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入科教育内容

合集下载

实习生入科教育

实习生入科教育

儿科实习医生入科教育
1、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及毕业实习纪律,要求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

2、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不以医谋利,不收红包及吃请。

3、参与老师的医患沟通,学习医患沟通技巧。

4、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5、每个同学书写6份儿科大病历,经带教老师检查合格后存档,按时完成各种记录。

6、参加全科疑难病历讨论(1次/1-2周)及死亡病历讨论,要求主管的实习医师适当发言。

7、每个同学分管6-8张病床每日查房三次以上,每天早上要求提前进病房查房,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对于危重病人应随时观察。

8、在老师指导下,按正规操作手法进行儿科常见操作如骨穿、腰穿、胸穿、腹穿、给氧等。

9、尊重老师,虚心学习。

10、参加每周一次教学查房。

感染科实习生入科教育

感染科实习生入科教育

感染科入科教育记录
专科教育:1.熟悉分管病例,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主动,贴近临床,转换学习思维,尽快融入科室氛围。

2.熟悉感染科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
诊断及治疗方案。

3.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腹腔穿刺术、腹部查体、中医
四诊等。

4.能熟练操作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腹水浓缩回输系统
等感染科常用仪器。

职业道德:1.对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对病人及家属的馈赠,一律婉言谢绝,更不准索取财物。

3.严禁以病人名义(无论病人是否同意)为自己或亲友开
药、开化验单。

4.尊敬师长,虚心好学。

5.上班穿戴整齐,讲究卫生,讲话低声,轻步慢行,仪表
端正,言语文明。

6.不随地吐痰,不准在病区抽烟,不准在病区内穿鞋跟带
钉子的鞋。

劳动纪律:1.爱护公物,厉行节约,未经许可,不准私自动用贵重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损坏东西主动报告并按规定赔偿。

2.严格按照科内排班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严格遵守
请假规定。

3.遵守公共场所有关规定,不扰乱公共秩序,不起哄,不
打架、斗殴,不赌博,不酗酒,不随意观看手机及玩手机
游戏等。

规培、进修、实习生签名:
科主任签字:。

呼吸科实习生入科教育内容

呼吸科实习生入科教育内容

呼吸科实习生入科教育内容实习医生规范为了强化实习管理,规范实习医生行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保证学习效果,特制定本规范。

一、学生在实习期间,称实习医生。

二、实习医生应认真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医德医风。

三、实习医生应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刻苦钻研,有计划地复习和阅读专业书籍,认真写好实习笔记,积累临床资料。

参加医院科教科(医教科)组织的有关讲座和各科室内的病例分析、学术报告、死亡病例讨论等活动。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业务精、素质高的医务人员。

四、实习医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到实习医院、科室集体报到,实习科目、时间分配、轮转日期,应按学校和医院科教科(医教科)规定进行,不得任意减少或延长,不得任意变更实习科目。

进入有关科室、病房、门诊实习时,必须及时做好接班工作,尽快熟悉自己负责的病员情况,写好接班记录,同时了解该科室、病房的有关情况。

在结束离开时做好交班工作、写好交班录。

各科之间的交接班,必须事先取得联系,做到当面进行,当日上班。

逢节假日则推迟到假日后第一天进行。

五、实习医生的工作时间与医院工作时间统一,不得迟到、早退。

六、实习医生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有关规章制度,爱护医院的医疗器械,不得擅自动用医疗仪器。

七、安排在医院住宿的实习医生,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在外住宿。

除值班外,晚上应进行自修。

八、实习医生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医师的诊疗方案,虚心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

遵照上级医师的意见,耐心解答病人及其家属对于诊疗预后等问题的询问,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九、实习医生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实习大纲要求的各项技术操作,服从上级医师对值班、手术或特殊检查及操作的统一安排。

十、实习医生在门诊或急诊工作中,应担负初诊病人的病史记录和体格检查,在门诊医师的指导下给予诊断和处理,实习医生对病人的处方及病假单,需经上级医师复核签名后方为有效。

