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

合集下载

血液科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规范探讨

血液科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规范探讨

护理 的 4 4例作 为对 照 组 , 改进 后 护 理 管 理规 范实 施 护 按
理的5 4例 作 为 改 进 组 。对 照 组 男 3 2例 , 1 女 2例 , 均 年 平
龄3 4岁 , 急性 非淋 巴细胞 白血病 ( N L)0例 , A L 3 急性 淋 巴 细胞 白血病 ( L 4例 ; 进 组 男 3 AL )1 改 8例 , 1 女 6例 ; 均 平
为血 液病 护 理 的 研 究 主 题 。 现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血 液 科
2 改进 后 的护理 管理 规范 2 1 加强 病 区管理 , 造 洁 净 环境 加 强 病 室 内物 体 表 . 创 面及 空气 消毒 工作 , 内物 品摆 放 简 洁有 序 , 室 以易 擦 拭 消 毒 为原则 , 允许 摆 放 各 类 植 物 或不 新 鲜 水 果 , 不 使用 1 : 2 0的 8 0 4消毒 液擦拭 地 面 、 台面及 物体 表面 , 日2次 , 每 并 确保 一桌 一布 , 床一 巾 , 一 一室 一 拖 。力 争 从外 部 环 境 上 消灭 细菌 、 菌 的藏身 之所 , 免交叉 感染 。 霉 避 2 2 做好 陪探人 员 管理 , 止交 叉 感 染 陪护 人 员 是 医 . 防 院重要 人群 之一 , 做好对 其管 理是 降低 院 内感 染率 的重 要 措施 。我科 规定 陪护 人员 应着 陪护 服 , 口罩 、 戴 帽子 , 触 接 患者前 先用 “ 干手 ” 毒 液 喷 消 双 手 , 速 消 当陪 护 人 员 发 生 呼吸道 感染 时避 免来 院探 视 和陪护 。 2 3 加强 患者管 理 , 高 免疫 力 做 好 预 防感 染 相关 知 . 提
[ 5 徐 爱 文 , 晴 , 素 娟 . 液 配伍 时应 注 意 微 粒 量 的 累加 2] 李 吴 输 [ ] 中 国医 院 药 学 杂 志 ,9 6 1 ( )2 728 J. 19 ,6 5 : -0 . 0 [6 汤 韧 , 宜 , 立 波 , . 射 剂 配 伍 后 不 同粒 径 不 溶 性 2] 张 傅 等 注

血液病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血液病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 、 一般护 理 , 加 强对 发热 、 创面出血、 窒息 的观 察与 护理 , 以减轻 患儿 的不适感 , 促进 康复 。
参考文献 :
[ 1 ] 程雷 , 时海波. 扁桃体手术方法的新进展 E J 3 . 临床耳鼻喉科杂
志, 2 0 0 3 , 1 7 ( 1 ) : 1 2 1 —1 2 3 .
Ma x i l l o f a c Su r g e r y , 2 0 0 0, 3 8: 5 8 8 —5 9 2 .

缩, 减少 渗 出 ; 术后 5 d内尽量 进软食 , 防止 白膜 早 期 剥离 而发生 出血 ; 告 诉 患儿 避 免 闭 口时 咳嗽 、 打 喷嚏 , 以及不 断清 嗓 子 , 以免 引起 局部 出血 。本 组 2 例 术后 2 4 h发 生 出血 , 为 全麻 清 醒后 因切 口疼 痛 而大 声 哭 闹所 致 , 经 予 创 面 止 血处 理 后 出血 得
[ 2 ] C o u h h a r d P , Ha y w o o d D, T a i MA , e t a 1 .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o s t o p —
e r a t i v e p a i n i n o r a l a n d ma x i l l a o f a c i a l s u r g e r y E J ] . B r J Or a
摘 要: 分析血液病化疗患者院内感染 的的原 因 , 制定护理对策 。回顾 性分析 1 6 4例血 液病化疗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院

