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专业知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奶牛专业知识

(完整word)奶牛专业知识

1. 奶牛饲料按照粗纤维和蛋白含量一般可分为两类:粗饲料、精饲料.2。

粗饲料——是指牧草或含有高纤维即大于30%中性洗涤纤维的豆科植物的茎叶部分,是奶牛日粮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

饲喂奶牛精料时分为多次添加的好处是可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存环境。

4. 给奶牛日粮中添加棉籽的目的是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

5. 日粮——奶牛一天采食所有饲料的总和。

6。

NDF——中性洗涤纤维,是植物细胞壁成分,主要影响粗饲料进食量。

7. ADF-—酸性洗涤纤维,是植物不可消化细胞壁成分,主要影响粗饲料消化率。

8。

有效纤维——也称有效中性洗涤纤维,是指日粮干物质的中性洗涤纤维中颗粒长度大于1。

2毫米粗饲料的部分。

9. 对于长段粗饲料,100%都是有效中性洗涤纤维;低于25毫米的粗饲料含有50%有效中性洗涤纤维;相对精饲料和碎的粗饲料含有25%有效中性洗涤纤维。

10。

当粗饲料颗粒小于1。

2毫米时,其流出瘤胃速度与液体相同,不能提供任何有效纤维。

11. 优质粗饲料的NDF含量小于45%,如苜蓿、玉米青贮;劣质粗饲料NDF含量大于60%如禾本科牧草、禾谷类秸杆青贮。

12. 当日粮粗纤维的NDF大于33%、ADF大于20%时,表明可消化利用的有效纤维过少,不能消化利用的纤维素过多,会造成奶牛采食量不足。

13。

为维护奶牛瘤胃的正常功能和保持牛奶中的乳脂率水平,日粮干物质中应含19—21%的ADF量.14. 为使奶牛的瘤胃功能得到正常发挥,当日粮含有50%的粗饲料时,其平均颗粒长度应为6毫米左右,粗饲料中颗粒长度25-35毫米的量应占总日粮的5—10%.15。

奶牛采食了过量的粉碎低质粗饲料可能引起真胃阻塞。

16. 奶牛饲料中如果混入铁钉、铁丝等异物时,易造成奶牛患创伤性网胃炎。

17. 预防奶牛瘤胃酸中毒的措施有哪些?答:①应限制奶牛谷物类采食量;②优质粗饲料比例不应低于总日粮干物质的45%;③粗饲料不要切割过细;④日粮中加入一些缓冲液,如:碳酸氢钠.18。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奶牛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业务,对于农民和养殖户来说,掌握奶牛养殖技术要点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几个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1. 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奶牛养殖的基础,包括饲料的配制、饲喂时间和方法、饮水管理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增加产奶量。

饲料的配制要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饲喂时间和方法要有规律,确保奶牛每天都能按时进食,养成良好的饲喂习惯。

饮水管理要保证奶牛能够随时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2. 良好的舒适环境奶牛对舒适环境的需求较高,良好的舒适环境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益。

首先是舒适的住房条件,奶牛舍要保持干净、通风、温度适宜,并且要有良好的隔离设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其次是合理的光照条件,奶牛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其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此外,还要保持舒适的饮水和饲料供应,确保奶牛能够随时获得足够的水和饲料。

3. 疾病防控疾病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给奶牛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

其次要保持奶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另外,要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

4. 合理的配种和繁殖管理奶牛的配种和繁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后代的质量和产奶能力。

合理的配种是提高奶牛品种和产奶能力的关键,要根据奶牛的遗传背景和优势选择适合的配种公牛。

繁殖管理要做好发情的观察和记录,确保奶牛在最佳的发情期进行配种,提高受胎率和繁殖效益。

此外,还要做好产后护理工作,给予奶牛良好的饲养和护理,帮助其尽快恢复身体,提高下一胎的产奶能力。

5. 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饲料是奶牛产奶的重要来源,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