实习生入科教育

实习生入科教育

学习计划
1.积极参与课内业务学习与查房 2.每周写一篇工作日志并上交:心得、学习笔记 3.出科考核: 理论知识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心电监测、经鼻/口腔/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吸痰法、气管切开护理、心肺复苏基 本生命支持术
谢谢各位同学的配合! 祝实习愉快!
(三)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1.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不聚 集、不扎堆、少外出;两点一线。
2.出泰安市跟护士长报备
3.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并上报给相 关老师
4.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核 酸检测并上报给相关老师(未按 规定时间检测核酸者,医院通报 后追究至个人)
(四)个人信息登记
在科室个人信息登记本(西区护 士站)上登记好个人联系方式、 住址(具体到门牌号)、监护人 联系方式。
实习生入科教育
重症医学部
目录
一、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二、规范仪容仪表、礼节礼貌 三、介绍本科室的环境、人员及 日常工作要求 四、本科室教学计划安排、教学 目标 五、强调实习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二、规范仪容仪表、礼节礼貌
仪容仪表符合护士规范的要求 ❖ 精神饱满,语言文明,举止端庄; ❖ 服装保持干净整洁、庄重;胸牌佩戴 位置合适、端正。衣服口袋里
2.各班次工作时间: 责护A→7:45-16:45 责护N→16:45-次日7:45 治 疗→7:45-11:45 13:3017:30 7:45-11:45 14:00-18:00 3.上班时间不允
时间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一讲
重症医学部实习生带教计划
内容
带教者 备注
不要放置很多物品; ❖ 工作时要求穿戴:护士服、护士鞋、 护士裤
❖ 袜子颜色衣肤色或白色为宜;工作服 内衣领不可过高,颜色反差不可过于 明显,自己的衣、裤、裙不得超露出 工作服 ❖ 合适的淡妆,不得佩戴耳环、手镯 、戒指、手链脚链,不留长指甲

实习生入科教育

实习生入科教育

20病区实习生入科教育
1.介绍病区环境:病房的顺序、治疗室、操作室、更衣室、污物室、大小便放置处。

2.介绍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上下班制度、上班佩戴手表、书写交班需用蓝黑钢笔或水笔等。

3.介绍各班职责、工作流程及这一个月的目标及学习计划。

4.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
严格三查七对
化液体、输液需签名签瓶数、时间,字迹要清楚。

针刺伤的紧急处理。

如在病房遇到不懂的情况下勿擅自作主回答,应及时询问老师后再回答。

以防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5.示范基础及专科操作:化体温、静脉输液、微泵、心电图机、除颤仪、心电监护、口护、会护、更换引流袋、测血糖、胰岛素注射及本科室常见理疗仪等。

6.介绍本区常见病种及常见药物的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7.礼仪及服务态度的指导。

实习生入科教育制度

实习生入科教育制度

实习生入科教育制度一、实习生按轮转表进入科室实习。

二、入科教育由带教老师负责完成,也可由科室组织集中进行。

三、入科教育内容:1、介绍科室概况。

包括科室人员,收治病种特点,病区工作环境,床位分组,安排带教老师。

2、医德医风教育。

教育实习生全心全意为病员效劳、救死扶伤、文明效劳、廉洁行医、不收红包、不利用职权谋私利。

3、科室工作时间安排。

介绍本科手术时间安排、主任查房、主治医师教学查房等时间安排,以及科室工作程序安排。

4、做好本科实习工作。

教育学生工作要虚心好学、勤奋刻苦、主动踏实,要介绍本科工作的特点和对实习生工作的要求。

5、规章制度教育。

教育实习生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不串岗脱岗。

6、医疗平安教育。

严格遵守操作标准,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操作,不擅自操作及处理,杜绝医疗过失事故的发生。

7、根底知识、根本理论及根本操作技能训练要求。

四、实习生上岗必须佩戴实习证。

血液科实习生入科教育内容一、实习生按轮转表进入科室实习。

入科教育由带教老师负责完成。

二、入科教育内容(1)科室概况:科主任:谢晓宝;科副主任:顾伟英科室成员: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主要收治病种: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障床位分组:第一组:1-14床第二组:15-25床第三组:26-35床第四组:36-45床第五组:46-55床第六组:56-69床医德教育:实习生应不辞辛苦,忠于职守,有一定的献身精神,平等待患,一视同仁,热情真挚,极端负责,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举止端庄,文明礼貌,慎言守秘,严谨求实,尊重同行,团结协作。

(2)劳动纪律:实习生要自觉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时间安排:1、遵照实习生教学方案,积极参加科室小讲座、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至少每2周1次〕。

2、每周二下午必须参加科室专业讲座。

本科医师及其他科室可作为主讲者,独立进行小讲课,介绍血液科及相关疾病的新进展。

社区实习生入科教育

社区实习生入科教育

实习生入科教育一、规章制度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8:00 (实习生午休时间:12:00—14:00)。

每组实习生分为2批,怡好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民生社区服务站实习各一周。

考勤制度:要求按时到岗,不迟到早退,本社区只能准假一天,超过一天者请提前到医院学生科请假,并将正规假条返回至社区,否则视为旷工。

实习生出科成绩中,考勤占10%组织纪律分,各科室务必认真打考勤,并根据考勤为实习生打出科成绩。

遵守怡好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项规章制度。

服从带教老师的工作安排,实习内容。

二、实习内容1、熟悉社区环境、社区工作内容、工作范畴、工作特点熟悉。

带领学生熟悉社区环境,给学生介绍各科室职能,各人员工作内容。

向学生讲授社区工作内容,工作范畴,全科医生工作的特点。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预防-医疗-康复整体性。

开展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建立和完善家庭、个人健康档案。

2、掌握建立健康档案,熟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运用。

熟练掌握如何建立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就档案建立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纠正指正。

