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材料》教案(29,30)-汽车金属材料的选用

《汽车工程材料》教案(29,30)-汽车金属材料的选用
《汽车工程材料》教案(29,30)-汽车金属材料的选用

主要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10min)

1、机械零件的选材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2、普通机床上的轴与汽车发动机曲轴的选材及工艺路线有何异同?

(观看录像视频,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新课讲授:(70min)

一、机械零件的选材原则

机械零部件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综合考虑选用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能这三个方面。

1、零件失效的概念

机械零件的失效是指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了正常的工作能力。

具体表现为:

①零件完全破坏,不能继续工作;

②零件严重损伤,继续工作不安全;③不能满意地达到预期的作用。

2、失效形式

(1)弹性变形失效原因:材料的刚度不足

(2)塑性变形失效原因:材料的屈服强度不足

(3)韧性断裂失效、脆性断裂失效原因:材料的韧性不足

(4)表面损伤失效原因:材料的表面硬度、强度或耐蚀性不足

3、选材的基本原则

选材的基本原则是所选材料的使用性能应能满足零部件使用要求,经久耐用,易于加工,成本低,即从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1)使用性原则

?分析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确定使用性能

?分析零部件的失效原因,确定主要使用性能

?将对零部件的使用性能要求转化为对材料性能指标的要求

?材料的预选

(2)工艺性能原则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金属适应某种加工工艺的能力。

主要是切削加工性能、材料的成型性能(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性能(淬透性、变形、氧化和脱碳倾向等)

(3)经济性原则

以铁代钢,以铸代锻、以焊代锻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选用

1、轴的工作条件:

(1)传递扭矩,承受交变扭转载荷作用;

(2)轴颈承受较大的磨擦;(3)承受一定的过载或冲击载荷。

2、轴的主要失效形式:

(1)疲劳断裂(2)断裂失效(3)磨损失效

3、对轴用材料的性能要求:

(1)高的疲劳强度,以防止疲劳断裂。

(2)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防止冲击或过载断裂。

(3)良好的耐磨性,以防止轴颈磨损。

4、轴类零件的基本选材原则

对轴类零部件进行选材时,应根据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来决定:

(1)承受中等载荷,转速又不高的轴,大多选用中碳钢(例如45钢),进行调质或正火处理。

(2)对于要求高一些的轴,可选用合金调质钢(例如40Cr)并进行调质处理。

(3)对要求耐磨的轴颈和锥孔部位,在调质处理后需进行表面淬火

(4)当轴承受重载荷、高转速、大冲击时,应选用合金渗碳钢(例如20CrMnTi)进行渗碳淬火处理。

5、典型轴的选材

(1)机床主轴

其工艺路线为:备料→锻造→正火→粗机械加工→调质→精机械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削→装配。正火可改善组织、消除锻造缺陷,调整硬度便于机械加工,并为调质做好组织准备。调质可获得回火索氏体,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疲劳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可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常用的材料有:45钢、40Cr、65Mn、38CrMoAl、

20Cr(表面渗碳+淬火)、20CrMnTi (表面渗碳+淬火)(2)汽轮机主轴

低温(450℃以下):

较小功率(<12000kW),尺寸较小,可选用45钢;

较大功率(>12000kW),尺寸较大,则须选用35CrMo钢,以提高淬透性。

高温(500℃以上):

高中压主轴选用25CrMoV A或27Cr2MoV A钢

低压主轴选用15CrMo或17CrMoV钢。

高温高强主轴:

20Cr3MoWV(<540℃)或铁基耐热合金Cr14Ni26MoTi(<650℃)、Cr14Ni35MoWTiAl(<680℃)制造。

(3)汽车半轴

汽车半轴也叫驱动桥,是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实心轴,半轴在工作时承

受冲击、反复弯曲疲劳和扭转应力的作用,要求材料有足够的抗弯强度、疲劳强度和较好的韧性。

根据汽车半轴技术条件规定,半轴材料可选用40Cr、42CrMo、40CrMnMo钢。中型载重汽车一般选用40Cr钢,而重型载重汽车则选用性能更高的40CrMnMo钢。

半轴的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调质→盘部钻孔→磨花键。

(4)内燃机曲轴

a)农用柴油机曲轴b)汽车发动机曲轴

通常低速内燃机曲轴选用正火态的45钢或球黑铸铁;中速的内燃机曲轴选用调质态的45钢、调质态的中碳合金钢(例如40Cr)或球墨铸铁。

工艺路线为:备料→锻造→正火→粗机械加工→调质→精机械加工→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削→装配。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与机床主轴的相同。

★课程小结:(10min)

1、零件的失效的概念及主要形式、零件选材的基本原则;

2、典型轴类零件的材料选用及工艺路线

作业:

****职业学院教案用纸

****学院教案用纸

主要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课程回顾:(5min)

1、零件的失效的概念及主要形式、零件选材的基本原则;

2、典型轴类零件的材料选用及工艺路线

★课程导入:(5min)

1、齿轮与轴零件的选材有何区别?

