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铝典型例题答案
高一化学钠铁铝经典题目(含答案)

1:在50mL b mol·L-1的AlCl 3溶液中加入50mL a mol·L -1的NaOH 溶液。
〔1〕当a≤3b 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
〔2〕当a 、b 满足_____条件时,无沉淀生成。
〔3〕当a 、b 满足_____条件时,现有沉淀生成,后又有部分沉淀溶解,此时Al(OH)3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
2 将amol 明矾溶于水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 〔1〕写出明矾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2〕当Al 3+完全沉淀时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mol ,质量是 g ,消耗Ba(OH)2的物质的量是 mol 。
〔3〕当SO 42-完全沉淀时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mol ,质量是 g ,消耗Ba(OH)2的物质的量 是 mol 。
(4)通过比较分析何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何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3向明矾溶液中逐渐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横坐标为所加氢氧化钡物质的量,纵坐标为沉淀量画图。
4:将共0.1mol 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1H 2SO 4溶液中, 然后再滴加1mol·L -1NaOH 溶液。
请回答:〔1〕 若在滴加NaOH 溶液的过程中, 沉淀质量m 随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 V 变化如图所示。
当V1=160mL 时,则金属粉末中n(Mg)= mol , 〔2) 若在滴加NaOH 溶液过程中,欲使Mg 2+、Al 3+ 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 溶液的体 积V(NaOH)= mL ; V2 = mL 〔3〕若混合物仍为0.1mol ,其中Mg 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用100mL2mol/L 的硫酸溶液溶解此混合物后再 加入450mL1mol/LNaOH 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
满足此条件的a 的取值X 围是 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1〕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
2024年钢轨铝热焊技术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2024年钢轨铝热焊技术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所有焊接材料均应存放在有屋顶的库房内,库房应保持通风良好,环境干燥。
离四周墙面的距离不小于()cm。
A、5B、10C、15D、20标准答案:B2.()是机件在受到变动载荷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工作发生的断裂现象。
A、脆性断裂B、疲劳断裂C、热裂纹D、冷裂纹标准答案:B3.作为铝热焊剂的主要成分之一的铝粉易受潮氧化,变质后呈()色并无光泽。
A、白B、黄D、黑标准答案:D4.铝热焊预热结束时,钢轨端部各部位温度约为(),端面为亮黄色。
A、800-900°B、950-1000C、950-1000°D、1050-1300°标准答案:B5.增加焊缝中碳的含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焊缝的抗张强度B、提高焊缝的硬度C、提高钢的韧性指标D、钢的可焊性降低标准答案:C6.()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焊缝的质量和缺陷的形成。
A、化学热效应B、预热方式C、浇注系统D、金属相变标准答案:C7.马氏体是高温奥氏体快速冷却,在抑制其()条件下形成的。
B、相变C、凝固分解D、扩散性分解标准答案:B8.精磨机的磨削部分所采用的材料是()。
A、碳钢B、合金C、高强砂轮D、普通砂轮标准答案:C9.点燃后高温火柴插入焊剂()mm。
A、15B、20C、25D、30标准答案:C10.焊接后的钢轨接头组织不允许出现()组织。
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D、马氏体标准答案:D11.铝热焊中,在焊缝内的疏松,则容易在()产生A、轨腰B、轨头C、轨底中央部分D、轨角标准答案:C12.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和保温三个过程。
A、冷却B、退火C、正火D、淬火标准答案:A13.焊接焊缝的化学成分决定于()A、浇注系统B、焊剂成分配比C、预热方式D、受力方向标准答案:B14.一般情况下氧气瓶是一种钢制圆柱形()容器。
A、低压B、中压C、高压D、超高压标准答案:C15.铝热焊中点燃并调节火焰时,火焰的颜色是()。
苏教版必修一铝铁铜练习及答案

页眉内容练习卷一(铝铁铜)学校:姓名:班级:第I 卷(选择题)、单选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向H2SO4、CuCl2 混合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铁粉,经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知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c()与c(Cl ﹣)之比()2.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3.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金属冶炼原理A Fe Fe2O3 +3CO 2Fe+3CO2B Hg 2HgO 2Hg+O2↑C Mg 2MgO熔( 融) 2Mg+O2↑D Na 2NaCl(熔融) 2Na+Cl2↑A.1:2B.1:7C.7:1D.1:144.(2013·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下列图象中, 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物的物质的量, 横坐标为向某溶液中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则相应的图象序号与(1)~(4) 对应的顺序正确的为( )页眉内容5.如图所示为AlCl 3 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的过程中某些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线表示Al 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x 表示AlCl 3的物质的量C.