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科专科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按内科一般常规护理。
二.饮食按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或化疗清淡饮食。
三.注意口腔卫生,指导患者正常刷牙,常规给予复方硼酸溶液漱口。
对牙龈出血倾向严重者,鼓励漱口和棉签擦洗。
对口腔溃疡和牙龈肿胀糜烂的患者,先用1%双氧水棉球轻轻擦洗除去局部腐败物,再用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并于局部涂布锡类散或冰硼散。
四.有发热、盗汗者,应注意保暖,及时更换内衣、床单,以免受凉感冒。
五.对接受化疗的患者,静脉注射时注意保护血管,腐蚀性药物不得溢于皮下。
应鼓励多饮水并利尿,以促进尿酸排泄。
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粒细胞缺乏者应住隔离病室。
七.出血严重者,须安静卧床,肌注局部加压止血。
八.血液病病室内紫外线消毒2/日。
九.预防肛周感染,每晚予1:5000 PP粉坐浴,有感染迹象时,增加便后坐浴一次,并予以洗必泰栓(甲硝痤栓)纳肛。
1。
血液科护士工作总结

血液科护士工作总结血液科护士是血液科临床工作中的关键人员,承担着血液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和医疗协助工作。
下面是对血液科护士工作的总结,总结内容涵盖了工作内容、工作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
一、工作内容1.血液病患者护理:负责对血液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药物管理、病情记录等。
需要掌握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了解各种血液病的病情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血液透析:参与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负责透析设备的操作和护理工作,定期监测透析效果,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手术室协助:参与血液科手术的准备工作,负责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熟悉手术器械和操作流程,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输血管理:负责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的评估工作,包括血型鉴定、配对、抗体筛查等,同时对输血后的护理工作进行跟进,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
5.医患沟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病情变化,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二、工作技能1.熟练掌握护理技术:血液科护士需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如静脉穿刺、血液透析操作、血管通路护理等,能够独立完成护理操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具备临床判断能力:血液科护士需要具备较强的临床判断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团队协作能力:血液科护士需要与其他多学科的医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并执行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4.熟悉医疗设备操作:血液科护士需要具备对血液透析机、输血设备等医疗设备的熟悉程度,能够准确操作设备,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
5.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三、工作经验1.熟悉血液病护理工作:具备一定的血液病护理工作经验,了解常见血液病的护理要求和处理方法。
2.参与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了解最新的诊疗技术和护理理念。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主讲人:孙蕾)血液病患者的身体虚弱,免疫力极低,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护理工作中避免患者感染,或其他可能导致疾病复发加重的可能。
那么,血液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 首先是患者要注意活动与休息: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患者体位。
病情轻或缓解期患者可酌情进行适当的活动,但不要过于疲劳,必要时给予协助。
重症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
2. 饮食与营养: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合理饮食。
其原则为易消化,营养丰富。
饮食的种类根据病种及病情程度选择,注意忌生、冷、硬、油腻和刺激性饮食。
掌握患者的饮食情况,若未能保证并要的进食量,应及时提醒医生。
3. 空气与环境:病室环境保持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温湿度适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探视人员,以避免交叉感染。
每日病室紫外线消毒1-2次,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细菌检测,并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4. 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关心爱护患者。
了解与解除患者的不安情绪,特别要注意有慢性疾患或长期治疗效果不佳,以及需要进行移植或手术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5.对于有恶性难治性疾病的患者,应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特别警惕其情绪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意外。
6.对于病危或临终患者的家属,应给与关照。
在不影响病情和治疗的情况下,允许探望。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作好记录,备好急救物资及药品,对严重病情变化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7. 安全防护:病区设有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地面应防滑,走廊,卫生间安装扶手,病床脚轮固定牢固。
严重贫血患者改变体位时要缓慢,防止突然晕厥而摔伤。
血小板低下时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内科护理(医学高级):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必看考点

内科护理(医学高级):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必看考点1、单选张某,女性,28岁,头晕、心悸、齿龈出血、月经量过多半年余,曾在当地服止血药治疗未愈。