2、常见的刀具及弹簧如何选材,如何制订工艺路线?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新课讲授:(70min)

一、齿轮零件的选材

1.齿轮的工作条件

(1)啮合齿表面承受较大的既有滚动又有滑动的强烈磨擦和接触疲劳压应力。(2)传递动力时,轮齿类似于悬臂梁,轮齿根部承受较大的弯曲疲劳应力。

(3)换挡、启动、制动或啮合不均匀时,承受冲击载荷。

2.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

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主要包括:

(1)断齿:除因过载(主要是冲击载荷过大)产生断齿外,大多数情况下的断齿,是由于传递动力时,在齿根部产生的弯曲疲劳应力造成的。

(2)齿面磨损:由于齿面接触区的磨擦,使齿厚变小、齿隙加大。

(3)接触疲劳:在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齿面产生微裂纹,逐渐剥落,形成麻点。

a)断齿 b)齿面磨损 c)接触疲劳

二、典型齿轮的选材及工艺路线

齿轮材料的性能要求包括:(1)高的弯曲疲劳强度的接触疲劳强度;(2)齿面具

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3)轮齿心部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根据齿轮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并考虑材料的工艺性和经济性,一般选用渗碳钢和调质钢如20;20cr;45;40cr;20CrMnTi等。

1.机床齿轮

机床传动齿轮工作时受力不大,工作较平稳,没有强烈冲击,对强度和韧性的要求都不太高,一般用中碳钢(例如45钢)经正火或调质后,再经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强化,提高耐磨性,表面硬度可达52~58HRC。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齿轮,可选用中碳合金钢(例如40Cr等)。其工艺路线为:备料→锻造→正火→粗机械加工→调质→精机械加工→高频淬火+低温回火→装配。

2.汽车、拖拉机齿轮

与机床齿轮比较,汽车、拖拉机齿工作时受力较大,受冲击频繁,因而对性能的要求较高。这类齿轮通常使用合金渗碳钢(例如:20CrMnTi、20MnVB)制造。

其工艺路线为:备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大→喷丸→磨削→装配。正火处理的作用与机床齿轮相同。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齿面硬度可达58~62HRC,心部硬度为35~45HRC。齿轮的耐冲击能力、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均相应提高。喷丸处理能使齿面硬度提高约2~3HRC,并提高齿面的压应力,进一步提高接触疲劳强度。

三、弹簧的选材

弹簧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零件。它的基本作用是利用材料的弹性和弹簧本身的结构特点,在载荷作用产生下变形时,把机械功或动能转变为形变能;在恢复变形时,把形变能转变为动能或机械功。

常用弹簧的材料选用主要特点

切削加工使用的车刀、铣刀、钻头、锯条、丝锥、板牙等工具统称为刃具。

1.简单的手用刃具

手锯锯条、锉刀、木工用刨刀、凿子等简单、低速的手用刃具,红硬性和强韧性要求不高,主要的使用性能是高硬度、高耐磨性。因此可用碳素工具钢制造。如T8、T10、T12钢等。碳素工具钢价格较低, 但淬透性差,如用于制作形状较复杂的刃具,会出现淬不透或者由于淬火应力过大而变形甚至开裂。

2.低速切削、形状较复杂的刃具

丝锥、板牙、拉刀等可用低合金刃具钢9SiCr、CrWMn制造。因钢中加入了Cr、W、Mn等元素, 使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大大提高, 耐热性和韧性也有所改善, 可在< 300 oC的温度下使用。

3.高速切削用的刃具

(1)高速钢(W18Cr4V、W6Mo5Cr4V2等)

高速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的红硬性、好的强韧性和高的淬透性的特点, 因此在刃具制造中广泛使用, 用来制造车刀、铣刀、钻头和其它复杂、精密刀具。高速钢的硬度为62HRC~68HRC, 切削温度可达500 oC~550 oC, 价格较贵。

