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尸体剖检工艺(建工)
11实训11猪的尸体剖检(解红梅).

一、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掌握猪尸体剖检方法,包括剖检的准备工作、 剖检术式、各器官及其病理变化的检查方法、病理材料的
采集和保存方法、病理剖检记录和剖检报告的方法等;培
养综合分析病理变化的能力,为临床应用打好基础。
二、实习材料
动物:猪 器械:剥皮刀、解剖刀、手术刀、肠剪、骨钳、板锯( 弓锯)骨斧、镊子、手术剪、卷尺、磨刀石(棒)、注射器 、针头、瓷盘(盆或缸)等。
(五)尸体剖检记录的编写
剖检记录必须包括主诉、发病经过、主要症状及体征、 临床诊断、治疗经过、各种化验室检查结果、死亡前的表现 及临床死亡原因等。
四、作业
作尸体剖检记录一份。
(3)胸腔的剖开及胸腔脏器的采出
(4)颅腔剖开
(三)猪的剖检术式
1. 外部检查 2. 内部检查 (1)皮下检查 (2)腹腔的剖开和腹腔脏器的采出
(3)胸腔的剖开及胸腔脏器的采出
(4)颅腔剖开
(四)病理材料的采取与寄送
1. 病理组织材料的采取与寄送
2.微生物检验材料的采取和寄送
3.中毒病料的采取与寄送
药品:0.1%新洁尔灭溶液、3%来苏儿溶液、3%碘酊、
70%-75%酒精、10%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药棉、纱布等。
三、实习内容与步骤
教师先进行逐步讲解,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一)尸体剖检前的准备
1. 剖检场地的选择 2. 尸体剖检常用的器械和药品
3. 剖检人员的防护
(二)剖检术式
1. 外部检查 2. 内部检查 (1)皮下检查 (2)腹腔的剖和腹腔脏器的采出
浅谈鸡尸体剖检的方法

浅谈鸡尸体剖检的方法尸体剖检技术是诊断疾病的一种较为准确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疫病的防治的生产实践中,但是。
由于疾病初发期发病数量少。
死鸡少,没有引起饲养者的高度重视.有的甚至把病死鸡随意处理掉。
有的因离兽医站远或因事耽搁.送诊不及时而使尸体腐烂。
耽误了诊断时间,使诊断不准确而贻误治疗,造成损失。
因此,养鸡户有必要掌握一定的鸡尸体剖检技术.一旦发现病、死鸡.又不能及时送诊时,可自行剖检,并做详细剖检记录,不仅可以缩短兽医诊断的时间。
而且为兽医确诊提供宝贵的剖检资料。
现将鸡尸体剖检的方法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和广大养鸡工作者参考。
1外部检查病死鸡在剖开体腔前。
应先检查尸体的外部特征。
重点检查尸体的状态,双腿及头颈的姿势,面部、冠、肉髯的色泽、厚度。
眼、鼻、口腔有无分泌物及分泌物的性状.泄殖孔有无异常,皮肤有无肿瘤、外寄生虫等。
2剖检体腔先用水浸湿尸体以防羽毛飞扬和粘手影响操作.然后将大腿与腹腔之间皮肤剪开。
将大腿向两侧用力压至股骨头露出,使尸体平衡仰卧放置。
将腹壁皮肤横剪切开,向头侧掀剥皮肤,注意皮下、肌肉有无出血、坏死、变色。
在后腹部龙骨末端,横剪一切口,沿切口从两侧分别向前剪断肋骨,然后用力将胸骨掀开.这时胸腔和腹腔器官就可露出。
