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志编纂要领

合集下载

地方志编纂工作要点

地方志编纂工作要点

地方志编纂工作要点以下是 6 条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要点:1. 一定要全面收集资料哇!这就好比建房子得有足够的砖块呀!咱们去走访那些老居民,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不是很有趣吗?你想想,要是资料不全,这地方志不就像缺了角的拼图,多别扭呀!像咱隔壁镇因为没做好资料收集,有些历史都模糊了,咱可不能犯这样的错!2. 准确性那绝对是重中之重啊!可不能有半点马虎!这就像是给人画像,得画得像才行呀!要是把事情记错了,那后人看到的都是错的信息,这不闹笑话嘛!咱得认真核对每一个细节,不能有丝毫差错!像之前有个地方把年份写错了,多尴尬呀!3. 编写的时候要有条理呀!不能乱糟糟的!就像整理衣柜一样,得把不同类别的东西放好。

要是写得乱七八糟,谁能看得懂啊?咱得把内容好好梳理,让人一看就明白!别像那混乱的线团,解都解不开!你说对不?4. 得注重特色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一样。

咱们要把当地的特色风俗习惯、独特景观都展现出来,让看到的人惊叹:哇,原来这里这么棒!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你看那些成功的地方志,不都是因为有特色才吸引人嘛!5. 要多和各方沟通交流呀!这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儿!就像一起抬重物,得大家一起使劲才行。

和其他部门、专家、群众都好好聊聊,听听他们的意见,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难道自己一个人闷头苦干就好啦?那可不行!6. 要保持热情和耐心啊!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

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会觉得枯燥,但不能放弃呀!就像爬山,虽然累,但坚持爬到山顶就会看到美丽的风景!想想以后大家看到我们编纂的地方志时的那种喜悦,不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嘛!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做好地方志编纂工作,全面、准确、有条理、有特色、多交流、保持热情耐心,一个都不能少!这样才能编出一本优秀的地方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部门志编纂要领

部门志编纂要领

部门志编纂要领一、部门志的概念及与其他志的区别作为地方志,是记载并全面反映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性的地情书。

历代修志者对地方志的编纂方法作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已总结了不少好的、成功的经验。

而对于部门志的编纂来讲,与地方志比较,目前,仍处于探索、总结、提高阶段。

尽管在上届方志编纂过程中已涉及到部门志,且已有不少单位完成了编纂任务,但基本处于启蒙阶段,其编纂要领,工作方法仍需作进一步总结。

为此,我们根据以往部门志编纂的成功经验,加上现代修志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我们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对如何编纂部门志从理论上作了一些探索,并整理成文,供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但需指出的是:本部门志提要,仅是一种概括,并不是固定的模式,各部门在运用掌握时,要灵活,要实事求是,不能形成我有你有,我无你无的固定模式,这是修志之大忌。

一定要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更有的特色章法。

(一)部门志的概念既然是修部门志,那么首先就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部门志。

所谓部门志,是以部门为范围,记述该部门各个方面现状和历史的综合资料性著述。

(二)部门志、专志、单位志的区别志书除了地方志、部门志之外,还有一些称谓。

比如专志、单位志等。

志书的不同称谓,均有不同的意义,既有许多相同的内涵,又有一定区别。

而专志、单位志与部门志的区别又在哪里呢?专志,是专门记载一个地方的专项事业或事物的基本情况的著述,是构成地方志书的主体部分,它是以横断面为主体的专题记述,而不单独成书的分志。

如省(市)、县志中通常所列的分志包括有地理志,军事志、工业志、交通邮电志、建设志、外贸志、教育志等。

单位志,是直接以单位为记述整体,与部门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记述范围,编写角度上有一定差异。

如广播电视局,作为单位志,就仅限于记述该局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可叫作《广播电视局志》。

