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确诊金标准

海绵状血管瘤确诊金标准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瘤,通常发生在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
为了确诊海绵状血管瘤,医生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以下是海绵状血管瘤确诊的金标准。
1.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海绵状血管瘤的金标准。
医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或穿刺活检的方式获取病变组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在病理学检查中,医生会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并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组织的性质和类型,从而确诊海绵状血管瘤。
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辅助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核素扫描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显示病变组织的位置、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以评估病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组织的特征,从而辅助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3.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依据。
海绵状血管瘤通常表现为皮肤或肌肉的隆起、肿胀或疼痛,有时还伴有出血或感染。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初步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4. 其他检查
其他检查方法如血液化验、心电图等也可以为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提供参考。
例如,血液化验可以检测与海绵状血管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从而辅助诊断;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功能,了解病变组织是否侵犯心脏。
综上所述,确诊海绵状血管瘤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宣教

4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普及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
病因: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尚不明确,可 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等。
精神症状:可能出现情绪波动、认 0 6 知功能障碍等症状
2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01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疾病隐患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03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
04
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 疗和预防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有助于预防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
心理辅导
01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02 学会放松:学会放松身心,减轻 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03 寻求支持:寻求家人、朋友、医 生的支持,共同面对疾病
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
阿司匹林等,用于预防
血栓形成
02
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
格雷、阿加曲斑定等,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03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
平、苯妥英等,用于控
制癫痫发作
04
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
卡托普利等,用于控制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

同样地,其「海绵状」也是依据形态起名,因其「剖面呈海 绵状或蜂窝状」。
概述
提到畸形血管团,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动静脉畸形(AVM) ,那么,海绵状血管瘤与 AVM 的畸形血管团是类似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来看下两者的本质区别: 海绵状血管瘤: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
而且,约 19% 的病例为多发病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 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的血管瘤病灶。
下面用一个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图片加深印象。
图 1 A:水平位 CT 骨窗像显示左侧额骨内弥漫的溶骨性病 变,伴骨小梁增厚;水平位(B)和失状位(C)T1WI 显示 T1 像等信号的骨质病变,失状位增强的 T1WI(D)显示病灶 强化。
诊断要点
脑外病灶:以海绵窦区的海绵状血管瘤为例,在 MR I 表现为 T2WI 呈极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非常显 著,ADC 值明显升高,DWI 接近等信号,MRS 检查 无 NAA 峰、Cr 峰和 Cho 峰,可以作出定性诊断。
对于小型 (<1 cm) 以及非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磁 敏感加权成像(SWI)的检出率更高。
脑内圆形/椭圆形病灶、有混杂密度(代表不同程度的出血, 重复一遍:出血是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最重要的特征)、MRI 的 T2 像有含铁血色素沉积。
图 4 为一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对照该图更能加深对上述 文字的理解。
治疗方案
1. 原则 牢记: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方法,也是
唯一有效的方法。除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外(当病灶切除困 难时),不主张对其他部位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放疗。 2.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病灶反复小量出血、癫痫和重要功能区的占位效应,是海绵 状血管瘤手术适应证的主要考虑因素,即:
海绵状血管瘤诊疗规范(最新版)

4-1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s)也称Cavernous hemangioma、Cavernoma、海绵状血管畸形或血管瘤。
为边界清楚的良性的血管性错构瘤,由不规则的厚和薄的窦状的血管性腔道组成。
位于脑内,但没有神经实质、大的供血动脉或大的引流静脉。
通常大小1-5cm。
50%为多发,可能出血、钙化或栓塞。
少见于脊髓。
流行病学:占5-13%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畸形,在大体尸解中占0.02-0.13%。
大多数为幕上,10-23%在后颅凹,并多见于桥脑。
两型:散发型和遗传型。
后者的遗传方式是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方式,并有多种表现型,可能更多见于西班牙血统。
临床表现:癫痫发作(60%)、进行神经功能缺损(50%)、出血(20%)(通常为脑实质内出血)、脑积水或是偶然发现(有报告50%)。
这些病灶倾向于反复发作小的出血但极少是灾难性出血。
主要特点:通常在血管造影上不显示(见上),但可能在MRI上(流空和以往出血)或CT上(尤其是增强)显示出。
通常表现为癫痫发作,少见出血。
其间无正常神经实质,不含有动脉.低流速当有治疗指征时,常需要手术。
诊断:CT可能遗漏很多小的,甚至一些大的病灶。
MRI的T2加权是最敏感的检查。
一般其所见与AOVM相似(混杂信号的中心,周围为低信号边缘)(见上)。
若发现同样特点的多发病灶或家族史,则强烈支持诊断。
治疗:可达到的部位、有局限性损伤或出血,应予以手术切除;不易达到的部位,有反复出血和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也要考虑切除,即使是在脑干这样的重要部位也要手术。
本病对放射治疗没有反应(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放射影象随访困难。
有一个以上家庭成员有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的第一级亲属,应做增强CT或最好是MRI扫描及适当的遗传咨询。
预后:尚不清楚。
明显出血的危险小于AVM,怀孕和分娩是不是出血的危险因素还不清楚。
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_吴红记

