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女事迹材料2篇
好儿女先进事迹材料

好儿女先进事迹材料
《好儿女先进事迹材料》
李华是一位孝顺父母的好儿子。
自从父亲生病以来,他每天早早起床做饭给父母吃,然后送父母去医院看病。
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会挤出时间陪着父母,给他们做足够的精神支持。
父母生病期间,李华不辞辛劳地照顾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另一位好儿女是张明。
她对待父母非常体贴,总是在他们的身边给予关怀和陪伴。
父母生病的时候,她不仅料理一切生活起居,还给他们看病,买药,为他们做好一切。
父母年迈体弱,张明每年放假回家都会陪伴父母,尽心照料。
她的孝心和细心深深感动了众人,成为社区里的好榜样。
这些好儿女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孝敬父母”精神,也让人们见证了家庭和睦、连心连心的美好画面。
他们的行为不仅为社会树立了良好榜样,也成为后辈学习的榜样。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向他们看齐,争做好儿女,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好儿女事迹材料500字

好儿女事迹材料一、目录1. 简介2. 主要事迹3. 社会评价4. 结语二、简介[XXXXX],男/女,[XXXXX]人,在家庭中是好儿子/女儿,在校是好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
他/她孝顺父母,关爱家庭;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他/她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勇于担当,创新进取,是当代青少年的优秀代表。
三、主要事迹1. 孝顺父母,关爱家庭[XXXXX]深知父母养育之恩,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
他/她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在家庭中,他/她是父母的好帮手,是弟弟妹妹的榜样。
2. 勤奋学习,成绩优异[XXXXX]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刻苦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活动,多次获得表彰和奖励。
3.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XXXXX]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他/她关心弱势群体,经常参与捐款捐物、义务劳动等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4. 团结同学,尊敬师长[XXXXX]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
他/她善于沟通协调,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尊敬。
5. 独立自主,自强不息[XXXXX]生活独立自主,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
他/她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6.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XXXXX]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他/她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纪律,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他/她勇于承担责任,是同学们的楷模。
7. 热爱生活,积极乐观[XXXXX]热爱生活,积极乐观。
他/她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比赛。
他/她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身心发展。
好儿女事迹材料

好儿女事迹材料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好儿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父母的孝顺和对社会的奉献。
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让人敬佩,让人深思。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好儿女的事迹,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小李。
小李从小就懂事懂孝,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他和妈妈相依为命。
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小李一直努力学习,希望能够改变家庭的现状。
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他被一所名校录取,但是因为家庭的经济状况,他最终选择了就读一所普通大学。
然而,小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努力学习,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希望能够减轻母亲的负担。
在大学期间,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毕业后,小李顺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每个月都会给母亲寄去一部分工资,让母亲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小李用自己的努力和孝顺,成为了身边朋友们口中的好儿子。
其次,我们要介绍的是小王。
小王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他和弟弟相依为命。
