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道德道德建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及指导思想为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须知和文明水平,组织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参加各种行之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强道德观念,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希望能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争做一个有道德的文明中学生。
二、活动准备1、班委会:召开班委工作例会,布置任务。
收集一些与道德、文明等有关的用语和故事,尤其是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发生在本班的故事。
2、活动方式: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主题活动。
三、活动过程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以及本次班会的主要活动。
讲道德、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国也是世界闻名的道德礼仪之邦。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能见到有道德的人,以及文明道德的感人故事。
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一个新世纪的有道德的中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怎样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在我们将要讨论之前,先请大家看大屏幕!刚才我们看了屏幕上的一些小故事。
现在,让我们讨论一下: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不文明、不道德的事呢?2、小组讨论: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4、班主任老师作总结陈词:5、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四、总结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
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崇尚道德我们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百家争鸣,道德为大,皇家百姓,道德为首。
可见,道德早已深入人心。
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
小学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德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教学内容:主题:尊重他人1. 班会开场(5分钟)- 介绍班会主题:“尊重他人”- 引入话题:为什么尊重他人是重要的?2. 情感教育(10分钟)- 播放一段视频或演示一个案例,讲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影响 - 提问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感受3. 认知教育(15分钟)- 分组小活动:每组学生讨论并列举出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 - 分享小组的成果,全班一起讨论并补充完整4. 实践体验(25分钟)- 角色扮演:给学生分发角色卡片,让他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练习尊重他人的行为方式- 学生展示扮演结果,并进行互动讨论5. 思考反思(15分钟)-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尊重他人的困难和挑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和策略6. 结束语(5分钟)- 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及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尊重他人的行为付诸实践,并提醒他们珍惜他人的努力和付出教学活动设计:1. 针对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层次,教师可结合具体情境和案例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2.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应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鼓励他们表达个人观点,并尊重不同意见。
3. 教师可适当调整活动顺序和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并保持课堂秩序。
评价标准:1. 学生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班会活动,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感悟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能够从案例中获得所需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启示。
3. 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尊重他人的行为方式,主动尊重他人,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4. 团队合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贡献,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
延伸活动:1. 播放相关绘本视频,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感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组织慈善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或社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精选20篇)

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精选20篇)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亲情,孝敬父母,养成良好习惯,在家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让学生做到同学友爱,关心集体,做有道德的合格小学生。
3、遵守公德,教育学生在社会做一个有同情心和有社会责任感的讲道德的小公民。
【教学重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如何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案例素材,制作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1、观看图片,谈感受。
2、出示名言,引入课题。
(A: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一个只是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思想家老子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的道德。
”)3、小结板题。
二、新课【一、在家里】1、导言: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从出生到今天,父母牺牲了无数的时间和心血,花费了多少精神财力……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厚而无私,所以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起码道德。
那么,在家里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2、观看一段视频―“为妈妈洗脚”,观后谈体会。
3、简单的调查。
谁知道父母的生日?谁为父母洗脚?谁在父母生日的时候为父母送上了生日礼物和祝福?3、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在生活中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的。
4、由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和父母之间爱的故事。
5、发动全体学生把最想对自己父母说的心里话写在准备好的心愿卡上,并贴到心愿树上。
(播放音乐: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二、在学校】学校是我们成才的摇篮,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我们成才的辛勤园丁,为我们付出无私的劳动。
那么,在学校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道德的小学生呢?2、观看小品:不是我扔的。
(观后谈体会)3、游戏:借物成功。
(评议成功和不能成功借物的原因,并说明应该怎样做。
)4、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人和事都闪现着道德的光芒,让同学们列举校园里的道德行为。
小学生思想道德道德建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小学生的重要性。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建设的定义和重要性2. 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小学生的要求3.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具体做法4. 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思想道德建设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小学生的重要性。
2. 主体活动一: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故事,从而加深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解。
3. 主体活动二: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场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思想道德建设。
二、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尊重他人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尊重他人。
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定义和重要性2. 在与他人交往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3. 尊重他人的具体做法4. 尊重他人examples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尊重他人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 主体活动一: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有关尊重他人的故事,从而加深对尊重他人的理解。
