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6.6乘法运算律的简便计算(课件) 数学四年级下册(共18张PPT)人教版

预习反馈
1、算一算,比一比
54×101 =54×(100+1) =54×100+54×1 =5400+54 =5454
24×102 =24×(100+2) =24×100+24×2 =2400+48 =2448
预习反馈
2、下表是济南汽车总站发往烟台的客车情况。
每天从济南汽车总站发往烟台的旅客共有多少人? 12×32+18×12 =12×(32+18) =12×50 =600(人) 答:每天从济南汽车总站发往烟台的旅客共有600人。
152×8+148×8 =(152+148)×8 =300×8 =2400
随堂检测
购买课桌椅16套,一共要用多少元。
(56+24)×16 =80×16 =1280(元) 答:一共要用1280元。
随堂检测
(1)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30+25)×40 =55×40 =2200(千克) 答:大米和面粉一共有2200千克。
38×32+68×38 =38×(32+68) =38×100 =3800
(30+4)×25 =30×25+4×25 =750+100 =850
随堂检测
用简便方法计算。 38×7+62×7 =(38+62)×7 =100×7 =700
5×23+5×37 =5×(23+37) =5×60 =300
16×29+16×21 =16×(29+21) =16×50 =800
随堂检测
(2)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30-25)×40 =5×40 =200(千克)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时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课件

100
3×35+2×35= 175 3×4+3×6= 30 13×4+12×4= 100
第四页,共八页。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 (a+b)×c=a×c+b×c
第五页,共八页。
5. 用简便方法计算。
(100+2)×45
=100×45+2×45 =4500+90 =4590
第六页,共八页。
32×27+32×73 =32×(27+73) =32×100 =3200
学以致用
这块花圃的面积是多少?郁金香占地面积比兰花多多少?
6m
14m
兰花
(6+14)×8=160平方米
(14-6)×8=64平方米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时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西师大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数学
第一页,共八页。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2课时 乘法分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简便运算
第二页,共八页。
4.一共需要多少元?
第三页,共八页。
算一算
(3+2)×35= 175 3×(4+6)= 30(13+12)×4=
8m 郁金香
第七页,共八页。
课堂小结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 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b)×c=a×c+b×c a×c+b×c= (a+b)×c
运算律和简便运算【精选】

运算律和简便运算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 )+c 题例(简算过程):6+18+4 =(6+4)+18 =10+18 =28 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6+18+2 =6+(18+2) =6+20 =26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题例(简算过程):125×12×8 =125×8×12 =1000×12 =12000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30×25×4 =30×(25×4) =30×100 =3000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题例(简算过程):(1)12×6.2+3.8×12 =12×(6.2+3.8) =12×10 =120减法性质 减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2 =20-(8+2) =20-10 =10 差不变的规律 题例:6-1.99 = 6X100-1.99X100 =( 600-199)/100 =4.014 11 2201628除法性质 除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四年级下册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西师大版5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乘法分配律:
正向
(a±b) ×c=a×c±b×c
逆向
例:用简便方法计算
(1)(80+8)×125 =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正向运用乘法分配律时,要用括号里 的每个数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
例:用简便方计算 (2)32×27+32×73
变式练习三
=67×100-67×1
95×6+30 =80×125+8×125
正向运用乘法分配律时,要用括号里 几百加几或几百减几的形式,再正向运用分配律。
108×5-40
=80×125+8×125
=95×6+5×6 (a±b) ×c=a×c±b×c
=32×(27+73)
=108×5-8×5
=80×125+8×125
=(95+5)×6 =(108-8)×5 逆用乘法分配律时,必须是两个乘式里有相同的因数才能用,书写时要注意加上小括号,共同的因数只乘一次。
正向运用乘法分配律时,要用括号里 78×101-78
=68×99+68×1
=100×6 =32×(27+73)
=78×101-78×1
=100×5
=67×(100-1)
=32×(27+73) =32×100 =3200
逆用乘法分配律时,必须是两个乘式里有相同的 因数才能用,书写时要注意加上小括号,共同的 因数只乘一次。
变式练习一
67×99 =67×(100-1) =67×100-67×1 =6700-67 =6633
35×201 =35×(200+1) =35×200+35×1 =7000+35 =7035
=600 =10000+1000
第二单元第2课《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1课时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四第1-2题。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 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课前准备:实物展示平台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 (25+49)+51= 25 + (□ +□)甲数 + 乙数= 乙数 + □ (10+ △ )+ c=□+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a+b=b+a (a+b)+c=a+(b+c)3.设疑激趣。
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活动一: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1)解答例1(出示例1)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上。
反馈:9×4=36(个)4×9=36(个)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
)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
)无论是横着观察有4个9,还是竖着观察有9个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36)(2)观察算式特点仔细观察: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学霸笔记】第6章 运算律 第3课时 乘法分配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 苏教版(含解析)

