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肝硬化药方

合集下载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方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方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方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结节形成,早、中期属于癥积、痞块,晚期出现腹水,则属臌胀。

对于晚期肝硬化(腹水为主)的患者,临床辨证以瘀血为本,水湿为标;且本有病本、共本之分。

此说见于明代张介宾氏。

所谓病本,即指起病之因;所谓共本,即人体阳气、阴精(血)与脾胃。

因肝硬化腹水先有肝脾肿大,后有腹水,肝脾肿大为瘀血、痰浊、湿热阻滞肝络所致,故瘀血、痰浊、湿热即为病本,治宜化瘀消积治其本,利水宽胀治其标。

同时,肝硬化起病缓慢,病程长,正邪长期相持,则虚实夹杂,且往往是邪实未去,正已难支。

此际攻邪则伤正,纯补则助邪,只能攻补兼施,尤其要以肝、脾、肾三脏为念。

盖腹水之作,正是病起于肝,影响及脾肾所致也。

若见腹水之盈,胀急痞满,便一味峻攻,则邪未去而正已伤。

治疗肝硬化腹水:一是补脾:常用山药、白术、茯苓、赤豆,脾阳不足者用干姜。

二是补肝:常用黄芪、当归。

三是补肾:常用淫羊藿、紫河车、楮实子,肾阳不足者用桂、附。

四是消积:常用庵闾子、鸡内金、鳖甲。

五是活血:常用益母草、丹参、泽兰、姜黄、郁金、地鳖虫。

六是行水消胀:常用葫芦瓢、徐长卿、玉米须、黑大豆、鲤鱼赤豆汤。

如为坏死后肝硬化腹水,养阴利水是重点,且养阴更重要,可用六味地黄丸、一贯煎等。

常用炙鳖甲、石斛、楮实子各30克,麦冬30~45克,南北沙参各15克,生白术60~90克。

在养阴利水的基础上,略佐小量桂枝,以阳行阴,通利小便。

此正如近代名医曹炳章所说:“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则化阴滞而阳和。

”腹水外敷方:甘遂末2克,芫花2克,沉香10克。

碾粉,加大葱葱白同捣烂,调敷脐部,每日更换1次,5天为1疗程。

对顽固性腹胀、腹水久治不退者,可助汤剂,加强疗效。

治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曲张,静脉破裂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是凶险的并发症之一;且剧咳、呃逆、呕吐、过度用力、粗硬食物、便秘等常可诱发出血。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方 朱良春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方 朱良春验方

1、乌发丸:生首乌150克 黑芝麻l5克 霜桑叶30克 桑椹30克 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 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 黄精30克 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做蜜丸每丸9克重 每日三次 每次1丸 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

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

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

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

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都可以。

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

将乌发丸改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

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赴西安感谢。

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持又怎能大功告成。

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有不效者。

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2、主治阴囊潮湿:生牡蛎30克 枯矾60克黄丹30克 研粉外用。

将阴囊温水洗净,擦干用粉,擦揉2-3遍。

【验证病案】:2008年3月8日西电公司一退休高工白某找到我拿出一张药方,说吃了十几付了,治疗阴囊潮湿效果一点不明显,没啥作用,阴囊还是水渍渍,很是懊恼不爽,并说此是省上某名老中医的方子,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看了方子说这是二妙散加减,方子用得不错。

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我有一方保你药到病除,隨后写下上方并帮其加工好,交待清楚便用方法。

