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衍生工具与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23号-金融资产转移

企业会计准则23号 一、单选题 1、()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或其现金流量)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之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A、金融资产转移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继续涉入资产 D、继续涉入负债 【正确答案】A 2、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流程的第一步是()。 A、确定报告主体层面 B、确定对金融资产的整体或部分是否适用终止确认原则 C、是否保留了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 D、按照继续涉入的程度确认该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A 3、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流程的第二步是()。 A、确定报告主体层面 B、确定对金融资产的整体或部分是否适用终止确认原则 C、是否保留了对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 D、按照继续涉入的程度确认该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B 4、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流程包括()步。 A、5 B、8 C、9 D、10 【正确答案】C 5、()明确了金融资产转移的认定以及金融资产转移是否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原则,规范了金融资产转移和终止确认的相关会计处理。 A、《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B、《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C、《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 D、《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 【正确答案】C 6、()核算企业(转出方)由于对转出金融资产提供信用增级(如提供担保,持有次级权益)而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时,企业所承担的最大可能损失金额(即企业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 A、继续涉入资产 B、继续涉入负债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金融负债 【正确答案】A 7、()本科目核算企业在金融资产转移中因继续涉入被转移资产而产生的义务。 A、继续涉入资产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继续涉入负债 D、金融负债 【正确答案】C 8、()是指企业将之前确认的金融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转出。 A、金融资产转移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D、继续涉入负债 【正确答案】C

第十章金融衍生品资产评估(1)

第十章金融衍生品资产评估 【本章导读】本章主要阐述了金融衍生品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产价值变动的合约。本章以股票指数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期权为例,分别介绍了如何使用金融模型对这些金融衍生品的进行评估。在每一个小节,都首先阐述该金融衍生品的相关概念及特点,然后介绍相应的评估模型,最后辅之以相应的例题。 第一节金融衍生品资产评估的特点 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产价值变动的合约。这种合约可以是标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标准化的。标准化合约是指其标的物(基础资产)的交易价格、交易时间、资产特征、交易方式等都是事先标准化的,因此此类合约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货。非标准化合约是指以上各项由交易的双方自行约定,因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比如远期协议。 金融衍生产品是与金融相关的派生物,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其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二、金融衍生品的种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金融衍生品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根据原生资产分类 如果根据原生资产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 如果再加以细分,股票类中又包括具体的股票和由股票组合形成的股票指数;利率类中又可分为以短期存款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和以长期债券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货币类中包括各种不同币种之间的比值;商品类中包括各类大宗实物商品。 (二)根据产品形态分类 根据产品形态分类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类。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都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了统一规定。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因此,期货交易流动性较高,远期交易流动性较低。掉期合约是一种内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利的交易。期权合约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期权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标准化合同,也有在柜台交易的非标准化合同。 (三)根据交易方法分类 根据交易方法分类,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场内交易,又称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参与者收取保证金、同时负责进行清算和承担履约担保责任的特点。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20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应用指南 2018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著

目录 一、总体要求 (1) 二、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3) (一)“1518继续涉入资产” (3) (二)“2504继续涉入负债” (3) 三、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定义 (4) 四、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流程 (5) (一)确定适用金融资产终止确认规定的报告主体层面 (5) (二)确定金融资产是部分还是整体适用终止确认原则 (5) (三)确定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是否终止 (7) (四)判断企业是否已转移金融资产 (7) (五)分析所转移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情况 (9) (六)分析企业是否保留了控制 (17) (七)流程图 (19) 五、关于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21) (一)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会计处理 (21) (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会计处理 (24) 六、关于继续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26) 七、关于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27) (一)通过对被转移金融资产提供担保方式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 (27) (二)因持有看涨期权或签出看跌期权而继续涉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被转移金融资产 (29) (三)因持有看涨期权而继续涉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被转移金融资产 (31) (四)因签出看跌期权而继续涉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被转移金融资产 (32) (五)因同时持有看涨期权和签出看跌期权而继续涉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被转移金融资产 (33) (六)对金融资产的继续涉入仅限于金融资产一部分 (34) 八、关于金融资产转移中向转入方提供非现金担保物的会计处理 (37) 附录二 (38)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修订说明 (38) 一、本准则的修订背景 (38) 二、本准则的修订过程 (39) 三、本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39) (一)进一步明晰金融资产转移及其终止确认的判断原则 (39) (二)进一步满足金融资产转移创新业务的实际需要 (40) (三)进一步反映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最新变化对本准则的影响 (40)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0406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资产(包括单项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转移和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或其现金流量)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之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是指企业将之前确认的金融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转出。 第三条企业对金融资产转入方具有控制权的,除在该企业个别财务报表基础上应用本准则外,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还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合并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含结构化主体),并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应用本准则。 第二章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一般原则 第四条金融资产的一部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金融资产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金融资产整体: (一)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

