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三第三章根据刺激-反应模式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学习任务3: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消费者行为是个过程
购买者行为包括购买前,购买中和购买后等几个 阶段
(2)消费者行为是交换行为
消费者行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组织互相 提供和取得价值的交换行为
3.3.2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式
(1)刺激-反应模式
1)投入刺激 2)“黑箱”作业
刺激 消费者心理“黑箱” 消费者特征 文化 社会 个人 心理 政治 经济 决策过程 认识需要 搜集信息 评价选择 购买决定 购后感受 消费者行为 购买决策 商店选择 产品选择 厂牌选择 时机选择 数量选择
3.1.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一个由 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只有当低层次需要得到 基本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并开始追求新的、高一 层次的需要。
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不是说不同级别的需 要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发挥作用,事实上,上述各 种需要相互影响,同时作用,不过在一定时期总 有某一级别的需要位居优势,成为人的行为的主 要推动力。
阿雯买车
亲朋好友对车的看法与建议
先生——在上海的维修和服务网点是否完善 同事——福美来还可以,但是日本车的车壳太 薄 同事A——此阶段也正准备买车,别克凯越也 是首选。 同学B——在上海通用汽车集团工作。
问题
(1)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阿雯选车 是属于哪一类购买决策,为什么?
单身期
新婚期
“满巢”I期 “满巢”II期 “满巢”III期
“空巢”I期 “空巢”II期 鳏寡就业期 鳏寡退休期
②家庭购买决策类型
丈夫权威型 妻子权威型
共同决策型 独立支配型
3.3.3影响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第3章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市场营销:理论、实务、案例、实训》PPT课件

说,实话实说方法,自揭其短,在顾客心目中就形成了诚信经商的良好 形象,反而觉得购买放心,仔细一想,该表每走1个月才慢1.5秒,其实 已经比较精确了,加上降价20%,更让人感到价廉物美,反而迅速达到 了促销目的。
3.1.3消费者购买行为
3.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确认 需要
收集 信息
比较 评价
决定 购买
购后 感觉
❖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伦敦一家服装公司在王妃戴安娜身上做推销商品文 章,他们设计编织出一件底色鲜红夹杂着黑白色的孕妇衣服,赠给怀孕的 王妃戴安娜。戴安娜穿了这件衣服去球场看查尔斯王子打球。电视转播后, 英国妇女群起模仿,甚至有些并没有大肚子的女士也穿起了戴安娜式孕服。 因此,这种款式服装一夜之间就成为畅销货。
❖ 一批鞋油急需套现,众人皆无良方。老贺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先进 了一批廉价的雨伞,然后推出“高级鞋油试用价五元,买两盒送一把雨 伞”的促销活动。结果,热销一空且获利颇丰。(雨伞在当地零售价长 期稳定在10元,其批发价仅为4元,一盒鞋油成本为5角钱。)
❖ 分析说明:平销变畅销,奥妙何在?请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回答。 ❖ 分析要点:平销变畅销,奥妙就在于老贺抓住了人们购物贪图便宜的心
第3章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3.1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目录
3.2 影响购买行为因素分析
3.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3.1 消费者购买行为
❖3.1.1消费者需要
❖ 人的行为由动机支配,而动机又由需要引起。当一个人的某 种需要升华到足够的强度时,就会成为动机,此时,动机就 会采取足以迫使人们去寻求满足需要的行为。
❖ 1)按消费者的购买目标分类,可划分为:
简述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 -回复

简述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回复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是指消费者在面对不同的刺激时,经历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过程,最终导致购买行为的决策和行动。
这个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认知、情感、决策、购买和后购买。
第一阶段:认知在认知阶段,消费者首先会接收到各种信息和刺激,这些刺激可以来自广告、口碑传播、社交媒体等渠道。
消费者会注意到并感知这些刺激,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初步认知。
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注意力通常被吸引到与自身需求和兴趣相关的信息上。
第二阶段:情感在情感阶段,消费者对所接收到的信息和刺激产生情感反应。
这一阶段的情感反应可以是积极的,例如感到兴奋、渴望和愉悦,也可以是消极的,例如感到焦虑、担忧和恐惧。
情感的产生往往与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经验和情绪状态相关。
第三阶段:决策在决策阶段,消费者根据之前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开始评估和比较不同的选择,并做出最终的决策。
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会权衡不同的选项,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价格、品牌声誉等因素。