注意有无积水、渗出物或血液,同时观察各器官位置有无异常。
3器官检查3.1内脏器官检查在腺胃与食道之间剪断食管,再按顺序将腺胃、肌胃、肠管以及肝、脾、胰一并取出。
剪歼腺胃.注意有无寄生虫,腺胃粘膜分泌物的多少、颜色、状态:腺胃乳头、乳头周围、腺胃与食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无出血、糜烂、溃疡。
再剪开肌胃。
剥离角质膜。
注意有无出血、寄生虫等。
然后将肠道纵行剪开。
检查内容物及粘膜状态。
有无寄生虫和出血、糜烂、溃疡,肠壁上有无肿瘤、结节。
注意盲肠、肠道后端向前的两个盲管是否肿大及盲肠硬度、粘膜状态及内容物的性状.注意泄殖腔有无变化。
脾脏位于肌胃左内测面,呈圆形。
注意其色泽、大小、硬度,有无出血等。
猪的尸体剖检术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病理解剖实习学院:动物医学院专业:动物医学班级:动医083班姓名:林慧慧学号:16108077猪的尸体剖检术式猪的剖检术式基本上与大家畜的剖检相同,现仅就不同点加以说明。
1.方法1.1剥皮与卧位剖检猪的尸体,剥皮的方法基本与大家畜大同小异。
但一般不剥皮,尤其是对患传染性疾病的猪或体格小的猪更是如此。
尸体卧位,通常取仰卧。
先切断左右肩胛骨和大腿内侧的肌肉以及髋关节的关节囊和圆韧带,然后用力向外侧按压,使四肢摊开即可。
1.2腹腔的剖开和腹腔脏器的采出从剑状软骨后方沿白线由前向后,直至耻骨联合作一切线。
接着再从剑状软骨沿左右两侧肋弓后缘至腰椎横突作第二、第三切线。
然后使其切线成两个楔形的腹壁向两侧翻开,便可露出腹腔器官。
此时可见,结肠椎体位于腹腔后三分之二稍偏右方,盲肠位于左腰部,其盲端位于骨盆。
小肠位于腹腔的左前方和右后方。
在胃与结肠之间为网膜。
腹腔脏器的采出:可先取出脾脏的网膜,再依次为空肠、回肠、大肠、胃和十二指肠等。
脾脏和网膜的采出:在左季肋部可见到脾脏。
提起脾脏切断网膜与其他联系后,即可将脾脏与网膜一并才出。
空肠和回肠的采出:把结肠椎体向右侧牵引,盲肠拉向左侧,显露出回盲韧带和回肠,在离盲肠约15cm处做双重结扎并从中间剪断肠管。
然后握住回肠断端用刀切离回肠,空肠上附着的肠系膜,直至十二指肠曲,在空肠起始部做双重结扎,并从中间切断取出空肠和回肠。
大肠的采出:在腹盆腔口分离出直肠,将其中的粪便挤向前方作一结扎,并在结扎的后方剪断直肠。
然后从直肠断端开始,向前方切离肠系膜直至前肠系膜根部。
再分离结肠与十二指肠、胰腺之间的联系,切断前肠系膜根部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以及结肠与背部的联系,便可取出大肠。
关于胃和十二指肠、肾脏、肾上腺、胰脏和肝脏的采出方法与马骡的相同。
1.3胸腔的剖开和胸腔脏器的采出胸腔的剖开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两侧最后肋骨的最高点至第一肋骨的中央部作两条锯线,再用刀切断横膈附着部、心包、纵膈与胸骨间的联系,除去锯下的胸壁,即露出胸腔。
猪的尸体剖检术

内部检查3
3、颅腔剖开 可在脏器检查后进行。清除头部
的皮肤和肌肉,在两眼眶之间横劈额骨,然后
再将两侧颜骨(与额骨平行)及枕骨髁劈开,即可
掀掉颅顶骨,暴露颅腔。检查脑膜有无充血、
出血。
引入项目Ⅱ
根据任务1中,不能准确确诊病例, 还需进行哪些检查方法?