②③线表示Al(OH) 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④线表示Al 的物质的量的变6.将一定量的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最终不可能有沉淀的是( )A.硫酸铜溶液B.盐酸C.氯化铁溶液D.氯化铝溶液7.将表面已完全氧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 稀硝酸B. 稀盐酸C. 硝酸铜D. 氢氧化钠8.有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粉末13 g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11.2 L( 标准状况下)H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Fe、ZnB.Al 、CuC.Al 、FeD.Cu、Mg9.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xH2O、Fe2O3、SiO2 等)提取纯Al 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图,指出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A. ④⑤B.③④C.②⑤D.①②10.小明家收藏了一张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完好。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A .与氧气在加热时才反应B .铝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反应C .铝表面能形成一层氧化膜,氧化膜对其起保护作用D .铝和酸不反应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MnO 2−−−−−→稀盐酸ΔCl 2−−−−−→2H 点燃HCl B .Fe 2Cl 点燃−−−→FeCl 2()NaOH aq →Fe(OH)2C .Na 2O点燃−−−→Na 2O 2H O −−−→NaOH D .饱和NaCl(aq)−−−−−−−−−→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NaHCO 3(s)Δ−−→Na 2CO 3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 3-+OH ﹣=CO 23-+H 2OB .用醋酸除去水垢:2H ++CaCO 3=Ca 2++CO 2↑+H 2OC .硫化钡加入稀硫酸:BaS+2H +=H 2S↑+Ba 2+D .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 3+2OH ﹣=2AlO 2-+H 2O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AB .BC .CD .D 5.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FeCl 3、AlCl 3和NaCl 三种溶液区别开的是 A .KSCN 溶液B .BaCl 2溶液C .NaOH 溶液D .AgNO 3溶液 6.下列溶液中,能使铁粉溶解,但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A .稀H 2SO 4B .CuSO 4溶液C .Fe 2(SO 4)3D .FeCl 27.将0.01mol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A.B.C.D.8.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铜的混合物24 g与600 mL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6.72 L(标准状况)。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 mol/LNaOH溶液使金属离子怡好沉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2.1 铁合金、铝和铝合金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2.1 铁合金、铝和铝合金练习(原卷版)1.对于铝和烧碱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是还原剂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说明所有金属都能与碱反应D.H2为还原产物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3++H2↑3.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 L,生成物Na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1 mol·L-1B.0.4 mol·L-1C.1.5 mol·L-1D.2 mol·L-14.将某铁铝合金样品等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3∶2 ,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2 B.2∶1C.3∶4 D.4∶35.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
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Mg、Al共0.2 molB.参加反应的HCl为0.4 molC.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电子D.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0.2 mol H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Al2O3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D.Al2O3能与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7.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B.高碳钢C.金刚石D.白铜8.某合金与铁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还知该合金耐腐蚀、强度大。
从以上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用作()A.导线B.门窗框C.炉具D.飞机外壳9.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
高中二年级[铁、铝]练习卷和答案解析
![高中二年级[铁、铝]练习卷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01e23b79563c1ec5da71ee.png)