消费者的决策往往受到个人偏好、预算限制、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第四阶段:购买在购买阶段,消费者正式进行购买行为。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可能面临购买地点、购买方式、支付方式等选择,同时还可能受到销售人员、朋友和家人的影响。
此外,购买行为也涉及意愿付出时间和精力,以及满足自身需求的动力。
第五阶段:后购买在后购买阶段,消费者根据购买后的体验和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来评估他们的购买行为。
消费者可能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并根据他们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购买该产品或服务,以及是否愿意向他人推荐。
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购买场景可能会有所差异。
此外,随着科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购买行为也在不断演变。
了解这个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第三章消费者市场行为研究

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 并有效的和他们沟通
图3.1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 消费者购买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机能。购买动机则是促
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的内在机能,购买动机是消费者购买
行为的基础。 主要购买动机: ☆ 求实动机 ☆ 求新动机 ☆ 求美动机 ☆ 求安全动机 ☆求廉动机 ☆ 求名动机
信息收集:
个人来源
(家庭、朋友、邻居)
经验来源
消费者 信息来源
商业来源
(广告、经销商 包装、展览)
公共来源
(大众传媒、监测机构)
品牌评估
消费者的品牌评估行为涉及4个方面:
产品属性
产品满意程度
品牌信念
评价模式
某消费者对四种品牌笔记本电脑的评价
属性
权重
价格
3
质量
1
软件兼 容性
1
可携带 型
2
售后服 务
这时眼前出现一辆银灰色轿车,汤姆介绍说:您看, 这款车安全性能特别好,有独特的安全装置,价格也 并不高,尤其是车的颜色我觉得更适合您,它既能体 现您律师职业的庄重,又不乏漂亮女性的柔美感。 简妮小姐越看越满意,觉得这才是更适合自己的礼 物。结果,她驾驶了一辆自己原来根本没有想到的车 回家了,车上插着那束红玫瑰。她觉得这个生日真的 快乐极了。 分析:简妮小姐的购买决策为什么发生了改变?这给 营销人员什么启示?
第三节
文化因素
文 化 亚文化 社会阶层
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心理因素
动机 感觉 学习 信念与态度
社会因素 参照群体 家庭 角色与地位
个人因素
年龄与人生阶段 职业 经济状况 生活方式 个性与自我观念
作业三第三章根据刺激-反应模式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第三章根据刺激-反应模式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这个人,家庭的生活需要或者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购买爱好的产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而发生的购买商品的决策过程。
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刺激-反应模式,即市场营销刺激和外部刺激进入购买的意识,购买者根据自身的特性处理这些信息,经过一定的据测过程导致购买决定。
按照这一原理分析,从营销者角度出发,各个企业的许多市场营销活动都可以被视作对购买者行为的刺激,如产品、价格、销售地点和场所、各种促销方式等。
所有这些,我们称之为“市场营销刺激”,是企业有意安排的、对购买者的外部环境刺激。
除此之外,购买者还时时受到其他方面的外部刺激,如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刺激等等。
所有这些刺激,进入了购买者的“暗箱”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产生了人们看得到的购买者反应:购买还是拒绝接受,或是表现出需要更多的信息。
如购买者一旦已决定购买,其反应便通过其购买决策过程表现在购买者的购买选择上,包括产品的选择、厂牌选择、购物商店选择、购买时间选择和购买数量选择。
对企业来说,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购买者黑箱中发生的情况和过程的分析。
案例:“马上要毕业开始工作了,我希望能买一辆车,外出会很便利。
”3月1日,太原市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小马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物色购买自己的第一辆汽车。
现在,像小马这样的在校大学生购车已经不是稀罕事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考虑为自己上大学的孩子购置一辆轿车,因此购车群体正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状况。
究竟大学生购车的现象有多普遍,本报记者在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采访了十位在校大学生,其中有三位准备在上学期间买车。
山西大学大四学生小李,今年23岁,他表示自己近期就会购车,为以后工作准备,小李表示,他现在还没有经济来源,车款是家里面出。
“现在买车只是个过渡,以后自己有了能力才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购一辆自己的爱车。
基于营销刺激,消费态度,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逻辑的案例

基于营销刺激,消费态度,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逻辑的案例
某公司推出一款新品牌短袖T恤,针对年轻人市场进行推广。