而作为它所管辖的全方位的广播电视事业,又涵盖了城区及各乡镇,其内涵和角度要大得多,宽泛得多。

因此这就有所区别了,作为这个部门的志书,可叫《广播电视志》。

如何写好单位的志书

如何写好单位的志书

,
发展变化快的年份必须写并写多一些,写出发展变化的特点、原
因等,这样,写了开始,又写了发展变化,最后写了结果或现状。
二、据实直书
要掌握好据实直书的基本章法, 必须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写法:
第一种:不要夹叙夹议。在整部志书中,编写大事记,志书
正文,附录等,都要遵循据实直书的原则,只记不议,不要进行
评论,也不要摆观点、下结论、抒感情。只要概述、综述序言、
××年选送医疗骨干××人,进修或学习××技术。 四、设备管理
主要的医疗仪器设备、办公设备情况。
五、基础设施建设
××年,建设了××楼,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投资
万元。楼内科室设置情况。
××年,建设了××楼,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投资
万元。楼内科室设置情况。
七、负责人名录
年份
的特点。志书编写方法: 志书的体裁, 一般有记、传、图、表、录等。这些体裁,各
有特点和用途,不能互相取代。
一、记
“记”作为志书的一种体裁,是用来编写大事记的。 编写大事记
要掌握好三个特点:
1、以编年体为主,记事本末体为辅
编年体为主,就是按年记载发生的大事。其特点是:同一件
事、于上年发生,在上年列条目记载发生的情形;于下年结束,
2
记述:
第一种,记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结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种,记述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现状(
2015 年的情
况)。
以上两种表现形式中,关键是要写好事物的发展情况。任何
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或增加减少,或兴衰起伏。但是,
事物的发展变化,有的年份慢些,不显著,有的年份快些,较显
著。在进行记述时,发展变化慢、不显著的年份可以少写或不写

编纂镇志注意事项

编纂镇志注意事项

编纂镇志注意事项编纂一部镇志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繁琐的工作,需要全面搜集和整理镇级的历史、地理、人文、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料,以展现出一个真实、全面、准确的框架。

以下是编纂镇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确定编纂范围。

一部镇志往往包含较广泛的内容,因此需要明确编纂的范围和界限。

可以确定的方面包括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统计、行政区划、交通情况、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社会事务等。

其次,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编纂一部镇志的基础,既包括主观材料,如历史文献、文物遗址、古籍、家谱等,也包括客观材料,如地图、照片、资料文件等。

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走访调查、上门征集、互联网搜索等途径来搜集资料。

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保护好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三,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是编纂镇志的关键环节,要把搜集到的零散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系统化。

可以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进行分类,使得资料能够互相关联和呼应。

在整理过程中,还要注意筛选资料,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内容,避免太琐碎或重复的资料。

第四,准确陈述。

编纂镇志需要准确、客观地陈述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歪曲事实。

对于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可以列举不同的观点和证据,但要在文中明确表明是争议性问题,并不断更新和澄清相关情况。

第五,科学组织。

编纂镇志需要有科学的组织架构和章节安排,使读者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根据镇的特点和编纂的重点,设计有关历史、地理、人文、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章节,并在每个章节里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进行安排。

第六,图文并茂。

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编纂镇志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图片、图表、地图等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和可读性。

图片和图表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并配上简短的说明文字,方便读者理解。

第七,实事求是。

编纂镇志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虚夸和夸大事实。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资料,避免被个人偏见和情感左右。

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避免侵犯他人利益。

编纂地方志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邵阳县乡镇志和部门行业志编纂辅导材料之二-业务指导

编纂地方志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邵阳县乡镇志和部门行业志编纂辅导材料之二-业务指导

编纂地方志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邵阳县乡镇志和部门行业志编纂辅导材料之二-业务指导邵阳县乡镇志和部门行业志编纂辅导材料之二编纂地方志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刘和平关于地方志的基本知识和编纂方法,畏保同志已给大家做了系统辅导,我想根据本人参于纂修首部《邵阳县志》的实践和体会,就修志工作必须注意的其他几个问题,与大家商酌探讨。

一、关于修志程序中的工作要点修志工作如何开端?如何中继?如何煞尾?根据我们的实践,新修一部志书大致要经历组织准备、拟订篇目和收集资料、具体编撰、审查修订、出版等四个阶段。

其工作程序如下图:几个阶段的工作程序要点:1、准备阶段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编纂方案、宣传发动。

一是要当权者思想统一,高度重视修志工作,要把修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序列,确立领导专抓,并担任编委会主任。

二是要组建好工作班子。

尤其要选好总纂(主编),其条件是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具体地说,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二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三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四要有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五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选好总纂(主编)以后,由他自己“组阁”,挑选修志人才,聘准聘好熟悉专业、有写作能力的人担任志书各部分的编写任务。

三是制订好编纂方案,以政府文件下发各部门、各行政村,方案包括领导机构、工作班子、志书总体设计规划、工作要求、责任等,乡镇志还要确定村采访员,搜集入志所需的自然、地理、经济、人文等各种资料。

四是要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大家都知道什么叫修志,要达到领导者热心抓修志,有志于志者积极参加修志,各界有识之士热情支持修志。

