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疾病X线阅片[专家资料]
脊柱相关疾病X线片表现

脊柱相关疾病X线片表现发表时间:2012-03-21T10:29:30.7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兴伟[导读] 钩椎关节错位:正位片见错位椎体侧摆,相邻椎间钩椎关节偏歪不对称,病程长者见钩突变尖。
张兴伟(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 165300)【关键词】脊柱相关疾病 X线颈椎相关疾病X线片表现1.寰、枢椎错位的X线片表现:开位片中寰椎两侧的侧块不对称;寰齿侧间隙及寰、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寰、枢椎外侧缘或其关节面的内侧缘左右不对称;齿状突轴线与寰椎的中轴线不重叠,二轴线互成夹角或有分离;枢惟棘突偏离齿突中轴线。
侧位片寰、枢前间隙成人>2mm,小孩>3mm。
2.倾位或仰位式错位:侧位片见椎体棘突间距不等,上宽下窄为仰位错位,而下宽上窄为倾位错位,如果再加上寰椎旋转,就出现混合式错位。
正位片见倾位错位椎的棘突与上椎棘突之距离变窄,与下椎棘突距离变宽;而仰位错位时棘突变化则相反。
3.左右旋转式错位:正位片见棘突偏向移位一侧,棘突中线不在脊柱棘突连线之上,该侧椎板外缘至棘突间距变窄,对侧增宽,两侧的钩椎关节间隙不对称,侧位片见错位椎体双边、双突影,或椎体后缘连线中断,成角或反张。
斜位片见椎间孔内钩椎关节或后关节移位而致椎间孔变形变窄。
4.侧弯侧摆式错位:正位片见颈轴侧弯,或相邻两椎间钩椎关节不对称(侧摆),病程长见钩突变尖。
5.前后滑脱式错位:侧位片见错位椎体后缘连线中断,上一椎体向前或向后滑脱。
6.混合式错位:兼有上林2种或2种以上者。
7.钩椎关节错位:正位片见错位椎体侧摆,相邻椎间钩椎关节偏歪不对称,病程长者见钩突变尖。
斜位片见椎间孔变形缩小,椎间孔前壁由卵圆形变成阶梯状(椎间孔前壁由钩椎关节组成,后壁由后关节组成,后壁由卵圆形变为阶梯状为后关节错位表现)。
8.后关节滑膜嵌顿:侧位片见错位椎间关节和椎间隙后缘增宽。
9.颈曲变直、反张、成角,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齿突后缘最上点与颈7后下缘点连线所成的弓和椎体后缘连线间最宽之距离正常为12mm±5mm,此值小于7mm为变直,变为负数是反张。
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精)ppt课件

• 3后突畸形;为脊椎结核常见征象,可伴有
侧弯,通常多见于少年儿童的胸椎结核, 因病变广泛,多数椎体受累所致。 • 4冷性脓肿;病椎周围软组织中的干酪性脓 肿,表现为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宽,并呈弧 形前突。冷性脓肿较久的可有不规则钙化。• 5死;较少见,有时见于脊椎中心型结核,
表现为砂粒状死骨。病理性压缩骨折的碎 骨片多见于椎体前方。若破坏引起骨内小 动脉栓塞,或骨膜下脓肿广泛破坏了骨膜 血管,可造成椎体大部分缺血,表现有相 对密度增高。
位,可分为;中心型 〈椎体型〉,多见于 胸椎,锥体内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骨缺损区, 边缘不清可有小死骨。进一步破坏和脊柱 承重的关系,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 • 《2》边缘型〈椎间型〉,腰椎结核多属于 此型。破坏开始于椎体的上下缘,病变向 椎体和椎间盘侵蚀蔓延,是椎体破坏扩大, 椎间隙变窄。
• 《3》韧带下型《椎旁型》见于胸椎常见于
脊柱结核X线的表现
• 是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的,约占40/-50/, •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进年来60岁以上人脊
• 椎结核的比列呈上升趋势。
• 临床上-、大多数病人发病隐袭,病程缓 • 慢,症状较轻 。有的病人脊柱已成畸形, • 但仍能从是劳动,全身症状有低热,食欲 • 差和乏力 。
• [影象表现] • X线、 • 1骨质破坏; 〈1》依据骨质最先破坏的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感谢您的观看
• CT与X线相比〈1〉能更清楚地显示骨质破
