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细磷化工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合集下载

云南精细磷化工发展思路探讨

云南精细磷化工发展思路探讨
属 合金 。
据不 完 全 统 计 , 目前 云 南 省 共 有 黄 磷 生 产 企
业3 5个 , 产 装 置 7 生 5套 , 装 置 能 力 4 总 0万 ta /, 并且 拥有 全 国单 机 能 力 最 大 的 装 置 ,0 0年 产量 20 2. 2 5万 t 占全 国 总产量 的 4 . % , 列 全 国第 l , 56 位 。
2位 。
国的地位及对世界黄磷市场 的影 响。近年来 发达 国家 纷 纷 关 闭高 能耗 的 黄 磷 厂 , 全 球 市 场 对 黄 但
磷 出发 生 产 的 精 细 化 工 产 品 的 需 求 并 未 随 之 减 少 。因此 , 为黄 磷 生产 大 省 , 充 分重 视 黄磷 的 作 应
深 加工 问题 , 积极 发展 磷精 细 产 品 。 2 全 球精 细 磷化 工状 况

要 : 介绍 云南省精细磷化工现状 , 分析 了云南省发展精细磷化 工的优势 , 提出了云南省精 细磷化 工 的开
发方向及一些建议 。
关键词 : 精 细磷化工 ; 现状 ; 开发方 向; 建议 ;
中 图 分 类 号 : TQ1 6 3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7 X(0 2 0 — 00 0 42 5 2 0 )50 资 源 , 已探 明 的磷 矿 储 量达 8 .2亿 t 占全 国总 储 量 的 4 % , 全 国位 69 , 3 在 居榜 首 , 并且 分 布集 中 , 可 露 天 开采 , 量 大 , 多 储 矿 石质 量 优 良 , 位 高 , 省 磷 矿 石 平 均 PO 含 量 品 全 25 为 2 .5 远 比全 国 磷 矿石 平 均 P 品位 1 % 2 4 %, 2 7 要高 , 出原 矿平 均 品位 均 大 于 2 % , 具 优 势 的 采 8 极 磷矿 资源 奠定 了云 南发 展 磷化 工 产业 的基 础 。 云南 磷 化 工 经 过 几 十 年 的 发 展 , 别 是 近 十 特 多年来 卓 有 成 效 的 建 设 和 发 展 , 要 磷 化 工 产 品 主 产量 在全 国 磷化 工 业 中 已 占据 重 要 地 位 。其 中 黄 磷 、 矿 产 量并 列 全 国第 1位 , 肥 产 量列 全 国第 磷 磷

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所谓多联产就是不同产业或企业间进行耦合共 生,拓宽产业领域,无机、有机、化肥联合生产, 有利于延伸产业链;而一体化就是原料、产品上下 游一体化,磷矿、磷肥和磷酸盐生产一体化;循环 化就是发展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和节 省能源,搞好综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1.3 磷 酸 盐 工 业 仍 是 世 界 磷 化 工 的 主 角
磷酸盐工业品种多,主要有磷酸钠盐、钙盐、 钾盐、铵盐、锌盐、锰盐、铝盐等,生产技术相对 比较简单,应用又比较广泛。从目前世界磷酸盐工 业市场消费情况看,尽管磷酸盐洗涤助剂和清洁助 剂受到禁磷的制约,但仍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占据 工业市场消 费 的 50% 左 右, 仍 然 是 工 业 磷 酸 盐 的 重要品种。而食品级磷酸盐等专用磷化学制品的应 用将日益广泛,大有发展前途 (如表2所示)。
又如,美国 Monsanto公 司 是 全 球 最 大 的 草 甘 膦 除 草 剂 生 产 企 业, 以 色 列 ICL 公 司 是 世 界 上 最 大的磷系 阻 燃 剂 生 产 企 业, 荷 兰 Thermphos公 司 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药物用磷酸盐制造企业,日本 化学 工 业 公 司 (Nippon Chemcal Industrial Co., Ltd.) 和罗莎 (ROSA) 公司则是全球 最 大 的 高 纯 电子级磷酸生产企业。 1.2.3 多 联 产、 一 体 化 和 循 环 化 的 特 点 正 越 来 越 凸现出来
Key words:phosphochemical industry;development strategy;fine phosphates;speciality organophosphorus chemicals
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大 量消耗并日渐枯竭,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可持 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共识;加之,全球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处于转型时期,这对于全 球磷化工的发展产 生 着 深 刻 的 影 响, “国 际 化、 精 细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已成为世界磷化工发展的 主旋律。我国磷化工产业如何顺应世界磷化工发展 的潮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 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磷化工产业创新求进、稳中 有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远安磷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进展及展望