流量。如企业就某债务工具与转入方签订一项利息剥离合同,合同规定转入方有权获得该债务工具利息现金流量,但无权获得该债务工具本金现金流量,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债务工具的利息现金流量。 (二)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如企业就某债务工具与转入方签订转让合同,合同规定转入方拥有获得该债务工具全部现金流量一定比例的权利,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债务工具全部现金流量一定比例的部分。 (三)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如企业就某债务工具与转入方签订转让合同,合同规定转入方拥有获得该债务工具利息现金流量一定比例的权利,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债务工具利息现金流量一定比例的部分。 企业发生满足本条(二)或(三)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且存在一个以上转入方的,只要企业转移的份额与金融资产全部现金流量或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即可,不要求每个转入方均持有成比例的份额。 第五条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 (一)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二)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本准则关于终止确认的规定。 第三章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形及其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笔记 大白话就是给了别人,并且是第三方(非发行方) 教材上文绉绉的一大段,搞的很复杂!实际上可以直白的说: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即金融资产处置,“金融资产转移损益”就是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分类如下: 涉及票据背书转让、商业票据贴现、应收账款保理、资产证券化、债券买断或回购。 这里所指的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也包括一组类似的金融资产;

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也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整体。 金融资产转移包括金融资产整体转移部分转移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包括下列三种情形: 1、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转移等 2、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合计的90%转移等 3、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的90%转移等。 终止确认——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终止确认的计量 整体终止确认金融资产转移损益=转移对价+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或损失-转移资产的账面价值 部分终止确认按照终止部分和不终止部分的公允价值比重,分摊账面价值、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或损失等 价内期权——如果立即执行,购买方的现金流为正 价外期权——如果立即执行,购买方的现金流为负 平价期权——如果立即执行,购买方的现金流为零 价内期权、价外期权、平价期权实质上描述的是某时刻上的状态,由于情况随时发生变化,所以期权状态也会转化,可能是成为价内或价外或评价。 关键在于确认是否能终止该金融资产(白话就是:能不能冲掉原金融资产)

最新五章节金融衍生工具

五章节金融衍生工具

第五章金融衍生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独立衍生工具的是( )。 A.可转换公司债券 B.远期合同 C.期货合同 D.互换和期权 2、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这是金融衍生工具的( )特性。 A.跨期性 B.联动性 C.杠杆性 D.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 3、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是指以( )为基础工具的金融衍生工具。 A.各种货币 B.股票或股票指数 C.利率或利率的载体 D.以基础产品所蕴含的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 4、金融衍生工具依照( )可以划分为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货币衍生工具和利率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其他衍生工具。 A.基础工具分类 B.金融衍生工具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 C.交易场所 D.产品形态 5、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 )。

A.新技术革命 B.金融自由化 C.利润驱动 D.避险 6、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BIS)制定的《巴塞尔协议》规定,开展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将其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维持在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总资本的( )。 A.40% B.50% C.60% D.70% 7、以( )为主的债券期货是各主要交易所最重要的利率期货品种。 A.市政债券期货 B.国债期货 C.市政债券指数期货 D.金融债券期货 8、外汇期货交易自1972年在( )所属的国际货币市场(IMM)率先推出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A.伦敦国际金融期权期货交易所 B.欧洲交易所 C.纽约交易所 D.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9、可转换债券是指其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证券。可转换债券通常是转换成( )。