坏,特别是较隐蔽和较小的破坏,但不具 特异性: • 〈2〉可更容易和更多的发现死骨: • 〈3〉平扫结合增强检查可帮助了解脓肿位 置及大小,与周围大血管、组织椎管的关 系: • 〈4〉显示椎管内受累的情况,如脊膜、脊 髓程度和范围。
脊柱疾病阅片要求

椎管狭窄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椎管的矢状径和骨 化灶厚度的关系,间接地显示了脊髓的受压情况。
以30%-40%为界限。 CT扫描更精确。
OPLL的椎管狭窄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划线目的:主椎间隙开角差> 10-15度,或过伸过屈位相邻椎体间位移≥34mm。
椎间角度差和椎体间位移差
腰椎管狭窄
1.绝对型:即椎管的中央矢状径 小于或等于10mm者,为绝对型 椎管狭窄。 2.相对型:即椎管的中央矢状经 小于或等于10~12mm者较多。 3.混合型: 总之中央矢状径小于11.5mm 肯定为病理现象。如腰椎管的头 侧或尾侧的中央矢状径比值大于 1则为异常现象(头尾正常时中 央矢状径之比值小于1)。 横径:即椎弓根最大距离, 平均值为23mm。其正常值下限 为13mm(X线照片为15mm)。
Cobb角 主弧 次弧 结构弯 非结构弯
端椎、中立椎、稳定椎
端椎(EV):弧度头侧和尾 侧倾斜最大的椎体。
中立椎(NV):主弧顶部 以下最头端的椎体,其椎弓 根在椎体X线影像中是对称 的。
稳定椎(SV):最先被 CSVL平分的椎体,与椎体距 心相差不超过5mm。
稳定区:从双侧腰骶小关节 间隙向上作两条垂直线,其 向上的延长线之间的区域。
正常范围大约在12±5毫米范围内。大于17毫米为 曲度增大,小于7毫米为曲度变直,曲度后凸者为 “反张”,同时存在两个曲度呈“S”形者为“双 弧”改变。
颈
椎
生
理
曲 12mm
度
的
-10mm
测
量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以C2椎节为最多,其次为C4和C6,一般2-5个椎 节为最常见发病数,平均为三个椎节。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负数或>38 上弓下直
颈椎椎体倾斜度测量法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 在所需测量椎体的下一个椎体上缘作CD连线,并与AB线平行, 将倾斜的椎体下缘作 EF连线,EF线与CD线相交角度,为该椎 体倾斜度。
颈椎旋转棘横线测量法A、棘突,B、C、左右横突,正常AB 线等于AC线,如不相等,则椎体旋转。
运算公式:
S弓形
r2
360
1 Lh 2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颈曲(A.为寰椎棘突基底部下缘, B.为C7后 下缘)。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A.为T12后下缘,B.为S1后上缘),r.为半径 α.为圆心角 L.为AB弦长 h.为圆心至AB的垂直 距离
例如:颈曲面积:
S弓形
3.14 15.82 50 360
脊柱侧凸Ferguson测量法
脊柱侧凸Cobb测量法
腰骶角测量法(水平角)正常为30o~42.5o左右。
腰骶角测量法(轴交角正常为130o左右 )
腰椎滑脱测量法 (将下一个椎体分为4度,上椎体向前移动度为滑脱度,
左图为1度,右图为2度。)
寰枢关节错位侧偏型,寰枢关节腔右宽左窄,提示齿状突侧偏。
颈曲阶梯状错位的测量线
显示上一椎体前移4mm
常规正位片双侧钩椎关节对称,无侧弯
钩突关节不对称 (正位相显示颈3-4间双侧钩突关节不对称)
双边双突征
(颈椎侧位片,可见颈2、3、4小关节呈双突影(双边),说明颈4以上轴向旋转。)
双边双突征 侧位片自颈5以上及颈7以下均为纯侧位相,但颈6下关节突呈清晰之 双突影。说明颈6单个轴向旋转。
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不全
骶椎裂
第5腰椎有Schmerl结节(线条所指)
【医学PPT课件】脊柱疾病X光片阅片要求共49页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脊柱疾病X线阅片PPT课件

全脊柱左右Bending像
Fulcrum像(支点像)
Traction像(牵引像)
脊柱冠状面平衡
• 正常情况下C7CL和 CSVL应该重叠。 • 失平衡程度:A-B。
脊柱侧凸划片
• 端椎、顶椎、稳定椎、 中立椎、稳定区 • Cobb角 • AVR、AVT、TS • C7VL、CSVL • Risser征