远安磷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进展及展望

远安磷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进展及展望王磊;王来峰;杨东武;韩尚勇【摘要】远安县磷矿资源丰富,拥有全国单一矿区最大规模磷矿床——杨柳磷矿区.目前,县内已形成年采矿430万吨、选矿300万吨、深加工350万吨的生产能力和“一区三园”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远安县委、县政府先后实施磷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矿山企业“二次创业”和打造“生态磷都”战略,控制开采总量,加强资源整合,推进科学开采,强化贫矿利用,实行产销对接,有效提升了磷矿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针对中低品位磷矿采选和黄柏河流域水质保护两大难题,远安县的磷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需要在井下建重选厂、矿井水无害化处理和充填采矿工艺设备改造等方面继续开展工作.【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年(卷),期】2015(028)011【总页数】5页(P9-12,26)【关键词】磷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远安【作者】王磊;王来峰;杨东武;韩尚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武汉45007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远安县国土资源局,湖北远安444200;远安县国土资源局,湖北远安44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F062.11.1 磷矿产业发展概况远安县磷矿资源丰富,集中度高,全部分布于嫘祖镇,磷矿石质量相对较好,矿石品位17.92%~33.62%,拥有全国单一矿区最大规模磷矿床——杨柳磷矿区。

截至2013年底,全县有查明资源储量大中型磷矿区10处,保有资源储量9.1亿吨。

目前,远安县有磷矿探矿权15宗,勘查区总面积133.87km2,预测资源量约4.05亿吨;采矿权10宗,矿区总面积45.265km2,矿山设计生产能力495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430万吨/年。

2014年,远安县磷矿石开采总量近350万吨,采矿业产值11.16亿元,磷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38亿元,占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

精细磷化工--我国磷化工发展的方向

精细磷化工--我国磷化工发展的方向

精细磷化工-----我国磷化工的发展方向摘要:在分析国内外磷化工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磷化工的思路,遵循科学的发展观重视磷化工与其他行业配合发展;重视精细磷化工的发展;重视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磷化工产业以提高磷化工行业总体水平。

一、世界磷化工格局的变化近十年来世界磷化工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到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应用面的扩大等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向着国际化,大型化,精细化,专用化方向前迈了一大步。

国外一些生产磷酸盐的公司为增强竞争力而兼并重组为更大的公司;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益转而减小和放弃磷化工基础产品的生产;把一些粗放型的磷化工产品市场让出给发展中国家;致力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细和专用磷化工产品的生产。

例如电热法黄磷的生产大大的压缩或停产,见表1。

表1 1985—2001年世界黄磷生产能力的变化[1] 万吨俄罗斯于2003年宣布不再生产黄磷, 我国2004年黄磷生产能力将达120万吨. 外国公司减少或放弃黄磷生产目的是更加强磷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其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同时还加强产品的应用研究,特别是指定产品和专用型产品的研究以占领更大、更新的市场,加快国外市场的扩张。

世界磷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趋势也体现出精细磷化工产品需求增长,初级磷化工产品需求下降。

见表2。

表2 2001—2006世界主要地区磷化物年需求增长率[1]从上表看出:现今磷化工的中间产品产量多已满足市场需求量, 其精细化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则有较大增长. 近年来国外各化工公司都在扩大精细化学品的投资或把经营向专用/精细化学品转移。

