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表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____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习题参考答案项目1 (16页〜17页)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空间位置的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形状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精度,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2、绝对高程:就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般用H表示。
3、地形测量:就是研究小范围地球表面形状的测量问题,是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局部表面当作平面看待来解决测量问题的理论方法。
4、工程测量:就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运营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直线比例尺:为了便于应用,通常在地形图的正下方绘制一图示比例尺。
由两条平行线构成,并把它们分成若干个2cm长的基本单位,最左端的一个基本单位分成10等分。
图示比例尺上所注记的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的实际距离。
6、水准面:水是均质流体,而地球表面的水受重力的作用,其表面就形成了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7、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整个陆地延伸,用所形成的封闭曲面代替地球表面,这个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地理坐标: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置用经度和纬度表示的,称为地理坐标。
按照基准面和基准线及求算坐标方法的不同,地理坐标又可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两种。
9、大地测量: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决大范围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
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正在向空间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方向发展和普及。
10、相对高程:在个别的局部测区,若远离已知国家高程控制点或为便于施工,也可以假设一个高程起算面(即假定水准面),这时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
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有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差测量。
水准仪闭合测量方法

4.计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
各测段改正后高差等于各测段观测高差加上 相应的改正数,即
hi = hi测 +vi
式中
——第 i 段的改正后高差(m)。
hi
点号
测站数 实测高差 改正数
/m
/m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 /m
备注
1
2
3
4
5
6
7
BM.A 14
1 9
2 18
3
BM.B 12
+3.742 -2.184 +4.776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的B点高程应与已知的B 点高程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检核。
将推算出各待定点的高程填入计算表内
点号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测站数
/m
/m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 /m
备注
1
2
3
4
5
6
7
BM.A 14
1 9
2 18
3
BM.B 12
+3.742 -2.184 +4.776
-5.773
+7 +3.749 +4 -2.180 +9 +4.785
辅助 计算
∑n=53 , fh容 12 n 87mm ,fh<fh容
3.调整高差闭合差
原则和方法:
按与测站数或测段长度成正比例的原则,将高 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相应测段的高差上,得改正 后高差。即
Vi
fh L
Li
Vi
fh n
ni
适用于平原区 适用于山区
式中 vi ——第i测段的高差改正数(mm);
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4.776 -5.773
4
5
6
136.742
7
137.329(已知)
+0.561
fh =h测-h理=0.561-(137.329-136.742)=0.561-0.587=-26mm ∑n=53
2.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
点号 1 BM.A 1 2 3 BM.B ∑ 辅助 计算 测站数 2 14 9 18 实测高差 /m 3 +3.742 -2.184 +4.776 改正数 /mm 4 改正后高 差/m 5 高程 /m 6 136.742 备注 7
二、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步骤与 附合水准路线相同。
三、支水准路线的计算
[例] A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其高程HA为45.276m, 1点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h往 和h返 为往返测量的观测高 差。往、返测的测站数共16站,计算1点的高程。
h往=+2.532m
BMA
1
h返=-2.520m
(1).闭合水准路线 理论上:∑h理=0
存 在 误 差
1
2
BM
3 4
∑h测≠0
高差闭合差fh :fh=∑h测-∑h理
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测
(2).附合水准路线
理论上:∑h理= H终- H始 = H2- H1
∑h测≠ ∑h理
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测-∑h理=∑h测- (H终- H始)
点高程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检核。
将推算出各待定点的高程填入计算表内
点号 1 BM.A 1 测站数 2 14 9 18 12 53
实测高差 /m
3 +3.742 -2.184 +4.776 -5.773 +0.561
工程测量计算

h1
hAB h a b
水准测量手簿
日期 天气 仪器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站 Ⅰ Ⅱ Ⅲ
测点
BMA TP1 TP1
BMA
TP1 TP1 TP2 TP2 TP2 TP2 BB
水准尺读数 后视(a) 前视(b) 1467 1.467 1124 1.124 1385 1.385 1021 1.021 1869 1.869 0943 0.943
四、水准测量的实施
如下图所示,当欲测的高程点B距水准点A较远或高差较大时,安置一次仪器不 能测出A、B两点间的高差,就要分段和连续地进行测量工作。
1、踏勘选点建立标志; 2、拟定水准路线; 3、观测记录
a3 b2 b1
TP2
b3 B
Ⅲ
a2 a1
TP1
h3
hAB
Ⅱ
h2
Ⅰ
A
h1 a1 b1 h2 a 2 b2 h3 a 3 b3
往
593.391
返
593.400
往
491.360
返
497.301
•••
••• ••• ••• ••• ••• ••• ••• •••
11o3249
118.780 1.440 1.502 0.022 +118.740
11o3306
-118.829 1.491 1.400 0.022 -118.716
O D
(2)下半测回
倒镜成盘右,逆时针依次观测A,D,C,B,A。
同理各测回间按1800/N的差值,来配置水平度盘。
B C
零方向 A O D
3.计算、记录
(1)半测回归零差: J2 ≤ 12 " ;J6 ≤ 18 " 。 (2)2C值(两倍照准误差): 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一测回内2C互差:J2≤18 " ;J6不作要求。
工程测量习题集

