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警察应对“袭警”
对袭警行为的刑法规制

对于袭警行为,英国法院可判处最高达六个月的监禁。
美国
袭警罪的立法
01
美国各州对袭警罪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但多数州将袭警行为纳
入刑事处罚范围。
袭警行为的刑法定性
02
美国将袭警行为视为对公务人员执行职务的妨碍行为,通常以
轻罪或重罪定罪。
处罚措施
03
对于袭警行为,美国法院可判处最高达数十年的监禁。
03
袭警行为的刑事程序
对于袭警行为的刑事程序,我国法律没有特别规定,一般按照普通刑事
案件的程序处理。
我国刑法规制袭警行为存在的问题
立法规定不够明确
程序保障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刑法对袭警行为的构成要 件没有专门规定,这可能导致实践中 对袭警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存在困难。
在袭警案件中,由于情况特殊,有时 需要采取特殊的侦查和审讯方式,但 目前我国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尚不完 善。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袭警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的关联性,探讨如何通过打击袭警行为 来遏制其他犯罪行为的发生。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国际上对于袭警行为刑法规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为我国刑法修 订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袭警行为概述
袭警行为的定义
• 袭警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故意阻碍警察 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警察的执法权威, 还可能对警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袭警行Fra bibliotek的类型01
02
03
暴力袭警
行为人使用暴力手段,如 拳打、脚踢、推搡等,直 接攻击警察的身体。
威胁袭警
行为人通过言语或行为威 胁警察,使其感到恐惧或 不安,从而影响其正常执 法。
如何预防袭警

如何预防袭警袭警是指针对执勤警察或其他执法人员的暴力行为,它对社会治安和个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警察的安全,预防袭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预防袭警的有效方法。
1. 提高警察的技能和意识首先,为了降低警察遭受袭警的风险,必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
警察应该定期接受各种培训,包括战术技巧、身体训练和矛盾调解等方面。
此外,警察还应该了解常见的袭警手段和行为模式,以便能够提前预防和应对。
2. 加强执法装备和设施良好的执法装备和设施是预防袭警的重要保障。
警察应该配备符合标准的防弹背心和头盔,并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佩戴防护手套、护肘、护膝等装备。
此外,监控摄像头和报警系统等设施的安装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袭警行为。
3. 改善社会治安环境袭警行为往往和社会治安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改善社会治安环境是预防袭警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治安问题的关注,增加执法力量和资源的投入,严厉打击犯罪行为,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以提高社会公众对警察的尊重和支持。
4. 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对预防袭警至关重要。
政府和警察应定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引导社会公众主动遵守法律,并增强对警察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公众应了解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力,尊重执法人员的合法权威。
5. 建立警民之间的良好关系警民之间的良好关系是预防袭警的重要因素。
警察应主动与社区居民建立联系,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开展更多的警民互动活动。
此外,警察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态度,尽量化解矛盾,避免激化情绪,减少袭警风险。
6. 加强警察机构的内部管理警察机构的内部管理也是预防袭警的重要环节。
警察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提高警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此外,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助于降低袭警事件的发生率。
7. 增加对袭警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最后,为了有效预防袭警,必须加大对袭警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给予犯罪分子严厉的法律制裁。
墨西哥10名警察遇袭,3名女警被侵犯后释放,7名男警却遭残忍肢解

墨西哥10名警察遇袭,3名女警被侵犯后释放,7名男警却遭残忍肢解展开全文据英国《太阳报》6月3日报道,当地时间6月1日,墨西哥警方在科利马州的一个足球场附近发现7具被肢解的警察尸体,经查证初步确认几人均为数天前被绑架的警察。