2、制订篇目收整资料阶段这两项工作是志书质量的基础,畏保同志已做专门辅导、不详述。

我只强调三点:一是篇目和资料的关系。

没有制订初始篇目,收集资料就无从下手,所以初始篇目要尽量翔实,做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以后要根据资料收集整理的具体情况,不断修订篇目,使其更科学合理。

志稿的编写要点

志稿的编写要点

志稿的编写一、本轮志书特点及与前志衔接问题㈠入志人物标准。

本轮修志与上轮不同,生也可以列传,如海盐县志步鑫生,列传。

诸暨市志初步安排人物传略30多人,一般列人物名录。

一般以事系人。

要注意搜集在外工作生活的诸暨藉有名人士。

人物固然不编入本部门篇章,但需向市志编辑部提供,市志有人物编。

㈡对前志纠误和补遗问题。

发现前志有错误的应及时向市志编辑部反映,编辑部将采取相关办法予以纠正。

①集中纠误、补遗,在书后集中纠误、补遗;②分散纠误、补遗;③注释。

㈢重叠部分。

前志(下限1987年)与本志书(上限1979年)有9年重叠。

可适当复录前志内容,前志记述详细的可简略一些,前志简略的可适当详细一些,避免简单重复。

对悠久历史,应适当溯源,来龙去脉要点一下。

二、资料搜集问题志书是资料性文献,资料是志书最根本最本质的属性。

资料工作是志书编纂的基础性工作,与志书的质量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志书的质量。

资料必须真实、可靠、系统。

应按照纲目搜集资料。

资料的种类:⑴文字(数据)资料:即所谓“死资料”,包括档案、图书、报刊等方面的资料;⑵图片资料:即具有史料价值的图照,包括地图、图画、照片等;⑶口碑资料(口述资料):即所谓的“活资料”,包括访谈资料、社会调查资料等;⑷实物资料:即具有史料价值的实物、遗物等。

文字(数据)资料是志书的主要资料来源。

搜集资料要求:部门档案资料要见底,报刊杂志查阅要见底,诸暨报、浙江日报、专业报纸,刊物、杂志、简报。

要注重口碑资料的搜集,特别是老领导、老科长、老同志的工作笔记本。

档案资料主要是一些文件、工作总结,过去没有复印机,资料归档情况普遍较差,本单位印发的文件比较齐全,上级部门印发的文件不太齐全,领导签给某科室阅处,由于科室文件要用,就长期存放在科室,时间一长就不归档了。

另外,很多工作在档案中很难看出来,有些只是年终工作总结中点一下,很笼统,外行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修志工作必须有本单位内行人参加。

地方志编纂的工作要求

地方志编纂的工作要求

地方志编纂的工作要求要是搞地方志编纂啊,得有这么几个要求。

一、资料收集方面。

1. 广撒网。

就像渔夫捕鱼一样,资料来源得广泛。

不能只盯着几个地方找资料,不管是当地图书馆里那些落灰的古籍,还是街头巷尾那些老爷爷老奶奶嘴里的传说故事,都得当成宝。

政府档案里的官方文件得扒拉,民间那些家族族谱之类的也不能放过,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2. 求真实。

资料这东西,可不能瞎编乱造。

就好比你不能把猫说成狗一样。

每一个数据,每一个事件,都得有根有据。

要是听到一个说法,得反复考证,找好几个不同的来源印证,要是有点可疑,就像侦探查案一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确定是真的才能用。

3. 挖细节。

不要只满足于大概其的内容。

比如说写当地一个传统节日,不能光说哪天过,大家很高兴这种笼统的话。

得深挖细节,像节日那天大家都做啥特色美食啦,有啥独特的仪式啦,小孩子玩啥特别的游戏啦,这些细节才能让地方志鲜活起来。

二、编写内容方面。

1. 条理清晰。

写的时候得像盖房子一样,有个框架。

先把大的板块确定好,比如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物传记、风俗文化等等。

每个板块里面也得有条理,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重要程度来写。

可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让人看了云里雾里。

2. 语言通俗。

地方志可不是只给那些大学问家看的,得让当地普通老百姓也能读懂。

别整那些文绉绉的词儿,除非是引用古代文献啥的,平常的叙述就用大白话。

比如说“该地民众”就不如说“咱们这儿的人”来得亲切好懂。

3. 特色突出。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得在地方志里显摆出来。

要是你们那儿有个独一无二的手工艺,那得大书特书,从这个手艺的起源、制作过程、传承情况,一直到它为啥这么特别,都要写清楚。

别把你们那儿写得和别的地方一个样,那就没意思了。

三、团队协作方面。

1. 互相通气。

编纂地方志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儿,是个团队活。

大家得互相通气,不能各干各的。

就像接力赛一样,前一棒得把情况跟下一棒交接好。

搞历史的得跟搞文化的说说,自己这块儿有啥情况可能对对方有用,别到时候写出来的内容自相矛盾。

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规范用语:1.建国以来,解放以来等,改为“新中国成立以后”;2.“截止”一般而言,用“截至”。