(2)硬质合金

刀具常用硬质合金的牌号有YG6、YG8、YT6、YT15等。硬质合金的硬度很高(89HRA~94HRA), 耐磨性、耐热性好, 使用温度可达1000 oC。它的切削速度比高速钢高几倍。硬质合金制造刀具时的工艺性比高速钢差。一般制成形状简单的刀头, 用

钎焊的方法将刀头焊接在碳钢制造的刀杆或刀盘上。硬质合金刀具用于高速强力切削和难加工材料的切削。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较低, 冲击韧性较差, 价格贵。

(3)刀具陶瓷

陶瓷硬度极高、耐磨性好、红硬性极高, 也用来制造刃具。热压氮化硅(Si

3N

4

)陶

瓷显微硬度为5000HV, 耐热温度可达1400oC。陶瓷刀具一般为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形状, 制成不重磨刀片, 装夹在夹具中使用。用于各种淬火钢、冷硬铸铁等高硬度难加工材料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陶瓷刀具抗冲击能力较低, 易崩刃。

★课堂小结:(10min)

1、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及材料选用;

2、弹簧的选材;

3、各类刃具材料的选用。

作业: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选择题(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选择题(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B.CuSO4溶液、Fe、AlC13溶液 C.CuSO4溶液、Fe、Al D.AlCl3溶液、Fe、Cu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铝溶液都不反应,无法判断铁和铝的活泼性,故错; B、铁与CuSO4溶液反应,与AlCl3溶液不反应,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对; C、硫酸铜溶液和铁、铝都反应,无法判断铁和铝的活泼性,故错; D、Cu、Fe均不能置换出AlCl3溶液中的铝,无法判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错。 故选:B。 2.下列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用铁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用铝合金能制作门窗框架 【答案】D 【解析】 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是利用铁能将位于其后的银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利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 C、用金、银制首饰是利用这两种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氧气反应的性质,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是利用其密度小、易于加工等性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 3.向Cu(NO3)2、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关于滤渣和滤液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有() 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②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l(NO3)3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④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银强,比铝弱,不能与硝酸铝溶液反应;向Cu(NO3)2、AgNO3、 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锌首先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 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可能只含有银,也可能含有银和铜,也可能是银、铜和过量的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可回收物是指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正确。 B、有害垃圾是指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C、厨余垃圾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D、其它垃圾是指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垃圾物质的分类、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与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Y Z B.X Z Y C.Z Y X D.Y Z X 【答案】B 【解析】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故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S:32 Cu: 64 Fe: 56 Ca: 40 Mg:24 Zn:65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贵 B.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C.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 D.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下列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 A.Fe B.Fe 2O 3 C.FeO D.FeS 3. 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 ( ) A.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B.铁钉表面有气泡逸出 C.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D.溶液的质量增大 4. 下列物品或装饰品,不易受酸雨腐蚀的是:( ) A. 大理石华表 B. 铝合金窗框 C. 铁栏杆 D. 塑料制品 5.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下列关于铁画生锈与防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 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 止生锈 C. 表面涂漆防止生锈 D. 生锈时主要生成四氧化三 铁 6. 如图所示是X 、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 、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Y>Z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镁,则Z可能是铁 7. (2008年南通市)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 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 + H 2SO 4 = MnSO 4 + H 2 ↑ B.Mg + MnSO 4 = MgSO 4 + Mn C.Fe + MnSO 4 = FeSO 4 + Mn D.Mn + CuSO 4 = MnSO 4 + Cu 8. 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规定,新建小区户外给水管必须使用塑料管,新建建筑不得再使用传统铸铁排水管。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金属资源 B.金属易腐蚀,而塑料使用时间长C.塑料密度小,减少房屋的自身重量 D.降低成本

