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合集下载

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忐忑不安结构

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忐忑不安结构

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忐忑不安结构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忐忑不安结构篇1标题:让真情自然流露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让真情自然流露",听起来好像很难哦!不过没关系,我会努力尝试写一写的。

说真的,虽然我才上小学几年级,但是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表达真情实感的事情和经历。

比如说,有一次我考了一个不太理想的分数,心里觉得很难过,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可是爸爸妈妈并没有责备我,而是温柔地安慰我,让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那时候,我真的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疼爱,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再比如说,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玩耍,不小心把球踢飞到了树丛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该怎么把球找回来,这时,小红主动冲了进去,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球找到。

看到她被划破的小手,我们都不由得心疼起来,连连地道歉并且表示感谢。

小红耸了耸肩说:"没关系啦,我们是好朋友嘛,为了大家我当然不介意啦!"当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友谊的可贵,心里阵阵暖意涌上心头。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让我感动流露真情实感的事情,比如老师对我们的耐心教导,爷爷奶奶对我们的疼爱有加,家人朋友之间的关怀互助等等。

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就会被幸福和温暖所充盈。

可是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忐忑不安,无法自然流露真情实感。

比如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或者是面对一些比较生疏的人,我就会觉得非常拘束,怕说错话做错事,情不自禁地紧张起来。

有一次在学校的才艺表演时,我被安排朗诵一首诗歌,虽然我平时在家里背诵得很溜,但是一站到台上,我就手足无措,紧张得要命,结结巴巴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最后只能黯然退场,当时我觉得非常难为情,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再比如有时候,和家长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是碰到一些不太熟悉的长辈或者老师,我就觉得无话可说,整个人都僵硬起来。

就连打个招呼、说声"您好"都会感到无比拘谨,完全失去了自然表达的能力。

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教案

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教案

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诗歌散文,能够了解作者自然而然地表达情感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2.能够理解和感受自然与情感的交融,积极体验诗歌散文带来的美好情感。

3.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自然情感的流露让学生阅读《草》和《钓船》两篇文章,并分析其中自然情感的流露。

启发学生思考自然情感与人类情感的联系,了解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字中的意境和情感,理解作者自然而然地表达情感的精妙之处。

2. 自然与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分析《童年》和《山中》两篇作品,探究自然与情感如何相融合,如何在文字中得到体现。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散文中的语言、节奏和音韵,学习如何将情感自然地融入到写作中。

3. 自然象征的应用让学生阅读《对联》和《风中的辉煌》两篇文章,了解象征的概念及其在诗歌散文中的运用。

学习怎样将自然元素与情感象征相结合,让情感更加鲜明,让文字更加饱满。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习和分析本单元的诗歌散文,能够让学生对自然与情感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等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对课文的运用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水平。

同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于自然、情感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世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恩之心。

以上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能够给老师们带来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掌握自然而然地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美好情感和人文素养。

第二单元作文范文

第二单元作文范文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指导作文要求:以《一件令我的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让真情自然流露的作文。

●范文一:一件令我歉疚的事那目光温柔得像水,让你深陷进去,即使再无情的人都会驻足。

就是那一次,我感受到……(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云彩像依恋着什么,带着轻柔,还在挽留那轮红日,霞光倚山,渲染了半边殷红。

(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霞的美,暗示天色已晚,衬托“我”想要赶回家的急切心情。

)这时候,我和妈妈从外婆家出来。

我跺着脚侧头抗议:“妈妈,您快点儿,快点儿,我还要看我昨天没看完的小说呢,都五点了。

”(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想快点回家的情态,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

)妈妈的步子简直就是拖泥带水。

我急不可待,极不耐烦。

那部小说,它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简直不能自已。

我抢过妈妈手上的包:“我帮您,您快点儿!”妈妈瞥了我一眼,竟站住了,我不理解,怔怔地瞧着她,她说:“你回头看看,外婆还在张望吗?”我连忙回头。

说实话,我只想着我那小说了,压根就没注意外婆。

那曲折乡间小路的尽头,外婆那花白头发、腰间系着围裙、手里拿着未剥完的豌豆,还有脚上踏着绵软的拖鞋的形象,映入我的视野。

她身后是一片绚烂的绛红,但添加了金黄色的柔情,因而有了一丝凄凉,几分孱弱,些许挽留。

(外貌描写和景色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目送“我们”离开的形象,表现了外婆的衰老、孱弱和对“我们”的依依不舍之情。

