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笔下的人间
人间喜剧读后感

人间喜剧读后感《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巴黎为背景,以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为主线,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种种丑恶和虚伪,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复杂。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性、社会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卢西安·德·鲁比安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他天资聪颖,但又过于自信和轻浮。
他在巴黎的上流社会中度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了挫折和磨难,最终明白了人间的喜剧。
他在追求名利和享乐的过程中,看清了社会的丑恶和虚伪,也看清了自己的无知和幼稚。
最终,他在一次意外中悟懂了人生的真谛,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去生活。
小说通过卢西安的成长历程,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种种丑陋和虚伪。
在这个时代,社会上层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不择手段地欺骗和剥削下层阶级,而下层阶级则为了生存不得不沦为上层阶级的奴隶。
小说中描绘的这种社会现象,使我深感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不公,让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除了对社会的揭露,小说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丑陋。
卢西安在追求名利和享乐的过程中,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甚至背叛了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这种自私和冷漠的行为,让我深感人性的丑陋和复杂。
同时,小说也描绘了一些善良和正直的人物,他们在丑恶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良知。
这些人物的形象,给了我对人性的希望和信心。
通过阅读《人间喜剧》,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告诉我,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充满了挫折和磨难。
在追求名利和享乐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忘记了生活的本真。
而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并不是来自于物质的享受,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只有懂得珍惜和感恩,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读完《人间喜剧》,我对人性、社会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通过卢西安的成长历程,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丑恶和虚伪,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丑陋,同时也给了我对人生的启示和思考。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嘿呀,咱来唠唠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哈。
人间喜剧那结构可是相当复杂又独特的呢。
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拼图,每一块都有着独特的形状和意义。
这部巨著包含了好多好多的故事,数量多得让人惊叹。
从一个方面来说,它是一种分类式的结构。
巴尔扎克把这些故事分成了好多不同的类别,就像是把不同种类的糖果放在不同的盒子里。
有专门描写贵族生活的部分,在这部分里呢,我们能看到那些贵族们华丽的外表下其实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们在那个时代虽然有着高贵的身份,但是内心却可能是很空虚的,比如在一些描写贵族社交场合的情节里,表面上是歌舞升平,实际上暗潮涌动,大家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还有一部分是关于资产阶级的描写。
这时候就展现出了资产阶级那种对利益的追逐,他们为了赚钱可以使出各种各样的手段。
在一些故事里,资产阶级的人物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不惜欺骗他人,和贵族们虚与委蛇,这种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社会阶层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间喜剧有着一种互相联系的结构特点。
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有时候会在不同的故事里出现呢。
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熟人,在这个场合见到了,在另一个场合又能碰到。
比如说,某个在描写巴黎市井生活的故事里出现的小商人,可能在另一个讲述政治阴谋的故事里又以一个小角色的身份出现,他的存在就像是一条线,把两个看似不同的故事给串联起来了。
这种联系让整个人间喜剧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人物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故事。
再有呢,人间喜剧在结构上还体现了一种时间跨度的特点。