据悉,前几日,10名科利马州警察被派往附近的哈利斯科州,为一群正在哈利斯科进行访问的矿业商人提供安保时遭遇袭击,连同2名平民被一个武装组织在拉韦尔塔市绑架。
科利马国家检察官办公室表示,与他们失去联系时,安全人员正在哈利斯科境内,因此他们被报告失踪。
2天后3名女警察和两名平民被安然释放返回了科利马市警察局,但是7名男警察却一直没有消息,据3名女警察说她们遭到了严重的侵犯。
1天之后警方接到报警,一个路人打电话报警说发现一辆迷你货车里面有几个黑色的袋子,里面装满了被肢解的尸体。
警方赶到了科利马小镇塞德罗斯后立即展开调查,据悉,当时这些警察的尸体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着,被遗弃在一辆白色的商务车上。
科利马州州长何塞·伊格纳西奥·佩拉尔塔当天下午通过Facebook 证实了这一发现。
他透露,据信这些遗骸属于上周在哈利斯科失踪的一群警察。
他补充说: “随着当局的调查继续进行,一辆汽车被定位在分隔两个州的上述地区。
我们在里面发现了七个人的尸体,他们的外貌特征与失踪的警察相符。
”国家检察官办公室表示,他们将正确识别这七名警官的身份。
当科利马当局在路边发现警方的三辆无标志的皮卡时,调查人员没有发现任何暴力迹象。
警方对于科利马州警会在被调到哈利斯科执行任务持怀疑态度,因为这并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
随后,科利马官员上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已授权警察部队穿越该州边境。
不过,哈利斯科州公共安全部长胡安·博斯科·阿古斯特(Juan Bosco agust n Pacheco)表示,他的部门从未接到过由科利马同行负责的此类行动的通知。
目前,墨西哥当局正在督促科利马州警方尽快查案,并找出幕后凶手。
法律如何应对暴力袭警

目击者介绍 ,这辆警车上 当时抓有 一名
犯 罪 嫌 疑 人 ,警 察 在 带 走 犯 罪 嫌 疑 人 的
过 程 中遭 到 不测 ,歹 徒们 用 砖 块 和 砍 刀
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和特 点
有 关 的犯 罪 心 理 学 专 家对 袭 警 案 件
打伤警察 后和犯罪嫌疑人一起脱逃。
20 年 1月1 0 5 2 4日下午 ,辽 宁 省 葫 芦
4
政府法制・ 】 06 ( ) 半J刊20 9下
维普资讯
要行 为包括 : 围攻 、 殴打正在执 行公务的
公 安 民警 : 用 枪 支 、 具 、 棒 , 用 爆 使 刀 棍 采
相关调查显示 ,许 多基层 民警和 暴
力 抗 法事 件 的 亲 历 者 ,意 外 地 发 现 民 警 对 袭 警 事 件 已经 失 去 应 有 的 情 绪 波 动 , 对这 种极 不正 常的现 象看得 平淡如 水。 对 于 频 发 的 袭 警 和 暴 力 抗 法 事 件 , 不 少 民警 都 习 以 为 常 了。 但 经 受 过 袭 警 的 民 警 普 遍 都 有一 定
_
藏
J i l l
一
转 而攻 击 民警 , 其社 会 影 响 极 端 恶 劣 。同 时, 对警 察 执 法 权 的 相 关 立 法 不 明确 、 警 察 执 法 缺 乏具 体 规 范 、 基层 执 法 患 得 患
失 、 一 些 基 层 公 安 机 关 及 其 民 警 不 善 于
、
个 人 突 发 性抗 法 向有 组 织 的 集
体性抗 法发展。出现这种特点主要 是 因
为抗 法 者 认 为 “ 不 责 众 ” 法 。
二 、暴 力程 度 不 断 增 加 , 由 口头 辱 骂 、侮 辱 发 展 为 直 接 持 凶器 伤 害 执 法 人
从系列袭警案谈警察在执法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完善执法程序和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和加强问责机制
执法程序的不足
在处理袭警案件时,往往存在调 查取证、审查起诉等环节的漏洞 ,导致一些案件不能得到公正处
理。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目前关于袭警的相关法律法规还 不够完善,对于如何认定袭警行 为、如何量刑等方面的规定还有
待完善。
问责机制的缺失
在袭警案件中,往往存在责任不 清、问责不力的情况,导致一些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
通过举办公开论坛、听证会等活动,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公众 对警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04
袭警案的反思与启示
加强袭警案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袭警危害性的认识
公众对袭警危害性的认知不足
一些公众可能认为袭警只是一种表达不满或反抗的方式,而忽视了其严重的社会 危害性。
执法能力问题
01
02
Hale Waihona Puke 03专业技能不足部分警察在专业技能方面 存在不足,如应对突发事 件的应变能力、调查取证 能力等。
知识更新滞后
警察的知识体系更新滞后 ,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 变化,影响执法效果。
沟通能力不强
部分警察在与人沟通时存 在障碍,无法有效地与当 事人进行沟通,影响执法 效果。
执法规范问题
责任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THANKS
感谢观看
袭警的危害与影响
• 袭警行为不仅直接危害了警察的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同时,它还引发了公众对警察 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袭警案的历史与现状
• 近年来,我国袭警案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2015年 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多起暴力袭警事件,给社会 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目前, 袭警案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 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在美国,警察在未经屋主允许破门而入屋主可以开枪打死警察吗?

