任务来看待,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本研究中,我们仍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前的学情分析方面,但这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备学生”,从学情分析的内涵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与“备学生”的区别.学情分析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析学生的起点水平和生活经验 任何学习者在进入新的学习过程时,都会带着其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即学生的起点水平.对学生起点水平和生活经验的细致分析,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起点,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有直接的影响. (二)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需要,即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分析学生的不同数学学习思维路径 学生的认知差异和不同学习风格,会导致思考同一问题时的学习思维路径不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风格也会因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为何要基于学情分析之上 基于对学情分析内涵的研究,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学情分析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即论述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基于学情分析之上. (一)学情分析是了解学生发展起点的基本前提和手段

2019年新的教学方法总结

新的教学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生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主干课程。为了解决《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课时较少的矛盾,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学生课外自学,教师课内辅导”的路子,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架构 根据学科特点和师范生的学习特点,笔者按以下教学架构设计教学: 由于师范生和在职小学教师都经过多年的文化课学习和《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基础,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因而课外自学具有可能性。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检查、启发引导、组织讨论和针对性指导等工作,学生主要进行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和相互讨论等学习活动。这样,课堂教学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要作用,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主要自学方法指导 1、综合串联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学习它,不仅要以语文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还要以政治常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为指导。所以,教学必须根据它的性质,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寓自学指导于课堂教学中。为此,笔者运用综合串联法分析研究教材、设计自学提纲和检查提纲等,渗透自学方法的指导。

备课时,笔者依据教学内容,通过分析研究,找准教学内容与语文、政治常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联系(串联),编写学生自学提纲,设计检查提纲及启发引导学生的教学语言等(综合)。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思考、质疑、讨论,变单纯的教师讲授的注入式为引导学生质疑讨论的启发式,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叶圣陶语),从而达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学方法指导的目的。 自学提纲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少问“是什么”“有哪些”。提出的问题要富有思考性。如“为什么字的音、形、义要结合?”一问,涉及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汉字的构成,以及识字心理等知识。理解了“为什么”,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怎么办”。 检查提纲的设计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少而精。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同时,需注意习题形式不能单一。可用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如上例,笔者设计了两道检查题: (1)选择题:()需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A同音字,B多音字,C多义字,F形近字。 (2)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三步走”的理解。 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自学中可能存在的一问(难点),设计好突破难点的方法。如,学生对怎样使小学生纠正“鸟”漏写一点发生争论。笔者先引导学生从心理角度分析出错的原因,然后以斯霞老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案 教学计划:陈孟群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15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认200个字,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安排 9.1-9.6 1、窃读记(2)机动(1) 9.7-9.13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1) 3、走遍天下书为侣(2) 4、*我的长生果(1)机动(1)△1黄果树听瀑(1) 9.14-9.20 口语·习作一(3)回顾·拓展一(2) 测试(1) 9.21-9.27 5、古诗词三首(2) 6、梅花魂(2) 7、*桂花雨(1)8、*小桥流水人家(1) 9.28-10.4 口语·习作二(3)国庆节放假 10.5-10.11 国庆节放假回顾·拓展二(2) 10.12-10.18 测试(1)9、鲸(2)10、*松鼠(1) 机动(1)△2斗笠(1) 10.19-10.25 11、新型玻璃(2)12、*假如没有尘土(1) 口语·习作三(3) 10.26-11.1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让学生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理解 1.齐读课题。 2.“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给它加上引号? 3.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做“长生果”,与莎士比亚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了解“阅读提示”的内容 1.默读“阅读提示”。 2.交流: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体会。 3.“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课文有什么帮助? 下面我们就结合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理解感悟。 三、围绕提示问题,自读自悟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想一想,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3)写一写,在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旁边写出体会。 2.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浏览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文章主线,在细读深思中了解作者的感悟,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 3.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四、全班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2.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朗读句子。) (1)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板书:构思别出心裁内容与众不同情感真实细腻借鉴模仿创造) 3.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并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建议:不仅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还要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描写自己读书的句子,体会她是怎样读书的,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 4.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部分。 五、学习和借鉴读写方法 1.作者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2.作者在写作文方面有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3.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写作文的经验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帮助? 六、总结全文 七、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津津有味→ 废寝忘食→ 囫囵吞枣→ 如醉如痴