汽车用非金属材料性能及应用

汽车用非金属材料性能及应用 一、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 汽车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又分为工程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胶粘剂、涂料。工程塑料主要指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较好的,具有价廉、耐蚀、降噪、美观、质轻等特点,可用于汽车保险杠、汽车内饰件、高档车用安全玻璃、仪表板等零部件。合成纤维是指单体聚合而成具有很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如尼龙、聚酯等,用于汽车座垫、安全带、内饰件等。橡胶具有高的弹性和回弹性,一定的强度,优异的抗疲劳,良好的耐磨、绝缘、隔声、防水、缓冲、吸振等特点,用于制造汽车的轮胎、内胎、防振橡胶、软管、密封带、传动带等零部件。各种胶粘剂起到粘结、密封等作用。涂料对车身的防锈、美化及商品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陶瓷材料分为陶瓷、玻璃,陶瓷用于制造火花塞、传感器等;玻璃用于制造汽车前后门窗、侧窗等。 复合材料包括非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用于汽车车顶导流板、风挡窗框等车身外装板件。 二、塑料、橡胶在汽车上的应用 1.一些基本概念 应力和应变: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所处的条件使它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称为应变。材料发生宏观的变形时,其内部分子间以及分子内各原于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就要发生变化,产生了原子间及分子之间的附加的内力,抵抗着外力,并力图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达到平衡时,附加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定义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为应力,显然,其值与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外力相等。 弹性模量:对于理想的弹性固体,应力与应变关系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熟成为弹性模量。可见弹性模量是材料发生单位应变时的应力,它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模量愈大,愈不容易变形,表示材料刚度愈大。 拉伸强度: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和试验速度下,在标被试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裁荷,直到试样被拉断为止,断裂前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P与试样的宽度b和厚度d的乘积的比值。σt=P/(bd) 冲击强度: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强度指标,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的能力。通常定义为试样受冲击载荷而折断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σi=W/(bd) 硬度:是衡量材料表面抵抗机械压力的能力的一种指标。硬度的大小与材料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关,而硬度试验又不破坏材料、方法简便,所以有时可作为估计材料抗张强度的一种替代办法。硬度试验方法很多,加荷方式有动载法和静载法两类,前者用弹性回跳法和冲击力把钢球压入试样,后者则以一定形状的硬材料为压头,平稳地逐渐加荷将压头压入试样,通称压入法,因压头的形状不同和计算方法差异又有布氏、洛氏和邵氏等名称。布氏硬度试验是以平稳的裁荷将直径D一定的硬钢球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时问使材料充分变形,并测量压入深度h,计算试样表面凹痕的表面积,以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载荷(公斤/毫米2)为材料的布氏硬度。 熔融指数:热塑性树脂和塑料在规定温度、恒定负荷下,熔体在一定时间内流过标淮出料模孔的重量。熔触指数可作为热塑性树脂质量控制和热塑性塑料成型加工工艺条件的参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经典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 A.地球上除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他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C.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 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不活泼金属以单质存在,活泼金属以化合物存在,金属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及用之不竭的,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 A、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银等金属的活动性极弱,在常温或高温时不与氧气反应,它们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地壳中,故A正确; B、矿物的贮存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B错误; C、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可以保护金属。废旧电池中含有汞等重金属,如果将废旧电池任意丢弃,汞等重金属渗出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如果将汞等重金属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如用塑料代替钢等,可以减少对金属的使用,故D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资源的保护,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点评: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依据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 盐酸与足量的镁粉、 锌粉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 的硝酸银溶液中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 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 粒 A.A B.B C.C D.D

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练习经典

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练习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答案】A 【解析】A.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错误; B.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其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高,钢的含碳量低,正确;C. 与纯金属比,合金的硬度通常较大,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正确; D. 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的低,焊锡是锡的合金,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正确。故选A。 2.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生铁B.玻璃钢C.黄铜D.硬铝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详解】 A、生铁是铁的合金,故A正确; B、玻璃钢是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故B不正确; C、黄铜是铜的合金,故C不正确; D、硬铝是铝的合金,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 盐酸与足量的镁粉、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 的硝酸银溶液中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 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

锌粉粒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可 知,每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镁的质量最小,需要锌的质量最多,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 B、根据可知,用等质量的相同质 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锌粉反应,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强于锌,故对应的曲线是镁的比锌的斜率大,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 C、根据可知,铜与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每64份质量的 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大,不会减小,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 D、往一定质量的ZnCl2和HC1溶液中加入锌粒,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稀盐酸反应完全时,溶液的质量不再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说明甲、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甲、乙>H>丙。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弱,即乙>甲。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故选B。 2.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 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 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要通过化学变化且出明显现象才能表现出来,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因为金属铜能置换出金属银;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多无明显现象,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答案选择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 D.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氢气的质量应不断增大至一定值,反应速率不断变缓,选项A不正确;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pH值应由大逐渐变小,选项B不正确; 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沉淀质量不断增大至一定值,选项C正确; D、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反应完成后容器中有催化剂MnO2剩余,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完整版)汽车用非金属材料简