饲料要选择优质的青贮料和浓缩饲料,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奶牛生产知识点总结

奶牛生产知识点总结

奶牛生产知识点总结一、奶牛的生理特点1. 雌性奶牛一般在10个月龄开始发情,首次配种的最佳时间为12~15个月龄。

2. 奶牛的妊娠期为9个月,产后一般在60~90天内进入泌乳期。

3. 奶牛一般在每年发情2~4次,每发情一次需要2~3个月的时间。

二、奶牛的饲养管理1. 饲养舍环境(1)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15~25摄氏度的范围内,湿度控制在50%~70%。

(2)通风换气:保障奶牛舍内空气流通,防止氨气和二氧化碳积聚。

(3)日光照明:日照时间应达到10小时以上,可适当使用灯光补光。

2. 饲料供应(1)粗饲料:牧草、青贮料等。

(2)浓缩饲料:玉米、豆饼、糠麸等。

(3)矿物质和维生素:钙、磷、盐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

3. 生产管理(1)发情监测:定期观察奶牛的发情表现,及时安排配种。

(2)妊娠检测:使用超声波仪器或妊娠检测配合饲养管理,确保奶牛的妊娠情况。

(3)产后护理:产后给予奶牛充分的休息和饲料供应,及时进行产后护理和泌乳管理。

三、奶牛的疾病防治1. 奶牛常见疾病(1)乳房炎:主要症状为乳房肿胀、发热、产奶量减少等。

(2)消化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等。

(3)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尿结石等。

2. 疾病防治措施(1)疫苗接种: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2)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症状和病因,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3)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健康的饲养环境和饲料供应,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奶牛泌乳管理1. 泌乳时间和产奶量:一般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挤奶,产奶量根据奶牛品种和泌乳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泌乳后处理:奶牛泌乳后,应给予足够的休息和适量的饲料供应,确保奶牛的身体健康和产奶量的稳定。

五、奶牛的精密饲养1. 温度和湿度控制:利用精密饲养设备,控制奶牛舍内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饲养环境。

2. 自动喂食系统:使用自动喂食系统,按照奶牛的需要给予合理的饲料供应,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3. 电子监测设备:使用电子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奶牛的体温、配种情况、产奶量等信息,提高生产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

奶牛场兽医常见知识点汇总

奶牛场兽医常见知识点汇总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动物。

修蹄 1.清理蹄表:用水冲或刀刮将蹄表清理干净,方便后续操作过程中测量蹄壁及磨平蹄底。

2.测量蹄壁的长度:从蹄毛结合部到蹄尖测量标准长度为7.5cm(前后一致)。

3.剪蹄尖:在蹄壁标准长度为7.5 厘米处剪蹄尖。

4.测量蹄底与蹄壁的角度:量角度注意前蹄只量外侧蹄,后蹄只量内测蹄。

5.打磨蹄底:打磨蹄底面要求打磨机由外侧向内侧逐渐打磨,在保证蹄面平整的同时,避免内侧负重面低于外侧,首先打磨内侧蹄蹄面,蹄面斜长为8cm,外侧蹄蹄面,依据内侧蹄进行整个蹄底打磨平整,蹄底厚度0.5-0.7 厘米。

6.修蹄弓:蹄尖1/3 处禁止修整,外侧蹄蹄弓宽度范围为蹄面的2/3-3/4,内侧蹄蹄弓宽度为蹄面的1/4-1/3。

7.浅道处理:勾刀清理浅道及“黑点”,当修蹄过程中发现牛只患有蹄病,应及时按照《蹄病处理方案》进行处理,不得耽误治疗时机。

、浴蹄流程(一)常规浴蹄连续2 天使用同一种浴蹄液后,间隔2 天再次连续使用另外一种浴蹄液,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二)特殊情况1.蹄疣发病率在1-5%,泌乳牛群连续3 天使用一种浴蹄液,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青年牛和干奶牛连续 3 天使用一种浴蹄液,间隔 2 天再次连续3 天使用另一种药品。

2.蹄疣发病率在5-10%,泌乳牛群连续5 天使用甲醛浴蹄后,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浴蹄液,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3.青年牛和干奶牛牛群连续5 天使用甲醛后,间隔2 天再次连续5 天使用甲醛浴蹄,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4.蹄疣发病率大于10%,泌乳牛群连续7 天使用甲醛浴蹄后,连续 2 天使用另一种浴蹄液,中间不停歇,一直循环以上程序。

