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合集下载

科技园区运营案例

科技园区运营案例

科技园区运营案例一、园区概况。

这个科技园啊,就像一个超级科技大熔炉。

它位于深圳南山,地理位置那叫一个绝,周边交通便利得很,就像血管把养分输送到身体各处一样,地铁、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方便各路科技大神们穿梭其中。

园区面积大得很,容纳了数不清的科技企业,从刚起步的小创新公司,到那些已经大名鼎鼎的科技巨头,全都在这儿扎堆。

二、招租与企业引入策略。

1. 精准定位。

园区运营者那可是相当聪明。

他们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死死的,主打高科技产业,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些超前沿的领域。

这就好比开饭馆,人家就主打特色菜,只吸引那些喜欢这个口味(高科技)的食客(企业)。

所以在招租的时候,对于那些不符合这个高科技定位的企业,那是坚决说“不”的。

这样就保证了园区的科技氛围特别纯正,企业之间也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合作机会自然就多了。

2. 优惠政策。

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园区给出了一堆诱人的优惠政策。

比如说,租金补贴。

刚创业的小公司资金紧张啊,园区就像个贴心的老大哥,给你补贴租金,让你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研发和业务拓展中去。

还有税收优惠,这对于企业来说,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

企业在这儿能少交不少税,就有更多的钱去搞创新,雇佣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3. 产业链招商。

这一招可太妙了。

园区运营者明白,一个企业要发展得好,得有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支持。

所以他们在招商的时候,就像串珠子一样,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企业都引进来。

比如说,在人工智能领域,既有搞算法研发的企业,又有做硬件设备的企业,还有专门提供数据服务的企业。

这样一来,企业之间可以就近合作,节省成本不说,创新的速度也像火箭一样飙升。

一家企业缺个什么技术或者零件,在园区里转一圈就能找到合作伙伴,多方便啊。

三、园区服务。

1. 基础设施建设。

南山科技园的基础设施那是杠杠的。

办公大楼盖得又现代化又实用,宽敞明亮,里面网络速度快得像闪电,对于科技企业来说,这网络就像空气一样重要。

还有园区里的道路规划得特别合理,绿化做得也很好,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能有个舒适的环境放松一下。

产业园区 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

产业园区 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

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和吸引外资的重要角色。

而片区综合开发模式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园区内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全区域的协同发展。

本文将以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为例,探讨其成功之处。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与规划位于某省某市的ABC产业园区是一个新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始建于2005年。

园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定位为智能制造和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中心。

园区规划了不同的片区,包括生产区、研发区、居住区和商务区等,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企业和居民。

第二部分:产业集聚与创新服务ABC产业园区通过以企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入驻。

园区管理方在片区内建设了一系列共享设施,如高标准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孵化器等,以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

同时,园区还积极开展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活动,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三部分:配套设施与宜居环境为了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宜居性,ABC产业园区在片区综合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规划的居住区不仅提供了高品质的住房,还配套了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和休闲娱乐设施等,为企业员工和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此外,园区还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建设公园和湖泊等景观资源,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第四部分: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ABC产业园区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

在园区规划和建设之初,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出让、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支持等。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园区发展特区,加强了对园区的管理和服务。

这些举措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片区综合开发模式在产业园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产业集聚和创新服务,园区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同时,配套设施和宜居环境的建设也能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科技产业园实景案例

科技产业园实景案例

科技产业园实景案例今天就带你们走进一个超酷的科技产业园,那里面可全是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玩意儿。

我先给你们讲讲A园区吧。

这个园区的大门就很有科技感,不是那种传统的大铁门,而是一个超现代的智能感应门。

你人一靠近,门就像在说“欢迎光临”一样,自动缓缓打开,就像进入了未来世界的入口。

走进园区,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洁而且充满活力。

道路两边种着一些很有设计感的绿植,好像在告诉大家,科技和自然也能完美融合。

园区里的建筑都很有特色,方方正正的大楼,外立面全是那种反光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穿着一身高科技铠甲。

再往里面走,就到了企业办公区域啦。

我走进了一家做人工智能研发的公司,那里面的场景真的是酷到没朋友。

一进去,就看到一群年轻的程序员们,都戴着耳机,对着电脑屏幕噼里啪啦地敲代码。

他们的办公区域很开放,没有那种传统的格子间,大家可以随时交流想法。

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小机器人模型,有的还会动呢,估计是他们自己做着玩的小项目。

公司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室,透过玻璃就能看到里面各种复杂的仪器和线路。

我就问一个工作人员那些都是干啥的,他很热情地给我介绍,说那些设备是用来测试他们新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就像给机器人的大脑做体检一样,这比喻可太形象了。