汽车用非金属材料 内容:1.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 2.塑料、橡胶在汽车上的应用; 3.车用非金属材料分类 4.塑料、橡胶常用性质试验方法。 一、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 汽车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又分为工程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胶粘剂、涂料。工程塑料主要指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较好的,具有价廉、耐蚀、降噪、美观、质轻等特点,可用于汽车保险杠、汽车内饰件、高档车用安全玻璃、仪表板等零部件。合成纤维是指单体聚合而成具有很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如尼龙、聚酯等,用于汽车座垫、安全带、内饰件等。橡胶具有高的弹性和回弹性,一定的强度,优异的抗疲劳,良好的耐磨、绝缘、隔声、防水、缓冲、吸振等特点,用于制造汽车的轮胎、内胎、防振橡胶、软管、密封带、传动带等零部件。各种胶粘剂起到粘结、密封等作用。涂料对车身的防锈、美化及商品价值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陶瓷材料分为陶瓷、玻璃,陶瓷用于制造火花塞、传感器等;玻璃用于制造汽车前后门窗、侧窗等。 复合材料包括非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用于汽车车顶导流板、风挡窗框等车身外装板件。 二、塑料、橡胶在汽车上的应用 1.一些基本概念应力和应变: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所处的条件使它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称为应变。材料发生宏观的变形时,其内部分子间以及分子内各原于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就要发生变化,产生了原子间及分子之间的附加的内力,抵抗着外力,并力图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达到平衡时,附加内力与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定义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为应力,显然,其值与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外力相等。 弹性模量:对于理想的弹性固体,应力与应变关系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熟成为弹性模量。可见弹性模量是材料发生单位应变时的应力,它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模量愈大,愈不容易变形,表示材料刚度愈大。 拉伸强度: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和试验速度下,在标被试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裁荷,直到试样被拉断为止,断裂前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P 与试样的宽度 b 和厚度 d 的乘积的比值。dt=P/(bd)冲击强度: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强度指标,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的能力。通 常定义为试样受冲击载荷而折断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oi = W/(bd) 硬度:是衡量材料表面抵抗机械压力的能力的一种指标。硬度的大小与材料的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有关,而硬度试验又不破坏材料、方法简便,所以有时可作为估计材料抗张强度的一种替代办法。硬度试验方法很多,加荷方式有动载法和静载法两类,前者用弹性回跳法和冲击力把钢球压入试样,后者则以一定形状的硬材料为压头,平稳地逐渐加荷将压头压入试样,通称压入法,因压头的形状不同和计算方法差异又有布氏、洛氏和邵氏等名称。布 氏硬度试验是以平稳的裁荷将直径 D 一定的硬钢球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时问使材料充 分变形,并测量压入深度h,计算试样表面凹痕的表面积,以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载荷(公斤/毫米2)为材料的布氏硬度。

金属材料标准代号

金属材料标准代号 实用钢铁材料手册 1.铸造用生铁[YB(T)14—199」 2.炼钢用生铁(GB/T717—1998) 3.球墨铸铁用生铁(GB/T1412--1985) 4.铸造用磷铜钛低合金耐磨生铁(YB/T5210—1993) 5.含钒生铁(YB/T5125—1993) 6.脱碳低磷粒铁(YB/T068一1995) 一.铁合金 1.硅铁(GB/T2272—1987) 2.锰铁(GB/T3795—1996) 3.金属锰(GB/T2774—1991) 4.电解金属锰(YB/T051—1993) 5.铬铁(GB/T5683—1987) 6.金属钻(GB/T3211—1987) 7.氮化铝铁(YB/T5140—1993) 8.真空法微碳铬铁(GB/T5684--1987) 9.钨铁(GB/T3684一1996) 10.钼铁(GB/T3649—l987) 11.氧化钼块(YB/T5129—1993) 12.钒铁(GB/T4139—1987) 13.钒渣(YB/T008—1997) 14.五氧化二钒(GB/T3283—1987) 15.钛铁(GB/T3282-1987) 16.铌铁(GB/T7737--1997) 17.铌磷半钢(YB/T4025—1991) 18.硼铁(GB/T5682—1995) 19.磷铁(YB/T5036-1993) 20.锰硅合金(GB/T4008—1996) 21.硅铬合金(GB/T4009—1989) 22.硅铝合金(YB/T065一1995) 23.硅钙合金(YB/T5051—1993) 24.硅钡合金(GB/T066一1995) 25.硅钡铝合金(YB/T(We-Q巧)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练习(word)1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练习(word)1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可回收物是指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正确。 B、有害垃圾是指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C、厨余垃圾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D、其它垃圾是指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垃圾物质的分类、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小风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每天用汽油擦拭一遍②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④用干布把它擦干,悬挂⑤用食醋涂抹⑥用酱油涂抹。请选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 C.③④ D.⑤⑥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菜刀擦汽油,会导致菜刀无法使用,故①错误; ②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②错误; 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擦植物油不影响继续使用,故③正确; ④用干布把它擦干,这样在干燥的情况也不会生锈,故④正确; ⑤用食醋涂抹,会导致生锈加快,故⑤错误; ⑥用酱油涂抹,盐的存在会加速生锈,故⑥错误。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合理的方案是③④。故选C。 【点睛】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铁生锈。解答本题要掌