病理组织学检查 微生物学检查 寄生虫学检查等
同时检查可视黏膜。败血症尸体的口鼻、肛门等处常流出血样液体。
内部检查1
1、皮下检查 皮下检查在剥皮过程中进行。除检查
皮下有无充血、炎症、出血、郁血、水肿等病变外,
还必须检查体表淋巴结的大小、颜色、有无出血,
是否充血、有无水肿、坏死、化脓等病变。小猪(断
奶前)还要检查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有无串珠样肿
病料采集后,立即放入灭菌的玻璃容器,密封,外贴标签。做细菌学检查的, 尽快冷藏。做病毒学检查的,尽快冷冻或加入病毒保护液。常用的病毒保护液: 含抗生素的ph7.2-7.4磷酸盐缓冲液、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
供血清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
1、血清 (1)采血。用于制备血清的血液采出后不加抗凝剂,不进行脱纤处理。 大中动物每头不少于10ml,家禽不少于3ml。 (2)制备血清。采血时使血液直接流入试管,加塞,立即摆成斜面, 待血液凝固后竖起试管,使血清自然析出。也可将血液离心分离血清。 作血清学检测的血液,在采集、运送、制备血清过程中,均应避免震 动和冻结,防止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3)血清保存。制备的血清若能在一周内检测,4℃冷藏,若需保存 较长时间,应于-30 ℃冻结。
2、抗原 采集方法、处理方法同微生物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和处理。
归纳总结
能力
①能够进行病死动物的病理解剖学检查 ②能够进行供病原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 ③能够进行供血清学检查材料的采集、处理
兔的尸体剖检术式

兔的尸体剖检术式1.外部检查(1)营养状况:可以从肌肉的丰满的程度判断,营养不良的兔被毛粗乱、无光泽、肌肉薄,脊椎和骨骼明显。
(2)皮肤检查:注意皮肤的颜色、厚度硬度及弹性,有无创伤和外寄生虫等。
(3)天然孔检查:包括耳、鼻、眼、口、肝门、阴门等的颜色,有无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流出液的性状。
2.内部检查:外部检查以后,进行剥皮,在剥皮的同时,注意皮下组织脂肪的多寡、颜色以及有无出血和水肿。
也可以不剥皮,但为了防止兔毛飞扬,沾染组织,可用清水浸润被毛。
剥皮的方法与大家畜基本相同。
(1)卧位和固定先切断两前肢与胸壁的联系,再切断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囊,四肢外展,仰卧固定在瓷盘内。
(2)腹腔的剖开与腹腔液的检查从胸骨柄开始沿腹中线剪至肛门,再从胸骨柄沿两侧肋骨弓至脊柱,即可剖开腹腔.在剖开腹腔的同时,要检查腹腔液的量、颜色和浑浊度.要注意腹腔的颜色、光泽、厚度等。
(3)腹腔脏器的采出检查肝脏的采出和检查:切断肝脏与周围器官的联系,观察肝脏的大小、颜色、质地及切面变化。
胃肠的采出与检查:把胃向后拉,由食道剪断,并切断胃肠与周围组织的联系,从直肠剪断取出。
取出胃肠以后,沿胃大弯剪开胃,沿肠系膜附着的对侧剪开肠管,观察胃肠黏膜的变化以及内容物的性状。
肾脏的采出与检查:切断两肾脏与脊部的联系,剥去被摸,观察肾脏的大小、色泽、质地、切面结构的变化。
脾脏的采出与检查:可以和胃肠一起取出,也可以单独采出。
检查脾脏的大小、色泽、质地、切面结构以及边缘有无梗死。
(4)胸腔的剖开与胸腔液的检查:沿肋软骨剪断肋骨与胸骨的联系,揭去胸骨,即可露出胸腔,注意观察胸腔液的量、颜色和混浊度。
(5)胸腔脏器的采出与检查:由喉部剪断器官,牵拉器官并剪断肺脏、心脏与其他组织联系,即可同时采出肺和心脏。
肺脏的检查:观察肺的颜色、大小、质地、切面有无液体流出,液体的颜色和数量,间质有无变化。
再剪开气管并观察腔里分泌物性状以及黏膜变化。
心脏的检查:注意心包液的变化,心脏的大小、性状、质地、心内膜和心外膜有无出血等。
动物尸体剖检—猪的尸体剖检(动物病理学课件)

胸腔的剖开及胸腔脏器的采出
用刀先分离胸壁两侧表面的脂肪和肌肉,检查胸腔的 压力,用刀切断两侧肋骨与肋软骨的接合部,再切断其他软 组织,除去胸壁腹面,胸腔即可露出。检查胸腔、心包腔有 无积液及其性状,胸膜是否光滑,有无黏连。
分离咽喉头、气管、食道周围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将 头、气管、食道、心和肺一同采出。