在园区里还有一个公共的展示中心。

哇,这里简直就是科技的大观园。

一进门,就有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播放着园区企业的各种成果展示。

旁边还摆放着一些高科技产品,有能听懂人话的智能音箱,你跟它说个歌名,它马上就能播放音乐;还有那种超轻便的虚拟现实(VR)设备,戴上之后就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会儿在宇宙中遨游,一会儿又在古代的城堡里探险。

展示中心里人来人往,有不少是来寻求合作的商业伙伴,还有一些是科技爱好者来体验最新科技成果的。

再说说B园区吧。

这个园区更注重科技和生活的结合。

园区里有专门为员工打造的生活服务区。

这里有一个超级大的食堂,里面的菜品丰富得不像话,而且还有智能点餐系统。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将对国内外几个典型的产业园区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产业园区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硅谷美国硅谷无疑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从圣克拉拉谷延伸到圣何塞市。

硅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资源。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学府为硅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和前沿技术。

这些高校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风险投资在硅谷的发展中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众多的风险投资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

同时,硅谷形成了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创业者们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技术,即使失败也能迅速重新站起来,继续追求梦想。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也是硅谷的优势所在。

从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硅谷拥有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

同时,法律、金融、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是亚洲著名的工业园区之一。

它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新加坡政府在园区建设初期就制定了详细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同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招商引资方面,新加坡政府采取了积极主动的策略。

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服务和高效的审批流程,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入驻。

此外,政府还注重培育本地企业,促进了本土产业的发展。

裕廊工业园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因素,建设了大量的绿化和环保设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三、中国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全国产业园项目参考案例

全国产业园项目参考案例

全国产业园项目参考案例1.马鞍山市颍州产业园马鞍山市颍州产业园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总占地面积约为1500亩,是一个集科研、生产、交流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设有多个工业厂房,用于各类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入驻,如电子、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

此外,园区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同时还有会议室、展示厅、商务中心等公共设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办公和交流环境。

2.天津航空制造业产业园天津航空制造业产业园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占地面积约为3000亩,是集航空制造、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园区内设有多个航空制造企业的工厂和实验室,涵盖了飞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设备制造等领域。

园区还拥有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宿舍楼、食堂、运动场等,满足企业员工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3.广州科技园广州科技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总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是一个集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园区。

园区内设有多个科技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和办公楼,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

园区还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4.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总占地面积约为5000亩,是一个集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园区。

园区内拥有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园区还建有科创中心、孵化器等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5.上海浦东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总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是一个集软件开发、IT服务、创新创业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汇聚了众多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涵盖了软件开发、数据处理、云计算等领域。

园区还拥有先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支持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以上是全国产业园项目的一些参考案例,不同的产业园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但都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创新、生产和加工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产业园招商风险案例

产业园招商风险案例

产业园招商风险案例一、“纸上谈兵”的高科技产业园。

话说有个地方,看到别的城市搞高科技产业园搞得风生水起,眼热得不行。

于是也打算搞一个,规划图那叫一个宏伟,宣传册上写着要吸引全球最顶尖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啥的企业入驻。

风险点一:过度乐观的市场定位。

他们觉得自己这地儿交通还算便利,周边有几所大学,就盲目地认为高科技企业肯定会像蜜蜂见了花一样涌过来。

可实际上呢,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些真正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对产业园的基础设施要求极高,比如说超高速的网络、超净的实验室环境之类的。

而这个产业园所在的城市,电力供应有时候还不太稳定,这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电力支持的高科技设备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风险点二:招商团队的不专业。

招商团队里大部分人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对高科技产业也就是一知半解。

出去招商的时候,跟人家企业谈,连一些基本的专业术语都搞不清楚。

有一次,和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谈,人家问关于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招商人员支支吾吾半天,说什么“我们这有保安,很安全的”,把人家企业代表都给逗笑了。

结果就是,谈了大半年,一家像样的高科技企业都没招来,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都打了水漂,产业园里除了几间空房子,啥都没有。

二、轻信承诺的文创产业园。

还有个文创产业园的故事。

这个产业园的招商人员碰到了一个自称是文创界大拿的人,这人说他手底下有好多文创工作室、艺术家团队,只要产业园给他足够的优惠政策,他就能把整个文创圈子都带过来。

风险点一:对招商对象缺乏调查。

产业园一听,乐开了花,马上给了这个人一大堆优惠,什么免租金三年啦,装修补贴啦。

可实际上呢,这个所谓的大拿就是个大忽悠。

他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源,那些所谓的文创工作室、艺术家团队,大部分都是他虚构出来的。

等到产业园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钱花出去了,产业园里倒是有几间被这个骗子装修得花里胡哨的房子,但都是空壳,根本没有实际的文创业务在开展。