【学霸笔记】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第6章运算律第3课时乘法分配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2、应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数接近整百数,可以先将这个数转化成整百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应用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当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外两个乘数相加可凑成整十、整百数时,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使计算简便。
4、用两种方法解决相遇问题(1)画图的方法可将题意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也能准确地反映出数量关系,所求问题易于发现并解答。
(2)列表的方法清晰明了地表达了信息及其相互的联系,便于分析、比较。
【例1】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个规律叫作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ac;据此填空即可。
【解答】解: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个规律叫作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故答案为:相乘,相加,乘法分配律,a×(b+c)=ab+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例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53+25)×2=□×□+□×□152×6+48×6=(□+□)×□(m+n)×9=m×□+□×□a×36+a×64=□×(□+□)【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ac;据此填空即可。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乘法的运算定律及简便计算课件PPT》

①(a+8)× b ②(a +b)×(8+8) ③(a+ b )× 8 (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 1 ) ①10×5+8×5+9×5 ②10+5×8+5×9 ③10×5+5×8+9
LOGO
我能行:用简便方法计算
=78×﹙100+2﹚ =78×100+78×2 =7800+156 =7956 =31×﹙100-1﹚ =31×100-31×1 =3100-31 =3069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LOGO
11×(25×4) =11×100 =1100
=61×﹙25×4﹚ =61×100 =6100 =﹙8×125﹚×9
=1000×9
=9000
因为25×4=100、125×8= 1000运用乘法及交换律和 结合 律,计算比较方便。
2.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 三个数连乘的积吗?
680
660
500
LOGO
试一试
18×11×5 =18×5×11 =90×11 =990 51×15×4 =51×﹙ =51×60 =3060 ﹚ 5 16×19×5 = × ×19 =80×19 =1520
-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填一填 LOGO
﹙10+7﹚×9=——×9+——×9
10
7
8×﹙125+3﹚ = 8×——+ 8×—— 46 6 22×﹙46-6﹚ = 22×——- 22 ×——
二。判断
125
3
1.25×﹙4×3﹚=25×4﹢25×23 ﹙﹚ × 2. ﹙50+17﹚×2=50×2+17 ﹙﹚ ×
乘法运算律与简便计算