在美国,警察在执行任务时,有时需要强制进入居民的住所,以便搜查或逮捕罪犯。
如果没有屋主的允许,警察就不能强行进入居民的住所。
这是因为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所有人都有权受到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的保护。
在没有搜查令或逮捕令的情况下,警察不能强制进入居民的住所。
如果警察在没有搜查令或逮捕令的情况下强行进入居民的住所,居民是否有权开枪打死警察呢?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即在美国,警察在执行任务时享有一定的豁免权。
这意味着,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可以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动在普通人看来可能是非法的,但在警察的情况下是合法的。
例如,警察可以使用武力逮捕罪犯,但普通人不行。
如果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强行进入居民的住所,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犯了罪。
美国法律规定,居民有权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财产。
如果居民认为自己或家人处于危险中,他们可以使用合理的武力进行自卫。
这种武力必须是“合理”的。
这意味着,如果居民使用过度的武力,例如使用武器对付没有武器的警察,那么他们可能会被控以罪。
回答问题,“在美国,警察在未经屋主允许破门而入屋主可以开枪打死警察吗?”的答案是:这取决于情况。
如果警察在执行任务时没有搜查令或逮捕令,而居民认为自己或家人处于危险中,他们可以使用合理的武力进行自卫。
如果居民使用过度的武力,例如使用武器对付没有武器的警察,那么他们可能会被控以罪。
在美国,警察在执行任务时享有一定的豁免权,但居民也有权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财产。
如果警察在没有搜查令或逮捕令的情况下强行进入居民的住所,居民可以使用合理的武力进行自卫。
居民必须确保他们使用的武力是“合理”的,并且不会过度地伤害警察。
袭警危机处置方案

袭警危机处置方案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警察可能会面临攻击和袭击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案来预防事态的升级和控制局面。
本文将介绍袭警危机处置方案。
危机预防在警察的日常工作中,预防是最重要的防范措施之一。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袭警危机的发生:1.预防性巡逻和巡查。
警方可以加强对犯罪现场以及人员密集,安全隐患较大的地区进行巡逻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2.加强安保措施。
对于可能出现安全措施不够完善或者是安全隐患比较大的场所,如旅游景点、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地方均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人们的安全。
3.提高警员的技能。
警察除了有较高的常识智商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身体技能,如腰部力量、爆发力等,以及对于枪械的使用。
提高警员的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对威胁的警觉性。
危机处置除了预防之外,当危机发生时,警察需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以保持危机态势的控制和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损失。
1.在危机现场采取措施。
当危机发生时,首先要火速赶到现场,展开抓捕等相关工作,并要求平民人员远离事发现场以保障公众安全。