风险点二:优惠政策失控。

由于一开始就给了这个骗子过度的优惠,导致后来真正有实力的文创企业想来入驻的时候,产业园发现按照之前的优惠政策,自己根本承受不了。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引擎。

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了高新区,以扶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些高新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全国优秀高新区的典型案例。

1.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

自建立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孕育了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园区内拥有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也是国家高新区示范区。

园区内涵盖了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

园区不仅搭建了创新平台,还积极引入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中国首个海关监管区,也是深圳打造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和新型城市中心核心区。

园区内集聚了金融、科技、文化、商务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打造了一个国际化、开放型的商务新中心。

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成都天府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天府新区紧邻成都市中心,是以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为主导的国家级新区。

新区内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孵化器,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政府大力扶持创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越的创新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各类企业和人才投身创新创业浪潮。

5. 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坐落于美丽的西湖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园区内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

产业园优秀案例

产业园优秀案例

产业园优秀案例一、深圳南山科技园。

1. 园区概况。

这个南山科技园可不得了。

它就像一个科技超级市场,里面全是各种高科技企业。

它的地理位置超级棒,在深圳南山,那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周围高校和科研机构特别多,就像一群智慧的邻居随时能给园区里的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2. 产业特色。

这里主打高科技产业,什么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等。

就拿腾讯来说吧,它就像南山科技园里的一个超级明星。

腾讯的好多创新都是从这里诞生的,像微信这种改变我们生活的社交软件。

这里的企业之间还特别爱合作,就像一群小伙伴互相分享玩具一样。

如果一家企业在人工智能算法上有优势,另一家在硬件设备制造上厉害,他们就凑到一起,搞出个智能硬件产品,然后推向市场。

3. 服务与配套。

二、苏州工业园。

1. 园区概况。

苏州工业园就像一个精心打造的花园式产业王国。

它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的,融合了两国的智慧。

园区规划得整整齐齐,就像棋盘一样。

这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多种多样,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又有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建筑,就像在现代和传统之间自由切换。

2. 产业特色。

它在制造业方面特别牛,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

像苹果手机的一些零部件很多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园区还很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就像一个环保小卫士,一边发展工业,一边保护环境。

这里有很多企业专门研究污水处理技术、废气净化技术等。

而且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也做得很好。

比如说电子制造企业产生的一些废弃物,环保企业就可以过来处理,然后提取出有用的资源再利用。

3. 服务与配套。

苏州工业园的服务超级人性化。

它有一站式服务中心,企业办事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方便,不用东奔西跑。

在配套上,园区里的学校教育质量很高,为企业员工的子女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

还有大片的绿地和公园,员工们在午休或者下班后可以去散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就像在自家后花园一样惬意。

三、美国硅谷。

1. 园区概况。

硅谷啊,那可是全球科技产业的圣地。

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湾区南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科技城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基本概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性质和功能相似的一类地域组织,即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一定地域内的相对集中,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技术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我们把这类科技——工业综合体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

世界各国高新区呈现千姿百态,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称为科学园、技术园、科技园、研究园、发展园;有的称为工业园、科学工业园、科技工业园、高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带;有的称为科学城、技术城、文化学术研究城;有的甚至根据园区的技术开发内容和地理位置特点而称为硅谷、硅山、硅岛、硅廊、硅漠、硅原等等。

2.高新区发展历史美国是高新区的发祥地。

1 9 5 1年美国在东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兴建了占地只有5 O英亩的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开创了世界高新区的先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斯坦福研究园为起点,逐步形成了今日闻名于世的硅谷。

与斯坦福研究园起步发展的同时,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从林肯实验中心,沿1 2 8号高速公路两侧也出现了几百家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公司。

如今,这一半环形走廊地带已有7 0 0家与计算机相关的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基地之一。

到1 9 9 2年在美国的5 O个州中有4 2个州建立了科学园、技术园、工业园等2 5 8个。

法国:1 9 6 9年开始在南方城市尼斯附近筹建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学城,经过2 O多年的建设,该科学城现己成为重要的国际性高科技中心;1 9 8 3年法国开始筹建法兰西岛科学城,它是一个典型的科研、教学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此外,还分别兴建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布列塔高技术园,以航空航天技术为主的图卢兹科学园,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为主的格勒诺布尔(Grenoble)高技术区等各种类型的高新区。

英国:具有几百年学术研究传统的剑桥大学是英国创办高新区的先行者。

1 9 7 O年,剑桥大学的圣三学院仿效美国“硅谷”建立了剑桥科学园。

此后,英国又相继建立了以生产制造业为主、如今已成为英国乃至全欧洲电子工业基础的苏格兰硅谷,以及兼具研究、开发、生产活动的M 4号高速公路走廊。

德国:1 9 7 9年开始筹建西柏林革新与创业者中,(1 9 8 3年建成,1 9 8 7年以后与西柏林技术革新园区统称为西柏林科学园区),但其发展速度最快,短短几年就建立起了诸如亚深技术中心、海德堡技术园区、不伦瑞克科学园区、卡尔斯鲁厄技术工厂等高新区。