猪的尸体剖检术式
1.外部检查 在进行尸体检查前,先仔细了解病死猪的 生前情况,尤其是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将缩小对所患疾病 的考虑范围,使剖检有一定导向性。
2.内部检查 猪的剖检一般采用背位姿势,为了使尸体 保持背位,需切断四肢内侧的所有肌肉和髋关节的圆韧带,使 四肢平摊在地上,借以抵住躯体,保持不倒。然后再从颈、胸、 腹的正中侧切开皮肤,只腹侧剥皮。如果是大猪,又不是传染 病死亡,皮肤可以加工利用时,建议仍按常规方法剥皮,然后 再切断四肢内侧肌肉,使尸体保持背位。
剖检小猪 可自下颌沿颈部、腹部正中线至肛门切开, 暴露胸腹腔,切开耻骨联合露出骨盆腔。然后将口腔、颈部 ,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器官一起取出。
颅腔剖开 可在脏器检查完后进行。清除头部的皮肤和 肌肉,在两眼眶之间横劈额骨,然后再将两侧颞骨(与颧骨平 行)及枕骨髁劈开,即可掀掉颅顶骨,暴露颅腔。检查脑膜有 无充血、出血。必要时,取材送检。
腹腔的剖开和腹腔脏器的采出
大肠的采出:在骨盆腔口分离直肠,将其中粪便挤向前 方作一次结扎,并在结扎后方切断直肠。从直肠断端向前方 分离肠系膜,至前肠系膜根部。分离结肠与十二指肠、胰腺 之间的联系,切断前肠系膜根部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以 及结肠与背部之间的联系,即可取出大肠。
以下依次可将胃和十二指肠,肾脏和肾上腺,胰腺和肝 脏采出。
按一定顺序,逐一检查各个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家禽尸体剖检
家禽的尸体剖检术式鸡、鸭、鹅、鸽等的尸体剖检术式大致相同。
以下仅就鸡尸体剖检方法作一介绍。
1.外部检查天然孔检查:(1)口、鼻、眼等有无分泌物及数量与性状观察。
眼、鼻正常无分泌物。
口腔有少量粘液。
(2)注意泄殖孔的状态、黏膜的变化、排泄物的性状以及周围有无粪便污染,如雏鸡白痢时,为石膏样灰白色粪。
泄殖孔黏膜黄白色,无粪污。
皮肤检查:(1)视检冠髯,注意头部或其他皮肤有无痘或疹。
检查鸡足有无鳞足病和趾瘤。
鸡冠有瘢痕,皮肤无痘或疹,左足角质有脱落。
(2)观察腹壁和嗉囊的颜色,有无尸体腐败等变化。
(3)检查胸肌和龙骨,注意肌肉的丰满度和龙骨是否变形、弯曲。
可以判断营养状态和钙缺乏。
肌肉欠丰满,龙骨薄而高突。
2.内部检查(1)剥皮和皮下组织的检查先用先用1%石碳酸或清水浸湿禽体羽毛,再切开大腿内侧和腹壁的皮肤,并用力将两侧大腿向外翻,压直至髋关节脱臼,使其仰卧在瓷盘上。
然后,由喙角沿中线至胸骨前剪开皮肤并向两侧分离,再在泄殖腔前横切开腹部皮肤,并由此切线的两端沿腹壁和胸壁两侧作两条垂线,剥离掉腹部皮肤。
在剥离皮肤的同时,要检查皮下组织。
皮下为黄色脂肪,属正常。
(2)体腔的剖开用剪刀按上剥皮切线剪断胸腹壁的肌肉和肋骨、乌喙骨和锁骨,然后握住龙骨突用力向前上方翻转,并切断周围的软组织,即可去掉胸骨,露出体腔。
(3)气囊和体腔内容物检查注意气囊是否混浊、增厚或覆盖有渗出物。
观察体腔液的多少和性状,浆膜是否湿润并具有光泽。
体腔内有新鲜出血(4)体腔内脏器的采出①可先将心脏和心包一起剪离;②再采出肝、脾,然后剪断食管和泄殖腔,把嗉囊、腺胃、肌胃、肠、胰及生殖器官一块采出;红色坏死灶,肝腹呈灰绿色。
肺脏粉红,质地柔软,正常。
肾脏肿大,质地软脆,易烂,颜色黄褐色。
肠系膜广泛散布黄色脂肪。
③陷藏于肋间隙内和腰荐骨陷凹内的肺脏和肾脏,可用外科刀柄剥离出来。
(5)颈部器官的检查用剪刀先将下颌骨、食管剪开。
观察口腔、食管黏膜的变化。
鸡的尸体病理剖检
鸡的病理尸体剖检一、剖检前换上工作服、胶靴、戴优质的橡胶手套、帽子和口罩等。
观察试验材料、注意时间总共2h二、人员分工及注意事项操作人员、辅助人员(辅助操作)、助手(器械等)、记录员,1.剖检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和注意消毒,不要用手去抓洁净的物品或去摸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鼻、眼、嘴等,可由助手来做。
2.不慎割破皮肤时,立即停止工作,先用清水洗净,挤出污血,立即消毒和包扎;剖检液体溅入眼中,应先用清水洗净,再用20%硼酸冲洗。
三、尸体剖检的步骤(一)外部检查(5分)1.羽毛的检查(1分)、配固定液(1)先观察全身羽毛的状况,是否有光泽,有无污染、蓬乱、脱毛等。