该工看如此简单之方而且价格不到2元,很不在意。

曰:这能治病?我说试试看嘛!又不费事,常言:单方气死名医。

一句戏言,三天后该工找到我,一进门就冲我一说你真神了!你那药真管用,两次后阴囊潮湿就干了。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精华全集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精华全集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精华全集诗仙之家控涎丹甘遂(去心)60克、大戟(去皮)60克、白芥子60克,共为细末,用红糖水久煎制丸, 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7丸,甚或10丸香附旋复汤制香附10克、旋复花15克(包)、蒌仁12克、苡仁30克、炒苏子10克(打细)、炒白芥子10克(打细)、茯苓12克、旱半夏3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蜘蜂散(丸)花蜘蛛30只(微焙),炙蜂房60g,熟地黄90g,紫河车、淫羊藿、淡苁蓉各60g组成,制成蜜丸,每服6~9g,日2次,早晚饭前温开水送服吴茱萸30、肉桂40、干姜40、鹿角胶、川石斛、黄鱼鳔、萸肉、人参等随证加用,但不超过8味药 (治虚证阳痿) “竹皮大丸”加味药用:竹茹、白薇、生甘草各20g,生石膏60g,桂枝、生大黄各5g,大枣5枚,日1剂,水煎服治实证阳痿自拟“当贝苦参黄硝丸”方由当归、贝母、苦参、大黄、硝石 5 药组成, 莶草、刘寄奴煎汁泛丸, 每服2~ 6g,日2~ 3 次(急性黄疸)“豨莶逍遥五苓汤”药用:刘寄奴、豨莶草、生麦芽各30g,茵陈、生白术、茯苓、郁金、泽兰、泽泻各15g,柴胡、生白芍、制香附各10g,“柴胡桂姜胆草汤”药用:柴胡、桂枝、干姜各10g,瓜萎仁18g,生牡蛎30g,龙胆草、生甘草各6g。

嘱痛时嚼服生吴茱萸20粒,日3~5次,黄疸加茵陈,夹胆石者加郁金、金钱草。

(慢性胆囊炎) “慢胆除根散”(经验方)当归30g,生白芍60g,柴胡15g,郁金30g,茯苓、白术各60g,吴茱萸15g,制香附30g,薄荷10g,炒栀子、生甘草各15g共打粉(1个月量),日量11g 分2次饭前服。

胁痛用生吴茱萸20粒嚼服,日2次,或川楝子、生吴萸各30g,研末用醋调,外敷右胁下,胆石病、胆囊炎痛胀片刻可消,名速效止痛散。

(慢性胆囊炎)青蒿茵陈汤青蒿、茵陈各30g,黄芩、陈皮、旋复花各10g,生甘草6g。

有黄疸者,倍茵陈量为50g且要先煎30分钟。

(慢性胆囊炎) “速效止痛散”(川楝子粉、生吴茱萸各30g,生吴茱萸打粉即用,久置无效,胆石或胆囊炎均效)醋调外敷右胁下,片刻,即痛胀均消两脚患湿脚气,肿痛沉重,顽麻颓软,不可步履,可加槟榔70~80克、木瓜50~60克、松枝60克、卷柏60克。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肝肾阴虚慢性肝病案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肝肾阴虚慢性肝病案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肝肾阴虚慢性肝病案案例一:周某,男,39岁,农民。

患慢性迁延性肝炎3年,症情时轻时重,肝功能检查指标反复波动。

1年前发现脾脏肿大。

B超示:肝硬化,脾脏肿大。

故来我院诊治。

刻诊:肝区刺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夜寐梦多,齿龈渗血,偶见鼻衄。

脉弦细,舌红绛。

证属肝肾阴虚,郁热瘀阻。

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

药用北沙参、生白芍、生地、枸杞、地骨皮、玄参、生鳖甲、天麦冬、阿胶、三七、白茅根。

服药10剂。

复诊时患者齿龈出血已止,胁痛腰酸亦减,仍感倦乏少力,口干少寐。

原方去阿胶、地骨皮,加黄芪、生白术、当归等治疗2个月,诸恙轻减,精神亦振,苔薄白,舌红转淡,脉弦已平。

此后,原方加减,配合复肝丸,每服3克,1日2次。

调治半年,3次检查肝功均在正常范围,触诊肝大,肋下1.5厘米,脾大2厘米,恢复工作,至今病情稳定。

案例二:李某,男,42岁,农民。

肝功能异常,面色晦滞6年。

宿患慢行活动性肝炎,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

近期查B超示:①肝硬化、脾大;②胆囊襞毛糙;③腹腔少量积液。

肝功:总胆红素24.6μmol/L,ALT126u/L,AST81u/L。

刻诊:面色晦滞,头昏烘热,夜眠欠安,两下肢乏力,胁肋隐胀、疼痛,晨起口腔有血迹,纳可便秘。

舌红绛,苔薄黄,脉弦。

此属肝肾阴虚,热毒瘀结,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

方剂:柴胡、郁金、白芍、生地、石斛、当归、茵陈、白花蛇舌草、垂盆草、石见穿、鳖甲、白茅根、油松节、牛角鳃、鸡血藤、甘草。

二诊:药后症情如前,情绪低沉,心烦易怒,夜眠多梦,苔薄质红,脉细弦。

遂以上方加旱莲草、枸杞、栀子、豆豉。

三诊:服20剂后症情显见好转。

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18.77μmol/L,ALT34u/L,AST31u/L。