3.“西红柿”改为“番茄”;土豆、洋芋改为马铃薯。

包谷改为玉米等。

4.“在县委张副书记的亲自过问下,”类似的词语一定要规范。

同时,除非必须介绍的人名之外,一般不随便写姓名。

5.用全称。

如哈萨克语,不能够用“哈语”;6.民族姓名要用父名,这一点强调很多,但是,关键的时候老是出问题;7.法律要用全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不能用农业法,《农业法》;8.“同志”一般不用。

村里的“三老”全部改为“四老”(2010年以后)。

9.我们、我县、我局、目前、当年、于当年、预计等不规范用语要剔除掉。

简史可以用“了”,但是,年鉴和县志之类的问题尽量不用。

10.“两居”工程建设按照“三个集中”原则是哪“三个集中”?1乡镇周边向乡镇集中,2 乡镇向县城集中3 总体向阿魏灌区集中(特载)11.破折号要与一字线分清。

有文件号的要统一用六角括号比如:青政办发﹝2012﹞5号。

不能少写,我们的年鉴出现“﹝90﹞36号”。

12.不该用的简称要用全称。

如“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

“‘面、心、实’活动开展情况”二、注意起止时间。

如二轮修志起止时间为1996年至2010年。

可以适当上溯,但是,不允许超过这个时间。

如果是重大事件,可以单独成文,但不能够写入所写稿件中。

三、避免原则性的错误:如:第七次党代会上选举产生了青河县第六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注意词语的逻辑关系。

如“中亚、中东等穆斯林地区‘清真’市场为主。

”清真衬衣、清真面粉……四、用语严谨。

如“2010年3月,公司去文莱参加国际林果业产品展示会,文莱国王通过翻译了解公司的展品并品尝了沙棘茶。

几个月后,文莱国王派人辗转通过中国大使馆找到了公司买沙棘茶,听说国王喝了茶之后,心脏病有所好转。

”其中,应该介绍一些证据,但是,由于牵涉到个人隐私,不宜写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门志编纂要领一、部门志的概念及与其他志的区别作为地方志,是记载并全面反映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性的地情书。

历代修志者对地方志的编纂方法作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已总结了不少好的、成功的经验。

而对于部门志的编纂来讲,与地方志比较,目前,仍处于探索、总结、提高阶段。

尽管在上届方志编纂过程中已涉及到部门志,且已有不少单位完成了编纂任务,但基本处于启蒙阶段,其编纂要领,工作方法仍需作进一步总结。

为此,我们根据以往部门志编纂的成功经验,加上现代修志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我们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对如何编纂部门志从理论上作了一些探索,并整理成文,供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但需指出的是:本部门志提要,仅是一种概括,并不是固定的模式,各部门在运用掌握时,要灵活,要实事求是,不能形成我有你有,我无你无的固定模式,这是修志之大忌。

一定要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更有的特色章法。

(一)部门志的概念既然是修部门志,那么首先就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部门志。

所谓部门志,是以部门为范围,记述该部门各个方面现状和历史的综合资料性著述。

(二)部门志、专志、单位志的区别志书除了地方志、部门志之外,还有一些称谓。

比如专志、单位志等。

志书的不同称谓,均有不同的意义,既有许多相同的内涵,又有一定区别。

而专志、单位志与部门志的区别又在哪里呢?专志,是专门记载一个地方的专项事业或事物的基本情况的著述,是构成地方志书的主体部分,它是以横断面为主体的专题记述,而不单独成书的分志。

如省(市)、县志中通常所列的分志包括有地理志,军事志、工业志、交通邮电志、建设志、外贸志、教育志等。

单位志,是直接以单位为记述整体,与部门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记述范围,编写角度上有一定差异。

如广播电视局,作为单位志,就仅限于记述该局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可叫作《广播电视局志》。