它不是只描写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故事,而是从不同的年代去展现法国社会的变迁。
从早期的一些传统的社会形态,到后来资产阶级逐渐崛起,社会风气慢慢发生变化,这种长时间的描写就像是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法国社会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变化的。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像是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每次打开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呢。
巴尔扎克_人间喜剧_的艺术特色

天府新论2006年6月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李 菡 [摘要]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小说《人间喜剧》,淋漓尽致地揭露批判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幕。
作品在艺术上颇有成就:善于细节描写,达到精细入微,生动逼真;成功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
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具有个性;服从各种人物生活和思考所必须遵循的逻辑。
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力量,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关键词]巴尔扎克;批判现实主义;典型人物塑造;细节描写;哲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6)6月-224-2[作者单位]李菡,四川师范大学基础部 四川成都 610061(一)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
他一生辛勤创作的《人间喜剧》共包括96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
被恩格斯誉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称赞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小说是社会的缩影。
《人间喜剧》正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巴尔扎克说“我企图写出整个社会的历史”,“拿破仑用刀来完成的事,我要用笔来完成”,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这正如丹纳所说,巴尔扎克“让小说承担了它不能承担的重量”,《人间喜剧》简直就像一套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用那枝饱蘸着墨水的鹅翎笔,无情地挑开了当时法国社会头上“自由、平等、博爱”的美丽帷幕,既展现了这幕布后面的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又揭露了种种阴谋与欺诈,眼泪与鲜血,呻吟与罪恶。
人间“喜”剧,这是一个多么富于讽刺意味的绝妙标题啊!(二)巴尔扎克的小说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他的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细节的真实对作品的逼真性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它就毫无足取了。
”精细入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是巴尔扎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最新版)目录1.《人间喜剧》简介2.《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3.《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4.《人间喜剧》的影响和价值正文【《人间喜剧》简介】《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部代表性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是他历经多年创作,共计九十一部的《人间喜剧》系列作品中的最后一部。
这部小说以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为背景,描绘了两百多个人物的形象,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人生奋斗”和“社会斗争”。
其中,“人生奋斗”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吕西安·德·吕邦泼雷的经历。
吕西安出身低微,但他有着极高的野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上层社会。
他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但始终不放弃,最终成为了一个成功的金融家。
“社会斗争”则是通过对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巴尔扎克对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他描绘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无情,展现了无产阶级的苦难和挣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现实主义的描绘手法和对人物的深刻刻画。
巴尔扎克运用了精细的描绘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法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社会之中。