近一周因呼吸道感染伴发热、齿龈出血加重来门诊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江南博哥)血。
张某经雄激素治疗后,首先升高的是()A.红细胞数B.白细胞数C.网织红细胞数D.血清铁蛋白E.血小板计数正确答案:C2、单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避免使用下列哪种药物()A.泼尼松B.阿莫西林C.红霉素D.双嘧达莫(潘生丁)E.地西泮正确答案:D3、单选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伴咳嗽一周就诊。
血常规示:WBC3×109/L,Hb95g/L,血小板80×109/L,血液涂片见幼稚细胞,医生疑急性白血病。
收入院进一步检查,患者拿此住院条,面色苍白,手发抖,自语“我怎么会得恶性病”并哭泣。
此时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A.知识缺乏B.恐惧C.保持健康能力改变D.活动无耐力E.舒适的改变正确答案:B4、单选关于贫血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急性贫血的症状常较显著B.贫血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贫血发生的速度和程度有关C.老年人或伴心肺疾病者对贫血已经耐受,症状相对较轻D.慢性贫血,由于机体对缺氧已适应,故即使贫血很重,症状也可以较轻E.贫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正确答案:C5、单选下列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描述,不妥的是()A.淋巴结肿大常为就诊的首发症状B.50%~70%病人有肝、脾大C.欧美各国较常见D.白血病细胞绝大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E.好发于年轻人正确答案:E6、多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药物副作用有()A.高血压B.易感染C.血糖增高D.出血E.库欣综合征正确答案:A, B, C, E7、单选李某,男,17岁。
因左侧膝关节疼痛、肿胀1周,诊断为"血友病A"收入院。
该病人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应为()A.糖皮质激素治疗B.雄激素治疗C.血浆置换D.补充凝血因子E.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正确答案:D8、单选患者,女性,20岁,一周前出现上感,伴发热,胃纳差,时有恶心呕吐。
血液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血液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血液病患者能够得到合适的治疗和护理,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日常的护理和保健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血液病患者日常护理的要点。
1. 遵循医嘱:血液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
遵循规定的药物治疗计划,如何正确使用和存储药物,及时告知医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2. 饮食平衡:合理的饮食对于血液病患者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遵循医生(或专业医学人员)建议的健康饮食方案,主要包括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适量的热量摄入。
3. 注重休息:血液病患者的身体通常较为虚弱,容易疲劳和乏力。
因此,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活动。
4. 定期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心肺功能,减轻病痛症状。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如散步、瑜伽或轻度有氧运动。
5. 注意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对于血液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应经常洗手,并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和传播病原体。
6. 避免接触传染源:血液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患者需要尽量避免接触传染源,如病菌、细菌、病毒等。
7. 心理健康:血液病患者往往身体状况较为脆弱,需要面对诸多身心压力。
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8. 注意药物副作用:血液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需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及时告知医生有无不适症状,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9. 定期随访:定期与医生进行随访和检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监测。
与医生进行定期沟通,了解治疗进展和调整方案。
10. 积极配合治疗:血液病的治疗需要患者积极参与,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要求。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放疗或化疗等。
总结起来,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日常护理至关重要。
血液病疾病护理规范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及时给予心 理疏导和安慰,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 绪。
提供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关心和支持 ,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身 体反应,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同时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配合。康 复锻炼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 练、柔韧性训练等。
自我监测与定期复查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是血液病患者康复过程 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术中配合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进行消毒、麻醉等工 作,确保手术的无菌操作。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手术后,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手术效果 ,并做好记录。同时,应指导患者保持创口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01
