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柱X线读片
X线解剖

X线解剖(绝版收藏) [图片]∙分享∙已转载成功∙复制地址∙转播到微博∙..赞赞取消赞转载自赵宇泽 2011年08月28日 08:27 阅读(18)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字体:大▼o小o中o大这个真的很棒!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24个字母(A-X)系统读片法,可以减少漏诊。
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A(Airway)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过,气管有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
有无支气管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压迫、狭窄、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B(Bone)肋骨距是否某侧缩窄,肋骨有无缺损,如第一肋骨上缘缺损,有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
第7~9肋骨下缘缺损示主动脉狭窄,见于儿童先天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可见左肋下缘缺损。
咳嗽所致骨折,可见于6~9肋,第7肋腋后线可见叉形肋。
鸽胸与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相关,也见于儿童哮喘症或脊柱侧凸严重时伴通气功能降低者。
骨脱钙可见于类固醇治疗患者、老年、肾病、或其他代谢病者。
C(Cor)心脏右缘有两弓,左缘有四弓。
右两弓消失见于漏斗胸、右中叶萎缩、肺炎。
形状变化或心脏扩大,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D(Diaphragm)膈肌右高于左半个肋间隙,一侧高,考虑胸部肿瘤、纤维组织牵拉、膈下脓肿。
半侧膈肌升高考虑外伤、中风、颈部感染或肿瘤、肺炎或放射治疗后。
右侧可见膈肌伴弯刀征。
医学.教育网原。
创E(Esophagus)食管位于气管右,若有空气液面,考虑食管不能松驰或狭窄。
F(Fissures)肺裂将各肺分为各叶,左右各有一斜裂,右侧有横裂,斜裂下端止于膈肌,决不止于前胸壁,有异常时示有病变。
G(Gastric bubble)胃泡在左侧,若在右,考虑内脏转位,胃泡不见,考虑食管不能松驰。
胃泡在心右可能为膈疝。
H(Hila)肺门移位示肺部分萎缩、过度充气等,肺门区扩大可能是肺癌转移、肺内感染、免疫疾病或结节病。
I(Interstitium)间质性浸润分两型,间质型看上部心前区,下部可因妇妇女乳房影加重。
脊柱基本影像解剖

精选ppt
64
精选ppt
65
精选ppt
66
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 中央型、旁中央型、 椎间孔型、椎间孔外侧型 ; 椎间盘脱出的特殊类型:纵向型 中央型:许莫氏结节 边缘型: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精选ppt
67
£髓核脱水变硬,在垂直外力的作用下, 通过变薄的终板突入椎体,形成Schmorl 结节或是椎间盘组织断裂的软骨板向上、 下方向疝入椎体形成的软骨结节
精选ppt
37
4、颈5~6椎间盘层面
椎间盘的前方见颈5椎体的前下缘,后方见颈6 椎体的后上缘,两侧见颈6椎体的钩突,钩突后外 方为椎间孔,椎间盘的后缘是颈5~6的关节突关 节,颈6椎体的上关节突位于前方,颈5椎体的下 关节突位于后方。椎间孔内充满脂肪,其中有神 经根影。
精选ppt
38
颈椎前曲,椎间盘前部较后部稍厚,后 外侧受到钩突的限制,椎间盘的边缘和 相邻椎体的边缘一致 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的椎体钩突,与上 位椎体的前后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 又称Luschka关节 颈椎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穿行
精选ppt
58
精选ppt
59
精选ppt
60
精选ppt
61
分度标准:
Ⅰ度:椎间盘膨出不超过椎体后缘2mm, 硬膜囊前脂肪间隙存在或无明显改变者, 为椎间盘的正常活动范围,属正常变化。
Ⅱ度:椎间盘膨出超过2mm,硬膜囊前脂 肪间隙消失,而硬膜囊无明显受压变形者。
Ⅲ度:椎间盘膨出超2mm,硬膜囊前脂肪 间隙消失,并压迫硬膜囊,但神经根无明显受 压变形者。
精选ppt
35
颈5椎体
横突孔
棘突
精选ppt
36
3、颈5椎间孔上部层面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ppt课件