同时,他深入人心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使得每一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人间喜剧》的影响和价值】《人间喜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也影响了许多后世的作家。
同时,该书的深刻社会剖析和丰富人性描绘,使其成为了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文学作品。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梗概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梗概《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
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人间喜剧》这个包括91部小说的庞大创作群,采取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因此又将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等6大场景。
所谓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
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只是写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行》中,发展为野心家的典型,在《贝姨》与《阿尔西的议员》中,是个挤进贵族行列的豺狼般的金融寡头了。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第一主题:贵族衰亡《人间喜剧》写出了资产阶级以充满铜臭味的金钱为炮弹,在三个战场上,发起对封建阶级的猛攻,使贵族连遭惨败。
第一战场:老一代被金钱打倒。
代表作是:《古物陈列室》、《农民》。
第二战场:新一代被金钱腐蚀。
代表作为《高老头》。
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
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小姐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
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
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第二主题:资产者发迹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摘要:1.《人间喜剧》概述2.作者巴尔扎克的创作背景3.《人间喜剧》的主题4.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4.1.欧也妮·葛朗台4.2.拉斯蒂涅4.3.斐扬派与保王派之争5.《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6.作品在我国的影响和意义正文:《人间喜剧》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一部巨著,全名为《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共分为九十多部小说,描绘了19 世纪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部作品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倾尽毕生心血创作的成果。
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对文学充满热情。
他曾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后来自立门户成为一名律师。
然而,他始终无法摆脱对文学的热爱,最终放弃律师事业,全身心投入创作。
巴尔扎克的创作背景是他所处的时代,19 世纪初的法国正处于政治动荡、社会风气变革的时期,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人间喜剧》的主题是揭示19 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展现各个阶层的人物在金钱、权力、道德等各方面的矛盾冲突。
巴尔扎克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告诉人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与整个社会的演变紧密相连。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并通过他们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现实。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包括:欧也妮·葛朗台,一个为了爱情而付出一切的善良女子;拉斯蒂涅,一个在金钱面前逐渐堕落的年轻人;斐扬派与保王派之争,反映了当时法国政治上的分歧。
《人间喜剧》的艺术特点在于,巴尔扎克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同时通过对社会风俗、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示了19 世纪法国社会的全貌。
在创作过程中,巴尔扎克力求真实,他甚至会在一个场景中花费数周时间去观察、体验,以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人间喜剧》在我国的影响和意义深远。
这部作品为我国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使他们认识到文学应该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主要内容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主要内容
《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之一,也是他长篇小说系列《人间喜剧》的开篇之作。
小说以巴黎社会为背景,描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丑陋。
主要内容如下:
小说以主人公杜尔多克为切入点,揭示了巴黎社会的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
杜尔多克是一个贫穷的银行职员,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忍受辛苦劳作和社会的压迫。
他与自己的妻子博尔嘉相互依存,共同面对不公平和沉重的负担。
小说也描绘了上层社会的一些人物,如富有的银行家兰贝尔、伯朗之类。
他们有着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但也不乏欺骗、堕落和道德沦丧。
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剥削和控制社会中的弱者。
巴尔扎克还描写了一些具有良知和正直的人物,如出家人卢米耶。
他以自己的善行和赤诚的爱心,帮助了许多正在困境中挣扎的人。
卢米耶不计较物质利益,他试图传播希望和爱,唤起人们的良知。
整部小说通过塑造多个人物和情节,展现了社会的阶级固化、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黑暗面。
巴尔扎克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刻画了各种社会类型的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败坏。
作品以真实的生活片段,讲述人性的喜剧和悲剧,引发了读者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如何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如何评价巴尔扎克的《⼈间喜剧》?⼀、《⼈间喜剧》内容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法国社会的⼀⾯镜⼦,提及⾃⼰所创作的《⼈间喜剧》,他曾说过,“我试图写出整个法国社会的现实历史,拿破仑⽤武器要完成的事,我要⽤⼿上的笔来完成。
”巴尔扎克也确实做到了这⼀点。
《⼈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九⼗多部⼩说的合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缩影,具有很⼤的现实意义,这本著作也被恩格斯称赞是“最伟⼤的⼩说”。
整本著作都是在讽刺法国社会现实,揭开法国所谓的“平等、⾃由”下的悲惨冷酷的真相,“⼈间喜剧”这个名字就已经是个莫⼤的讽刺。
⼆、《⼈间喜剧》⼈物塑造《⼈间喜剧》中有两千多个⼈物⾓⾊,并且每个⼈物的性格特征都⼗分的鲜明,巴尔扎克将这些⼈刻画的栩栩如⽣,⽽且,巴尔扎克所写的⽆论是故事还是⼈物,都⼗分的贴合现实,⼈物剧情还有客观逻辑都很是严谨,他严格的遵照⼈物的背景还有个性来描述。
不仅如此,他对于⼈物内⼼世界的描写也是⼗分传神的,⼩说⼈物的内⼼思考极其符合他们的形象,例如吝啬⿁葛朗台,⾼利贷者布赛克,⼩市民贝姨等等,巴尔扎克将他们的内⼼想法都了解并且描写的很是透彻。
最重要的是,巴尔扎克描绘的⼈物形象很具体,年纪⾝⾼体重都会提到,就好像是对照着⼀个个活⽣⽣的⼈来写的,这使得《⼈间喜剧》中的故事越发真实。
三、《⼈间喜剧》细节描写《⼈间喜剧》塑造⼈物形象时就运⽤了⼤量的细节描写,不仅如此,他在故事情节上也运⽤了细节描写,在故事发⽣的场景环境上也做出了⼗分细致⼊微的描述,这些环境很好的将故事⽓氛烘托了出来,同时,巴尔扎克也有详细描写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法国当时的经济状况。
巴尔扎克的细节描写,不仅塑造了⼀个⼀个“有⾎有⾁”的⼈,还将法国当时的社会⽣活都原原本本的进⾏了还原,最⼤程度上增强了《⼈间喜剧》这部著作的逼真感。
巴尔扎克⾃⼰也曾说过,“如果⼀部⼩说的细节都是虚假的,那么这部⼩说没有可取之处。
”四、《⼈间喜剧》带来的思考在法国当时的社会中,资本主义已经将⾦钱当做了⾃⼰的信仰,巴尔扎克⽴⾜于这⼀点,将⾦钱把⼈们“异化”的现象揭露出来,马克思说过,“⾦钱成为了魔⿁,将⼈性异化,泯灭了⼈的良⼼,这是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尔扎克笔下的人间
——《高老头》中的典型人物分析
07级中文系董芳学号:07304904
内容提要: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可以感受到世间百态,在资产阶级刚刚兴起而贵族还没有消失的年代,人人利欲熏心,金钱、名利、地位决定着一切。
即使亲情也无法超越金钱而存在,就算本质天真纯朴的人也会变得势利、冷漠,从《高老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批人物。
关键词:高老头、人物关系、金钱
巴尔扎克活跃在19世纪,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因为他对社会看得透彻,所以他的《人间喜剧》内容丰富、富有感染力。
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栩栩如生,让人看完之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尤其读过他的《高老头》之后,对其中人物感触颇深。
《高老头》这部作品写于1834年,以当时的巴黎社会为背景,描绘了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人物多达上百个,这里金列出几个典型人物略加分析。
既然书名为《高老头》,那么主人公高老头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了。
高老头本是一个面粉商,名为高里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狡猾,做面粉生意时赚得了不少钱财。
刚刚住进伏盖公寓的时候,他还是一个阔绰的先生,虽不能说是腰缠万贯,也可称得上是财大气粗了。
(高里奥搬来的时候箱笼充实,里外服装,被褥行头,都很讲究,表示这位告老的商人很会享福。
)①虽然他入住的伏盖公寓看起来寒伧、酸霉,但高老头自己却非常讲究,衣着、样貌都非常在意,住在这间公寓最好的房间。
但高老头是一个极度溺爱自己女儿的人,他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入了巴黎的上流社会,这还不够,为了女儿的欲望,他可以奋不顾身。
因此,他为了替奢侈的女儿还债,为了使女儿过得开心,在女儿挥霍完他给的嫁妆之后,他宁愿将养老的钱财也花在女儿身上,最后甚至砸金卖银,使自己一贫如洗,也渐渐地从伏盖公寓的上等房客沦落到下等房客,成为大家的笑料。
(六十二岁时的面粉商,看上去不满四十,又胖又肥的小财主,仿佛不久才荒唐过来,雄赳赳气昂昂,叫路人看了也痛快,笑容也颇有青春气息;如今忽然像七十老翁,龙龙钟钟,摇摇晃晃,面如死灰。