金融资产转移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金融资产转移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一、金融资产转移的未终止确认与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与终止确认相对应,未终止确认时,企业不得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第一,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企业在判断是否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时,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没有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以下情形通常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 1.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企业出售金融资产时,如果根据与购买方之间的协议约定,在所出售金融资产的现金流量无法收回时,购买方能够向企业进行追偿,企业也应承担任何未来损失。此时,可以认定企业保留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固定或是原售价加合理回报。在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中,转出方将予回购的资产与售出的金融资产相同或实质上相同、回购价格固定或是原售价加上合理回报的,表明企业保留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因此不应当终止确认所出售的金融资产。例如,采用买断式回购、质 :押式回购交易卖出债券等。 3.附总回报互换的金融资产出售,该互换使市场风险又转回给了金融资产出售方。在附总回报互换的金融资产出售中,企业出售了一项金融资产,并与转入方达成一项总回报互换协议,如将该资产产生的利息现金流量支付给企业以换取固定付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 用指南 颁布时间:2006-10-30 10:47发文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一、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一)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终止确认某项金融资产,是指将该金融资产从其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以下例子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1.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买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 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外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买方极小可能会到期行权)。 以下例子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1.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买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 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买方很可能会到期行权); 4.企业(银行)将信贷资产整体转移,同时保证对金融资产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 (二)根据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对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金融资产转移,应当判断是否放弃 了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应当重点关注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如果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说明转入方有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同时表明企业(转出方)已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从而应终止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 转入方是否能够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应当关注该金融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即使合同约定转入方有权处置金融资产,也不表明转入方有"实际能力". 转入方是否能够单独出售所转入的金融资产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销售加以限制(是否可以自由地处置所转入金融资产),主要关注是否存在与出售密切相关的约束性条款。比如,转入方出售转入的金融资产时附有一项看涨期权,且该看涨期权又是重大价内期权,以致于可以认定转入方将来很可能会行权。在这种情况下,不表明转入方有出售所转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一)满足终止确认条件 根据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同时按以下公式确认相关损益: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 加: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 (如为累计损失,应为减项) 减: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损益

各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分录精华版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X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一)贷款 1 ?未发生减值 (1)企业发放的贷款

借:贷款——本金(本金) 贷:吸收存款等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资产负债表日 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3)收回贷款时 借:吸收存款等 贷: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差额) 2.发生减值 1)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

第五章金融衍生工具

第五章金融衍生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面不属于独立衍生工具的是(?)。 A.可转换公司债券 B.远期合同 C.期货合同 D.互换和期权 2.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这是金融衍生工具的(?)特性。 A.跨期性 B.联动性 C.杠杆性 D.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 3. 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是指以(?)为基础工具的金融衍生工具。 A.各种货币 B.股票或股票指数 C.利率或利率的载体 D.以基础产品所蕴含的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 4. 金融衍生工具依照(?)可以划分为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货币衍生工具和利率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其他衍生工具。 A.基础工具分类 B.金融衍生工具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

D.产品形态 5.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 A.新技术革命 B.金融自由化 C.利润驱动 D.避险 6. 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BIS)制定的《巴塞尔协议》规定,开展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将其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维持在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总资本的(?)。 A.40% B.50% C.60% D.70% 7. 以(?)为主的债券期货是各主要交易所最重要的利率期货品种。 A.市政债券期货 B.国债期货 C.市政债券指数期货 D.金融债券期货 8. 外汇期货交易自1972年在(?)所属的国际货币市场(IMM)率先推出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A.伦敦国际金融期权期货交易所 B.欧洲交易所