西方公司在加强自身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生产的同时也把注意力和投资转向中国。

生产专用化学品成功的关键是集中、服务、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外国公司除调整自身的业务外还看好中国的市场,由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利润率大大高于其他化学品,中国又有广阔的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市场,继续加快把资金和技术转向中国。

保康磷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保康磷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保康马良磷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组长:刘正扬,成员:杨晨、望钰佳) 前言:保康马良磷化工产业园区建设是未来保康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磷化工产业的集聚和协同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马良磷化工产业园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园区现状(一)基本情况马良磷化工产业园位于保康县马良镇西坪村,园区距离马良镇北部高速出入口约11.5公里,园区东至重溪村,南至横八路,西至纵三路,北至S305省道。

保康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马良采选加一体化现代磷化产业园,提高磷矿产品附加值”的战略,目前园区建设正在筹建中,建设周期为5年。

(二)规划和布局现已聘请湖北省化工研究设计院、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组建专家团队,对园区进行了规划编制工作。

园区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7.6平方公里,马良磷化工产业园布局在马良镇西坪村、重溪村,物流园布局在马良镇溪峪村,磷石膏暂存陈化堆场及磷石膏综合利用园布局在马良朱家湾村,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规划已基本完成,致力建设行业相互关联、产品相互协同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园区。

(三)筹建和企业对接情况县政府研究并通过了《保康县磷化工业园区征收补偿安置实施方案》,决定对园区核心建设区内255户居民的住房、土地、山林等实行依法征收。

成立了保康县磷化工产业园征迁指挥部,目前已完成签约219户,完成签约比率86%。

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六通一平”提出建设要求和完成期限。

现已经和兴发集团、广州天赐公司、华强公司、新洋丰公司、鄂中公司五家企业签订了园区落地项目框架合作协议。

二、园区建设路径(一)园区功能定位马良磷化工产业园应以争做千亿级磷化工产业的领头雁和排头兵的责任担当,立足现有磷矿资源优势,秉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线,着力构建以磷化工产业为基础,以新能源材料为核心,以高端精细化工和先进新材料为发展方向的产业格局。

精细化工论文

精细化工论文

精细化工论文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专 业 化学类年 级 2005级化学教育二班姓 名 廉洛仓论文题目 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前景展望指导教师 方林霞 职称 副教授2009年5月16日学号: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words (3)前言 (3)1.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 (3)2.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5)2.1电子化学品 (5)2.2食品添加剂 (5)2.3饲料添加剂 (5)2.4皮革化学品 (5)2.5造纸化学品 (5)2.6胶粘剂 (6)2.7水处理化学品 (6)2.8生物化工 (6)2.9表面活性剂 (6)3.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前景展望 (6)参考文献 (7)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前景展望学生姓名:廉洛仓学号:20050504071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指导教师:朱建君职称:讲师摘要:概述当前精细化工的范畴和部分精细化学用品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指出21世纪中国的精细化工将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并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精细化工;化学工业;现状;发展趋势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cope of the current fine chemicals and fine chemical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ine chemical industry a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chemicals, pointing out that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China's fine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rapi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played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Keywords: fine chemicals; chemical industry; the status quo; development trend前言精细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以下统称精细化工)是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关乎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

为贯彻国家有关规划重点任务,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石化化工产业基础雄厚、市场规模超大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将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作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需求牵引和创新驱动,以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提高绿色安全水平筑牢发展根基,以集约化布局增强发展韧性,聚焦做好重点产品、做精重点技术、做强重点企业、做优重点园区,打造高效绿色安全融合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二、总体目标到2027年,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攻克一批关键产品,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进煤焦油中环烷煌、含氧化合物、芳煌等高值组分的综合利用,发展特种油品、高端碳材料、橡胶助剂以及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

3.盐(矿)化工行业.重点加强氟、硅、磷等矿产资源的高值利用,发展超净高纯氢氟酸,特种含氟单体,第四代含氟制冷剂等含氟化学品,高品质氟树脂、高性能氟榛胶等含氟新材料;新型有机硅单体以及高性能硅油、硅橡皎、硅树脂等先进硅材料;磷系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含礴阻燃剂、增塑剂、净水剂、医药农药中间体、黑磷基材料等高附加值含磷化学品。

