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
痰液检验及临床意义

痰液检验及临床意义一、痰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一)操作1、痰常规标本:嘱患者晨起用清水漱口,然后用力咳出1~2口痰液,盛于蜡纸盒或广口容器内。
如查癌细胞,容器内应放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后送检。
2、痰培养标本:清晨痰量多,含菌量亦大,嘱患者先用复方硼砂含漱液,再用清水漱口,除去口腔中细菌,深吸气后用力咳出1 ~2口痰液盛于灭菌培养皿或瓶中,及时送检。
3、24小时痰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注明起止时间,嘱患者将晨7时至次日7时的痰液全部留在容器中送检,不可将漱口液、唾液等混人。
(二)注意事项1、痰液标本收集法因检验目的不同而异,主要用自然咳痰法。
采集容器须加盖,痰液勿污染容器外(用不吸水容器盛留)。
2、痰液一般检查应收集新鲜痰,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患者起床后刷牙,漱口(用3% H2O2及清水漱3次),用力咳出气管深处呼吸道分泌物,勿混人唾液、鼻咽分泌物和漱口水,及时送检。
适用于常规检验、一般细菌检验、结核菌检查。
3、细胞学检查用上午9~10点深咳痰液及时送检(清晨第一口痰在呼吸道停留时间久,细胞可发生自溶破坏或变性而结构不清),应尽量送含血痰液。
4、浓缩法找抗酸杆菌应留24小时痰(量不少于5ml),细菌检验应避免口腔、鼻咽分泌物污染。
5、幼儿痰液收集困难时,可用消毒棉拭子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反射,用棉拭子采取标本。
6、对无痰或少痰患者可用经459C加温100g/L氯化钠水溶液雾化吸人,促使痰液咳出;对小儿可轻压胸骨柄上方,诱导咳痰;昏迷患者可清洁口腔后用负压吸引法吸取痰液。
7、观察每日痰排出量和分层时,须将痰放人广口容器内,可加少量苯酚防腐。
8、标本不能及时送检,可暂时冷藏保存,但不宜超过24小时。
9、检验完毕后,标本及容器应按生物危害物处理。
二、痰液理学检验痰液理学检验有检测痰液的量、颜色、气味、性状等理学指标,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疗效判断提供依据。
(一)结果判定1、量:以ml/24h计,无痰或仅有少量泡沫样或黏液样痰。
液基细胞学检测对痰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

液基细胞学检测对痰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液基细胞学检测是一种基于细胞学原理的早期肿瘤筛查方法。
它能够针对痰液等液体标本中的肿瘤细胞进行初步评估。
本文将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对痰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
液基细胞学检测对痰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准确性、敏感性和便捷性。
首先,液基细胞学检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比传统的细胞学检查方法,液基细胞学在样本采集、处理和标本制备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进步。
传统的痰液细胞学检测需要使用特殊技术和复杂的制备过程,因此错误的结果很容易出现。
而液基细胞学检测通过简化制备过程和减少人为误差,大大提高了其准确性。
液基细胞学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范围内的肿瘤病变,从而早期发现肿瘤病变,减少了漏诊、误诊的风险。
其次,液基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也比传统方法更高。
痰液细胞学检测对于癌前期的特异性较低,即便是已经进入癌前期的癌症患者,检查出来的阳性率也不太高。
液基细胞学检测使用的痰液样本更为优质、清洁,比传统的分泌物样品更容易检测到癌前期和早期病变。
液基细胞学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检出非小细胞肺癌的比例,降低错过的程度。
最后,液基细胞学检测的便捷性也是其不可忽视的优点。
相较于传统的细胞学检查方法,液基细胞学检测具有更短的实验时间和更方便的操作。
医生只需特定的液体试剂和设备,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备样本,并进行初步的细胞学检查。
这不仅使得检查过程更为快捷,也有助于解决样品过多或样品来源困难等问题。
液基细胞学检测同时还支持动态监测,方便季度或半年后的复查。
虽然液基细胞学检测作为一种早期肿瘤筛查方法有不可忽略的优点,但它同样存在着限制。
例如,检测结果对于远端肺部癌症的预测能力较差,而且其检测结果会受到不同的人员、器材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仅仅依靠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是不够的,结合其他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才是诊断肺癌的最终依据。
总之,液基细胞学检测对于痰标本肿瘤细胞诊断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它的准确性、敏感性和便捷性优越于传统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病变,从而更好的治疗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正确采集痰标本的临床意义

痰标本检测能够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通过定 期检测痰液中的病原体和相关指标,可以监测病情 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添加标题
痰标本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 痰液中的肿瘤细胞进行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
添加标题
痰标本检测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对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和治疗。
未来,痰标本 采集将与人工 智能等技术结 合,实现智能 化、自动化。
拓展痰标本采 集的临床应用 范围和领域, 将为患者带来 更好的诊疗体
验和效果。
汇报人:
采集前准备:确保患者口腔清洁,避免进食、饮水等操作 采集方法:采用自然咳痰法或诱导咳痰法,避免用力咳嗽 采集量:每次采集量不少于1ml,总量不少于5ml 保存与送检:将痰标本放入密封容器中,及时送检
详细解释采集痰标本的重要性,以增加患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告知患者采集痰标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了解并正确操作。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及时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顾虑和担忧。 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采集工作。
通过痰标本采集的临床应用,可以监测肺癌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为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痰标本采集的临床应用有助于肺癌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痰标本采集可用于诊断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通过痰标本的检测,可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痰标本采集是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的重 要步骤
正确的痰标本采集 可以提高诊断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
不正确的痰标本采 集可能导致误诊或 漏诊
提高痰标本采集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对 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
癌症筛查该怎么做介绍八大癌症的早癌筛查方案

癌症筛查该怎么做介绍八大癌症的早癌筛查方案癌症筛查该怎么做:介绍八大癌症的早癌筛查方案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早期癌症的筛查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减少死亡风险。
本文将介绍八种主要癌症的早癌筛查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癌症筛查,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一、肺癌筛查方案1\. 低剂量CT(LDCT)扫描:LDCT扫描是目前用于早期肺癌筛查的最常用方法。
它能快速探测低剂量的辐射,帮助发现可能的肿瘤或息肉。
2\. Sputum(痰)细胞学检测: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通过检查痰液中的细胞变化来确定肺癌的风险。
二、乳腺癌筛查方案1\. 乳腺自我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乳腺自我检查,注意观察乳腺是否有肿块、硬结或压痛等异常症状。
2\. 乳腺超声: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乳腺组织的情况,及时发现乳房中的肿块或异常情况。
3\. 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乳腺X线摄影是一种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它能够发现肿块或钙化等异常情况。
三、宫颈癌筛查方案1\. 宫颈细胞学检查(Pap试验):Pap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通过检查颈部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来确定宫颈癌的风险。
2\. 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检测HPV是否感染,可以预测宫颈癌的风险。
四、结直肠癌筛查方案1\. 粪便潜血检测:粪便潜血检测是一项简便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查粪便中是否有隐藏的血液,可以初步判断结直肠是否存在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
2\.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通过直视结肠和直肠,及时发现息肉或肿瘤。
五、胃癌筛查方案1\.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一种通过检查胃部黏膜是否有异常情况,从而早期发现胃癌的筛查方法。
2\. 快速尿素酶试验(CLO test):该试验通过检测胃黏膜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胃癌的风险。
六、肝癌筛查方案1\. 肝癌血清学检测:肝癌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查血液中的AFP(甲胎蛋白)水平,来判断肝癌的风险。
痰液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痰液细胞 DNA定量分析技术(DNA-ICM)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 采用细胞 DNA-ICM和液基细胞学技术(LBC)对 300例可疑肺癌患者痰液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 析。结果:细 胞 DNA-ICM 在 痰 液 中 的 阳 性 检 出 率 为 37.3% (112/300),LBC在痰液中的阳性检出率 为 21.0%(63/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联合检查的痰检阳性率为 38.7%(116/300), 高于 L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高于 DNA-IC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 DNA- ICM的敏感度为 42.6%(112/263),特 异 度 为 100% (37/37);LBC敏 感 度 为 23.2% (61/263),特异 度为 94.6%(35/37),细胞 DNA-ICM的敏感度高于 L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病理组织分型 不同的肺癌患者中,DNA-ICM 在鳞癌中的敏感度高于腺癌(P<0.01)。DNA-ICM在早期肺癌及晚期肺癌 检查结果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胞 DNA-ICM技术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肺癌筛查技术,在肺 癌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与 LBC联合应用于肺癌的筛查。 【关键词】肺肿瘤;痰液;DNA定量分析系统;液基细胞学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9.14.020 【文章编号】1672-4992-(2019)14-2510-05