高二化学测验卷(铁、铝)班级姓名得分相对原子质量:O-16,Fe-56,Ca-40,C-12,Al-27,Mg-24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与金属的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良好的导电性B.反应中易失电子C.延展性D.导热性2.利用铝合金代替铝制钥匙是利用铝合金的()A.熔点低 B.不易锈蚀C.硬度大 D.密度小3.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A. Al(OH)3与过量的浓氨水反应生成NH4AlO2B. 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 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还能吸附色素D. Al(OH)3受热能分解4.常温下,下列物质中能用铁罐储存的是()①稀HNO3②浓H2SO4③浓盐酸④浓HNO3A.②③④B.①④ C.②③D.②④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不能跟热水反应,也不跟酸反应B.硬铝的强度比纯铝的大C.合金是两种金属的熔合物,具有原成分金属的性质D.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叫铝热剂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Fe2O3 B.SiO2 C.CuO D.Al2O37.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A.FeCl2B.Fe(OH)3 C.FeS D.CuS8.鉴别Fe2+和Fe3+可用下列试剂中的()①NaOH溶液②稀H2SO4③KSCN溶液④H2S溶液⑤NH3·H2OA.①②③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9.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若放出的氢气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
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 )A. 1:2 B.1:3 C.3:2 D.1:110.两种金属混合粉末15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11.2L H2(标况),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 ( )A.Fe和Cu B. Mg和Al C.Al和Zn D.Fe和Zn11.某500mL溶液中含0.1 mol Fe2+、0.2 mol Fe3+,加入0.2 mol 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A.0.4 mol·L-1 B.0.6 mol·L-1C.0.8 mol·L-1 D.1.0 mol·L-11、12.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
铁和铝典型例题答案

【典型例题】类型一: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例题1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 C.2.7 g D.1.8 g【答案】A【解析】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若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铝,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之比1∶3,现在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于盐酸来说是过量的,对于NaOH来说是不足量的,所以与盐酸反应的铝粉质量为2.7 g,与NaOH反应的铝粉质量为5.4 g。
【总结升华】因为铝与NaOH溶液反应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反应,所以当铝与NaOH溶液在同一题目中出现时,往往要用到2Al+2NaOH+2H2O=2NaAlO2+3H2↑这一关系来解。
举一反三:【变式1】取两份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情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A.1∶1 B.1∶2 C.1∶3 D.3∶2【答案】A【变式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1)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3)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4)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5)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A、(1)(2)(3)B、(2)(3)C、(1)(4)(5)D、全部【答案】B【解析】(1)对于变价金属中,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
(2)金属元素的原子只具有还原性,故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
(4)金属性的强弱要看失电子的难易。
(5)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Cl。
类型二:Al2O3、Al(OH)3的性质与制法例题2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答案】C【解析】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是“化合物”,防止错选A。
高考化学复习《一轮复习备考: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答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Cl35.5Ca40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解析:铝易进入食品、饭、水等,并被人体吸收,所以要加以控制。
答案:A2.解析: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
答案:A3.解析: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且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
答案:C4.解析:N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能将Fe2+转化为Fe3+。