该产品设计新颖、时尚,可以展示年轻人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态度。
营销刺激:该公司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进行推广,发布超过5000元的购物券,限时抢购,同时在活动现场进行免费试穿和展示,吸引了众多年轻顾客前来了解和购买。
消费态度:消费者因为该产品设计新颖、时尚,能够符合他们追求独特个性和生活态度的需求,同时购买该产品可获得购物券等额奖励,增加了自身的购物动机和满足感,进而增加了购买意愿。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逻辑:消费者首先看中了产品本身的特性和品牌形象,进而被营销刺激所吸引,最终在考虑到购买奖励等因素后做出购买决定。
通过这些刺激,顾客会有购买的愿望和行动,从而提高了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市场营销学 第三章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工具性条件反射 (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理论
认为,当人们采取某种行动得到积极回报时便重复这一行 动,得到消极回报时停止这一行动。这种过程就是学习。
认知学习 (Cognitive Learning) 理论认为,学习
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4.信念和态度 (Beliefs and Attitudes) 态度具有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态度可以改变。
2.亚文化 (Subculture) 民族、种族、宗教、地域亚文化 3.社会阶层 (Social Class) 社会阶层具有以下特点: (1) 同一阶层的人具有类似的观念、兴趣 (2) 同一阶层的人在行为上相互影响 (3) 社会阶层是动态的
(二)社会因素 (Social Factors)
1.参照群体 (Reference Groups) 首要群体(非正式) 直接参照群体(成员群体) 次要群体(正式) 向往群体 间接参照群体(非成员群体) 厌恶群体 参照群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示范性、仿效性、 一致性
某消费者对四个度假地的评估
度假地 属性及属性权重
购物 (0.2)
A B C D 10 8 6 4
景点 (0.3)
8 9 8 3
食宿 (0.3)
6 8 10 7
价格 (0.2)
4 3 5 8
四个度假地的得分: A = 10(0.2) + 8(0.3) + 6(0.3) + 4(0.2) = 7.0 B = 8(0.2) + 9(0.3) + 8(0.3) + 3(0.2) = 7.3 C = 6(0.2) + 8(0.3) + 10(0.3) + 5(0.2) = 7.6 D = 4(0.2) + 3(0.3) + 7(0.3) + 8(0.2) = 5.4
市场营销实务第三章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2019/9/27
docin/sundae_meng
管理工程系市场营销教研室
三、实训要求
请以两个组为一个实训单位,模拟 强劲动力发电厂采购决策相关角色 和煤炭供应商相关角色,进行采购 决策和投标活动。
管理工程系市场营销教研室
2019/9/27
三、实训程序
1、以楼层为单位逐楼列出其产品大类。 2、详细列出其各种产品和主要品牌。 3、对比中间商商品编配组合策略进行分
析,得出判断。
四、总结评价关键点
学生是否能熟悉地说出百货公司的产品情 况并进行准确的商品编配组合策略判断。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管理工程系市场营销教研室
2019/9/27
第五节 团购行为分析
一、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团购这一特
殊购买行为的基本情况和组织程序, 明确针对团购进行营销应注意的一 些基本问题,初步掌握针对团购开 展营销的方法。 二、背景知识(见教材)
docin/sundae_meng
二、背景资料(见教材)
docin/sundae_meng
管理工程系市场营销教研室
三、实训要求
请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马斯洛需要 层次理论,选出一个同层次,列出 具体的5项需要,从市场营销的角度 提出满足这些需要的简单方案,每 个方案字数在300字以下。
2019/9/27
docin/sundae_meng
2019/9/27
docin/sundae_meng
管理工程系市场营销教研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根据刺激-反应模式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这个人,家庭的生活需要或者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购买爱好的产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而发生的购买商品的决策过程。
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刺激-反应模式,即市场营销刺激和外部刺激进入购买的意识,购买者根据自身的特性处理这些信息,经过一定的据测过程导致购买决定。
按照这一原理分析,从营销者角度出发,各个企业的许多市场营销活动都可以被视作对购买者行为的刺激,如产品、价格、销售地点和场所、各种促销方式等。
所有这些,我们称之为“市场营销刺激”,是企业有意安排的、对购买者的外部环境刺激。
除此之外,购买者还时时受到其他方面的外部刺激,如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刺激等等。
所有这些刺激,进入了购买者的“暗箱”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产生了人们看得到的购买者反应:购买还是拒绝接受,或是表现出需要更多的信息。
如购买者一旦已决定购买,其反应便通过其购买决策过程表现在购买者的购买选择上,包括产品的选择、厂牌选择、购物商店选择、购买时间选择和购买数量选择。
对企业来说,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购买者黑箱中发生的情况和过程的分析。
案例:“马上要毕业开始工作了,我希望能买一辆车,外出会很便利。
”3月1日,太原市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小马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物色购买自己的第一辆汽车。