能独立操作该系统,掌握居民健康档案资料来源。

3、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糖尿病的社区管理,高血压的社区管理。

熟练掌握高血压病、糖尿病、老年人特殊人群的管理,随访形式。

了解计划免疫工作,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严格执行计划免疫管理制度,准确、及时地掌握接种对象,督促其按时到指定地点接种,对慢性病人进行家庭治疗与护理。

完成地方病防治任务。

4、健康教育,掌握健康教育的概念、重要性、对象任务以及内容。

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宣传生理、心理、社会等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由实习生制作健康宣传栏。

5、孕产妇保健,由带教老师带领,就孕产妇行入户访视,掌握如何为孕妇及新生儿进行简单体检,包括新生儿身高、体重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判断孕妇恢复状况及新生儿是否出现黄疸等病理状况,脐带是否脱落,观察新生儿粪便是否正常,向孕妇进行产褥期知识宣教,及新生儿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

实习护士入科教育教学内容

实习护士入科教育教学内容

实习护士入科教育一、目的要求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阶段,在实习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要求学生熟悉本科室环境、人员、常用物品放置、急救药品及仪器放置、使用;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内容。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目标:达到三满意即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基础护理的内涵: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

要求实习护士熟悉辅助护士岗位内容,要求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和科室责任岗位一级、二级护士的指导下协助护士从事病人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工作。

实习护士应掌握一定消防安全知识,熟悉消防器材放置及使用。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护理综合能力。

要求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护理程序,对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整体护理,初步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急救、处理原则及护理;初步掌握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实践。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医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实习安排实习以内、外、妇产、儿科等疾病病人整体护理为主,并包括急救护理、重症监护、手术室护理、传染病人护理等。

具体安排见各年度实习计划及各学校的实习大纲。

护士长对实习生的排班规范,合理安排带教老师,做到专人代教;按护理部下发的排班要求进行排班,排班表上注明实习生及带教老师姓名;实习生排休不得超过三天(包含节假日),不应随意口头调班。

三、组织管理1.实行由各学校委托我院管理为主的制度。

有各学校教务处及护理学系下达实习计划并负责与我院的协调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生入科教育内容
一、病例书写
1、实习住院病历
患者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病史、现在症)、既往史(包含过敏史)、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体格检查(按系统循序渐进,分段记录每个器官的视触扣听内容)、专科情况、辅助检查,鉴别诊断(中西医鉴别诊断),初步诊断,诊疗计划。

2、病程记录
科主任查房
今日随XXX科主任查房,患者XXX、性别、年龄、因“XX”住院。

患者诉:(围绕主诉,舌脉)查体: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专科检查)辅助检查(检查回报,阳性结果)
综观舌、脉、症中医诊断为:(病名症型)给针灸(治则)治疗,取穴:(具体穴位,每行四个)
中药针剂给XXX以(活血化瘀,等等)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西医诊断为:(1、2、3、4、等)给XXXX注射液以(营养神经,等等)
科主任/主治医/ 实习生科主任、副主任(行政职务)
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职称等级)
一般查房:今日查房,患者诉:(围绕主诉)舌脉症。

查体: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有异常要如实记录)。

辅助检查:(报告回报)治疗(有医嘱变化者记录,中药针剂要辨证使用)同前,继续观察。

二、针推科常用技术操作
(一)、毫针针刺
1. 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直刺:斜刺:平刺:即横刺,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

3.2 捻转法:
4. 补泻手法
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

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

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适用于一般患者。

注意事项: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
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棉签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1.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 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

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 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

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 对尿潴留等
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二)、推拿手法
4.1 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

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

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

4.2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

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4.3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4.4 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

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滯、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4.5 擦法(平推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此法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

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4.6 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一
般作为推拿结束时手法。

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用。

4.7 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

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滯。

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

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4.8 振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强力地用力,产生振颤动作,操作时力量要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振动的频率较高,着力较重。

此法多用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行。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

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

4.9 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稍留片刻。

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及腹部。

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

4.10 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

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等部位。

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作用。

4.11 弹法: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指甲,受压手指端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

此法可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为常用。

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4.12 掐法: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

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操作时要逐渐用力,达渗透为止,不要掐破
皮肤。

掐后轻揉皮肤,以缓解不适。

此法多用于急救和止痛,常掐合谷、人中、足三里等穴。

具有疏通血脉、宣通经络的作用。

注意:1. 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病人皮肤。

2.孕妇的腰骶部与腹部、妇女经期均忌用。

3. 年老体衰、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醉酒均不宜或慎用推拿。

4. 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骨折早期(包括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推拿。

(三)、艾灸法
3.1 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 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3.2 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 cm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5分钟左右。

3.3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 cm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

注意: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四)、电针
选择适当波型慢慢旋转电位器由小至大逐渐调节输出电流到适合量;电针完毕,将电位器拨回至“零”位,关闭电源,
拆除输出导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片刻。

(五)、拔罐法
1.1 闪火法:是用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1.2 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1.3 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注意: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2. 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 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 防止烫伤和灼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5. 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