尽管生活艰辛,但小王一直努力照顾弟弟,他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选择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以便能够供弟弟上学。
小王在工作之余还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父母的孝顺和对社会的奉献。
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人,让人深叹他的孝心和责任感。
最后,我们要介绍的是小张。
小张是一个出色的大学生,他学习成绩优秀,是学校的优秀学生干部。
尽管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一直努力学习,希望能够改变家庭的现状。
在大学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帮助家里分担经济压力。
毕业后,他顺利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他每个月都会给父母寄去一部分工资,让父母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小张用自己的努力和孝顺,成为了身边朋友们口中的好儿子。
以上就是一些好儿女的事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父母的孝顺和对社会的奉献。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让他们的事迹激励更多的人,传承孝道美德,让社会充满温暖和正能量。
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

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引言
2.好儿女的事迹
3.好儿女的品质
4.结论
正文
【引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优秀的人物让我们感到钦佩和敬仰。
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文要讲述的是一群好儿女的感人事迹,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道、爱心和奉献精神。
【好儿女的事迹】
1.小王:为了照顾患病的父母,放弃在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父母身边,用爱心和耐心陪伴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
2.小李:在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关爱和温暖。
3.小张:在母亲病重期间,日夜守护在床前,不离不弃。
为了筹集治疗费用,他更是辛勤工作,不惜体力。
【好儿女的品质】
这些好儿女的感人事迹背后,都体现出了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1.孝道:他们对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
2.爱心:他们对待家人、朋友以及陌生人的关爱和帮助,展现出了无私的爱心和关怀。
3.奉献精神: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时间,表现出了坚韧的奉献精神。
【结论】
总的来说,这些好儿女的事迹和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孝亲好儿女事迹材料

孝亲好儿女事迹材料篇一:孝亲模范事迹材料孝亲模范事迹材料街道二小俆会燕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百善孝为先。
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
从小,父母就常给我讲《卧冰求鲤》、《亲尝汤药》、《鹿乳奉亲》的故事。
一直以来我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话,谁也不会相信他,更不会有人愿意与之打交道。
2008年秋,在我们存够了首付,准备买房子的时候,婆婆不幸查出腹腔内长了一颗恶性肿瘤。
为了不耽搁婆婆的病情,我把准备买房的首付款,交到了公公手里。
公公当时一句话都没说,紧紧地握住那带着我体温的几万块钱,泪水在他的眼圈里打转转。
我知道他不想用我们的这份钱。
因为我们结婚后一直住在单位的职工宿舍里,筒子屋,没有院墙,每逢阴天下雨屋里就返潮,家具都被潮坏了。
他盼我们买房盼了好多年,眼看愿望就要实现了,婆婆又得了这要命的病。
为了减轻公公的心理负担,我就安慰他说:“爸,你看,我们的工资越来越高了,买房是早早晚晚的事。
养儿防老,给妈看病要紧。
”公公听了我的话,赶紧擦了擦眼泪,点点头。
婆婆做完手术出院后,回到老家休养。
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又不耽搁工作,我和爱人、孩子,每天晚上回家,每天早上回校,一跑就是两年多。
记不清多少个日子里下着雨,飘着雪了,一心只想着要在婆婆还在世的日子里多陪陪她,让她感受到儿女的温情,家的温暖。
婆婆看我们跑的辛苦,老是唠叨:“我的病都好了,你们就不用天天往家跑了,工作那么忙。
”我心里知道,婆婆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
可是这个时候,正式是她最需要孩子的时候。
如果我们不在这个时候好好的尽尽孝道,一定会因为“子欲孝而亲不在”后悔的。
我常常宽慰婆婆,诸如回家住的种种好处:省房租,省煤气费,省电费之类的,让她安心养病。
2010年冬天,婆婆的病恶化了,她的肚子开始比较频繁的疼痛,疼的没办法吃饭,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好女儿事迹材料(范本)

好女儿事迹材料好女儿事迹材料篇一: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爱心无涯孝心不悔××同志是××平安财险公司一名业务主管。
她作为一个儿媳十多年来始终用孝心伺候公婆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同志于92年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生活刚走进这个家庭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曾和公婆产生过矛盾和分歧但她不计较不记仇象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他们的起居在说话的声音上尽量放低一些用商量的口气、和言悦色地和他们开诚布公的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心与心的交流公婆彻底的接纳了她。