• 全脊柱正侧位
• 全脊柱左右Bending像,有后凸的还要有前后 Bending像:评价弯曲的椎间隙的活动度;确定 下固定椎;预测脊柱的柔韧度。
• Fulcrum像(支点像):易于操作,重复性好, 能真实反映侧弯的僵硬程度;预测侧弯的矫正 度数;对僵硬的侧弯患者更为有效。
3.混合型:
总之中央矢状径小于11.5mm 肯定为病理现象。如腰椎管的头 侧或尾侧的中央矢状径比值大于1 则为异常现象(头尾正常时中央 矢状径之比值小于1)。
横径:即椎弓根最大距离,平 均值为23mm。其正常值下限为 13mm(X线照片为15mm)。
脊柱骨折
椎体后 凸角30 度
椎体 压缩 比 AB =A/ B
AB
颈
椎
生
理
12m
曲
m
度
10m
的
m
测
量
OPLL的椎管狭窄率
• 划线目的:主要为了解有无不稳,有无狭窄,用于指导治疗。 • 不稳的标准:过伸过屈位椎间隙开角差>10-15度,或过伸过屈位相
邻椎体间位移≥3-4mm。
椎间角度差和椎体间位移差
• 1.绝对型:即椎管的中央矢状径 小于或等于10mm者,为绝对型椎 管狭窄。 2.相对型:即椎管的中央矢状经 小于或等于 颈椎病
脊柱影像X线解剖

X线平片可以测量椎间隙的高度,对于椎间盘突出、椎间隙狭窄等 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
新技术在脊柱影像中应用前景探讨
1 2
数字X线成像技术
数字X线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丰富的 图像后处理功能,能够提高脊柱影像的诊断准确 性。
计算机辅助诊断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脊柱影像进行 自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生理曲度
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分别是颈 曲、胸曲、腰曲和骶曲,这些生 理弯曲对于维持身体平衡和减轻 震荡有重要作用。
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
椎间盘
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 髓核构成,具有连接、支撑和缓冲作 用。
关节突关节
位于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之间,属 于滑膜关节,具有稳定脊柱和限制脊 柱过度运动的作用。
3
三维重建技术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脊柱的 三维结构,对于复杂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
提高脊柱影像X线解剖认识重要性
提高诊断准确性
深入了解脊柱影像X线解剖知识,有助于医生更加准确地 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指导临床治疗
对于脊柱病变的治疗,准确的诊断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因此,提高脊柱影像X线解剖认识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 有重要意义。
03
正常脊柱X线表现及特点
正位片表现
椎体形态
呈长方形或正方形,边 缘清晰锐利,高度正常
。
椎间隙高度
正常椎间隙高度均匀一 致,与相邻椎体高度相
等。
棘突位置
居中,两侧横突对称。
附件结构
清晰可见,无骨质破坏 或增生。
侧位片表现
生理曲度
正常脊柱具有生理曲度,颈椎 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
正骨脊柱影像阅读(附图)

正常腰椎矢状位MR T1
正常腰椎矢状位MR T2
腰椎MRI正中矢状位T1WI、T2WI、马尾T2WI、椎间孔T1WI
腰3/4椎间盘轴位MRI
三、变异和畸形
• ㈠脊椎融合
• 胚胎时期间叶的原椎分节障碍所致
• 完全性、椎体或椎弓部分融合 • 椎体总高度不变 • 椎体形态改变
C5\6融合
㈡移行椎
正常颈椎五位片
颈椎斜位片:45度斜位片,观察椎间孔
颈椎X光片,张口 位 1、齿突, 2、寰枢之外侧块, 3、寰枢关节, 4、枢椎之椎体, 5、第3颈椎
颈椎CT