现在,像小马这样的在校大学生购车已经不是稀罕事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考虑为自己上大学的孩子购置一辆轿车,因此购车群体正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状况。
究竟大学生购车的现象有多普遍,本报记者在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采访了十位在校大学生,其中有三位准备在上学期间买车。
山西大学大四学生小李,今年23岁,他表示自己近期就会购车,为以后工作准备,小李表示,他现在还没有经济来源,车款是家里面出。
“现在买车只是个过渡,以后自己有了能力才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购一辆自己的爱车。
”小李告诉记者,这辆车除了自己用以外,家里有事也可以使用。
还有个别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在校期间就准备购买较高端的车。
在河北某高校的太原籍学生小薛,春节前后就多次看车,他准备买一辆较为高端,价位在40—50万左右的车。
“我比较喜欢奥迪A4,不过也有可能买一辆越野车,看看奥迪的Q5或者宝马的X1。
”记者走访了太原市多家4S店,在购车者中,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有的与家人一道看车,有的三五成群和自己的同学同伴一起看车,这些人很多都是大学生。
“最近几年,购车人群越来越年轻化,有一部分还是大学生。
这些群体中大部分人购买的是小排量汽车,但也有一些人会选像SUV这类型的汽车。
个别家庭条件好的,会购买一些中高级车型。
”太原汇众汽车家园某4S店的销售主管张经理告诉记者。
大学生购车时比较关心哪些因素呢?3月2日上午,记者和准备购车的大学生小马一起去看车。
小马表示他注重车的实用性和油耗,购车心理价位是10—15万左右。
小马的目标是马自达3。
销售主管弓小姐告诉小马,马3是一款比较实用的车,价格也不贵,低配车型在8万元左右,最近还有优惠。
在销售人员的介绍下,小马详细查看了这款车的行李箱,车内空间、耗油量和动力性能。
小马兴奋地说。
“年轻人买车都会先问有没有最新车型,”在省城太榆路,某4S店销售经理徐先生表示,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购车求新,在车型上,SUV越野车、两厢车、小排量车等有个性的车型都被他们所看重,选择品牌也喜欢一些知名品牌。
买了车后,也会在内饰上下文章,放些可爱的玩偶和坐垫靠背等,彰显自己的个性。
业内人士介绍,大学生在选择购车时,中档经济型轿车是他们的首选,这也与目前普遍的家庭购车价位标准相一致。
案例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很多,主要有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与心理因素。
购买者的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文化因素:文化指人类从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和其他有意义的象征的综合体。
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通过家庭和其他主要机构的社会化过程学到和形成了基本的文化观念。
文化是决定人类欲望和行为的基本要素,文化的差异引起消费行为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服饰、饮食、起居、建筑风格、节日、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
亚文化。
每种文化都由更小的亚文化组成,亚文化为其成员带来更明显的认同感。
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社会学家根据职业、收入来源、教育水平、价值观等对人们进行的一种社会分类,是按层次排列的、具有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社会群体同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和行为,在消费行为上相互影响并趋于一致。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参照群体,即对个人的态度与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群体。
主要有:直接参用群体和间接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有:(1)示范性。
相关群体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模式。
(2)仿效性。
相关群体的消费行为引起人们的仿效欲望,即影响人们的商品选择。
(3)一致性。
即由于仿效使消费行为趋于一致。
个人因素:包括年龄与人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个性、生活方式等,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是不一样的。
人们对住房、家具、家用电器的消费也是与年龄有关的。
家庭的不同阶段也影响着消费。
大学生购车增多,但是每个人的选择车的标准却是各不相同。
有人考虑经济,有人考虑空间,有人考虑价格等就体现了个人需求的不同。
企业要研究大学生经济状况、个性、生活方式和以后的职业才能打开市场。
心理因素:(1)动机。
动机是一种升华到足够强度的需要,它能够及时引导人们去探求满足需要的目标。
最流行的人类动机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感觉。
一个受激励的人会随时准备行动,但具体如何行动则取决于他对情景的感觉程度。
(3)学习。
学习,是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对营销人员来说,学习理论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把产品与消费者强烈的驱使力联系起来,利用刺激性的诱因并提供正面的强化手段,来建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
(4)信念与态度。
人们通过实践与学习获得了自己的信念与态度,信念与态度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
信念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所持有的描述性的思想。