15年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身体的左手和右手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同志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95年冬××同志的公公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悲观厌世情绪严重多次吞吃安眠药、触电自杀。
最严重的一次是97年冬天公公趁着家里人中午睡午觉的时候跑到厨房用菜刀将自己的喉管割开了四分之三场景让人惨不忍睹。
当时婆婆吓得手足无措根本无法照顾公公我的两个大姑姐一个远在千里之外一个正在生小孩。
只有我和妯娌两个人轮流在公公身边看护。
公公脾气暴躁一心求死拒绝治疗不断用手拨掉输液管推翻医疗器具××同志只好日夜握着公公的手怕公公再次拒绝治疗。
在急症室半个月时间里公公大小便从不吭声裤子里又是屎又是尿还不时从口中、鼻中咳出大量血块好多次都喷到她的脸上和衣服上只好换下来洗好晒干并为公公擦洗身体。
病房里的人以为她是公公的女儿明白后都说“这个老头整天拉个脸子训斥人只有儿媳来了才有笑脸。
”因为喉管割开了发不了音××同志怕公公心里烦闷就每天在纸上写字和公公交流把每天家里高兴的事写给公公看让他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用行动让老人发出了开心的笑。
好女儿事迹材料

好女儿事迹材料篇一: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爱心无涯孝心不悔××同志是××平安财险公司一名业务主管。
她作为一个儿媳十多年来始终用孝心伺候公婆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同志于92年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生活刚走进这个家庭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曾和公婆产生过矛盾和分歧但她不计较不记仇象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他们的起居在说话的声音上尽量放低一些用商量的口气、和言悦色地和他们开诚布公的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心与心的交流公婆彻底的接纳了她。
15年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身体的左手和右手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同志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95年冬××同志的公公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悲观厌世情绪严重多次吞吃安眠药、触电自杀。
最严重的一次是97年冬天公公趁着家里人中午睡午觉的时候跑到厨房用菜刀将自己的喉管割开了四分之三场景让人惨不忍睹。
当时婆婆吓得手足无措根本无法照顾公公我的两个大姑姐一个远在千里之外一个正在生小孩。
只有我和妯娌两个人轮流在公公身边看护。
公公脾气暴躁一心求死拒绝治疗不断用手拨掉输液管推翻医疗器具××同志只好日夜握着公公的手怕公公再次拒绝治疗。
在急症室半个月时间里公公大小便从不吭声裤子里又是屎又是尿还不时从口中、鼻中咳出大量血块好多次都喷到她的脸上和衣服上只好换下来洗好晒干并为公公擦洗身体。
病房里的人以为她是公公的女儿明白后都说“这个老头整天拉个脸子训斥人只有儿媳来了才有笑脸。
”因为喉管割开了发不了音××同志怕公公心里烦闷就每天在纸上写字和公公交流把每天家里高兴的事写给公公看让他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用行动让老人发出了开心的笑。
好儿女先进事迹材料

好儿女先进事迹材料某年月日,某机关召开先进事迹表彰会,大家的眼光都聚焦在了青年干部李晓身上。
在会上,李晓的先进事迹被详细地介绍并受到了表彰。
相信这篇材料能够为我们树立一个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人生典范。
一、家庭背景介绍李晓1985年出生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家里条件并不富裕。
即使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李晓的父母一直非常地重视教育并鼓励孩子们为自己的未来而拼搏。
因此,李晓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勤奋自强的品质。
中学毕业后,李晓成功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并成为了该校的一名学生。
二、工作学习经历大学期间,李晓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和义工活动,担任了许多职位,表现出了出色的组织管理和领导才能。
毕业后,李晓进入了一家大型外企工作并成功升职,成为了该公司的一名初级经理。
在公司工作期间,李晓不断地努力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他参加了各种培训课程和读书会,并且还从海外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参加工作学习,通过学习不断获得进步。
李晓还带领团队完成了公司重要的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三、爱心公益贡献李晓虽然工作非常忙碌,但他并不忘记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
他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并积极参与治污、环保、扶贫、帮助留守儿童等社会公益活动。
他还曾经带领公司员工走进孤老院和儿童福利院,关心和关爱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李晓还曾经号召乡亲们自发参加义务绿化、清理垃圾、关注环保等活动,并带着大家一起改善家乡的环境。
四、社会荣誉在李晓的不懈努力下,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奖励,包括:"优秀志愿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19年度全国岗位能手”等。
这个一连串的荣誉展现了他努力和拼搏的成果,并激励他为未来的事业更加努力。