总蛋白76g/L,白蛋白41g/L。

查B超示:①肝硬化(节结型);②胆囊壁水肿;③少量腹水。

患者龈血已止,口微干,舌红苔薄,药既奏效,可继进之。

一是上方加泽泻、生白术,续服20剂。

肝病良方——6.复肝丸(国医大师朱良春方)

肝病良方——6.复肝丸(国医大师朱良春方)

肝病良方——6.复肝丸(国医大师朱良春方)
【药物组成】紫河车、红参须、炙地鳖虫、炮甲片、参三七、片姜黄、广郁金、生鸡内金各60g。

【服法】共研为极细粉末,水泛为丸。

每服3g,1日3 次,食后开水送下,或以汤药送服。

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早期硬化肝功损害,肝脾肿大,或仅肝肿大,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晦滞,红丝血缕或朱砂掌,舌暗红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或弦细等症。

【附注】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表现为麝、锌浊度增高、血清白蛋白发生改变者,一般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

用复肝丸配合益脾疏肝方药,多数患者在1~2个疗程后,可以改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亦随之好转。

脾肾阳虚型,以温补脾肾方药与复肝丸同时并进,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使肝脏实质病变的改善,有相得益彰之妙。

但治程较长,不能急于求功。

肝肾阴虚型,除阴虚阳亢,营热伤络,临床表现郁热并著者,治宜养阴解郁、凉营宁络为主,暂时停服复肝丸外,一般可以配合滋阴柔肝解郁煎剂,汤丸并进,对于控制“脾亢”、纠正血清白球蛋白的倒置有一定作用,而未见助阳伤阴、攻邪伤正之弊。

至于肝胆湿热证型,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时,复肝丸则不宜早用,否则,往往出现烦热不寐的反应,如复查肝功,转氨酶亦可续见上升,故用之宜慎。

朱良春,陈继明“复肝丸”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体会 [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6)10~12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朱良春教授经验药对

朱良春教授经验药对

朱良春教授经验药对发布时间:2010-01-14 17:23一枝黄花苍耳子【用量】一枝黄花18g,苍耳子12g。

【功效】疏散风热,清解表毒。

【主治】时邪外感发热。

【按语】一枝黄花疏风达表、清热解毒,苍耳子行走上下肌肤,有疏散宣通之功,二药合用,既可疏散风热,又可清解表毒,治疗时邪外感之发热,无论风寒、风热所致,均可用之。

风寒者加荆芥、防风、苏叶各8g,生姜2片;风热者加牛蒡子、僵蚕、前胡、桑叶各9g,轻证往往—二剂即解。

丁香郁金【用量】丁香4g,有B金20g。

【功效】行气通络,开窍醒脑。

【主治】中风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

顽固性头痛头晕。

【按语】丁香气味辛香,辛能行散,香能开窍,具有“开九窍,舒郁气” (《本草再新》)的作用;郁金行气解郁,活血通络,二药合用,可行气通络、开窍醒脑,用于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以及顽固性头痛头晕方中,可增强疗效。

二药合用虽为“十九畏”配伍禁忌之一,但临床应用并无不良反应。

人参三七琥珀【用量】人参6g,三七3g,琥珀4g。

【用法】共为细末,分次吞服。

【功效】益心气,活心血,通心络,安心神。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按语】人参大补心气而推动心血运行;三七活心血、通心络;琥珀安神宁心。

实验证明,人参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三七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低冠状动脉的阻力。

三药合用治疗冠心病有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等作用,对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者最为合适。

人参五灵脂【用量】人参6g,五灵脂10g。

【功效】益气活血,行瘀止痛。

【主治】气虚血瘀,虚实互见之证,如冠心病心绞痛之胸痹,溃疡病、萎缩性胃炎之脘痛等。

肝脾肿大属气虚血瘀者。

小儿疳积亦可选用。

【按语】二药属传统“十九畏”中配伍禁忌之一。

久病多虚亦多瘀,胃脘久痛者,恒多气虚夹瘀之证,脾胃气虚,故证见乏力,面苍,空腹时则痛,得食可暂安;瘀血阻络,故疼痛较剧,或如针刺,痛点固定,舌见瘀斑,大便隐血多为阳性。

此与脾胃虚寒,其痛绵绵,喜热喜按者明显有异。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癌症药方集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癌症药方集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癌症药方集1.抗癌单刃剑方组成:仙鹤草50~90g,白毛藤30g,龙葵25g,槟榔片15g,制半夏10g,甘草5g。