握铁生锈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找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3.2018年10月27我国大飞机C919首次飞回故乡南昌。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下列有关铝锂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锂合金是一种化合物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锂的硬度大 C.铝锂合金的密度较小D.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铝锂合金是合金,合金都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故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锂的硬度大,不符合题意; C、合金的硬度大,密度小,铝锂合金的密度较小,不符合题意; D、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合金的性质主要是: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好;但是,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导电、导热性能比它的纯金属差;总之,合金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合金的成分。 4.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O+CuO Cu+CO2 B.CaO + H2O=Ca(OH) 2 C.Zn+CuSO4=ZnSO4+Cu D.SO2+2NaOH=Na2SO3+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项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5.有三种金属X、Y、Z,它们与酸或盐溶液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Y+X(NO3)2═Y (NO3)2+X;②X+H2SO4═XSO4+H2↑;③Z不与盐酸反应.则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Y>X>Z C.Z>X>Y D.Z>Y>X 【答案】B 【解析】 【详解】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八章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国际因特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20万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D.三氧化二铁 2.铝的抗腐蚀能力强的原因是() A.铝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B.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3.铜粉中含有少量的铁粉,最佳的除铁办法是() A.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B.在空气中灼烧 C.高温下加热并通入氢气D.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4.在茶缸和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消毒 5.如下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U型管内的水面()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U型管中的水从b管中全部溢出 6.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其中盛有等质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别将下列四组中的两种物质放入左右两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A.等质量的锌和铜 B.等质量的铁和铜 C.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中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D.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内酸都有剩余) 7.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如冶铁、炼钢、湿法炼铜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它们最早发现的朝代依次是() A.春秋、战国、宋代B.宋代、战国、春秋 C.宋代、春秋、战国D.春秋、宋代、战国 8.生铁和稀盐酸反应后会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亚铁B.三氧化二铁 C.碳D.铁 9.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Fe、CuCl2溶液、Ag B.FeCl2溶液、CuCl2溶液、Ag C.FeCl2溶液、Cu、Ag D.Fe、CuCl2溶液、AgNO3溶液 二、填空题 1.用铁桶盛装硫酸铜溶液时,铁桶很快出现漏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在你所知的物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生铁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钢制成的.3.迎香港回归,在《南京条约》议约地——南京下关区静海寺敲响了“警世钟”,铸造该钟采用的主要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金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层建筑都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采用钢门钢窗,铁制的舰船外面需涂油漆而铝合金制的飞机却不用,解释两个事例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下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 (1)杠杆向________(左或右)倾斜. (2)________(左或右)杯中溶液密度大. 6.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可以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在石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铁链,这是利用铁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7.现有A、B、C三种金属,已知A能将C从它的溶液中置换出来,B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A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练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练习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 A.用来做保险丝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用来制造人造骨D.用于制造船舶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保险丝应该用熔点比较低的金属材料做,钛及其合金熔点高,不适合做保险丝,故A 项错误; B D、因为钛和钛的合金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所以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和船舶,故B、D项正确; C、因为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可用来制造人造骨。故选A。 2.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 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 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要通过化学变化且出明显现象才能表现出来,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因为金属铜能置换出金属银;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多无明显现象,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答案选择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3.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Zn、Ag、CuSO4溶液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锌在氢前,铜在氢后,铜在银前;A. 锌与硫酸铜溶液析出红色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选项说法正确;B.铜与硫酸锌溶液无明显现象,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C.没有涉及铜及其化合