内感染 6 2 例( 3 7 . 8 O ) , 感染好发 于呼 吸道 、 1 3腔等 ; 感染发生与血液病类 型、 联合化疗 、 合并糖尿病 、 中性粒细胞减少 等有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齐鲁护理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急 性 白 血 病 化 疗 期 间 院 内 感 染 分 析 及 护 理 对 策
侯英华 (菏泽市立医院! 山东 菏泽 "#$%&’)
! ! 摘! 要!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白血病 ( ()) 患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 并探讨护理对 策。方法: 对 *"" 例 () 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 施。结果 : 本组 ’"" 例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发 生院内感染。 感 染率为 "&+ &#, ,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 *+ #*, 。结论: 护理人员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加强 () 患者预防感 染措施。 关键词! 急 性白血病; 院内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0 1 #"*0 ("%%#) %# 1 %%&% 1 %" ! ! "%%" 年 ’ 月 2 "%%$ 年 ’" 月, 我 们对 *"" 例急 性白 血病 (()) 患者 进行院内感染情况及易 感因素 分析, 并提 出针对性 的护理措施,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资料与方法 ’+ ’! 临床资料! 本组 *"" 例, 男 "3* 例, 女 "&# 例, ’" 2 0" 岁, 中位年龄 &" 岁。均符合 《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中 () 诊 断标准。其中完全缓解 ( 4-) 、 部分 缓解 ( 5-) 病 例也 符合 () 疗效判断 标准。急 性 非淋 巴细 胞 白血 病 ( (6)) ) 4- 前 应用 7( 方案或 8( 方案, 4- 后应用 7(、 8(、 9( 交替巩 固强化化 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4- 前应用 :7)5 方案, 4- 后 应用 :745、 8(;5, 97 1 8<= 方案交替化疗。 ’+ "! 方法! 以医院感染学规定 的标准, 总结 本组患 者院内感 染发生率, 分 组比较多种因素不同情况下院内感染情况。 "! 结果 "+ ’ 感染部位! 本 组患者 呼吸 道感染 &% 例, 口腔感 染 "* 例, 胃肠道感染 * 例, 泌尿道感 染 & 例, 肛周 感染 "* 例, 皮 肤感染 3 例, 血液感染 "0 例。 "+ "! 院内感染时间 分布情 况! 化疗 期间 ’3 例 占 &+ $*, , 化 疗后 % 2 #> &3 例占 #+ "3, , # 2 ’$> $0 例 占 3+ 3’, , ’$ 2 "’> ’" 例占 "+ &%, , "’ 2 "3> 3 例占 ’+ *&, 。 "+ &! 不同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见表 ’ 。 表 ’! 不同因素 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 (" ) ] 因素 缓解情况! 5! ! ! ! ! 4@/4 ( A ’% B )) ! % 2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2 $+ % 年龄 ( 岁) ! ’" 2 ’# ! ! ! ! ! ’# 2 $? ! ! ! ! ! $? 2 *? ! ! ! ! ! &0% 并存疾病! 无并存疾病 ! ! ! ! ! 糖尿病 ! ! ! ! ! 慢性支气管炎 ! ! ! ! ! 痔疮

血液疾病患者住院发生继发感染的几率以及相关护理干预

血液疾病患者住院发生继发感染的几率以及相关护理干预

血液疾病患者住院发生继发感染的几率以及相关护理干预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防止血液疾病患者住院发生继发性感染的有效性。

方法把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进行探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的患者在住院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仅仅进行住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用表格的形式展现治疗效果,便于统计和观察。

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对血液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减少感染的几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血液疾病;继发感染;护理干预血液疾病患者一般患有的疾病为骨髓瘤、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化疗或者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力会下降,可能会感染上一些疾病[1]。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的80例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护理干预对减少血液疾病患者感染疾病的有效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分析的是2014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疾病的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都接受了化疗,采用上肢静脉穿刺的方式,在治疗后都出现了呕吐和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1.2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后,经过护理人员了解了住院的环境,分析了病情治疗的方案,能够减少患者的陌生感,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其中观察组的患者在住院治疗的基础上还接受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强化心理护理患者在住院后都得到了护理人员的热情接待,护理人员与患者聊天,消除其恐惧感,使患者在治疗中充满信心[2]。

1.2.2强化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讲述感染对疾病产生的不良因素,让患者在住院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预防感染,让患者知道控制感染的重要性。

血液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血液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血液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根据医院感染控制指南,我们制定了以下血液内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1. 制定感染控制政策和流程,包括感染预防、诊断、治疗和监测。

2. 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手部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处理感染风险的操作规范。