3. 主体活动二: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场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三、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关爱他人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六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
最新小学生思想道德道德建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思想道德道德建设主题班会教案南华初中李小莉活动目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活动过程: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倾听的习惯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这样才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2.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因此,同学们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3.敢于提问的习惯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二、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自觉使用文明用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2.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要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珍惜时间。
2.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
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要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
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内容:遇事分清是非教学目标: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3、遇事能分清是非。
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问:一个小朋友叫小虎,看见别人做什么事,就跟着做,结果做了错事。
他的毛病在哪里?学生回答。
师问:应该怎样做呢,请听一段故事?(一)请同学朗读扩展资料《摘梨》师问:许衡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学生回答师小结:许衡做得很对,他知道不是他的东西,他不应该拿的。
说明他是个是非分明的人。
课文中的方小强是不是是非分明的人呢?请同学们看一看。
(二)请同学朗读有关文段。
师问:方小强没有帮助去帮助别人打架,也没有帮助表弟打架,而是批评了表弟和小刚,因为他俩做得都不对,最后还让他们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
通过这两件事,大家更佩服方小强了,他也因此被评为“是非分明的好队员”,你佩服他吗?如果当时小强去帮助他打架,事情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分组表演一下。
看哪组表演得好?同学分组表演,教师点评师小结:同学们都已经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结果,不是同学间伤了和气,就是相互记恨,团结就没有了,凝聚力也没有了,势必给集体带来不良的后果。
板书:要有主见不要盲目跟随二、课堂练习:选一选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
这时,还有两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2024年年小学道德讲堂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年小学道德讲堂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本次道德讲堂主题班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具体目标包括:让学生了解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明确道德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觉行动,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道德概念的阐释和道德规范的传授,使学生了解并理解道德的基本内涵。
道德情感的激发和道德实践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难点: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认知发展水平的道德教学内容。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道德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学生:“你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得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2. 知识传授讲解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让学生了解道德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道德行为的正反两面,帮助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行为。
3. 情感激发组织学生观看一段关于道德行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道德榜样和他们的感人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4. 实践体验设计道德行为模拟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道德行为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
开展道德行为实践活动,如“我是小小志愿者”、“诚实守信从我做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规范。
5. 课堂总结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道德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成为有道德的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小学生品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品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越来越重视。
品德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塑造和提升。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在班会上开展品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有品德的人。
一、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引导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价值理念的确立,提高学生的品德意识,促进素质的综合提升;2、通过班会活动,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品德风范;3、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观,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内容1、主题演讲本次班会活动主题为“树立品德标杆,成就卓越人生”。
我们可以邀请优秀的学生、家长或者其他教育者来为孩子们进行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优秀品德、珍惜时间等。
2、情景剧表演情景剧表演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表演方式,可以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品德教育中的重要问题。
情景剧表演可以选取一些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做人要有良心、勇敢说“不”等。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让学生自由交流的方式。
根据本次活动的主题,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素质教育的主题,并要求每个小组发言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
4、寓言故事听讲寓言故事是一种适合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形式。
我们可以在班会上给学生们听一些有启发性的寓言故事,启发学生从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5、活动总结班会活动的是对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可以分析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和改进。
同时,可以提醒学生应对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引导学生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三、活动实施方式1、教师引导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
2、学生自主参与班会活动不应该是教师讲解式的教学,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班会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思想道德道德建设主题班会教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小学生思想道德道德建设主题班会教案
南华初中李小莉
活动目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
活动过程: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倾听的习惯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这样才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2.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因此,同学们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3.敢于提问的习惯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二、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自觉使用文明用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2.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要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珍惜时间。
2.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
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要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
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