用法:仙鹤草要单独煎煮,煎取汁备用;其他药物一同煎取汁,和仙鹤草煎汁混合,一次顿服,每日1次即可。

若饮药有困难,可分次服,一日内饮完。

功用:解毒抗癌,镇静镇痛。

主治: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2.藻蛭散组成:海藻30g,水蛭8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6g,每日2次,黄酒冲服(或温水亦可)。

功用:软坚散结,破血消癥。

主治:食管癌。

用于痰瘀互结而吞咽困难,苔腻,舌质紫,边有瘀斑,脉细涩或细滑者为宜。

注意事项:服药4~5日后如自觉咽部松适,咽物困难逐渐减轻,可以继续服用。

如无效,即改用它法。

如合并溃疡而吐出胃液中夹有血液者,即需慎用,或加参三七粉为妥。

其他为肝郁气滞、热毒伤阴及气阴两虚者,均不宜用。

3.通膈利咽散组成:水蛭10g,炙全蝎、蜈蚣各20g,僵蚕、蜂房各30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4g,一日3次。

功用:消坚破结,解毒化瘀。

主治:中晚期食管癌。

4.利膈散组成:守宫、全蝎、蜂房、僵蚕、煅赭石各30g。

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服4g,一日3次。

功用:抗癌消瘤,软坚破结,降气利膈。

主治:晚期食管癌。

有宽膈、消瘤、降逆之功,能缓解梗阻,改善吞咽困难,延长存活期,使部分食管狭窄减轻或癌灶消失。

5.胃癌散组成:蜣螂虫、硇砂、硼砂、火硝、土鳖虫各30g,蜈蚣、守宫各30条,梅花、冰片各15g。

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服1.5g,一日3次。

功用:理气止痛,攻毒制癌,破血祛瘀。

主治:胃癌。

注意事项: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体虚甚者,亦勿用。

6.消癌丸组成:僵蚕120g,蜈蚣、炮穿山甲各48g,制马钱子24g,硫黄9g。

用法:将马钱子浸润去皮,切片,麻油炸黄,沙土炒去油。

诸药共研极细末,以炼蜜为丸如桂圆核大,每日服1粒。

服用10日后痛减而呕止。

连服2~3个月,可控制病情。

功用:消瘀止痛,解毒抗癌。

名医朱良春治疗肝硬化的经验

名医朱良春治疗肝硬化的经验

名医朱良春治疗肝硬化的经验来源|青竹医社导读朱良春先生创制的复肝丸对于早期肝硬化有良好疗效,今天我们节选《朱良春精方治验实录》内容,给大家介绍这个名方!复肝丸(治早期肝硬化)【组成】①紫河车、红参须各20克,炙土鳖虫、炮穿山甲片、广郁金各24克,参三七片12克,生鸡内金、广姜黄各18克;②虎杖、石见穿、蒲公英、糯稻根各120克。

【用法】将①组药物共研为细粉末,再将②组药物煎取浓汁泛为丸。

每服3克,1日3次,食后开水或以汤药送服。

1个月为1个疗程。

【附录】在2006年版《朱良春医集》中,本方用药剂量与用法又有改进。

处方:红参须、参三七各40克,土鳖虫、紫河车、穿山甲、姜黄、郁金、鸡内金各100克,研极细末;另用虎杖、石见穿、糯稻根各250克,煎取浓汁,与上药粉泛丸如绿豆大(或轧成药片、散剂、制成胶囊亦可)。

每服3克,1日2次,食前服。

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2〜3个疗程,可获稳定或基本治愈之效。

【功用】化瘀消癥,扶正祛邪。

【主治】早期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肝脾大,或仅肝大,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晦滞,红丝血缕或朱砂掌,舌暗红或有瘀斑。

脉象弦涩或弦细等症。

【注意事项】对于肝胆湿热壅遏,转氨酶明显增高者,此丸不宜早用,必须待湿去热清,方可斟酌用之。

按:朱老曾于1959 — 1962年,拟订复肝散,治疗早期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的病人60余例,对于改善症状和体征,促使肝功能好转,取得一定疗效。

处方在《中医杂志》1963年第8期发表后,各地重复验证,证明其对慢性肝炎之瘕块癥积及早期肝硬化,确有改善症状与体征、促进肝功能好转之疗效。

因此,朱老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制成丸剂,定名为“复肝丸”,结合辨证用药,疗效十分显著。