D.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9. 可转换债券是指其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证券。可转换债券通常是转换成(?)。 A.优先股 B.普通股票 C.金融债券 D.公司债券 10. 关于股票价格指数期货论述不正确的是(?)。 A.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首先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 B.股价指数期货的交易单位等于基础指数的数值与交易所规定的每点价值之乘积 C.股价指数是以实物结算方式来结束交易的 D.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是为适应人们控制股市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 11. 金融期货的(?),就是通过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建立相反的头寸,从而锁定未来现金流或公允价值的交易行为。 A.套期保值功能 B.价格发现功能 C.投机功能 D.套利功能 12. 当套期保值者没能找到与现货头寸在品种、期限、数量上均恰好匹配的期货合约,在选用替代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时,由于不能完全锁定未来现金流,就产生了(?)。 A.信用风险

【会计知识点】金融资产转移

第五节金融资产转移 三、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一)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1.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1)被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 2)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 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 =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 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 其中: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 = 因转移交易实际收到的价款+新获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的服务资产的公允价 值-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转移承担的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 【特别提示】 上述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若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 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不允许转入损益,应当转入留存收益。 【补充例题】 2 × 18年 1月 20日,甲银行与乙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甲银行将 100笔贷款打包出售给乙资产管理公司。该组贷款总金额为 8 000万元人民币,原己计提减值准备为 1 200万元人民币,双方协议转让价为 6 000万元人民币,转让后甲银行不再保留任何权利和义务。2× 18 年 2月 20日,甲银行收到该批贷款出售款项。 【答案】 由于甲银行将贷款转让后不再保留任何权利和义务,因此可以判断,贷款所有权上的风险和 报酬已经全部转移给乙公司,甲银行应当终止确认该组贷款。 甲银行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60 00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12 000 000 贷款处置损益 8 000 000(倒挤) 贷:贷款 80 000 000 * 甲银行使用“贷款处置损益”科目核算转让贷款实现的损益。实务中,如果此类业务发生不 频繁,企业也可在“ 投资收益”科目核算此类损益。 【例 14-24】

2011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习题

2011年度高级会计师考前辅导案例分析题 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 【案例分析题一】 甲公司为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甲公司在编制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内审部门就2011年以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会计处理提出异议:(1)甲公司2011年5月1日将一项应收账款50000万元出售给某商业银行,取得款项49000万元,同时承诺对不超过该应收账款余额3%的信用损失提供担保。出售之后,甲公司不再对该应收账款进行后续管理。根据甲公司以往的经验,该类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预计为5%。假定甲公司为该应收账款提供担保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且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目应收账款,并将收到的价款490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50000万元之间的差额10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2)甲公司2011年7月1日,将某项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的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400万元)转让给某投资银行,转让价格为当日的公允价值1500万元;同时与该投资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的回购协议,以转让价格加上转让日至回购日期间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同日,该投资银行按协议支付了1500万元。该应收账款2011年12月31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440万元。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应收账款,并将收到的价款15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1600万元之间的差额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3)甲公司2011年9月1日,将持有的乙公司发行的10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3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310万元。该债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300万元,年利率6%(等于实际利率),每年末支付利息,甲公司将同日按面值购入的该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对于此业务,甲公司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收到的价款33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310万元之间的差额2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4)甲公司2011年11月1日将销售产品收到的面值为500万元、期限为6个月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协议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甲公司负有向银行还款的责任。甲公司实际收到480万元,款项已收入银行。甲公司终止确认该应收票据,并将收到的价款48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500万元之间的差额2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还应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1)甲公司出售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根据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正确的会计处理:通过对所转移金融资产提供财务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财务担保金额,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1500万元(50000×3%)。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按照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的取费)之和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1700万元,差额12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正确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9000

金融资产基本账务处理解析Word版

金融资产基本账务处理解析 【摘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可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四类金融资产各有特色,其具体核算方法各不相同。本文旨在对各类金融资产的基本账务处理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应用新准则。 金融资产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而产生的一个概念。该准则实际上并未对金融资产给出明确定义,而是对其确认范围进行了规定。该准则第五十六条规定“金融资产,是指企业的下列资产:(一)现金;(二)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三)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因此,根据准则可以认定,库存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贷款、投资等这些基本金融工具都属于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按其具体核算特点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中,第三类“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来的处理方法变化不大,笔者主要对另外三类金融资产的基本账务处理进行分析、总结。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股权类、债权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法 该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发生的增减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该账户有别于“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是尚未实现的投资损益)。 会计处理时需要设置的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一)取得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股利(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全部款项) (二)持有期间收到股利或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债权类) 应收股利(股权类) 贷:投资收益 (三)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增减变动时 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衍生金融工具第九章思考题答案