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学法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一: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

小学语文教学法

1.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语文 )的概念。 2.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人文教育)的价值。 3.口语交际的(情境性),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4.终身学习的内涵有(学会求知) 5.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自主)作文的世界。 6.(语文课程标准)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7.“三、百、千”的“三”代表(三字经)。 8.(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育原理。 9.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运用规 则)。 10.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自主性) 11.(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12.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单一性) 13.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游戏识字法)。 14.(识写分开)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15.语文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影响人生的。 16.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象形会意识字法)。 17.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人文教育)的价值 18.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自主)作文的世界。 19.下列不是教育感想(或教育随笔)(日记) 20.下列不属于教师个人实践中的问题的是(课程问题) 21.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阅读)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22.下列属于教师读图日志的是(看《西游记》) 23.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实物的前期经验。 24.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_以形表义_,音、形、义结合。 25.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集中识字教学继承了清末的文学家王筠运用汉字规律指导识字教 学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发现了汉子的形声规律,最后以_基本字带字__作为集中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26.标准是评价的尺度,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性。 27.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__基础 _,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_关键__。 28.母语,数学,科学,三科在许多国家被定为核心课程。 29.《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0.《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1.“儿童中心论”亦称“儿童中心主义”,其主要代表任务是法国的卢梭,和美国的杜 威。 32.语文新课程与教学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一个“施予者”、“布题者” 和权威与真理的“代表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着更重要、更具挑战性较色:研究者、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学习者。 33.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全册的教案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全册的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游时别样的心情。 3、认识本课3个生字,抄写课文中描写花买美的句子。 课前准备: 课外了解季羡林生平轶事,阅读季羡林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 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 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至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

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 4、自由交流,让学生通过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自悟,不求完备。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 4、读第二自然段。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 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人爱花之“真切”?德国人爱花仅在于此吗? 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情调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 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汇总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 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 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 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6404002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96学时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 执笔人:民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初等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本课程主要适用于大专院校师类初等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切合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该课程引导学生解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介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容,教学的方法和原则;并通过观摩见习、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势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教学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项目与教学任务的设计

(二)实训项目设计 附:试讲考核标准表

(三)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按照“认知—质疑—研习—实践—反思”等教学技能培养策略和“观摩、记录、设计、试教、评课、见习、实习”等序列化实践方案,培养和提升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素质、技能

素质、教研素质。课程因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特别强调教学理论、方法必须与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相结合,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组织形式: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摩演示与实际操作。 (六)考核形式: 1、基本知识的期末考核以笔试为主,采用填空、案例分析、论述等方式考核,并结合课堂提问、日常作业、资料查阅等成绩综合评定。 2、基本技能考核则以平时单项技能训练成绩按1:1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高等教育.2010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2005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人民教育.2005 4、中华人民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法;兴趣;情景;合作【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7―0092―01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目前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是学生学习汉字、拼音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有很大作用。因此,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教育要求,逐渐成为众多小学教师探讨的课题。 一、兴趣教学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知,兴趣与获取知识之间的关系很紧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爱玩、好动,对新事物有好奇心是其天性,故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去认真听讲。若一味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易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若只是单纯地按照书本讲解,很难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我在上课前,让大家先按照自己的喜好画一幅

简单的画,画完之后,我给予他们语言鼓励:“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在我看来大家都画得很棒。除了你们以外,我们身边还有很厉害的小画家,你们知道是谁吗?”由此,学生则顺着老师的思维逐渐转入课堂,这时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则水到渠成。 二、情景教学法 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蓝色的树叶》一课时,我们可以预先收集一些不同的树叶,在上课前向学生展示。或者,预先在网络上搜索一些不同季节关于树叶的景色图,制作成PPT课件,播放给学生看。这些有趣的课堂导入方式,能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同时,心里也会产生疑问:“老师为什么给我们看这么多树叶?”教师即可顺势提出:“同学们看了那么多的树叶,都说说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大家还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学生会说有绿色、红色、黄色……教师再提问“大家见过蓝色的树叶?”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蓝色的树叶长什么样,为什么树叶当中还有蓝色的呢?如此,便可逐渐过渡到对课文的学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