乘法运算律与简便计算一、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交换律是指乘法运算中,两个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即对于任意实数a和b,有a*b=b*a。
例如,3*4=4*3=12二、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结合律是指在多个乘法运算的情况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而不改变结果。
即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a*b)*c=a*(b*c)。
例如,(2*3)*4=2*(3*4)=24三、乘法的分配律乘法的分配律是指在加法和乘法混合运算中,可以分步进行,先进行乘法再进行加法。
即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a*(b+c)=a*b+a*c。
例如,2*(3+4)=2*3+2*4=14四、乘法的幂次运算乘法的幂次运算是指对一个数进行多次乘法运算,这可以通过重复乘法或指数运算来实现。
例如,2³=2*2*2=8五、负数乘法负数乘法是指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乘,其结果为一个负数。
即正数乘以负数得到负数。
例如,2*(-3)=-6下面是一些简便计算方法,可用于在乘法运算中快速求解。
1.利用零的性质: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都为0,即a*0=0。
这使得在计算中可以通过将0乘以一些数来快速计算结果为0的情况。
2.利用单位元:单位元是指一个数与1相乘结果等于其自身,即a*1=a。
这使得在计算中可以通过将1乘以一些数来快速计算结果为该数的情况。
3.利用相似性:当两个乘数非常相似时,可以通过对其中一个乘数进行微调来快速估算乘积。
例如,计算36*42时,可以将42视为40,结果会接近1440。
然后再通过稍微调整得出准确结果。
4.利用乘积的性质:当一个数字包含多个相同的因子时,可以利用因子的个数和乘法运算律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2³*4³可以视为(2*4)³,结果为8³=5125.利用乘法的结合律:当一个乘法式子中有多个因子时,可以改变因子的顺序,以便进行更简单的计算。
例如,计算2*3*4时,可以通过改变顺序为4*3*2来计算,结果为246.利用乘法的逆运算:如果已知一个乘积和其中一个因子,可以通过除法来求解另一个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5和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五第3-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拓展学生知识的视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五第5题。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师板书:(a+b)×c=a×b+a×c (a-b)×c=a×c-b×c
学生齐读,顺着读,反着读。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
(100+2)×45 32×27+32×73
请你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你能用乘法分配律对这两道题进行简算吗?(2)学生独立尝试,教师进行指导。
(3)反馈:
教师请有代表性的做法的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100+2)×45 32×27+32×73
=100×45+2×45 =32×(27+73)
=4500+90 =32×100
=4590 =3200
①第1道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怎么想到的?
生反馈:利用乘法分配律,用100和2分别乘45,然后再相加算出结果的,这样算很简便,不用笔算。
第1道题,我们观察题目的数据,是100和2这两个数的和与45相乘,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45分别和这两个数相乘,从而使计算更简便。
②第2道题又是怎样简算呢?
生反馈:想到27和73相加正好凑成整百数,所以可以反着用乘法分配律很快计算出结果。
第2道题,我们观察题目的数据,是32分别和27与73相乘然后相加,就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等于27与73的和与32相乘,也可以使计算简便。
(4)小结
同学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时,首先要看算式的形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呢,还是一个数分别和两个数相乘再相加;然后找出数据特征;再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巩固练习
(1)下面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第17页的第3题,看一看这些算式的形式是什么,找一找数据特点,想一想能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算。
(给足时间观察和思考)
(2)学生独立用简便方法计算。
(3)反馈。
3.拓展延伸
刚才大家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那下面这些不是乘法分配律标准形式的算式还能简算吗?
(1)出示36×99+36 67×101-67 63×99
(2)学生观察、思考
①这些算式中,哪些数据比较特别?
②怎样才能转换成乘法分配律标准形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然后小组讨论。
(3)反馈想法。
抽生反馈,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小结:第一题,第二题都可以把单个的数改成与1相乘的算式,如36就相当于36×1,这样就能转换成乘法分配律标准形式来进行简算。
第三题中99接近100,就可以利用拆数法,变成100-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4)学生独立完成。
(5)请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做法,再全班交流。
36×99+36 67×101-67 63×99
=36×(99+1) =67×(101-1) =63×(100-1)
=36×100 =67×100 =63×100-63×1 =3600 =67×100 =6237
(6)触类旁通
第3题如果改为63×102,又该怎样简算呢?
(7)小结:遇到特殊形式时,要认真观察数据,有时需要把其中单个的数改成与1相乘的算式;有时需要用拆数法把其中一个接近整百的数拆成整百加几、减几的形式,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三、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2题。
(1)同学们,有一位小朋友也运用运算律进行了简算,我们一起来看看。
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16页,看课堂活动第2题。
(2)独立思考,这三道题错在哪里?然后4人小组议一议。
(3)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
(4)同学们找出了每道题错误的原因,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就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下面把这三道题改正过来。
2.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时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小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让其明白应该注意观察数据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运算律。
3.练习五第4题。
(1)出示题目信息和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反馈做法。
先请有不同计算思路的学生把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反馈。
(65+35)×40 65×40+35×40
=100×40 =2600+1400
=4000 =4000
(3)方法优化。
①刚才大家用了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看一看哪种方法计算更快呢?
②如果列式为40×35+65×40了,解题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在计算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非要先算出两个积然后再相加,仍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教师在65×40+35×40的下面板书:=(65+35)×4
=100×4
=400
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就是老师在课前能很快计算出题目结果的原因。
4.独立练习:练习五第6、8、9题。
四、拓展练习
1.思考题。
(1)学生独立思考,并推算出999×999+1999是多少?
(2)反馈学生是怎样推算出结果的?
方法一:根据前两个等式,我发现等号左边的每一个数有几个9,等号右边的每一个数就有几个0。
所以999×999+1999就等于1000×1000,计算结果是1000000
方法二:借助乘法分配律来思考。
9×9+19 那么 999×999+1999
=9×9+9+10 =999×999+999+1000
=9×10+10 =999×1000+1000
=10×10 =1000×1000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