)②最终,高老头在自己肮脏、破烂的房间中孤独地死去,没有一个女儿来看他。
(在《高老头》里,你开始一定对高老头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感到蹊跷,而后,蛛丝马迹露出了事情的端倪,最后,原来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
)③高老头的盲目的父爱把他自己推向了绝望的深渊,在那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他的女儿榨干了他的血,需要钱时,高老头便是亲爱的父亲,当高老头再拿不出一分钱时,所谓的亲情也崩溃了。
提到高老头,那么不能不提起的就是他的两个女儿和女婿。
高老头那两个让他引以为傲的女儿,一个名叫阿娜斯塔齐,嫁给了德·雷斯托伯爵,另一个名叫但斐娜,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
在物欲横流的巴黎,人人都梦想进入上层社会,但上层社会的生活其实是极奢靡、极混乱的,作为伯爵夫人,阿娜斯塔齐似乎拥有尊贵的身份,但事实上,同所有空虚的上流社会的妇女一样,她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她整天忙于参加各种聚会,上歌剧院观看节目,游走于爱慕她的男人之间,并且,她有一个情夫,叫马克西姆。
对于她无度的挥霍,她的丈夫当然不会给她提供物质支持,在没有钱花的时候,她就跑去借高利贷,而她的高利贷通常都是由她那已经无依无靠、生活潦倒的可怜父亲去偿还。
但她对父亲的态度却极其冷淡,只有在有求于父亲的时候,在向父亲要钱的时候,她才会假装表示亲热,虽然父亲临死的时候她有去,但也只是匆匆一瞥,因为她当时正为情夫的事被丈夫抓住把柄而不知所措,至于父亲的后事,她从未过问,就连父亲的葬礼都未出席。
至于高老头的另一个女儿但斐娜,虽然嫁给了有钱的银行家,但丈夫只有钱没有权,所以在上流社会地位很低,为这,但斐娜千方百计地想要进入上流社会。
她拥有美丽,却苦于一直没有人引荐她进入上流社会,直到遇到了来巴黎读书的拉斯蒂涅。
其实,拉斯蒂涅也只是一个穷学生,不过德·鲍赛昂子爵夫人是他的表姐,而他亦是为了进入上流社会而接近他的表姐和但斐娜。
得知拉斯蒂涅乃是巴黎最有名的子爵夫人德·鲍赛昂的表弟后,但斐娜主动亲近他,并愿意做他的情妇。
在拉斯蒂涅的帮助下,她终于得以参加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舞会,渐渐向她的目标迈进。
相对于她的姐姐来说,但斐娜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对父亲好一些,有时会去看望父亲,有时会和父亲一起吃饭,见了父亲显得很亲热,但本质上她和她的姐姐一样,她那样做也只是为了父亲的钱,为了可以让父亲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父亲病危的时候,她却无动于衷,甚至父亲死了,她也没有理父亲的身后事,也未参加父亲那简陋的葬礼。
说到高老头的两个女婿,就更加使人气愤。
高老头初嫁女儿时还很有钱,两个女婿对岳父很好,那一段时光恐怕是高老头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了。
自从高老头住进伏盖公寓后,变得越来越穷,越来越落迫,两个女婿就此对岳父不闻不问。
在岳父病危的时候,他们不但自己不去看望岳父,甚至阻止自己的妻子去看望父亲。
在高老头的葬礼上,两个女婿各派了一辆空马车,上面只有车夫,跟在送葬队伍后走到墓地,马车即折返家中。
在一切都是用金钱在维系的社会中,即使是亲情也这么不堪一击,每个人都是为了金钱和欲望而活,一切情感都建立在金钱之上。
面对高老头的女儿女婿,我们看到了高老头不幸的生活,也似乎看到了许多家庭的不幸。
前面提到拉斯蒂涅,他为了进入上流社会,曾经使用过许多手段,想依靠一个愿意为他出钱的情妇来达到他的目的,于是,他找到了但斐娜,利用他自己与德·鲍赛昂太太的关系,他与但斐娜互相利用,以达到他们各自的目的。
他本是一个从外地来巴黎求学的纯朴的大学生,却经不住巴黎上流社会的诱惑,从写信问家里要钱、找关系开始,他为了他的欲望不断地使用种种手段。
为了他自己的目的,他甚至置学业于不顾,整天奔走在巴黎的各个地方,以期得到进入上流社会的机遇。
拉斯蒂涅也是《人间喜剧》中一个著名的典型,他那种不择手段向上爬的经历,是十九世纪法国社会中大批野心家的集中写照,而他从外省来到巴黎这个染缸中,逐渐抛弃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纯朴气,直到埋葬了自己年轻人最后一滴眼泪,则又十分典型地反映了成千个青年人在腐朽的社会环境里被污染、被腐蚀的悲剧……④
不过,在《高老头》这部小说中,拉斯蒂涅的人性还没有完全泯灭,在高老头病重的时候,是他陪侍床前,高老头病逝后,是他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钱为高老头办理了身后事。
虽然不惜一切代价要进入上流社会,却不赞成伏脱冷为了达到目的去杀人。
但他终究抵挡不住金钱与奢靡生活的诱惑,毅然走向上流社会。
除了上述非常典型的人物之外,在巴尔扎克笔下,还有许多为了金钱和欲望而不顾一切的人。
伏盖太太为房客提供的食宿不是很好,收费却不低。
高老头刚来时,她看到高老头财力不小,便处处巴结,后来高老头潦倒了,她转而用鄙视的眼光看待他。
伏脱冷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去杀人。
老姑娘米旭诺为了区区三千法郎,出卖了伏脱冷,使伏脱冷被警察抓走。
就连各公馆的仆人也都只看得起有钱人,对一般普通人不屑一顾。
这就是巴尔扎克十九世纪笔下的巴黎,这就是那时欧洲各大城市的缩影。
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人间:人们只为了金钱和欲望而活,一切其他似乎都不值一提。
只有钱与欲望才能使一个人得到满足,即使至亲之人间的关系也是以钱维系着,这就是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
注释:①《巴尔扎克全集5》第19页,傅雷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1999年第二版。
②《巴尔扎克全集5》第29页,傅雷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1999年第二版。
③《法兰西文学大师十论》第171页,柳鸣九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④《法兰西文学大师十论》第175页,柳鸣九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