答案:C5.解析:Al2O3、Fe、Fe(OH)2分别与NaOH溶液、O2、O2和H2O反应生成NaAlO2、Fe3O4、Fe(OH)3,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6.解析:镁的金属性强于铝,铝与水反应很困难,镁能与沸水反应。
答案:B7.解析: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铝不论是与酸反应还是与碱反应,都是失去3e-,化合价升高为+3价,均是作为还原剂,因而铝具有较强的金属性,D项错误。
答案:D8.解析:铝能溶于稀HNO3,在浓HNO3中会钝化,A项错误;浓氨水会挥发出NH3,NH3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B项正确;Al2O3+2OH-2Al+H2O,Al+CO2+2H2O Al(OH)3↓+HC,C项正确;根据Al3++3OH-Al(OH)3↓、Al3++4OH-Al+2H2O。
①<3时,铝的存在形式为Al(OH)3、Al3+;②3<<4时,铝的存在形式为Al(OH)3、Al;③>4时,铝的存在形式为Al,D项正确。
答案:A9.解析:磁性氧化铁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3价,溶于盐酸后生成Fe2+和Fe3+,B项错误;C项中电荷不守恒,C项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价亚铁离子,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类型一: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例题1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 C.2.7 g D.1.8 g【答案】A【解析】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若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铝,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之比1∶3,现在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于盐酸来说是过量的,对于NaOH来说是不足量的,所以与盐酸反应的铝粉质量为2.7 g,与NaOH反应的铝粉质量为5.4 g。
【总结升华】因为铝与NaOH溶液反应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反应,所以当铝与NaOH溶液在同一题目中出现时,往往要用到2Al+2NaOH+2H2O=2NaAlO2+3H2↑这一关系来解。
举一反三:【变式1】取两份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情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A.1∶1 B.1∶2 C.1∶3 D.3∶2【答案】A【变式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1)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3)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4)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5)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A、(1)(2)(3)B、(2)(3)C、(1)(4)(5)D、全部【答案】B【解析】(1)对于变价金属中,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
(2)金属元素的原子只具有还原性,故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
(4)金属性的强弱要看失电子的难易。
(5)离子化合物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Cl。
类型二:Al2O3、Al(OH)3的性质与制法例题2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答案】C【解析】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是“化合物”,防止错选A。
特别提示:两性物质是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
两性氧化物有Al2O3、ZnO等,两性氢氧化物有Al(OH)3、Zn(OH)2等。
定义中的酸指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碱指强碱溶液,其实质是与H+和OH―反应。
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NH4)2S等]、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均既能与强酸(H+)反应又能与强碱(OH―)反应,但它们不属于两性物质。
举一反三:【变式1】氧化铝熔点很高,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例如制作坩埚,下列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是()A.加热使CuSO4·5H2O失水B.加热使KMnO4分解C.加热熔化烧碱D.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答案】C类型三:“铝三角”及其转化例题3 向50 mL 1 mol·L ―1的Al 2(SO 4)3溶液中加入100 mL K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3.9 g 沉淀,则K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A .1 mol·L ―1B .3 mol·L ―1C .1.5 mol·L ―1D .3.5 mol·L ―1【答案】C 、D【解析】方法一:根据Al 3+的物质的量与沉淀Al(OH)3的物质的量比较可推测KOH 溶液的两种情况:(1)当加入KOH 不足量时, 313.9g (KOH)3[Al(OH)]30.15mol 78g mol n n -==⨯=⋅, 故10.15mol (KOH) 1.5mol L 0.1Lc -==⋅。
(2)当加入KOH 过量时,n (KOH)=4n (Al 3+)―n [Al(OH)3]=0.4 mol―0.05 mol=0.35 mol 。
故10.35mol (KOH) 3.5mol L 0.1Lc -==⋅。
方法二:用图像法求解,如图所示,用纵坐标表示生成的Al(OH)3的物质的量,横坐标表示KOH 的物质的量。
当生成沉淀0.05 mol 时,需KOH 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或0.35 mol 。
【总结升华】本题易漏选答案D ,原因是未考虑到3.9 g 沉淀可以是Al(OH)3被过量的KOH 溶液溶解了一部分而剩余部分沉淀的情况。