青年牛和干奶牛牛群连续7 天使用甲醛后,间隔2 天再次连续7 天使用甲醛浴蹄。

(三)浴蹄液更换频次药浴池每1000 头更换一次药浴液,清水池每500 头更换一次清水。

说明:技术支持中心会根据实验结果和牧场实际情况做出流程调整,最终以技术支持中心下发的最新流程为准执行。

奶牛养殖小常识

奶牛养殖小常识

奶牛养殖小常识家养奶牛饲料配比:能量饲料(玉米、麸皮等)占70-75%,饼粕类(豆粕、菜籽饼等)占20%,矿物质、盐,添加剂等占5-10%。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好方法:从泌乳期开始到结束为止,每天给每头奶牛日粮中拌喂小苏打150克,产奶量能提高30%。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好方法:给奶牛喂食38度左右的粥料,或将胡萝卜和甜菜洗净切碎后,在奶牛饲料中各添加15%夏季科学饲养奶牛:奶牛归牧后,要注意在饲料中添加青干草、玉米秸、青贮等。

青干草最好喷撒盐水,玉米秸最好揉碎、铡短,拌上精料。

夏季科学饲养奶牛:夏季奶牛皮肤蒸发量加大,钠钾的丧失较大,建议奶农户给奶牛补饲舔砖,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益夏季科学饲养奶牛?可在奶牛日粮中适当添加碳酸氢钠50-80克/天,以调节瘤胃内PH值。

犊牛看肚腹断病:如果犊牛腹陷很明显,但到食槽前只是闻闻,一会就走开,说明饲料变换太大,不适口,或料水湿度过高或过低。

泌乳奶牛饲养供水量:不断供水(自己饮水)较定时饮水能增产5%左右。

一般奶牛日饮水50-70公斤,高产牛需100公斤以上。

奶牛骨质疏松症状:消瘦,精神沉郁,眼窝下陷,体温正常或偏低,食欲不振,反刍减弱或停止;产奶量明显减少。

耕牛急性肺炎症状:食欲反刍突然废绝,精神沉郁,毛松颤抖,迅速发热,烦躁不安,体温40-41℃以上,呈稽留热。

奶牛慢性皱胃炎症状:病牛舌苔白,散发臭味,粪便干硬呈球状。

末期,体质虚弱,精神沉郁,有时呈昏迷状态。

奶牛干奶期饲养: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多喂优质干草,粗精料比为1:4,同时应补喂矿物质,食盐等,禁喂甜菜渣。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这一时期奶牛所需能量和粗蛋白量较干乳期略有增加,其中粗纤维含量最高,钙量最低。

奶牛分娩后的饲养:分娩两周后,奶牛日粮按标准喂给,逐渐加喂青贮、块根类饲料。

精粗料比为2;3,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3%。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1、犊牛哺育、犊牛出生后1 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 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 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置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 60 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 1 千克摆布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 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 7 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

断奶至 30 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 (1)干奶期。

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 60 天摆布住手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者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 4 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 ,并药浴后再也不挤奶,若乳房浮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者治疗后再干奶。

(2) 围产期,产前 15 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 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 ,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 ,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

(3)泌乳期。

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 1—20%的精饲料,特别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 101—200 天),日粮精粗饲料比 50:50。

粗纤维不低于 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 201 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粗蛋白质 12%,粗纤维不低于 18%。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赋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 ,或者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 厘米摆布)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奶牛普通在 8—12 月龄、达成牛体重 45%时浮现初次发情,称初情期,12—14 月龄达性成熟配种适龄时间为 16—18,月龄,体重达成年的 70%或者 375 千克体成熟时,才干配种。

奶牛养殖基本知识

奶牛养殖基本知识

一、主要奶牛品种1.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北部的北荷兰省和西弗里生省,经长期培育而成。

荷斯坦牛风土驯化能力强,世界大多数国家均能饲养。

经各国长期的驯化及系统选育,育成了各具特征的荷斯坦牛,并冠以该国国名,如美国荷斯坦牛、加拿大荷斯坦牛、日本荷斯坦牛、中国荷斯坦牛等。

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各国对荷斯坦牛选育方向不同,分别育成了以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为代表的乳用型和以荷兰、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的乳肉兼用两大类型。