2.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
面对突发事情,部分人群有可能出现惊慌失措、情绪激动等反应,警方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受到影响的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安抚和意外教育。
3.加强协同合作。
当危机发生时,有必要采取组织行动,协同联合,共同应对即将发生的事态,以保障所有人员的安全。
4.全力调配警力。
警方需要合理调配警力,以达到最好的协同作战效果,不仅如此,警方还需分析危机需要多少警力配合,避免危机发生后出现警力不够的问题。
危机后续当危机得到有效的控制后,警方需要采取相关后续工作措施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
1.对于危机的处理结果进行通报。
警方需要及时对危机的处置工作进行通报,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揣测和传闻。
2.加强安全宣传。
为了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对于危机的预防和避免,警方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
警察突遭袭击时的反击战术

出凶器能够着的距离 只要做到这一点 , 就有反击的机会 . 当警察意识到被 人袭击之时 , 不管是否受伤 , 均应立 即采取紧急躲 避的翻滚跳跃 , 跑动动 作, 尽力躲过袭警人 的持械打击 , 并与 之拉开距离 , 同时在运动 中拔出枪 支推弹上膛 , 回身 鸣枪 , 用枪支控制袭警人 , 命其放下武器 , 采用卧地式搜 身措施将其缉捕 . 若袭警人对我追杀十分疯狂 , 或使用 的凶器直接威胁我 干警的生命安全 , 可直接使用武器击 伤 , 则 击毙袭 警犯罪嫌疑人 . 若我警 察没带枪支 , 则应 与袋 警 人 拉 开 距 离 的 同 时 , 法 就 地 取 材 , 找 可 作 为 设 寻 武器的任何物品与袭警 人搏斗或 设法 夺下袭警人 的凶器制服 对方. 搏斗 时应虚张声势 , 大声 呼喊 , 起 周 围人 员 注 意 , 得 周 围 群 众 或警 力 的 支 引 求 援. 若袭警人开始逃 窜在我没受重 伤的情况下应 紧追不舍 , 丢 目标. 不 但 在对方没有失掉手中凶器 , 我手 中又没有搏斗器具之 时, 不应追近至袭警 人 凶 器 可 够 着 的 距 离 . 在 追 辑 中 , 得 到 可 搏 斗 的 器 具 , 可追 上 袭 警 我 若 则 人将其制服。 如果袭警犯 罪嫌疑人不是一个 , 是团伙 , 均持凶器 向我 攻击 , 而 且 警 察持枪时可在跳 出凶器打击距离的同时 , 按由近及远 的原则 , 向袭警者连 续开枪射击. 射击 时, 注意击倒一个 , 再转移射线射击第二个 , 不要分散注 意力或见人就射。 2 22 摆 脱 险 情 , 退 为 进 . 以 如果警察受犯罪 团伙持械袭击 , 而我又手无寸铁 , 则应设法尽力摆脱 被其追杀的险要处境 , 尽快 向人多之处或就近建筑物之处 , 或有坚 固门窗 的房屋运动 , 并设 法求得群众支持与就近警力联系. 实在没有条件反击之 时 , 以退 为 进 , 用 夜 暗或 复 杂地 形 及 建 筑 物 藏 匿 . 可 利 只要 认 得 袭 警 人 中 的一 两 个 人 或 认 得其 声 貌特 征 , 警 察 又 没 有 受 到 重 大 人身 伤 害 , 事 后 我 待 再 行 抓 捕 持 械 袭 警 犯 罪 团伙 人 员也 是 上 策 。 3 突 遭 袭 击 反 击 时应 注意 的 问题 3 1 竭力保持镇静 , . 注意迅速搞清袭警情况身上 已受到袭警者的打 击或 已被袭警人控制 , 心理 上高度 紧张并产生一定 恐惧和慌 乱现象实属 难免. 但越是此种时刻 , 越要竭 力保持镇静 , 只有镇 静才能搞清情况并采 取 对 策 . 尽 力 控 制 自己 的 方式 和 自己 的现 实 处 境 , 清情 况 才 能 采 取 有 要 搞 效 的反 击 措 施 。 3 2 抓住机会 , . 猛烈反击, 全力拼搏. 警察 被突然袭 击之时 , 只要有 机会 , 有条件 , 就应抓住时机 , 烈反击 . 猛 只要开始反击 , 就应全力以赴 , 以 命相博 . 反击时下手要准确 , 快速 , 凶猛不 给对方 以喘息的之机. 