颈椎侧弯测量法。A、正常:正常ECD角=FCD角约10度, GCD角=HCD角约15度;
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经第7椎棘突作CD垂线并 与AB线成90度角,然后取上部颈椎颈3、4横突分别作EFGH点。
侧弯:ECD角12度减去10度,侧弯为2度,GCD角18度减 去15度,侧弯3度。
后倾角测量法 自第1颈椎前缘至第7颈椎前缘作AB线,E 为反弓椎体后上角,AB线与EB线交角为后倾角。示椎曲消失 且反弓成角。
3级为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4级为凸侧椎弓根超越中线, 靠近凹侧。)上图A测量法,B显示第1椎2级旋转,2、3椎1级旋转。
腰椎侧凸——轴凸角测量法 (A、沿骶椎上缘作横线,取棘突为中点作90oAB垂线,椎体椎弓根C点与A 点组成的角度为正常的椎弓根侧偏角,一般是10o左右。B、腰椎侧凸CAB角 大于10o,本例为20o)
椎曲测量方法 为了更准确观测颈腰曲的变化,对标准
颈、腰曲X线侧位片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 积计算法。计算前,先将X线侧位片按如下方 法画线。
(1)颈椎侧位X线片需下颌角平第二颈椎下 缘的标准侧位片。测量颈曲自寰椎棘突基 底部(A)到第7颈椎后下缘(B点)连线。 正常此线中心点经第4-5颈椎之间(C点) (图a);颈曲变小也按此测量法。
4、前腿为下关节突,5、体为椎弓, 6、体之后部为椎弓及对侧之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7、为椎体)
椎体鉴别法: 正位片,根据腰椎横突嵴的特点,即第3腰椎横突最长(3 长),第4腰椎横突向上翘(4翘),第5腰椎横突扁大(5扁)。
骨骼成熟度的评价:
(即Risser征),可将髂分成四等分,骨化由髂前上嵴逐 渐移向髂后上嵴,骨骺移动25%为I度,50%为II度,75%为III 度,移动髂后上嵴为IV度,骨骺与髂骨融合为V度,此时骨骼 发育停止。
x线读片指南完整版本

最新课件
1
骨、关节系统
异常X线表现:
【骨软骨瘤】 左尺骨发育粗短,两端膨大,尤以远端呈囊性扩张,外
侧皮质变薄,挠骨相对长,略有弧形弯曲,上尺挠关节脱位,桡骨明显外 移。本病好发软骨内化骨之骨骼,常发病于长骨的干骺端,肿瘤自干骺端 向外突出,可致骨发育畸形,亦最可新压课件迫邻近骨骼引起移位及畸形。 2
最新课件
14
呼吸系统
胸廓:
气管、支气管: ⑴.肺野:肺野是含空气的肺组织在胸片上所显示的
透亮区域,正常情况下表现清晰.左右肺野透明度相同, 深吸气时肺内含气量多,透明度高;呼气时则相反.透 明度下降,以两肺中下野为著。肺尖部因含气量少,故 透明度稍差。为了便于表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 野纵行分为三等份,称内、中、外带,又分别在第二、 四前肋端下缘画一水干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肺野;
最新课件
16
呼吸系统
胸廓:
气管、支气管: ⑶.肺纹理:肺纹理是由肺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组成
的,主要是肺动脉分支,在胸片上表现为自肺门向肺野 呈放射状分布的干树枝状影,逐渐变细。正常时下肺野 的纹理在粗细及数量上大约是上肺的三倍,一般肺外带 肺纹理几乎看不见。应该指出肺纹理正常粗细和多少并 无明显标准,但变化明显时则不难确定。肺纹理是否显 得松散,特别是聚拢,有时更文有临床意义。
最新课件
10
呼吸系统
胸廓:
骨骼:
⑴.肋骨:肋骨起于胸椎两侧,后段呈水平向外走行,前段自 外上向内下倾斜走行形成肋弓。第一至第十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 骨相连,因软骨不显影,故X线片上肋骨前端呈游离状。25岁以后第 一对肋软骨首先钙化,随看午龄增长,其他肋软骨自下而上逐根钙 化,表现为条状或不规则斑片状致密影,勿胰认为肺部病变;
各部位X线摄影检查技术 脊柱摄影

【影像显示】显示颈椎斜位 影像,右(左)前斜位显示 右(左)侧椎间孔和椎弓根; 椎间孔呈卵圆形排列,显示 于椎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 投影于椎体正中,上下关节 突显示清晰;椎骨纹理清晰; 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5.胸椎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胸椎正位形态及椎旁软组织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 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IR中线;两臂置于身旁,下肢伸直 或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两足平踏床面;IR上缘平第7颈 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相当于胸骨体中点), 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第十一胸 椎至第二骶椎椎骨侧位及部 分软组织像;第三腰椎椎体 无双边现象;椎弓根、椎间 孔、椎间关节、腰骶关节及 棘突显示;椎体骨皮质和骨 小梁结构清晰显示;周围软 组织层次可见。
10.腰椎斜位
【摄影目的】观察腰椎斜位形态、排列曲度、棘突、椎 间孔、椎弓根、上下关节突及骨质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两臂上举抱头,身 体向后仰,使冠状面与床面成45°角,第三腰椎棘突置 于床中线后4cm。IR上缘包括第十一胸椎,下缘包括上 部骶椎。 【中心线】中心线经第3腰椎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 第3~12胸椎 侧位影像显示于照片正中, 胸椎序列略呈后突弯曲;椎 体前后缘呈切线显示,无双 边影现象;椎间隙显示清楚, 各椎体及附件结构清晰均包 括在照片中。
7.上段胸椎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上段胸椎侧位的形态、曲度及骨质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身体稍后倾,近床侧上肢上举, 远床侧上肢外旋并尽量伸向后下方,使双侧肩部交错。 【中心线】经远床侧锁 腰骶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腰骶关节面骨质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置于身旁,双 下肢伸直并拢,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IR中 线;IR上缘包括第4腰椎,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中心线】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5°~20°角,经两侧髂前 上棘连线中点处射入。
7.脊柱X线摄影技术