并说明具体部位。
(2)配制10%的福尔马林固定液:40%甲醛与蒸馏水之比为1:9(体积比)注:固定液与组织块体积之比应大于202.天然孔检查(1分)检查口→鼻→眼睛→耳→泄殖腔。
(1)分泌物的数量及状况;(2)鼻窦:用骨剪在鼻孔前将喙的上颌横向剪断,以手稍按压鼻部,注意其分泌物的数量和形状。
(3)泄殖腔:应注意周围羽毛有无粪便污染,泄殖腔粘膜的形态,内容物的性状。
3.皮肤的检查(1分)检查头冠→肉髯→嗉囊→腹部→鸡爪,及其他各处的皮肤。
(1)是否有痘斑或皮疹,结节、创伤,脚鳞有无出血。
(2)鸡爪:皮肤是否粗糙或裂缝,是否有石灰样物质附着,脚底是否有趾瘤。
4.关节、趾部和营养状态的检查(1分)(1)关节、趾部:检查各关节(主要是跗关节和肘关节)有无肿胀、变形,趾部有无坏死和溃疡。
(1分)(2)营养状况:用手触摸胸骨两侧肌肉的丰满度及龙骨的隆突情况,注意龙骨有无弯曲变化,以确定营养状况。
5. 正确识别并描述所见主要病变。
(1分)活鸡:保定→颈部拔毛→用手术刀切开颈动脉放血致死(注意不要切断食管和器官)死鸡:直接进行下一步操作(二)体表消毒(1分)以消毒液浸泡禽尸体,使其湿透,将羽毛和皮肤消毒(约3~5min)-以防剖检时有绒毛、尘埃飞扬或寄生虫外爬。
猪尸体剖检的过程
猪尸体剖检的过程剖检是一种常见的解剖学方法,用于研究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在养殖业中,剖检也被广泛应用于猪的解剖分析和疾病诊断。
猪尸体剖检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剖检操作、器官检查和样本采集。
准备工作是猪尸体剖检的重要一环。
首先,选择合适的剖检场所,确保设备、工具和环境清洁。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器材,例如解剖刀、剪刀、镊子、手套等。
此外,还需准备好记录表格和标本瓶,用于记录和收集剖检数据和样本。
最后,穿戴好防护服和口罩,确保安全与卫生。
剖检操作是剖检过程的核心。
首先,将猪尸体放置在剖检台上,使其处于仰卧位。
然后,仔细观察整个尸体外观,检查有无外伤、疾病和其他异常。
接下来,用解剖刀在腹部正中线上开一个纵向切口,从胸骨一直剖开至会阴部。
同时,小心地剪开腹壁肌肉和腹膜,暴露内脏器官。
器官检查是剖检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剖检过程中,需要逐个检查和记录猪的各个内脏器官,如心脏、肺、肝、肾、胰腺等。
先检查心脏,观察心脏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并注意有无异常。
然后,检查肺部,观察其颜色、纹理和弹性,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有无病变和疾病。
接下来,检查肝脏,观察其大小、颜色和质地,检查有无肿瘤、感染和结石等病变。
最后,检查肾脏和胰腺,检查有无肿瘤、囊肿和结石等异常。
样本采集是剖检过程的补充部分。
剖检过程中,需要采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样本进行后续的实验和病理学分析。
例如,可以采集心脏的组织样本,进行心肌病理学检查;采集肺部的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原微生物鉴定;采集肝脏的组织样本,进行肝功能检测和病理形态学分析等。
样本采集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并妥善保存和标记,以确保后续实验和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猪尸体剖检的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剖检操作、器官检查和样本采集。
这一过程需要仪器和工具的配合,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通过猪尸体剖检,可以深入了解猪的解剖结构、疾病发生机制和相关病理学特征,为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
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判断疾病性质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综合分析做出疾病诊断和推断