预处理护理
营养均衡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
物质。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坚硬等 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增加铁质摄入
对于贫血患者,适当增加铁质 摄入,如动物肝脏、菠菜等。
控制盐分摄入
对于水肿患者,控制盐分摄入 ,以减轻水肿症状。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血液病疾病护理规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CONTENTS
目录
• 血液病概述 • 血液病患者护理原则 • 血液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 • 血液病患者特殊护理技术 • 血液病患者康复与自我管理
血液病患者口腔护理的要点

血液病患者口腔护理的要点
血液病患者的口腔护理要点包括:
1.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柔软的牙刷和温和的牙膏,确保有效去除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
2. 定期洗牙:血液病患者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牙周疾病等口腔问题,定期到口腔医生那里进行洗牙,保持口腔清洁。
3. 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去除口腔中的细菌。
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因为酒精会导致口腔黏膜干燥。
4.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硬、刺激性食物,以防止口腔受伤或出血。
牙周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咀嚼黏性食物,以减少牙齿负担。
5. 定期检查口腔状况:定期检查口腔,发现口腔病变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 避免口腔创伤:血液病患者可能出血较多,需避免剧烈刷牙、使用牙签等可能刺激口腔的行为。
7. 维持充足的口腔水分:血液病患者容易出现口干燥的情况,可以选择含有润滑剂的口腔喷雾或含片来增加口腔水分。
8.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包括牙齿和牙龈的情况,以及口腔黏膜的变化。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总之,血液病患者在口腔护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创伤,并定期检查口腔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口腔水分,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
(完整)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所有内科病员,原则上都应卧床休息。
(二)入院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以后每日2次。
体温在37.5o C 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有突然升高者应复查核对,密切观察体温者随时测量并记录.新病人测血压及体重(重症例外)1次,其他按医嘱执行。
(三)护理按病情分特别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1、特别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
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抢救用品,随时准备抢救,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记录。
2、一级护理:适用于病危、危重及极度虚弱的病人,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高热、昏迷、抽搐的病人,心力衰竭、严重呼吸困难、肝肾功能衰竭者等,病人的一起活动需护士协助。
护士每15分钟至半小时巡视1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二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期已渡过,症状减轻,病情好转但仍需卧床休息者,如慢性病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在床上可以自理但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
护士每小时巡视1次,了解三情(疾病、思想及饮食情况),递送大小便器。
4、三级护理:适用于轻症等待检查的病人,恢复期和慢性病好转期已可下床活动且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护士每日巡视3—4次,观察病情.轻病人可适当到室外散步。
(四)病人入院后,于当日流出大、小便,并送病房化验室做常规检验。
按照医嘱执行的大、小便化验,于次晨留出标本。
(五)每天下午记录大便1次,有次数增多者通知主管医师进行处理。
3天无大便者,可常规给番泻叶10g代茶饮。
必要时可灌肠通便.(六)每周测量体重1次(重症例外).(七)按医嘱给予饮食,并进行饮食指导.病人家属、亲友送来的食物需经办公室护士检查后方可使用。
病人之间不得互换食物,以免交叉感染.(八)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个人卫生处理。
一般冬季每周沐浴或擦澡1次,夏季每周3次。
洗发每两周1次,夏季每周1次.剪指甲每周1次。
(九)卧床病人应预防褥疮,并做好口腔护理。
(十)病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
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
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病患者做好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这对于病情的好转可康复至关重要,下面为您汇总血液病患者护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血液病患者平常生活中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感染,轻者需输注抗生素,增加医疗费用,重者会危及生命。
就感染部位来讲,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肛周、泌尿道以及皮肤与外界相通的部位比较容易发生感染。
就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来讲,细菌、真菌、病毒是常见的,有时也会有寄生虫的感染。
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注意以下几方面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1.保持愉悦的心境,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
悲伤与忧愁都与病无补,而且会减低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
相反,保持心情愉快则可以提高免疫力。