【体位设计】 摄影体位与腰椎前后位相同;暗盒
上缘包括髂骨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5°或20°角(男性15°、 女性20°),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暗 盒。
5、骶髂关节前后斜位
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 被检侧的臀部抬高,身 体冠状面与台面成 25°~30°,被检侧的 髂前上棘内2.5cm处对 台面中线。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 10°~25°对准耻骨联 合上缘水平。
7.脊柱摄影管电压较高,需使用滤线器摄影技术, 并使用适当厚度的过滤板位
(一)颈椎 1.第1、2颈椎张口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
重合于台中线,两臂置于身旁;下颌稍仰,使上颌切牙咬 合面与乳突尖连线垂直于床面,上、下切牙连线对暗盒中 心;曝光时被检者口尽量张大并发“啊”声,使第1、2颈 椎投影于口腔阴影之中。
腰椎前后斜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腰椎附件 在斜位片上显示为 “小狗状” :近片 侧横突为“狗嘴”, 椎弓根为“狗眼”, 椎弓峡部为“狗颈”, 上关节突为“狗耳”, 下关节突为“狗前 腿”, “后腿”为 下关节突,“狗尾巴” 为横突。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屏气 曝光。
腰椎前后斜位显示图
4.骶髂关节前后位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颈椎 斜位影像。近胶片侧椎间 孔、椎弓根显示清楚,右 后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孔, 左后斜位显示右侧椎间 孔;。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屏气 曝光。
【用途】观察颈椎椎间孔、 小关节及椎弓根。一般同 时拍左右两侧,以便对比。
(二)胸椎 1.胸椎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身体正中 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对 准台中线;两臂置于身 旁,下肢伸直或屈髋屈 膝,两足平踏床面;暗 盒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 包括第1腰椎。
全脊柱正侧位片的标准

全脊柱正侧位片的标准
全脊柱正侧位片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拍摄姿势:患者站立于摄影台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
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
2.曝光条件:X线摄影机在垂直方向上对脊柱进行曝光,中心线经
第7颈椎棘突垂直射入暗盒。
3.标准影像:全脊柱正侧位片应包括全部脊柱,观察脊柱的形态、
生理曲度、椎体及附件结构、椎间隙、椎间盘、棘突及附件形态结构。
全脊柱正侧位片的拍摄标准因医院和医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标准仅供参考。
如果您需要拍摄全脊柱正侧位片,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进行了解和指导。
脊柱病影像学诊断ppt