外貌特征: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乳房特别庞大,乳静脉明显,后躯较前躯发达,侧望成楔形,具有典型的乳用型外貌。

被毛细短,毛色呈黑白斑块,界限分明,额部有白星,腹下、四肢下部及尾帚为白色。

成年公牛活重为900—1200千克,母牛体重650—750千克,体高135厘米。

犊牛初生重40—50千克。

生产性能:乳用荷斯坦牛的产奶量为各奶牛品种之冠,1999年荷兰全国荷斯坦牛平均产奶量为8016千克,乳脂率为4.4%,乳蛋白率为3.42%;美国2000年登记的荷斯坦牛平均产奶量达9777千克,乳脂率为3.66%,乳蛋白率为3.23%。

荷斯坦牛的缺点是乳脂率较低,不耐热,高温时产奶量明显下降。

2.绢姗牛:属小型乳用品种,原产于英吉利海峡南段的绢姗岛。

外貌特征:体型小、清秀、轮廓清晰。

头小而轻,两眼间距宽,眼大而明亮,额部稍凹陷,耳大而薄,鬐甲狭窄,肩直立,胸深宽,背腰平直,腹围大,尻长平宽,尾帚细长,四肢较细,关节明显,蹄小。

乳房发育匀称,形状美观,乳静脉粗大而弯曲,后躯较前躯发达,体形成楔形。

成年公牛活重为650—750千克,母牛体重340—450千克,体高113.5厘米。

犊牛初生重23—27千克。

生产性能:绢姗牛的最大特点是乳质浓厚,单位体重产奶量高,乳脂肪球大,易于分离,乳脂黄色,风味好,适于制作黄油,其鲜奶及奶制品备受欢迎。

一般年平均产奶量为3500公斤,乳脂率5.5%—6%,乳蛋白率3.7%—4.4%。

奶牛厂的知识点总结

奶牛厂的知识点总结

奶牛厂的知识点总结一、奶牛的品种及选种1. 奶牛的品种分为乳用牛和肉用牛两大类,乳用牛主要有荷斯坦奶牛、泌恩塞、杰西牛等,肉用牛主要有安格斯牛、黑安格斯牛、夏洛莱牛等。

2. 选种的重点是选购高产、健康的奶牛,有机牧场还要考虑奶牛的环保性和适应性。

3. 选种时需要考虑牛只的产奶量和脂肪含量,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奶牛的饲养管理1. 奶牛的饲养管理包括牛舍的建设、牛棚的设置和牧草的种植等环节。

2. 牛舍的建设需要符合奶牛生长的需要,保证牛只的生长环境舒适且清洁卫生。

3. 牛棚的设置要根据奶牛的品种和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奶牛的生长环境被管理和保证奶牛充分的运动空间。

4. 牧草的种植需要根据季节和气候进行选择,保证奶牛的饲料来源充足,保证奶牛的营养摄取。

5. 对奶牛的饲料供给,草料的配比,膳食结构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

三、奶牛的饲养繁育1. 奶牛的饲养繁育包括发情、配种和生产的管理。

2. 对发情期的监测和管理要求进行。

3. 对奶牛的配种要有科学的策略和方法。

4. 对奶牛的生产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5. 对奶牛的后期管理要有详尽的规划和措施。

四、奶牛的疾病防治1. 奶牛疾病的预防是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环节。

2. 对奶牛疾病的监测和预防措施要有完善的制度和策略。

3. 对奶牛的疫苗注射和防疫计划要做好相应的预案和程序。

4. 如何预防奶牛的常见疾病,对不同疾病的防治要进行详尽的学习和培训。

五、奶牛的产奶管理1. 产奶管理包括奶牛的产后调配和哺育,牛奶的收集和处理等环节。

2. 奶牛的产后调配要有严格的计划和策略。

3. 对奶牛催奶和哺育的管理要进行定期排查和督导。

4. 对牛奶的收集和处理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生产出高质量的乳制品。

六、奶牛的养殖管理1. 养殖管理包括对奶牛年龄的合理控制和对育种育种的管理。

2. 对奶牛产后再配种和育种计划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计划。

3. 奶牛的年龄对乳制品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进行详尽的管理和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奶牛饲料按照粗纤维和蛋白含量一般可分为两类:粗饲料、精饲料。