2.进食洁净、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抵抗力,同时要注意洁净以防“病从口入”。
3.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及空气消毒:注意口腔、鼻腔、会阴的卫生,可以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每日紫外线照射三十分钟,注意开窗通风。
4.减少互串病房及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如已发生感染,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及治疗,正确反映情况以利医务人员判断感染的真实情况做出治疗的选择,使感染尽快控制,节约人力、财力成本,促疾病痊愈。
6.应用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免疫功能、增加身体抵抗力。
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是很危险的,所以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处处注意,除了注意卫生和饮食以外,还要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眼下正是流感高发时期,出门
要戴口罩,回家要勤洗手,可以将感染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1 减少病原体入侵机会,预防感染
1)、环境及个人防护: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单位病床占地6~7m2,2次/d紫外线及消毒液做室内清洁消毒,餐后、睡前用口泰漱口,1/5000高锰酸钾早晚坐浴一次。
有口腔溃疡者涂维生素E油以促进溃疡面愈合,肛周破损者除坐浴外用消炎油膏涂抹肛周及肛门,局部还可用烤灯照射,以保持局部干燥,促进创口愈合。
加强皮肤清洁和饮食卫生,严格陪护探视制度、治疗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化疗前清除急慢性感染灶。
2)、骨髓抑制期特殊防护:有条件者住单人间,短程口服抗生素如磺胺。
大剂量静点丙种球蛋白2~3d,酌情应用惠尔血、输血或血小板等。
3)、积极抗感染治疗:粒细胞减少期无原因体温高于38.5℃,持续3d以上者须用足量、强效联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2 输液的护理
静脉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化疗药对血管有一定损伤,但血管的机械性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1)、合理选择利用血管:首先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儿的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时要有计划利用血管,由四肢远端开始,对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药物采用较细小的血管输注,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要采用易固定、弹性好的大血管。
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要得当,给药方法正确。
2)、.血管的保护:在操作时除要注意机械性损伤外,在平时用药结束后,要经常热敷,按摩手足,以增加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使血管营养状态得以改善,减低脆性,减少粘连和结节瘢痕的形成。
3 出血的护理
当血小板<20×109/L-1伴明显出血倾向,除输注血小板外,还应限制其活动,避免碰伤。
不吃硬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消化道粘膜损伤,防止鼻腔及牙龈出血,气候干燥时,注意保持鼻腔湿润,不抠鼻腔。
如少量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出血多时可用纱条填塞压迫出血,牙龈出血可用冷盐水含漱或用明胶海绵压迫出血。
各种注射拔针后局部按压3~5min,预防皮下出血。
4 饮食护理
给患儿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且适合小儿口味的饮食。
但在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化疗期间,则给低脂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特别是在诱导缓解及用大剂量氨甲喋呤期间,预防因大量白细胞破坏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同时也有利于药物毒素的排泄。
5 重视心理护理首先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然后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对患儿采取鼓励、安慰,抚摸等方法,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待他们,充分与他们沟通建立友好关系,取得信任,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配合治疗,提高患儿的长期生存率。
6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化疗药物共同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肝损害。
另外如长春新碱的主要副作用是神经炎,左旋门冬酰胺酶的主要副作用是胰腺炎等,因此,化疗期间除应定期复查血象、肝功及骨髓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出现与否,在治疗护理上选用能防止或减轻毒副反应的中西医措施,以利化疗顺利进行。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
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
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系统疾病多半是难治性疾病,发病隐袭,病状隐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健康体检时而被发现。
因此石家庄燕赵医院血液病专家介绍: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十种状况,需高度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1. 身体日渐虚弱,长叹"今不如昔",精神倦怠,肢体酸沉,少气无力,嗜卧懒动;
2. 弱不禁风,经常感冒,或感冒经久不愈;常有低热,甚或高热;
3. 头晕、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甚则晕厥;
4. 面色苍白,萎黄,虚浮,唇舌淡无血色,结膜色淡;或见眼窝黯黑(俗称黑眼圈),或面色赤红紫黯而无光泽;
5. 毛发枯槁不泽,脱发;指甲平塌凹陷,易折易裂;皮肤干燥皱缩,弹性较差;口腔糜烂,牙龈肿胀,舌面光剥无苔;
6. 肌肤常见出血斑点或青紫斑块,轻微刺伤、划伤即出血不止,碰撞挤压,皮下即见大片青紫瘀斑;
7. 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及舌面紫黯血泡;女子月经过多如崩如注,或不分周期淋漓不断;
8. 胸骨、胫骨压痛,四肢关节疼痛或骨痛;
9. 腹胀,肝、脾、淋巴结肿大;
10. 血液及骨髓检查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