2 0世9 O年代德国统一后,又在东部五州建立了十几个技术创业中心,到1 9 9 2年全德共建立了1 0 1个高新区。

日本:亚洲兴建高新区最早的国家是日本。

1 9 6 3年日本开始兴建筑波科学城,1 9 7 8年提出兴建关西文化学术研究城的设想,1 9 8 0年,又提出技术城设想,并于1 9 8 3年选定1 9个地区兴建技术城。

最近日本制定了由1 9个技术城组成的高技术区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日本高新技术。

韩国大德科学城新加坡前特岗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科学城台湾新竹科学园全世界到现在有1 O O O多家科学园或我们所说的高新区。

我国有5 3个国家级高新区。

3.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现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密集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

从1991年起,国务院分两批一共批准成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

截止2003年,53个国家级高新区所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成为走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最为强劲区域。

2 0 0 3年5 3个国家高新区的32857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0938.7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工业增加值436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6%和32.7%,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但高新区依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自1 9 9 2年以来,保持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O.6%、5O.9 %、32.7%、42.O%、52.O%和55.0%。

显示了13年以来,高新区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效果明显,特别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显现,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意义深远。

国家高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营业总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向国家高新区集聚。

4.先进高新区可借鉴的经验·中关村:自主创新提速国际化进程;·西安高新区:面向世界配置资源招商;·武汉东湖高新区:着力培养国际化企业:·杭州高新区:发展特色产业;·常州高新区:推行理性执政;·包头稀土高新区: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二、高科技园区的区位界定1.高科技园的区位要求一般来说,高科技园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可归纳如下:(1)拥有便利的交通运输与通信设施条件,信息获取及时;(2)便于与关键人员接触;(3)以地理位置非常临近的一所以上的名牌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即接近于R&D 中心、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便于获取科技支持;(4)拥有丰富而低廉的高素质劳动力,以便高科技园创新活动对人才的需求;(5)与市场或贸易组织临近,便于收集市场信息;(6)有一片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园区场地,且位于区域内环境优美。

2.高科技园的区位特征通过对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如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日本“硅岛”,我国台湾新竹和北京中关村等的研究发现,高科技园区的区位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2.1集中于科技实力雄厚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科技资源为基础,世界上著名高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没有高水平的领先科技平台,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绝大多数高科技园区位于科技实力雄厚、科教文化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有一所或多所高水平研究性综合型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支撑。

人们所熟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科技园区——硅谷,就有斯坦福大学的强大科技学术支持,硅谷60%到70%的企业是斯坦福学生和教师创办的;几乎与硅谷同时发展起来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科技园区,靠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园区也是如此: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高科技城,靠的是有百年历史、被称为“印度高校王冠”的印度理学院和班加罗尔大学等;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区是剑桥大学的杰作。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现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核心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也是得益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拥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

相反,若没有区域雄厚科技实力和丰富科技资源支撑的高科技园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如苏格兰东部邓弗姆林郊外高速公路边的“硅峡”就是最好的证明。

2.2集聚于区域中心城市(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文教中心、交通中心)世界绝大多数成功的高科技园区集聚于其所在国家地区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文教中心或交通中心,如我国最早于1985年成立的高科技园区就布局在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的深圳;中关村位于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张江高科技园区位于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这些城市一方面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另一方面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设施。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等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也无不位于拥有便捷交通、通讯和良好基础设施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案例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1.概况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

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 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由此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从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其中海淀园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其他六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园区内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历史名胜和自然风景区,非常适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的增长速度。

2005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7万家,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80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多,五年内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占全国高新区总量达七分之一左右;实现增加值960亿元,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1%。

中关村指数从2月份的120.22点上升到9月份的138.55点。

以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其中台式PC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笔记本电脑达到25%以上,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业占全国三分之一,软件出口占全国总额二分之一,星光系列多媒体芯片打入海外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占园区经济总量的45%,带动了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国民经济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园区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占全国的25%,“973项目”占全国的36%。

自1988年以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已经达到9项。

在国家的重大战略工程及国家安全领域,一批中关村企业发挥的重大作用。

科兴公司研制的“非典”灭活疫苗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达到与发达国家同步水平。

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出了六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中国芯”。

研制出11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

在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飞船项目上,中关村企业以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向全球展示了提供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配套能力。

中关村的企业开始凭借核心专利参与创制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拥有国际标准达9项,国家标准达98项,行业标准114项,中关村平均每100家高科技企业中就有13家参与了各类标准的制定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