2. 粗饲料——是指牧草或含有高纤维即大于30%中性洗涤纤维的豆科植物的茎叶部分,是奶牛日粮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 饲喂奶牛精料时分为多次添加的好处是可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存环境。

4. 给奶牛日粮中添加棉籽的目的是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

5. 日粮——奶牛一天采食所有饲料的总和。

6. NDF——中性洗涤纤维,是植物细胞壁成分,主要影响粗饲料进食量。

7. ADF——酸性洗涤纤维,是植物不可消化细胞壁成分,主要影响粗饲料消化率。

8. 有效纤维——也称有效中性洗涤纤维,是指日粮干物质的中性洗涤纤维中颗粒长度大于1.2毫米粗饲料的部分。

9. 对于长段粗饲料,100%都是有效中性洗涤纤维;低于25毫米的粗饲料含有50%有效中性洗涤纤维;相对精饲料和碎的粗饲料含有25%有效中性洗涤纤维。

10. 当粗饲料颗粒小于1.2毫米时,其流出瘤胃速度与液体相同,不能提供任何有效纤维。

11. 优质粗饲料的NDF含量小于45%,如苜蓿、玉米青贮;劣质粗饲料NDF含量大于60%如禾本科牧草、禾谷类秸杆青贮。

12. 当日粮粗纤维的NDF大于33%、ADF大于20%时,表明可消化利用的有效纤维过少,不能消化利用的纤维素过多,会造成奶牛采食量不足。

13. 为维护奶牛瘤胃的正常功能和保持牛奶中的乳脂率水平,日粮干物质中应含19-21%的ADF量。

14. 为使奶牛的瘤胃功能得到正常发挥,当日粮含有50%的粗饲料时,其平均颗粒长度应为6毫米左右,粗饲料中颗粒长度25-35毫米的量应占总日粮的5-10%。

15. 奶牛采食了过量的粉碎低质粗饲料可能引起真胃阻塞。

16. 奶牛饲料中如果混入铁钉、铁丝等异物时,易造成奶牛患创伤性网胃炎。

17. 预防奶牛瘤胃酸中毒的措施有哪些?答:①应限制奶牛谷物类采食量;②优质粗饲料比例不应低于总日粮干物质的45%;③粗饲料不要切割过细;④日粮中加入一些缓冲液,如:碳酸氢钠。

18. 为了满足泌乳母牛对于蛋白质的需要量,精饲料混合物中应含多少比例的蛋白质?答:主要取决于日粮中粗饲料的类型,对于含蛋白高的粗饲料如豆科植物,精饲料混合物所含的粗蛋白范围为12-18%;如果是蛋白含量低的牧草或是低品质的粗饲料,精饲料混合物中的粗蛋白含量应上升到18-23%。

19. 对于成年母牛来说,tmr日粮水分含量超过50%就会影响其干物质进食量。

20.tmr日粮需要分群饲养,一般可将牧场奶牛分为几个群?二、奶牛生理与消化代谢1. 奶牛的胃有四个:瘤胃、网胃、瓣胃、皱胃。

2. 奶牛是反刍动物,它能利用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从纤维中获取能量。

3. 奶牛经小肠吸收的氨基酸中大约有60%来自细菌蛋白,40%是未经瘤胃降解的饲料蛋白。

4. 奶牛乳腺吸收的大部分氨基酸用于合成牛奶中的乳蛋白。

5. 我国奶牛饲养标准中传统的粗蛋白质已更改为小肠蛋白质体系。

6. 小肠蛋白质的来源有:瘤胃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7. 纤维饲料对于奶牛的重要性有哪些?答:①能够维持反刍和唾液的生成;②是奶牛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③能够维持瘤胃中性环境。

8. 日粮中纤维的缺乏通常引起乳脂含量低和消化紊乱的原因是什么?答:因为非纤维性物质消化较快并较完全,因而能产生更多的挥发性脂肪酸,使瘤胃的酸性过低,从而出现瘤胃酸中毒。