【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valueofDNAimagecytometry(DNA-ICM)appliedtosputum cytologyin lungcancerdiagnosis.Methods:300casesofdoubtfulprimarylungcancerpatientswhorespectivelyunderwentDNA imagecytometryandliquid-basedcytology(LBC)werecollectedandtherelatedpathologicaldatawereanalyzed. Results:ThepositivedetectionrateofDNA-ICM insputumwas37.3%,whilethepositivedetectionrateofLBCin sputumwas21.0%.ThepositivedetectionrateofDNA-ICM 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methodofLBCin thediagnoseofprimarylungcancer(P<0.01).Thepositivedetectionratewas38.7% bycombiningLBCandDNA -ICM.ThepositivedetectionratebycombiningLBCandDNA-ICM 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methodof LBC.ThepositivedetectionratebycombiningLBCandDNA-ICM wasalso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method ofDNA-ICM.However,thisdidnothave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The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ofDNA- ICM were42.6% and100%.AndwhichofLBCwere23.2% and94.6%,respectively.ThesensitivityofDNA- ICM 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methodofLBC(P<0.01).ThesensitivityofDNA-ICM insquamouscar cinomawashigherthatofadenocarcinomaindiffierenthistopathologicalresults(P<0.01).Meanwhile,therewasno statisticalsignificanceofDNAheteroploiddetectionbothinearlystageandadvancedstageofprimarylungcancer(P >0.05).Conclusion:DNA-ICM canbeascreeningtechnologyforlungcancerwithhigh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 whichhasobvioussuperiority.DNA-ICM isworthofclinicalpopularizationwithliquid-basedcytology. 【Keywords】lungneoplasms,sputum,DNAimagecytometry,liquid-basedcytology
肿瘤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肿瘤早期筛查的重要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为了及早发现和治疗肿瘤,肿瘤早期筛查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
本文将探讨肿瘤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肿瘤早期筛查方法。
肿瘤早期筛查的意义肿瘤早期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对人群中潜在的肿瘤进行检测和诊断。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治愈率肿瘤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被患者自己察觉。
而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肿瘤,从而提高治愈率。
早期发现的肿瘤通常体积较小、生长缓慢,治疗效果更好。
2. 减少治疗成本肿瘤的治疗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济成本。
而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在肿瘤发展到晚期之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减少治疗的复杂性和成本。
3. 提高生活质量肿瘤的治疗过程通常伴随着副作用和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通过早期筛查,可以避免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肿瘤早期筛查方法肿瘤早期筛查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类型的肿瘤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肿瘤早期筛查方法:1. 乳腺癌筛查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早期筛查主要包括乳房自检、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方法。
乳房自检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女性发现乳房异常情况。
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则可以更准确地检测乳腺组织的异常变化。