总的来说,李晓是一个好儿女的典范。
他勤奋自强、敢为人先、热爱生活、关爱社会。
他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好儿女、好员工和好公民,他的先进事迹对我们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希望我们都能够向李晓学习,以他为榜样,更加努力地为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儿女事迹材料2篇*目录好儿女事迹材料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我叫**,今年37岁,是**区**街道**村妇代会主任。
自一九xx年任职以来,已经在妇女岗位上工作了近十二年。
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即有艰辛的汗水,也有工作成功的喜悦,我更感到给我工作动力的是领导的支持,还有来自家庭对我巨大的支撑。
再苦再累也心甘我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全家相互关爱,老人爱护包容子女,我们做子女的更是对老人倾注了全部的爱心来孝敬老人。
我们这个家庭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却也有着不同于一般家庭的组合。
我丈夫是姊妹七个当中唯一的男孩,我结婚时6个大姑姐中已出嫁4个,家中公公婆婆都已七十多岁了,同时还有一个单身的叔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三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和六个大姑姐中的四个都住在本村。
当时一看这个家庭,包括我的丈夫都说我们婚后也会和其他家庭一样和父母及叔公分家,一心来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婚后虽然公公婆婆及几个大姑姐也都提出过分家,但我想公公婆婆及叔公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做为儿女的也不能光打算自己的,虽然他们嘴上也说我们上了年纪了,和你们年轻人生活在一起不方便。
其实他们的内心还是愿意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
于是,我就和丈夫商量:“不和公公婆婆及叔公分家,让老人们一起安度晚年吧,不要让老人有什么顾虑,他们一生特别不容易,把我们姊妹七个都抚养到各自成家立业后,自己也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能让他们的晚年背上包袱,我们要让老人愉快的过好以后的生活。
我们夫妻俩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赡养好老人”。
随着我的女儿的出生,家里的负担更重了,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先给公公婆婆及叔公拿出早点,让他们吃,再做一家六口人的饭。
为了帮助家里多挣些钱补贴家用,我养狐、卖鱼、摆菜摊,一天下来到了晚上腰酸背痛,丈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对我说:“咱还是分开过吧,你看这样下去,就把你累坏了,况且分家后咱六个姐姐一定比现在更上心的来和咱们一起照顾三个老人的”。
邻居碰到我时,也问我:“你们还没分家吗?现在的年轻人,哪有多少愿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多不方便呀!”。
我说:“老人就养了他一个儿子,俗话说养儿就是防老的,再说就是分开了,老人有事不还得我们管吗?况且他六个姑家也都有公公婆婆及自己的事要做,不可能让她们多分心,再说你看看,三位老人整天的心情多好,而且在外边也是逢人便夸我家说了个好儿媳妇。
再苦再累我也心甘,已经决定的事决不反悔”。
我们对老人的无微不至的孝心,也得到了三位老人热心的回报。
特别我的儿子出生后,可以说家里的负担更重了,白天还要把村里的工作做好,回家需要照顾老人,还得照顾好小的。
三位老人看到我们这么劳累,也主动帮我带孩子。
虽然我的婆婆身体不好,但只要身体允许也主动帮着做做饭,以最大的努力解除我的后顾之忧。
老人们经常说:“孩子不要光想着家里的,工作也很重要,工作干不好,不光给领导添麻烦,更对不起全村老少爷们对我们的信任”,看到老人这样的胸怀,我心里也是觉得甜滋滋的。
任劳任怨系心家庭十几年来我和三位老人及我自己的小家庭共七口人始终生活在一起。
六个大姑姐,这个今天来,那个明天到,有时也难免有些口舌是非,特别是我的公公脾气暴躁,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
我为了处理好关系,从不与公公计较,并想办法与老人沟通,与几个大姑姐沟通,从思想上、生活上尽力地照顾他们。
记得有一次村里有一个计划外怀孕的,为了做通工作让他们流产,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就是不听,后来夫妻二人一起跑到他的亲戚家藏了起来。
计划生育是国策,又是我份内的工作,有时外出找他们,有时在他们亲戚家蹲守一晚上都不能回家。
由于我不在家,孩子想找我一不小心把暖壶碰倒了,两只脚和手都烫去了皮。
孩子痛的直哭,当我赶到医院时看到丈夫那怨恨的眼神,自己也感到因为工作让孩子受了这么大的痛苦。
回家后,我公公也开始怨我说:“工作就那么重要,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吗?你看孩子这样,要是你在家会有这样的事吗?”听到公公及家人的怨气,我自己把孩子抱在一边偷偷的掉眼泪,其实公婆一家人对我的工作是全心全意支持的,孩子烫成这样,哪个当爷爷奶奶的不心痛。
我想我作为一个母亲更疼自己的儿子,但我什么都没说,只有心里默默的承受着痛苦。
第二天公公主动对我说:“小贺,昨天我不应该这样怨你,你的工作我们也知道重要,就是一个孙子烫成那样,心痛,所以你不要往心里去,工作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孩子你放心,我们尽量照顾好”。
这就是我的家庭。
由于我辛勤的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也被选为区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等称号,20xx年我的家庭也被评为“市级五好文明家庭”。
面对这些我只想说:赡养老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也有老的那一天。