)我愣了愣,随后微微伸出手,打算再次告别,但我的手顿住了。

我与外婆相距甚远,但我仿佛能看清外婆那默默注视像两口深井的眼。

那目光温柔得像水,没有穷尽,但有一些微微的孤独与忧伤。

(比喻,把外婆的眼比作深井,目光比作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年老衰弱、眼窝深陷但目光温柔的特点,表现了外婆的孤独、忧伤和对亲情的渴望、依恋,表现了“我”的哀伤与自责。

)这默默的注视,任谁见了都会停下匆匆的脚步。

我不知所措起来,微探了身向妈妈,心头颇有悔意,妈妈不语,只微微含了笑仿佛说:“这下懂了吧!”我呆呆定了一会儿,外婆朝我挥了挥手,我侧身随着妈妈缓步前行。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精品优质ppt课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精品优质ppt课件
快”,向我们介绍了暑假到乡下外婆家抓蚱蜢的故事。 文中作者具体描写自己和表哥一起抓蚱蜢的过程。这 一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同时运用心理描写,完整地再 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把这一天玩得真“畅快”的情 感充分表达出来。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好词好句
抒发真情
春风化雨 抑强扶弱 两肋插刀 舍己为人
投桃报李 急公好义 无微不至 先人后己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范文评析
看到表哥抓到大蚱蜢,我既羡慕又嫉妒。 哼,有什么了不起,等会儿我要抓一只比你更 大更肥的蚱蜢给你瞧瞧。这时一只大蚱蜢出现 了,我急忙像饿狼见到了食物似的猛扑上去, 可是,蚱蜢没抓到,我倒是摔了个“狗啃泥”。 表哥看到我这副狼狈的模样,心疼地说:“摔 到了没有?小蚱蜢机灵得很,只有在它的后面 ‘偷袭’才行。”听了表哥的话,我的脸羞得 通红,原来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仔细观察,掌 握窍门才行啊,我一定要把我这粗心急躁的老 毛病改一改啦。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导入新课
你有过 这些感受吗? 是什么事情 使你产生了 这样的感受? 说一说。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畅快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惧怕
一个人走夜路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忐忑不安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高兴
考试得了 100分。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愧疚
受到老师 批评。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通过细节和动作的描写,以时光飞逝的真实情景, 写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无奈。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看,小明抓到了一只 蚱蜢,你能通过细节和动 作描写来表现他高兴的心 情吗?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小明轻轻地弯下了腰, 看准了一只蚱蜢,猛地用 双手一捧,就抓到了一只 又肥又大的蚱蜢。瞧他那 眉飞色舞的神情,还吹起 了口哨,好像孙悟空当上 了齐天大圣似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1.《故乡》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1.《故乡》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课《故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故乡》是人教2003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中的讲读课文,是荷尔德林代表作之一。

诗歌以“我”的口吻,展开内心的独白,倾诉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对故乡的向往。

在一种“平静的回忆”中,在“痛定思痛”中,结合了对故乡的热爱,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

诗人如何展开自己的情感空间,如何使“抒情”的境界更为开阔、深沉,是讲解此诗的重点。

学习这首诗歌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品质。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诗歌比较热爱朗读,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基本理解诗歌表面意思。

但对外国诗歌尚且陌生,以前尚未接触荷尔德林的作品,相关鉴赏能力受局限,因而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有待共同探究和教师的点拨引导。

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理解诗歌句意,理解现代诗语句与小说散文语句的不同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理清诗歌结构及每节层次间关系。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感悟诗歌的独白手法和波浪式情感表达。