观察病变部位和形态:判断疾病类型和程度
检测病原体:通过微生物学检测确定病原体种类
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早期诊断:通过剖检技术及时发现动物疫病
病原学研究:通过剖检技术研究动物疫病的病原体
疫情监测:通过剖检技术监测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
剖检结果的整理和归纳
剖检结果包括:组织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
组织病理学:观察组织形态、细胞结构、炎症反应等
微生物学:检测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寄生虫学:检测寄生虫如蠕虫、原虫、节肢动物等
剖检结果分析: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等综合分析病因、病理变化等
剖检结果解读:根据剖检结果提出诊断意见、治疗建议等
拍照记录:拍摄解剖过程中的重要发现以便后续分析
清理现场:解剖结束后清理解剖台和工具保持现场整洁
剖检后的处理和记录
清理剖检现场:确保无残留物保持环境整洁
保存剖检样本:将剖检样本妥善保存以便后续研究
撰写剖检报告:详细描述剖检过程、发现和结论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记录剖检结果:详细记录剖检过程中的发现和结论
规范和标准的更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定期更新规范和标准确保其与实际需求相符合
汇报人:
在动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动物生理结构:了解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等结构特点
研究动物病理变化:分析动物疾病、损伤、中毒等病理变化
研究动物行为学:观察动物行为、习性、适应性等特征
研究动物遗传学:分析动物基因、遗传、变异等遗传特征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国际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断胸骨与两侧肋软骨连接部,切断其它联系。 )颅腔打开
清除头部皮肤、肌肉 两侧眶上突后做一横锯线 经额骨、顶骨侧面至枕骨外缘做两条平行锯线 枕骨大孔两侧做“”锯线(与上述的两线相交) 撬开缝隙,揭开颅顶 剪开硬膜,小心分离嗅球、视神经、垂体及大小脑。 小猪。可将口腔,颈部,胸腔,腹腔器官一并取出。
三 畜禽尸体剖检方法
动物种类繁多,体格大小不一。通常 分为大家畜(牛、马)中等动物(猪、羊) 家禽(鸡、鸭、鹅)以鸡 猪为例。“解剖术 式”
、 猪的解剖方法
)尸体背卧位,可不剥皮,皮下检查,在切开体腔 过程中进行。
)腹腔剖开及腹腔脏器取出:
、 颌下至耻骨联合直线切开皮肤(生殖器,乳房 处环行)剑状软骨沿两侧肋软骨至腰椎横突作横切 线,外翻,露出腹腔,观察脏器位置,腹水量,颜 色,腹壁及浆膜光泽度。
(二)病料的保存(固定)
1. 固定的作用 2. 固定液的选择 3. 固定的时间 4. 固定容器及固定液的量 5. 固定温度
常用固定液的配制举例
%福尔马林溶液:主要用于脂 肪、神经、及糖原的保存
酒精:%为好,具有硬化、固 定、脱水作用
液:苦味酸饱和水溶液,%甲醛水溶 液,冰醋酸
’液:无水酒精,冰醋酸,氯仿。适 于糖原及尼氏小体固定,显示和效果 很好。
)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剖检可以验 证前者。
)提供医学科研的素材,促进医学发展。 动物病理模型、药物及治疗试验等。
)促进病理教学和学科发展。
二 病理剖检的方法、步骤
(一)尸检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剖检前: )仔细阅读送检单:了解基本情况(发病、治 疗、死亡等各种检查) )剖检器械及药品: 用具有:刀剪、镊、锯等。 药品有:消毒液来苏儿、新洁而灭、碘 酊等。 固定液、酒精、福尔马林等。
、鸡的剖检 )外部检查:皮肤、冠、髯、毛、爪、 天然孔等。 )内部检查:体腔打开 )脏器的取出与检查
剖检术式 )浸润毛,背侧卧 )正中线切开,剥皮 )腹部型剪开
思考题 、动物尸体剖检的意义? 、如何进行猪、禽的剖检?