收稿日期:2016-03-11;修回日期:2016-06-12作者简介:吴红记(1975-),男,在读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
·论著·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吴红记1,张文君1,贾同乐1,佟建洲1,王会宾1,赵元立2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北保定07100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100050摘要:目的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治疗报道少见,探讨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39例手术治疗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例,采用改良MR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
配对T检验对术前与随访时MRS评分进行比较,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年龄、病变数量、术前MRS评分等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例小脑脚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术后出现不全性面瘫,1例桥脑病变患者术后出现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均逐渐好转。
平均随访29.5月,无再次出血患者。
随访时16例(41%)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23例(59%)较前无变化,无病情加重患者。
经统计学分析,术前与随访时MRS评分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
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距手术时间、病变数量、出血次数、随访时间与预后不相关。
手术病变部位(P=0.02)及术前MRS(P=0.01)与预后相关。
结论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行致病病变切除多数患者效果良好,手术病变部位及术前MRS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畸形;显微外科手术;癫痫;神经导航DOI:10.16636/j.cnki.jinn.2016.03.002Surgical treatment of multiple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WU Hong-ji1,ZHANG Wen-jun1,JIA Tong-le1,TONG Jian-zhou1,WANG Hui-bin1,ZHAO Yuan-li2.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1st Central Hospital of Baoding,Hebei,071000,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Beijing Tian Ta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50Abstract:ObjectiveRepor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are rare.Therefore,we will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Methods Thirty-nine multiple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ical oper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modifiedRankin Scale(mRS)was used to assess the nerve functions of those patients.We used paired t-test to compare preoperative and follow-up mRS scores.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of age,number of lesions,and preoperative mRS scores with the patient’s prognosis.Results One patient experienced partial facial paralysis following the resection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 in the cerebellar peduncle,while another patient experienced hemiplegia after the resection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 in the pontine area.After treat-ment,these two patients’conditions improved.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of29.5months on average,no patients bled again.Sixteen patients(41%)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nerve functions,23patients(59%)showed no change in nerve functions,and no pa-tient became worse during the follow-up.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and follow-up mRS scores(P=0.01).Sex,age,the time from initial symptoms to operation,the number of lesions,the number of times of bleed-ing,and the time of follow-up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nosis.The lesion location during surgery(P=0.02)and preoperative mRS score(P=0.01)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patient’s prognosis.Conclusions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lesions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n most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The lesion location during surgery and the preoperative mRS score are relevant factors that will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Key words:Cavernous malformation;Microsurgery;Epilepsy;Neuronavigation海绵状血管畸形是颅内常见的血管性病变,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占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6% 33%[1],常被认为出血率高,易引起临床症状。
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畸形,它是由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的病变。
通常情况下,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有时也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症状,如出血、疼痛、神经症状等。
针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决于瘤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方法。
1. 定期随访观察:对于小型、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常规观察和定期随访可能是治疗的唯一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定期进行MRI或CT 扫描,以监测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情况。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动脉栓塞和经导管注射药物。
通过引导导管进入病变血管,医生可以通过栓塞或注射药物来减少血流供应或缩小肿瘤的大小。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较大或引发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
3.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几乎所有大小的海绵状血管瘤,特别是那些有症状或生长迅速的病例。
手术切除通常需要精确的规划和操作,旨在彻底清除血管瘤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然而,手术切除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手术风险、可能的出血和术后恢复等。
4.放射治疗:外科手术不适合某些患者,或者患者本身健康状况不允许手术时,放射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破坏血管瘤的异常血管结构,从而减少或停止血流供应。
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无创且可以定点照射,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潜在风险。
5.保守治疗:当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部或其他重要器官的关键部位时,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治疗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方法,例如药物疗法、疼痛管理和病症监测,以控制或缓解症状。
总之,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小型、无症状的病例,定期随访观察可能足够;而对于症状明显的病例,介入治疗、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可能是更适用的选择。
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标准