第九章思考题答案他可以买进该1. 当投资者预计某种标的资产的 市场价格将上升时,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日后若市场价格真 的上升时,且价格上涨至期权获利的多少合约的协定价格以上,则该投资者可以执行期权从而获利,因市场价格上涨的幅度无将视市场价格上涨的幅度来定。从理论上说,限,故期权购买者的获利程度亦将无限。反之,如市场价格不是上升,而是下跌,且跌至协定价格或协定价格以下,也就是说,当投资者预期错误,他可以放弃期权。此时,投资者将受到一定的损失,但这种损失且是已知的。这就是说,当期权购买者放弃执行期权时,是有限的,它的最大损失就是购买期权时所支付的期权费。看跌期权是期权购买者所拥有的可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时间以协定价格向期权出售者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 品或金融期货合约的权是因为他预期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将利。投资者之所以买进这种期权,如果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果然下降且跌至协定下跌。买进看跌期权后,以较高的协定价格卖出他所持价格之下,则该投资者可以行使其权利,有的标的资产,从而可以避免市场价格下跌的损失。如果期权购买者并他可以以较低的市场不持有标的资产,则在标的资产市场价格下跌时,而以较高的协定价格卖出标的资产来获利,获利的价格买进标的资产,在买进看跌期权后,程度将视标的物市场价格下降的幅度来决定。反之,若标的物的市场价格没有下跌,或者反而上涨,则投资者可以放弃期权而损失他所支付的期权费。 一般来说,对看跌期权的购买者而言,其潜在的损失是有限的(仅

限于他所支付的期权费),而其潜在的利润将是无限的。但事实上,对即使从纯理论上来讲,其潜在的利润也并不是看跌期权的购买者而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都不能降低到零之无限的。下。换言之,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各种标的资产也都以零为其市场价格的下限。同时在购买这种看跌期权时,投资者总得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即使无内在价值的看跌期权也是如此。于而期权费又不可能为一负值,对看跌期权的购买者而言,其潜在的最大利润也只能限于协定价格是,与期权费之差。其最大的利润是他出售期权所得对看涨期权的出售者而言,2. 否。从理论上而其最大的损失则随着标的物的市场价格来定。到的期权费,讲,这种损失将是无限的。然而在卖出看涨期权时,投资者获利的可能性将大于他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一般情况下,看涨期权的出售者大幅而获得小幅度利润的概率将非常的大。所度遭受损失的概率也非常小,以,在现实中,投资者未必在大幅度看跌时才出售看涨期权,而只要在并有较大的预期的市场价格不会大幅度上升时,他即可卖出看涨期权,获利可能。同时,万一对价格的预期真的有较大的误差,投资者也可以从产按较高的价格“买回”同样的看涨期权以避免或限制进一步的损失。则因卖出看跌期权与买进看跌期权在盈亏方面的对生亏损的角度来说,称性,投资者的最大损失便是协定价格与期权费之差。 各类期权不同的到期日均以横向排3. 在期权行情表上,根据惯例,列,而不同的协定价格均以纵向排列。所以在每一大类中,凡是到期日.