颈椎CT:椎间隙平扫 1.拿正CT片,确定为颈椎,核对日期姓名 2.描述词:骨窗-软窗;高密度-低密度;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层。 3.整体:一看定位片,确定扫描层面; 二看纵切窗,了解大体形态; 三看小窗口,看细微结构; 四骨软窗对比;横纵切对比。 4.阅片重点:椎间盘、韧带、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横突孔
• 长T1短T2—骨质硬化
颈椎黄韧带增厚
四、椎间盘突出
1.椎间盘突出X片
X线—不能做出诊
单一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2.椎间盘突出CT
• CT –椎间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 –髓核游离于硬膜外,呈软组织密度
–硬膜外脂肪影不对称或消失
–硬膜囊受压变形 –神经根受压移位
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突出
• 脊柱分节错误 • 椎骨总数不变,某节段数目增加或减少,另一节段相应的 减少或增加 • 常见为腰5骶化 –可仅为横突部或横突和椎体均骶化 –横突宽大与骶椎形成假关节 –单侧者可引起腰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
腰椎骶化不全
㈢脊柱裂
• 两侧椎弓不愈合所致---显性、隐性 • 椎板部分或全部缺如,棘突畸形或缺如 –铡刀棘突—脊柱裂上位棘突过度发育与其下方的棘突融 合。 –可压迫脊膜或神经组织而引起下腰痛和活动障碍 –棘突游离—棘突借韧带或软骨与椎板相连 • 显性脊柱裂—椎管内容物膨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知识
10
பைடு நூலகம் 颈
椎
生
理
曲 12mm
度
的
-10mm
测
量
行业知识
1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以C2椎节为最多,其次为C4和C6,一般2-5个椎 节为最常见发病数,平均为三个椎节。
椎体后凸角:伤椎上下终板交角 伤椎所处曲段后凸角:见前。
行业知识
25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角30度
椎体压缩比 =A/B
A
B
行业知识
26
脊柱侧凸划 片
端椎、顶椎、稳定椎、 中立椎、稳定区
Cobb角 AVR、AVT、TS C7VL、CSVL Risser征
行业知识
27
X光片检查
全脊柱正侧位 全脊柱左右Bending像,有后凸的还要有前后
总之中央矢状径小于11.5mm
肯定为病理现象。如腰椎管的头
侧或尾侧的中央矢状径比值大于
1则为异常现象(头尾正常时中 央矢状径之比值小于1)。
横径:即椎弓根最大距离,
平均值为23mm。其正常值下限 为13mm(X线照片为15mm)。
行业知识
16
行业知识
17
Posner等(1982)作生物力学测试: 在腰椎任一节段的静态X线侧位片上,矢状面移
行业知识
4
颈椎病
颈椎不稳(Cervical instability)的标准:椎体后缘 连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的连线的交点至滑移椎体后 缘之间距离≥2mm或椎体间成角>11度或椎体滑移 (向前向后)达到2-3mm为不稳。 动力性拍片:椎体间角度>11°,相对移位>3.5 mm,以体重1/3重牵引下椎间隙>1.7 mm。
狭窄率:侧位普通X光片上,最大骨化块的前后 径与同一平面椎管矢状径之比。
椎管狭窄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椎管的矢状径和骨 化灶厚度的关系,间接地显示了脊髓的受压情况。
以30%-40%为界限。 CT扫描更精确。
行业知识
12
OPLL的椎管狭窄率
行业知识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划线目的:主要为了解有无不稳,有无狭 窄,用于指导治疗。
度或>40度为不正常; T10-L2(或T11-L1):0-20度,
≥20度为后凸; L1-L5:25-50度或30-60度。
行业知识
3
常见疾病的划线
颈椎病
划线目的: 了解有无颈椎失稳; 有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有无生理曲度的改变。 标准颈椎侧位片上:可清晰地显示椎管矢状径的 前后界限。椎体后缘出现双边或关节突出现双突 说明投照位置偏左或偏右斜。
8
PAVLOV比值:椎管 中矢径B/椎体中矢径 A=0.64。