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标准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标准这事儿。
你说海绵状血管瘤啊,就好像是身体里藏了个小“水球”。
那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它呢?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啊,咱得看看症状。
要是身上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些紫红色的小肿块,或者感觉某个地方老是鼓鼓的,这就有可能是个信号哦!就好像你家里突然多了个不明物体,你总得去看看是啥吧。
然后呢,得注意观察它会不会变大。
要是这个小“水球”越来越大,那可得小心了。
这就好比一个气球,一直吹气它就会膨胀起来呀。
还有啊,看看有没有疼痛的感觉。
要是经常觉得某个地方隐隐作痛,说不定就是这个海绵状血管瘤在捣乱呢。
这就像有只小虫子在那咬你,让你不得安宁。
再说说检查。
医生可能会让去做个超声检查,就好像给这个小“水球”照个相,看看它到底长啥样。
还有磁共振成像,这可高级了,能更清楚地看清它的结构呢。
那是不是有这些症状和检查结果就能确诊啦?嘿,也不一定哦!还得结合医生的经验和判断呢。
医生就像是个经验丰富的侦探,能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找到真相。
你想想,要是随便就下结论,那岂不是太草率了?这诊断海绵状血管瘤可不能马虎,得像警察破案一样仔细呢!要是弄错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啊,大家要是觉得自己身上有啥不对劲的,可别拖着,赶紧去找医生看看。
这就跟家里发现个小毛病一样,早点解决才安心呀!别等到小毛病变成大问题了才后悔莫及。
总之呢,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标准,咱可得重视起来,多留个心眼准没错!这可是关乎我们身体健康的大事呢!。
头部脑干中海绵状血管瘤会有些什么症状?

头部脑干中海绵状血管瘤会有些什么症状?问:头部脑干中海绵状血管瘤会有些什么症状?答:头部脑干中海绵状血管瘤会有些什么症状?可能存在脑海绵状血管畸形而没有明显的症状。
任何症状可能会随着海绵状畸形的出血而反复发生,然后重新吸收血液。
密切监测您的症状非常重要,因为任何新症状都可能是出血的征兆。
当反复发作的出血或血凝块形成导致癫痫发作,上叶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或局灶性或视力问题,脑干,基底神经节和脊髓中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通常,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虚弱,麻木,说话困难,难以理解他人,不稳定,视力改变或严重头痛。
癫痫发作也可能发生,并且随着复发性出血(出血),神经系统问题会逐渐恶化。
初次出血后或很晚之后可能很快发生重复出血,或者可能永远不会发生重复出血。
虽然海绵状畸形可能变得更大,但是大的海绵状畸形不会比较小的海绵状畸形更容易出血。
该疾病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畸形所处的位置。
一些更具特征的特征是癫痫发作与急性或亚急性神经系统症状相结合。
最初的迹象可以与脑部表现同时出现,也可以独立出现:1.头痛,起初可能是虚弱和短暂的,随后发展为强烈的头痛,而这种头痛并不是通过常规用药消除的;2.痉挛性癫痫发作让人想起癫痫;3.头部或耳朵内的噪音或振铃感;4.步态晃动,运动协调障碍;5.以恶心和呕吐为主要形式的消化不良症;6.瘫痪,四肢无力和麻木;7.视觉和听觉功能恶化,记忆障碍,注意力,言语障碍,思维混乱。
通常情况下,海绵状血管瘤没有任何迹象。
许多人甚至可以在没有猜测他们的疾病的情况下生活。
在这些患者中,该疾病可用于诊断其他病理,进行预防性研究或检测直系亲属的血管瘤。
不同位置症状不同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管形成的位置及其大小。
当一束血管开始压迫大脑某些区域的周围组织和神经末梢时,就会发生疾病的表现。
1.除了标准症状之外,额叶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伴有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