CPA 会计 第41讲_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套期会计概述(1)

会计(2020)考试辅导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第五节金融资产转移 三、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一)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对于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企业应当按照被转移的金融资产是金融资产的整体还是金融资产的一部分,分别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1.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被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2)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教材例14-24】2×17年1月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发行的10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11万元人民币,2×16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310万元人民币。该债券于2×16年1月1日发行,甲公司持有该债券时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面值(取得成本)为300万元人民币。 本例中,假设甲公司和丙公司在出售协议中约定,出售后该公司债券发生的所有损失均由丙公司自行承担,甲公司已将债券所有权上的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丙公司,因此,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根据上述资料,首先应确定出售日该笔债券的账面价值。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即2×16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310万元人民币,而且该债券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因此出售日该债券账面价值为310万元人民币。 其次,应确定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为10万元(310-300)人民币。 最后,确定甲公司出售该债券形成的损益。按照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售该债券形成的收益为11万元(311-310+10)(包含因终止确认而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至当期损益的10万元)。 甲公司出售该公司债券业务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3 110 000 贷:其他债权投资 3 100 000 投资收益10 000 同时,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贷:投资收益 100 000 2.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的会计处理 企业转移了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且该被转移部分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转移前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继续确认部分(在此种情形下,所保留的服务资产应当视同继续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之间,按照转移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终止确认部分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2)终止确认部分收到的对价(包括获得的所有新资产减去承担的所有新负债),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部分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二)继续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企业保留了被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表明企业所转移的金融资产不满足终止确认的条件,不应当将其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转出。此时,企业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整体,因资产转移而收到的对价,应当在收到时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需要注意的是,该金融负债与被转移金融资产应当分别确认和计量,不得相互抵销。在后续会计期间,企业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或利得以及该金融负债产生的费用或损失。 【教材例14-25】2×18年4月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笔国债出售给丙公司,售价为20万元人民币。同时,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项回购协议,3个月后由甲公司将该笔国债购回,回购价为20.175万元。2×18年7月1日,甲公司将该笔国债购回。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第1页

2018年注会备考《会计》知识点: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2018年注会备考《会计》知识点: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在最好的年纪我们拒绝碌碌无为,为了理想,我们砥砺前行。不断提升自我,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今天中公会计为大家分享注会考试会计知识点: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知识点】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1.继续涉入的判断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2.继续涉入的计量

(1)通过担保方式继续涉入 ①继续涉入资产=转移部分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 ②继续涉入负债=财务担保金额+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收取的费费) ③财务担保合同的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应当在该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时间比例摊销,确认为各期收入 ④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将一项应收账款40 000万元出售给某商业银行乙,取得款项39 000万元,同时承诺对不超过该应收账款余额3%的信用损失提供保证。出售之后,甲公司不再对该应收账款进行后续管理。根据甲公司以往的经验,该类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预计为5%。假定甲公司已将该应收账款的利率风险等转移给了乙银行,为该应收账款提供保证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出售日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确认继续涉入资产1 200万元和继续涉入负债1 300万元 B.不需要确认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 C.确认继续涉入资产1 000万元 D.确认营业外支出1 000万元 【答案】A 【解析】财务担保=40 000×3%=1 200(万元),按照资产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孰低以1 200万元计入继续涉入资产,按照财务担保1 200+100(提供担保费)=1 300(万元)计入继续涉入负债。

各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分录(精华版)

各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分录(精华版)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计量 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 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处置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 入投资收益 会计分录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 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实际支付款项中包含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 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重分类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 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处置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会计分录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金融资产会计分录

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1)股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债券: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实收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投资收益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 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1)出售环节投资收益=出售净价-取得时成本(2)出售时处置损益(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出售净价-出售时账面价值 (3)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持有至到期投资 1、取得: (1)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或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付金额)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价款中包含的已计提利息) —利息调整(差额,或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 2、持有期间利息收益 (1)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 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借)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借)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 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3、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减值转回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4、重分类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 其他综合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5、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提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持有至到期投 资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余额 贷款和应收款项 1、金融企业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本金) 贷:吸收存款等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持有期间: (未减值情况) 1)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 2)收回贷款时 借:吸收存款等 贷: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差额) (减值情况) 1)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收回贷款 借:吸收存款等 贷款损失准备(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贷:贷款——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3.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取得 1)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 用之和) 应收股利(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可贷) 贷:银行存款 2、持有期间股利或利息收入: 1)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股票)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资产负债表日利息收入(债券)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 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可借)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正常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