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数数,数的组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教案4新人教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教材第37页内容及练习八第6题。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引导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在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器,小棒。
1.数一数。
(1)从七十六开始,往后连续数出7个数。
(2)从七十六开始,往后两个两个地数,数出7个数。
(3)从六十开始,五个五个地数,一直数到一百。
(4)从四十开始,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九十。
(5)从四十开始,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一百。
2.摆一摆,说一说。
(1)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2)3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个十是50。
(4)()个一和()个十合起来是42。
(5)100里面有()个十。
(6)4个十和6个一组成()。
1.在计数器上表示100。
利用数位表、数字卡片来摆一摆,说一说。
可以由一名学生说一个数,其他学生摆;也可以由一名学生摆,其他学生读出这个数。
再说一说百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2.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然后在书上填空。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3.学生归纳数的读法和写法,老师板书。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1.看图读数、写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写作:写作:写作:读作:读作:读作:2.填空。
(1)十位是8,个位是2,这个数是()。
(2)2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3)10个一是(),100里面有()个十,()个一。
(4)百位是1,个位和十位都是0,这个数是()。
3.我写数,你来读。
同桌之间,一人读数,另一人来写。
1.下面哪根铁丝最长,在括号里画“ ;哪根最短,在括号里画“”。
(1)(2)(3) (4)2.把11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要使每盘的苹果都是单数,可以怎样放?课堂作业新设计1.写作:15写作:20写作:33读作:十五读作:二十读作:三十三2. (1)82(2)28(3)1010100(4)1003.略思维训练1. (4)最长()(2)最短()2. 3个盘子分别装:1、 3、 7; 1、 5、 5; 1、 1、 9……教材习题练习八6. 385563908930721001.本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学生合作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合作习惯。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组成

100以内数的组成一、复习旧知10的组成:1个十。
11的组成:1个十和1个一或者: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12的组成:1个十和2个一或者: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13的组成:1个十和3个一或者: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
14的组成:1个十和4个一或者: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4。
15的组成:1个十和5个一或者: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16的组成:1个十和6个一或者: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6。
17的组成:1个十和7个一或者: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17。
18的组成:1个十和8个一或者: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18。
19的组成:1个十和9个一或者: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
20的组成:2个十。
二、探究新知21的组成:2个十和1个一或者: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21。
22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22。
23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23。
24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24。
25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25。
······29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29。
添上1是()个十,是30。
30的组成:3个十。
31的组成:3个十和1个一或者:3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31。
32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32。
······39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39。
添上1是()个十,是()。
40的组成:4个十。
41的组成:4个十和1个一或者:4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41。
42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42。
······49的组成:()个十和()个一或者:()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49。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2数数-数的组成-教案02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每个人都要保护它, 做到节约每一滴水, 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 神秘地说: “我让大家猜个谜语, 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 “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 “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 “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 我的用处可大了, 是真的吗?”主持人: 我宣布: “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 “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 “知道。
”甲: 如果没有水, 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 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 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 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 没有水, 我们早就枯死了, 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 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 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 洗碗筷, 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 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 种庄稼, 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 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 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 同学们, 听完了这个快板, 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 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 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 看了表演后, 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 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 水有这么多用处, 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 我要节约用水, 保护水源。
(2)(生): 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 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 前几天, 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 很受教育, 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 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 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 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 大家谈得都很好, 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 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在一年级上学期,我们已组织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个阶段。
而下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数的组成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
