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文言文文本范晔《《后汉书陈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忠字伯始,永初中辟司徒府,三迁廷尉正,以才能有声称。
司徒刘恺举忠明习法律,宜备机密,于是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
忠自以世典刑法,用心务在宽详。
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为《决事比》,以省请谳之敝。
又上除蚕室刑;解臧吏三世禁锢;狂易杀人,得减重论;母子兄弟相代死,听,赦所代者。
事皆施行。
及邓太后崩,安帝始亲朝事。
忠以为临政之初,宜征聘贤才,以宣助风化。
常侍江京、李闰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
帝又爱信阿母王圣,封为野王君。
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文多故不载。
自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
忠独以为忧,上疏。
元初三年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
忠因此上言:“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
请依此制。
”太后从之。
忠以久次,转为仆射。
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甘陵,而伯荣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谒。
又霖雨积时,河水涌溢,百姓骚动。
忠上疏,书奏不省。
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公台。
忠以为非国旧体,上疏谏。
忠意常在褒崇大臣,待下以礼。
其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皆忠所建奏。
顷之,迁尚书令。
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
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不欲忠在内。
明年,出为江夏太守,复留拜尚书令,会疾卒。
(节选自《后汉书·陈忠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B.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C.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D.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请谳,指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时,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
文言文《后汉书·独行列传》阅读附答案及参考译文

文言文《后汉书·独行列传》阅读附答案及参考译文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
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
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
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
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
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
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
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
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
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
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既终,妻从其言。
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
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
三府并辟,不应。
(《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二人并告归乡里四美具,二难并B.尔何相信之审邪审容膝之易安C.后元伯寝疾笃则刘病日笃D.时式出行适还适莽苍者,三餐而反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范式是位信士的一组是( ) (3分)①至其日,巨卿果到②子未我忘,岂能相及③投其葬日,驰往赴之④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⑤省书见瘗,怆然感之⑥三府并辟,不应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④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范式跟张劭关系很好,两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要去拜见他的母亲,并看望他的孩子。
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
父尚,成帝时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贤,违忤抵罪。
弘少而温顺,哀、平间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
赤眉①入长安,遣使征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
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
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
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徙封宣平侯。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
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
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
弘闻之不说,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
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
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
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
帝怪而问之。
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
”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
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弘当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
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帝即为彻之。
笑谓弘曰:“闻义则服,可乎?”对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弘在位五年,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免归第。
数年卒,无子,国除。
(选自《后汉书》)注:①赤眉:赤眉军,王莽末年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因起义军以赤色染眉,故名赤眉。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致:获得B.御坐新屏风坐:通“座”C.帝即为彻之彻:透彻D.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考:通“拷”,拷讯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D.孔子鄙其小器鄙:鄙陋3.下列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B.皆白衣冠以送之C.箕踞以骂曰D.粪土当年万户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人无不立死者B.今行而无信C. 行李之往来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弘和他的父亲宋尚对朝廷都十分忠诚,其父因不阿权贵而获罪,宋弘为逃避赤眉军的征辟而投水装死。
文言文《后汉书李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
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
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
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
”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
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
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
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
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
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
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
冀遂令徙固为泰山太守。
时泰山盗贼屯聚数年,郡兵常数千人,追讨不能制。
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
以恩信招诱之。
未满岁,贼皆弭散。
迁将作大匠。
及冲帝即位,每相忌疾。
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鲔共为妖言,下狱。
门生渤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锧诣阙通诉。
太后明之,乃赦焉。
及出狱,京师市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后汉书•李固传》)【注释】不造,不幸。
指汉顺帝死后,冲帝、质帝都只作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之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B.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C.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D.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举,即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党锢列传序原文翻译