病料的采集、保存与送 检
一、概述
(一)“病料”的涵义 狭义:用于疾病诊断的材料 广义:动物科学、科研、实验等多方面的
)地点选择:最好在室内,消毒控制。 野外人畜少到,高处,远离水源,就地 掩埋。
)能否剖检?应排除人畜共患传染病, 防止尸体搬运过程中的扩散。
剖检中 )我防护:防护用品,皮肤有无伤口等。 )取材要轻:防挤压,为人为变化。
剖检后场地,废弃物,用具的消毒处理。
(二)尸检步骤(方法、顺序)
要求: 全面系统尸检时,必须按一 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常规要求剖检时, 应根据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疾病规律性,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剖检方法和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用于组织学检查病料 的采集、保存与送检
(一)病料的采集(取材)
1. 取材应目的明确
2. 有病变的组织必取 3. 有目标时重点取 4. 目标不明确,全面取
2. 取材时间应尽早:
3. 夏季不超过小时,冬季不超过小时, 立即固定
4. 取材部位典型(含病变、过渡、正常 组织)。组织结构完整(肾:被膜、 皮质、髓质。肠管:外膜、肌层、粘 膜)
5. 取材大小及数量:以××为好
5. 特殊组织取材:
6. 柔软易变形组织:肠系膜、神经干 7. 扩张变薄的囊腔器官:肠、膀胱、胆囊等 8. 体积微小的器官:大、小鼠的垂体、视神经 9. 含气易漂浮的组织:肺脏 10. 液体状病料:血液、脓汁、渗出液(浓缩、涂片) 11. 防人为病变,取材用具要快,动作要轻,忌挤压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
一、概述
(一) 尸体剖检(尸检) 运用病理解剖的有关知识,通过检查尸体
的病变,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二) 目的及意义
目的 尸体剖检观察,死畜生前的各器官病变,
科学的分析推断,得出符合实际的病理解剖学 诊断,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意义
)是最客观、迅速的动物疾病诊断方法之 一。
通过剖检可方便、直接客观见到脏器的变 化。故此法为目前最常用的动物疾病诊断 方法。
通常采用的剖检顺序如下:
体表检查:营养状况、皮肤被毛、天然 孔、可视粘膜等。
内部检查:皮下、胸腹腔等检查。
(三)尸检记录与报告编写
记录的重要性:剖检报告的重要依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始
资料。要求:内容完整、详细、客 观、如
实。最好边剖边记。忌用专业术语, 出血
—“红点”。无变化,正常—未见 眼观变化。
概述:
记载动物主人,动物的性别、年龄、 特征、临床摘要及临床诊断、死亡日期 和时间,剖检日期和时间,剖检号数、 剖检人、记录人等。
材料。(动物生理、组织胚胎、药物试 验、疾病模型的建立与复制、动物营养 研究等)
(二)正确采集、保存与送检病料 的重要性
疾病诊断结果与正确正确采集、保存与 送检病料的关系
科研结果与实验材料的正确采集、保存 与送检的关系
(三)病料的采集、保存与送检 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采集病料是保证正确结果的关键 正确保存送检病料是获得正确结果的保证 三者均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取网膜与脾脏。
空、回肠取出:回盲瓣处双重结扎,断回 肠,分离回、空肠肠系膜至十二指肠空肠曲, 双结扎,切断,即可。
大肠取出:直肠结扎,向前分离至前肠系 膜根部,分离结肠与十二指肠,胰腺即可。后 依次取出胃、十二指肠、胰、肾、肾上腺、肝。
)胸腔打开:开前检查负压。
最后肋骨的最高点——第一肋骨的中点, 锯开(两侧同),切断联系,胸腔露出。
疾病诊断:
结合病理学变化以及临床 诊断、实验室诊断等,对动物疾 病作出定性。
举例说明病理学诊断与疾病学诊断的 区别
以人的乙型肝炎为例: 临床表现为:黄疸、恶心呕吐、易疲劳等。 病理变化: 肝脏边缘钝园、有局灶性黄白色点等。 病理学诊断:肝脏炎症 实验室检查:转氨酶升高、乙肝抗原阳性; 疾病诊断:结论为乙型肝炎
(三)病料的送检
1. 及时: 2. 新鲜病料:小时内能运到,保温并加温 3. 已固定病料:密封,防震措施 4. 附送检单及说明 5. 专人送检
思考题
1、动物材料送检的意义? 2、根据动物发病情况,如何取材送检?
其中临床摘要及临床诊断要扼要记载 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发病经过及诊断 和治疗情况。
病理变化:
以尸体剖检记录为依据,按 尸体所呈现病理变化的主次顺序 进行详细、客观的记载,此项可 包括肉眼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剖 检时所作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 等检查材料也要记载。
病理学诊断:
根据剖检所见病变,进行综 合分析,找出各病变之间的内在 联系、病变与临 床症状之间的关 系,作出判断。阐明动物发病和 致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