9. 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采食过量的易发酵产酸的饲料后,在瘤胃中积蓄乳酸为特征的全身性的代谢紊乱的疾病,主要是采食精料过多,精粗饲料比例不当而造成。

10. 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是如何影响牛奶的生成过程?答:①日粮中能量的多少可影响瘤胃中丙酸的生成量。

②可被利用的丙酸量又影响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量。

③可被利用的葡萄糖量则影响乳腺中乳糖的生成量。

④乳糖的生成量决定了牛奶的日产量。

11. 日粮中脂肪的添加对于奶牛会有何影响?答:日粮中补充不同类型的脂肪将极大地影响奶牛对于饲料的摄取和牛奶的生成,除饲料所含的脂肪外,每天给奶牛补充的脂肪不能超过1.5公斤,总日粮所含脂量应为6-8%,当脂肪占日粮干物质的5%时奶产量可达最高;给日粮补加脂通常会降低约0.1%的乳蛋白含量,且过量的脂可能会抑制饲料摄取、奶产量和奶脂合成。

12. 奶脂中50%的量是由日粮中的脂肪直接提供,但由低纤维饲料所致的奶脂含量明显降低时,要单增加日粮中脂的比例就不能完全补偿奶脂的不足。

三、犊牛管理1. 犊牛喂奶要做到三定:定时、定量、定温。

2. 饲喂犊牛的奶温应控制在35-38℃,温度过低易造成犊牛胃肠机能失常或下痢;温度过高易造成犊牛发生口炎、胃肠炎等。

3. 初乳——是指产犊后一周内从母牛乳房采集的浓稠的、奶油状的黄色分泌物。

4. 第一次初乳何时饲喂?答:第一次初乳应在犊牛开始正常呼吸立即喂给,最迟不应超过出生后1小时,饲喂初乳前不应饲喂其它任何食物。

5. 初乳的重要性是什么?答:初乳有通便作用并使消化系统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饲喂初乳的量和饲喂时间对犊牛的成活有极大影响。

6. 犊牛在喂乳阶段并不能快速生长,每天只能增重250-400克;而断奶后采食固体饲料才能使肌肉发育和脂肪生长速率更快,每天增重可达700-900克。

7. 犊牛尽早断奶对于消化系统有何影响?答:犊牛尽早断奶可促进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尽早建立瘤胃微生物区系,增强其消化力。

8. 为了使犊牛尽早断奶,从1周令可开始训练其采食优质的青干草。

9. 确定犊牛的断奶时间是根据哪些条件?答:有月令、体重、每日精料摄入量。

10. 犊牛在连续三天吃0.7公斤以上的干物质便可断奶,大多数犊牛在8-11周令断奶。

11. 犊牛大多数致命的腹泻是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

12. 犊牛大多数呼吸道疾病发生在出生后6-8周令期间,与这一时期血液中抗体浓度低相关。

四、育成牛、青年牛管理1. 育成牛性成熟的时期是其体重达到成熟母牛体重的40-50%即11-12月龄。

2. 当育成牛的体重是成熟母牛体重的60%-70%,即16-18个月时,就可以开始配种。

3. 随着育成牛的生长,可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而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4. 3-6月龄犊牛的日粮应含粗饲料40-80%,7-12月龄育成牛的日粮粗饲料含量可达50-90%。

5. 13月龄以上育成牛的瘤胃已具有充分的功能,只喂给高质量的粗饲料就可以满足正常的生长需要。

6. 为了检测育成牛消化器官发育状况,通常是进行体尺测量,育成牛的腹围越大,表示消化器官越发达,采食粗饲料能力也越强。

7. 对于已怀孕的青年牛,过肥会导致难产和产后代谢紊乱发生率高,日粮平衡是避免过肥的一种好方法。

体膘评分是帮助调整其饲喂水平的一个好指标。

8. 青年牛比成母牛更易发生难产的原因是什么?答:①由遗传因素或产期推迟造成新生牛犊过大;②与胎儿体积相比青年牛发育不足,子宫颈过窄;③青年牛过于肥胖,过多的脂肪会影响正常分娩。