特别是看到有的家庭不赡养老人,家庭不团结,我想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的家庭也看到家庭和睦的好处,尽到一个作儿女的孝道,使我们的周围都来孝敬老人,尊敬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好儿女事迹材料(2) | 爱心无涯孝心不悔××同志是××平安财险公司一名业务主管。
她作为一个儿媳,十多年来始终用孝心伺候公婆,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同志于92年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生活,刚走进这个家庭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曾和公婆产生过矛盾和分歧,但她不计较,不记仇,象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他们的起居,在说话的声音上尽量放低一些,用商量的口气、和言悦色地和他们开诚布公的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心与心的交流,公婆彻底的接纳了她。
15年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身体的左手和右手,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同志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95年冬,××同志的公公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悲观厌世情绪严重,多次吞吃安眠药、触电自杀。
最严重的一次是97年冬天,公公趁着家里人中午睡午觉的时候跑到厨房用菜刀将自己的喉管割开了四分之三,场景让人惨不忍睹。
当时婆婆吓得手足无措,根本无法照顾公公,我的两个大姑姐,一个远在千里之外,一个正在生小孩。
只有我和妯娌两个人轮流在公公身边看护。
公公脾气暴躁,一心求死,拒绝治疗,不断用手拨掉输液管,推翻医疗器具,××同志只好日夜握着公公的手,怕公公再次拒绝治疗。
在急症室半个月时间里,公公大小便从不吭声,裤子里又是屎又是尿,还不时从口中、鼻中咳出大量血块,好多次都喷到她的脸上和衣服上,只好换下来洗好晒干,并为公公擦洗身体。
病房里的人以为她是公公的女儿,明白后都说:“这个老头,整天拉个脸子训斥人,只有儿媳来了才有笑脸。
”因为喉管割开了,发不了音,××同志怕公公心里烦闷,就每天在纸上写和公公交流,把每天家里高兴的事写给公公看,让他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用行动让老人发出了开心的笑。
在公公住院三十天后,××同志的爸爸因脑血栓也住进了医院,两个老人一个住在三楼一个在二楼,她只好轮流在二楼三楼来回跑。
父亲全身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床单、裤子、被罩每天都换几次,每天必须把父亲和公公换下的衣服带回家,一遍又一遍的洗,这种日子持续了三个月,那时她总是闻着家里臭烘烘的,因此冬天不管多冷的天总要开窗通风。
那年公公住院住了65天,父亲住了48天,××同志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成宿觉,吃过一次安稳饭,但从未对公婆有过抱怨,使过脸色。
公公出院后,精神变得特别呆滞、多疑和脆弱,对家中的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稍不遂心就想死。
为治病××同志和丈夫跑到石家庄、北京等各地求医问药,并在生活上处处小心谨慎,白天让婆婆寸步不离地看着公公。
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得把剪子、菜刀、绳子之类的东西藏起来,家里电器开关也得关好,晚上睡觉也不敢关上房门,公公夜里上厕所时间长一点就赶紧出去看看,怕有丝毫闪失。
由于公公被疾病困扰,对××同志产生了依赖性,不愿意她到外面吃饭、开会、旅游等。
有一次,公司组织去香港旅游7天,××同志提前把家里吃的用的都买好了,可和公婆两人一商量,老人都哭了,他们不愿意她去,说她一去家里冷清,吃饭不香,最后××同志只好放弃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同志在公司担任业务经理,由于工作任务完成出色,多次荣获省市县奖励,公司每年都组织奖励人员到全国各地旅游,可她十多年来一次也没去过,但她从未后悔过。
98年,婆婆又患上了脑血栓,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使原本脆弱的公公变得更加无助,他天天又哭又闹。
当时××同志的女儿正上一年级,她只好每天接送孩子、伺候婆婆、看着公公,当她从医院回到家里看着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的公公,除了象哄小孩一样不停的安慰他,还从生活上关心备至,不让他感觉到婆婆不在家给他带来的不便。
那几年××同志真是累得心力交瘁,但在公婆面前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始终让他们看见永远是快言快语,把笑挂在脸上的儿媳。
××同志的公公是一个很传统、很古板的人,他有一套作息、用餐时间,每个星期都要安排好哪天洗澡、那天洗衣服,无论刮风下雨,它必须按自己安排的程序去做。
单说吃饭,公公坚持早上七点、中午12点、晚上五点半必须吃饭,如果这个时间有特殊原因吃不上饭,他就会暴跳如雷,又喊又闹。
因为婆婆做过两次手术身体不好,丈夫上班又忙,××同志只好保证他一日三餐的吃饭时间,特别是中午和晚上,丈夫和孩子回来的相对晚些,中午一般是十二点半到家,她只好每天做五次饭,让公公吃完再做大家的饭。
有时女儿不理解,认为爷爷也不上班,晚一点吃饭没关系,何必天天做五顿饭?××同志就耐心地对女儿讲,爷爷年纪大,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几十年,应该顺着他,何必在他老了的时候给他改了呢,不就是妈妈少呆一会儿的事吗!从这以后,女儿经常帮着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XX年公公去世了,婆婆很伤心,身体更是雪上加霜,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脑出血后,她的眼睛有一只失明,随后又做了胆切除手术,××同志在关心上又多了一层。
婆婆喜欢吃水果、零食,一年四季水果、零食从不间断,婆婆吃的药都买好放到柜子里,并且按季给婆婆买衣服,给零花钱,使婆婆及早地从公公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人说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同志始终认为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