2. 肺癌筛查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
肺癌早期筛查主要包括胸部X线摄影、CT扫描和痰液细胞学检查等方法。
胸部X线摄影是一种常用的初筛方法,可以发现肺部结节和肿块。
CT扫描则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肺部病变。
痰液细胞学检查可以通过分析痰液中的细胞形态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3. 结直肠癌筛查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主要包括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和CT结肠镜等方法。
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

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肺癌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它通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导致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
因此,早期筛查和及时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癌的早期筛查方法和诊断技术,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以及改善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一、肺癌早期筛查方法早期筛查是指对无明显症状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相关检查,以尽早发现病变并进行进一步诊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肺癌早期筛查方法:1.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是目前最常用的肺癌早期筛查方法之一。
该方法以较低的辐射剂量进行扫描,对肺部进行快速成像。
它能够检测细小结节和肿瘤,并可帮助医生评估结节的恶性程度。
LDCT扫描广泛应用于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
2.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通过插入一根柔软的支气管镜进入气道,观察和检测肺部病变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检查肺部的异常细胞、肿块以及浸润性病变,从而帮助医生早期诊断肺癌。
3.痰液细胞学检查痰液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利用显微镜观察异常细胞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简便、无创,适用于那些无法进行其他检查的患者。
然而,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认诊断。
二、肺癌的诊断方法当早期筛查结果异常时,进一步进行诊断是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肺癌常用的诊断方法:1.活检活检是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肺组织样本的方法。
它可以明确肺部病变的性质,帮助鉴别良性和恶性病变。
肺活检可包括穿刺活检、内窥镜下活检和手术切除活检等多种方法,医生会根据病变的位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活检方法。
2.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是通过注射放射性标记剂,利用放射性技术来观察代谢和血液供应情况的方法。
肺癌的核医学检查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和骨扫描等。
PET-CT能够准确评估病变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良恶性。
3.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特定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来评估肿瘤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作者:周格琛来源:《右江医学》2009年第05期【关键词】痰液细胞学;肺癌筛查;分型诊断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581-02中图分类号:R 734.2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40痰液细胞学检查因简便易行,患者无痛苦而成为筛查肺部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旨在探讨其在诊查肺癌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从2007年6月到2009年6月在我院行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460例,其中男性803例,女性657例,年龄26~83岁。
2.检查方法患者的痰液每天诊查1次,连续查3天,标本的采集选用自然咳痰法,清晨排痰以后,在上午8~9时让患者先用清水漱口数次,再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尽量避免混入唾液或鼻咽分泌物)盛入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挑取黄豆大小带血丝部分、灰白色细丝或透明蛋清样黏痰于一张清洁的载玻片上,用压拉法制成2张厚薄均匀适中的涂片,湿固定于95%乙醇中至少15分钟,苏木素尹红(HE)染色后待干用中性树脂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按细胞病理学检查标准化程序进行定性及分型诊断[1]。
3.判断指标相关指标以下公式计算: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 ×100%。