【方义】早期肝硬化属癥积、痞块范畴;晚期肝硬化出现腹水者,则属臌胀、单腹胀范畴。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坏死后,出现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假小叶形成,三种改变交错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肝硬化药方
肝硬化是一种由各种慢性肝病延续发展而来的,具有广泛肝细胞损害及结缔组织增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肝硬化属癥积、痞块范畴;晚期肝硬化出现腹水者,则属臌胀、单腹胀范畴。

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是肝实质的损害,以气血郁滞、瘀凝脉络为主要矛盾。

由于瘀结日久,肝脾损伤,其临床表现多呈本虚标实,治疗较为棘手。

1959—1962年,拟订“复肝散”,治疗早期肝硬化肝功损害的病人60余例,对于改善症状和体征,促使肝功能好转,取得一定的疗效。

后在原方基础上加以修改,制成丸剂,定名为“复肝丸”,并结合辨证用药,疗效有所提高。

现又改为胶囊,服用更为方便。

处方:紫河车、红参须各20g,炙地鳖虫、炮甲片、广郁金各24g,参三七12g,生鸡内金、广姜黄各18g。

共研为极细末。

另用虎杖、石见穿、蒲公英、糯稻根各120g,煎取浓汁泛为丸。

每服3g,每日3次,食后开水送下,或以汤药送服。

1个月为1个疗程。

适应范围:早期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或仅肝肿大,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晦滞,红丝血缕(蜘蛛痣)或朱砂掌(肝掌),舌暗红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或弦细等症。

肝硬化虽病由肝起,却是一种影响全身的错综复杂的慢性病变,在整个病情演变过程中,多影响到脏腑之间的功能紊乱,表现出虚实交错的病机。

根据临床所见,除以肝郁血滞,瘀结为癥癖的基本证型外,另分下列4种证型施治。

1.肝郁脾虚
重在疏肝益脾,扶正消癥肝失疏泄,气血痹阻,脾运不健,生化乏源。

其症肝脾肿大或仅有肝肿大,质地Ⅱ度,按之则痛,胃纳减少,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面浮而色晦黄,入暮足胫微肿,舌色暗红不泽,舌体较胖或边有齿印,脉象虚弦,重按无力。

治用疏肝益脾,活血消癥。

复肝丸配合逍遥散、异功散、当归补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如柴胡、当归、白芍、党参、黄芪、白术、丹参、炙甘草、广郁金、广陈皮、茯苓等。

2.肝胆湿热
急当清肝利胆,通腑泄浊湿遏中焦,邪从热化,肝失疏泄,移热于胆。

其症肝脾俱肿,胁痛脘痞,头眩口苦,纳减腹胀,心烦易怒,溺短而黄,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并可出现黄疸,苔黄厚腻,脉多弦数。

治宜清肝利胆,泄热渗湿。

以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加减。

常用药物如龙胆草、茵陈、柴胡、山栀、当归、黄芩、大黄、玄参、白花蛇舌草、虎杖、金钱草、车前草等。

不宜早用复肝丸。

3.脾肾阳虚
法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气血瘀滞,肝脾久伤,由脾及肾,损及肾阳。

其症脾肿大较肝肿大为甚,恶寒怯冷,腰膝酸软,面黄无华,精神萎
顿,饮食少思,腹胀便溏,舌淡胖嫩或淡紫,脉多沉弦而细。

治用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以复肝丸为主,配合景岳右归丸、当归补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如熟附片、肉桂、鹿角胶(或鹿角片)、菟丝子、仙灵脾、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肝肾阴虚
治应滋养肝肾,凉营宁络邪毒久羁,肝血亏耗,肾阴损伤,热郁脉络。

其症脾肿明显,肝大不著,面色黧晦,红丝缕缕,胁痛腰酸,鼻衄或齿龈渗血,咽喉干燥,夜寐梦多,舌红绛少苔,或苔腻中剥,脉象弦细而数。

治用滋肾柔肝,养阴和络,以一贯煎加减。

常用药物如北沙参、生地、枸杞子、天冬、麦冬、生白芍、川楝子、绿萼梅、女贞子、旱莲草、玄参、甘草等。

兼心阴虚而心悸心烦者,加西洋参、龟板、枣仁之类。

阴虚阳亢,热伤阳络,出血较甚者,加阿胶、水牛角、丹皮之属。

齿衄不止,可用鲜地骨皮60g煎汤含漱,有止血之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