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迁移到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通过让学生动手数出35根、42根等根数不同的游戏棒,并思考:"怎样摆能让别人很容易看出小棒的根数?"然后抽象成小棒图,让学生理解图中所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再脱离实物和图像,抽象出数的组成。
这三个环节是由具体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进行的,并拓展到生活中10个一份的包装,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数的组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一个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数数的基础上,逐步理解计数单位"百"、"十"、"个",培养学生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1、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
教学设计中我选取了几组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物品(游戏棒、钢笔、幸运星等)。
2、设计生活情景。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原型。
如果我们把生活问题引入为研究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对数学的学习的热情。
3、估数。
先让学生自己估一估,再数一数。
使学生在充分感知1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时,感悟到要准确地数出事物的个数,边指数边数数,对应地数,方法合理,手口一致等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借助各种途培养学生的数感。
100以内数的数数及组成的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数数及数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教学用具:小棒、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1、师:我们以前认识从0到20的数,老师现在考考你们!1个十和2个一组成()20是()个十组成的5个一和1个十组成()()个十和()个一组成17 师:谁能从0数到20?(请一名学生数。
)师:谁能接着往后数?叫两位同学接着数,最后大家一起数到100。
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数数,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啊?55!比20 多得多,那么我们猜猜有多少位女同学呢?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学生自己数一数。
)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
)师:今天来上课的女同学人数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多一些。
师: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得那么好,可是数人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就不易出错,相信你们只要仔细一点一定能数对!二、数数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
请你很快地数出10根小棒。
(学生数。
)仔细观察一下10个这一堆儿,10个,就这么多。
2、师:请你再数出10个。
(学生数。
)现在是多少了?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3、同桌为一小组,将你们的小棒和到一起,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
《100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100以内数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1-100之间的数是由1-9这些数字组成的。
2.能够举一些由1-9数字组成的、不大于100的数。
3.能够利用1-9数字组成的数,预测一些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1.数字1-9的认识。
2.数字1-9的组合。
3.数的大小的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材:双基教材数学书P12--14页及板书。
2.学具:尺子、小黑板、粉笔、彩笔。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课堂共同探究:共同回顾数码1-9的认识。
2.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选取五个数字,来让其他人猜测。
二、活动设计(15分钟)1.串讲:引入数字组合,包括:两个数字的组合、三个数字的组合。
2.带着学生一起找规律:将数字1-9排成三列,从中选出两个数字随意组合成一个两位数。
同样的方法组合三个数字,得到三位数。
这里给出一些实例:两位数:12、15、29等。
三位数:135、289、136等。
3.学生自己组合:让学生自己组合不超过两个数字的数,让他们讲述自己组成数的方法,这样有助于理解、牢固记忆数字组成的规律。
三、总结(5分钟)1.总结:用实例说明数字组合所能组成的数的大小的范围:两位数:10-99之间;三位数:100-999之间。
2.释疑答惑:解答学生在组合、推理时所存在的问题。
四、课堂展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题目,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如:请找出三个不大于100的数,这三个数由数字1、2、3组成。
)五、课堂回顾(5分钟)1.学生回答课堂问题:请问,数字1-9能够组成的最大三位数是多少?2.交流体会: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给出建议和指导。
六、作业布置(2分钟)1.对数字1-9和数字组合的相关知识再次复习,熟练掌握。
2.完成课堂作业,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知识的规律。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系统设计的一门学科。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揭示有100颗星星。
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2、课件显示教材第30页百羊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为什么?3、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数数方法。
(1)师:同学们估计数量挺准的,老师还准备了一样东西要你们估计数量。
这是一些种子(展示),农民伯伯精心挑选,将在春天用来播种的,每组的桌面上有一篮种子,现在请你们用手抓一把,估计一下你们每人手里这一把种子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计的数悄悄告诉同桌。
(2)将种子轻轻放下,数一数有多少粒?(3)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1)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也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小学数学《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教研活动记录表

小学数学《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组别
数学
时间
2022.4.7
教研主题
《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中心发言人
孔老师
主备人
Hale Waihona Puke 孔老师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
动
过
程
一、主备教师阐述备课思路。
本节课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2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方法迁移到10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学习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亲身经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韩老师: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整节课从动手探究一方法归纳一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的方法来探讨数的组成。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将数扩大到100,为今后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张老师:整堂课,孔老师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孔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这也是我们教师努力改进的地方。
三、孔老师针对评课老师们提出的意见总结反思并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教师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以内的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数100以内各数的过程,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2.在数物体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估数的意识。
4.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
重点:
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和掌握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难点:
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比较困难。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糖果、方块、牙签、铅笔若干个。
教学设计
一、教学主题图
(一)在具体情境中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1.(先出示课件)数铅笔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数铅笔)这么乱,能数得清吗?你会数吗?好。
我考一考你们能够数到几?