体味诗人借群山、河岸、森林来抒情的形式,感受诗歌音韵美感与情感意蕴。

4、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体会现代诗歌特点,结合传统文化融入乡愁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故乡的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五、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抒情技巧及诗中蕴含的哲理。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视听结合法。

七、教学策略1、教学理念:阅读外国现代诗,品味诗歌语言,领悟作品的情感内涵与哲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2、阅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辅助等手段3、个性化解读作品,调动学生运用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八、教学过程:1、导入(目标是以“乡愁”情怀熏陶学生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情感交流:同学们,你们想家了吗?将来你如果在大城市甚至国外工作,文安就是你的故乡,到时你会更想故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2)-优质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2)-优质课件

①用“各 种各样的味道” 衬托出“悔恨 的滋味”,既 点题,又引出 下文的故事。
那是去年冬天,大雪纷飞, 寒风刺骨。我好不容易挤上公交 车,目光搜寻到一个空座,急忙 冲过去,一屁股坐了上去,心里 暗自庆幸不已。不一会儿,又挤 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 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弓着身 子挪了过来。②

窜,我逃也似的下了车……
运用夸张的 修辞手法, 突出了“我” 万分悔恨的 情感。
总评:本文采用倒叙的写作方式,真实 地回忆了“我”坐公交车的一次经历,细腻 地刻画了“我”要不要让座的心理过程,真 实流露出“我”从难为情、矛盾、不安,到 最后无比悔恨的情感,引人共鸣。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2/102021/2/10Wednesday, February 10, 2021
。2021年2月10日星期三2021/2/102021/2/102021/2/10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2月2021/2/102021/2/102021/2/102/10/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2/102021/2/10February 10, 2021
②描写 老奶奶的外 貌和动作, 为下文老奶 奶特别需要 有人让座做 铺垫。
一开始,我还想学着电视里
演的那样,主动给老人让座。可
是我迟迟没有站起来,因为车上 的人这么多,让座后就不可能有 座位可坐了。虽然给别人让座是
③“我” 的第一次心 理斗争,符 合小学生的
好事,可是做起来却感觉很别扭, 心理特点,

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教案

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教案

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教案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三维目标1认真朗读,体味诗歌中的真情。

2把玩揣摩,领会把握诗歌的各种抒情形式。

3学会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体验中完成对诗歌的把握。

单元解读本单元选了一批抒情性较强的诗作,这可以帮助我们纠正对“抒情”的简单化理解。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并非意味着不加修饰地“乱写”,而是展示多彩的情感表达途径,深入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破析其独具的匠心。

《故乡》《不是死,是爱》采用的是独白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展开,在情感表达上富于变化,一波三折,曲折地演绎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当你老了》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将时间拉后几十年,在一个虚构的场景中,对着已经衰老的恋人喃喃低语。

《西风颂》《秋颂》则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不同之处是:前者上天入地,在场景的快速转换中,赞颂西风的伟力;后者则细腻地刻画了秋天诸多丰收的景象,传达出富足、喜悦的情感。

而同样采用“客观化”的抒情方式,《狗之歌》以叙事的笔法写情,从一只母狗的不幸故事中,同样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波。

话题引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尽管情的种类不同,但情总归是一种深情。

情到深处让人痛。

品味诗歌中的情,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披情入,在双方共鸣中体味情的升华。

而与中国古代抒情诗有异的是,贯穿西方抒情诗始终的基本情感是自我情感。

虽然这种自我情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是偏重感性。

西方抒情诗的自我情感决定了诗的题材偏重内在心灵性。

本单元所选诗作,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这一切将带给你美的享受。

学习这个单元,要进一步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意感受,品味诗歌的语言,更要展开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创造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问题导引1《故乡》是一首爱情诗,它在境界上与一般情诗有何不同?答案:诗人没有止于诉说个人的痛苦,也没有过多地宣泄情绪,而是在一种“平静的回忆”中,在“痛定思痛”中,结合了对故乡的热爱,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教学设计

让真情自然流露1.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写完之后,能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直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有的通过细致的叙述表达情感。