9.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青年牛的难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①选择具有低难产率基因的公牛精液;②调整青年牛的生长率以便在产犊时体重达到成熟母牛体重的80-85%;③避免分娩时青年牛患肥胖症或消瘦症。

五、泌乳牛管理1. 成母牛各泌乳阶段的划分为哪5个阶段?答:①干奶期是指干奶--产犊前21天;②围产期指产犊前21天--产犊后15天;③泌乳盛期是指产犊后16天--产后100天;④泌乳中期指产后101--200天;⑤泌乳后期指产后201--干奶。

2. 成年奶牛終生的循环过程中奶牛终生的循环过程中,其中起始阶段是干奶期,末尾阶段是泌乳后期。

3. 泌乳牛日粮中干物质比例小于50%时,会造成干物质采食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

4. 当泌乳牛的营养需要能够满足但干物质需要量不足时,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能力,反而会使障碍增多,其结果是缩短奶牛的寿命。

5. 一般泌乳牛饲料中粗纤维最低限度不应低于13%,钙磷比为1.2-1.5:1。

6. 在泌乳早期的日粮中,NDF为28-32%,ADF为19-24%。

7. 奶牛的泌乳高峰会出现在产后6-10周,而采食高峰出现在产后60-70天,所以会造成牛体失重,为减少产后牛体失重,应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可在日粮中添加3-5%的油脂或棉籽。

8. 奶牛泌乳后期营养需要包括:维持、泌乳、妊娠、增重。

9. 高产奶牛在采食高峰摄取的干物质可高达体重的4%以上。

10. 高产奶牛的精饲料营养浓度要高,粗饲料必须要优质,总日粮要保持稳定。

11. 对于高产牛来说,单靠瘤胃微生物利用日粮降解蛋白质合成菌体蛋白数量不能满足泌乳的需要,还必须供给足够量的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由此才能满足高产奶牛小肠蛋白的需要量。

12. 高产奶牛体型外貌有何特点?答:高产奶牛的乳用特征明显,肺脏发达,鼻孔大,气管长而粗,心脏发达,血管粗而明显,腹围大,并附着有坚强浴盆式的乳房和坚实的蹄腿。

13. 阶段饲养法——为了更好的按高产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将奶牛分成几个阶段进行饲养的方法。

14. 季节饲养法——指奶牛日粮营养水平根据季节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求能最大限度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的饲喂方法。

15. 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利用由现场得到的各种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然后进一步采取相应的育种措施,为选育高产奶牛作依据。

16. 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包括:产奶性能测定、生长发育性能测定、繁殖和抗病性能的测定以及体型外貌线形评定。

17. DHI——牛群改良计划的英语缩写,DHI记录是指生产性能记录,在此主要是产奶性能的各项有关记录。

18. 在DHI生产性能测定中,如果高的体细胞Scc在泌乳早期发生,表明可能有:较差的干奶期治疗、干奶牛或产房的卫生条件太差。

19. 在DHI生产性能测定中,如果泌乳早期Scc很低,但在泌乳期持续上升,表明可能有:挤奶程序有问题或挤奶设备有问题。

20. 在DHI生产性能测定中,当峰值奶量每提高1公斤,相当于胎次奶量一胎牛提高400公斤,二胎牛提高270公斤,三胎以上牛提高256公斤。

21. 在DHI生产性能测定中,合理的乳脂蛋白比范围是:1.12-1.13。

22. 在DHI生产性能测定中,如果乳脂测定小于2.8%、乳脂蛋白比小于1.0、牛只体重增加、精料采食超过体重的2.5%时,表明牛只的瘤胃功能不正常;解决方法有:降低精料喂量、提高粗纤维水平、添加缓冲剂。

23. 在DHI生产性能测定中,如果乳脂测定经常为2.5-3.2%、乳脂蛋白比基本正常、产奶峰值低、牛体消瘦、干物质采食量低时,表明牛只的能量不足、饲料配方不平衡;解决的方法有:平衡日粮、提高饲料质量和能量浓度、增加干物质采食量。

24. 在奶牛的DHI生产性能测定中,持续力是奶牛每月一次的产奶量的比较,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产奶高峰后的持续力应在90-95%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