工程测量习题集第一章 绪论1. 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是研究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上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
就是确定空间点的位置及其属性关系。
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
地理坐标是用纬度、经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2.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是什么?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基准面——大地水准面3. 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 (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投影带经过高斯投影后建立的;(2)纵轴是X 轴,且是中央子午线的投影;横轴是Y 轴,且是赤道的投影; (3)象限是顺时针排列的;一个投影带内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是一一对 应的关系。
4. 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30°25′32″,问该点位于6°投影带和3°投影带的第 几带?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各为多少? 提示:6°带带号:166+⎪⎭⎫⎝⎛=L INT n 3°带带号:33Ln =(四舍五入) 6°带中央子午线经度:360-=n L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n L 30= 本题答案:22带(6°带),43带(3°带)0λ(6°带)= 129°,0λ(3°带)= 129°5. 我国某处地面点A 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m X A 89.3234567=,m Y A 87.38432109=,问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而得?A 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A 点在该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3°带,38带,114°,西侧,67890.13m 和3234567.89m 。
2012-2013天目环工测量学试卷B——答案(1)

浙江农林大学2021 - 2021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B 卷〕课程名称: 工程测量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考前须知:1、本试卷总分值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工作的根本原那么:布局上由 整体 到 局部,次序上,先控制 后 碎部 。
2、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包括 测角模式 、 测距模式 、 坐标测量模式 三种模式。
3、A点相对高程为121.000m ,B点相对高程为234.020m ,那么高差h AB = ;假设A点绝对高程为200.000m ,那么B点的绝对高程为 。
4、地形图分幅方法有 梯形分幅 和 矩形分幅 。
6、距离测量常用的方法有三种,这三种方法按照测距精度的上下依次为: 电磁波测距 , 钢尺量距 , 视距测量 。
8、等高线有 首曲线 、 间曲线 、 计曲线 和助曲线四种。
9、我国常用的大地地理坐标系由: 1954北京坐标系 、 1980国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家大地坐标系 ,WGS84大地坐标系和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小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A. 低于前尺点;B. 高于前尺点;2、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那么为与〔 D 〕成正比例进展分配。
A. ;C. 高程大小 D. 距离或测站数3、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D 〕。
C.继续观测或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4、当视线水平时,经纬仪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低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那么此目标的竖角为〔 B 〕 A.57°10′24″ B.-14°49′36″ C. 104°49′36″ D. 14°49′36″ 5、电磁波测距的根本原理是:〔 B 〕〔说明:c 为光速,t 为时间差,D 为空间距离〕。
工测习题参考解析

-1 +1
-0.14
= 4.78
7
0
+1 -1
-0.17 4
K106 =
4.68
-1
7
-1 -0.02
0
3
0 -1 -0.07 +1 4
0 0.832 -1
BMB
37.4 -0.2
37.6 后—前 0.833 0.932 +1 -1.2
检 核
计 算
后视距累积差=145.7m 前视距累积差=146.9m 前后视距累积差=-1.2m 路 线 长 度 =292.6m 黑 面 高 差 之 和 =0.421 红 面 高 差 之 和 =0.419 高 差 之 和 =0.421m
+1.107
+0.935
+3.621 ∑h=+3.621
15.966
备注
9.表 2-6中所列为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试完成计算与检核工作。
后 下丝
测
尺 上丝
站点
后视距
编号
(m)
号
视距差
(m)
BMA 1
TP1
1.914 1.539 37.5 -0.2
1.965
TP1 1.700
2 TP2
26.5
-0.2
0.099
5
12
+0.808
+0.011
+0.819
BMA
20.354
∑
50
辅助计算
fh=-45mm,fh容=±12
=±85mm,
,﹣fh/n=-0.9mm
12.为检验水准仪的视准轴是否平行于水准管轴,安置仪器于 A、B两点中 间,测得 A、B两点间的高差为-0.311m;仪器搬至前视点 B点附近,后视读数 a=1.215m,前视读数 b=1.556m,问:
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方法(铁路工程测量)

3
辅助
计算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
/m
/mm 高差/m
5
6
高程
/m
点号
备
注
7
8
9
65.376
BM. A
1
2
3
68.623
BM. B
f h h测 ( H B H A )
3.315m (68.623m 65.376m) 0.068m 68 mm
二、附合水准路线计算实例
支水准测量
目录
CONTENTS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
测量方法
支水准测量实例
本次课内容及学习目标
支水准测量
学 习 重 点
1、一般要求:掌握支测量的一般要求及相关限差要求。
2、测量方法:掌握支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相关计算检核过程。
3、支水准测量实例:能够进行支水准测量表格记录及计算。
一、一般要求
如下图所示, 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A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1进行水准测
fh容 30 L
30 5.8km 72mm
f h < f h容
1
2
3
BM. B
三、闭合水准路线计算实例
01
02
03
闭合差的计算fh = ∑h测检查fh≤ f容
闭合差的调整 按距离或测站成比例反符号将闭合差分配的原则,
高差改正数为:
fh
vi
Li
L
vi
fh
n
ni
高程的计算:
1.866
ZD3
2.287
0.740
1.215
ZD4
0.533
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