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答案

合集下载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作业参考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作业参考答案

0163 20201判断题1、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A.√. B.×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 A.√. B.×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A.√. B.×4、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 A.√. B.×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 A.√. B.×6、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 A.√. B.×7、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 A.√. B.×8、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则是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 A.√. B.×9、正确的审美原则必须坚持实践原则与体验原则的统一,生活原则与修养原则的统一。

. A.√. B.×10、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

. A.√. B.×11、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 A.√. B.×1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

. A.√. B.×13、物质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就是物质.. A.√. B.×14、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 A.√. B.×1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 A.√. B.×16、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工人运动是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A.√. B.×17、哲学的思想属性是揭示规律,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 A.√. B.×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 A.√. B.×1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021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课期末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2021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课期末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2021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课期末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0 1 6 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答案一、简答题:(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如何认识理性话语意识与公共文明社会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答: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3.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答:意识的本质: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来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劳动创造的。

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规律,理性发展;坚持联系,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永恒发展;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5. 什么是事物的度?认识事物的度有何实际意义?6. 先验论与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7. 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什么?答: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所以,真理是以客体属性为衡量尺度,而达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状态。

8. “五讲四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具体的内容是:“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9. 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1)社会历史观的内涵历史观是关于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与概括,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而社会历史观一旦产生又能反过来影响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

西南大学20年6月[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考【答案】

西南大学20年6月[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考【答案】
5 矛盾分 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矛盾分bai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du动,进而解决zhi矛盾的一种方法dao。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二、论述题:
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bai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du先掌握理论;联系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这zhi个最大的实际,及国内处政治dao经济形势,各种社会思潮和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生产资dao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3.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一个整体;它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同时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现代唯物主义也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理论指导。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题目说明:(10.0 分)1.1、物质2、辩证矛盾3、社会存在4、马克思主义5、科学发展观6、社会基本矛盾7、哲学基本问题8、矛盾分析方法9、认识运动总规律10、民主11、垄断12、资本13、价值规律14、资本积累15、资本的有机构成参考答案: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相互对立、排斥、反对,又相互联结、统一、贯通的趋势与属性。

3、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主要包含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思想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尊重规律,理性发展;坚持联系,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永恒发展;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6、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7、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对此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队此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8、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9、认识运动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之内容都比较地进入高一级的阶段,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0、民主:是一种管理国家的形式,其本质就是体现民意至上,即代表社会的主流意志的公意,又体现社会大多数的众意。

11、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产生垄断,这是是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12、资本:资本就是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价值。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答案)

判断题1、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 A.√. B.×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 A.√. B.×3、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反之亦然。

. A.√. B.×4、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要的条件是深入实践、调查研究。

. A.√. B.×5、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即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状态。

. A.√. B.×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B.×7、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 A.√. B.×8、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目标,更是一种社会实践。

. A.√. B.×9、真正的自由,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利用必然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自主状态。

. A.√. B.×10、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的唯一方式,也是论证真理的重要途径。

. A.√. B.×11、杰出历史人物不仅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而且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 A.√. B.×12、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 A.√. B.×13、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 A.√. B.×14、运动就是物体发生的位置移动。

. A.√. B.×15、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A.√. B.×16、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 A.√. B.×17、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A.√. B.×18、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概念题)2:第二次作业(简答题)3:第三次作业(判断题)4:第四次作业(论述题)5:第五次作业(概念题)6:第六次作业(简答题)7:第七次作业(判断题)1:[论述题]文化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论述题]人的本质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论述题]社会基本矛盾参考答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4:[论述题]认识运动总规律参考答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5:[论述题]反映论参考答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6:[论述题]辨证否定参考答案: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能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7:[论述题]矛盾分析法参考答案: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能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8:[论述题]规律参考答案: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方法。

矛盾本身就是事物和过程。

所以分析事物和过程就是分析矛盾,就是用对立统一规律去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方法。

9:[论述题]物质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0:[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答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答案
9、什么是改革?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10、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其内容是: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客观唯心主义的部分分支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理想形式.
16、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什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17、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中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10、怎样正确地区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波动?二者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5、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思想,对于实际工作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3、主观唯心主义4、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6、实践7、劳动8、物质9、运动10、静止11、意识12、人工智能13、规律14、联系15、发展16、矛盾分析法17、矛盾18、系统19、质变20、量变21、度22、辨证否定23、反映论24、先验论25、理性认识26、感性认识27、认识运动总规律28、真理29、价值30、社会有机体31、生产力32、生产关系33、阶级34、国家35、国体36、政体37、社会经济结构38、社会观念结构39、文化40、文明41、社会存在42、社会基本矛盾43、经济基础44、上层建筑45、阶级斗争46、社会革命47、人民群众48、历史人物49、人的本质50、自由二、简要回答问题:1、什么是哲学?2、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3、如何理解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吗?6、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主要功能?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与旧哲学的实践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什么是实践?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9、人类实践所具有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什么?10、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和改造的哲学意义是什么?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意义?1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观和时空观?13、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4、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5、辩证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认识是如何发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17、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是怎样实现的?1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为什么说实践是社会的本质?20、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有哪些根本区别?21、如何理解生产方式的作用?22、阶级的实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23、如何理解社会的政治结构?24、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25、如何理解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它的功能?26、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它们有哪些区别?27、世界发展的两种过程有哪些主要区别?28、社会基本矛盾是如何运动的?2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0、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判断并说明理由: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总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
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4、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中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5、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思想,对于实际工作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7、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的价值矛盾?
8、如何正确而科学地认识民主的本质。

9、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10、怎样正确地区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波动?二者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
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答:从此图可以看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国民人均寿命在近几十年不断地延长,这说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使得人均寿命增长,这要归功与国家的政策和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说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完善,有何重要的影响。

答: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它能够给社会提供更加有经验的工人,他们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次,在社会管理方面,有经验的年长者会提供更加准确的工作方案,加快工作进程。

但是,这也是弊端,因为年龄的增长虽说有经验,但无创新和战斗力,这点是远远不如年轻人的,从这方面说,则会对社会的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