持枪袭 对 警者 , 要尽力夺过或打掉其手中的枪支;对持枪袭警者 , 能夺过 或打掉其 手 中 的 枪支 当然 最 好 , 不 能 , 应 拉 开 距 离 ;使 其 不 能 持 续 伤 害 为 佳 ; 若 则 , 对徒手袭警者则应全力反击 , 力求将其制 服抓获 。 3 3 注意机智灵活地应用 反击 战术方法. . 警察突遭袭击进行 反击之 时, 要注意机智灵活地与袭警者周旋 , 以良好 的技战术动作和战术 方法进 行 有 效 的反 击 . 不 可 不 分 清 情 况 危 险程 度 , 分 反 击 时 机 和 反击 条 件 盲 切 不 目应 拼 。 3 4 注意 把 握 先 为 不 可 胜 而 后胜 的反 击 原 则 , . 即先 使 我利 益 不 受 损 失或尽量少受损失 , 再求 制敌之策 ; 先使警察 人身不 致立 即受到重 大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警察应对“袭警”
袭警事件在世界各国都有发生,在某些国家,此类问题还很严重。
如何减少警察不必要的伤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警方共同关注的课题。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在美国这样一个有3亿人口且私人枪支泛滥的超级大国,平均每年因公殉职的警察仅163人,日本平均每年因公殉职的警察仅10人左右,且大部分是由于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原因死亡,德国平均每年因公殉职的警察仅6.8名。
通过进一步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国家都有一系列完善的措施来保证警察的执法权益。
一、法律保障警察绝对权威
美国法律规定:警察对罪犯(重罪或轻罪)实施合法逮捕时,如果遇到反抗,并且有理由相信被逮捕者即将对他进行人身伤害(致死或致伤),并且合理地相信对被逮捕者使用适当暴力是制止其反抗的惟一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警察使用适当暴力是法律许可的。
在重罪犯逃避逮捕或者从监所逃跑的情况下,抓捕者对其使用暴力也是许可的。
警察执勤中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较激烈的强制措施,如警察在公路上拦截普通违章车辆时,只要他有充足的理由怀疑,就可以举起手枪,喝令车内人员高举双手或抱住后脑走出车门,然后对其进行搜查。
如果对方是无辜的,他们也
只能表示无奈,当事者若不服气,可以事后凭警察开具的记录和罚单去法庭上诉,但决不可与警察争辩,更不能伴有任何肢体动作,否则会被认为有妨碍执行公务和袭警的嫌疑,轻者被戴上手铐送进监狱,重者会遭到警察的枪击而丧命。
美国警察作为国家法律执行者,在执行公务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没有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英国,根据警察法的规定,警察完全有权就某一罪行对任何人进行讯问。
另外,按英国1967年刑事法规定,一个正执行职务的警察若合理地认为有人故意妨碍他对另一个人实行合法的逮捕或拘留,他可对该人实施无证逮捕。
二、立法打击袭警行为
各国的刑法对于袭击警察的违法犯罪行为的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将威胁、袭击、伤害、杀害警察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具有“袭警罪”这一独立的罪名。
采用这类立法方法的主要为英、美、法国家。
其中,美国联邦刑法和各州的刑法对于袭警犯罪的规定尤其详尽。
根据美国刑法的一般原则,任何人都不得对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察人员进行任何形式的威胁、袭击和伤害,不得接触警察的身体,而所谓的威胁既包括口头语言上的威胁,也包括具体行为的威胁,甚至威胁警察的直系亲属也构成同样的犯罪。
部分州的刑法规定,对于袭击警察造成伤亡的犯罪可以适用死刑。
英国警察法集中规定了5种侵害警察权的犯罪,
即殴打警察罪、妨碍警察执行公务罪、冒充警察罪、非法持有警察衣物罪和挑唆不忠罪。