4.生物化工行业。

重点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生物基材料体系,强化与石化、煤化工、盐(矿)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乳酸、1,3-丙二薛、丙烯酸、丁二酸、反式乌头酸、戊二胺、灰喃等生物基化学品,聚乳酸、聚敷酯、聚哄喃二甲酸乙二薛酯、聚碳酸的、尼龙、特种橡胶等生物基聚合物等,形成对现有化石基材料的有效补充。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_十二五_发展前景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_十二五_发展前景

[收稿日期]2011-05-13[作者简介]匡国明(1937-),男,四川合江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磷化工科研、设计及管理工作。

E-mail :gzhgxh@126.com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前景匡国明(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贵州贵阳550002)[摘要]阐述贵州省磷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资源综合利用及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成果,根据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磷化工发展战略思路、发展重点和总体布局。

[关键词]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十二五”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TQ4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6220(2011)05-0006-041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贵州省磷化工产业起步于1958年,历经50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磷肥、磷复肥、黄磷及其下游产品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

据统计,2010年全省磷化工主营行业销售收入已达300亿元以上,比“九五”末期的9.6亿元增长约32倍;磷化工产量(不含磷矿)折纯量250万t ,比“九五”期末12.6万t 增长20倍;生产能力(折纯量)358万t ,比“九五”末期27万t 增长13.25倍。

全省现有磷化工生产企业100多家,生产磷及磷化工产品30余种。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奠定了进一步做精做强的产业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磷化工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具有一定规模截至2010年底,贵州省磷化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磷化工产品销售收入已占全省化学工业的66%。

贵州省高浓度磷复肥和黄磷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已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同行业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2010年,磷肥产量P 2O 5216.3万t ,其中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191.7万t ,产量居全国第三;黄磷产能44万t ,产量17.5万t ,居全国第二。

瓮福(集团)公司、贵州开磷(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瓮安磷化工工业聚集区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国内外精细磷化工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规划编制专家组主笔:向嵩贵州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影响,近年来世界磷化工发展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化、大型化、精细化和专用化已成为世界磷化工发展的新格局和新特点。

这种新格局拓展了我国磷化工发展的空间,但也使大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性更强。

如何在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以加快我国磷化工的发展,在哪些领域做大、做强我国的精细磷化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国内外磷化工的发展概况2008 年统计,磷肥生产企业558 家,共生产磷肥(折P2O5,下同)1259万t,平均生产规模为2.3 万t/a。

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云、贵、川、鄂等磷资源比较丰富和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靠近外贸出口市场而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的地区。

目前,生产规模最大的为云天化国际,约为年产(折P2O5)200万t。

前10 名的企业生产规模均大于年产20万t。

2000~2008 年间,我国的磷肥产量年均增长11.2 %,远超过世界磷肥工业平均 2 %~3 %的发展速度。

我国饲料磷酸盐的生产能力达到185 t/ a,产量超过150万t ;三聚磷酸钠的生产能力达到180万t/ a,年产量近100万t,居世界第一。

从国外数据看,美国2005 年湿法磷酸的生产规模为年产1130万t,共有8家企业,平均规模为年产141万t,最大规模为年产552 万t。

总的看来,国内磷肥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小,生产企业多,大型企业数量少,企业结构及规模结构不合理。

从黄磷的生产规模及企业结构情况看,国内共有法人实体资格的黄磷企业约150 家,设计产能182万t/a(实际产能约为200万t/a)。

湖北、云南、贵州、四川4省的黄磷、磷酸及其盐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成为我国磷化工生产的重要基地。

但黄磷生产企业多、平均生产规模小、规模结构不合理。

而美国,20 世纪80 年代末期黄磷生产能力为56 万t/a,经结构调整及完善,目前只有一家企业生产黄磷,生产规模为10.887万t/a 。

磷酸盐的生产主要依托湿法磷酸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大、竞争力强,是比较科学的发展方式。