结果检查的1460例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通过细胞学、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筛查,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02例,其中鳞癌98例、腺癌69例、未分化癌27例、腺鳞癌6例、转移癌2例;痰液细胞学筛出161例,分别是鳞癌93例、腺癌41例(其中1例为误诊)、未分化癌22例、腺鳞癌4例、转移癌1例,总敏感性为79.21%、特异性为99.92%、准确性为97.06%,痰液细胞学检查对肺部原发性鳞癌和未分化癌的敏感性较高,而对腺癌、腺鳞癌和转移癌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痰液细胞学;肺癌筛查;分型诊断痰液细胞学检查因简便易行,患者无痛苦而成为筛查肺部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旨在探讨其在诊查肺癌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从2007年6月到2009年6月在我院行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460例,其中男性803例,女性657例,年龄26~83岁。
2.检查方法
患者的痰液每天诊查1次,连续查3天,标本的采集选用自然咳痰法,清晨排痰以后,在上午8~9时让患者先用清水漱口数次,再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尽量避免混入唾液或鼻咽分泌物)盛入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挑取黄豆大小带血丝部分、灰白色细丝或透明蛋清样黏痰于一张清洁的载玻片上,用压拉法制成2张厚薄均匀适中的涂片,湿固定于95%乙醇中至少15分钟,苏木素尹红(HE)染色后待
干用中性树脂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按细胞病理学检查标准化程序进行定性及分型诊断[1]。
3.判断指标
相关指标以下公式计算: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 ×100%。
结果
检查的1460例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通过细胞学、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筛查,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02例,其中鳞癌98例、腺癌69例、未分化癌27例、腺鳞癌6例、转移癌2例;痰液细胞学筛出161例,分别是鳞癌93例、腺癌41例(其中1例为误诊)、未分化癌22例、腺鳞癌4例、转移癌1例,总敏感性为79.21%、特异性为99.92%、准确性为97.06%,痰液细胞学检查对肺部原发性鳞癌和未分化癌的敏感性较高,而对腺癌、腺鳞癌和转移癌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见表1)。
表1 痰液细胞学筛查肺部恶性肿瘤结果分析(略)讨论
1.质量控制
标本的采集应在清晨排痰后,留取上午8~9时的新鲜标本为好,因为晨痰在呼吸道内滞留时间过长,部分细胞可能会自溶或变性破坏而结构不清,导致判读困难,再者,有的患慢性咽炎或鼻咽炎的老年
人,晨痰往往是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判读的准确性降低;涂片的制备用压拉法,而不是用竹签把标本简单地涂在载玻片上;细胞学检验工作者要熟练掌握细胞病理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细胞病理学诊断水平,在工作中要耐心仔细地观察涂片的每一个部位,遇到异形细胞需认真对比、分析,我科曾将一例支气管上皮乳头状增生误诊为腺癌,究其原因,是缺乏呼吸道非肿瘤疾病的细胞学形态研究;阳性片定期与组织病理学对照、阴性片每年随意抽查10%复诊是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2.癌症类型的判断及临床诊断价值
腺癌与腺鳞癌大多属周围型肺癌,病变多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2],当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后,狭小的细支气管管腔易堵塞,使脱落的肿瘤细胞无法随痰液排出,而鳞癌与小细胞未分化癌大多属中央型肺癌,病变常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2],癌细胞较易随痰咳出,所以痰液筛查中央型肺癌的敏感性比周围型的高。
肺癌伴同侧胸水时,痰液细胞学诊查阳性率也较低,有文献报道周围型肺癌以腺癌最多见,腺癌富含血管,局部浸润和血行转移早,易累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积液,故胸水细胞学检查在周围型肺癌出现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大[3]。
3.痰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
有资料显示,肺部转移癌痰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很低[4],本组
资料提示其敏感性为50%(因病例数太少,不一定能客观反应阳性率)。
阳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肺部转移性肿瘤通过血道转移,转移病灶大多位于边缘,常压迫支气管使之闭塞,而很少侵犯支气管,导致肿瘤细胞不易随痰排出,细胞学诊查常常为阴性。
如果患者有咳血症状,则提示支气管被侵犯,此时痰液细胞学诊查的敏感性可能会提高。
本组资料还显示痰液细胞学检查对肺部恶性肿瘤筛查的特异性好、准确性高,总敏感性为79.21%。
但对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相对减低,为了能够早期发现病变,让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对怀疑周围型肺癌患者应考虑行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查,以弥补痰液脱落细胞学筛查的局限性。
痰液细胞学检查因经济、简便、快捷且实用性强而广泛用于肺部肿瘤的筛查,其阳性率取决于标本的留取是否符合要求、阅片者的水平、肿瘤的类型及诊查次数(以3~4次为宜)等因素,只有做好全质量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熊立凡,刘成玉,王彩,等.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8.
[2]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7.
[3]常正义,卢冬,罗维贵,等.三种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45.
[4]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