而作为它所管辖的全方位的广播电视事业,又涵盖了城区及各乡镇,其内涵和角度要大得多,宽泛得多。

因此这就有所区别了,作为这个部门的志书,可叫《广播电视志》。

如果我们要系统的编纂部门志,可以让部门所管辖范围内的各单位首先编写单位志,然后,再在各单位志的基础上综合编纂成部门志。

二、部门志的地位和作用编写部门志是为编写地方综合志打基础,是为地方志的专志编写提供素材,同时也是系统反映一个部门的历史变迁和记述其发展的著述,因此,编好部门志至关重要。

现代方志的编写不仅不能顾此失彼、涵盖面要广,而且还要克服旧志中重人文轻经济的缺点。

所以,此次修志我们一定要注重各部门志和乡镇志、校志、厂志的编修,许多基本素材来自基层。

其地位和作用千万不可忽视。

(一)可为地方志编修提供更有价值的精当的素材。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行业越来越多,各部门所管辖的单位和事业也比以前复杂,繁琐。

如以前各地设立的邮电局,既管辖邮政事业又管电信事业,而部门的人员不多,业务量不大,电话未普及,手机业务未兴起。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析出了几大公司和各大行业,电信公司、邮政公司、移动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

如果我们不通过先修部门志、单位志,是很难收集到齐全的资料的。

作为负责修地方志的同志,也不是全才,对所有行业都熟悉,都精通,必须要通过部门志才能掌握第一手素材,而这种素材又是更精当的素材,比简单的资料堆积更有价值,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可靠。

(二)可为编修地方志节省人力和时间。

如果没有部门志的编写,那么负责地方志编纂的班子就要安排人员到那个部门去搜集原始资料,然后再整理,再入志。

这样一来,耗费了更多时间和人力,必然影响整个地方志的编纂进度。

(三)具有很重要的部门存史价值。

由于兴修部门志能客观反映一项或多项事业在该部门管理下的发展过程和部门的历史衍变过程,作为这个部门来讲,具有很大的存史价值。

(四)反映的内容、记载的事件更详细、更具体,是地方志不能取代的。

部门志是记述一个部门所辖事业的发展,并可以独立存在的综合著作。

一个部门的设置、建立和发展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所管辖的事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

部门志可以全面记述并反映这个部门的具体内容。

而作为地方志就不可能事无俱细将这个部门的事业的发展全部记述下来,只能将最主要、最能反映这个部门的有特色的东西提取到地方志中。

所以,这是地方志不能取代部门志的原因。

同时,作为记载部门所从事的百科全书,部门志又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一方面,可用于部门的干部熟悉情况,掌握规律。

通过编修的部门志提供历史借鉴,可以改善经营管理,谋求事业发展。

另一方面,为部门领导的决策提供了资料依据,不失为部门志的工具书。

再一方面,通过对部门的研究,也为研究地方历史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总之,部门志具有详实、具体、细化、微观的特性,具有独立存在的研究价值。

三、部门志的编写范围和组织形式(一)部门志的编写范围上面的内容,我们分清了部门志与专志,单位志的区别与联系,也就基本明确了部门志的记述范围。

下面,我们从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和业务范围来明确本届部门志的编纂问题。

1、时间范围。

大家知道,自上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以后,我国地方志编修是每20年一续修,这为保持全国修志工作步调一致作了明确的规定。

其断限问题也得到了统一解决。

而作为部门志虽没有统一规定。

但我们认为,部门志属于地方志的一个部分或内容,同为志书范畴,那么,也应该同地方志编修同步,这样才能保证上下齐动,其时间范围也才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否则,各行其是,五花八门,不利于方志的统一管理。

为此,本届部门志记述的时间范围其下限我们可以按照全国统一要求的2005年底为止。

至于上限时间就不一致了,因有的部门以前修过志,而有的部门没有,况且部门设置、建立的时间不一样,因此,为了保持部门志记述的连续性和完备性,凡以前修过的,可以接前志续修,同时对前志进行删补和完善。

没有编修的,从部门成立之时记述,以保持史料完备,不给后人留下遗憾。

还有的部门是从另一个部门析出来的,那么,在记述这个部门成立之日前,还要追述原部门的概况。

这里,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提及就是在撰写某些部门志时,会遇到交叉重复的情况。