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磷化工行业在生产规模和产业集中度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产品结构方面,磷酸盐产品大宗的、低附加值的无机磷化工产品比例过大,而高附加值的精细磷酸盐产品比例较小,产品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磷酸盐生产企业数量很多,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目前共有企业500 多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只有部分企业达到了一定的经济规模。

我国磷肥产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许多差距,如国内磷复肥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偏小,生产企业多,大型企业数量少,企业结构和规模结构不十分合理,硫磺的对外依存度过高等。

应该说,我国磷资源世界排名第三,磷化工产品产量位于世界第一,是黄磷及磷化产品出口大国,磷化产品占全世界市场的60%左右。

但是磷化工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产品种类和技术含量看,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精细化和专用化产品不足。

因此,将以磷肥和黄磷为主的初级磷矿加工发展转变成为以黄磷深加工和磷酸精细加工为主的精细磷化工产业,拓宽应用开发领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尽快使我国由磷化工产品产量大国提升成为磷化工生产的技术强国,对于满足国民经济安全发展的需求,建立完整先进的工业体系,促进西部大开发,提升磷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2.精细磷化工的发展思路根据世界磷化工的发展态势,结合我国磷化工发展的实际,总体发展思路应按“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模式,即“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两大战略,搞好三个加工,开发四项技术,做强五大产业”,以加快发展我国的精细磷化工。

2.1 围绕一条主线“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紧紧围绕“合理开发与利用磷矿资源,加快发展我国磷化工,做大、做强精细磷化工产业” 这一主线。

磷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磷化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合理开发与利用我国的磷矿资源,加快发展磷化工,做大做强精细磷化工,是加快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磷化工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具备这种发展环境和条件,应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2.2 实施两大战略“实施两大战略”,一是高技术发展战略,高新技术是国际国内区域竞争的前沿和焦点。

企业的建设和项目的选择,既要适应国情,更要跟踪时代,尽可能采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具有前瞻性。

例如,中低品位磷矿加工利用技术、湿法磷酸的净化技术、精细磷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技术等,这些都体现了当代磷化工发展的高新技术,既要加强引进,为我所用,更要自主创新,发展新技术,提高竞争力。

二是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潮中,国际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和公司进行兼并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磷化工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产品规格单一,技术水平较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缺乏竞争力,往往难以应对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挑战。

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组成一些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磷化工集团,发挥整体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实行“精品” 和“名牌” 战略,强化质量意识,以技术促进发展,实现做大做强。

2.3 搞好三个加工“搞好三个加工”,一是黄磷的深加工。

黄磷是生产热法磷酸及磷化物的重要母体原料,更是制备精细磷酸盐和精细有机磷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

将黄磷加工成PCl3、POCl3、P2S5等中间体,进而和醇、酚反应可以制备出亚磷酸酯、膦酸酯、磷酸酯、氯代磷酸酯、硫代磷酸酯等,被广泛用作水处理剂、抗氧剂、增塑剂、阻燃剂、表面活性剂、纺织印染助剂、皮革加工助剂、油品添加剂、催化剂和有机磷农药等。

这是一大类高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也是精细磷化工中最有活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开发领域,已经成为黄磷深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是热法磷酸的深加工。

我国热法磷酸所占比重较大,在磷酸工业中达70 %左右,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是黄磷-热法磷酸-三聚磷酸钠和/或六偏磷酸钠,生产品种单一,产品规格较少,多为普通工业品,缺少精细磷化学品和专用磷化工产品。

因此,更新观念,优化产品结构,搞好热法磷酸的深加工和精细化极为重要。

三是湿法磷酸的深加工。

目前我国湿法磷酸的生产能力已达600万t/ a (P2O5,下同),2010 年将达到1000万t/ a。

随着我国高浓度磷肥的快速发展,供需趋向平衡,生产能力供过于求的状况日渐突出,搞好湿法磷酸的深加工和精细化是我国磷酸工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国内一些磷化工企业用净化的湿法磷酸或用净化湿法磷酸部分取代热法磷酸生产三聚磷酸钠和其他工业磷酸盐,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和发扬光大。