澳大利亚法律规定,警察在正常的执法过程中,当事人辱骂警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悉尼奥运会期间,澳大利亚一名男子因向一警察丢弃一片废纸而被控“袭警罪”遭到逮捕。
奥地利国内已经废除了死刑,但法律授予警察使用枪支的权力,在遇到犯罪分子暴力反抗时,警察可使用枪支,将犯罪分子制服乃至当场打死。
将威胁、袭击和伤害警察的行为纳入“抗拒公务员”的犯罪,并且按照情节分别规定了不同的类型。
采用这类立法方法的主要为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大陆法国家,其中以法国刑法的规定最为详尽。
法国刑法将袭击司法人员(警察)的犯罪分为4种类型,一是具有暴力抗拒警察的威胁行为,但并未接触警察的身体;二是暴力袭击警察,但并未造成伤害;三是暴力袭击警察,并且造成被袭击警察一定程度的伤害;四是暴力袭击警察,并且对被袭击警察造成严重的伤害或者导致死亡。
对于“抗拒公务员罪”,法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法国已经废除死刑)。
将一般情节的袭击警察的行为纳入“妨害公务”的犯罪,将袭击警察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犯罪规定为“加重结果的伤害罪”或“加重结果的杀人罪”。
采用这一立法模式的主要是日本等成文法国家。
《日本警官执行职务法》第7条规定:警官为了逮捕犯人或防止犯人逃走,或者为了制止犯人抵抗
的需要,在认为有相当理由的场合,按照事态,在合理判断的必要限度内,可以使用武器。
如果有充分理由怀疑该人犯有重罪,包括: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相当于3年以上监禁,并对警官执行公务抵抗或企图逃走时,如果犯罪分子以暴力反抗警察的执法活动,就可能被警察当场打死。
三、精良装备抗制暴力
美国警察每人都配备一支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强的GLOCK-17半自动手枪(18发子弹)、两个备用弹夹(34发子弹)、折叠警棍、胡椒粉末喷射器和手铐等。
个别的警察由于工作需要,还配备2支手枪。
除此之外,他们还配备总重达二三十公斤的防弹衣、头盔、护膝等装备。
香港警察中的机动分队装备着点三八史密夫、威仕逊N10左轮、AR-15型来复枪、雷明登猎枪、长短管催泪弹枪、木弹枪、催泪喷雾器及催泪手榴弹。
特警队的装备就更精良:9毫米HP自动手枪、德国NP5型冲锋枪、美国雷明登N700型连红外线瞄准器远程来复枪、带消音器的NP5D冲锋枪、震弦手榴弹。
现在香港警察配备的新式避弹衣重量只有1.3磅,可抵挡三五七和点四四“密林”型子弹的袭击。
即使在治安状况良好的日本,人们也时常能在街头看到全副武装的警察,他们既有警棍也带枪,日本警察使用的是22毫米口径和38毫米口径的左轮手枪。
四、警察代表机关替警察维权
1964年颁布的《英国警察法》堪称诸多警察法典中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构成了现代警察组织的宪章。
该法在第三章专门对警察代表机关的设臵、职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凸显了警察代表机关在维护警察权益方面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英国的警察联合会代表着警察队伍中绝大多数警察,它不仅在提高警察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方面,而且在提高警务效率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表现出极大的首创精神。
除警察联合会外,还有其他代表性组织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央警察局协会成立于1920年,通过该协会,警察局长们可把自己的意见汇集起来向内政大臣提出,并可就有关问题与大臣或其他高级顾问讨论。
成立于1948年的警长联合会代表所有级别的警察首脑,关注警察的工资和工作条件等问题。
警监联合会其职责是照顾总警监和警监们的利益。
以上这些警察团体在较高层次的警察管理机关中都设有办事机构。
一般来说,警察部门在采取任何重要的行动之前,都要事先征询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