Predilection for involvement
Yes
of the conus medullaris or filum
terminale
Patchy, irregular
No
Hemangioblastoma 血管母细胞瘤
Thoracic cord (50%), solitary ,younger than 40 ys .
复习题
1、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病过程和影像学表现。 2、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3 、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 4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5、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6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7、脊髓内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谢谢观看
椎间盘病变
椎间盘及椎体的退变 椎间盘膨出和脱出 从脊柱长轴全面观察以免漏掉其他病变 观察突出椎间盘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程度
DEGENERATION
椎间盘变性: SET2 GRE T2* T1WI 椎体终板信 号改变:
DEGENERATION
Normal
Post-radiotherapy
Cervical cord alone the upper thoracic region.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 Duration of symptoms was 36.5 months Back or neck pain (67%), sensory
deficits (52%), motor weakness (46%),
WHO classification
Grade I: pilocytic astrocytomas 75%
Grade II :fibrillary typ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痛风第二天
第七天
治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腰 段 双 骶 髂 关 节 上 部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
反复查类风湿因子 :(-) 三年余
B27: (+)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缺点
缺点:安装CR系统费用高、维护费用高, 设备发生故障必须由专业高级工程师修 理。 全脊柱成像局部微细结构观察不如局部 摄片结构丰富。 CR片空间分辨率小于X线片,在间质性 病变和肺泡病变显示不如传统X线片。
总之,计算机X线摄影(CR)以其卓越 的性能与数字化影像的特点,日益广泛 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CR把传 统放射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开 创了数字化放射成像新阶段,使传统X线 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医学影像发展 中CR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脊柱侧弯方面的应用
1、颈部倾斜,代偿发生于上胸段。颈椎 和上胸椎,侧屈和轴性旋转时侧屈时棘突同 时转向凸。颈椎和上胸椎,侧屈和轴性旋转 时侧屈时棘突同时转向凸侧。胸椎中、下部 胸椎轴性旋转方向与颈胸段相反,侧屈时棘 突转向凹侧。
骨盆紊乱导致脊柱结构 力学失稳,身体重力线 移位,骨盆侧倾,脊柱 腰段弧度改变和侧弯, 胸段后突增加,颈胸交 界出现水平倾斜并与骨 盆水平相反,“求达到 躯干稳定。此种颈胸段 的对应代偿.容易使椎 体发生错动,可以发生 临床常见的颈动脉型颈 椎病。
6、代替普通胶片成像,能够产生数字化影像。 A、方便存储,可将数字化影像存到磁盘或 光盘中,进行长期保存。 B、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清晰地 显示影像提高了诊断率。
C、全脊柱正侧位照两次,可明显降低投 照时辐射量。 D、全脊柱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管理方 便可完成各种实用的图像处理,包括窗宽、 窗位调节,放大缩小图像,旋转图像,剪 切图像,对图像进行注释、标记,测量大 小,多幅显示,多幅打印,测量多种角度, 具有进行减影处理和加伪彩功能,可多种 方式搜索任一病人资料等。
3、CR全脊椎摄影,操作简便,患者舒 适,立位一次曝光等许多优点,并有计 算机图像后处理功能,能在一张照片上 显示出全脊柱的全部影像。
4、CR全脊柱摄影,一次曝光能在一张 照片上显示腿及脊柱全景影像,图像可 存储和网络传输为医疗、教学、科研提 供了更多的影像学资料。此项技术是普 通X线摄影的一次变革。
CR全脊柱摄影具有以下优势: 1、计算机X线摄影(CR)是X线透过被 照体后,由影像板吸收,经读取装置读 出影像板中储存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 理再由激光相机成像或由存储装置存储 直接在荧屏显示读影。
2、在一张照片上观察全脊柱是我们放射 科医师和临床医师一直所希望的,全脊 柱X线片对于脊柱侧弯的诊断治疗、手术 方案的制定、角度的测量,有着极其重 要的参考价值。
9、骨盆前倾角度增加—腰曲前凸增加—胸 曲后凸增加—颈曲增加。 10、骨盆后倾角度增加--腰曲前凸减小--胸 曲后凸减小--颈曲减小。
特殊病例1
占香红 女 48 天津市红桥区 患全身性肌无力5年余。
特殊病例2 生理曲度完全消失
特殊病例3
正常情况下脊柱 ‘S’形侧弯,椎 体棘突偏向脊柱 凹侧。
全脊柱成像与远红外热成像在中医脊诊
整脊推拿临床意义
王永丰
全 脊 柱 成 像
我科于2006年7月引进日本具有全脊柱
处理软件的CR一台。 CR图像处理系统可调节对比,故能达 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摄照范围广可使整个脊柱一次成像; 患者接受的X线量减少。 CR对骨结构、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 示优于传统的X线成像。
2、 腰部侧凸,受胸腰段关节的制约--胸 部产生反向侧凸—颈部向同侧凸—腰部凸侧 骨盆髂骨降低,凹侧骨盆髂骨抬高。
3、胸曲后凸增大--腰曲前凸减小。 胸曲后凸减小--腰曲前凸增大。 4、胸曲后凸增大—颈曲前凸减小。 胸曲后凸减小—颈曲前凸增大 5、 6、
7、腰曲前凸增加—胸曲后凸增加—颈曲增加。 8、腰曲前凸减小—胸曲后凸减小—颈曲减小。
5、全脊柱正位片和左右侧弯位片及侧位片显 示了颈、胸、腰、骶尾骨完全连接,清晰度、 对比度较好达到诊断要求。可以观察脊柱的 屈曲和伸展运动、脊柱的侧弯运动与脊柱整 体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颈曲、胸曲、腰曲、 骶曲的关系。避免了脊柱正侧位、左右侧弯 位躺在摄影床上摄影对整个脊柱曲度的影响。 使临床医师能够全面了解脊柱各个阶段侧弯、 生理曲度、椎间关节连接的关系,从而使临 床推拿整脊医师找到手法施术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