AB
行业知识
9
颈椎生理曲度
记录椎体曲线是僵直、反张、局部反张、S型还是 反S型。
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 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 后上缘至第7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 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
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HD): 上位椎体后缘相对于其下位椎体后缘的水平位移 即椎体水平位移。
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AD),即 相邻椎体上下缘延长线之交角。
行业知识
5
椎体水平位移
行业知识
6
椎体角度位移
-12度
0度
行业知识
骨化后凸角的测量:对于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行后 路减压手术的患者,在MRI的正中矢状面上找到 骨化的最高点,从拟减压头端椎上缘向骨化最突 点做一直线,再从拟减压尾端椎后下缘向骨化最 突点做一直线,两直线的夹角为骨化后凸角。
行业知识
23
行业知识
24
脊柱骨折
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前缘(或中部)/椎体 高度
不稳的标准:过伸过屈位椎间隙开角差> 10-15度,或过伸过屈位相邻椎体间位移≥34mm。
行业知识
14
椎间角度差和椎体间位移差
行业知识
15
腰椎管狭窄
1.绝对型:即椎管的中央矢状径 小于或等于10mm者,为绝对型 椎管狭窄。
2.相对型:即椎管的中央矢状经 小于或等于10~12mm者较多。
3.混合型:
行业知识
21
滑脱角:矢状面上L5椎体下缘所在直线和S1后缘垂 直线的夹角,>25度易进展。
行业知识
22
胸椎黄韧带/后纵韧带骨化症
病变部位后凸角度的的测量:采用Cobb法测量 MRI正中矢状面(或胸椎侧位X光片)上拟减压节 段胸椎后凸角度,即拟减压范围头端椎上缘延长 线的垂线与尾端椎下缘延长线的垂线相交所形成 的角。
7
椎管矢状径
椎管矢状径:为椎体后缘至棘突基底线的 最短距离。凡矢状径绝对值小于12mm属发 育性颈椎管狭窄,绝对值小于10mm者属于 绝对狭窄。
划线要求:起自椎体后缘中点至两侧椎板 接合部的最近一点的连线。不受椎体后缘 骨刺的影响。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椎管中矢径B/椎体中 矢径A≤0.75。
行业知识
位>4.5mm,或大于椎体前后径的15%时可认为潜 在不稳。矢状面相对成角>22 °,也可能存在异 常或潜在不稳。 在动态屈伸位 X线片上矢状面滑移>4.5mm或或椎 体前后径的15%应考虑存在异常或潜在不稳,在 动态X线片上,矢状面旋转范围L 1 ~L4 >15 °, L4 ~L5>20°, L5~S1>25°也应考虑存在异常 或潜在不稳。
脊柱疾病X光片 阅片要求
行业知识
1
划线基本原则
线尽量少而短,既要达到划线的目的,又 要不影响阅片;
尽量清晰,每节椎体标上数字; 可标上性别、年龄及姓名(拼音简称) 拍片时的体位及片的类型
行业知识
2
正常脊柱的生理曲度角 度
前后位为0度,>10度为侧弯; 侧位:
颈椎生理曲度: T2-T5:0-20度,≥20度为后凸; T5-T12:10-40度或20-40度,<10
行业知识
18
行业知识
19
行业知识
20
腰椎滑脱症
滑脱分5度:以上一椎体前移距离占下一椎 体前后径的百分比来确定。
1度 0-25%;2度25-50%;3度50%-75%, 4度75%-100%;5度>100%(又称脊椎脱 离,spondyloptosis)。
描述滑脱的指标:滑脱百分率;滑脱角; 骶骨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和腰椎指数。
Bending像:评价弯曲的椎间隙的活动度;确 定下固定椎;预测脊柱的柔韧度。 Fulcrum像(支点像):易于操作,重复性好, 能真实反映侧弯的僵硬程度;预测侧弯的矫正 度数;对僵硬的侧弯患者更为有效。 Traction像(牵引像):可提供脊柱侧凸牵引 复位的全貌;适用于神经肌肉功能有损害的患 者;适用于评价躯干偏移和上胸弯;可估计下 固定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