举一反三:【变式1】等体积的AlCl 3和NaOH 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等,则AlCl 3和NaOH 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3B 、2∶3C 、1∶4D 、2∶7【答案】B 、D【解析】AlCl 3和NaOH 溶液混和有沉淀物生成,可能有两种情况:①NaOH 不足量,②NaOH 部分过量。
假设溶液中含有2mol 的AlCl 3,如果为第一种情况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未反应的AlCl 3物质的量相等,所以耗NaOH 3mol 。
则答案为B 。
如果为第二种情况,则生成1mol 的Al(OH)3,1mol 的AlO 2-,共消耗NaOH 为7mol 。
所以答案为D 。
【变式2】向50mL1mol/L 的AlCl 3溶液中加入0.2mol/L 的NaOH 溶液,生成沉淀1.56g ,需NaOH 溶液多少mL?【解析】⑴当NaOH 不足时:3NaOH ——Al(OH)33 78x 1.56解得 x=0.06mol∴V(NaOH)= =0.3L=300mL⑵当NaOH 过量时:Al 3+——3NaOH ——Al(OH)31mol 3mol 78g0.05mol y x解得 x=3.9g y=0.15mol Al(OH)3——NaOH78g 1mol(3.9-1.56)g z解得z=0.03mol∴n(NaOH)=0.15+0.03 =0.18(mol)V(NaOH)= =0.9L=900mL另解:∵ n[Al(OH)3]=4n(Al3+) – n(OH-)n[Al(OH)3]=1.56/78 = 0.02(mol)∴ 0.02 = 4×0.05 - n(OH-)n(OH-) = 0.18molV(NaOH)=0.18/0.2 =0.9L=900mL类型四:与Al(OH)3、Al3+、AlO2―有关的图像例题4 把x溶液(或气体)慢慢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的y溶液中,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x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x为CO2,y为Ca(OH)2B、x为NH3·H2O,y为AlCl3C、x为NaOH,y为AlCl3D、x为HCl,y为NaAlO2【答案】D【解析】CO2通入Ca(OH)2溶液中可产生碳酸钙沉淀,继续通CO2沉淀溶解而生成Ca(HCO3)2溶液。
氨水加入AlCl3溶液产生沉淀,但过量不溶,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NaOH溶液滴加到AlCl3溶液中生成Al(OH)3沉淀,继续加入沉淀溶解生成偏铝酸盐。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盐酸加入到NaAlO2溶液中,先生成Al(OH)3沉淀,继续加入沉淀溶解生成三价铝盐。
HCl+NaAlO2+H2O=Al(OH)3↓+NaCl Al(OH)3+3HCl=AlCl3+3H2O从观察方程式的系数,定量角度分析。
举一反三:【变式1】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Al3+、Fe3+、K+、NH4+、Mg2+和Cu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加入Na2O2粉末只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并同时析出白色沉淀。
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之间的关系用下图来表示。
试推断:(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
(2)一定不含有________。
(3)可能含有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应增加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
【答案】(1)Al3+和Mg2+(2)Fe3+、NH4+、Cu2+(3)K+(4)焰色反应【解析】向溶液里加入过氧化钠粉末,会发生Na2O2和H2O的反应,生成NaOH和O2。
因题目中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Fe3+和NH4+。
又因生成的沉淀是白色的,所以原溶液中不含有Fe3+和Cu2+。
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表明随Na2O2的加入(即NaOH的形成),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来又逐渐减少,最后保持不变,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和Mg2+。
K+可能存在,可通过焰色反应来检验。
规律总结:解答图像计算题,必须抓住有关化学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性质,结合图像的特点,综合分析逐步计算求解,其关键是抓住图像四点(原点、交点、转折点、终点),数形结合,分析计算。
【变式2】向2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1 NaOH溶液时,得到Al(OH)3沉淀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右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2)图中B点所示的意义是________。
(3)上述两反应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
(4)假若溶液中有Al(OH)3沉淀0.39 g,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1)加入NaOH溶液15 mL时,沉淀达到最多,质量为0.78 g(2)当NaOH溶液达到20 mL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全部溶液(3)Al3++4OH―=AlO2―+2H2O(4)7.5 mL或17.5 mL【典型例题】类型一:金属与水(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例1 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干燥管还可用________(填装置名称)代替。
(3)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
【答案】(1)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3Fe+4H2O (g)△Fe3O4+4H2(2)碱石灰(或无水CaCl2、硅胶等)吸收水蒸气,干燥氢气U形管(3)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酒精灯酒精喷灯【解析】常温下Fe不与H2O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H2O (g)反应生成Fe3O4和H2。
因铁粉和Fe3O4均为黑色,因此实验过程中固体颜色无明显变化,但产物H2可用点燃的方法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