(完整版)《汽车材料》课程标准

《汽车材料》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材料 学时:26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汽车材料》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与前后续课程的关系 前修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材料力学》;后续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电控技术》、等。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的构成和汽车材料的分类。 (2)掌握了解石油、汽油、柴油等各种燃料的使用性能及注意事项。了解汽车的一些其他代用燃料。 (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性能、以及注意事项、了解并掌握齿轮油、润滑脂的使用性能以及注意事项。 (4)掌握液力传动油、汽车制动液、汽车防冻液的使用性能要求、规格和使用注意事项。了解其他工作液的使用性能要求、规格和使用注意事项。 (5)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结构、掌握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掌握常用金属材料以及典型汽车零件金属材料的选用。 (6)了解车用橡胶材料的品种以及汽车轮胎的类型和结构;掌握汽车用塑料的性能、种类及应用;掌握汽车玻璃的性能、种类及主要用途;掌握其他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7)了解汽车美容的含义;掌握汽车美容用品。 2.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材料分类、金属材料概念。 (2)了解汽车燃油使用性能及评定指标,能够正确选用各类汽车燃料;了解汽车新能源及油料管理技术。 (3)掌握汽车润滑材料的分类、特性、规格、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4)汽车工作液主要规格的辨别、能够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各种汽车工作液。 (5)掌握汽车用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热处理方法,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特点、用途及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掌握强度、塑性及评价指标,硬度、韧性、疲劳强度及评价指标,了解工艺性能;掌握热处理的概念、目的,了解热处理原理;钢的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含义及目的;表面热处理的目的、种类,自学钢的热处理新技术部分。 (6)掌握汽车常用非金属材料种类、应用、性能特点以及汽车新能源等的应用状况及发展动态。掌握橡胶、玻璃的特性、种类,了解其一般用途及在汽车上的应用。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1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1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 ①比较硬度,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故硬度小的是纯金,故错误; ②灼烧,铜能够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铜,表面变黑色的是“愚人金”,故正确;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故正确;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三种金属都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无法鉴别,故错误; 故选D。 2.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无关。故选B。 3.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A.B.C.D. 【答案】C 【解析】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四个实验,发现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

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又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所以: A、A实验必需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B实验必需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C实验不需进行,故C符合题意; D、D实验必需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高温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0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a的值为 A.2.45 B.3.20 C.4.00 D.7.4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反应:CO2+Ca(OH)2=CaCO3↓+ H2O中CO2与CaCO3的质量的关系44:100,由于白色沉淀碳酸钙的质量5.00g,可知CO2的质量为2.2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等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故可求出参加反应的CO 的质量为1.4g,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列等式:a+1.4g=2.4g+2.2g,a=3.2g,故选B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 5.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A.Fe、Cu、H2SO4溶液 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 D.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药品中无银的单质或盐溶液,无法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B、分别把Cu、Ag铜放入FeSO4溶液中,都不反应,无法验证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C、分别把Fe、Ag放入CuSO4溶液,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Ag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正确; D、把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CuSO4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出现,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汽车常用金属材料

汽车常用金属材料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力学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度和疲劳强度等。 2.按载荷的不同强度分为抗拉、抗压、抗剪、抗扭、抗弯曲。 3.普通黄铜仅由铜和锌两种元素组成。 4.大多数工件在淬火时都希望表面和心部都能得到高硬度,要避免零件出现“未淬透”现象,因此淬透性是衡量材料淬火处理性能好坏的指标。 5.淬火冷却剂常用水、油、盐溶液等,它们的冷却能力为水> 盐溶液> 油。 6.合金工具钢牌号中碳的质量分数的表示与合金结构钢不同,牌号中碳含量的数字表示平均碳的质量分数的千分数。 7.碳素钢按钢的质量等级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8.钢的常用回火方法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9.铝合金按其成分和工艺特点可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10.衡量材料塑性好坏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二、选择题 1、调质处理是指( A )的热处理。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低温回火 2、球化退火是将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由片状转化为球状,主要用于( C ) A、亚共析钢 B、低碳钢 C、过共析钢 3、用拉伸试验可以测定材料的( A )性能指标。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疲劳强度 4、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物质称为( B ) A、相 B、组元 C、组织 D、体系