譬如旅游部门,它是随着八十年代旅游业的兴起而逐渐由政府的一个办公室而衍变成立的。

在八十年代修志时没有编写部门志,因此它要从成立之日记起。

同时,作为旅游志,它所涉及的不仅有旅游资源产业,还有相关的船舶运输业以及配套的宾馆、饮食服务行业等,因此他不仅是只记它这一个行业,还要记述交通、商贸等方面的内容,这就必然要与交通志,工商管理志、商贸志等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

作为部门志来讲,都是要一一记述的,而在编写县志中的旅游专志时就要注意横排竖写、避免与交通等志重复了。

2、部门志的空间范围。

方志有方志的地域特点,部门志也有一定空间范围。

虽然它不同于单位志,范围要宽泛些,但也不能超越部门职能范围之外而记述,不能将某些虽涉及本部门但主要是其他部门的事而在本部门志中浓墨生彩,更不能将全国性或全省性的大事作重点记述。

若必须记述,也只能作为背景、前提交代,而不能作为重点。

如全国在进行国企改革,随之各地的工业部门、经贸系统要对所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这是按照国家政策而进行的,我们写部门志时不能将笔墨放在全国范围、全省范围、全市范围来写,而重点要写出在国家此政策出台后,我们是怎样实行的,采取的措施,取得什么成效,包括对国有资产的处理,工人的安置等。

因此,要正确把握部门志所记述的地域范围。

3、业务范围。

部门志不同于单位志和行业志,所以在编修时要注意内容的范围,而不能仅局限于“××局”、“××办”、“××委”。

如在全国机构改革中,很多地方将原先的畜牧局、果品经济办公室等合并到了农业局。

因此农业志所包括的业务范围比以前的农业部门业务要广,它就成了大农业范畴。

包括了种植业,果品经济,畜牧业等等。

若作为一个部门志,要将各专业横排纵写--叙述。

若在条件允许、人员充足情况下,也可以分为几个专业志而独立成书。

所以说部门志与单位志、行业志是有区别的。

在业务范围的记述上要严格按照所从事的业务范围来界定。

既不能超越,也不能遗漏。

若某项事业在高一层次中设有专业部门,而在县、乡一级未设立,其业务范围,我们就要将其“挂靠”到相应的部门记述。

如计算机网络管理事业,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业,许多地方目前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我们可以将其挂靠到相关的电信部门,广播电视部门或党政办公系统中加以记述。

(二)部门志编写的组织形式在部门志编写的组织形式上,我们结合以前和别处的经验,可以每个部门确定一名总纂人员,再配备2-3名编辑人员。

若部门所辖事业单一,可由总纂执笔,其他人员协助收集资料。

若部门机构宠大,下属站、所、企业较多,可由各下属单位明确执笔人员,写出单位志书初稿,再由部门志编纂班子集中总纂,由主编按照大纲将各单位志系统化、完整化、科学化,形成部门志。

如此集中人员,统一安排,分工负责,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

便于资源有效利用和掌握资料补缺、核实以及篇目的修改完整。

当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要从部门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

部分单位聘请退休老同志编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老同志熟悉情况,了解部门的发展与变迁,许多文档资料无法查找的内容可以补充上来,而且了解全貌,写作时更得心应手。

四、编写部门志的注意之点(一)确定体例的注意之点确定部门志体例在做到方志体例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方志体例一般为章节体,类目体、章节、类目结合体三种类型。

但不能千志一面,而应根据各志所涵盖的内容和所掌握资料的多少而定。

若资料详实,门类多,可以采用逻辑严密的章节体;若有的部门事务少,所收集资料不多,内容不充足,可以采用传统的类目体。

还可将两种体例结合使用。

总之,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各取所需。

在确定部门志体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具有志书的特点。

部门志依然要保持志体的特色,充分运用图、表、录等,而不能写得象专业书或单位、部门总结。

2、体例设置要全面概括,应该成为本部门的“百科全书”和“史书”。

将所辖各行业、从横向、纵向方面充分展开记述,详记部门的整个历史变迁和发展。

凡所从事的工作都要详略得当的记述,客观真实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3、突出部门特色。

这是由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要有专业特色。

部门与部门之间所从事的事业和分工不一样,因此不能泛泛而谈,千篇一律,要具有专门性。

如党委系统和政府系统虽然在处理和从事的具体事务中有很多相同之处,观点是一致的,但所处的位置和站的角度不一样,因此在某一件事情的表述方法就不一定相同,各有各的特色。

部门特色是最主要特色,必须深入研究。

没有研究就会流于肤浅,体现不出部门志的根本特色。

(二)设置篇目的注意之点体例不等同于篇目,但体例决定篇目,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