企业应关注人们头脑中对其产品所持有的信念,即本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形象。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或观念长期持有的好与坏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感受和行动倾向。
态度导致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或好或坏的感情。
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外在因素(一)相关群体相关群体是指那些影响人们的看法、意见、兴趣和观念的个人或集体。
大学生在购买选车的过程中会受到身边群体的影响。
(二)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按照其社会准则将其成员划分为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他们的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消费特点闲暇活动、接受大众传播媒体等各不相同。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商品、品牌、商店、购买习惯和购买方式。
(三)家庭状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四)社会文化状况每个消费者都是社会的一员,其购买行为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有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营销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
总结:1.1大学生消费具有示范效应,从众行为和冲动性明显示范效应和从众行为是大学生购买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
比如如果同宿舍的室友都有MP3,那么自己也有强烈的购买愿望。
作为年轻人,大学生追求个性的释放,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也喜欢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与品牌,但是这种独特是群体的独特。
大学生每天都和同学、朋友进行密切接触,因此他们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
大学生们群体生活的方式和现代的网络、通讯设备,使得任何一个小小的火种都可能在大学生中迅速引爆流行。
大学生购买行为的冲动性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
如果消费一次后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朋友消费;若不满意很可能不再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学生之间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
同时冲动性的另一面是冲动消费,容易受广告等宣传的影响和商家宣传和促销方式的引导(尤其在黄金周等时期),消费具有冲动的特点。
1.2大学生消费观念超前,消费产品集中,追求时尚和个性张扬。
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消费观念超前且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
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大学生群体间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消费产品的种类主要集中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娱乐、交友、旅游、培训上,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IT消费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CD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MP4了。
1.3品牌化消费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非常看重品牌。
没有牌子的东西一般不会去关注。
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象征。
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看来,有品牌才会有质量。
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
他们认为“一个品牌能生存下来,就表示市场肯定,有相对可信度,同时建立一个品牌,产品质量是保证。
另外,良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
”同时大学生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
一旦尝试了某个品牌,觉得很好用,一直都会使用这个品牌。
当然,对于类似于服装之类的时尚商品,大部分同学表示,毕业之后不会再买现在喜欢的品牌。
而且,大部分大学生是上了大学之后,从开始关注一些品牌,对一些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在之后才慢慢形成的。
可见,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忠诚度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特征看,大学生市场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呈现出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的特点,使得校园营销极具商业价值。
简要地说,企业开展产品和品牌推广,近期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购买行为,产生实际的营销结果,远期可以长期地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意义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