上节课,我们用几句话表达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今天,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经历,把它写成一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板书:让真情自然流露二、回忆经历,拓展思路。

1.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都有哪些情感体验,用一个词说一说。

(学生自由交流)2.教师展示表示情感的词语。

畅快感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激动盼望欣慰……惧怕愤怒难过追悔莫及忐忑不安愧疚沮丧……3.给这些词语归类,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

(表示“好”与“不好”)三、联系生活,思考题材。

1.生活中你有什么令你难忘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回忆生活。

2.说说是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

3.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四、交流感受,总结写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

2.各抒己见,细说自己的感受。

(1)同桌互相说一说: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

(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3.教师点评总结。

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写作方法指导:(1)精描细绘见真情。

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细节,发挥想象,适当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展现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

(2)万事求实显真情。

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如实记录、叙述这些事情,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

(3)直抒胸臆见真情。

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打动读者。

(4)巧妙地安排结构。

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三维目标
认真朗读,体味诗歌中的真情。

2把玩揣摩,领会把握诗歌的各种抒情形式。

3学会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体验中完成对诗歌的把握。

单元解读
本单元选了一批抒情性较强的诗作,这可以帮助我们纠正对“抒情”的简单化理解。

“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并非意味着不加修饰地“乱写”,而是展示多彩的情感表达途径,深入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破析其独具的匠心。

《故乡》《不是死,是爱》采用的是独白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展开,在情感表达上富于变化,一波三折,曲折地演绎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当你老了》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将时间拉后几十年,在一个虚构的场景中,对着已经衰老的恋人喃喃低语。

《西风颂》《秋颂》则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不同之处是:前者上天入地,在场景的快速转换中,赞颂西风的伟力;后者则细腻地刻画了秋天诸多丰收的景象,传达出富足、喜悦的情感。

而同样采用“客观化”的抒情方式,《狗之歌》以叙事的笔法写情,从一只母狗的不幸故事中,同样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波。

话题引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尽管情的种类不同,但情总归是一种深情。

情到深处让人痛。

品味诗歌中的情,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披情入文,在双方共鸣中体味情的升华。

而与中国古代抒情诗有异的是,贯穿西方抒情诗始终的基本情感是自我情感。

虽然这种自我情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是偏重感性。

西方抒情诗的自我情感决定了诗的题材偏重内在心灵性。

本单元所选诗作,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这一切将带给你美的享受。

学习这个单元,要进一步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意感受,品味诗歌的语言,更要展开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创造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问题导引
《故乡》是一首爱情诗,它在境界上与一般情诗有何不同?
答案:诗人没有止于诉说个人的痛苦,也没有过多地宣泄情绪,而是在一种“平静的回忆”中,在“痛定思痛”中,结合了对故乡的热爱,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

2关于《西风颂》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解读,你的意见呢?
答案:《西风颂》是借助对西风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英国工人阶级运动摧枯拉朽的革命力量的赞颂。

(或:诗人赞
颂了季节转换之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的力量,一种自然中蕴涵的破坏与创造的激情。


3如何理解《当你老了》之中的“炉火”意象?
答案:首先,过去的政治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成为往事,在炉火旁打盹、阅读,不止是幻想中晚年生活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到来;其次,“炉火”投射出一个朦胧的世界,这就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另外,“炉火”又象征了爱情之火并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的长夜,仍然在诗人的心中燃烧。

4比较《狗之歌》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意象选择、抒情方式上的异同。

答案:《狗之歌》一诗中,诗人避开了常规的抒情方式,摒弃咏叹、独白等手段,而侧重于细节的营造,借此传递出母狗对子狗的深情,读来哀婉动心,催人泪下。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献给“母亲”最真诚的颂歌,它的“自传性质”,决定了诗中极少用比喻意象,而纯以描述性意象为主。

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坟墓”“瓦菲”“园地”等,如“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等,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品格与她的悲惨命运就在这琐碎意象的不经意择取中凸现出来,表达出诗
人对大堰河的赞美和对不合理世界的反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