3. 确保医院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定期的环境清洁和设备维护。

4. 实施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感染事件。

5. 加强对患者的防护和护理,包括规范化使用抗生素和监测患者感染的风险。

6.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的审核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感染控制措施。

7. 积极宣传感染控制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感染控制的重视和参与度。

8. 配备足够的感染防控物资和设备,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9. 与其他科室和医院合作,共同推进感染控制和防治工作,建立起良好的感染防控合作机制。

10.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提高感染防控的效果和水平。

血液病疾病护理规范

血液病疾病护理规范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心理需 求,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及时给予心 理疏导和安慰,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 绪。
提供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关心和支持 ,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身 体反应,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同时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配合。康 复锻炼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 练、柔韧性训练等。
自我监测与定期复查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是血液病患者康复过程 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术中配合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进行消毒、麻醉等工 作,确保手术的无菌操作。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手术后,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手术效果 ,并做好记录。同时,应指导患者保持创口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01
预处理护理
营养均衡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
物质。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坚硬等 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增加铁质摄入
对于贫血患者,适当增加铁质 摄入,如动物肝脏、菠菜等。
控制盐分摄入
对于水肿患者,控制盐分摄入 ,以减轻水肿症状。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血液病疾病护理规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CONTENTS
目录
• 血液病概述 • 血液病患者护理原则 • 血液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 • 血液病患者特殊护理技术 • 血液病患者康复与自我管理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措施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措施
维普资讯
20 07年 2月第 4 第 2期 卷
Wol el D gs r dH a h iet t

பைடு நூலகம்

著・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措施
肖玉 兰
( 山东省临沂市肿瘤 医院
2 60 ) 701
[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液病 患者 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和护理措施 。方法
n r i g m a u e M t o s:T e r v e n l z s m o p t l 9 l o s p t e t t e f c o f t e h s i a n e t o u s n e s r . eh d h e i w a a y e yh s i a 8 b o d a i n h a t ro h o p t l i f c i n
针对 多因素 ,采取以保护免役 力和合理应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性 防治措施 。
B o dp t e th s t l n e t o n l s s n u sn e sr l o a i n o pi a i f c i n a a y i a d n r i g m a u e
i f c s w t n i f c i n f r w t h e u t t a h c . o c u i n:T e b o d d s a e h s i al n e t i h n e t ih a n e t o o ih t e r s l h ts o kC n l s o h l o i e s o p t i f c s w t t e r t i h d a h i l h g , h v o e hi g t o w t a y f c o , i r g n l o b a e a o r s l h a ew t e t na 1 ih a e s m t n od ih m n a t r S o i i a t e t k n b d t e u t i r m r l h a h n x u e f o o s r p i n t e d n o l ,p e e t o i t m n a t r n p i a i y t e m c i e e c s r m c n c i t o h i t l w y r v n i n a m a a y f c o ,a o t t e a d d p or g r p o e t n o e c s r m c n c i t o h i t t p l h n i i t c i h r a o a l s t y t e i e t e r t c i g t x u e f o o s r p i n t e d n o a p y t e a t b o i s w t e s n b e a o s n h s z h s xp e e t o n u e m a u em i l . e r v n i n a d c r e s r a n y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分析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分析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式。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血液病患者共325例,对其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针对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

结果本文325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共30例,占9.2%。

对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可得,化疗、激素大量使用、静脉插管、抗菌药物的使用均是引起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对于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后,30例院内感染患者死亡共2例,其他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

结论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多为呼吸系统感染与血液感染,其高危因素多为化疗、抗菌药物或激素的大量应用、静脉插管等。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重环境卫生,全程需无菌操作,以达到多重防护的目的。

【关键词】血液病;院内感染;临床特点;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74-01血液病患者其自身系统受损较严重,因此在住院期间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作为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具有患者死亡率高、感染率高、多重感染率高等特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大多数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能够得到延长,因此积极的控制其院内感染率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难点与重点[1]。

本文就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血液病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更好的预防与控制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血液病患者共325例,其中男性患者201例,女性患者124例,年龄为15岁至7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0.8岁。

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分析可得,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共10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共42例,浆细胞病共6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共45例,营养性贫血共2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共25例,霍奇金淋巴瘤共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共7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
[摘要]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血液病80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40例。