后汉书党锢列传序全文翻译原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藏污,望风解印绶去。
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
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之散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
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
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白话释义: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
从小砥砺清高的名节,为州里人所推服,被举荐为孝廉。
当时冀州发生饥荒,盗贼四起,于是以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去查明情况。
范滂走马上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的远大志向。
等到到了冀州境内,那些太守县令自知藏污纳垢,于是纷纷离职逃跑。
范滂所弹劾上奏的那些贪官污吏,都是人们议论纷纷的对象。
后来皇帝下诏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属官上报民间那些反映官吏贤能与否的歌谣,范滂因此劾奏了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多人。
尚书责备范滂所劾奏的太多,怀疑他掺杂了私人恩怨。
范滂回答说:“我所劾奏的人,假如不是才力不能胜任、污秽、狡猾贪暴为害百姓者,我是不会玷污上奏的文书的。
只是近来因为三公会议的日子就要到了,所以先劾奏那些急迫的,那些还没有调查清楚的。
再重新检查核对。
我听说农夫除去田里的野草,农作物一定长得又好又茂盛;忠臣除却朝廷里的奸人,国家的政治就会因此清明。
如果我的话有不一致的地方,我甘愿在众人面前受到惩罚。
”尚书不能驳难他。
范滂看到当时世道艰难,知道自己的意愿不能实现,于是辞职而去。
太守宗资先前已经听说了范滂的名声,请求他暂任功曹,委任他政事。
后汉书 党锢列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后汉书党锢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后汉书党锢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后汉书党锢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
范晔《后汉书-羊续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范晔《后汉书|羊续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范晔《后汉书|羊续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
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
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
父儒,桓帝时为太常。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
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
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
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
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
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
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
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
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
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续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
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①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
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
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
”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不登公位。
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
遗言薄敛,不受蹰遗。
旧典,二千石卒,官赙②百万。
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
诏书曪美,令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
注:①东园:东汉时期负责皇室庶务和私财的机构。
②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渠:他们的B.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絜:清白廉洁C.妻自将秘行将:将要D.皆输东园礼钱千万输:送给、捐献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反映羊续有治世才干的一组是①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②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③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④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⑤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⑥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羊续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东汉的高官。
《后汉书》阅读答案解析与原文翻译

《后汉书》阅读答案解析与原文翻译《后汉书》阅读答案解析与原文翻译(张)奋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损租奉,赡恤宗亲,虽至倾匮,而施与不怠。
十七年,儋耳降附,奋来朝上寿,引见宣平殿,应对合旨,显宗异其才,以为侍祠侯。
建初元年,拜左中郎将,转五官中郎将,迁长水校尉。
七年,为将作大匠,章和元年,免。
永元元年,复拜城门校尉。
四年,迁长乐卫尉。
明年,代桓郁为太常。
六年,代刘方为司空。
时岁灾旱,祈雨不应,乃上表曰:“比年不登,人用饥匮,今复久旱,秋稼未立,阳气垂尽,岁月迫促。
夫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政之急务,忧之重者也。
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叙心,愿对中常侍疏奏。
”即时引见,复口陈时政之宜。
明日,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阳狱,录囚徒,收洛阳令陈歆,即大雨三日。
奋在位清白,无它异绩。
九年,以病罢。
在家上疏曰:“圣人所美,政道至要,本在礼乐。
《五经》同归,而礼乐之用尤急。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又曰:‘揖让而化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孔子谓子夏曰:‘礼以修外,乐以制内,丘已矣夫!’又曰:‘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厝其手足。
’臣以为汉当制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诏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驳异。
臣累世台辅,而大典未定,私窃惟忧,不忘寝食。
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
”十三年,更召拜太常。
复上疏曰:“汉当改作礼乐,图书著明。
王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
谨条礼乐异议三事,愿下有司,以时考定。
昔者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禅告成,而礼乐不定,事不相副。
先帝已诏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成之,犹周公斟酌文武之道,非自为制,诚无所疑。
久执谦谦,令大汉之业不以时成,非所以章显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为后世法。
”帝虽善之,犹未施行。
其冬,复以病罢。
明年,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受职过任,夙夜忧惧夙夜:整夜B. 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阳狱幸:驾临C.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厝其手足厝:放置D. 而礼乐不定,事不相副副:符合8.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A. 显宗异其才,以为侍祠侯B. 夫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C. 九年,以病罢D. 礼以修外,乐以制内9.请简要概括结尾段中张奋两次上疏朝廷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晔《后汉书。
党锢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
翻译(译文)
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
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
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②,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
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
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
资迁怒,捶书佐朱零。
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
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
诏下,急捕滂等。
督邮昊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④归黄泉,得其所矣。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一带。
’
A.少厉清节厉:通“砺”,磨炼
B.滂执公仪诣蕃执:捉拿,拘捕
C.请署功曹署:代理,暂任
D.滂死则祸塞塞:消弭,平息
⒍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
①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②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③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④滂在职,严整疾恶
⑤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⑥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
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自己如存有私心,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而且曾在休息时候拒绝召见为乡人所不齿的外甥。
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
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⒏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②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③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答案:
⒌B
⒍A
⒎C
的议论吗?
评分建议:①去就:辞官。
②“得无……邪”句式。
③文意通顺。
⑵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
评分建议:①以:因为。
②审:查清,弄明白。
③参实:查实。
④文意通顺。
⑶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能够同时得到吗?
评分建议:①令名:美好的名声。
②寿考:长寿。
③文意通顺。
附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
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
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
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
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
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
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又被太尉黄琼征召。
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
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
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
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
”官吏无话可说了。
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
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
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
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
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
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
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
朱零仰起头说:“范滂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
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无法改变。
”宗资于是作罢。
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
门北寺监狱。
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
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
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关在传舍中,伏床哭泣。
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
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
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
”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
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
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