2.全班齐数,说一说是几个几个地数的?还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3.师:同学们,何老师见你们数得这么棒,奖励你们,带你们去大草原游玩一下。
吸收新鲜空气,享受我们大自然的美。
(出示课件)瞧,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小鸟和小丽也来了,这时来了一群羊(10只),估一估有几只?又来了一群羊,再估一估有几只?(学生回答)
(二)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出示课件:过了一会儿,草原上又来了许多群小羊。
小鸟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草原上有多少只羊呢?
在学生观察、估出小羊的只数后,请学生回答估的结果:
3.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估计小羊的数量。
现在答案有多种,哪位同学估的较准确呢?我们一起来研究方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只一只的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板书课题。
)
二、数数量是100的物体
(一)数100个物体。
今天,何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
但我想统计一下数量是多少,你们四人小组合作商量一下,怎样数可以让人看上去很容易就知道是几呢?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
1.各小组长取一种礼物。
(每组一份物品,牙签每组一份)
2.汇报数100颗花生的数法。
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准确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3.展示数100根小棒的方法。
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10根捆成一捆,再十根十根地数,10个10是一百。
让学生观察并评价。
5.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板书)
师:通过数数,谁知道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
引导学生观察数好的10捆小棒,同桌相互交流,概括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十”和“百”。
三、教学例2
1.摆出三十五根小棒。
小组合作摆出三十五根小棒,边摆边思考:怎样摆才能一眼看出是三十五根呢?并说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摆出后出示课件)
2.学生边摆小棒边从35数到42,当数到39时,注意让学生理解39的下一个数是40。
(全班齐数,说明由组长拿小棒,其余一起数)
3.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接着从42根数到51根,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自己数)
4.让学生脱离小棒,采用师生对口令的方式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5.做一做:学生同桌对口令,(1、3、5、7小组先站起来说)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之后全班接着数到七十二。
6.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
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四、两位数的组成
1.(出示课件:35根小棒)然后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35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十三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点名学生回答后用电脑验证。
3.我们班最后一个学号是44号,那我是45号,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4.完成书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之后请学生汇报汇报。
(课件出示汤圆图和钢笔图)
五、课堂作业
做第36页练习七第二题。
1.课件出示“百球图”。
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然后估一估,“有多少个球?”
2.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数数。
用小精灵聪聪的话问:“怎样数比较快?”然后点名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数的方法。
3.引导学生将数出的准确数100与自己估测的数对比。
检验自己估的对不对,表扬估对的同学表扬。
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在学生较凌乱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我们的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大自然。
填评价表发奖状。
课后作业
让学生课后数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每数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羊,检验自己刚开始时估的对不对?
教学反思:
在一年级上学期,我们已组织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个阶段,而下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
这节课是让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法和组成,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1.利用生活材料作为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节课中,我利用的百羊图,学生数出的100颗花生、100个糖果、100个方块、100枝铅笔以及练习中的“百球图”等现实素材,创设一些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并亲身体验出它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大得多。
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体会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从而培养学生估计意识。
让学生在数物体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是数出来的。
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20以内各数是学生在数小棒根数、数水果个数、数圆片个数……的过程中获得的)。
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数花生、十个十个地数花生(或糖块、或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
这看似简单的数花生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体会到比认识100以内各数更多的知识,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我们的祖先发展数概念的重要过程。
2.利用生活材料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
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于是我在这节课中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比如为了让学生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学具(花生、糠果、方块等)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
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新知。
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认识100以内
各数。
如,通过课件的动态显示,出示一幅美丽的草原牧羊图,由一群、两群至三群、四群、多群,由20只到比20多得多的100只,使学生感受到认识比20大的数的必要性,同时感受大草原的美丽,感受到羊群的可爱。
4.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出数量是100的花生(或糖块、或小棒)颗数。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不同的方法数一数,有一个一个数的;有数好十个放在一堆,一堆一堆来数的;也有5个5个一数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数数过程,它充分体现每个学生在数数方面的聪明才智。
在整个数数的过程中,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生动活泼。
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评价及时,注重发展性。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利用评价表评价学生自己的课堂表现,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笔练的机会比较少,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这个教学资源,使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