应该说,搞好湿法磷酸的深加工和精细化,用湿法磷酸生产精细磷酸盐,拓展产业链,将是我国磷酸盐工业从热法技术向湿法工艺转变的一个重大技术进步。

2.4 开发四项技术“开发四项技术” 就是研究开发促进我国磷化工可持续发展的4项重大技术:中低品位磷矿加工利用技术、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精细磷化工的绿色合成技术以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技术等。

这是磷化工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是制约磷化工发展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我国磷化工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所在。

必须加大人力和资金的投入,按照科技专项组织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

2.5 做强五大产业“做强五大产业” 即精细磷酸盐产业、精细有机磷化工产业、磷系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磷系高技术产业以及再资源化环保型产业。

这是现代磷化工产业的集约化和产品的集群化,是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是现代磷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更是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之必然。

3.重点发展领域3.1 精细磷酸盐纵观世界各国磷化工的发展概况,目前仍然是磷酸盐化工唱主角,估计今后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因为磷酸盐工业品种多,主要有磷酸钠盐、钙盐、钾盐、铵盐、锌盐、锰盐、铝盐等,生产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应用又比较广泛。

尤其是三聚磷酸钠(STPP)和六偏磷酸钠(SHMP)属于多功能性的大宗磷酸盐产品,也是我国磷化工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应做强、做优。

从目前世界磷酸盐工业市场消费情况看,磷酸盐洗涤助剂和清洁助剂仍然是工业磷酸盐的最重要品种,占据工业市场消费的60 %以上(见表1),而三聚磷酸钠是性能最优和应用最广的磷酸盐洗涤助剂。

我国三聚磷酸钠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近50 %销往世界各地,今后应进一步在多规格系列化、精细化和专用化方面做工作,创出特色品牌。

表1世界磷酸盐工业市场消费情况三偏磷酸钠(NaPO3 )3用于改性淀粉的生产和Vc 稳定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食品磷酸盐在食品加工中作为品质改良剂和营养强化剂,对于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后应重点发展食品级磷酸、磷酸钠盐、磷酸钙盐和焦磷酸铁盐等,形成系列化、复合化产品体系,提高质量。

目前世界饲料磷酸盐的生产能力约1100万t/ a,2004年产量达到 6.64 Mt。

世界饲料磷酸盐的市场年需求量约为:北美洲1.595Mt,中国 1.540Mt,西欧1.339 Mt,拉丁美洲1.036Mt,前苏联(FSU)国家和中欧0.551Mt,非洲0.298Mt。

预计今后5年世界饲料磷酸盐的增长速率约为4%,2010年将达到8.4Mt。

在品种上,饲料磷酸盐包括磷酸钙盐、钠盐、钾盐、铵盐、镁盐以及锌盐、铁盐、铜盐等,品种达20多个,但主要品种为磷酸氢钙(DCP) 、磷酸二氢钙(MCP)和脱氟磷酸钙(DFP) 。

次、亚磷酸及其盐功能多,应用广,应加快发展。

尤其是次磷酸钠应适当做大,以优为主,重在质量,加强应用研究,拓宽国内和国际2个市场。

3.2 精细有机磷化工以黄磷为原料,发展精细有机磷化工,这是一大类高附加值精细磷化工产品,也是磷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有机磷工业助剂是一大类新型工业助剂,随着我国合成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应重点发展磷系阻燃剂和磷系抗氧化剂。

磷系阻燃剂及其复合系列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又无环境污染的影响,已成为阻燃剂发展的主流,在磷系阻燃剂中应重点发展P- N 系列和高分子磷酸酯等。

磷系抗氧化剂重点发展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系列,以减少进口。

有机磷农药是农药的骨干品种,品种数达300多种,我国黄磷消费结构中有约10%用于有机磷农药的生产。

今后应根据国内外农药市场发展的需要,做强、做优草甘膦、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开发高效低毒新品种,如甲基噁唑磷、甘氨硫磷、吡唑硫磷、乙嘧硫磷等,搞好有机磷农药的升级换代,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