随机分为护理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

结果护理组呼吸道感染8例,感染率为40%;血液感染6例,感染率为30%;口腔感染3例,感染率为15%。

对照组呼吸道感染12例,感染率为60%;血液感染9例,感染率为45%;口腔感染5例,感染率为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率,值得在各地区中小医院进行推广与学习。

[关键词] 血液病;院内感染;护理;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8-145-02
血液病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感染,具有感染发生率高、双重感染多、易致患者病死的特点[1]。

在护理环节中,认真落实各项院内感染的措施,减少或避免患者感染并发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

本研究主要探讨2010年9月~2011年12月40例院内感染患者的护理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血液
科80例血液病患者,其中40例患者院内感染,男12例,女28例,年龄13~79岁,平均(35.85±27.95)岁。

病史3.5~8年;主要病种有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种贫血,还有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1.2?方法
将40例院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治疗以及化疗药物治疗;护理组20例患者除了日常的护理看护基础上进行加强护理干预,1~2周进行护理结果统计。

对两组患者得出的治疗结果数据进行比较统计。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呼吸道感染8例,感染率为40%;血液感染6例,感染率为30%;口腔感染3例,感染率为15%。

对照组呼吸道感染12例,感染率为60%;血液感染9例,感染率为45%;口腔感染5例,感染率为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护理组与对照组院内感染比较[n(%)]
3?讨论
3.1?病区卫生管理
每天进行紫外线病房照射30 min,并且每月抽查病房空气中菌落指标。

患者出院或者死亡后做终末消毒,定期消毒,并监督医务人员洗手,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严格医疗用物的消毒检查,预防发生院内感染[2-3]。

3.2?做好健康教育,降低院内感染
血液病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菌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餐具需进行煮沸消毒;患者体质较弱,亦发热出汗,皮肤抵抗力下降,应保持床单清洁,注意帮助做好患者个人卫生,且患者在预防受凉的同时也应对日常用的毛巾、被褥等个人卫生用品勤洗、勤晒、勤消毒。

3.3?预防呼吸道感染
血液病患者病情严重、易贫血、营养不良,且常用抗生素以及激素的原因和作用下,化疗后骨髓抑制,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日常接触人群最好戴口罩,护理人员进入病区也应戴口罩,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做一些适当的户外锻炼。

3.4?口腔护理干预
血液病患者由于化疗药物易导致口腔黏膜损伤,易发生口腔感染。

医护人员对口腔真菌感染患者应进行碳酸氢钠漱口,严重感染者口腔护理时应用温开水漱口,再用双氧水涂抹溃烂处,并将患者口腔内腐烂的组织剪去[4]。

3.5?心理干预护理
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通常都是一知半解,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通常血液病化疗患者都会以消极地思维对自身疾病状况做最坏的
想象和打算,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了解患者思想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用委婉的语言来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状况及诊断报告结果的好奇心,减少和消除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感;其次耐心仔细的倾听患者的诉说,运用合适的话语和口吻安慰患者,避免患者心理独自承受压力,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释放恐惧与不安;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情况,多陪患者聊天,启发、鼓励患者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等来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做到从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3.6?合理使用抗生素
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唑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耐药性均<26%,呈现良好的耐药敏感性,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首先属第3代的头孢菌素,超越于第1代与第2代的头孢菌素[5]。

临床试验中对于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医护人员首先应判断是否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mrs应排除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应选择使用万古霉素作为治疗,但是首先要更正区别一点,不能把万古霉素作为预防性治疗mrs的首选药物。

近年来,很多医学报道都指出,要求临床医师必须根据细菌感染患者病原菌分离结果鉴定,且需要参照当地近期时间内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选药经验治疗。

这样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疗效,也可
以有效控制感染来源,减少因为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危害[6]。

综上所述,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率,值得在各地区中小医院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文悦,翟所迪,张慧英,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的调查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
157-160.
[2] 裴霞.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8):152-153.
[3] 李鸿宝.2005~2006年上海市普陀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5):123-125.
[4] 林玉琼.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c].玉溪市医学
会第九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云南:玉溪市医学会,2009:59-62.
[5] 钱红,肖农,秦志峰,等.中药方剂bingdeling体外对临床常见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1(2):212-214.
[6] 周宏,任玲,郑雯,等.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657-659.
(收稿日期:2012-0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