5、α-Fe是具有( A )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立方 6、渗碳体的含碳量为( C )%。 A、0.77 B、2.11 C、6.69 D、4.3 7、铸铁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C )。 A、白口铸铁 B、麻口铸铁 C、灰口铸铁 8、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称为( B )。 A、淬硬性 B、淬透性 C、红硬性 D、耐磨性 9、以下几种物质中,硬度最高的是( C )。 A、铁素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10、下列碳钢中,硬度最高的是( C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11、量具的最终热处理一般为(C )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低温回火 12、纯铁在加热到( B ),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由体心立方晶格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 A、1538℃ B、912 ℃ C、727 ℃ 13、在铁碳合金中,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B )。 A、0.0218% B、0.77% C、2.11% D、6.69% 14、低温回火的主要目的是( A )。 A、保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B、获得较高的弹性 C、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三、判断题 1、(×)退火经常安排在机械粗加工之后,用来提高零件的硬度。 2、(×)45钢表示含碳量为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珠光体的硬度比马氏体高。 4、( × )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5、(×)含碳量为0.15%和0.35%的钢都属于亚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

课题6 汽车金属材料的选用

课题6 汽车金属材料的选用 课题引入 首先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在品种繁多的金属材料中选择合适机械零部件要求的材料? ?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选好材料后如何确定合理的加工及热处理工艺路线? ?在不同类型的汽车零部件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 课题说明 学习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工业上能正确的选择材料和应用材料。机器、汽车等机械设备都是由各种零件组合而成,所以,零件的制造是生产出合格机械产品的基础,而要生产出一个合格的零件,必须解决为三个关键问题:即合理的零件结构设计,恰当的材料选择以及正确的加工工艺。这三个关键环节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将严重影响零件的质量,甚至使零件不能使用而报废。 当零件有了合理的结构设计后,那么选材及材料的后续加工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它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益。因此,掌握各种工程材料的性能,合理的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正确的制定热处理工艺,是从事汽车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 课题目标 ?了解机械零件的常见失效形式。 ?掌握金属材料工程选用的一般原则。 ?掌握轴类零件常用的金属材料及选用 ?掌握齿轮类零件常用的金属材料及选用 ?掌握各类刃具和模具常用的金属材料及选用 ?了解各类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了解汽车覆盖件板料的性能特点及选用

6.1金属材料的选材原则 在机械制造工业中,要获得质量高且成本低的零部件,首先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其中机械零部件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选用的材料必须保证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必须保证零件便于加工制造;必须保证零件总成本最低。即主要综合考虑选用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能这三个方面。 6.1.1零件的失效 1.失效的概念 零件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即为零件的服役时间的长短。要合理正确的选材,必须首先了解各类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失效是指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丧失了正常的工作能力。具体表现为:①零件完全破坏,不能继续工作;②零件严重损伤,继续工作不安全;③不能满意地达到预期的作用。 零件的失效,特别是那些没有明显征兆的失效,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操作,甚至导致严重事故。例如高压容器的坚固螺栓,若发生过量变形而伸长,就会使容器渗漏;又如变速箱中的齿轮,若产生了过量塑性变形,就会使轮齿啮合不良,甚至卡死、断齿,引起设备事故。因此,对零件的失效进行分析,找出失效的原因,是零件设计和选材的基础。 2.失效形式 金属零部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变形失效、断裂失效、表面损伤失效等。 (1)弹性变形失效 是指一些细长的轴、杆件或薄壁筒零部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弹性变形,如果弹性变形过量,会使零部件失去有效工作能力。例如镗床的镗杆,如果工作中产生过量弹性变形,不仅会使镗床产生振动,造成零部件加工精度下降,而且还会使轴与轴承的配合不良,甚至会引起弯曲塑性变形或断裂。引起弹性变形失效的原因,主要是零部件的刚度不足。因此,要预防弹性变形失效,应选用弹性模量大的材料。 (2)塑性变形失效 是指零部件承受的静载荷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将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会造成零部件间相对位置变化,致使整个机械运转不良而失效。例如压力容器上的紧固螺栓,如果拧得过紧,或因过载引起螺栓塑性伸长,便会降低预紧力,致使配合面松动,导致螺栓失效。(3)断裂失效 根据金属材料断裂前所产生的宏观塑性变形的大小可将断裂分为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 韧性断裂的特征是断裂前发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脆性断裂在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断裂,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一般规定光滑拉伸试样的断面收缩率小于5%者为脆性断裂;大于5%者为韧性断裂。 (4)表面损伤失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